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空寂,不闻鸟鸣,领路的侍卫和宫人俱默不作声。
殿群重檐重顶,巍峨端肃,霍思修抬眼望去,春日的晴空也似要压降下来,令人喘不动气。
清和殿近在眼前,他深深地提起一口气,踏步进去。
“学生房州举子霍思修,叩见陛下。”
“平身!”
皇帝声音和缓,“霍思修,你敲响登闻鼓,告今科会试存在科举舞弊,可有凭据?”
“学生亲耳听到解州举子罗汉说,他与李佑康二人买下科考试题。他醉酒后向学生吐露过其中的内容,正是会试考题,分毫不差。”
有官员问道:“或许是凑巧呢?”
“初时学生也不敢断定……”,霍思修继续道:“后来会试放榜,学生发现罗、李竟然高中,学生与他们曾经同在松石书院求学数月,深知他们的才学,若无舞弊,绝不可能高中。”
众臣闻言,皆面露惊诧。
原以为霍思修手中握着什么十足的证据,却没料到他只是凭着一点猜测,就冒着被处以极刑的风险敲响登闻鼓。
若不是太子进言在前,兆京府衙搅局在后,一个小小的举子,无凭无据,可能来不及得见圣颜,便早已被监门卫斩于鼓下。
景郦面沉如水,不发一言。
卫枢道:“一鼓敲,天下震。如今百姓知晓,朝廷不可能再遮掩下去,只有查明真相,还天下举子一个公道,才能挽回朝廷的威信。”
听到这个声音,霍思修惊地抬起头,是魏公子!
玄色银丝广袖长袍之上,袖着四爪龙纹……
霍思修眼前一黑,此卫非彼魏,卫乃国姓……所以,任知宜所说的,要查科举舞弊的贵人便是当朝太子卫枢。
霍思修低下头,半阖双目,掩掉眼底的惊骇。
皇帝问道:“太子觉得,该如何应对?”
“儿臣建议,由大理寺核查舞弊一案,儿臣、景相和翰林院姚学士监查审理,一经查实,重开会试进士科。”
柳德本欲开口,偷偷觑了一眼景郦,又按捺了下来。
大殿静寂了片刻,有宫侍来报:“安州刘泰,带着十多名举子跪在文正门前。”
卫枢神情一顿,“他们所求为何?”
“刘泰说,既然科举有舞弊之嫌,他们希望朝廷重开会试,还其清名。”
卫枢眸色微变,刘泰此举,定是安州王何卢的授意。顺势而为,击溃解州一派,何卢才能将势力插进这个密不透风的朝廷。
这个党同伐异的顺水人情,他还不得不要。
皇帝沉吟半晌道:“如今有贡士要求自证其名,诸卿对太子之提议,可还有异议?”
景郦站起身来,沉声应道:“臣无异议!”
众臣附议。
“好!”皇帝道:“宣朕旨意,将肖显秀、于文崇、钟黎、裴宜和一干举子暂押入狱,令大理寺主理,太子、景相、姚学士监查,七日后三堂公审。
废今科会试贡士之名,通知各道、州、县,四月十五日重开会试进士科。”
“遵旨!”
皇帝顿了一下,继续道:“将霍思修关押大理寺刑狱。”
…… ……
文正门前,圣旨宣读完毕,百姓之间一片沸腾。
任知宜站在人群中,望着文正门内深不可及的宫墙,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爹,你曾说过,科举乃是大胤官场的最后一方净土,如今女儿也算尽了一份力……
宝珠问道:“小姐,为什么还要关着霍书生?”
“只是一时的。而且他在牢里,比在别处更安全。”
“今日真得好险,差一点,霍书生就要命丧那严风剑下。”宝珠拍着胸口后怕道:“都怪那个刘府尹,磨磨唧唧的,不敢前来。”
“你绑他来的?”任知宜笑道。
“我将小姐给的汉玉九龙珏拿出来,说是太子之命,他才犹犹豫豫地答应了。这东西是要还给太子吗?”
任知宜接过玉珏,握在手心里,“自然是要还的。我们助他破科举舞弊,他帮我爹拖延案子,日后桥归桥,路归路,后事也与我们无关。”
柳絮纷飞,一团落在她掌心里的玉珏上,她怔怔地看着,不自觉地出神。
“小姐,怎么了?”
任知宜回过神来,淡淡笑道:“没什么……只是看到飘零的柳絮,再想起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些感叹罢了!”
“不会啊!”宝珠道:“咱们趁这个时间再多攒些银子,等霍书生出来,会试重开必能高中,咱们一起想办法给老爷找线索。”
听到银子,任知宜眸光一闪,“家中还剩多少银子?”
