成国公徐鸿泰。
成国公在朝廷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当今圣上登上帝位前曾有段时间无人看好,支持者更是寥寥可数。这徐鸿泰却慧眼独具,不但看出潜龙,还举全家之力全力支持圣上,他和正室夫人生的两个亲生儿子甚至在残酷的夺嫡暗斗中为救圣上而死。
凭着这份无人能及的赤胆忠心,徐鸿泰被圣上视为异姓兄弟,在圣上成功登上帝位之后,被封为皇族成员外的第一个异性一品国公。
成国公不但享有超然的地位,他还实实在在握有实权。
早年间全权负责西北军权,后来主动还军圣上。而圣上为了安抚这位义兄,不但让他入了内阁,还掌管吏部,算是用人事权交易了军权。而这成国公确实有两把刷子,武将转文官顺利过渡不说,担任吏部掌门以来,亲自认证或自拜码头的门生官吏遍布京城地方,可谓“桃李满天下”,人脉极广,可以说成国公咳嗽一声,远至西南的五品官都要抖一抖。
难得的是,成国公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圣上孤臣”的形象,言必称“徐某能有今天,全赖当今圣上隆恩,何敢不肝脑涂地忠诚事君!?”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成国公为人谦逊,忠君为国。
章岚不明白聂钧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一位朝廷栋梁人物杠上,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章岚想不通其中的关窍。她决定再去找聂钧的暗卫,只不过这次她找的不是查奇,而是阿石。
没等他开口说话,她开门见山就问:“聂钧有几成把握扳倒成国公?”
同为暗卫,阿石自然知道章岚找过查奇,还知道查奇让她去找聂老爷子。
这回章岚找他,他本以为章岚是在聂老爷子那里碰了壁来找自己询问聂钧在牢里的消息,不成想章岚劈头就把聂钧要做的事说了出来。
他张口结舌了好一会儿,斟酌了一番言辞方谨慎地问章岚:“老太爷都告诉了你些什么?”
看他的神情,章岚知道自己的推断没有错。
她神色不动,故意微蹙了眉,一幅知晓内情却犯难的样子,“老爷子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我,就是他也苦恼于那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尽快解决,聂钧入狱也有一段时日了,我们在明,对方在暗,可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阿石身为暗卫,虽然办事精明利索,却尚未成家,极少接触女孩子,对女孩子的那一套不在行,又知道自家大人对章岚情根深种,对她毫无防备之心,见章岚如此说,果然把他们眼下遇到的核心困难说了出来,“你说得没错,时间真是不多了。如今世人,包括太上皇,对徐鸿泰忠君义胆,赤诚为国的形象深信不移。没有人认为他会和罪犯有什么联系。但是,大人这十几年来一直在暗中追查当年聂翀大人死亡的真相,早就查清了徐鸿泰才是这个利用军粮中饱私囊,陷害聂翀大人的幕后黑手,无耻小人。我们还没找到徐鸿泰当年陷害聂翀大人的关键证据。只有找到当年他就是幕后黑手的证据,才能让世人,最重要的是圣上,信服他是个陷害忠良的小人,相信是他急于将大人置之死地,长公主才能名正言顺地开展对他的调查,加上我们搜集的他贪赃枉法的证据,就能一举扳倒成国公。”
原来如此。
聂钧不惜以己为饵,是要用自己的名誉去撕下徐鸿泰那张忠君为国的虚伪面皮。
回到家后,章岚拿出之前从聂老爷子那里带回来的退婚书。
上面的落款日期是建永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当初聂钧是秘密出发前往甘肃的,后来京城的人才知道他是三月十几号左右就离开了京城。
那就是说聂钧是在离开京城前往甘肃之前写下的这纸退婚书。
这距离章岚当面说要和他退亲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年之久。他一直拖着不肯退亲,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写退婚书了呢?
