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霍流弈跪在太羽洲主殿门前时,大门紧闭无人应答,他捧着还烫手的药碗,想让医仙姐姐放她进去,可是无论他怎么呼喊,沈娴却依旧沉默。
霍流弈盯着泛着血气的汤药,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可他却怎么也不想离开,“姐姐,我知道你是不想在伤我,你也知道那女妖根本不是我的未婚妻,所以能别让我走吗?”
忽闻一声浅笑,霍流弈猛地抬头,她就在门的那头,他捧起来药碗,想要解释自己熬了这碗药给廖紫芝前辈,只要有他在,一定不会让前辈出事,但沈娴喊了一声他的名字,让他所有的解释都咽回了喉咙。
就在他以为医仙姐姐愿意接纳自己的时候,沈娴却说:“你还小,不知情为何物,继续留在这里,也不过是误你前程……你走吧,不用见我。”
霍流弈想要靠近,急火攻心加上清晨放了许多血没好好处理,他高挑的身形直接矮了下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手中的药撒出去些许,他一边稳住药碗,一边不争气的落了泪。
啪嗒,啪嗒。
两滴泪落在了药碗中。
霍流弈一怔,抬手擦去了脸上的泪痕,不由苦笑几声,他这次可真是丢大脸了,这药也废了,姐姐也见不到了,真是亏的什么也不剩。
但没想到一抬头,沈娴已经站在了身前,她缓缓蹲下,用指腹拭去少年又落下的眼泪,“见不到我,就这么伤心?”
“才没有。”霍流弈觉得羞赧微微侧过头,话中暗暗与她赌气,可又忍不住盯着她温柔的双眸,“我才不是不懂,你看我都哭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哭了,真的。”
沈娴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在她难得认真的注视下,霍流弈气沉丹田,耳边竟然全都是剑鸣,仿佛是第一次握剑时那样激动,他对沈娴道:“姐姐,我喜欢你,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就喜欢了,我想与你一处,我想和你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在哪里都好,只要能跟你在一起。”
沈娴却不知怎么开口了,她这数百年,像住进了医书里,这世上半只脚踏进冥府的人她都能想法子拉一把,可是唯独情之一字,缺憾甚多,以至于竟然无法回应少年情动的话语。
忽然霍流弈手中地汤药却开始泛起光芒,他流下的泪居然没毁了那药,反而成了药的引子,沈娴看着这汤药,才知为何之前的药不能将毒素全部清除,她试过的眼泪从牛眼泪到羊眼泪,甚至连凤凰泪都弄来了。
唯独没想到是——情人泪。
霍流弈想到了柳玄素说过的,断愁本是一种情毒,其实加了虫翅火的断愁毒性厉害之处出了那味来自魔域的草药,断愁本身的毒性也被加强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情毒自然需要情来解。
霍流弈释然大笑,将碗塞到沈娴手中,大声道:“成了,这药成了。”
这一遭阴差阳错,连沈娴也没想到居然能得到“断愁”真正的解药,她也跟着笑了出来,还未道谢,霍流弈就将她拥入怀中,差点打翻来之不易的解药。
少年纤瘦却高大的身影笼罩着沈娴,闷声道:“姐姐,是我冲动了,我会听姐姐的话,先回白玉京好好想想,你等着我,我还会回来的。”
说罢他站起身便要乘风离去,沈娴拉住他的手腕,一阵暖流从她的手心蔓延到霍流弈的伤口,细带从他手腕掉落,上面早已不见什么伤口,就连他原本憔悴苍白的脸色都好了许多。
沈娴道:“我等你。”
望着红衣少年蹦蹦跳跳离开的身影,沈娴无奈摇头,端着还热乎的药回了殿中。
面无血色的廖紫芝正半躺在木榻上,看到她手中的解药,也十分诧异,她道:“我求观溟让我昏睡千年,没想着真的能等到解药,原本只是想看一眼你长大后的模样。”
沈娴扶着廖紫芝,喂她喝下这碗味道怪异的解药,面色渐渐好转,沈娴才真正松了口气。
她道:“可与我而言,这一千年我勤恳习医,不就是为了今日么,我不想等我长大,你却只剩十年寿命,我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你就这样去冥府,那我这千年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廖紫芝摸了摸她的脑袋,“话不能这么说,这么多年你这双手救过多少人?现下又遇到一个良人。”
忽然她一顿,又道:“虽然年纪小些,长得也像是招桃花的公子哥,但是十分有担当。”
沈娴扭过头去,唤了声母亲,到有几分撒娇的意味,廖紫芝笑问她:“阿娴,你是不是没有把,你同样也是万毒不侵之体的事告诉他,也没说你并未取他的血?”