“除去每日的花销和租宅子的钱,还得支付打听消息的钱。”宝珠叹了口气道:“之前赚的大约还剩一半。”
任知宜的目光掠过文正门前渐渐散去的百姓,每个人都在谈论着擂响登闻鼓的事情。
她眼波流转,目色一时明,一时暗。
…… ……
入夜,一辆马车停在范府宅邸的后门,毫不起眼。
范昉立在堂前,向来人施礼道:“殿下!”
“范大人知道孤会来?”卫枢淡淡笑道。
范昉面容瘦削,说话慢条斯理,“料想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卫枢环顾范府,小院清幽,绿柳修竹,与他的别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殿下入内,臣刚沏好茶!”
卫枢坐定,茶一入口,便知是天下第一名茶,馥安茗。
此茶产于高山,一年之中仅有数日可采摘,味甘而清,极为达官显贵、文人才子所喜爱,只是价格太高,堪比黄金,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皇后知他爱饮茶,所以将宫中大部分的馥安茗都送到东宫,只是他嫌此物过于奢靡,多有不喜。
“馥安茗的确好,入口甘甜清冽,回味悠长……”,范昉缓缓道,继而自嘲道:“唯一的缺点是太贵!若不是有人相送,以臣的俸禄是买不起的。”
卫枢动作一顿,眸色明暗交错,“孤就不与范大人绕弯子了,那东西是不是范大人送来的?
今日在清和殿上,卫枢故意只是拿出了考卷的誊抄本,肖显秀则以为考卷还在礼部完好无缺地封存着,其实早在十几日前这些东西便已落入他的手中。
春闱后的一日,卫枢在别院收到一封信,信中提到有举子舞弊,证据就藏于一个破庙之中。
他与苏叶从破庙中翻出十三份考卷,这才揭开了这场科举舞弊案的序幕。
从一开始,卫枢就猜测过这个送信的人到底会是谁,但是他从未想过会是范昉。
卫枢问道:“孤记得,范大人是解州人!”
“是啊!”范昉轻叹,“祖上世代都在解州……”
范昉沉吟半晌,叹息道:“解州自古即才墨之薮,人杰地灵,解州百姓,无论尊卑上下,皆引以为傲。此番声名尽毁,遭世人唾弃,全是因我而起。”
说话间,他手指微颤,盏中茶水上下波荡,溅出少许。
卫枢瞥过一眼,直言道:“今科会试,大人与肖显秀同为主考,可是只有大人与解州举子过从甚密,不但收了举子们送的茶礼,还接受邀请参加了曲水流觞,孤初时以为泄露考题的人是你。”
范昉苦笑道:“臣寄出东西之后,一直不安,怕肖显秀会怀疑到我身上,所以跟举子们走得更近了些。”
他继续道:“会试之前,解州的举子都给我送过诗作,我认得他们的字迹。臣身为主考,本想装作不知,划掉他们的名字,不予取士就好!没想到肖显秀又重拟贡士名单,将这些人列了上去。
我一时激愤,便寄了那封信出去,只是我万万没料到殿下会彻查此事。”
“你是想让孤介入此事,除掉那些人的名字之后便息事宁人?”卫枢眉心一皱,“范大人未免想得太简单了吧!”
“所以,从看到殿下大动干戈地调查开始,臣就后悔了!”
卫枢重重地放下茶盏,“范大人!你是当代大儒 ,当知此事何等恶劣。孤既然知晓,如何能视若无睹!”
“……”
范昉无言。
卫枢缓缓道:“范大人,据孤所知,你是第三次任进士科主考……”
范昉心头一跳,恳切道:“殿下!臣一向洁身自正,从不涉足官场之争,此次踏出这一步,属实不易,望殿下莫再强求。”
卫枢压下心中失望,冷静道:“孤明白了,孤绝不会提及范大人。”
“多谢殿下!”范昉谢恩。
夜色渐深,卫枢披上大氅,正欲离开,一个浅绿色的蹁跹身影闯入堂中。
“爹,什么时辰了!连饭也不记得吃!”
范昉大声斥道:“胡闹!没见到有客人在嘛!”
来人正是范昉的独生女范瑶,长得灵秀可爱。她放下刚刚热好的餐食,好奇地瞥了一眼,卫枢已然戴上兜帽,遮住了容颜。
“范大人,在下告辞!”卫枢低着头,从范昉身边走过。
他突然脚下一顿,问道:“还有一事,想请教范大人!大人为何将东西寄给了我,而不是景相?”
范昉一怔,下意识地望向范瑶,嗫嚅道:“我与景相有些私事上的龃龉,所以不太方便。”
“原来如此!”
卫枢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范瑶奇道:“爹,这人是谁啊?你为什么说和景伯伯有龃龉啊?”
