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秋道府,云阳县。
金簪一行人刚入镇,就见一帮人追着个青年打,青年边逃边反击,闹得本就脏乱的街镇越发乱七八糟。
袁珠正要出手被金簪拦下。一行人就看着青年被一群人围殴。
打人的小头领撸袖子道:“北平安,老子告诉你,小玉姑娘是杏楼头牌,你老大一个人好意思让人姑娘养你?没钱别再来,再让我们看到你一次,就打断你的腿。”
“多大的人,仗着你爹北安阳那点名声勾搭人姑娘?人小玉姑娘是你能碰吗?你爹若是真厉害,怎么不陪李将军打进京都,反倒让那反贼慕容成事。”
“哈哈哈……死狗一条,自我吹捧英雄之子,狗屁。”
这些人又是对青年一顿拳打脚踢,而后扬长而去。
袁珠瞧着那场面,从看不下去变成此人活该:“主上,原来是个吃软饭的男人,幸好你拦住我。”
金簪淡声道:“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是实。”
她对北安阳三字有兴趣,主动走上前。
北平安已经抱头缩进墙角,看举动已经被打出经验。
他等一会,不见拳头来,扶着人家的高门石阶站起来。
他抬头时一脸的失意颓丧,乍见到金簪雌雄莫辩的脸,猛得翻个白眼,揉把青紫的脸颊就走。
“北安阳,夏夔帝时的涠洲县丞。”金簪见北平安站定,上前道,“后因茶金税一案受到牵连,入卧秋山为寇,又随李云起征战江南,北伐失败后销声匿迹。”
“我爹带兵打进过东都城,还救过青天伏龙大将军李云起,他们只差一步就能掀皇帝老子。”北平安怒目回吼,周身的丧气稍退,又生出几分活力。
金簪阻止要动手的袁珠,轻笑道:“不可能。”
“什么不可能?”北平安呸口血沫,上下一扫金簪的衣着——不是富贵人。
他没有一点谈下去的兴致,转身要走。
“你不想知道答案?”金簪高声道。
北平安愣了下,头也不回地嗤笑:“重要吗?北伐失利,死得死、散得散,加入天师道成为人家的马前卒,凄凉战死,谁还记得他们?”
“你想要名还是钱?”金簪从初见他的场面以及语气里的意思判断出他现在急缺一样东西。
北平安垂目外露的大脚趾,转身走向金簪:“若你给我买双鞋,我给你这个……外地人带路,怎么样?”
“有意思。”金簪也明白这是北平安的试探,向袁珠示意给钱。
袁珠取出一角碎银抛给北平安。
北平安的眼神动几下,一咬牙跪在金簪面前:“这位小姐,只要你帮我一个忙,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北平安此生誓死效忠小姐。”
清儒看着金簪眯眸的样子,在旁轻声道:“落魄怕了的人,一旦有机会起来,绝不会放手。”
北平安是北安阳的儿子,而北安阳是李云起的后勤大将。
北平安即使不算大富也曾富有过。富过的人一旦入贫,很难熬。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银花对此很有兴趣:“什么忙?若是不害人,我家姐姐还是很乐意做点善事。”
金簪睨向银花:错了。姐姐我现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心软。
“请帮我在杏楼赎一个人。”北平安咬牙道。他不怕金簪知道真相,既然这人知道那么多过往的事,应该知道禹季此人。
禹季,垂洲县令,乃是助力李云起在南面称霸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凌少保的分析里,禹季保住南旋道府等地,不建议李云起南下扰民,属于忠义爱民之人。
金簪将脑海里的档案抽调出来。
“禹瑜是禹季叔叔的女儿,也就是他们口里的小玉姑娘。我爹他们被李云起抓住时,帮禹季叔叔说过话,禹季叔叔一家才得以活命。后来,禹季叔叔同我爹商议,将家中幺女与我定下婚约。
然而,北征失利后,起义军高层遭逢大难。禹瑜和家人失散,一直下落不明。
不久前,我找到她。
她已经成年,被杏楼老鸨送到台前。今日杏楼老鸨要逼她接待卧秋府来的征粮官。请你帮我将她救出来。
只要你救出禹瑜,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答应。”
金簪看向不断磕头的北平安,将他扶起来。“我可以帮你救她。但是,我若要你杀人,你可敢?”
