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凭身穿玄色长袍,背着手走了进来。
素兰忙俯身行礼,余光担忧地瞟向陈锦端。
“陛下”,陈锦端也行了一礼,“陛下可用过晚膳了?”
萧凭拉过她的手,看她转移话题如此生硬,面上露出点不满的神情,但她许久没再对他说过这样家常的话了,他怕这次不回答,下次她或许就不会问了,于是到底没再追问下去,而是顺着她回答“并未”。
“那素兰,你去招呼小厨房多添两个菜吧”,陈锦端收回手吩咐了素兰,又回头和萧凭说,“越儿说今日和静安姑姑约好了要去春园放风筝,就不过来了。”
萧凭“嗯”了一声,坐在了她对面的小榻上。
陈锦端不知还能说什么,又觉得此时凝滞的气氛很不适,便提议说不若来一盘棋。
萧凭有些诧异,道:“你不是不喜下棋?”
陈锦端边摆棋盘边回道:“陛下还记得啊?”
萧凭道:“记得,我都记得。”
陈锦端笑笑,下出了第一步,却是不再说话了。
两人就这么下了两局,都是陈锦端胜,正巧素兰进来报晚膳已备好,两人就一同移步到了饭桌前。
“你棋艺并不差。”
陈锦端一口气喝了素兰端来的药,拭了嘴后才道:“是陛下让着臣妾。”
萧凭没再开口。
这是他第一次和陈锦端对弈。
当初他到陈府求娶陈锦端时,说要“守其一生”,陈锦端在屏后悄悄听着,听到这句话时忍不住从屏风后走出来,道:“好大的口气,你要如何守我一生?”
陈老将军忙斥责陈锦端胡闹,陈锦端却一点不怕,只不屑地看着萧凭。
萧凭淡笑着起身拱手,道:“尽我所能。”
陈锦端彼时不知道他的身份,下巴一扬,骄横道:“尽你所能?你若还没我厉害,尽你所能又有何用?不妨我们俩比一比。”
陈老将军被气得脸色发紫,萧凭却笑出声来:“你要比什么?”他一扭头看见身旁茶桌上有一盘刚刚他与老将军下出的残局,道,“共郎长行莫围棋,不如比棋艺?”
这下站在陈锦端身边的素兰也沉下脸来,陈锦端一拍桌子,道:“你不要以为我听不懂这破诗,不学无术的登徒子!这诗才不是这样用的!我要和你比马上箭术,守我一生可不是在棋盘上就能守得住的!”
萧凭跟着陈锦端胡闹,陈老将军脸色铁青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跟着两人去了京城的跑马场,看着自家姑娘为了婚事和当朝三皇子比箭术。
陈锦端那日一身红色骑装,骑着一匹枣红马出场时,萧凭眼神变了变,挑眉紧盯着她。
微风吹动她的裙摆,似火红的石榴花在轻轻荡漾,御马的动作十分熟练,一看就知道她马术绝对不差,在马背上的她比双脚落在地上的她更加朝气飞扬,她的眼神中是自信、是张扬。
后来的萧凭时常会想起两人比试的这一幕,这是两人之间一切纠葛的开端,萧凭固执地认为那天陈锦端放箭时突起的风是上天在帮他赢下这场比试,他和陈锦端是天定良缘。
萧凭的思绪被身旁的咳嗽声拉回,天色已晚,榻边的红烛忽闪忽闪地照着帘帐,他伸手去为她顺背,陈锦端摇摇手,强忍住了咳嗽。
萧凭下榻倒了杯茶水来,等陈锦端喝完了,又熄了烛火、放了帘帐才上榻。
四下里静静的,两人能听到彼此压抑着的呼吸声,萧凭握着陈锦端的手,轻轻揉捏着她的指尖。
“陛下……”陈锦端唤他。
萧凭“嗯”了一声。
陈锦端迟疑道:“陛下……臣妾的身子不能侍寝……”
萧凭呼吸一滞,手上的动作也停了,“朕不是,你……”
他话说了一半,陈锦端紧张地等着另一半。
“你睡吧,朕没那个想法。”最终萧凭也只说出了这么一句,他松了手,翻身背了过去。
陈锦端在心里默默琢磨着,试探着开口:“陛下可是生气了?”