范昉安抚地摸着她的头,笑得云淡风轻,“不用担心,爹是骗他的!”
殿群重檐重顶,巍峨端肃,霍思修抬眼望去,春日的晴空也似要压降下来,令人喘不动气。
清和殿近在眼前,他深深地提起一口气,踏步进去。
“学生房州举子霍思修,叩见陛下。”
“平身!”
皇帝声音和缓,“霍思修,你敲响登闻鼓,告今科会试存在科举舞弊,可有凭据?”
“学生亲耳听到解州举子罗汉说,他与李佑康二人买下科考试题。他醉酒后向学生吐露过其中的内容,正是会试考题,分毫不差。”
有官员问道:“或许是凑巧呢?”
“初时学生也不敢断定……”,霍思修继续道:“后来会试放榜,学生发现罗、李竟然高中,学生与他们曾经同在松石书院求学数月,深知他们的才学,若无舞弊,绝不可能高中。”
众臣闻言,皆面露惊诧。
原以为霍思修手中握着什么十足的证据,却没料到他只是凭着一点猜测,就冒着被处以极刑的风险敲响登闻鼓。
若不是太子进言在前,兆京府衙搅局在后,一个小小的举子,无凭无据,可能来不及得见圣颜,便早已被监门卫斩于鼓下。
景郦面沉如水,不发一言。
卫枢道:“一鼓敲,天下震。如今百姓知晓,朝廷不可能再遮掩下去,只有查明真相,还天下举子一个公道,才能挽回朝廷的威信。”
听到这个声音,霍思修惊地抬起头,是魏公子!
玄色银丝广袖长袍之上,袖着四爪龙纹……
霍思修眼前一黑,此卫非彼魏,卫乃国姓……所以,任知宜所说的,要查科举舞弊的贵人便是当朝太子卫枢。
霍思修低下头,半阖双目,掩掉眼底的惊骇。
皇帝问道:“太子觉得,该如何应对?”
“儿臣建议,由大理寺核查舞弊一案,儿臣、景相和翰林院姚学士监查审理,一经查实,重开会试进士科。”
柳德本欲开口,偷偷觑了一眼景郦,又按捺了下来。
大殿静寂了片刻,有宫侍来报:“安州刘泰,带着十多名举子跪在文正门前。”
卫枢神情一顿,“他们所求为何?”
“刘泰说,既然科举有舞弊之嫌,他们希望朝廷重开会试,还其清名。”
卫枢眸色微变,刘泰此举,定是安州王何卢的授意。顺势而为,击溃解州一派,何卢才能将势力插进这个密不透风的朝廷。
这个党同伐异的顺水人情,他还不得不要。
皇帝沉吟半晌道:“如今有贡士要求自证其名,诸卿对太子之提议,可还有异议?”
景郦站起身来,沉声应道:“臣无异议!”
众臣附议。
“好!”皇帝道:“宣朕旨意,将肖显秀、于文崇、钟黎、裴宜和一干举子暂押入狱,令大理寺主理,太子、景相、姚学士监查,七日后三堂公审。
废今科会试贡士之名,通知各道、州、县,四月十五日重开会试进士科。”
“遵旨!”
皇帝顿了一下,继续道:“将霍思修关押大理寺刑狱。”
…… ……
文正门前,圣旨宣读完毕,百姓之间一片沸腾。
任知宜站在人群中,望着文正门内深不可及的宫墙,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爹,你曾说过,科举乃是大胤官场的最后一方净土,如今女儿也算尽了一份力……
宝珠问道:“小姐,为什么还要关着霍书生?”
“只是一时的。而且他在牢里,比在别处更安全。”
“今日真得好险,差一点,霍书生就要命丧那严风剑下。”宝珠拍着胸口后怕道:“都怪那个刘府尹,磨磨唧唧的,不敢前来。”
“你绑他来的?”任知宜笑道。
“我将小姐给的汉玉九龙珏拿出来,说是太子之命,他才犹犹豫豫地答应了。这东西是要还给太子吗?”
任知宜接过玉珏,握在手心里,“自然是要还的。我们助他破科举舞弊,他帮我爹拖延案子,日后桥归桥,路归路,后事也与我们无关。”
柳絮纷飞,一团落在她掌心里的玉珏上,她怔怔地看着,不自觉地出神。
“小姐,怎么了?”
任知宜回过神来,淡淡笑道:“没什么……只是看到飘零的柳絮,再想起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些感叹罢了!”
“不会啊!”宝珠道:“咱们趁这个时间再多攒些银子,等霍书生出来,会试重开必能高中,咱们一起想办法给老爷找线索。”
听到银子,任知宜眸光一闪,“家中还剩多少银子?”
