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严风跪姿不动,言辞切切,“此事太子殿下可能亦被蒙在鼓里,请陛下明察。”
皇帝面沉如水,“那到底是谁做的?”
严风双目如刀,直射人群中太子身后那道绛红色的身影,“东宫女史,任知宜。”
宴席众人闻言,视线皆汇聚一处。
任知宜一袭绛红色圆领窄袖官服,头戴黑色双幞乌纱帽,丰神如玉,毓秀神仪。
面对严风的指认,她面色冷凝,眼睑微垂,双手叠于胸前,身姿笔挺,维持着女官端庄的仪态。
严风继续道:“回禀陛下,贡士院年敬之失踪数日,贡士院上下皆以为他已遇害,其实是被任女史暗中藏匿于宫中。今日任女史又故意在庆阳门制造惊马一事,妄图以魑魅之说恫吓举子,在使臣面前失仪。”
他的话真假参半,却句句诛心。若他所说为真,桩桩件件皆是死罪。
众人目瞪口呆,不明白这东宫女史为何要这么做。
皇帝沉声道:“太子,难道你还要护着此女不成?”
任知宜先一步站出来,伏拜于地,仪态万方,“陛下容禀,严将军所说之事与臣无半点关系。”
严风拧眉,双眸幽黑。
她今日布了一个局。
从庞大海带着屠户在明运街游街示众开始,他便知晓任知宜的目标是许乐元,她故意安排人在酒肆大谈鬼神之说,引得许乐元惶惶不安。
同时,许、董二人的马被涂抹了致幻之药,马疾驰片刻会流下汗来,门鬃上的药顺着汗液流淌到马眼之中。
顷刻之间,毒素流窜全身,马儿受惊发狂。
许乐元天性怯懦,笃信鬼神,连番意外之后,他已是惊弓之鸟、强弩之末。
待到举子为使臣吟诵祝祷贺词之时,任知宜将“死而复生”的年敬之和长相肖似施施的宫女带到他面前,许乐元定然受惊过度,御前失仪。
若在惊吓之中说出几分真相,年敬之便可顺势而为,当着应国使臣的面,向陛下求请。
严风望着那双依旧淡静无波的明眸,心中蓦地一紧。
他右手一挥,扬起的劲风将那擎书男子的沿帽吹落。
细眼长眉,窄腰溜肩,与年敬之身形相近,却不是年敬之。
严风双眸巨震,指骨捏得泛白。
他亲眼看见年敬之被带入宫中,之后南衙卫一直盯着,绝不可能离开皇宫,怎么会被换了人?
“严风!”皇帝沉声问道,“此人就是年敬之吗?”
夜风吹来,严风的里衣被冷汗浸透,阵阵发凉。
“哈哈哈……”,伊柘爽朗一笑,从席间起身,向皇帝屈身行礼,“此人绝不是什么年敬之,而是伊某昔年在兆京结识的好友韩阳,他精通音律,与伊某惺惺相惜,引为知交。
此番伊某来京,曾拜托太子殿下帮伊某找寻故友,没想到却引得严将军误会!还请陛下宽宥。”
“伊相言重了!”皇帝神色微缓,望向严风的眼神微沉,“严风,还不赶紧退下?”
咻地一声,砰砰……
焰火在天空绽放,一时如天女散花,一时如富贵祥云。
星子落雨,万点银花,映得筵席亮如白昼。
众人皆沉醉于这绚烂的鱼龙醉舞之中。伊柘满眼惊叹,“真乃天工巧艺,令人叹为观止。”
皇帝笑着点头,朝着郑皇后低声道:“这烟花,皇后安排得不错。”
郑皇后温柔地握住皇帝的手,笑了笑,“陛下,臣妾可不敢居功,其实……这都是枢儿的意思。”
皇帝闻言一怔,望向卫枢的眼神略略缓和了几分。
火光照进严风的瞳眸之中,交错闪烁,噼里啪啦的声音在他的耳边一一炸响。
他陡然想起,今日唯一一辆进出宫门而没经南衙卫搜捡的车便是运送烟花的盘车。
年敬之,恐怕已经离开皇宫。
他几乎咬碎了牙齿,不甘心就这么败了。
待银花散尽,归于宁静。
“陛下!”严风伏地叩首,“举子宫门前惊马一事尚未查明。为保宫中安宁,望陛下恩准,立刻核查此事。”
皇帝望向伊柘,面露犹豫,“可是,今日是迎接伊使臣的大日子……”
伊柘面容凝肃,颔首道:“陛下无须顾忌微臣,陛下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皇城之下,层层护卫,居然还有人敢行此等事,实在是大胆妄为。”
皇帝沉吟半晌,着胡总管领了旨意去查实。
宫宴之上,琶音铮铮,软曲婉转,伶人吟唱的是一首《浔阳曲》,唱尽江南风姿如画,情意绵长。
严风侧立一旁,眼神若有似无地落在筵席上的某个人。
那人垂头饮了一口酒,立刻剧烈地咳起来,咳得满面胀红,脖子上青筋直暴,像是气滞喘急,下一瞬间便要归天似的。
严风眸中掠过一抹冷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过了片刻,胡总管回来。
“陛下,已核查过那匹死去的惊马,没有中毒的迹象。御马厩那边说,许是到了发情期,马儿有些躁狂,纯粹是个意外。”
严风猛地抬头,不敢置信地望着任知宜,双目阴鹜。今日种种,难道只是她为了构陷他而做的假象?
