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被风荡起的重瓣荼蘼让傅嘉璨惊觉自己做了何等蠢事。
“我怎么想到用扇子打脑袋的……”
话说到兴头上,结果上了头干出糊涂事的傅嘉璨连声“唉哟”,痛苦地揉着额角,还挺委屈,“小七,你也不拦着我。没让别人看见吧,这脸可丢大发了……你快帮我看看,脸上红不红,有没有留下印子?”
嘉笙原是想安慰她的,可话还没到嘴边,先瞧见了一人。
昨夜里径直晕厥在她面前的小郎君今日又活生生的立在小路尽头那一片如初落新雪的荼蘼花丛间,胳膊腿俱全,看不出半点伤痛,他终于脱了那身染血的玄裳,改穿一身奔丧似的白,那张俊美面孔上仍浮着清淡笑意……
荼蘼又名“佛见笑”。
嘉笙这么恍惚看去,如沐春风,仿若得到了那人含笑回应。
可他分明没有同她对视。
这燕行莫不是跟庙里的菩萨修习过?要不然怎会学得那八风不动、端坐金莲的安耐毁誉模样?
眼波流转间笑迎众生还让人与有荣焉,享受到宾至如归待遇的,那只有寺里甫面世就被镌刻上恒久笑容的佛像才能做到。
可寺庙里的佛爷对世人微笑,是为了敞开门聆听信徒的祈祷,顺便让现世的替身收走那些人供奉的财帛香火。
燕行这样笑来笑去的,又是为了什么?
“那便是八郎么?”
嘉笙的举动让嘉璨停下抱怨,她也看到了不远处披着邬雁裘慢步走来的少年郎君。
“他长得可真高啊。”嘉璨也顾不得自己脸上有无痕迹了,“那大氅我记得……原是你小时候怕冷,大姐做来让你从头裹到脚的,在他身上穿着倒像家常披风了。”
傅嘉笙在女郎里不算矮,放在郎君堆里就不够看了,她不想去平山书院也有这一层意思在。
她冷眼看着,燕行安逸闲适的走在院子里,无半分生疏不自在,好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
嘉笙忽而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底营造出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养成这么个……不大好形容的郎君。
“他是和小六一般像了自己姨娘吗?”嘉璨猛然一看到真人,倒没有先前那般谈之厌恶的神情了,“若不论年岁,那气派都够做你我阿兄的了。一会子大伙儿见了面,他要拜我,再喊我阿姐……”
傅嘉笙亦存同感,“真有点别扭。”
嘉璨用双手举起团扇,隔了一段空当,谨记远离额角,仍把它放在自己面前,挡住嘴唇,道:“他真是父王亲生的?”
前世平王并未将此子领到人前,生前生后也未见此人显露踪影。
傅嘉笙虽断定他不是,却也只能道:“反正父王这么说。”
嘉璨非常疑惑,“我怎么不知道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说完又赶紧弥补,“我是不愿意长八郎志气灭咱们威风,可他生的……他生的实在好看呀……”
话音在嘉笙半是了然半是好笑的目光里低沉了下去。
青烟飘飘然荡到了人面前。
“燕行见过三姐、长兄,阿姐阿兄若不嫌弃,可唤我乳名‘阿弥’。”
这小郎君实在知礼懂事。
傅嘉笙凝眸看他,“还未来得及向八郎介绍,你自己就知道三姐了……八郎真是有心了。”
燕行笑得温柔,“父王说,家中三姐喜着红装,尤好金饰,人群里若见着最耀眼的女郎,那一定是三娘嘉璨无疑了。”
傅嘉璨没想到那万事糊涂的父王还能留心到自己平日的衣着打扮,自是欢喜,看燕行也更顺眼了,便痛快受了他的礼。