“除去每日的花销和租宅子的钱,还得支付打听消息的钱。”宝珠叹了口气道:“之前赚的大约还剩一半。”
任知宜的目光掠过文正门前渐渐散去的百姓,每个人都在谈论着擂响登闻鼓的事情。
她眼波流转,目色一时明,一时暗。
…… ……
入夜,一辆马车停在范府宅邸的后门,毫不起眼。
范昉立在堂前,向来人施礼道:“殿下!”
“范大人知道孤会来?”卫枢淡淡笑道。
范昉面容瘦削,说话慢条斯理,“料想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卫枢环顾范府,小院清幽,绿柳修竹,与他的别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殿下入内,臣刚沏好茶!”
卫枢坐定,茶一入口,便知是天下第一名茶,馥安茗。
此茶产于高山,一年之中仅有数日可采摘,味甘而清,极为达官显贵、文人才子所喜爱,只是价格太高,堪比黄金,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皇后知他爱饮茶,所以将宫中大部分的馥安茗都送到东宫,只是他嫌此物过于奢靡,多有不喜。
“馥安茗的确好,入口甘甜清冽,回味悠长……”,范昉缓缓道,继而自嘲道:“唯一的缺点是太贵!若不是有人相送,以臣的俸禄是买不起的。”
卫枢动作一顿,眸色明暗交错,“孤就不与范大人绕弯子了,那东西是不是范大人送来的?
今日在清和殿上,卫枢故意只是拿出了考卷的誊抄本,肖显秀则以为考卷还在礼部完好无缺地封存着,其实早在十几日前这些东西便已落入他的手中。
春闱后的一日,卫枢在别院收到一封信,信中提到有举子舞弊,证据就藏于一个破庙之中。
他与苏叶从破庙中翻出十三份考卷,这才揭开了这场科举舞弊案的序幕。
从一开始,卫枢就猜测过这个送信的人到底会是谁,但是他从未想过会是范昉。
卫枢问道:“孤记得,范大人是解州人!”
“是啊!”范昉轻叹,“祖上世代都在解州……”
范昉沉吟半晌,叹息道:“解州自古即才墨之薮,人杰地灵,解州百姓,无论尊卑上下,皆引以为傲。此番声名尽毁,遭世人唾弃,全是因我而起。”
说话间,他手指微颤,盏中茶水上下波荡,溅出少许。
卫枢瞥过一眼,直言道:“今科会试,大人与肖显秀同为主考,可是只有大人与解州举子过从甚密,不但收了举子们送的茶礼,还接受邀请参加了曲水流觞,孤初时以为泄露考题的人是你。”
范昉苦笑道:“臣寄出东西之后,一直不安,怕肖显秀会怀疑到我身上,所以跟举子们走得更近了些。”
他继续道:“会试之前,解州的举子都给我送过诗作,我认得他们的字迹。臣身为主考,本想装作不知,划掉他们的名字,不予取士就好!没想到肖显秀又重拟贡士名单,将这些人列了上去。
我一时激愤,便寄了那封信出去,只是我万万没料到殿下会彻查此事。”
“你是想让孤介入此事,除掉那些人的名字之后便息事宁人?”卫枢眉心一皱,“范大人未免想得太简单了吧!”
“所以,从看到殿下大动干戈地调查开始,臣就后悔了!”
卫枢重重地放下茶盏,“范大人!你是当代大儒 ,当知此事何等恶劣。孤既然知晓,如何能视若无睹!”
“……”
范昉无言。
卫枢缓缓道:“范大人,据孤所知,你是第三次任进士科主考……”
范昉心头一跳,恳切道:“殿下!臣一向洁身自正,从不涉足官场之争,此次踏出这一步,属实不易,望殿下莫再强求。”
卫枢压下心中失望,冷静道:“孤明白了,孤绝不会提及范大人。”
“多谢殿下!”范昉谢恩。
夜色渐深,卫枢披上大氅,正欲离开,一个浅绿色的蹁跹身影闯入堂中。
“爹,什么时辰了!连饭也不记得吃!”
范昉大声斥道:“胡闹!没见到有客人在嘛!”
来人正是范昉的独生女范瑶,长得灵秀可爱。她放下刚刚热好的餐食,好奇地瞥了一眼,卫枢已然戴上兜帽,遮住了容颜。
“范大人,在下告辞!”卫枢低着头,从范昉身边走过。
他突然脚下一顿,问道:“还有一事,想请教范大人!大人为何将东西寄给了我,而不是景相?”
范昉一怔,下意识地望向范瑶,嗫嚅道:“我与景相有些私事上的龃龉,所以不太方便。”
“原来如此!”
卫枢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范瑶奇道:“爹,这人是谁啊?你为什么说和景伯伯有龃龉啊?”
范昉安抚地摸着她的头,笑得云淡风轻,“不用担心,爹是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