呵呵!他严风区区一个鞍前马后之人,倒是让他们费心了!
“哈哈哈……”,伊柘将酒盏置于唇际,摇着头笑叹道:“曲中是戏,曲外亦然啊!”
众人闻之,面色一变。
伊柘语带微嘲,意有所指。严风在迎接应国使臣的宫宴上闹了这么一大出,着实是伤了整个大胤的颜面。
皇帝面色微沉,正要发落。
一道低醇沉厚的声音先一步响起,“陛下,中郎将严风大意失察,臣奏请陛下严办。”
景相袖手而立,双目沉沉,言语中透着威严。
明说是严办,却是先一步将严风之行定为大意失察。
众人心知肚明,景相还是想保住严风。
“孤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严将军。”卫枢淡淡道,“许举子、董举子,还有年举子,和高期之死究竟有何关系。”
——
静夜沉沉,疏星淡月。
任知宜闭着眼睛,在马车上假寐。
陛下罚严风半年俸禄,令他闭门静思己过。
虽然高期之案未能重启,但是太子最后的发问令所有人心生疑窦,这种疑问的种子一经发芽,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马车停下,唐橘抱着剑,站在门前。
见到任知宜安然无恙,唐橘长舒了一口气,“我多怕,你回不来了!”
正如严风所料,任知宜今日布了一个局,可是因为冯大郎的案子,她知道今日是个死局。
若不能破局,不如将计就计。
她让唐橘偷偷地换掉了许乐元的马,之前的马的确被涂了致幻之药。新马之所以仍然受惊是因为她让北衙卫暂时拦下了许董二人后面的马车,并在甬道上挂了一条红绸。
严风得知惊马,以为一切如旧。
但是,琴师韩阳的出现,还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太子将年敬之偷偷地运出宫中,又让韩阳李代桃僵,才将今日之局扭转乾坤。
韩阳的腿伤,与年敬之的伤恰巧在同一个位置;这位应国使臣的旧友,又为何愿意听从太子的安排……
任知宜一边沉思,一边卸下簪钗,玉手突然停在半空中,神情微冷。
唐橘察觉,“怎么了?”
任知宜缓缓地拉开妆奁的格屉,眸色变得幽凝深邃。
“有人动过我的妆奁!”
“丢什么东西了?”
任知宜拿出里面的尸验单,双眸微缩,“什么都没丢!可是我在这张尸验单上放了一根发丝,如今这截发丝落在了妆台上。”
唐橘蹙眉,“你怀疑谁?”
——
天刚蒙蒙亮,云娘将面团切成条,下到锅里,又切了些葱段,面香扑鼻。
接着,她以豆豉做料,配以薤菜,做成一道卤子。
任知宜站在东厨门口,默默地看了她许久。
云娘回头看到她,愣了一下,“东家怎么来了?”
任知宜浅笑,“自从云娘姐姐你来了,宝珠便越来越惫懒,如今更是连朝食都不做了,反而要麻烦你!”
“东家折煞我了!”云娘面色微赧,“若不是东家收留,我哪有遮风避雨之处,做点儿分内之事,都是应该的。”
她一边说着,手下动作却不停,不过片刻又蒸出一屉软糕。
任知宜瞧着,淡淡问道:“听费举子说,云娘姐姐是豫州人。”
“是啊!”云娘低头捣菜,轻声应道。
“是豫州哪里?”
云娘手下微顿,“豫州治县。”
任知宜笑道:“真巧!我年幼时随父亲去过治县,有一座山上还有溶洞。”
云娘面色微白,唇角扯出一个笑容,“东家说的应该是石亭山。”
“可是,石亭山上根本没有溶洞。”
云娘动作一停,缓缓地转过身来,唇色发白,神态尚算镇定。
“东家已经知道了?”
任知宜沉声道:“费举子说你是豫州人,可是你那日做的晚食中却有一道菜用的是鄂州的做法。两地菜式相差甚远,你虽极力掩饰,还是无法完全改变原本生活的习性。”
云娘默然不语。
任知宜继续问道:“昨夜进我屋子看尸验单的人是你吧。为什么?”
