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长公主终于打破沉默,在朝堂上宣告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就是,绝不与犯我边境杀我子民的金族人言和。领兵人选已定,并且此人八天前启程,此刻已经到达甘肃前线着手整军,不日将祭旗誓师,开展对金族人的反击。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第二个消息更是如热油上的沸水,朝堂彻底炸了锅。
领兵的是聂钧。
聂钧?他不就是个刑部查案的么,不过是在谋逆案中立了功爬上了九门提督的位子,现在居然敢去做麾下几万大军的征西大将军?
嘴上没毛的黄毛小子去打刀尖上舔血的金族人?看看郝威那个老小子都被揍成什么狗熊样了?聂钧自己要去送死就罢了,还要拖着几万将士陪葬,简直就是拿□□的脸面在开玩笑!
。。。。。。
一时间非议甚嚣尘上,朝堂上一班正统朝臣叫嚣指骂的手就差直直戳到坐在御座侧下方的长公主脸上去了。
长公主却展现出了异常的坚定,等有资格在朝会上发言的二品以上重臣都骂痛快了,她方开了口,
“聂钧难担此大任的话,不知众卿可否提出更合适人选?”
“是左相您的爱儿?哦,赵公子二个月前刚娶了第四回亲,不好叫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分离,”左相涨红了脸,
“孙国公?小郎君上月在东郊大营与人持械斗殴,断了左腿,需得养伤,”孙国公低下了头,
“还是李大人的独子?”李大人只有一个年逾四十才得的宝贝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一般,如何肯送到金族人的虎口里去?
。。。。。。
看着把一个个二品以上大臣的阴私事轻描淡写地在朝堂上如数家珍时,众臣猛然想起,铁血雄心年轻时趟过尸山血海才爬上宝座的圣上曾说过,“阿德(长公主名讳)虽然是女子,却是最像朕的孩子。。。。。。”
长公主没有理会下面朝臣的反应,继续说道,
“聂家一门,祖父聂正,二品兵部尚书,元成十二年至元成二十年,辽北镇守将;父亲聂翀,从三品云麾将军,元成二十年在与蒙尔汗金昌对战中战死。聂钧,建永七年,西路边军区区六品亲勋翊卫校尉,带领二千人轻骑奇袭金族腹地,活捉蒙尔汗次子。。。。。。”
“众卿,还需要本宫继续说下去么?”
聂钧此人低调,经长公主这么一提,众人这才想起聂家一门包括聂钧本人在内,都曾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这么一来,朝堂上其他人提出的后备人选就更没什么说服力了。
经此,对聂钧领命征西的非议再难成气候。
章桐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冲进章岚屋里,大声嚷道,
“姐!你知道了吗?”
却被白芷又“嘘”又摆手地制止了,无声地指了指窗边。
章岚正坐在那里看着窗外的茉莉花。
章桐放轻脚步,走到章岚身边坐下,陪她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什么名堂,半晌,深吸一口气提起话题,“姐,你都知道了?”
她瞟了瞟章岚的表情,“你很担心吧?”
没有得到章岚的反应,章桐只好小心翼翼地继续说下去,“不用担心,真的,我都听周成杰说了,这次金族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长公主任命,嗯,为征西大将军,故意秘而不宣,就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以快制快,你放心,征西大将军手下可是有好几万的大军呢,一定能将金族人打个落花流水,凯旋而归!”