只不过傅嘉璨受平王妃抚育,自然不肯在人前与这心性未明的小郎君太亲近,省得落人口实,便抬手引他们看了身后那些忙碌的侍女仆妇,找借口先行,道:“你们兄弟俩先聊着,眼看着快到午膳时分,大姐这便要进门了,我进去看看母妃那里还有没有要帮衬的,回来咱们再好生说话。”
剩下两个小郎君静静地站在原地。
按理说,应该是排行在前头的那个先开口。
谁知傅嘉笙看盛放的花丛,看阔叶的阴影,看天边的云朵,看墙角的蚂蚁……
就是不看他。
有风旋起落花,惹得纯白荼蘼飞舞。
燕行颇自然地上前,替嘉笙拂落肩上飞花。
见嘉笙诧异瞪他,燕行拈花微笑,“闻说簪缨世家最喜赏玩牡丹等物,用花团锦簇的热闹来渴盼家族轰轰烈烈长存。这院里却种些韶华胜极的荼蘼,秋风萧瑟,未免让人有寂寥之感。”
嘉笙不好再视他于无物,其实她本也不必这么做。
不过是一个受平王喜爱的小郎君而已。她是朝廷册封的世子,这就尽够了。
“是我种的。”
燕行静立倾听。
“幼年时住在这里,见那一处墙角空着,随手撒了点种子,竟也成了今日气候。”嘉笙回应了他,“都说这花凄清,可我觉着挺好。家中女郎众多,姹紫嫣红都开遍,总要有人在原地相候,送一送大家。”
燕行似乎并不觉得她古怪,反而说:“有这样的阿弟,便真有诸芳开尽时日,于末路穷途之刻回想起来,也能会心一笑罢。”
傅嘉笙正眼相待。
燕行失笑,温声道:“阿兄,有没有人同你讲过,实则你很好哄的?”
眼看她要变脸色,燕行不敢再笑了,忙道:“就在那之前,你待我虽也寻常,总难免气呼呼的,像是随时会显露螃蟹似的张牙舞爪情状。方才我说了那样的话,又认真听了你的话,你才郑重瞧我。所以我说,你很好哄。”
傅嘉笙面色大变。
她这性子自己也说不上好坏,可是连刚认识的人都知道的,有些人却连样子都不肯装一装。
“你看错了。”
她咽下心中酸涩,又变得冷冷淡淡,“你我不过初相识,未免唐突冒昧,不该说这些交心的话。”
不等燕行回话,她又说:“平京深处内陆,淇水少有鱼虾,我不曾见过螃蟹,更不知能从何仿来它那威武样子。”
燕行哑口无言。
傅嘉笙再道:“若我真学到半分,便不会容忍你站在这里。”
“阿兄,我不是来同你抢父王的。”
他尝试着让她放下防备,“若我说,我只是个途径此地歇脚的过客,看一场风月,全一段因果,我依旧要远行,这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燕行低眉浅笑。
“如此,我不曾占了你的去,你也不会偏了我的来。”
傅嘉笙抬首凝望。
“当真?”
“当真。”
两人相对而立,一时再无人说话。
远处一声接一声的呼唤打破了此地宁静。
“大娘到了。”
“女郎归家了。”
……
傅嘉宜一行人总算来到了正院春晖堂前。
远嫁的女郎归宁,当然要先拜见父母,才能得空同姊妹们说话。
眼看大娘嘉宜全身诰命装扮,含了笑从她身边经过,闻声出来的三娘嘉璨不由得感伤道:“我还记得大姐未嫁时,最爱素色衣裳,最喜低矮偏髻,什么金钗银簪都不要,只戴些珍珠玉石来装饰,总之越简素越合意。只比什么都不戴的二姐强上一点。今日一见,却已穿上了卍字福纹,梳起来妇人高髻。”
她又悲又喜,“阿姐容颜虽未大变,周身风貌总不似从前。”
四娘嘉宝、五娘嘉玉携手同来。
一个说:“三姐何必妄生嗟叹?左右二姐已到上京,将来总有你这样装点时日。”
一个说:“大姐出阁那会儿,三姐也见过,新娘子不正是满头珠翠、穿金带银的。三姐这番没由来的表白,是嫌大姐现如今的日子没有在家时好过吗?”