没想到廖紫芝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沈娴倒也不再否认,廖紫芝道:“你心软了。”
沈娴望了眼那空荡荡的药碗,不由自主想起来霍流弈那张总是兴致盎然朝气蓬勃,可是盯着自己的时候又极其灼热,仿佛要在自己冷冰冰的心上烫出来一个大洞。
她不想承认自己因为他与自己相似的经历而不忍心,更不想承认自己对一个毛头小子心动过,可在和他相处时,她却情不自禁将自己的防备一再降低。
是什么时候他走到了自己心中呢,细细算来,竟是掰扯不清了。
沈娴道:“我虽同师父修行慈悲道,其实我们都清楚,我是个冷性子,这八百年也杀过人放过血,在初见霍流弈时也只是想算计罢了,所以更别提什么慈悲心了,其实对喜欢我的人而言,并不友好。”
廖紫芝摇头,道:“阿娴,你错了,并不是一生茹素,唯恐伤到别人半分而对杀戮避之不及便是慈悲心,同你师父一般,你的医道还长,不急于一时。”
沈观溟曾对自己道,她与他在年轻时其实很相像,可若是自论沈娴却远不及沈观溟的大慈大悲之道,沈观溟那时候也告诉自己,医者之道不在于天赋高低,不在于修行快慢,心道远比其重要百倍。
沈娴自言自语道:“倒是我着相了。”
想明白这点,她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若不是沈观溟去了冥府叩问亲妹下落,太羽洲需要有人主持,她估计就去白玉京找那红衣少年了。
但是不急,他说过,他会回来的。
霍流弈盯着泛着血气的汤药,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可他却怎么也不想离开,“姐姐,我知道你是不想在伤我,你也知道那女妖根本不是我的未婚妻,所以能别让我走吗?”
忽闻一声浅笑,霍流弈猛地抬头,她就在门的那头,他捧起来药碗,想要解释自己熬了这碗药给廖紫芝前辈,只要有他在,一定不会让前辈出事,但沈娴喊了一声他的名字,让他所有的解释都咽回了喉咙。
就在他以为医仙姐姐愿意接纳自己的时候,沈娴却说:“你还小,不知情为何物,继续留在这里,也不过是误你前程……你走吧,不用见我。”
霍流弈想要靠近,急火攻心加上清晨放了许多血没好好处理,他高挑的身形直接矮了下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手中的药撒出去些许,他一边稳住药碗,一边不争气的落了泪。
啪嗒,啪嗒。
两滴泪落在了药碗中。
霍流弈一怔,抬手擦去了脸上的泪痕,不由苦笑几声,他这次可真是丢大脸了,这药也废了,姐姐也见不到了,真是亏的什么也不剩。
但没想到一抬头,沈娴已经站在了身前,她缓缓蹲下,用指腹拭去少年又落下的眼泪,“见不到我,就这么伤心?”