“我不过是在这里看个花儿,你跟我说这么做什么?”章岚终于转过头,脸上依然带着似乎与往日没什么不同的温和笑容。
“真的没什么?你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聂。。。。。。”
章桐还没说完,“咳咳咳”白芷却在旁边夸张地咳嗽起来,“二小姐,表少爷前几日送来几种新茶,您来看看要不要尝尝?”边说边把章桐硬拉到偏厅去。
“哎哎哎,白芷,我正和姐说话呢,”
白芷压低声音,“二小姐,别说了,”她回头看了看章岚,方说,“小姐一直看的那株茉莉是聂大人之前送来的。。。。。。”
章桐瞬间明白了,对着白芷做了个“懂了”的无声手势。
这此后,跑到章岚院子里蹭茶喝的人就多起来了,有时是章柘,有时是章桐,甚至连腿伤还没完全痊愈的宋琅也三不五时地来喝茶,即便喝的还是他自己让人送来的茶。
这些“茶客”无一例外都会在喝茶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到一两句征西战事的消息。
章岚哪能看不出他们的“小心机”,只是她不能否认自己在听到关于甘肃的一切消息时屏住的呼吸和无法控制的心跳频率。
四月初九,聂钧在到达甘肃驻地后三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驱金誓师大会,五千多人的先锋部队旋即带着“聂”字军旗开赴战场。
在一个叫格尔滩的小城与金兵的遭遇战中围剿斩杀三百金兵,给新官上任的聂将军带来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不知是首战告捷给了强大信心还是急于向朝野上下证明自己,在赢得格尔滩之战后,聂钧很快向乌都发出一封讨檄文书,犯境金族限期退出□□边界,否则征西大军不日将取乌都首级以祭□□边境枉死百姓。
乌都正是金军首领,所谓的“乌都王”。
此人是蒙尔汗侄儿,原没有资格登上蒙尔汗的王座。蒙尔汗女人虽多,却只得二个儿子。长子在与次子的王座之争中落败,被次子踏马而死。这次子却于建永七年被当时还是六品亲勋翊卫校尉的聂钧生擒。无亲儿送终的老蒙尔汗吐血而亡。
金族陷入了群龙无首,各部族之间明争暗斗的局面,□□边境方获得了几年的平静。
但随着圣上日渐衰老,□□也面临了何人继位的问题,好几年朝堂的关注点都围绕着怀王和诚王,国境安全渐渐边缘化,或者仅仅作为党争的工具出现在朝堂之上。
乌都见此情境,暗中联络几大部族首领许以好处,抓准时机打着蒙尔汗临终前曾传位于己的旗号一举上位。不仅如此,上位后,乌都打出“恢复大金族的无上荣光”的口号,处处效仿蒙尔汗,极力恢复蒙尔汗年轻时秣马厉兵的制度。一时间金族人人皆兵,乌都因此坐稳了王座。
长公主作为第一位女子监国后,引起了□□上下不少的议论和疑虑。
不但要一统草原,还妄图和□□平分天下的野心勃勃的乌都认为时机到了,弯刀一挥,金兵大举进军□□边境。
甘肃驻军久未经战事,将领更新迭代,在嗜血如狼的金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甚至有驻军扔下满城百姓撤退逃命,才有了临阵撤将,聂钧挂帅。
据传乌都接到聂钧的檄文后,与身边人说,“写几句屁话就让我退兵?草原的刀还能不舔血就收回去?呲!”说完轻蔑地用腰刀挑起文书丢进营帐的火塘里化作了一股青烟。
传闻不知真假,但乌都压根没把聂钧放在眼里却是真的,他下令各路金兵加快进军节奏,甚至明言各部攻克□□城镇后允许烧杀掠夺三日,以补后勤保障。
半个月内,□□接连陷落三座城池,无数百姓沦为金兵铁蹄下亡魂,各种奸淫掳掠的例子骇人听闻。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哗然。众臣一致认为聂钧过于草率的讨檄文书是引起金兵狂性大发的罪魁祸首,作为败兵主将,他应该为陷落的城池,惨死的百姓负责。
弹劾聂钧,要求换将的折子雪片般飞向长公主的案首。
长公主留中不发。
第二天,不出意料,众臣要求撤换甚至要求将聂钧斩首示众的呼声几乎把朝会吵成了一锅粥。
长公主听了半晌,并未发言。身边的宦官问还有哪位大臣有意见要发表。
翰林院修撰苏渚东出列请求发言,有人当场训斥他区区从六品便想在朝会上发言,让他认清自己的地位。
长公主却扬手制止,“爱卿稍安勿躁,这位苏修撰可是满腹才华,本宫曾看过他的殿试文章,观点独特,文采斐然,各位不妨听听他有何高见,”
苏渚东虽然头一次在大朝会上发言,但他毫不怯场,不但痛陈朝臣颠倒黑白,在□□边境烧杀淫掠的明明是人性全无猪狗不如的莽族金兵,却让此时此刻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抵挡金军钢铁金刀的将士背锅?若有为无辜百姓讨回公道的血性,就应脱下身上的官服,投身前线与金兵死战保卫百姓,而不是在遥远的后方用口舌钢刀往子弟兵背后插刀!
苏渚东的一番慷慨陈词,就像一桶冰水浇在了沸腾的粥锅上,虽然还有不服气的人怒斥他不知天高地厚,大放厥词,可更多的人却陷入了沉默,生怕这顶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陷害忠良的大帽子就扣在了自己头上。
长公主环顾全场,知道苏渚东的发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才整整衣裳,站起来。
“苏爱卿说得有理。占我城池,杀我子民的是金兵,而不是我□□将士,诸位爱卿能好好地站在这里上朝,下值回家与家人团聚,全赖前线将士奋死保卫国土安全。此时多说无益,早日驱虏方能安民,惟有上下一心,共同御敌,方能取得战事的最终胜利!为支援前方战事,皇后已提议举行捐资,并捐出了一年俸禄以作表率。
本宫将捐出封地一年食邑。”
大家张口结舌,长公主突然甩出捐资赈战这个议题,还先声夺人捐出了一笔巨资,众臣措手不及。
京城风向顿时一变。
第一个就是,绝不与犯我边境杀我子民的金族人言和。领兵人选已定,并且此人八天前启程,此刻已经到达甘肃前线着手整军,不日将祭旗誓师,开展对金族人的反击。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第二个消息更是如热油上的沸水,朝堂彻底炸了锅。
领兵的是聂钧。
聂钧?他不就是个刑部查案的么,不过是在谋逆案中立了功爬上了九门提督的位子,现在居然敢去做麾下几万大军的征西大将军?