北平安愣怔,深吸口气后道:“乱世无王法,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我也拉过些人,可是,我们赚不到钱,最终还是散了。杀人……我也可以。”
金簪看着他倔强起来的眼神,想必北安阳还是让这个儿子走文人路子,少了点凶悍杀气。
她颔首道:“卧秋府的征粮官到云山县,看来卧秋府君又有大动作。正好,我也想见见这征粮官。走吧,我们去杏楼。”
清儒一把拽住激动的北平安,淡定道:“跟了主上,日后稳重些。”
“哎,是。主上。”北平安的脑袋被清儒转向金簪,又喊了声,“主上。”
【李云起的人,我岂敢真收?】
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人物尽诉他人口。
金簪生在周末时代,见识过风子鸾这等从小人物爬到太宰位的奸人,听过李云起、北安阳这等起义反贼,再有慕容涛这等通敌欲卖国的奸贼。
她望向重新充满希望的北平安,心中有一丝说不清的茫然。
杏楼是云山县最好的花楼。
晚间时分,街道昏暗,唯有此楼灯火通明,女子歌声婉婉、男子豪言壮语,席间燕语豪声,真正应那句:朱门酒肉,路有饿殍。
金簪立在杏楼外,想起两位故人:梵阆和莺歌。
她有些不得劲,朝清儒道:“你同北平安进去。将征粮官和禹瑜一起带出来。”
“是。”清儒也觉得金簪不进这地方为好。
他领北平安、带着一定要凑热闹的银花进杏楼。两人直接威胁老鸨,又等在禹瑜的房间,待征粮官来时将他拿下捉去见金簪。
*学海府*
张廷逸兄弟自从有东暹王的旨后,将学海府君拿下,接连往周边打几场胜战。他们的军队从五万人,飞快壮大至十五万军士。
不说本府的郡守、商户支持他们,就近的兰阳道府、星海道府也被两兄弟收入囊。
至于原先要打的海辰道府金月城,因为是北上东都等地的必经道路。
一时间,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怕成为江北海宁大营和秋山过去胜争道府的眼中钉而没有妄动。
凌云这位拥有周王室正经册封圣旨的东暹王下山,张廷逸兄弟更是欣喜不已,为他举行一场盛大的天坛拜师礼。
胡青史羽扇纶巾,居高站台,接受东暹王的拜礼,被东暹王拜为军师。
楚甲子在军场外看着这幕,明白凌云的相助情,但是无法接受他举旗的口号。然而,他被楚荣捆住双手,腿上吊绑药膏,只能眼睁睁看这一幕发生。
楚荣瞧向黑压压的十五万东暹大军,叹道:“将军,东南确实比我们江北过的舒坦,人多财多,稍许动动就有十五万军。若是他再南下、东进,恐怕收拢不止二十万军。
若东暹王真如举旗口号做事:轩辕已死,东暹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陛下那边岂不是再次孤立无援?”
楚甲子眼露愤恨,塞在嘴巴上的布团被楚荣取下,刚要高喝“放屁”,被楚荣捂住嘴。
楚荣示意手下将楚甲子带离此地,边道:“将军,此时不是上去闹的时候。现在群将兴奋,不会听你说话。此地又不是海宁大营。
其次,你为自己的双足考虑下,你才是陛下的后盾啊。”
离得远,楚甲子得自由,不气反担忧:“凌云这么下去会回不了头,我不能眼真真看他步上李云起、天师道之流的下场。”
“将军,此事已经如此,我们还是传信给行如先生以及陛下吧。东暹王……的部下已有反意,让她们早做准备。”楚荣道。
楚甲子摆手:“我认识的凌云不是这样的人。他若是为我的腿才答应做这事,我过意不去。你的传信写得再委婉一点……”
“再委婉……不显得东暹王被下面的人把持了么。哎,今日过后,这口号必定响彻大江南北,恐怕再委婉都没用。”楚荣叹了声,领命去传信。
公输梁走上来,朝楚甲子拜道:“晚辈公输梁,一直仰慕楚将军。今日有幸一见,果然是英雄人物。”
楚甲子观他眼神落在双足,暗哼一声:“孙大人的高徒,我只敬佩沈长清沈太傅一人,旁得一概不识。”
“呵,晚辈明白楚将军现在的心情,便是我们的老师也被东暹王这大逆不道的口号气倒。”公输梁口上这般说,话语神态间却是笑着。
“不是被你们这些学子给强送回东山府吗?”楚甲子半字不让,“罗里吧嗦,你此来何意?”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今正逢甲子年,又有将军在此,当真是东暹王之幸。今日过后,大江南北无人不晓楚将军是东暹王的人。此次举事,我们必定能成。”
楚甲子冷笑道:“说客?痴心妄想。”
公输梁又道:“将军莫急。楚将军征战十多载,既见过李云起,也打过天师道,就应该明白东南十二道府已有‘天下为公、民主天下’的基础。晚辈是来劝将军弃恶从善,加入东暹王阵营,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顺应天下人心。”
楚甲子勾唇冷嗤:“亏你是儒门学子,忠君敬师之道学到狗肚子里去。不仅将自家老师遣返,还公然带学子强让陛下册封的王爷成为反王,好个读书人。”
“楚将军真爱开玩笑。若是东暹王没有此意,何来建坛拜军师的举动?”公输梁驳斥后也气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通。
他不介意开始口诛笔伐:“慕容奸贼打入京都,烧毁金宫,大火整整烧一月,不见轩辕氏或者护国军北上救驾。传闻女帝太傅、文贤祁大人为护女帝逃出京都,以身挡刀而死。你谈什么忠君、她说什么敬师?”
