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匀植这一走,直到坊门关闭前才回,却是被人给抬回来的。
车夫说是从太学出来,刚进内郭城的城门,一辆失控的马车迎面疾驰而来,两下相撞,人仰马翻。
“可看清是什么人?把我儿伤成这样,岂能善罢干休?”
“对方的车没翻,眨眼就不见了……”
车夫也挂了彩,但不如杜匀植伤得重,而且好巧不巧,正伤在那只有旧疾的左臂上,请了专治跌打损伤的医师看过,说是这条胳膊情况很不乐观,即便养好以后也碰不得重物了。
等同于说这条手臂是废了。
鲁夫人心痛不已,只能安慰儿子:“咱右手还是好的呢,提什么重物?握得笔就成,我儿以后可是要做名卿巨公的人。”
嘴上这样说,背过身去,呜呜流泪不止。
杜匀植不耐道:“娘,你先出去,我有事与爹商议。”
“何事不能——好好好,你们父子俩商议正事,我去看看药。”
鲁夫人才走,杜匀植就开口道:“爹,咱们得尽快离开魏国了。”
“为何?”魏主近来频频召见奚氏入宫,眼瞧着形势大好,权势利禄都在唾手可得间,杜守川想不通儿子为何突然说出这种话。
以为他还是放不下奚氏,也咽不下这口气。斥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壮怀高远,岂能囿于儿女情长?等来日你平步公卿,何患无妻?可能助你上青云的,只有眼下这个。”
这番话和程潜是一样道理。
而在程潜给出的两条路中,他原本更倾向于前者——虽然这抉择做得万分艰难,可后者无异于火中取栗……
谁想到会横生变故。
“爹,当年的事……她都知道了。”
如果骊珠一直被蒙在鼓里,被迫委身魏主,她纵使心中有怨,和杜家、和他,终归有些情分在。便是看在祖母的面上,她也不会当真不管杜家。
可她知晓了。知晓了真相的骊珠会否因此生恨而报复杜家都难料,怎还能图她助杜家飞黄腾达?
这一下再没得选,只剩一条路了。
白日里杜匀植就一直在想这件事,再经过归家途中的这场飞来横祸,愈发笃定了离魏的决心。
杜守川见儿子凝重的神色中隐隐透出恐惧,神色一凛,看向他的伤手:“你是说?”
杜匀植不语。
“不,不可能。倘若真是那位出手,你岂还有命在?”
“或许这回他并不想要我的命,仅是想替令璎出气;又或者下回——”
程潜的话再次响在耳畔,“……陛下对你是赏是杀,还是先赏后杀,直接取决于陛下的心情,哪日心情不佳,觉得你这个前夫郎碍眼……”
杜匀植打了个寒战。他不愿余生都活在这种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头上悬着的那把刀何时落下。
杜守川还是不肯相信。
然而等到翌日傍晚,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四子杜匀楷身上,已经由不得他不信。
所不同的是,杜匀楷摔断的是腿。
一子折臂,一子断腿,杜守川再不敢存任何侥幸。
荣华和命相比,到底还是命要紧。
奚骊珠直到第三日才来看杜匀植。
两人一个卧一个立,默然相对,冷漠而疏离。
杜匀植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用这种目光注视着自己。
奚骊珠又何尝想过两人之间会走到这一步。
目光掠过他包扎严实的伤臂,微微一顿。
关于他的伤情杜葆珍已经告知,遂也不再多问,拿出两张笺纸递给他。
杜匀植迟疑着接过,展开来,竟是一纸和离书。
他震惊抬头,嘴唇张合,却不知该问些什么?
这份和离书在意料之外,何尝不也在情理之中呢。
“你,决定好了?”
奚骊珠颔首:“阿姑一直觉得我不配为杜家妇,我早该退位让贤了。你说只此一生别无二色,现已有了二色,你我之间也就只能作罢。”
其实早在被送出宫前她就做下了决定,与柳蓉无关,只是柳蓉的事愈让她看到了这段婚姻的难以为继。
那年三月春深,桃花灼灼,他执着她的手,告诉他很快便可迎她过门。
“令璎,余生我必珍重待你,咱们会像师父师母那般,之死矢靡它,只羡鸳鸯不羡仙……不会再有旁人,只有你就够了,咱们一定会白头到老的。”
只有彼此,再无旁人……像阿爹阿娘那般,之死矢靡它。
她的心就像水波微漾的池塘,虽对婚嫁之事充满茫然,对成为他的妻子仍就是感到喜悦和期待的,这毕竟是阿娘为她选定的人啊,阿娘总不会有错的。
她也曾倾尽全力想要做个合格的杜家妇,想着将来与他扶老携幼、甘苦与共。
那时如何能够想到,两人之间竟会走到如此地步,撕破面皮,一地狼藉。
杜匀植无言以对,半晌才挤出一句:“令璎,不管你信不信,当年——”
当年娶她,并不全是算计,里面也有他的真心。
从吴郡到金洛,近八年光阴,眼看着她从一个灵秀可爱对着他甜甜喊“芝庭师兄”的小女郎,出落得越来越具殊色,若说不动心,那是骗人的鬼话。
他是真心一天天等她长大、迎她过门,也是真心想和她白头偕老的。
“这一切我也不想。我只是不甘心,我也很痛苦……”
他不甘心,她又何尝甘心呢?