嘴上没毛的黄毛小子去打刀尖上舔血的金族人?看看郝威那个老小子都被揍成什么狗熊样了?聂钧自己要去送死就罢了,还要拖着几万将士陪葬,简直就是拿□□的脸面在开玩笑!
。。。。。。
一时间非议甚嚣尘上,朝堂上一班正统朝臣叫嚣指骂的手就差直直戳到坐在御座侧下方的长公主脸上去了。
长公主却展现出了异常的坚定,等有资格在朝会上发言的二品以上重臣都骂痛快了,她方开了口,
“聂钧难担此大任的话,不知众卿可否提出更合适人选?”
“是左相您的爱儿?哦,赵公子二个月前刚娶了第四回亲,不好叫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分离,”左相涨红了脸,
“孙国公?小郎君上月在东郊大营与人持械斗殴,断了左腿,需得养伤,”孙国公低下了头,
“还是李大人的独子?”李大人只有一个年逾四十才得的宝贝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一般,如何肯送到金族人的虎口里去?
。。。。。。
看着把一个个二品以上大臣的阴私事轻描淡写地在朝堂上如数家珍时,众臣猛然想起,铁血雄心年轻时趟过尸山血海才爬上宝座的圣上曾说过,“阿德(长公主名讳)虽然是女子,却是最像朕的孩子。。。。。。”
长公主没有理会下面朝臣的反应,继续说道,
“聂家一门,祖父聂正,二品兵部尚书,元成十二年至元成二十年,辽北镇守将;父亲聂翀,从三品云麾将军,元成二十年在与蒙尔汗金昌对战中战死。聂钧,建永七年,西路边军区区六品亲勋翊卫校尉,带领二千人轻骑奇袭金族腹地,活捉蒙尔汗次子。。。。。。”
“众卿,还需要本宫继续说下去么?”
聂钧此人低调,经长公主这么一提,众人这才想起聂家一门包括聂钧本人在内,都曾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这么一来,朝堂上其他人提出的后备人选就更没什么说服力了。
经此,对聂钧领命征西的非议再难成气候。
章桐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冲进章岚屋里,大声嚷道,
“姐!你知道了吗?”
却被白芷又“嘘”又摆手地制止了,无声地指了指窗边。
章岚正坐在那里看着窗外的茉莉花。
章桐放轻脚步,走到章岚身边坐下,陪她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什么名堂,半晌,深吸一口气提起话题,“姐,你都知道了?”
她瞟了瞟章岚的表情,“你很担心吧?”
没有得到章岚的反应,章桐只好小心翼翼地继续说下去,“不用担心,真的,我都听周成杰说了,这次金族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长公主任命,嗯,为征西大将军,故意秘而不宣,就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以快制快,你放心,征西大将军手下可是有好几万的大军呢,一定能将金族人打个落花流水,凯旋而归!”