“你……”楚甲子咬牙。
那时今夏难和卦济闹得不可开交,楚荣无权调度分裂的护国军,被慕容反贼钻空子。
沈长清和祁缙云的绝境求生计谋,却给天下人落话柄。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
公输梁看着楚甲子的背影,眯起眸:该建议军师除掉楚甲子,以免给北地增加战力。
祭天坛上,凌云蟒袍临身,高冠入云,注视着高喊口号的举戟大军,群情激奋以求东暹王迎来大吉太平。
这是洛川江南岸的民心,何尝不是天下人心所求。
他侧目义父张廷逸和叔父张廷玉,两人满面春风,望来时充满期待和希望;再及胡青史,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两位张将军已经拿下兰阳道府。往南走,武阳道府和卧秋道府毗邻,如今两府正有摩擦,我们以国玺之名介入其中,一举拿下两府。此后再东进蓬山道府和南旋道府,这样东、南两面地界属于我们。”胡青云挥扇笑道。
凌云想起学海无涯阁的藏书,若与金宫守藏室相比,缺得大概是轩辕帝史书册。胡青史从海外归来,熟记大陆地理分布,真是准备齐全。
“按军师说得举兵……东南。”
张廷玉上前道:“云儿……不,王爷,这战我去。我的脚被军师治过,已经好多了,可以跨马提刀。”
胡青史扬眉浅笑,又点三位副将随张廷玉一起带兵南下武阳道府。
又令张廷逸招揽的仓鱼和公输梁等人带兵东进卧秋道府。两路进攻,拿下东南两地,定鼎学海道府在东南的地位。
张廷逸被胡青史认命为调度史,负责筹备粮草以及器械运输。
胡青史看向阵列后方的战车,又给两军各派五十车。
虽没有用上风弩,但是用上千弩筒。
一车可抵二十人张弓齐射,战力极为不弱。
凌云按流程给大军送行,待大军出发后,他看向意气风发的胡青史,敛眸道:“军师,接下来又要如何行事?”
胡青史笑道:“我记得你说过,南旋道府是你祖地,而我收到消息,真国玺就在南旋道府。我们得将国玺取回,现在正好借两军进发的时机,穿过两府前往南旋,以拿到‘兵儒天下’的真国玺。
凌云啊,你虽是王,但还是女帝封的王。
若要真正名正言顺,此国玺加上你的仁德功业才能令天下儒士俯首听耳。
另外,你我深入南旋,穿过卧秋,正好给大军提供些消息,如何?”
凌云心道:金簪必定也奔去寻国玺。她出发西六府前就已经布局。
胡青史之所以消息灵通,便是用学海无涯阁的儒门令号召天下崇儒学子。
“好。我同你去南旋府。”凌云的目光落在张廷逸处,“爹,一会我与你回家同娘用膳。”
“哎,好好。”张廷逸就是等这句话,朝胡青史一拜,快步离去。
胡青史眨巴眼睛:“你不带我去你府上?”
“东暹王府的牌子直接给你改成军师府,各回各家吧。另外,不要对楚甲子下手,治好他。”凌云语罢,转身而去。
“呵,周礼加身,有点王爷派头了。”胡青史笑言,领亲卫离去。
郡府道上两马并行,张廷逸看向高大稳重的儿子,缓声道:“云儿,可怪为父和你叔父?”
“爹为何这么说?”凌云垂目道。
“我看得出来,你不喜欢这个东暹王,你的兴趣也不在这上面。
不过,胡军师有一事说得对,江南人经历李云起、天师道,已经是翻天覆地的灾事。如今,平稳一两年,又是小战扰民、波折不断。
从咱们学海府就看得出来,民间富的富、穷的穷,上下矛盾激化。
胡军师说,大家都想过富足安稳的日子,要一个民心所向的朝廷。他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将我们聚集起来。”
张廷逸说道。
凌云知道他们说得没错,也明白金簪要走得路越发艰难。
他颔首道:“爹说得对。”
“我看过你的来信,知道你怕我和叔父因此失了心志,一味想壮大权势。
但是,我们身为男儿、读圣贤书,岂能不一展抱负?”张廷逸伸长手,拍在凌云的肩头,“你叔父自小学武就为能打战,如今总算是心愿得偿。”
凌云心中微宽,思考楚甲子说得另一事。
入郡守府后,他同张廷逸进书房,向义父拜道:“爹,我希望你能将筹措的粮草运过江,送往海宁大营。”
“你……”张廷逸微震,“若是军师知道此事……”
“不叫他知道即可,用余阳县的衙役,由陆鱼儿领头,对方会让江城子来接手。即使消息外露,江城子是我的人,也能蒙混过去。”凌云早已思虑周全。
楚甲子提出粮草北调的事,凌云下观海山前就已经在考虑。
张廷逸听他安排得当,想来是早已琢磨过一番。
他将凌云扶起来,沉吟难定。
两路大军的粮草倒是还行,毕竟南面气候适宜,一年种植两季。只是粮食都在富户手中,需以手中亲近的商户为名结成商盟签字借粮,倒不成问题。
凌云见他迟迟不肯应下,再道:“爹不是一直打听我嫁的妻子吗?爹认为这世上有谁能让我心甘情愿以‘嫁’成婚?”