萧凭的手动了下,闷声说:“没有。”
“那臣妾给陛下说个事,陛下不要生气,可好?”陈锦端道。
这次萧凭的头动了下,像是想转回来,又想到刚才陈锦端的话,克制住了,道:“你说。”
陈锦端斟酌着,缓缓道:“臣妾知道陛下体恤臣妾,当初在王府臣妾和陛下也曾有过琴瑟和鸣、情意绵绵的日子,只是那些日子如白马过隙,消逝得太快了”,说着说着,陈锦端似乎也陷入了回忆,语气有些伤感。
“臣妾如今都不记得陛下做王爷时的模样了,臣妾也已不复当初那般任性刁蛮了,自知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臣妾无法一辈子独占着陛下,如今也愿意和陛下商量,陛下目光高远,自然能看出如今宫内宫外的形势,开宫门选秀是最好的一步棋,臣妾也定不会拈酸吃醋,只要妹妹们侍奉好陛下,臣妾定会好好和妹妹们相处。”
陈锦端说完,却半晌不闻萧凭那边的声响,等了一会儿,又唤了声“陛下?”
“王府的日子你都不记得了吗?”萧凭闷闷地问道。
记得又有什么用呢。陈锦端想,那些美好的情深的日子,如今看来都似裹了一层糖霜的毒药,每每回忆起都撕心裂肺地痛。
“不记得了。”
萧凭冷哼一声,道:“锦端,你说你不再刁蛮任性了,我一个字都不信,你见不得我选人进宫的,你故作大方,可你是什么人我再清楚不过了,大将军唯一的女儿,从小便是娇惯着长大的,那些规矩礼仪你表面上做得到位,心里却不屑一顾,你的性子怎么可能说变就变?你说和我商量,可你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陈锦端没料到他的这番话,也就没做好应对的准备,只凭着本性回道:“那陛下要如何?治我一个善妒不容人的罪名吗?”
萧凭猛地翻身坐起,半撑起身子恶狠狠地盯着她,月光透过窗纸照在他幽黑的眼睛上,陈锦端被吓得打了个颤。
“我要如何?我要如何!”
萧凭气冲冲地起身下榻,拉开房门就往外走,门外值夜的小宫女和刘和也被他吓到。
他走得极快,陈锦端看着他的背影,只听见一句充满怒气的“你以为谁盼着做你的妹妹!人家有自己的姐姐!”
小宫女不知所措的走进来侍奉,陈锦端叹了口气,抬起下巴往衣架子的方向扬了扬,道:“夜里凉,把衣服给陛下送去吧。”
萧凭走得急,连外裳都没穿,只穿着亵衣就走了。
刘和自做了萧凭身边的大公公后,一般的跑腿小事就用不着他来做了,又有好吃好喝的养着供着,腿脚上的功夫退化的厉害,这下竟还追不上萧凭,忽听得身边也有一杂乱的脚步声和喘气声,转头过去就看见了刚刚在长秋宫寝殿门口和他一起值夜的小宫女。
小宫女看刘和看过来了,连忙问好,又道:“娘娘遣我来送衣服给陛下。”
“娘娘可还说什么了?”
小宫女脚下不停,嘴上答:“娘娘说夜里凉。”
刘和一听,只觉这小姑娘就是那来报喜的喜鹊,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追上萧凭,气喘吁吁地禀道:“陛下,陛下!娘娘派人来了。”
萧凭脚下不停,步伐却慢了下来,眼神四处飘着,似是在看景,可这乌漆嘛黑的,有什么好看的。
半响,他才装作不在意道:“人呢?”
