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步入暑假,在结束了兵荒马乱的期末考之后,初岁的时间相对富裕了很多,只需要应付杂志社的各类事务对她来说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除去临发刊前的那段时间,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和徐叙之的感情也在稳步发展中,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七月之后,公司高层开会讨论通过,李烟影个人作品集的出版计划正式立项。
由于初岁在此前采访李烟影的工作中做得很好,跟对方团队也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这次有关作品集出版的工作,编辑部主管亲自点名让初岁参与,并表示这次的项目会直接关系到她后面转正的成功与否。
虽然她进社的时间不算长,但每天和文字打交道的这个工作,并没有初岁之前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的,她逐渐有些沉浸其中,也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出一本作品集,这其中包揽的工作冗长繁杂,初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严正以待,交到手上的每个任务都仔细处理,不敢出任何纰漏。
组里的同事人都很好,并未因为她是实习生就区别对待,平时的相处也还算和睦。但初岁自从抽调到这个专题项目组后,偶尔还是会想念之前跟言蔓一起工作时的愉快轻松。
想到这里,她有些怅然地按下自动接水机的按钮。
算起来,从五一休假回来,她就没有在公司见过言蔓了。
听其他同事说,言蔓自五一之后便向公司请了长假,说是因为学业的缘故无法再继续兼顾,因此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也有人说,杂志社的参股人其中有一位是言蔓的姑姑,她原本就没打算长做,只是打算体验一下生活......
这些八卦,初岁听得很多。好像只要正主不在,其他的人都能依照他们的视角编造出一个合理故事来,什么类型的都有,各种起承转合比她审过的不少投稿文章都还要丰富。
初岁也曾试过微信上联络言蔓或者打电话给她,想知道她离职的真正原因,可是始终没有得到回复,又或许是她不愿意回复。
回忆起言蔓到公司办离职手续的那天,她们在茶水间迎面走过,她眼神黯淡,不再有之前那种耀人的生命力,初岁停住脚步,所有想说话在那一刻停在嘴边。
之后,言蔓只是看她一眼便抱着东西走了,一句话也没有说。
是之前做了什么伤害到她,又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初岁想不明白。
到现在,言蔓离职的事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公司里关于她离职的猜想也逐渐平息,但初岁仍旧时常会想起那天言蔓在茶水间时的神情,心中盘旋的不安始终无法完全消散。
只不过,她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沉浸在这种惋惜中。
李烟影要出个人作品集的消息一经发布,在网络上的热度只增不减,相关词条一连挂了好几天,杂志社内部自然丝毫也不敢懈怠,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后续的工作任务。
这次的作品集不同于之前那种全文字的格式,其中还囊括了有关李烟影的个人采访、与写作相关的一些心得,以及个人生活的日常花絮,比较像是另一种风格的写真集。
由于李烟影不常在大众面前露面的缘故,这本作品集的受期待度一下子就高了不少。
初岁作为项目小组的人员之一,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引导李烟影,完成作品集所需要的个人硬照拍摄,每天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和摄影棚之间两边跑,累到回家倒头就能睡着。
徐叙之这两周也算不上清闲,科里原本人手就不够,前两天院里还抽调了一部分同事去其他医院观摩学习,最近一次休假已经是在上个月。
如果他们没住在一起的话,大概好几周都无法见上一面。
现在想想,初岁越来越觉得徐叙之当初的提议是正确的,虽说现在两个人单独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了,但好歹是居住在同一个空间,这样哪怕是待在家等另一个人下班,感觉也是幸福的。
又是一个周五下午,初岁这天刚好能准点下班,提前一天便和徐叙之约好晚上一块吃饭。
在此之前初岁已经因为工作原因放了他好几次鸽子,徐叙之不放心,在临下班之前特意打电话来提醒她不要忘了晚上的约会。
初岁弯起眼,避开人群走到摄影棚的最后面,靠近听筒道:“知道了徐医生,二十分钟前你已经发微信提醒过了,我还不至于这么健忘。”
徐叙之笑了两声,嗓音经由电波修饰更显得低沉醇厚,“大概,是被你放鸽子放怕了。”
初岁稍稍退后靠在墙上,积攒了一天的工作压力,这么聊几句好像顿时轻松了不少,她听徐叙之细数着前几次没吃成饭的原因,过程被他三言两语描绘得生动有趣,忍不住轻轻扬起唇角。
于是,她认真地承诺道:“这次一定不会,我发誓。”
“行,到点我来接你。”徐叙之说,“一会儿见。”
挂断电话,初岁抬头时正巧看见李烟影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她忙整理表情提步迎上去。摄影棚没开主灯光线较暗,等走近了初岁才留意到对方黑沉的脸色,心里咯噔一下。