“我不过是在这里看个花儿,你跟我说这么做什么?”章岚终于转过头,脸上依然带着似乎与往日没什么不同的温和笑容。
“真的没什么?你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聂。。。。。。”
章桐还没说完,“咳咳咳”白芷却在旁边夸张地咳嗽起来,“二小姐,表少爷前几日送来几种新茶,您来看看要不要尝尝?”边说边把章桐硬拉到偏厅去。
“哎哎哎,白芷,我正和姐说话呢,”
白芷压低声音,“二小姐,别说了,”她回头看了看章岚,方说,“小姐一直看的那株茉莉是聂大人之前送来的。。。。。。”
章桐瞬间明白了,对着白芷做了个“懂了”的无声手势。
这此后,跑到章岚院子里蹭茶喝的人就多起来了,有时是章柘,有时是章桐,甚至连腿伤还没完全痊愈的宋琅也三不五时地来喝茶,即便喝的还是他自己让人送来的茶。
这些“茶客”无一例外都会在喝茶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到一两句征西战事的消息。
章岚哪能看不出他们的“小心机”,只是她不能否认自己在听到关于甘肃的一切消息时屏住的呼吸和无法控制的心跳频率。
四月初九,聂钧在到达甘肃驻地后三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驱金誓师大会,五千多人的先锋部队旋即带着“聂”字军旗开赴战场。
在一个叫格尔滩的小城与金兵的遭遇战中围剿斩杀三百金兵,给新官上任的聂将军带来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不知是首战告捷给了强大信心还是急于向朝野上下证明自己,在赢得格尔滩之战后,聂钧很快向乌都发出一封讨檄文书,犯境金族限期退出□□边界,否则征西大军不日将取乌都首级以祭□□边境枉死百姓。
乌都正是金军首领,所谓的“乌都王”。
此人是蒙尔汗侄儿,原没有资格登上蒙尔汗的王座。蒙尔汗女人虽多,却只得二个儿子。长子在与次子的王座之争中落败,被次子踏马而死。这次子却于建永七年被当时还是六品亲勋翊卫校尉的聂钧生擒。无亲儿送终的老蒙尔汗吐血而亡。
金族陷入了群龙无首,各部族之间明争暗斗的局面,□□边境方获得了几年的平静。
但随着圣上日渐衰老,□□也面临了何人继位的问题,好几年朝堂的关注点都围绕着怀王和诚王,国境安全渐渐边缘化,或者仅仅作为党争的工具出现在朝堂之上。
乌都见此情境,暗中联络几大部族首领许以好处,抓准时机打着蒙尔汗临终前曾传位于己的旗号一举上位。不仅如此,上位后,乌都打出“恢复大金族的无上荣光”的口号,处处效仿蒙尔汗,极力恢复蒙尔汗年轻时秣马厉兵的制度。一时间金族人人皆兵,乌都因此坐稳了王座。
长公主作为第一位女子监国后,引起了□□上下不少的议论和疑虑。
不但要一统草原,还妄图和□□平分天下的野心勃勃的乌都认为时机到了,弯刀一挥,金兵大举进军□□边境。
甘肃驻军久未经战事,将领更新迭代,在嗜血如狼的金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甚至有驻军扔下满城百姓撤退逃命,才有了临阵撤将,聂钧挂帅。
据传乌都接到聂钧的檄文后,与身边人说,“写几句屁话就让我退兵?草原的刀还能不舔血就收回去?呲!”说完轻蔑地用腰刀挑起文书丢进营帐的火塘里化作了一股青烟。
传闻不知真假,但乌都压根没把聂钧放在眼里却是真的,他下令各路金兵加快进军节奏,甚至明言各部攻克□□城镇后允许烧杀掠夺三日,以补后勤保障。
半个月内,□□接连陷落三座城池,无数百姓沦为金兵铁蹄下亡魂,各种奸淫掳掠的例子骇人听闻。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哗然。众臣一致认为聂钧过于草率的讨檄文书是引起金兵狂性大发的罪魁祸首,作为败兵主将,他应该为陷落的城池,惨死的百姓负责。
弹劾聂钧,要求换将的折子雪片般飞向长公主的案首。
长公主留中不发。
第二天,不出意料,众臣要求撤换甚至要求将聂钧斩首示众的呼声几乎把朝会吵成了一锅粥。
长公主听了半晌,并未发言。身边的宦官问还有哪位大臣有意见要发表。
翰林院修撰苏渚东出列请求发言,有人当场训斥他区区从六品便想在朝会上发言,让他认清自己的地位。
长公主却扬手制止,“爱卿稍安勿躁,这位苏修撰可是满腹才华,本宫曾看过他的殿试文章,观点独特,文采斐然,各位不妨听听他有何高见,”
苏渚东虽然头一次在大朝会上发言,但他毫不怯场,不但痛陈朝臣颠倒黑白,在□□边境烧杀淫掠的明明是人性全无猪狗不如的莽族金兵,却让此时此刻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抵挡金军钢铁金刀的将士背锅?若有为无辜百姓讨回公道的血性,就应脱下身上的官服,投身前线与金兵死战保卫百姓,而不是在遥远的后方用口舌钢刀往子弟兵背后插刀!
苏渚东的一番慷慨陈词,就像一桶冰水浇在了沸腾的粥锅上,虽然还有不服气的人怒斥他不知天高地厚,大放厥词,可更多的人却陷入了沉默,生怕这顶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陷害忠良的大帽子就扣在了自己头上。
长公主环顾全场,知道苏渚东的发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才整整衣裳,站起来。
“苏爱卿说得有理。占我城池,杀我子民的是金兵,而不是我□□将士,诸位爱卿能好好地站在这里上朝,下值回家与家人团聚,全赖前线将士奋死保卫国土安全。此时多说无益,早日驱虏方能安民,惟有上下一心,共同御敌,方能取得战事的最终胜利!为支援前方战事,皇后已提议举行捐资,并捐出了一年俸禄以作表率。
本宫将捐出封地一年食邑。”
大家张口结舌,长公主突然甩出捐资赈战这个议题,还先声夺人捐出了一笔巨资,众臣措手不及。
京城风向顿时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