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来到藏书楼的第三日。
她搬着一摞书从二楼往高台去,见一个清瘦的宫女顺着木梯下来。
两人视线对上,奚骊珠微讶。是暴室那个病患。
上月托了奚官丞给她救治,证实了确是血海伏热之症,之后照方抓药,养到这月中已是好了。她还曾让奚官丞引着亲自来向奚骊珠致谢。
奚骊珠尚且记得她的名字,叫流赮。
“你怎么……”她之前好似不在这里当差。
奚官丞说起过,流赮本在出宫名单里,却因一场病失了机会。没想到病愈后又被分到了这冷闲之地。
奚骊珠也不知于她而言,究竟是出宫跟着那什么将军好,还是在藏书楼当差好。个人总有个人的衡量,宫人的命又往往由不得自身,遂打消了询问的意图。
转而提醒道:“你病才好,不宜过度劳累,人手尽够的,你且去歇着吧。”
流赮摇了摇头,没有接言,继续往下走。
她话不多,甚至称得上木讷,来道谢那回奚骊珠就已领教过了,因而也不以为忤。
以为她还要去搬书,便止步等她先下。不料她下到奚骊珠面前,竟是要来接她怀里的书。
奚骊珠闪身欲避,不知为何,还是被接了过去,就在眨眼之间。
她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仰头又望向已转身上楼的流赮,那么瘦弱的身子,脚步却极稳当,想是做惯了苦役磨练出来的。
奚骊珠恐她体力不支,快步跟上去,到底接了小半过来,笑道:“一起吧。”
黄昏时分,冯度来到藏书楼。
其时晒的第一批书已收归入库,奚骊珠正在二楼一间空室内伏案绘图。这里新置了床榻案几,已成为她的值房。
她心无旁骛,冯度进来也不知道。
冯度拿起被搁置一旁的两张图纸,这才注意到她手里握着的是一截黑黢黢的炭木棍,用块帛帕半包着,不至弄脏了手,呈现在纸张上微带了些赭褐色。
还别说,这炭笔倒是好用,画横是横,画竖是竖,不一会儿就有了个概貌。
“好巧手,这画的是个什么?”
奚骊珠被打断,抬头见是他,“阿翁怎么来了?”就要起身见礼。
“你忙你的。”冯度制止了她,接着问那画上物什。
“这几日晒书,发现不少书架都有程度不一的损坏,需打制新的。”
这类用具虽由少府监具体承办,相关文籍亦需经内侍省的手审核交付,她借着机会便提了出来。
冯度点点头,认真观摩了一阵,道:“这庋具瞧着跟以往用的大不一样。”
之前置书的架子,或由几块木板互相支撑而成;或是几案形式,为保证竹简书卷堆放其上不会向两边滚落,案几两侧作为腿足的木板要高高探出几面。
用的木料当然都是极好的,奈何堆书太多,每一个架子都是盈溢状态,长期重压下几面早已弯曲,不堪再用。
奚骊珠根据父亲书房内的书架稍作改动,绘制了这几张图。以冯度正看着的架格图为主。
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分隔成均等的上下五层,两侧设壁、后有背板,中间一层封闭作柜,余下四层要么完全空敞,要么竖板分格亦可。是一种摆放与收纳兼得的书架。
若是珍贵稀有、需特别保存的图籍器物,可另打造些全封闭的箱柜,加锁专作收藏之用。藏书楼里原本就有一些紫檀木制成的矮柜,只过于矮小局促了,更像是箱。
此外,考虑到书架最下层易沾染灰尘和潮气,寻书取书亦不方便,于是拉高四足,令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又加了一层橱柜在最下方,除了放书还可兼放他物。
“似这般分层分格,将图书典籍分门别类地搁在上头,一目了然,查阅起来也更便捷。”
冯度听得频频点头:“方方正正,堂皇大气,又结实又稳固,藏书又多,可真是巧思!”这叫架格的东西,乍一瞧中规中矩,实则耐看又实用,就是素了点。
“倒也简单,若嫌素朴,可在背板、壸门、腿足处精雕细刻,另作髹漆彩绘处理。”
奚骊珠仅是觉得,藏书而已,用不着如此铺张。否则大可不这样四平八稳着来,改用横竖板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别的格子,再加以雕饰,那样更显精致富丽。①
“这又是?”冯度拿起另一张。
“这是插架。”
藏书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两端出头的卷轴样式,无法单独竖直放置,平放在书格搁板上又会多出一部分,取用也不方便,便想起了母亲为父亲专门定制的存放画轴的插架。
手里正画着的则是壁挂式插架,顾名思义,这是悬挂在墙壁上的,挡板正前、两侧通透,书册卷轴从两侧直接取放。
“这种悬挂式插架更为小巧,承重也有限,更多是作为装饰书斋的一件雅物。”
她也只是回忆起来、信手而涂,实则对一个藏书楼而言这种并不实用,就要毁去。
“别呀,这画得多好!”