果不其然,没等她开口,对方直接将手上的一双鞋拎过来给她看,“初小姐,这就是你们服装的质量,这鞋跟都脱胶了。好在我提前发现,万一要弄伤了李老师,你们杂志社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初岁拿过来看,发现那皮鞋的鞋跟处确实有一点脱胶,但并没有他说得那么严重。
她连连抱歉,并提议给他换一双一模一样的,等李老师换上了再接着拍,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对,“不必了,今天就到这。明天我们会带自己代言的品牌衣物过来,到时候再拍。”
“可是,明天还有其他风格的拍摄。”初岁争取道,“而且您这边代言的品牌没有提前备案,如果一定换服装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那工作人员根本不听她说的话,一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这些我来安排,你按我们的要求照做就行了。”
初岁还想继续解释,好让对方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但那人显然是独断专行惯了,下完命令就要离开,初岁又继续跟了几步,一不留神差点被地上的电线绊倒。
好在,那人及时在她前面停了下来,初岁见刚才还在棚里拍摄的李烟影朝这边走了过来。
那张面容清隽的脸初岁这几天在镜头里看得多了,使得男人身上那种遥不可及的飘渺感少了几分,但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喜欢了很多年的偶像,有时候还是会让初岁觉得恍惚。
她深吸口气,想赶在工作人员之前,先去同李烟影说清楚。
不过还没等她开口,李烟影就率先问起助理发生了什么,对方刚开始想随口找个理由糊弄遮掩过去,最终还是没抵过李烟影的质问。
他留意到在一旁等待的初岁,大致弄明白事情的始末后,让助理听从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行事,冷下脸来让对方别再自作主张,那助理连连点头说好。
听到这个结果,初岁总算放下心,忙过去同李烟影道谢,“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没什么。”李烟影待人很是和气,也因此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
初岁心里隐隐冒出几分感激,悄然藏起作为粉丝的崇拜之心,弯眸朝他笑了一下。
李烟影蓦然觉得这张脸有点熟悉,“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
初岁微愣了愣,正巧此时有人在摄影棚门口喊她,说是主管有事叫去办公室一趟,最后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匆匆告辞了。
李烟影站在原地,又认真回忆了一遍初岁的脸。
过两秒后,才似想起那晚在广播大厦门口看见的也是她,俊秀面庞上露出些许恍然的神色。
这短短几句闲聊,并没有激起初岁生活里的波澜,她依然照常上下班,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对外展示出更高的专业度,而将那点小小的私人情感藏得很深。
不过这次之后,初岁明显感觉到,她跟李烟影交流的机会变得多了起来。
他会在休息时间偶尔过来跟她闲聊几句,买咖啡的时候会让助理给她带一杯,虽然初岁屡次推拒说不用了,但下次李烟影见到她时还是会亲自塞到她手里。
在谈吐中,初岁逐渐发现李烟影和他书中所勾勒的那个自己不太一样。
他是儒雅的、知识面远比书中展露出来的那一份要广博,而他同样也是鲜活的、幽默的,跟工作人员闲聊时总会爆出些金句让大家伙忍俊不禁。
不仅仅是初岁,大家都十分享受这样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一转眼,拍摄画报的任务逐渐步入尾声。
为犒劳大家这么多天的辛苦,李烟影在最后一天的拍摄结束后,打算请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同外出吃个饭。不巧的是初岁应邀于徐母,早就答应了这晚和徐叙之一起回徐家吃饭,不好失约于长辈,便婉言拒绝了这次饭局。
李烟影得知她不去十分可惜,主动将她送到公司楼下,表示下次有机会可以一起。
初岁有些受宠若惊,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应,待出了电梯后便同他告辞,“李老师,我男朋友的车就在外面,您留步吧。”
“没关系,我正好也下来透透气。”李烟影面容温和,话音里的决断却让人不容忽视。
初岁不好再说什么,好在很快看见熟悉的那辆银灰色轿车,忙拢紧包包踩下台阶。
等回头确认李烟影看不到这边了,才恍惚松了口气。
“怎么了。”徐叙之看她神色不对,掀眸朝车窗外看了一眼。
初岁侧身系好安全带,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李老师一定要送我下来,有种上课不专心听讲被老师留堂的感觉。”
“他就是你说的这个人?”徐叙之瞥见站在大楼平台上的年轻男人,微眯了眯眼。
初岁点点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作家,最近杂志社加班加点就是在忙他个人作品集的拍摄。徐医生......你应该听说过李烟影吧?”
这个名字并不算陌生,不仅如此,他还知道初岁微博的每条动态几乎都跟这个人有关。
更清楚李烟影作为梦想的启蒙之师对于她的意义。
徐叙之收回视线,发动车辆驶入主路,状似不经意地问,“人怎么样?”