张廷逸恍然。
关于凌云嫁人的事,两家已经猜测许久。
为此,玲珑闹过陆鱼儿几次。
陆鱼儿含糊其辞,只将凌云和他妻子在南蜀如何恩爱的事说了些,未告知女方的真实身份。对此有所猜测的山栀同花萝浅说过一点,但也没点透。
所以,凌云妻子的身份至今是个谜。
张廷逸听他这么说,琢磨了一会。
花萝说凌云爱雕女帝木偶,属于男人的直觉,他震惊道:“是……她?”不可能!
“是她。”凌云提到她,声音轻婉,面色柔软三分,目光中含情,分明是情根深种。
张廷逸瞠目结舌,难怪弟媳山栀是那样的表情,花萝也是欲言又止。他摆手,原地走两圈,抚须道:“这么说,你的粮草是给她……她准备北征?”
“北方局势战时稳定。胡青史考虑到东南两方,未顾虑到西北。
我想他属意在南方建立小朝廷。但是,这绝对不是簪儿要的局势。”凌云分析道。
张廷逸听他将“簪儿”两字念得如此熟稔,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
曾经“金、簪两字,人人避讳,绝不敢乱提,不怕轩辕氏,只怕上司盘剥。
“她……要的局势……”不用想也知道,曾经的大周女帝,即使山河破碎,想得依然是大一统。
“怎么可能呢?西北面季氏已形成霸主地位,她守住江北地界不好?”将南面让给东暹王,正好三足鼎立。
凌云观察番张廷逸的面色,扬眸道:“爹,你知道北延三府,西出寒雪关外的摩尔人……若是光让北人来抵御这些强寇,是不是不公平?”
“公平?”张廷逸想起当初让凌云做县府衙役的目的,“为父之所以让你从衙役做起,就是让你学会从小见大,从而懂‘和光同尘’的道理。这世上哪里来公平?”
“和光同尘,不是成为世间千万尘,而是成为容纳尘的光。
既是光,对生灵万物皆是公平。”凌云解释道。
“胡搅蛮缠。”张廷逸一挥手,不与他论这个。“今日我和你叔父给你举行天坛拜师,拾起周朝的繁文缛节,做足排场,让你有王爷的威势。即便是趋炎附势、卑劣凶恶的人也会敬你。凌云,我们对你报以期望。”
“爹,既然我的面子不好使,那我实话实说,这些粮食是打算运往寒雪关,给石鸣春等守关将士。爹,你心中有大义,总能因此应下吧?”凌云跳过中间纠结的部分,直说目的。
张廷逸微震,张口道:“你早这么说……”嘀咕道,“比你嫁人的事好办多了。”
他又道:“若只是将粮草送往寒雪关,为父必定为你促成此事。”
“多谢爹。”凌云轻舒口气,又道,“我将陆鱼儿留下,由他同爹交接此事。另外,楚甲子是天下人的英雄,在我们这养伤……”
“你放心。虽……”不同阵营!?儿子都是人女帝阵营的人,好大一骗局。
张廷逸有点心酸,被蒙鼓里是悲愤,破鼓而出后是无奈:“为父必不让人伤害楚将军,待他双足能动,我派人好车好马送往江北,绝不让人伤他分毫。”
“多谢……”
“谢什么。你我父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就是……就是为父有点辛酸……疼……”张廷逸一个儒生,崇拜儒门,甘愿听胡青史也是想一展抱负。他心中自有一杆称……谁知抱负还没施展,儿子已经是别人阵营的卧底……
“在说什么,夫君怎么这副表情?”花萝推门入室,瞧着张廷逸整换的脸色,多少有些好奇。
“夫人怎么来了?”
“母亲。”两父子纷纷迎向花萝。
花萝道:“你们两人一去多日,难得回府,入书房就是半日,我将饭菜都备好,不见你们来。我就来请你们。”
她握住凌云的手,望着锦冠霞衣的儿子,轻舒口气,“如今是王爷,以后忙的事一大堆,恐怕又不能像以往那样日日见你。”
“母亲。云儿会常回家。”凌云感怀道。
“诓娘啊。你都嫁了人,哪是说回家就回家。”花萝调侃一句,“改日将媳妇带回来,我们见见。”
张廷逸见妻子红了眼睛,赶紧岔开此话题。
若要女帝上门,这不得跪迎媳妇?
“咱们别提他嫁人的事,我的心又愁又亏又闷得慌,五味成杂。走,吃饭去吃饭去。”
扪心自问,若是嫡亲的亲生子,张廷逸真有可能闹一通。
但是,这是凌云……此儿能认下两人做爹娘,且将恩义记在心,就已足够。他自个事,由他自己定夺,为人父母,缘分一场,在旁看护一二,有难处帮一把就行,如这偷运粮草北上,真给寒雪关还是江北海宁大营,谁知道呢?