冯度从她手底抢救过来,小心展平,将三张平放在案几上,边看边问她还有什么好主意。
奚骊珠这几日的确思量颇多,便把想法如实说了:“……或在书格顶层加个斜坡顶盖,这样万一有漏雨的情况发生,雨水顺着斜坡顶盖引至地下,可避免弄湿书籍……那些紫檀加锁的书橱还可考虑两面设门,前后都能取书,又能通风防霉……还有,南北开大窗……流通,采光……”
她难得健谈,言语间偶尔涉及到父亲的书房,短暂沉湎后又含糊带过。
冯度听得一字不落。心中暗忖,这战祸频仍的年月,能有丰富贮书的可不是一般人家,何况还收有金石古物、字画碑贴……不然那些插架和加锁的橱柜作何用?
一时又感慨,把奚骊珠安排至此纯属无奈之举,不然照那般僵持下去总不是个法子。
没成想她在这竟是如鱼得水,比在东堂当差积极得多,也适意得多。小脸跟在东堂时相比,都称得上光彩照人了。
可惜陛下看不着。也幸亏陛下看不着……
更没想到的是,她做什么像什么,已不仅仅是似模似样,简直出色极了!就凭这份聪明灵慧,放到外廷当差也绰绰有余。
临走,冯度把那三张图纸一并给拿走了,说一切由他来安排。
“阿翁——”奚骊珠突然叫住他。
待冯度回身,眼睛观察着他的神色,问,“我夫家,还是没有消息吗?”
冯度噢了一声,遗憾道:“金洛并无音信送来,那杜家想必真是逃到燕国地界了,你——就别想太多了。”
见她默默不语,冯度似才想起此番来意。
“金洛那边虽无音讯,咱家这儿倒有个好消息——”
奚骊珠双眸微微睁圆。值得冯度亲自跑一趟的,莫非,莫非是让她一直待在藏书楼?
冯度一眼看穿她的心思,卖足了关子才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东堂的差使还是得担着,不过你明儿可以出宫一日。”
奚骊珠有些失落,旋即便被疑惑充塞。
出宫?她能出宫?
“是陛下的旨意?”