“挺幽默的,人也随和,待我们工作人员都很好,会经常请大家喝东西。”初岁说起那些优点来如数家珍,却没留意到她身边的人,每说一句徐叙之的脸色就变冷一分。
除去临发刊前的那段时间,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和徐叙之的感情也在稳步发展中,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七月之后,公司高层开会讨论通过,李烟影个人作品集的出版计划正式立项。
由于初岁在此前采访李烟影的工作中做得很好,跟对方团队也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这次有关作品集出版的工作,编辑部主管亲自点名让初岁参与,并表示这次的项目会直接关系到她后面转正的成功与否。
虽然她进社的时间不算长,但每天和文字打交道的这个工作,并没有初岁之前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的,她逐渐有些沉浸其中,也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出一本作品集,这其中包揽的工作冗长繁杂,初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严正以待,交到手上的每个任务都仔细处理,不敢出任何纰漏。
组里的同事人都很好,并未因为她是实习生就区别对待,平时的相处也还算和睦。但初岁自从抽调到这个专题项目组后,偶尔还是会想念之前跟言蔓一起工作时的愉快轻松。
想到这里,她有些怅然地按下自动接水机的按钮。
算起来,从五一休假回来,她就没有在公司见过言蔓了。
听其他同事说,言蔓自五一之后便向公司请了长假,说是因为学业的缘故无法再继续兼顾,因此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也有人说,杂志社的参股人其中有一位是言蔓的姑姑,她原本就没打算长做,只是打算体验一下生活......
这些八卦,初岁听得很多。好像只要正主不在,其他的人都能依照他们的视角编造出一个合理故事来,什么类型的都有,各种起承转合比她审过的不少投稿文章都还要丰富。
初岁也曾试过微信上联络言蔓或者打电话给她,想知道她离职的真正原因,可是始终没有得到回复,又或许是她不愿意回复。
回忆起言蔓到公司办离职手续的那天,她们在茶水间迎面走过,她眼神黯淡,不再有之前那种耀人的生命力,初岁停住脚步,所有想说话在那一刻停在嘴边。
之后,言蔓只是看她一眼便抱着东西走了,一句话也没有说。
是之前做了什么伤害到她,又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初岁想不明白。
到现在,言蔓离职的事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公司里关于她离职的猜想也逐渐平息,但初岁仍旧时常会想起那天言蔓在茶水间时的神情,心中盘旋的不安始终无法完全消散。
只不过,她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沉浸在这种惋惜中。
李烟影要出个人作品集的消息一经发布,在网络上的热度只增不减,相关词条一连挂了好几天,杂志社内部自然丝毫也不敢懈怠,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后续的工作任务。
这次的作品集不同于之前那种全文字的格式,其中还囊括了有关李烟影的个人采访、与写作相关的一些心得,以及个人生活的日常花絮,比较像是另一种风格的写真集。
由于李烟影不常在大众面前露面的缘故,这本作品集的受期待度一下子就高了不少。
初岁作为项目小组的人员之一,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引导李烟影,完成作品集所需要的个人硬照拍摄,每天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和摄影棚之间两边跑,累到回家倒头就能睡着。
徐叙之这两周也算不上清闲,科里原本人手就不够,前两天院里还抽调了一部分同事去其他医院观摩学习,最近一次休假已经是在上个月。
如果他们没住在一起的话,大概好几周都无法见上一面。
现在想想,初岁越来越觉得徐叙之当初的提议是正确的,虽说现在两个人单独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了,但好歹是居住在同一个空间,这样哪怕是待在家等另一个人下班,感觉也是幸福的。
又是一个周五下午,初岁这天刚好能准点下班,提前一天便和徐叙之约好晚上一块吃饭。
在此之前初岁已经因为工作原因放了他好几次鸽子,徐叙之不放心,在临下班之前特意打电话来提醒她不要忘了晚上的约会。
初岁弯起眼,避开人群走到摄影棚的最后面,靠近听筒道:“知道了徐医生,二十分钟前你已经发微信提醒过了,我还不至于这么健忘。”
徐叙之笑了两声,嗓音经由电波修饰更显得低沉醇厚,“大概,是被你放鸽子放怕了。”
初岁稍稍退后靠在墙上,积攒了一天的工作压力,这么聊几句好像顿时轻松了不少,她听徐叙之细数着前几次没吃成饭的原因,过程被他三言两语描绘得生动有趣,忍不住轻轻扬起唇角。
于是,她认真地承诺道:“这次一定不会,我发誓。”
“行,到点我来接你。”徐叙之说,“一会儿见。”
挂断电话,初岁抬头时正巧看见李烟影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她忙整理表情提步迎上去。摄影棚没开主灯光线较暗,等走近了初岁才留意到对方黑沉的脸色,心里咯噔一下。
果不其然,没等她开口,对方直接将手上的一双鞋拎过来给她看,“初小姐,这就是你们服装的质量,这鞋跟都脱胶了。好在我提前发现,万一要弄伤了李老师,你们杂志社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初岁拿过来看,发现那皮鞋的鞋跟处确实有一点脱胶,但并没有他说得那么严重。