因为就是那个时候,他决意要去做一件九死一生的事。
在这之前,他要斩断与章岚的牵扯,不给她带来麻烦。
章岚伸手把退婚书慢慢折起,收好。目光平静地投向院子外的天空。
聂钧不想她与此事有牵扯,那是一厢情愿。
她要告诉他,他的母亲可以追随爱人而去,她章岚也可以支持聂钧想做的事情,他不想带给她麻烦,而她,要帮他解决麻烦。
在现代读史书时,她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绝不可忽视小人物在推动重大事件发展的作用。
她章岚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关键小人物。
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终于开始逐渐变小了,天空却尚未放晴,依然是阴云层层,像一口锅沉沉地扣在京城的上方。
章岚着意研究起关于成国公的一切。
身为女子,对官场的了解十分受限,章岚无从着手。
她选择了从家宅私事入手。
徐鸿泰官途顺利,却也有着这个时代男人的流行烦恼:子嗣。
徐家的两个儿子都为圣上捐躯后,夫人过于伤心,伤了身子,之后多年未孕,为了延续香火,给成国公纳了个小妾柳如眉。这小妾的肚子也争气,进门一年不到就生下了儿子。本以为就只能指望这唯一的儿子继承香火了,不成想这妾生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正室夫人竟老树开花,不但高龄有孕,还一举再生下个儿子。
多子多福固然欢喜,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世子立长还是立嫡。
立嫡吧,这小妾生的儿子是一落地就被寄予厚望,十几年来都是按未来世子的模式养着的,就只差一张正式册封世子的诏书了,这会儿要撇开这快成年的大儿子立夫人生的嫡子为世子,别说这儿子将来如何自处,就是爱妾那关都不好过;但要去跟正室夫人说要立长,别说跟徐夫人张不了这嘴,就是夫人娘家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成国公稍微提一提立世子的话题,这头夫人就要抱着儿子去祠堂哭他那两个没福早死的哥哥,那头爱妾也要拉着儿子去跳湖。
夫人哭鬼,爱妾寻死,世子一事是闹得国公府家宅不宁,成国公的胡子都快白了。
章岚想起阿石说的当年往事。
早年小妾生的儿子还是独子时,这小妾在府里那是气焰高涨,不但府里的大小事说一不二,甚至还明里暗里插手成国公的公务。
徐鸿泰负责西北边境事宜时,为了最大限度封锁金国外贸,朝廷的政策是严密锁国,绝不允许国人与金人有贸易来往。元成二十年,当时的甘肃边防督军聂翀查到有人私下与金人做生意,甚至胆大包天到利用军粮渠道偷渡贸易物资。查到最后查到了徐鸿泰的爱妾。刚正不阿的聂翀要求徐鸿泰秉公执法处置,谁知爱妾撒泼打闹,还威胁要带着儿子一起去死。不肯让唯一的香火断绝的徐鸿泰就设计,在一次出征中把聂翀的行军路线泄露给了金人,导致聂翀中敌埋伏,身死大漠。
边境偷渡走私贸易的事遂再无人追查。
虽然母凭子贵,这成国公的爱妾当年插手走私贸易,在国公府里屹立十几年不倒说得过去,但如今成国公的正夫人也生下了儿子,这小妾却依然气焰不减,还敢和诏封的一品国公夫人叫板。
章岚觉得,她的依仗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儿子。。。。。。
或许一场戏可以逼一逼这位小妾。一场需要长公主配合的戏。
但是没有了腰牌,也不能故技重施再到公主府前求见,有什么途径可以见到长公主呢?
驸马韩国公。
韩国公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从年轻时起就无意科举,只醉心诗文。被招为驸马后,长公主体贴丈夫,给他办了个文会,韩国公就更是一头钻进诗画里出不来了。韩国公此人颇有风骨,他办的文会要求也高,确有诗才的才子,他会下帖子甚至亲自登门拜请入会,徒有其表或才名不符的人就算自请入会也是不得其门入。近几年,韩国公文会的入场券越发水涨船高,城中文人雅士人人趋之若鹜,已成文坛一大盛事。
七月文会的日子又快到来。
章岚去找嫂子裴淑珍。裴淑珍虽出身大理寺卿之家,却有个颇“离经叛道”的二哥裴子画,人如其名,画得一笔好丹青,又是一个不放浪形骸之人。再及冠礼上就宣布从此不参加科举,要去游历大山大河。裴家人好说歹说,他母亲甚至差点下跪,才把他劝住。后来又闹了几次,最后协商的结果就是家人不再逼迫他参加科举,作为交换,裴子画到国子监作诗画先生,轻易不要离开京城。
早年,韩国公因为收藏过一张落款为“文山先生”的好画而四处打听文山先生其人。后来才知道文山先生正是裴子画的号,当即下帖子拜请他入自己的文会。
裴淑珍听章岚说让自己请裴子画帮忙搭线进文会,很是惊讶。
“岚妹妹,你要进那文会做什么?”
“向来说我们江南是文风鼎盛之地,听说韩国公大人的文会是京城文坛一大盛事,我就是想见识下南北文事孰高孰低,”章岚没有说进文会的真实目的,不欲家里人添额外的担心。
“我们女子又不参加科举,又不要做文人,见识这个干什么?”裴淑珍不解,
“我就是有这个兴趣,见识过我就了了这个心愿了,好嫂子,你就帮帮我吧,我保证不给裴二哥添麻烦,我可以扮作他的笔墨小厮!”