“陛下哪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冯度把头摇了几下,道,“是咱家见你这些天两处奔波,藏书楼的差事又十分繁累,偏是咱家把你安排过来的,心间过意不去,肖全现掌着宫廷采买贮备的事,恰巧明日你休沐,索性让他带你出去透透气。”
奚骊珠一脸怔忪。
之前还感慨君门一入无由出,不想出宫的机会骤然就降临了……
“阿翁,我跟你提过的,建章殿那边,我还是不——”
“就这么定了。”冯度打断她,负手走远。
-
几辆骡车沿着永巷一路往西,到达千秋门时停了片刻,因为监门卫要核查出入凭证。
出了千秋门便是内城,行未久,折往南,二里外再继续西行,过一道西阳门,便就是外郭城了。
大市就设在西阳门外四里御道以南,周回八里,约占四坊之地,四面高墙围绕,其上各开一道市门。
他们去时早已击鼓开市。
由北市门入内,就见“井”字形的街道将市分隔为九个方形区域,每一区域的四面都临着街,店铺也皆临街而开,很是便于交易。
下车改作步行,一路走一路看,米店、酒肆、药行、帛市、绢行,烧炭曝布商、收宝物的胡商以及杂糅货卖之所……行业众多,星罗棋布、目不暇接。
肖全把采买的事全交给了同伙去办,他今日只负责陪奚骊珠游逛。
心里揣了点担忧,不错睛地盯着她:“奚女史,我辛苦作陪,你可不能害我。”
奚骊珠闻言,扭头看他。
“我的意思是,咳!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恩典,义父给你这样的便宜,你也得珍惜他老人家的心意才行。别怪我没提醒你,你可千万别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
四下瞧了瞧,索性压低声把话挑明了说:“咱们大魏稽查行旅极严,过水陆关隘必须出示过所,没有过所寸步也难行,一旦被抓,非徒即徙;你又是宫人,宫人私逃,罪加十等。就算那些城门守卫全是瞎子,真给你插翅逃出了邺都,你一介女子,又长这副模样,会遭遇什么你大可想想,没走十里地保准骨头渣都不剩了!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还不如在宫里头赖活着。”
跟着嘀嘀咕咕道:“何况你这也不算赖活着了,天子跟前做着女史,万事又有义父护着,惹得多少人羡慕嫉妒啊。你再瞧瞧我,好不容易认下的义父,平素把他当祖宗一样殷勤伺候着,可他呢,提拔小玉贵也不肯提拔我。这些年我养过马、管过蜡,什么杂役没干过?到如今才混得个采买司小小典事。说甚多历练是为我好,哼,我倒希望他待我‘坏’点,那样保不齐就能跟你一样,也去建章殿当差了。”
肖全以为奚骊珠能在御前当差全是冯度一手提拔的缘故。
建章殿,那可是他一直想去却去不成的地方。
是以不免有些牢骚抱怨之词。
奚骊珠静静听着,心底沉甸甸的,似坠了块铅。
她搬着一摞书从二楼往高台去,见一个清瘦的宫女顺着木梯下来。
两人视线对上,奚骊珠微讶。是暴室那个病患。
上月托了奚官丞给她救治,证实了确是血海伏热之症,之后照方抓药,养到这月中已是好了。她还曾让奚官丞引着亲自来向奚骊珠致谢。
奚骊珠尚且记得她的名字,叫流赮。
“你怎么……”她之前好似不在这里当差。
奚官丞说起过,流赮本在出宫名单里,却因一场病失了机会。没想到病愈后又被分到了这冷闲之地。
奚骊珠也不知于她而言,究竟是出宫跟着那什么将军好,还是在藏书楼当差好。个人总有个人的衡量,宫人的命又往往由不得自身,遂打消了询问的意图。
转而提醒道:“你病才好,不宜过度劳累,人手尽够的,你且去歇着吧。”
流赮摇了摇头,没有接言,继续往下走。
她话不多,甚至称得上木讷,来道谢那回奚骊珠就已领教过了,因而也不以为忤。
以为她还要去搬书,便止步等她先下。不料她下到奚骊珠面前,竟是要来接她怀里的书。
奚骊珠闪身欲避,不知为何,还是被接了过去,就在眨眼之间。
她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仰头又望向已转身上楼的流赮,那么瘦弱的身子,脚步却极稳当,想是做惯了苦役磨练出来的。
奚骊珠恐她体力不支,快步跟上去,到底接了小半过来,笑道:“一起吧。”
黄昏时分,冯度来到藏书楼。
其时晒的第一批书已收归入库,奚骊珠正在二楼一间空室内伏案绘图。这里新置了床榻案几,已成为她的值房。
她心无旁骛,冯度进来也不知道。
冯度拿起被搁置一旁的两张图纸,这才注意到她手里握着的是一截黑黢黢的炭木棍,用块帛帕半包着,不至弄脏了手,呈现在纸张上微带了些赭褐色。
还别说,这炭笔倒是好用,画横是横,画竖是竖,不一会儿就有了个概貌。
“好巧手,这画的是个什么?”