张廷逸不是糊涂人,对此心中有数,与凌云间的关系也拿捏正好。
凌云暖笑展颜,扶花萝、陪张廷逸前去用膳。
金簪一行人刚入镇,就见一帮人追着个青年打,青年边逃边反击,闹得本就脏乱的街镇越发乱七八糟。
袁珠正要出手被金簪拦下。一行人就看着青年被一群人围殴。
打人的小头领撸袖子道:“北平安,老子告诉你,小玉姑娘是杏楼头牌,你老大一个人好意思让人姑娘养你?没钱别再来,再让我们看到你一次,就打断你的腿。”
“多大的人,仗着你爹北安阳那点名声勾搭人姑娘?人小玉姑娘是你能碰吗?你爹若是真厉害,怎么不陪李将军打进京都,反倒让那反贼慕容成事。”
“哈哈哈……死狗一条,自我吹捧英雄之子,狗屁。”
这些人又是对青年一顿拳打脚踢,而后扬长而去。
袁珠瞧着那场面,从看不下去变成此人活该:“主上,原来是个吃软饭的男人,幸好你拦住我。”
金簪淡声道:“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是实。”
她对北安阳三字有兴趣,主动走上前。
北平安已经抱头缩进墙角,看举动已经被打出经验。
他等一会,不见拳头来,扶着人家的高门石阶站起来。
他抬头时一脸的失意颓丧,乍见到金簪雌雄莫辩的脸,猛得翻个白眼,揉把青紫的脸颊就走。
“北安阳,夏夔帝时的涠洲县丞。”金簪见北平安站定,上前道,“后因茶金税一案受到牵连,入卧秋山为寇,又随李云起征战江南,北伐失败后销声匿迹。”
“我爹带兵打进过东都城,还救过青天伏龙大将军李云起,他们只差一步就能掀皇帝老子。”北平安怒目回吼,周身的丧气稍退,又生出几分活力。
金簪阻止要动手的袁珠,轻笑道:“不可能。”
“什么不可能?”北平安呸口血沫,上下一扫金簪的衣着——不是富贵人。
他没有一点谈下去的兴致,转身要走。
“你不想知道答案?”金簪高声道。
北平安愣了下,头也不回地嗤笑:“重要吗?北伐失利,死得死、散得散,加入天师道成为人家的马前卒,凄凉战死,谁还记得他们?”
“你想要名还是钱?”金簪从初见他的场面以及语气里的意思判断出他现在急缺一样东西。
北平安垂目外露的大脚趾,转身走向金簪:“若你给我买双鞋,我给你这个……外地人带路,怎么样?”
“有意思。”金簪也明白这是北平安的试探,向袁珠示意给钱。
袁珠取出一角碎银抛给北平安。
北平安的眼神动几下,一咬牙跪在金簪面前:“这位小姐,只要你帮我一个忙,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北平安此生誓死效忠小姐。”
清儒看着金簪眯眸的样子,在旁轻声道:“落魄怕了的人,一旦有机会起来,绝不会放手。”
北平安是北安阳的儿子,而北安阳是李云起的后勤大将。
北平安即使不算大富也曾富有过。富过的人一旦入贫,很难熬。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银花对此很有兴趣:“什么忙?若是不害人,我家姐姐还是很乐意做点善事。”
金簪睨向银花:错了。姐姐我现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心软。
“请帮我在杏楼赎一个人。”北平安咬牙道。他不怕金簪知道真相,既然这人知道那么多过往的事,应该知道禹季此人。
禹季,垂洲县令,乃是助力李云起在南面称霸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凌少保的分析里,禹季保住南旋道府等地,不建议李云起南下扰民,属于忠义爱民之人。
金簪将脑海里的档案抽调出来。
“禹瑜是禹季叔叔的女儿,也就是他们口里的小玉姑娘。我爹他们被李云起抓住时,帮禹季叔叔说过话,禹季叔叔一家才得以活命。后来,禹季叔叔同我爹商议,将家中幺女与我定下婚约。
然而,北征失利后,起义军高层遭逢大难。禹瑜和家人失散,一直下落不明。
不久前,我找到她。
她已经成年,被杏楼老鸨送到台前。今日杏楼老鸨要逼她接待卧秋府来的征粮官。请你帮我将她救出来。
只要你救出禹瑜,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答应。”
金簪看向不断磕头的北平安,将他扶起来。“我可以帮你救她。但是,我若要你杀人,你可敢?”