一个比一个不饶人。
三个年岁不大的女郎就要在春晖堂门口争辩起来。
见她们欲要生事,傅嘉笙假意低斥道:“姐妹们谈心是好,恐怕怠慢了远客。大姐可还带了秦家小郎来府上,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傅嘉璨一贯亲近正院,又是做姐姐的,便不与她们争论,一甩衣袖,率先进了春晖堂。
四娘嘉宝闻言一笑,也卖她这个面子,就跟在嘉璨身后,缓步而行。
倒是五娘嘉玉耐不住性子,待进门时仍气不过,要刺一句,“这是看到父王新得了八郎,珍重异常,咱们七郎就趁势做起你阿姐们的主来了。”
说着便去看一旁见了几个姐姐就驻足行礼的燕行,“你就是八郎了?”
她说:“八弟呀,今日你可瞧见了,咱们家世子这说一不二的排场,那可比平京的风沙还有气势,你呀得小心些,好歹别让这风吹倒了。”
燕行裹了裹衣裳,笑道:“阿兄待我很好,这披风很暖和,阿弥会站稳些,不让世子劳心。”
傅嘉笙亦从容道:“五姐多虑了,长幼有序,做兄长的理应给八郎做表率才是,我岂能带坏了他。”
两个不该对付的人竟合起伙来应付她。
“当谁没件大毛衣裳似的。”
嘉玉冷哼两声,没多说话,快走两步挽上嘉宝的胳膊,两姐妹仍旧同行。
六娘嘉言跟着她姨娘住得最远,收到消息匆匆赶来,刚巧碰上了这番官司,不敢插嘴,只得呆在那里。
“世子既有心管事,如何不教一教你六姐,没头没脑的冲撞上来,看到人也不理会,还好大姐带的是个小辈侄儿。这要是回头见外客,也预备让人看她这鹌鹑似的瑟缩仪态吗?”
嘉玉没好气地瞥她一眼,显是摆明好心,来给嘉笙建言。
谁知她扭头就跟嘉宝取笑,“父王这名儿起得可惜,分明给了她个极好的‘言’字,却是白费心,摊派上一个没嘴葫芦……”
六娘也实在是个没脾气的。换成别的女郎,总得追上前跟她分辨两句才算完。
她却只是站在那里,绞着绣了紫白双色茉莉的帕子,安静极了。
燕行将手心里一直攥着的荼蘼花瓣递到颇觉心累的嘉笙眼前,“花事难了,何必嗟叹,你又怎知末路非新途。”
“我怎么想到用扇子打脑袋的……”
话说到兴头上,结果上了头干出糊涂事的傅嘉璨连声“唉哟”,痛苦地揉着额角,还挺委屈,“小七,你也不拦着我。没让别人看见吧,这脸可丢大发了……你快帮我看看,脸上红不红,有没有留下印子?”
嘉笙原是想安慰她的,可话还没到嘴边,先瞧见了一人。
昨夜里径直晕厥在她面前的小郎君今日又活生生的立在小路尽头那一片如初落新雪的荼蘼花丛间,胳膊腿俱全,看不出半点伤痛,他终于脱了那身染血的玄裳,改穿一身奔丧似的白,那张俊美面孔上仍浮着清淡笑意……
荼蘼又名“佛见笑”。
嘉笙这么恍惚看去,如沐春风,仿若得到了那人含笑回应。
可他分明没有同她对视。
这燕行莫不是跟庙里的菩萨修习过?要不然怎会学得那八风不动、端坐金莲的安耐毁誉模样?
眼波流转间笑迎众生还让人与有荣焉,享受到宾至如归待遇的,那只有寺里甫面世就被镌刻上恒久笑容的佛像才能做到。
可寺庙里的佛爷对世人微笑,是为了敞开门聆听信徒的祈祷,顺便让现世的替身收走那些人供奉的财帛香火。
燕行这样笑来笑去的,又是为了什么?
“那便是八郎么?”
嘉笙的举动让嘉璨停下抱怨,她也看到了不远处披着邬雁裘慢步走来的少年郎君。
“他长得可真高啊。”嘉璨也顾不得自己脸上有无痕迹了,“那大氅我记得……原是你小时候怕冷,大姐做来让你从头裹到脚的,在他身上穿着倒像家常披风了。”
傅嘉笙在女郎里不算矮,放在郎君堆里就不够看了,她不想去平山书院也有这一层意思在。
她冷眼看着,燕行安逸闲适的走在院子里,无半分生疏不自在,好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
嘉笙忽而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底营造出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养成这么个……不大好形容的郎君。
“他是和小六一般像了自己姨娘吗?”嘉璨猛然一看到真人,倒没有先前那般谈之厌恶的神情了,“若不论年岁,那气派都够做你我阿兄的了。一会子大伙儿见了面,他要拜我,再喊我阿姐……”
傅嘉笙亦存同感,“真有点别扭。”
嘉璨用双手举起团扇,隔了一段空当,谨记远离额角,仍把它放在自己面前,挡住嘴唇,道:“他真是父王亲生的?”
