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姑娘,有些冒昧,但是……”

    罗文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目光有些僵硬晦涩,一直躲闪着不与姜禾对视。

    看这样子,应该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姜禾悄然松了口气,青杨也是放下了手里的碗,走上前来。

    罗文看见青杨凑上前来,他看起来更紧张了,额头冒着细密的汗,拘谨道:“想要向姜姑娘买一点肉松……”

    欸!

    姜禾眼前一亮,下意识就挺直了脊背。

    她还想着自己上门去推销呢,这客人直接上门了。

    应该是罗文兄弟二人早上买饭团的时候听见的,这会趁着没人才找过来的。

    真好真省事!

    姜禾嘴角上扬,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是也要做饭团吗,准备要多少啊?”

    姜禾发誓,她真的是以绝对愉悦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在询问。

    但是不知为何,罗文一下看起来更加拘谨了。

    罗文俩兄弟的娘,那个笑起来眼尾有温柔皱纹的妇人搓着手,嘴角的笑里带着肉眼可见的讨好。

    “是打算做饭团的……听他们都说没有肉松不好吃,这才想着来问问看小姜姑娘。”

    站在一旁的青杨扯了扯嘴角,看着罗家人的眼神带着梁姨,意味不明地冷笑了一下。

    但是姜禾依旧面色未变,她象是完全没有察觉到异常的,笑着转身抱起放在地上的陶罐子,举给罗文一家看:“这个大小可以吗?大概就装一半多一点,生意好的话能用两天。”

    话一出口,姜禾又想到梁燕儿好像一般得三五天才跟她拿一次肉松,她忙补充道:“得国子监这种人流量才行,一般情况能用上四五天的。”

    罗母忙附和着点头,她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罗文,才小心翼翼问道:“这一罐,得多少文啊。”

    这个陶罐子不大,姜禾单手就能拿住,两只手拿的话,手掌都能遮住大半的罐身。

    “一罐是七十文。”

    这个价格,实在是比想象中要高。

    罗母下意识倒吸了一口冷气,直接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罗文和罗武。

    “是有点贵,主要是成本也不低。”姜禾笑了笑,尽可能温和道:“婶子也不用急着要买的,您可以想清楚了再来找我,接下来我应该一直都会在这里摆摊的。”

    从罗母那打着补丁的灰扑扑衣服,不难推断出他们家条件是真的不好。

    弟弟罗武也穿着粗布短褂,衣摆上蹭得灰扑扑的。衬得站在他们旁边的罗文,格外的干净又光鲜。

    估计是举全家之力,供着罗文在读书吧。

    虽然科举制度确实是给平民百姓提供了一条通往上层社会的道路,整体上看也非常公平。

    但是寒窗苦读十余载,要熬到出头的那天,确实是不容易。

    像罗文这样的,从地方被选中能来国子监读书,已经算是百里挑一的聪慧了。

    可国子监,从来就不缺聪明人。

    地方来的生员,虽是所在州郡数一数二拔尖的,但这一批人聚集在国子监。想要在这群人里再出头,可就有些难了。

    甚至需要一点时间,走出陡然间意识到自己“泯然众人”的落差。

    更何况,他们的对手,不只是州郡的生员。更大的对手其实是朝臣家和世家的子弟。

    他们早早就开蒙,每一科都专门请了先生,上的都是一对一的小课,甚至还有书童伺候作陪。除了读书,别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父兄长辈,接触到的真真切切的朝政事物。从小就开了眼界,也在长辈的指引下能少走很多弯路。

    虽然可能他们需要承担家族的期望或者其他的一些责任。但是科举这条路,他们确实会走得更容易些。

    科举是无数贫苦学子眼中的希望,是倾尽这个家庭的所有赌上的希望。

    姜禾是非常乐意能够帮一把的他们的。这不只是一种投资,也是她的私心。

    眼前罗家三人产生了分歧,罗母皱着眉,应该是不太愿意花高价买肉松的。

    罗文和罗武似是在低声细语地劝她。

    一直在旁边看着的青杨冷哼了一声,一甩衣袖去收拾东西了。

    姜禾有些无奈地看着他那耐心丧尽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这样吧,婶子是第一个来找我买肉松的,我也不赚您钱,图个开门红,五十文一罐您直接拿走就行。”

    闻言,罗家兄弟还没有反应,青杨倏地回过头,眼眸里不可思议和愤怒交织。

    “这……”

    罗母也没想到姜禾会直接让步,她显示茫然一瞬,而后面上的神情明显挣扎了起来。

    没等罗母挣扎出结果身边的罗文重重叹了口气,而后掏出了荷包。

    “姜姑娘这般有诚意,再犹豫下去倒显得我们不真诚了。”

    可能是文人心态,罗文执意要给姜禾六十文。

    这样好像就变成他们各自退让半步,并不是完全占姜禾便宜了。

    反正姜禾也不是很在意,她接过钱后交给青杨,让他收进钱匣子里。

    自己则转头叮嘱起了罗母。

    “肉松千万不要受潮了,要尽快用完,之后也可以继续找我买的。”