可是她的不甘心全被归为儿女之念,在他的远大志向面前只能让路。
她一让再让,却还是不能让大家满意。究竟她该如何做,她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
这些以往强压下的疑惑,终于被翻了出来,而她也不想再自欺欺人。
“郎君其实早就想好了吧?”否则哪里会觉得六品的太学博士是屈就。
奚骊珠走到漆画书案前牵袖研墨。
“你认为你已经忍痛献出了自己的妻子,你为此日夜煎熬、痛苦无比,所以理该封公封卿才对,说不定还能换个王侯。”
杜匀植没想过这样尖刻的言辞竟会从她嘴里出来,一时间惊呆了。
“奈何事情并不尽如人意。你想自欺,风言风语却又不断入耳,揭了你的面皮,让你无法自欺——这一切都让你感到痛苦。而我只是好奇,若能助你步月登云,你不惜把我献给别人;若然挡了你的鹏程万里,你又将怎么做呢?”
杜匀植震恐而陌生地看着他。
奚骊珠也不需要他回答,正如当年的事亦不需再求证,因为她心中也和之前的杜匀植一样,已经有了答案。
可他代自己收母亲尸骨、料理母亲后事是真,杜家祖母对她数年抚育教养之恩更无从抹去,恩怨纠葛,倒不如一别两宽。
“请郎君将亡母遗物归还。”奚骊珠回身,将蘸了新墨的笔递给他,“郎君有伤在身,多有不便,和离书我已代为拟定,劳烦郎君签了吧。”
杜匀植面露挣扎之色,最终变得灰败下去,伸手,接笔,在两份和离书上分别署了名。
奚骊珠将笔搁到笔山上,收起其中一份,也拿到了那块光素无纹的环形玉壁。
“等等。”
见她一礼后,转身要走,杜匀植回过神来。
“魏主对你的心思昭然若揭,虽然我并不能阻拦……但他若是知道你我已和离,再无顾忌,必会对你下手。”
奚骊珠不是没想过这一点,但入宫侍疾的那几日让她看清了,魏主从来就没有过顾忌,杜家的存在只是让这一过程变缓,并不会改变什么。
她的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不想牵累家人,到不想做人的登天梯……总之,她心意已定。
然而杜匀植随后的一句话让她产生了动摇。
“如果我告诉你,我有办法南逃呢!我知道,我知道你一直都想回到吴郡,我可以帮你回去,咱们一起回去。”
奚骊珠愣住,转身看他,怀疑的眼神对上他笃定的视线,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怎么回?”
杜匀植没有细说,他也已经意识到这个宅子“四面透风”,并不安全,只低声道了句有人能帮他们。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我与四弟的伤,都很蹊跷,再留在魏国只怕不会有好下场——那人已经着手安排了,你只需等消息便是。”
若说当下还有什么能牵扯奚骊珠的心神,也就只有故乡之思了。想到有重归故土的机会,奚骊珠一时百感交集。
却也还保留着一丝理智:“此事非同小可,那人为何要帮咱们,可信与否?”
杜匀植沉默片刻道:“这里面事情很复杂,我不便相告,你只需放心,他与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会有事的。”
见奚骊珠怔怔的,杜匀植叹气:“令璎,再信我一回,就当是赎罪。等回到燕国,你是留在杜家还是坚持独身,都随你。”
-
“你要带上他?不行,绝对不行。”
程潜得知杜匀植打算带上奚骊珠一起走,坚决反对。
“我已经都安排好了,届时你们一家五口扮做我的家仆,咱们轻车简从,星夜赶往高平津——这已是我的极限,也是我对贤弟你的诚意。可你现在又要再加上一个,若是别人倒也罢了,偏偏是她!她要是离开了,天子一定会穷追不舍,相反,把她留下才是最好的缓兵之计……我的事,还有咱们的计划,你没有告知她吧?”
得知没有,程潜松了口气。
“总之,万事都好商量,带上她是万万不行。你若坚持,那早晚是个死,我还不如现下就投案自首去,何苦再做折腾。”
杜守川也不同意,“她本与咱们家不相关,你也本不该娶她,非福实祸,这桩孽缘趁此了断才好。”
“爹,我、我不忍心,把她一个人留在异国……”
“那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车夫说是从太学出来,刚进内郭城的城门,一辆失控的马车迎面疾驰而来,两下相撞,人仰马翻。
“可看清是什么人?把我儿伤成这样,岂能善罢干休?”