云娘倏地跪在地上,“求姑娘救我夫君!”
皇帝面沉如水,“那到底是谁做的?”
严风双目如刀,直射人群中太子身后那道绛红色的身影,“东宫女史,任知宜。”
宴席众人闻言,视线皆汇聚一处。
任知宜一袭绛红色圆领窄袖官服,头戴黑色双幞乌纱帽,丰神如玉,毓秀神仪。
面对严风的指认,她面色冷凝,眼睑微垂,双手叠于胸前,身姿笔挺,维持着女官端庄的仪态。
严风继续道:“回禀陛下,贡士院年敬之失踪数日,贡士院上下皆以为他已遇害,其实是被任女史暗中藏匿于宫中。今日任女史又故意在庆阳门制造惊马一事,妄图以魑魅之说恫吓举子,在使臣面前失仪。”
他的话真假参半,却句句诛心。若他所说为真,桩桩件件皆是死罪。
众人目瞪口呆,不明白这东宫女史为何要这么做。
皇帝沉声道:“太子,难道你还要护着此女不成?”
任知宜先一步站出来,伏拜于地,仪态万方,“陛下容禀,严将军所说之事与臣无半点关系。”
严风拧眉,双眸幽黑。
她今日布了一个局。
从庞大海带着屠户在明运街游街示众开始,他便知晓任知宜的目标是许乐元,她故意安排人在酒肆大谈鬼神之说,引得许乐元惶惶不安。
同时,许、董二人的马被涂抹了致幻之药,马疾驰片刻会流下汗来,门鬃上的药顺着汗液流淌到马眼之中。
顷刻之间,毒素流窜全身,马儿受惊发狂。
许乐元天性怯懦,笃信鬼神,连番意外之后,他已是惊弓之鸟、强弩之末。
待到举子为使臣吟诵祝祷贺词之时,任知宜将“死而复生”的年敬之和长相肖似施施的宫女带到他面前,许乐元定然受惊过度,御前失仪。
若在惊吓之中说出几分真相,年敬之便可顺势而为,当着应国使臣的面,向陛下求请。
严风望着那双依旧淡静无波的明眸,心中蓦地一紧。
他右手一挥,扬起的劲风将那擎书男子的沿帽吹落。
细眼长眉,窄腰溜肩,与年敬之身形相近,却不是年敬之。
严风双眸巨震,指骨捏得泛白。
他亲眼看见年敬之被带入宫中,之后南衙卫一直盯着,绝不可能离开皇宫,怎么会被换了人?
“严风!”皇帝沉声问道,“此人就是年敬之吗?”
夜风吹来,严风的里衣被冷汗浸透,阵阵发凉。
“哈哈哈……”,伊柘爽朗一笑,从席间起身,向皇帝屈身行礼,“此人绝不是什么年敬之,而是伊某昔年在兆京结识的好友韩阳,他精通音律,与伊某惺惺相惜,引为知交。
此番伊某来京,曾拜托太子殿下帮伊某找寻故友,没想到却引得严将军误会!还请陛下宽宥。”
“伊相言重了!”皇帝神色微缓,望向严风的眼神微沉,“严风,还不赶紧退下?”
咻地一声,砰砰……
焰火在天空绽放,一时如天女散花,一时如富贵祥云。
星子落雨,万点银花,映得筵席亮如白昼。
众人皆沉醉于这绚烂的鱼龙醉舞之中。伊柘满眼惊叹,“真乃天工巧艺,令人叹为观止。”
皇帝笑着点头,朝着郑皇后低声道:“这烟花,皇后安排得不错。”
郑皇后温柔地握住皇帝的手,笑了笑,“陛下,臣妾可不敢居功,其实……这都是枢儿的意思。”
皇帝闻言一怔,望向卫枢的眼神略略缓和了几分。
火光照进严风的瞳眸之中,交错闪烁,噼里啪啦的声音在他的耳边一一炸响。
他陡然想起,今日唯一一辆进出宫门而没经南衙卫搜捡的车便是运送烟花的盘车。
年敬之,恐怕已经离开皇宫。
他几乎咬碎了牙齿,不甘心就这么败了。
待银花散尽,归于宁静。
“陛下!”严风伏地叩首,“举子宫门前惊马一事尚未查明。为保宫中安宁,望陛下恩准,立刻核查此事。”
皇帝望向伊柘,面露犹豫,“可是,今日是迎接伊使臣的大日子……”
伊柘面容凝肃,颔首道:“陛下无须顾忌微臣,陛下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皇城之下,层层护卫,居然还有人敢行此等事,实在是大胆妄为。”
皇帝沉吟半晌,着胡总管领了旨意去查实。
宫宴之上,琶音铮铮,软曲婉转,伶人吟唱的是一首《浔阳曲》,唱尽江南风姿如画,情意绵长。
严风侧立一旁,眼神若有似无地落在筵席上的某个人。
那人垂头饮了一口酒,立刻剧烈地咳起来,咳得满面胀红,脖子上青筋直暴,像是气滞喘急,下一瞬间便要归天似的。
严风眸中掠过一抹冷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过了片刻,胡总管回来。
“陛下,已核查过那匹死去的惊马,没有中毒的迹象。御马厩那边说,许是到了发情期,马儿有些躁狂,纯粹是个意外。”
严风猛地抬头,不敢置信地望着任知宜,双目阴鹜。今日种种,难道只是她为了构陷他而做的假象?