她连连抱歉,并提议给他换一双一模一样的,等李老师换上了再接着拍,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对,“不必了,今天就到这。明天我们会带自己代言的品牌衣物过来,到时候再拍。”
“可是,明天还有其他风格的拍摄。”初岁争取道,“而且您这边代言的品牌没有提前备案,如果一定换服装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那工作人员根本不听她说的话,一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这些我来安排,你按我们的要求照做就行了。”
初岁还想继续解释,好让对方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但那人显然是独断专行惯了,下完命令就要离开,初岁又继续跟了几步,一不留神差点被地上的电线绊倒。
好在,那人及时在她前面停了下来,初岁见刚才还在棚里拍摄的李烟影朝这边走了过来。
那张面容清隽的脸初岁这几天在镜头里看得多了,使得男人身上那种遥不可及的飘渺感少了几分,但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喜欢了很多年的偶像,有时候还是会让初岁觉得恍惚。
她深吸口气,想赶在工作人员之前,先去同李烟影说清楚。
不过还没等她开口,李烟影就率先问起助理发生了什么,对方刚开始想随口找个理由糊弄遮掩过去,最终还是没抵过李烟影的质问。
他留意到在一旁等待的初岁,大致弄明白事情的始末后,让助理听从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行事,冷下脸来让对方别再自作主张,那助理连连点头说好。
听到这个结果,初岁总算放下心,忙过去同李烟影道谢,“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没什么。”李烟影待人很是和气,也因此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
初岁心里隐隐冒出几分感激,悄然藏起作为粉丝的崇拜之心,弯眸朝他笑了一下。
李烟影蓦然觉得这张脸有点熟悉,“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
初岁微愣了愣,正巧此时有人在摄影棚门口喊她,说是主管有事叫去办公室一趟,最后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匆匆告辞了。
李烟影站在原地,又认真回忆了一遍初岁的脸。
过两秒后,才似想起那晚在广播大厦门口看见的也是她,俊秀面庞上露出些许恍然的神色。
这短短几句闲聊,并没有激起初岁生活里的波澜,她依然照常上下班,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对外展示出更高的专业度,而将那点小小的私人情感藏得很深。
不过这次之后,初岁明显感觉到,她跟李烟影交流的机会变得多了起来。
他会在休息时间偶尔过来跟她闲聊几句,买咖啡的时候会让助理给她带一杯,虽然初岁屡次推拒说不用了,但下次李烟影见到她时还是会亲自塞到她手里。
在谈吐中,初岁逐渐发现李烟影和他书中所勾勒的那个自己不太一样。
他是儒雅的、知识面远比书中展露出来的那一份要广博,而他同样也是鲜活的、幽默的,跟工作人员闲聊时总会爆出些金句让大家伙忍俊不禁。
不仅仅是初岁,大家都十分享受这样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一转眼,拍摄画报的任务逐渐步入尾声。
为犒劳大家这么多天的辛苦,李烟影在最后一天的拍摄结束后,打算请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同外出吃个饭。不巧的是初岁应邀于徐母,早就答应了这晚和徐叙之一起回徐家吃饭,不好失约于长辈,便婉言拒绝了这次饭局。
李烟影得知她不去十分可惜,主动将她送到公司楼下,表示下次有机会可以一起。
初岁有些受宠若惊,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应,待出了电梯后便同他告辞,“李老师,我男朋友的车就在外面,您留步吧。”
“没关系,我正好也下来透透气。”李烟影面容温和,话音里的决断却让人不容忽视。
初岁不好再说什么,好在很快看见熟悉的那辆银灰色轿车,忙拢紧包包踩下台阶。
等回头确认李烟影看不到这边了,才恍惚松了口气。
“怎么了。”徐叙之看她神色不对,掀眸朝车窗外看了一眼。
初岁侧身系好安全带,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李老师一定要送我下来,有种上课不专心听讲被老师留堂的感觉。”
“他就是你说的这个人?”徐叙之瞥见站在大楼平台上的年轻男人,微眯了眯眼。
初岁点点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作家,最近杂志社加班加点就是在忙他个人作品集的拍摄。徐医生......你应该听说过李烟影吧?”
这个名字并不算陌生,不仅如此,他还知道初岁微博的每条动态几乎都跟这个人有关。
更清楚李烟影作为梦想的启蒙之师对于她的意义。
徐叙之收回视线,发动车辆驶入主路,状似不经意地问,“人怎么样?”
“挺幽默的,人也随和,待我们工作人员都很好,会经常请大家喝东西。”初岁说起那些优点来如数家珍,却没留意到她身边的人,每说一句徐叙之的脸色就变冷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