“对方的车没翻,眨眼就不见了……”
车夫也挂了彩,但不如杜匀植伤得重,而且好巧不巧,正伤在那只有旧疾的左臂上,请了专治跌打损伤的医师看过,说是这条胳膊情况很不乐观,即便养好以后也碰不得重物了。
等同于说这条手臂是废了。
鲁夫人心痛不已,只能安慰儿子:“咱右手还是好的呢,提什么重物?握得笔就成,我儿以后可是要做名卿巨公的人。”
嘴上这样说,背过身去,呜呜流泪不止。
杜匀植不耐道:“娘,你先出去,我有事与爹商议。”
“何事不能——好好好,你们父子俩商议正事,我去看看药。”
鲁夫人才走,杜匀植就开口道:“爹,咱们得尽快离开魏国了。”
“为何?”魏主近来频频召见奚氏入宫,眼瞧着形势大好,权势利禄都在唾手可得间,杜守川想不通儿子为何突然说出这种话。
以为他还是放不下奚氏,也咽不下这口气。斥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壮怀高远,岂能囿于儿女情长?等来日你平步公卿,何患无妻?可能助你上青云的,只有眼下这个。”
这番话和程潜是一样道理。
而在程潜给出的两条路中,他原本更倾向于前者——虽然这抉择做得万分艰难,可后者无异于火中取栗……
谁想到会横生变故。
“爹,当年的事……她都知道了。”
如果骊珠一直被蒙在鼓里,被迫委身魏主,她纵使心中有怨,和杜家、和他,终归有些情分在。便是看在祖母的面上,她也不会当真不管杜家。
可她知晓了。知晓了真相的骊珠会否因此生恨而报复杜家都难料,怎还能图她助杜家飞黄腾达?
这一下再没得选,只剩一条路了。
白日里杜匀植就一直在想这件事,再经过归家途中的这场飞来横祸,愈发笃定了离魏的决心。
杜守川见儿子凝重的神色中隐隐透出恐惧,神色一凛,看向他的伤手:“你是说?”
杜匀植不语。
“不,不可能。倘若真是那位出手,你岂还有命在?”
“或许这回他并不想要我的命,仅是想替令璎出气;又或者下回——”
程潜的话再次响在耳畔,“……陛下对你是赏是杀,还是先赏后杀,直接取决于陛下的心情,哪日心情不佳,觉得你这个前夫郎碍眼……”
杜匀植打了个寒战。他不愿余生都活在这种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头上悬着的那把刀何时落下。
杜守川还是不肯相信。
然而等到翌日傍晚,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四子杜匀楷身上,已经由不得他不信。
所不同的是,杜匀楷摔断的是腿。
一子折臂,一子断腿,杜守川再不敢存任何侥幸。
荣华和命相比,到底还是命要紧。
奚骊珠直到第三日才来看杜匀植。
两人一个卧一个立,默然相对,冷漠而疏离。
杜匀植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用这种目光注视着自己。
奚骊珠又何尝想过两人之间会走到这一步。
目光掠过他包扎严实的伤臂,微微一顿。
关于他的伤情杜葆珍已经告知,遂也不再多问,拿出两张笺纸递给他。
杜匀植迟疑着接过,展开来,竟是一纸和离书。
他震惊抬头,嘴唇张合,却不知该问些什么?
这份和离书在意料之外,何尝不也在情理之中呢。
“你,决定好了?”
奚骊珠颔首:“阿姑一直觉得我不配为杜家妇,我早该退位让贤了。你说只此一生别无二色,现已有了二色,你我之间也就只能作罢。”
其实早在被送出宫前她就做下了决定,与柳蓉无关,只是柳蓉的事愈让她看到了这段婚姻的难以为继。
那年三月春深,桃花灼灼,他执着她的手,告诉他很快便可迎她过门。
“令璎,余生我必珍重待你,咱们会像师父师母那般,之死矢靡它,只羡鸳鸯不羡仙……不会再有旁人,只有你就够了,咱们一定会白头到老的。”
只有彼此,再无旁人……像阿爹阿娘那般,之死矢靡它。
她的心就像水波微漾的池塘,虽对婚嫁之事充满茫然,对成为他的妻子仍就是感到喜悦和期待的,这毕竟是阿娘为她选定的人啊,阿娘总不会有错的。
她也曾倾尽全力想要做个合格的杜家妇,想着将来与他扶老携幼、甘苦与共。
那时如何能够想到,两人之间竟会走到如此地步,撕破面皮,一地狼藉。
杜匀植无言以对,半晌才挤出一句:“令璎,不管你信不信,当年——”
当年娶她,并不全是算计,里面也有他的真心。
从吴郡到金洛,近八年光阴,眼看着她从一个灵秀可爱对着他甜甜喊“芝庭师兄”的小女郎,出落得越来越具殊色,若说不动心,那是骗人的鬼话。
他是真心一天天等她长大、迎她过门,也是真心想和她白头偕老的。
“这一切我也不想。我只是不甘心,我也很痛苦……”
他不甘心,她又何尝甘心呢?