呵呵!他严风区区一个鞍前马后之人,倒是让他们费心了!
“哈哈哈……”,伊柘将酒盏置于唇际,摇着头笑叹道:“曲中是戏,曲外亦然啊!”
众人闻之,面色一变。
伊柘语带微嘲,意有所指。严风在迎接应国使臣的宫宴上闹了这么一大出,着实是伤了整个大胤的颜面。
皇帝面色微沉,正要发落。
一道低醇沉厚的声音先一步响起,“陛下,中郎将严风大意失察,臣奏请陛下严办。”
景相袖手而立,双目沉沉,言语中透着威严。
明说是严办,却是先一步将严风之行定为大意失察。
众人心知肚明,景相还是想保住严风。
“孤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严将军。”卫枢淡淡道,“许举子、董举子,还有年举子,和高期之死究竟有何关系。”
——
静夜沉沉,疏星淡月。
任知宜闭着眼睛,在马车上假寐。
陛下罚严风半年俸禄,令他闭门静思己过。
虽然高期之案未能重启,但是太子最后的发问令所有人心生疑窦,这种疑问的种子一经发芽,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马车停下,唐橘抱着剑,站在门前。
见到任知宜安然无恙,唐橘长舒了一口气,“我多怕,你回不来了!”
正如严风所料,任知宜今日布了一个局,可是因为冯大郎的案子,她知道今日是个死局。
若不能破局,不如将计就计。
她让唐橘偷偷地换掉了许乐元的马,之前的马的确被涂了致幻之药。新马之所以仍然受惊是因为她让北衙卫暂时拦下了许董二人后面的马车,并在甬道上挂了一条红绸。
严风得知惊马,以为一切如旧。
但是,琴师韩阳的出现,还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太子将年敬之偷偷地运出宫中,又让韩阳李代桃僵,才将今日之局扭转乾坤。
韩阳的腿伤,与年敬之的伤恰巧在同一个位置;这位应国使臣的旧友,又为何愿意听从太子的安排……
任知宜一边沉思,一边卸下簪钗,玉手突然停在半空中,神情微冷。
唐橘察觉,“怎么了?”
任知宜缓缓地拉开妆奁的格屉,眸色变得幽凝深邃。
“有人动过我的妆奁!”
“丢什么东西了?”
任知宜拿出里面的尸验单,双眸微缩,“什么都没丢!可是我在这张尸验单上放了一根发丝,如今这截发丝落在了妆台上。”
唐橘蹙眉,“你怀疑谁?”
——
天刚蒙蒙亮,云娘将面团切成条,下到锅里,又切了些葱段,面香扑鼻。
接着,她以豆豉做料,配以薤菜,做成一道卤子。
任知宜站在东厨门口,默默地看了她许久。
云娘回头看到她,愣了一下,“东家怎么来了?”
任知宜浅笑,“自从云娘姐姐你来了,宝珠便越来越惫懒,如今更是连朝食都不做了,反而要麻烦你!”
“东家折煞我了!”云娘面色微赧,“若不是东家收留,我哪有遮风避雨之处,做点儿分内之事,都是应该的。”
她一边说着,手下动作却不停,不过片刻又蒸出一屉软糕。
任知宜瞧着,淡淡问道:“听费举子说,云娘姐姐是豫州人。”
“是啊!”云娘低头捣菜,轻声应道。
“是豫州哪里?”
云娘手下微顿,“豫州治县。”
任知宜笑道:“真巧!我年幼时随父亲去过治县,有一座山上还有溶洞。”
云娘面色微白,唇角扯出一个笑容,“东家说的应该是石亭山。”
“可是,石亭山上根本没有溶洞。”
云娘动作一停,缓缓地转过身来,唇色发白,神态尚算镇定。
“东家已经知道了?”
任知宜沉声道:“费举子说你是豫州人,可是你那日做的晚食中却有一道菜用的是鄂州的做法。两地菜式相差甚远,你虽极力掩饰,还是无法完全改变原本生活的习性。”
云娘默然不语。
任知宜继续问道:“昨夜进我屋子看尸验单的人是你吧。为什么?”
云娘倏地跪在地上,“求姑娘救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