前世平王并未将此子领到人前,生前生后也未见此人显露踪影。
傅嘉笙虽断定他不是,却也只能道:“反正父王这么说。”
嘉璨非常疑惑,“我怎么不知道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说完又赶紧弥补,“我是不愿意长八郎志气灭咱们威风,可他生的……他生的实在好看呀……”
话音在嘉笙半是了然半是好笑的目光里低沉了下去。
青烟飘飘然荡到了人面前。
“燕行见过三姐、长兄,阿姐阿兄若不嫌弃,可唤我乳名‘阿弥’。”
这小郎君实在知礼懂事。
傅嘉笙凝眸看他,“还未来得及向八郎介绍,你自己就知道三姐了……八郎真是有心了。”
燕行笑得温柔,“父王说,家中三姐喜着红装,尤好金饰,人群里若见着最耀眼的女郎,那一定是三娘嘉璨无疑了。”
傅嘉璨没想到那万事糊涂的父王还能留心到自己平日的衣着打扮,自是欢喜,看燕行也更顺眼了,便痛快受了他的礼。
只不过傅嘉璨受平王妃抚育,自然不肯在人前与这心性未明的小郎君太亲近,省得落人口实,便抬手引他们看了身后那些忙碌的侍女仆妇,找借口先行,道:“你们兄弟俩先聊着,眼看着快到午膳时分,大姐这便要进门了,我进去看看母妃那里还有没有要帮衬的,回来咱们再好生说话。”
剩下两个小郎君静静地站在原地。
按理说,应该是排行在前头的那个先开口。
谁知傅嘉笙看盛放的花丛,看阔叶的阴影,看天边的云朵,看墙角的蚂蚁……
就是不看他。
有风旋起落花,惹得纯白荼蘼飞舞。
燕行颇自然地上前,替嘉笙拂落肩上飞花。
见嘉笙诧异瞪他,燕行拈花微笑,“闻说簪缨世家最喜赏玩牡丹等物,用花团锦簇的热闹来渴盼家族轰轰烈烈长存。这院里却种些韶华胜极的荼蘼,秋风萧瑟,未免让人有寂寥之感。”
嘉笙不好再视他于无物,其实她本也不必这么做。
不过是一个受平王喜爱的小郎君而已。她是朝廷册封的世子,这就尽够了。
“是我种的。”
燕行静立倾听。
“幼年时住在这里,见那一处墙角空着,随手撒了点种子,竟也成了今日气候。”嘉笙回应了他,“都说这花凄清,可我觉着挺好。家中女郎众多,姹紫嫣红都开遍,总要有人在原地相候,送一送大家。”
燕行似乎并不觉得她古怪,反而说:“有这样的阿弟,便真有诸芳开尽时日,于末路穷途之刻回想起来,也能会心一笑罢。”
傅嘉笙正眼相待。
燕行失笑,温声道:“阿兄,有没有人同你讲过,实则你很好哄的?”
眼看她要变脸色,燕行不敢再笑了,忙道:“就在那之前,你待我虽也寻常,总难免气呼呼的,像是随时会显露螃蟹似的张牙舞爪情状。方才我说了那样的话,又认真听了你的话,你才郑重瞧我。所以我说,你很好哄。”
傅嘉笙面色大变。
她这性子自己也说不上好坏,可是连刚认识的人都知道的,有些人却连样子都不肯装一装。
“你看错了。”
她咽下心中酸涩,又变得冷冷淡淡,“你我不过初相识,未免唐突冒昧,不该说这些交心的话。”
不等燕行回话,她又说:“平京深处内陆,淇水少有鱼虾,我不曾见过螃蟹,更不知能从何仿来它那威武样子。”
燕行哑口无言。
傅嘉笙再道:“若我真学到半分,便不会容忍你站在这里。”
“阿兄,我不是来同你抢父王的。”
他尝试着让她放下防备,“若我说,我只是个途径此地歇脚的过客,看一场风月,全一段因果,我依旧要远行,这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燕行低眉浅笑。
“如此,我不曾占了你的去,你也不会偏了我的来。”
傅嘉笙抬首凝望。
“当真?”