“才没有。”霍流弈觉得羞赧微微侧过头,话中暗暗与她赌气,可又忍不住盯着她温柔的双眸,“我才不是不懂,你看我都哭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哭了,真的。”
沈娴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在她难得认真的注视下,霍流弈气沉丹田,耳边竟然全都是剑鸣,仿佛是第一次握剑时那样激动,他对沈娴道:“姐姐,我喜欢你,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就喜欢了,我想与你一处,我想和你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在哪里都好,只要能跟你在一起。”
沈娴却不知怎么开口了,她这数百年,像住进了医书里,这世上半只脚踏进冥府的人她都能想法子拉一把,可是唯独情之一字,缺憾甚多,以至于竟然无法回应少年情动的话语。
忽然霍流弈手中地汤药却开始泛起光芒,他流下的泪居然没毁了那药,反而成了药的引子,沈娴看着这汤药,才知为何之前的药不能将毒素全部清除,她试过的眼泪从牛眼泪到羊眼泪,甚至连凤凰泪都弄来了。
唯独没想到是——情人泪。
霍流弈想到了柳玄素说过的,断愁本是一种情毒,其实加了虫翅火的断愁毒性厉害之处出了那味来自魔域的草药,断愁本身的毒性也被加强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情毒自然需要情来解。
霍流弈释然大笑,将碗塞到沈娴手中,大声道:“成了,这药成了。”
这一遭阴差阳错,连沈娴也没想到居然能得到“断愁”真正的解药,她也跟着笑了出来,还未道谢,霍流弈就将她拥入怀中,差点打翻来之不易的解药。
少年纤瘦却高大的身影笼罩着沈娴,闷声道:“姐姐,是我冲动了,我会听姐姐的话,先回白玉京好好想想,你等着我,我还会回来的。”
说罢他站起身便要乘风离去,沈娴拉住他的手腕,一阵暖流从她的手心蔓延到霍流弈的伤口,细带从他手腕掉落,上面早已不见什么伤口,就连他原本憔悴苍白的脸色都好了许多。
沈娴道:“我等你。”
望着红衣少年蹦蹦跳跳离开的身影,沈娴无奈摇头,端着还热乎的药回了殿中。
面无血色的廖紫芝正半躺在木榻上,看到她手中的解药,也十分诧异,她道:“我求观溟让我昏睡千年,没想着真的能等到解药,原本只是想看一眼你长大后的模样。”
沈娴扶着廖紫芝,喂她喝下这碗味道怪异的解药,面色渐渐好转,沈娴才真正松了口气。
她道:“可与我而言,这一千年我勤恳习医,不就是为了今日么,我不想等我长大,你却只剩十年寿命,我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你就这样去冥府,那我这千年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廖紫芝摸了摸她的脑袋,“话不能这么说,这么多年你这双手救过多少人?现下又遇到一个良人。”
忽然她一顿,又道:“虽然年纪小些,长得也像是招桃花的公子哥,但是十分有担当。”
沈娴扭过头去,唤了声母亲,到有几分撒娇的意味,廖紫芝笑问她:“阿娴,你是不是没有把,你同样也是万毒不侵之体的事告诉他,也没说你并未取他的血?”
没想到廖紫芝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沈娴倒也不再否认,廖紫芝道:“你心软了。”
沈娴望了眼那空荡荡的药碗,不由自主想起来霍流弈那张总是兴致盎然朝气蓬勃,可是盯着自己的时候又极其灼热,仿佛要在自己冷冰冰的心上烫出来一个大洞。
她不想承认自己因为他与自己相似的经历而不忍心,更不想承认自己对一个毛头小子心动过,可在和他相处时,她却情不自禁将自己的防备一再降低。
是什么时候他走到了自己心中呢,细细算来,竟是掰扯不清了。
沈娴道:“我虽同师父修行慈悲道,其实我们都清楚,我是个冷性子,这八百年也杀过人放过血,在初见霍流弈时也只是想算计罢了,所以更别提什么慈悲心了,其实对喜欢我的人而言,并不友好。”
廖紫芝摇头,道:“阿娴,你错了,并不是一生茹素,唯恐伤到别人半分而对杀戮避之不及便是慈悲心,同你师父一般,你的医道还长,不急于一时。”
沈观溟曾对自己道,她与他在年轻时其实很相像,可若是自论沈娴却远不及沈观溟的大慈大悲之道,沈观溟那时候也告诉自己,医者之道不在于天赋高低,不在于修行快慢,心道远比其重要百倍。
沈娴自言自语道:“倒是我着相了。”
想明白这点,她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若不是沈观溟去了冥府叩问亲妹下落,太羽洲需要有人主持,她估计就去白玉京找那红衣少年了。
但是不急,他说过,他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