北平安愣怔,深吸口气后道:“乱世无王法,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我也拉过些人,可是,我们赚不到钱,最终还是散了。杀人……我也可以。”
金簪看着他倔强起来的眼神,想必北安阳还是让这个儿子走文人路子,少了点凶悍杀气。
她颔首道:“卧秋府的征粮官到云山县,看来卧秋府君又有大动作。正好,我也想见见这征粮官。走吧,我们去杏楼。”
清儒一把拽住激动的北平安,淡定道:“跟了主上,日后稳重些。”
“哎,是。主上。”北平安的脑袋被清儒转向金簪,又喊了声,“主上。”
【李云起的人,我岂敢真收?】
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人物尽诉他人口。
金簪生在周末时代,见识过风子鸾这等从小人物爬到太宰位的奸人,听过李云起、北安阳这等起义反贼,再有慕容涛这等通敌欲卖国的奸贼。
她望向重新充满希望的北平安,心中有一丝说不清的茫然。
杏楼是云山县最好的花楼。
晚间时分,街道昏暗,唯有此楼灯火通明,女子歌声婉婉、男子豪言壮语,席间燕语豪声,真正应那句:朱门酒肉,路有饿殍。
金簪立在杏楼外,想起两位故人:梵阆和莺歌。
她有些不得劲,朝清儒道:“你同北平安进去。将征粮官和禹瑜一起带出来。”
“是。”清儒也觉得金簪不进这地方为好。
他领北平安、带着一定要凑热闹的银花进杏楼。两人直接威胁老鸨,又等在禹瑜的房间,待征粮官来时将他拿下捉去见金簪。
*学海府*
张廷逸兄弟自从有东暹王的旨后,将学海府君拿下,接连往周边打几场胜战。他们的军队从五万人,飞快壮大至十五万军士。
不说本府的郡守、商户支持他们,就近的兰阳道府、星海道府也被两兄弟收入囊。
至于原先要打的海辰道府金月城,因为是北上东都等地的必经道路。
一时间,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怕成为江北海宁大营和秋山过去胜争道府的眼中钉而没有妄动。
凌云这位拥有周王室正经册封圣旨的东暹王下山,张廷逸兄弟更是欣喜不已,为他举行一场盛大的天坛拜师礼。
胡青史羽扇纶巾,居高站台,接受东暹王的拜礼,被东暹王拜为军师。
楚甲子在军场外看着这幕,明白凌云的相助情,但是无法接受他举旗的口号。然而,他被楚荣捆住双手,腿上吊绑药膏,只能眼睁睁看这一幕发生。
楚荣瞧向黑压压的十五万东暹大军,叹道:“将军,东南确实比我们江北过的舒坦,人多财多,稍许动动就有十五万军。若是他再南下、东进,恐怕收拢不止二十万军。
若东暹王真如举旗口号做事:轩辕已死,东暹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陛下那边岂不是再次孤立无援?”
楚甲子眼露愤恨,塞在嘴巴上的布团被楚荣取下,刚要高喝“放屁”,被楚荣捂住嘴。
楚荣示意手下将楚甲子带离此地,边道:“将军,此时不是上去闹的时候。现在群将兴奋,不会听你说话。此地又不是海宁大营。
其次,你为自己的双足考虑下,你才是陛下的后盾啊。”
离得远,楚甲子得自由,不气反担忧:“凌云这么下去会回不了头,我不能眼真真看他步上李云起、天师道之流的下场。”
“将军,此事已经如此,我们还是传信给行如先生以及陛下吧。东暹王……的部下已有反意,让她们早做准备。”楚荣道。
楚甲子摆手:“我认识的凌云不是这样的人。他若是为我的腿才答应做这事,我过意不去。你的传信写得再委婉一点……”
“再委婉……不显得东暹王被下面的人把持了么。哎,今日过后,这口号必定响彻大江南北,恐怕再委婉都没用。”楚荣叹了声,领命去传信。
公输梁走上来,朝楚甲子拜道:“晚辈公输梁,一直仰慕楚将军。今日有幸一见,果然是英雄人物。”
楚甲子观他眼神落在双足,暗哼一声:“孙大人的高徒,我只敬佩沈长清沈太傅一人,旁得一概不识。”
“呵,晚辈明白楚将军现在的心情,便是我们的老师也被东暹王这大逆不道的口号气倒。”公输梁口上这般说,话语神态间却是笑着。
“不是被你们这些学子给强送回东山府吗?”楚甲子半字不让,“罗里吧嗦,你此来何意?”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今正逢甲子年,又有将军在此,当真是东暹王之幸。今日过后,大江南北无人不晓楚将军是东暹王的人。此次举事,我们必定能成。”
楚甲子冷笑道:“说客?痴心妄想。”
公输梁又道:“将军莫急。楚将军征战十多载,既见过李云起,也打过天师道,就应该明白东南十二道府已有‘天下为公、民主天下’的基础。晚辈是来劝将军弃恶从善,加入东暹王阵营,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顺应天下人心。”
楚甲子勾唇冷嗤:“亏你是儒门学子,忠君敬师之道学到狗肚子里去。不仅将自家老师遣返,还公然带学子强让陛下册封的王爷成为反王,好个读书人。”
“楚将军真爱开玩笑。若是东暹王没有此意,何来建坛拜军师的举动?”公输梁驳斥后也气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通。
他不介意开始口诛笔伐:“慕容奸贼打入京都,烧毁金宫,大火整整烧一月,不见轩辕氏或者护国军北上救驾。传闻女帝太傅、文贤祁大人为护女帝逃出京都,以身挡刀而死。你谈什么忠君、她说什么敬师?”