“噗呲”,裴淑珍忍不住笑出来,“好,既然你这么想去,我跟我二哥说一声倒没什么,不过我二哥那人有点子怪脾气,我可不敢保证他一定同意,”裴淑珍应是应下了,不过也打了个预防针。
“没问题。多谢嫂子!”章岚自信有法子能让裴子画答应带她进文会。
成国公在朝廷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当今圣上登上帝位前曾有段时间无人看好,支持者更是寥寥可数。这徐鸿泰却慧眼独具,不但看出潜龙,还举全家之力全力支持圣上,他和正室夫人生的两个亲生儿子甚至在残酷的夺嫡暗斗中为救圣上而死。
凭着这份无人能及的赤胆忠心,徐鸿泰被圣上视为异姓兄弟,在圣上成功登上帝位之后,被封为皇族成员外的第一个异性一品国公。
成国公不但享有超然的地位,他还实实在在握有实权。
早年间全权负责西北军权,后来主动还军圣上。而圣上为了安抚这位义兄,不但让他入了内阁,还掌管吏部,算是用人事权交易了军权。而这成国公确实有两把刷子,武将转文官顺利过渡不说,担任吏部掌门以来,亲自认证或自拜码头的门生官吏遍布京城地方,可谓“桃李满天下”,人脉极广,可以说成国公咳嗽一声,远至西南的五品官都要抖一抖。
难得的是,成国公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圣上孤臣”的形象,言必称“徐某能有今天,全赖当今圣上隆恩,何敢不肝脑涂地忠诚事君!?”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成国公为人谦逊,忠君为国。
章岚不明白聂钧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一位朝廷栋梁人物杠上,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章岚想不通其中的关窍。她决定再去找聂钧的暗卫,只不过这次她找的不是查奇,而是阿石。
没等他开口说话,她开门见山就问:“聂钧有几成把握扳倒成国公?”
同为暗卫,阿石自然知道章岚找过查奇,还知道查奇让她去找聂老爷子。
这回章岚找他,他本以为章岚是在聂老爷子那里碰了壁来找自己询问聂钧在牢里的消息,不成想章岚劈头就把聂钧要做的事说了出来。
他张口结舌了好一会儿,斟酌了一番言辞方谨慎地问章岚:“老太爷都告诉了你些什么?”
看他的神情,章岚知道自己的推断没有错。
她神色不动,故意微蹙了眉,一幅知晓内情却犯难的样子,“老爷子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我,就是他也苦恼于那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尽快解决,聂钧入狱也有一段时日了,我们在明,对方在暗,可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阿石身为暗卫,虽然办事精明利索,却尚未成家,极少接触女孩子,对女孩子的那一套不在行,又知道自家大人对章岚情根深种,对她毫无防备之心,见章岚如此说,果然把他们眼下遇到的核心困难说了出来,“你说得没错,时间真是不多了。如今世人,包括太上皇,对徐鸿泰忠君义胆,赤诚为国的形象深信不移。没有人认为他会和罪犯有什么联系。但是,大人这十几年来一直在暗中追查当年聂翀大人死亡的真相,早就查清了徐鸿泰才是这个利用军粮中饱私囊,陷害聂翀大人的幕后黑手,无耻小人。我们还没找到徐鸿泰当年陷害聂翀大人的关键证据。只有找到当年他就是幕后黑手的证据,才能让世人,最重要的是圣上,信服他是个陷害忠良的小人,相信是他急于将大人置之死地,长公主才能名正言顺地开展对他的调查,加上我们搜集的他贪赃枉法的证据,就能一举扳倒成国公。”
原来如此。
聂钧不惜以己为饵,是要用自己的名誉去撕下徐鸿泰那张忠君为国的虚伪面皮。
回到家后,章岚拿出之前从聂老爷子那里带回来的退婚书。
上面的落款日期是建永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当初聂钧是秘密出发前往甘肃的,后来京城的人才知道他是三月十几号左右就离开了京城。
那就是说聂钧是在离开京城前往甘肃之前写下的这纸退婚书。
这距离章岚当面说要和他退亲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年之久。他一直拖着不肯退亲,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写退婚书了呢?