刘和连忙用眼神暗示刚刚跟上来的小宫女回话。
小宫女扑通一声跪下了,双手捧着玄色长袍高举过头顶,恭敬道:“陛下万安,娘娘说夜里凉,遣奴婢来送衣物。”
“夜里凉……”萧凭仔细揣摩这三个字,刘和悄悄抬眼看萧凭的神情,心里哀求萧凭一定要想到娘娘是在关心他啊。
萧凭伸手摩挲了两下那衣裳,它挂在长秋宫一晚上,也沾染了些长秋宫熏得桂花香,小宫女双手发抖之际,萧凭终于抖开衣服披在身上,让小宫女回去了,自己则慢悠悠地走回了休若殿。
过了几日,太后那边的静安姑姑带着几匹绫罗绸缎来了趟长秋宫,说是开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太后那边新得了些好料子,送来给皇后做新衣裳。
陈锦端让素兰接了,谢过太后,又给了赏,这才送走了静安姑姑一行人。
晚间陈锦端就提笔写了三封信,却按下不发,过了一周,才交予登雍两封,让他明着送去给陈老将军,另一封则让素兰找人悄悄送出宫,送到苗宗正手中。
陈老将军收到信的第二日,苗宗正就在早朝上奏请陛下从各世家中选妃,这原是萧凭早就熟悉地流程了,正要按惯例敷衍下去,苗宗正却问道是否是因着陈皇后陈家的缘故,所以陛下迟迟不开宫门。
萧凭抬眼看苗宗正,眼神有些冷,正要开口驳斥,陈老将军却先出列行礼道:“微臣不敢,陈家教导女儿一直以贤良为重,便是在寻常人家也做不出争宠的事来,何况皇后娘娘如今身为国母,自然不会妨碍天家开枝散叶,昨日皇后娘娘给微臣的家书中,就提及此事,娘娘愿主持操办选秀事宜,为陛下广择佳人!”
这下子萧凭一直用惯了的借口也被破了,朝堂上超过半数的臣子们都跪下齐颂:“恳请陛下开宫门,纳佳人,为皇室绵延龙嗣!”
萧凭拳头攥得死紧,冷眼看着满堂或立或跪的臣子。
这些臣子中有的是前朝遗老,有的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些人,心思各异,有的是真的为皇嗣担忧,为江山后继无人担忧;有的是看不惯陈家,趁着陈家倒了要在宫里那位尊贵的陈家女儿身上也踩一脚;还有的则是想要趁此机会将女儿送入后宫,妄图前朝后宫两头得势。
“好”,在一众臣子汗流浃背时,萧凭终于冷冷开口,“此事就由宫中女尚书主办,皇后辅办吧。”
他的尾音带着点笑意,刘和怀疑陛下是被活活气笑了。
素兰忙俯身行礼,余光担忧地瞟向陈锦端。
“陛下”,陈锦端也行了一礼,“陛下可用过晚膳了?”
萧凭拉过她的手,看她转移话题如此生硬,面上露出点不满的神情,但她许久没再对他说过这样家常的话了,他怕这次不回答,下次她或许就不会问了,于是到底没再追问下去,而是顺着她回答“并未”。
“那素兰,你去招呼小厨房多添两个菜吧”,陈锦端收回手吩咐了素兰,又回头和萧凭说,“越儿说今日和静安姑姑约好了要去春园放风筝,就不过来了。”
萧凭“嗯”了一声,坐在了她对面的小榻上。
陈锦端不知还能说什么,又觉得此时凝滞的气氛很不适,便提议说不若来一盘棋。
萧凭有些诧异,道:“你不是不喜下棋?”
陈锦端边摆棋盘边回道:“陛下还记得啊?”
萧凭道:“记得,我都记得。”
陈锦端笑笑,下出了第一步,却是不再说话了。
两人就这么下了两局,都是陈锦端胜,正巧素兰进来报晚膳已备好,两人就一同移步到了饭桌前。
“你棋艺并不差。”
陈锦端一口气喝了素兰端来的药,拭了嘴后才道:“是陛下让着臣妾。”
萧凭没再开口。
这是他第一次和陈锦端对弈。
当初他到陈府求娶陈锦端时,说要“守其一生”,陈锦端在屏后悄悄听着,听到这句话时忍不住从屏风后走出来,道:“好大的口气,你要如何守我一生?”
陈老将军忙斥责陈锦端胡闹,陈锦端却一点不怕,只不屑地看着萧凭。
萧凭淡笑着起身拱手,道:“尽我所能。”
陈锦端彼时不知道他的身份,下巴一扬,骄横道:“尽你所能?你若还没我厉害,尽你所能又有何用?不妨我们俩比一比。”
陈老将军被气得脸色发紫,萧凭却笑出声来:“你要比什么?”他一扭头看见身旁茶桌上有一盘刚刚他与老将军下出的残局,道,“共郎长行莫围棋,不如比棋艺?”