“你……”楚甲子咬牙。
那时今夏难和卦济闹得不可开交,楚荣无权调度分裂的护国军,被慕容反贼钻空子。
沈长清和祁缙云的绝境求生计谋,却给天下人落话柄。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
公输梁看着楚甲子的背影,眯起眸:该建议军师除掉楚甲子,以免给北地增加战力。
祭天坛上,凌云蟒袍临身,高冠入云,注视着高喊口号的举戟大军,群情激奋以求东暹王迎来大吉太平。
这是洛川江南岸的民心,何尝不是天下人心所求。
他侧目义父张廷逸和叔父张廷玉,两人满面春风,望来时充满期待和希望;再及胡青史,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两位张将军已经拿下兰阳道府。往南走,武阳道府和卧秋道府毗邻,如今两府正有摩擦,我们以国玺之名介入其中,一举拿下两府。此后再东进蓬山道府和南旋道府,这样东、南两面地界属于我们。”胡青云挥扇笑道。
凌云想起学海无涯阁的藏书,若与金宫守藏室相比,缺得大概是轩辕帝史书册。胡青史从海外归来,熟记大陆地理分布,真是准备齐全。
“按军师说得举兵……东南。”
张廷玉上前道:“云儿……不,王爷,这战我去。我的脚被军师治过,已经好多了,可以跨马提刀。”
胡青史扬眉浅笑,又点三位副将随张廷玉一起带兵南下武阳道府。
又令张廷逸招揽的仓鱼和公输梁等人带兵东进卧秋道府。两路进攻,拿下东南两地,定鼎学海道府在东南的地位。
张廷逸被胡青史认命为调度史,负责筹备粮草以及器械运输。
胡青史看向阵列后方的战车,又给两军各派五十车。
虽没有用上风弩,但是用上千弩筒。
一车可抵二十人张弓齐射,战力极为不弱。
凌云按流程给大军送行,待大军出发后,他看向意气风发的胡青史,敛眸道:“军师,接下来又要如何行事?”
胡青史笑道:“我记得你说过,南旋道府是你祖地,而我收到消息,真国玺就在南旋道府。我们得将国玺取回,现在正好借两军进发的时机,穿过两府前往南旋,以拿到‘兵儒天下’的真国玺。
凌云啊,你虽是王,但还是女帝封的王。
若要真正名正言顺,此国玺加上你的仁德功业才能令天下儒士俯首听耳。
另外,你我深入南旋,穿过卧秋,正好给大军提供些消息,如何?”
凌云心道:金簪必定也奔去寻国玺。她出发西六府前就已经布局。
胡青史之所以消息灵通,便是用学海无涯阁的儒门令号召天下崇儒学子。
“好。我同你去南旋府。”凌云的目光落在张廷逸处,“爹,一会我与你回家同娘用膳。”
“哎,好好。”张廷逸就是等这句话,朝胡青史一拜,快步离去。
胡青史眨巴眼睛:“你不带我去你府上?”
“东暹王府的牌子直接给你改成军师府,各回各家吧。另外,不要对楚甲子下手,治好他。”凌云语罢,转身而去。
“呵,周礼加身,有点王爷派头了。”胡青史笑言,领亲卫离去。
郡府道上两马并行,张廷逸看向高大稳重的儿子,缓声道:“云儿,可怪为父和你叔父?”
“爹为何这么说?”凌云垂目道。
“我看得出来,你不喜欢这个东暹王,你的兴趣也不在这上面。
不过,胡军师有一事说得对,江南人经历李云起、天师道,已经是翻天覆地的灾事。如今,平稳一两年,又是小战扰民、波折不断。
从咱们学海府就看得出来,民间富的富、穷的穷,上下矛盾激化。
胡军师说,大家都想过富足安稳的日子,要一个民心所向的朝廷。他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将我们聚集起来。”
张廷逸说道。
凌云知道他们说得没错,也明白金簪要走得路越发艰难。
他颔首道:“爹说得对。”
“我看过你的来信,知道你怕我和叔父因此失了心志,一味想壮大权势。
但是,我们身为男儿、读圣贤书,岂能不一展抱负?”张廷逸伸长手,拍在凌云的肩头,“你叔父自小学武就为能打战,如今总算是心愿得偿。”
凌云心中微宽,思考楚甲子说得另一事。
入郡守府后,他同张廷逸进书房,向义父拜道:“爹,我希望你能将筹措的粮草运过江,送往海宁大营。”
“你……”张廷逸微震,“若是军师知道此事……”
“不叫他知道即可,用余阳县的衙役,由陆鱼儿领头,对方会让江城子来接手。即使消息外露,江城子是我的人,也能蒙混过去。”凌云早已思虑周全。
楚甲子提出粮草北调的事,凌云下观海山前就已经在考虑。
张廷逸听他安排得当,想来是早已琢磨过一番。
他将凌云扶起来,沉吟难定。
两路大军的粮草倒是还行,毕竟南面气候适宜,一年种植两季。只是粮食都在富户手中,需以手中亲近的商户为名结成商盟签字借粮,倒不成问题。
凌云见他迟迟不肯应下,再道:“爹不是一直打听我嫁的妻子吗?爹认为这世上有谁能让我心甘情愿以‘嫁’成婚?”