因为就是那个时候,他决意要去做一件九死一生的事。
在这之前,他要斩断与章岚的牵扯,不给她带来麻烦。
章岚伸手把退婚书慢慢折起,收好。目光平静地投向院子外的天空。
聂钧不想她与此事有牵扯,那是一厢情愿。
她要告诉他,他的母亲可以追随爱人而去,她章岚也可以支持聂钧想做的事情,他不想带给她麻烦,而她,要帮他解决麻烦。
在现代读史书时,她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绝不可忽视小人物在推动重大事件发展的作用。
她章岚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关键小人物。
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终于开始逐渐变小了,天空却尚未放晴,依然是阴云层层,像一口锅沉沉地扣在京城的上方。
章岚着意研究起关于成国公的一切。
身为女子,对官场的了解十分受限,章岚无从着手。
她选择了从家宅私事入手。
徐鸿泰官途顺利,却也有着这个时代男人的流行烦恼:子嗣。
徐家的两个儿子都为圣上捐躯后,夫人过于伤心,伤了身子,之后多年未孕,为了延续香火,给成国公纳了个小妾柳如眉。这小妾的肚子也争气,进门一年不到就生下了儿子。本以为就只能指望这唯一的儿子继承香火了,不成想这妾生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正室夫人竟老树开花,不但高龄有孕,还一举再生下个儿子。
多子多福固然欢喜,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世子立长还是立嫡。
立嫡吧,这小妾生的儿子是一落地就被寄予厚望,十几年来都是按未来世子的模式养着的,就只差一张正式册封世子的诏书了,这会儿要撇开这快成年的大儿子立夫人生的嫡子为世子,别说这儿子将来如何自处,就是爱妾那关都不好过;但要去跟正室夫人说要立长,别说跟徐夫人张不了这嘴,就是夫人娘家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成国公稍微提一提立世子的话题,这头夫人就要抱着儿子去祠堂哭他那两个没福早死的哥哥,那头爱妾也要拉着儿子去跳湖。
夫人哭鬼,爱妾寻死,世子一事是闹得国公府家宅不宁,成国公的胡子都快白了。
章岚想起阿石说的当年往事。
早年小妾生的儿子还是独子时,这小妾在府里那是气焰高涨,不但府里的大小事说一不二,甚至还明里暗里插手成国公的公务。
徐鸿泰负责西北边境事宜时,为了最大限度封锁金国外贸,朝廷的政策是严密锁国,绝不允许国人与金人有贸易来往。元成二十年,当时的甘肃边防督军聂翀查到有人私下与金人做生意,甚至胆大包天到利用军粮渠道偷渡贸易物资。查到最后查到了徐鸿泰的爱妾。刚正不阿的聂翀要求徐鸿泰秉公执法处置,谁知爱妾撒泼打闹,还威胁要带着儿子一起去死。不肯让唯一的香火断绝的徐鸿泰就设计,在一次出征中把聂翀的行军路线泄露给了金人,导致聂翀中敌埋伏,身死大漠。
边境偷渡走私贸易的事遂再无人追查。
虽然母凭子贵,这成国公的爱妾当年插手走私贸易,在国公府里屹立十几年不倒说得过去,但如今成国公的正夫人也生下了儿子,这小妾却依然气焰不减,还敢和诏封的一品国公夫人叫板。
章岚觉得,她的依仗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儿子。。。。。。
或许一场戏可以逼一逼这位小妾。一场需要长公主配合的戏。
但是没有了腰牌,也不能故技重施再到公主府前求见,有什么途径可以见到长公主呢?
驸马韩国公。
韩国公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从年轻时起就无意科举,只醉心诗文。被招为驸马后,长公主体贴丈夫,给他办了个文会,韩国公就更是一头钻进诗画里出不来了。韩国公此人颇有风骨,他办的文会要求也高,确有诗才的才子,他会下帖子甚至亲自登门拜请入会,徒有其表或才名不符的人就算自请入会也是不得其门入。近几年,韩国公文会的入场券越发水涨船高,城中文人雅士人人趋之若鹜,已成文坛一大盛事。
七月文会的日子又快到来。
章岚去找嫂子裴淑珍。裴淑珍虽出身大理寺卿之家,却有个颇“离经叛道”的二哥裴子画,人如其名,画得一笔好丹青,又是一个不放浪形骸之人。再及冠礼上就宣布从此不参加科举,要去游历大山大河。裴家人好说歹说,他母亲甚至差点下跪,才把他劝住。后来又闹了几次,最后协商的结果就是家人不再逼迫他参加科举,作为交换,裴子画到国子监作诗画先生,轻易不要离开京城。
早年,韩国公因为收藏过一张落款为“文山先生”的好画而四处打听文山先生其人。后来才知道文山先生正是裴子画的号,当即下帖子拜请他入自己的文会。
裴淑珍听章岚说让自己请裴子画帮忙搭线进文会,很是惊讶。
“岚妹妹,你要进那文会做什么?”
“向来说我们江南是文风鼎盛之地,听说韩国公大人的文会是京城文坛一大盛事,我就是想见识下南北文事孰高孰低,”章岚没有说进文会的真实目的,不欲家里人添额外的担心。
“我们女子又不参加科举,又不要做文人,见识这个干什么?”裴淑珍不解,
“我就是有这个兴趣,见识过我就了了这个心愿了,好嫂子,你就帮帮我吧,我保证不给裴二哥添麻烦,我可以扮作他的笔墨小厮!”
“噗呲”,裴淑珍忍不住笑出来,“好,既然你这么想去,我跟我二哥说一声倒没什么,不过我二哥那人有点子怪脾气,我可不敢保证他一定同意,”裴淑珍应是应下了,不过也打了个预防针。
“没问题。多谢嫂子!”章岚自信有法子能让裴子画答应带她进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