这下站在陈锦端身边的素兰也沉下脸来,陈锦端一拍桌子,道:“你不要以为我听不懂这破诗,不学无术的登徒子!这诗才不是这样用的!我要和你比马上箭术,守我一生可不是在棋盘上就能守得住的!”
萧凭跟着陈锦端胡闹,陈老将军脸色铁青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跟着两人去了京城的跑马场,看着自家姑娘为了婚事和当朝三皇子比箭术。
陈锦端那日一身红色骑装,骑着一匹枣红马出场时,萧凭眼神变了变,挑眉紧盯着她。
微风吹动她的裙摆,似火红的石榴花在轻轻荡漾,御马的动作十分熟练,一看就知道她马术绝对不差,在马背上的她比双脚落在地上的她更加朝气飞扬,她的眼神中是自信、是张扬。
后来的萧凭时常会想起两人比试的这一幕,这是两人之间一切纠葛的开端,萧凭固执地认为那天陈锦端放箭时突起的风是上天在帮他赢下这场比试,他和陈锦端是天定良缘。
萧凭的思绪被身旁的咳嗽声拉回,天色已晚,榻边的红烛忽闪忽闪地照着帘帐,他伸手去为她顺背,陈锦端摇摇手,强忍住了咳嗽。
萧凭下榻倒了杯茶水来,等陈锦端喝完了,又熄了烛火、放了帘帐才上榻。
四下里静静的,两人能听到彼此压抑着的呼吸声,萧凭握着陈锦端的手,轻轻揉捏着她的指尖。
“陛下……”陈锦端唤他。
萧凭“嗯”了一声。
陈锦端迟疑道:“陛下……臣妾的身子不能侍寝……”
萧凭呼吸一滞,手上的动作也停了,“朕不是,你……”
他话说了一半,陈锦端紧张地等着另一半。
“你睡吧,朕没那个想法。”最终萧凭也只说出了这么一句,他松了手,翻身背了过去。
陈锦端在心里默默琢磨着,试探着开口:“陛下可是生气了?”
萧凭的手动了下,闷声说:“没有。”
“那臣妾给陛下说个事,陛下不要生气,可好?”陈锦端道。
这次萧凭的头动了下,像是想转回来,又想到刚才陈锦端的话,克制住了,道:“你说。”
陈锦端斟酌着,缓缓道:“臣妾知道陛下体恤臣妾,当初在王府臣妾和陛下也曾有过琴瑟和鸣、情意绵绵的日子,只是那些日子如白马过隙,消逝得太快了”,说着说着,陈锦端似乎也陷入了回忆,语气有些伤感。
“臣妾如今都不记得陛下做王爷时的模样了,臣妾也已不复当初那般任性刁蛮了,自知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臣妾无法一辈子独占着陛下,如今也愿意和陛下商量,陛下目光高远,自然能看出如今宫内宫外的形势,开宫门选秀是最好的一步棋,臣妾也定不会拈酸吃醋,只要妹妹们侍奉好陛下,臣妾定会好好和妹妹们相处。”
陈锦端说完,却半晌不闻萧凭那边的声响,等了一会儿,又唤了声“陛下?”
“王府的日子你都不记得了吗?”萧凭闷闷地问道。
记得又有什么用呢。陈锦端想,那些美好的情深的日子,如今看来都似裹了一层糖霜的毒药,每每回忆起都撕心裂肺地痛。
“不记得了。”
萧凭冷哼一声,道:“锦端,你说你不再刁蛮任性了,我一个字都不信,你见不得我选人进宫的,你故作大方,可你是什么人我再清楚不过了,大将军唯一的女儿,从小便是娇惯着长大的,那些规矩礼仪你表面上做得到位,心里却不屑一顾,你的性子怎么可能说变就变?你说和我商量,可你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陈锦端没料到他的这番话,也就没做好应对的准备,只凭着本性回道:“那陛下要如何?治我一个善妒不容人的罪名吗?”
萧凭猛地翻身坐起,半撑起身子恶狠狠地盯着她,月光透过窗纸照在他幽黑的眼睛上,陈锦端被吓得打了个颤。
“我要如何?我要如何!”