张廷逸恍然。
关于凌云嫁人的事,两家已经猜测许久。
为此,玲珑闹过陆鱼儿几次。
陆鱼儿含糊其辞,只将凌云和他妻子在南蜀如何恩爱的事说了些,未告知女方的真实身份。对此有所猜测的山栀同花萝浅说过一点,但也没点透。
所以,凌云妻子的身份至今是个谜。
张廷逸听他这么说,琢磨了一会。
花萝说凌云爱雕女帝木偶,属于男人的直觉,他震惊道:“是……她?”不可能!
“是她。”凌云提到她,声音轻婉,面色柔软三分,目光中含情,分明是情根深种。
张廷逸瞠目结舌,难怪弟媳山栀是那样的表情,花萝也是欲言又止。他摆手,原地走两圈,抚须道:“这么说,你的粮草是给她……她准备北征?”
“北方局势战时稳定。胡青史考虑到东南两方,未顾虑到西北。
我想他属意在南方建立小朝廷。但是,这绝对不是簪儿要的局势。”凌云分析道。
张廷逸听他将“簪儿”两字念得如此熟稔,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
曾经“金、簪两字,人人避讳,绝不敢乱提,不怕轩辕氏,只怕上司盘剥。
“她……要的局势……”不用想也知道,曾经的大周女帝,即使山河破碎,想得依然是大一统。
“怎么可能呢?西北面季氏已形成霸主地位,她守住江北地界不好?”将南面让给东暹王,正好三足鼎立。
凌云观察番张廷逸的面色,扬眸道:“爹,你知道北延三府,西出寒雪关外的摩尔人……若是光让北人来抵御这些强寇,是不是不公平?”
“公平?”张廷逸想起当初让凌云做县府衙役的目的,“为父之所以让你从衙役做起,就是让你学会从小见大,从而懂‘和光同尘’的道理。这世上哪里来公平?”
“和光同尘,不是成为世间千万尘,而是成为容纳尘的光。
既是光,对生灵万物皆是公平。”凌云解释道。
“胡搅蛮缠。”张廷逸一挥手,不与他论这个。“今日我和你叔父给你举行天坛拜师,拾起周朝的繁文缛节,做足排场,让你有王爷的威势。即便是趋炎附势、卑劣凶恶的人也会敬你。凌云,我们对你报以期望。”
“爹,既然我的面子不好使,那我实话实说,这些粮食是打算运往寒雪关,给石鸣春等守关将士。爹,你心中有大义,总能因此应下吧?”凌云跳过中间纠结的部分,直说目的。
张廷逸微震,张口道:“你早这么说……”嘀咕道,“比你嫁人的事好办多了。”
他又道:“若只是将粮草送往寒雪关,为父必定为你促成此事。”
“多谢爹。”凌云轻舒口气,又道,“我将陆鱼儿留下,由他同爹交接此事。另外,楚甲子是天下人的英雄,在我们这养伤……”
“你放心。虽……”不同阵营!?儿子都是人女帝阵营的人,好大一骗局。
张廷逸有点心酸,被蒙鼓里是悲愤,破鼓而出后是无奈:“为父必不让人伤害楚将军,待他双足能动,我派人好车好马送往江北,绝不让人伤他分毫。”
“多谢……”
“谢什么。你我父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就是……就是为父有点辛酸……疼……”张廷逸一个儒生,崇拜儒门,甘愿听胡青史也是想一展抱负。他心中自有一杆称……谁知抱负还没施展,儿子已经是别人阵营的卧底……
“在说什么,夫君怎么这副表情?”花萝推门入室,瞧着张廷逸整换的脸色,多少有些好奇。
“夫人怎么来了?”
“母亲。”两父子纷纷迎向花萝。
花萝道:“你们两人一去多日,难得回府,入书房就是半日,我将饭菜都备好,不见你们来。我就来请你们。”
她握住凌云的手,望着锦冠霞衣的儿子,轻舒口气,“如今是王爷,以后忙的事一大堆,恐怕又不能像以往那样日日见你。”
“母亲。云儿会常回家。”凌云感怀道。
“诓娘啊。你都嫁了人,哪是说回家就回家。”花萝调侃一句,“改日将媳妇带回来,我们见见。”
张廷逸见妻子红了眼睛,赶紧岔开此话题。
若要女帝上门,这不得跪迎媳妇?
“咱们别提他嫁人的事,我的心又愁又亏又闷得慌,五味成杂。走,吃饭去吃饭去。”
扪心自问,若是嫡亲的亲生子,张廷逸真有可能闹一通。
但是,这是凌云……此儿能认下两人做爹娘,且将恩义记在心,就已足够。他自个事,由他自己定夺,为人父母,缘分一场,在旁看护一二,有难处帮一把就行,如这偷运粮草北上,真给寒雪关还是江北海宁大营,谁知道呢?
张廷逸不是糊涂人,对此心中有数,与凌云间的关系也拿捏正好。
凌云暖笑展颜,扶花萝、陪张廷逸前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