可是她的不甘心全被归为儿女之念,在他的远大志向面前只能让路。
她一让再让,却还是不能让大家满意。究竟她该如何做,她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
这些以往强压下的疑惑,终于被翻了出来,而她也不想再自欺欺人。
“郎君其实早就想好了吧?”否则哪里会觉得六品的太学博士是屈就。
奚骊珠走到漆画书案前牵袖研墨。
“你认为你已经忍痛献出了自己的妻子,你为此日夜煎熬、痛苦无比,所以理该封公封卿才对,说不定还能换个王侯。”
杜匀植没想过这样尖刻的言辞竟会从她嘴里出来,一时间惊呆了。
“奈何事情并不尽如人意。你想自欺,风言风语却又不断入耳,揭了你的面皮,让你无法自欺——这一切都让你感到痛苦。而我只是好奇,若能助你步月登云,你不惜把我献给别人;若然挡了你的鹏程万里,你又将怎么做呢?”
杜匀植震恐而陌生地看着他。
奚骊珠也不需要他回答,正如当年的事亦不需再求证,因为她心中也和之前的杜匀植一样,已经有了答案。
可他代自己收母亲尸骨、料理母亲后事是真,杜家祖母对她数年抚育教养之恩更无从抹去,恩怨纠葛,倒不如一别两宽。
“请郎君将亡母遗物归还。”奚骊珠回身,将蘸了新墨的笔递给他,“郎君有伤在身,多有不便,和离书我已代为拟定,劳烦郎君签了吧。”
杜匀植面露挣扎之色,最终变得灰败下去,伸手,接笔,在两份和离书上分别署了名。
奚骊珠将笔搁到笔山上,收起其中一份,也拿到了那块光素无纹的环形玉壁。
“等等。”
见她一礼后,转身要走,杜匀植回过神来。
“魏主对你的心思昭然若揭,虽然我并不能阻拦……但他若是知道你我已和离,再无顾忌,必会对你下手。”
奚骊珠不是没想过这一点,但入宫侍疾的那几日让她看清了,魏主从来就没有过顾忌,杜家的存在只是让这一过程变缓,并不会改变什么。
她的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不想牵累家人,到不想做人的登天梯……总之,她心意已定。
然而杜匀植随后的一句话让她产生了动摇。
“如果我告诉你,我有办法南逃呢!我知道,我知道你一直都想回到吴郡,我可以帮你回去,咱们一起回去。”
奚骊珠愣住,转身看他,怀疑的眼神对上他笃定的视线,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怎么回?”
杜匀植没有细说,他也已经意识到这个宅子“四面透风”,并不安全,只低声道了句有人能帮他们。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我与四弟的伤,都很蹊跷,再留在魏国只怕不会有好下场——那人已经着手安排了,你只需等消息便是。”
若说当下还有什么能牵扯奚骊珠的心神,也就只有故乡之思了。想到有重归故土的机会,奚骊珠一时百感交集。
却也还保留着一丝理智:“此事非同小可,那人为何要帮咱们,可信与否?”
杜匀植沉默片刻道:“这里面事情很复杂,我不便相告,你只需放心,他与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会有事的。”
见奚骊珠怔怔的,杜匀植叹气:“令璎,再信我一回,就当是赎罪。等回到燕国,你是留在杜家还是坚持独身,都随你。”
-
“你要带上他?不行,绝对不行。”
程潜得知杜匀植打算带上奚骊珠一起走,坚决反对。
“我已经都安排好了,届时你们一家五口扮做我的家仆,咱们轻车简从,星夜赶往高平津——这已是我的极限,也是我对贤弟你的诚意。可你现在又要再加上一个,若是别人倒也罢了,偏偏是她!她要是离开了,天子一定会穷追不舍,相反,把她留下才是最好的缓兵之计……我的事,还有咱们的计划,你没有告知她吧?”
得知没有,程潜松了口气。
“总之,万事都好商量,带上她是万万不行。你若坚持,那早晚是个死,我还不如现下就投案自首去,何苦再做折腾。”
杜守川也不同意,“她本与咱们家不相关,你也本不该娶她,非福实祸,这桩孽缘趁此了断才好。”
“爹,我、我不忍心,把她一个人留在异国……”
“那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