    姜禾朝着双手捧着陶罐有些失神的罗母笑道:“若是婶子身边还有认识的人想要买肉松,也可以让他们来找我。”

    罗家人一直到抱着陶罐回到家,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居然……这么顺利。”罗武坐在狭小拥挤的院子里,喃喃道:“那姜姑娘居然这么好说话。”

    姜禾好像完全察觉到任何异常,也一点也不在意他们买肉松是要干嘛,就这么爽快地卖了。

    甚至她还让了一点的利。

    罗文倚着墙,没有说话。

    虽然姜禾一直说着想要有人可以买肉松,但是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没当真。

    就算是现在已经把肉松买回来了,他依旧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领着自家弟弟和娘去找姜禾问问,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

    他抬眼看向院子里乱七八糟杂物中,那一张桌子。

    桌子上摆着一个圆案板和木制饭桶,和姜禾的小摊子配置完全一样。

    没有肉松的饭团,真的不好卖啊。

    ——

    卖肉松稍稍耽误了一点时间,姜禾忙带着青杨往铁匠铺的方向走去,路上还顺便买了两大条的里脊。

    好在还不算晚,姜禾也顺利拿到了她定做的东西。

    一个比他们家圆案板还大一点的圆铁盘,中间稍稍凹陷,周围镶了一圈半指高的边,两边有猫耳朵一般长出来,嵌了木头防烫的把手。

    还有一个稍小一点,正中间带着柄的圆形铁盘,若是锅盖,也未免有些太平整低矮了些,但刚好可以放进大铁板里,非常契合。

    很奇怪的一套厨具,看姜禾满意地端着打量着。

    青杨也带着好奇,看了两眼。

    但他问出口的却是。

    “你为什么要把肉松卖给他们!”

    姜禾一手提着锅盖,一手拽着铁盘,有些诧异道:“你怎么还在介意这件事情。”

    刚刚买肉松的时候,她不是没看见青杨那怪异的脸色,只是没想到青杨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我问你啊,咱们生意怎么样。”

    “挺好的啊。”

    “你觉得京城还有能比国子监生意更好的地方吗?”

    青杨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还真想不出来还有哪里能比国子监门口更合适。

    姜禾满意地点了点头:“就算京城这么大,我们也不能赚到全部想吃饭团的人的钱。那就让给他们赚又怎么样呢?我们每天能赚多少还是多少,完全不受影响啊。而且罗文是国子监的监生,和他交好,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得些好处呢。”

    话是这么说,道理也确实是如此。

    但是青杨却依旧皱着眉,感到有些难理解。

    说话间就走到了城门口,姜禾询问了两辆路过的牛车,顺利找到了回梁家村的车。

    “可是,那个罗文他们肯定骗你了!说不定西市的饭团摊子就是他们摆的,生意不好才来找你买肉松。”青杨说着,又想到了那罗文很久没来他们买饭团,更加笃定了心里的猜测。

    “虽然我应该告诉你的是,做人要诚实,骗人是不对的。”

    姜禾将两块铁板竖着放在脚边,支着下巴,看着青杨:“但是出来做生意,赚到钱才是目的。而且,那些摊主会怕我以正宗饭团摊子的名头,找他们发难。所以他们自然就会更加亲近甚至抱团。不过,等罗家婶子卖上两天饭团,肯定就会有人主动来找我卖肉松了。”

    这话,叫青杨找不到反驳的余地。但是可能是之前对姜禾不信任过了头,即使已经认同姜禾说的话了,但他本能地反驳道:“万一饭团摊子越来越多,摆到国子监门口影响我们生意了呢?”

    “那更好了,那还卖什么饭团啊,起早贪黑的。”一想到这个假设,姜禾嘴角就控制不住扬了起来:“光卖肉松都能赚大钱了吧!”

    青杨噎了一下,他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问题问得太有失水准,别过头去不想跟她说话。

    牛车缓缓行驶,颠簸了一阵后,青杨突然灵光一闪,扭头看向姜禾:“所以,你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做肉松吗?”

    回家后,收拾一下田里的杂草,再喂完兔子,歇不了一会就要做晚饭了。吃完晚饭后,梁生他们就会把摆摊的饭桶和碗都送过来,再收拾一下,天就黑了。

    没有多的时间可以做足够多的肉松用来供货。

    “这个啊,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姜禾眨了眨眼,盯着青杨看了一会,一直把青杨盯得有些发毛了,她才缓缓开口道:“你在摊子生意不忙的时候,都跑去哪了?”

    青杨一惊,在这一瞬间猛地僵住了。

    但下一秒,他已经调整好了表情,不动声色挪开目光,避免和姜禾对视,然后用一种极其平淡的语气道:“坐着无聊,就在国子监边上溜达。”

章节目录

种田养大三个崽后,大佬上门认亲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七叶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叶亭并收藏种田养大三个崽后,大佬上门认亲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