“当真。”
两人相对而立,一时再无人说话。
远处一声接一声的呼唤打破了此地宁静。
“大娘到了。”
“女郎归家了。”
……
傅嘉宜一行人总算来到了正院春晖堂前。
远嫁的女郎归宁,当然要先拜见父母,才能得空同姊妹们说话。
眼看大娘嘉宜全身诰命装扮,含了笑从她身边经过,闻声出来的三娘嘉璨不由得感伤道:“我还记得大姐未嫁时,最爱素色衣裳,最喜低矮偏髻,什么金钗银簪都不要,只戴些珍珠玉石来装饰,总之越简素越合意。只比什么都不戴的二姐强上一点。今日一见,却已穿上了卍字福纹,梳起来妇人高髻。”
她又悲又喜,“阿姐容颜虽未大变,周身风貌总不似从前。”
四娘嘉宝、五娘嘉玉携手同来。
一个说:“三姐何必妄生嗟叹?左右二姐已到上京,将来总有你这样装点时日。”
一个说:“大姐出阁那会儿,三姐也见过,新娘子不正是满头珠翠、穿金带银的。三姐这番没由来的表白,是嫌大姐现如今的日子没有在家时好过吗?”
一个比一个不饶人。
三个年岁不大的女郎就要在春晖堂门口争辩起来。
见她们欲要生事,傅嘉笙假意低斥道:“姐妹们谈心是好,恐怕怠慢了远客。大姐可还带了秦家小郎来府上,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傅嘉璨一贯亲近正院,又是做姐姐的,便不与她们争论,一甩衣袖,率先进了春晖堂。
四娘嘉宝闻言一笑,也卖她这个面子,就跟在嘉璨身后,缓步而行。
倒是五娘嘉玉耐不住性子,待进门时仍气不过,要刺一句,“这是看到父王新得了八郎,珍重异常,咱们七郎就趁势做起你阿姐们的主来了。”
说着便去看一旁见了几个姐姐就驻足行礼的燕行,“你就是八郎了?”
她说:“八弟呀,今日你可瞧见了,咱们家世子这说一不二的排场,那可比平京的风沙还有气势,你呀得小心些,好歹别让这风吹倒了。”
燕行裹了裹衣裳,笑道:“阿兄待我很好,这披风很暖和,阿弥会站稳些,不让世子劳心。”
傅嘉笙亦从容道:“五姐多虑了,长幼有序,做兄长的理应给八郎做表率才是,我岂能带坏了他。”
两个不该对付的人竟合起伙来应付她。
“当谁没件大毛衣裳似的。”
嘉玉冷哼两声,没多说话,快走两步挽上嘉宝的胳膊,两姐妹仍旧同行。
六娘嘉言跟着她姨娘住得最远,收到消息匆匆赶来,刚巧碰上了这番官司,不敢插嘴,只得呆在那里。
“世子既有心管事,如何不教一教你六姐,没头没脑的冲撞上来,看到人也不理会,还好大姐带的是个小辈侄儿。这要是回头见外客,也预备让人看她这鹌鹑似的瑟缩仪态吗?”
嘉玉没好气地瞥她一眼,显是摆明好心,来给嘉笙建言。
谁知她扭头就跟嘉宝取笑,“父王这名儿起得可惜,分明给了她个极好的‘言’字,却是白费心,摊派上一个没嘴葫芦……”
六娘也实在是个没脾气的。换成别的女郎,总得追上前跟她分辨两句才算完。
她却只是站在那里,绞着绣了紫白双色茉莉的帕子,安静极了。
燕行将手心里一直攥着的荼蘼花瓣递到颇觉心累的嘉笙眼前,“花事难了,何必嗟叹,你又怎知末路非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