奚骊珠被打断,抬头见是他,“阿翁怎么来了?”就要起身见礼。
“你忙你的。”冯度制止了她,接着问那画上物什。
“这几日晒书,发现不少书架都有程度不一的损坏,需打制新的。”
这类用具虽由少府监具体承办,相关文籍亦需经内侍省的手审核交付,她借着机会便提了出来。
冯度点点头,认真观摩了一阵,道:“这庋具瞧着跟以往用的大不一样。”
之前置书的架子,或由几块木板互相支撑而成;或是几案形式,为保证竹简书卷堆放其上不会向两边滚落,案几两侧作为腿足的木板要高高探出几面。
用的木料当然都是极好的,奈何堆书太多,每一个架子都是盈溢状态,长期重压下几面早已弯曲,不堪再用。
奚骊珠根据父亲书房内的书架稍作改动,绘制了这几张图。以冯度正看着的架格图为主。
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分隔成均等的上下五层,两侧设壁、后有背板,中间一层封闭作柜,余下四层要么完全空敞,要么竖板分格亦可。是一种摆放与收纳兼得的书架。
若是珍贵稀有、需特别保存的图籍器物,可另打造些全封闭的箱柜,加锁专作收藏之用。藏书楼里原本就有一些紫檀木制成的矮柜,只过于矮小局促了,更像是箱。
此外,考虑到书架最下层易沾染灰尘和潮气,寻书取书亦不方便,于是拉高四足,令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又加了一层橱柜在最下方,除了放书还可兼放他物。
“似这般分层分格,将图书典籍分门别类地搁在上头,一目了然,查阅起来也更便捷。”
冯度听得频频点头:“方方正正,堂皇大气,又结实又稳固,藏书又多,可真是巧思!”这叫架格的东西,乍一瞧中规中矩,实则耐看又实用,就是素了点。
“倒也简单,若嫌素朴,可在背板、壸门、腿足处精雕细刻,另作髹漆彩绘处理。”
奚骊珠仅是觉得,藏书而已,用不着如此铺张。否则大可不这样四平八稳着来,改用横竖板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别的格子,再加以雕饰,那样更显精致富丽。①
“这又是?”冯度拿起另一张。
“这是插架。”
藏书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两端出头的卷轴样式,无法单独竖直放置,平放在书格搁板上又会多出一部分,取用也不方便,便想起了母亲为父亲专门定制的存放画轴的插架。
手里正画着的则是壁挂式插架,顾名思义,这是悬挂在墙壁上的,挡板正前、两侧通透,书册卷轴从两侧直接取放。
“这种悬挂式插架更为小巧,承重也有限,更多是作为装饰书斋的一件雅物。”
她也只是回忆起来、信手而涂,实则对一个藏书楼而言这种并不实用,就要毁去。
“别呀,这画得多好!”
冯度从她手底抢救过来,小心展平,将三张平放在案几上,边看边问她还有什么好主意。
奚骊珠这几日的确思量颇多,便把想法如实说了:“……或在书格顶层加个斜坡顶盖,这样万一有漏雨的情况发生,雨水顺着斜坡顶盖引至地下,可避免弄湿书籍……那些紫檀加锁的书橱还可考虑两面设门,前后都能取书,又能通风防霉……还有,南北开大窗……流通,采光……”
她难得健谈,言语间偶尔涉及到父亲的书房,短暂沉湎后又含糊带过。
冯度听得一字不落。心中暗忖,这战祸频仍的年月,能有丰富贮书的可不是一般人家,何况还收有金石古物、字画碑贴……不然那些插架和加锁的橱柜作何用?