萧凭气冲冲地起身下榻,拉开房门就往外走,门外值夜的小宫女和刘和也被他吓到。
他走得极快,陈锦端看着他的背影,只听见一句充满怒气的“你以为谁盼着做你的妹妹!人家有自己的姐姐!”
小宫女不知所措的走进来侍奉,陈锦端叹了口气,抬起下巴往衣架子的方向扬了扬,道:“夜里凉,把衣服给陛下送去吧。”
萧凭走得急,连外裳都没穿,只穿着亵衣就走了。
刘和自做了萧凭身边的大公公后,一般的跑腿小事就用不着他来做了,又有好吃好喝的养着供着,腿脚上的功夫退化的厉害,这下竟还追不上萧凭,忽听得身边也有一杂乱的脚步声和喘气声,转头过去就看见了刚刚在长秋宫寝殿门口和他一起值夜的小宫女。
小宫女看刘和看过来了,连忙问好,又道:“娘娘遣我来送衣服给陛下。”
“娘娘可还说什么了?”
小宫女脚下不停,嘴上答:“娘娘说夜里凉。”
刘和一听,只觉这小姑娘就是那来报喜的喜鹊,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追上萧凭,气喘吁吁地禀道:“陛下,陛下!娘娘派人来了。”
萧凭脚下不停,步伐却慢了下来,眼神四处飘着,似是在看景,可这乌漆嘛黑的,有什么好看的。
半响,他才装作不在意道:“人呢?”
刘和连忙用眼神暗示刚刚跟上来的小宫女回话。
小宫女扑通一声跪下了,双手捧着玄色长袍高举过头顶,恭敬道:“陛下万安,娘娘说夜里凉,遣奴婢来送衣物。”
“夜里凉……”萧凭仔细揣摩这三个字,刘和悄悄抬眼看萧凭的神情,心里哀求萧凭一定要想到娘娘是在关心他啊。
萧凭伸手摩挲了两下那衣裳,它挂在长秋宫一晚上,也沾染了些长秋宫熏得桂花香,小宫女双手发抖之际,萧凭终于抖开衣服披在身上,让小宫女回去了,自己则慢悠悠地走回了休若殿。
过了几日,太后那边的静安姑姑带着几匹绫罗绸缎来了趟长秋宫,说是开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太后那边新得了些好料子,送来给皇后做新衣裳。
陈锦端让素兰接了,谢过太后,又给了赏,这才送走了静安姑姑一行人。
晚间陈锦端就提笔写了三封信,却按下不发,过了一周,才交予登雍两封,让他明着送去给陈老将军,另一封则让素兰找人悄悄送出宫,送到苗宗正手中。
陈老将军收到信的第二日,苗宗正就在早朝上奏请陛下从各世家中选妃,这原是萧凭早就熟悉地流程了,正要按惯例敷衍下去,苗宗正却问道是否是因着陈皇后陈家的缘故,所以陛下迟迟不开宫门。
萧凭抬眼看苗宗正,眼神有些冷,正要开口驳斥,陈老将军却先出列行礼道:“微臣不敢,陈家教导女儿一直以贤良为重,便是在寻常人家也做不出争宠的事来,何况皇后娘娘如今身为国母,自然不会妨碍天家开枝散叶,昨日皇后娘娘给微臣的家书中,就提及此事,娘娘愿主持操办选秀事宜,为陛下广择佳人!”
这下子萧凭一直用惯了的借口也被破了,朝堂上超过半数的臣子们都跪下齐颂:“恳请陛下开宫门,纳佳人,为皇室绵延龙嗣!”
萧凭拳头攥得死紧,冷眼看着满堂或立或跪的臣子。
这些臣子中有的是前朝遗老,有的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些人,心思各异,有的是真的为皇嗣担忧,为江山后继无人担忧;有的是看不惯陈家,趁着陈家倒了要在宫里那位尊贵的陈家女儿身上也踩一脚;还有的则是想要趁此机会将女儿送入后宫,妄图前朝后宫两头得势。
“好”,在一众臣子汗流浃背时,萧凭终于冷冷开口,“此事就由宫中女尚书主办,皇后辅办吧。”
他的尾音带着点笑意,刘和怀疑陛下是被活活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