一时又感慨,把奚骊珠安排至此纯属无奈之举,不然照那般僵持下去总不是个法子。
没成想她在这竟是如鱼得水,比在东堂当差积极得多,也适意得多。小脸跟在东堂时相比,都称得上光彩照人了。
可惜陛下看不着。也幸亏陛下看不着……
更没想到的是,她做什么像什么,已不仅仅是似模似样,简直出色极了!就凭这份聪明灵慧,放到外廷当差也绰绰有余。
临走,冯度把那三张图纸一并给拿走了,说一切由他来安排。
“阿翁——”奚骊珠突然叫住他。
待冯度回身,眼睛观察着他的神色,问,“我夫家,还是没有消息吗?”
冯度噢了一声,遗憾道:“金洛并无音信送来,那杜家想必真是逃到燕国地界了,你——就别想太多了。”
见她默默不语,冯度似才想起此番来意。
“金洛那边虽无音讯,咱家这儿倒有个好消息——”
奚骊珠双眸微微睁圆。值得冯度亲自跑一趟的,莫非,莫非是让她一直待在藏书楼?
冯度一眼看穿她的心思,卖足了关子才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东堂的差使还是得担着,不过你明儿可以出宫一日。”
奚骊珠有些失落,旋即便被疑惑充塞。
出宫?她能出宫?
“是陛下的旨意?”
“陛下哪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冯度把头摇了几下,道,“是咱家见你这些天两处奔波,藏书楼的差事又十分繁累,偏是咱家把你安排过来的,心间过意不去,肖全现掌着宫廷采买贮备的事,恰巧明日你休沐,索性让他带你出去透透气。”
奚骊珠一脸怔忪。
之前还感慨君门一入无由出,不想出宫的机会骤然就降临了……
“阿翁,我跟你提过的,建章殿那边,我还是不——”
“就这么定了。”冯度打断她,负手走远。
-
几辆骡车沿着永巷一路往西,到达千秋门时停了片刻,因为监门卫要核查出入凭证。
出了千秋门便是内城,行未久,折往南,二里外再继续西行,过一道西阳门,便就是外郭城了。
大市就设在西阳门外四里御道以南,周回八里,约占四坊之地,四面高墙围绕,其上各开一道市门。
他们去时早已击鼓开市。
由北市门入内,就见“井”字形的街道将市分隔为九个方形区域,每一区域的四面都临着街,店铺也皆临街而开,很是便于交易。
下车改作步行,一路走一路看,米店、酒肆、药行、帛市、绢行,烧炭曝布商、收宝物的胡商以及杂糅货卖之所……行业众多,星罗棋布、目不暇接。
肖全把采买的事全交给了同伙去办,他今日只负责陪奚骊珠游逛。
心里揣了点担忧,不错睛地盯着她:“奚女史,我辛苦作陪,你可不能害我。”
奚骊珠闻言,扭头看他。
“我的意思是,咳!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恩典,义父给你这样的便宜,你也得珍惜他老人家的心意才行。别怪我没提醒你,你可千万别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
四下瞧了瞧,索性压低声把话挑明了说:“咱们大魏稽查行旅极严,过水陆关隘必须出示过所,没有过所寸步也难行,一旦被抓,非徒即徙;你又是宫人,宫人私逃,罪加十等。就算那些城门守卫全是瞎子,真给你插翅逃出了邺都,你一介女子,又长这副模样,会遭遇什么你大可想想,没走十里地保准骨头渣都不剩了!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还不如在宫里头赖活着。”
跟着嘀嘀咕咕道:“何况你这也不算赖活着了,天子跟前做着女史,万事又有义父护着,惹得多少人羡慕嫉妒啊。你再瞧瞧我,好不容易认下的义父,平素把他当祖宗一样殷勤伺候着,可他呢,提拔小玉贵也不肯提拔我。这些年我养过马、管过蜡,什么杂役没干过?到如今才混得个采买司小小典事。说甚多历练是为我好,哼,我倒希望他待我‘坏’点,那样保不齐就能跟你一样,也去建章殿当差了。”
肖全以为奚骊珠能在御前当差全是冯度一手提拔的缘故。
建章殿,那可是他一直想去却去不成的地方。
是以不免有些牢骚抱怨之词。
奚骊珠静静听着,心底沉甸甸的,似坠了块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