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1)
隋开皇年间
秋风起,银杏落,天高云淡。
黄叶化作蝴蝶,拍打着焦枯的翅膀,随风舞动着。
突然,一个小小的团扇扑向银杏叶,黄叶的轨迹一偏,又随风跳起了舞。一个十一、二岁的黄衣女孩正持着团扇,屏息凝神地观察着秋叶的轨迹,伺机而动。三千青丝披散在她身后,伴着襦裙随风轻舞。踏在厚厚秋叶上的赤足,显得她更像是银杏刚化成的、不谙世事的山野精怪。
厚厚的黄叶中,一条蛇同样伺机而动,可它刚要扑向少女,便被少女捏住了七寸,抓了起来。
少女回头寻找来时的路,却发现厚厚的黄叶已经将痕迹掩去。
不过无妨,她照样揪得出幕后黑手。
一哂,又翻了个白眼,她手上的劲越发狠了起来。蛇咝咝地吐着信子,竭尽全力挣扎着,却是无济于事。从开始的扭曲挣扎到后来无意识地颤动,蛇坚持不住想要早登极乐,它的主人终于也撑不住了。
“嬛姊你住手啊!”白衣的男孩慌慌张张地从树后跑了出来,竟顾不上勾在了树上的发带,只是飞也似的跑到少女面前,从她的手里把蛇抢了出来,“小菜有什么错,你要这样对它!”
“没什么错?虽然它只是一条无毒的菜花蛇,但它吓了多少无辜的女孩,和你一起作了多少戏,让你成了多少女孩眼中的驱蛇英雄!”少女故作生气,脸颊也略染上了薄红,有一下没一下用团扇敲着手背,作出一幅训斥的样子。
男孩垂着头,头发被风吹得蓬乱,几片黄叶在其中若隐若现,偏生他还不以为意,只是玩起了自己的手指 。
少女开始还忍着笑,可再一瞟到黄叶中那条乱逃乱窜的蛇,她就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哈哈!”
“嬛你别笑……啊,痛!”这是少女替男孩摘去头上黄叶时,男孩头发被扯到发出的惨叫声。
不一会儿,男孩的头发重新系上了发带,少女坐在地上,单手拖腮,用食指敲着满是黄叶的地。“说吧,这么远来找我什么事?”
“是妲姐让我来叫你回去……”
“不早说!该不是又有什么臭男人去纠缠妲姐……我得赶快回去……”少女冲出了银杏叶,穿上鞋子。可刚出林子,她就放慢了步伐。回头看了一眼男孩,她周身气质一变,方才的娇憨荡然无存,眉眼风流,皎如清风明月。
“可若妲姐真的有什么事,又岂会差你这么个富贵闲人来找我?”一边说着,她一边慢慢悠悠走上了回家的路。
林中只余了男孩,他待了一会儿,自觉无趣,便也招手唤蛇,踱步回去了。
前阵子,村中搬来了一户苏家,这家没有高堂,只有三个未婚配的少年人。长姐苏妲,生得妩媚婀娜,却是个持家的好手,一个人带着一对年幼的弟妹生活,竟也活得滋润。二妹苏嬛,与其姐不同,气质如修竹,眉目若星河,可称一声君子端方,只是偏爱男装,极少在众人面前穿红装戴花黄当个正常的姑娘。三弟苏修则是个顶调皮的小子,天天和三教九流的人厮混一处,却自有一套立身准则。形容未开,但也招得不少女孩倾慕。
苏嬛走在阡陌中,走得从容,素来曳地的襦裙也未因她的动作沾上一点儿泥水。
妲姐不会出事,她很清楚。因为妲姐虽然温柔,但行事从不拖泥带水,这几个月,她还从不知多少个想趁他们刚搬来,人生地不熟时占他们便宜的恶霸身上反敲下了不少油水。
微风拂面,带来的不止是农民收麦子时,镰刀划过的声音,还有细碎的议论。
“那是苏二姑娘?她今天转性,打扮成女孩了?”
“嘿嘿,如果能娶到她,她穿一辈子男装我都不介意。”
“哦……原来你喜欢男人!”
“入你阿母的!”
两个青年在田里挥起了镰刀,朝对方比划着。
这些自然入了苏嬛的耳,她一笑,正欲离去,却又听到了什么,放缓了脚步。
“你说这苏家,看着也曾是个大户人家,不会来自那什么乌衣巷吧?”
乌衣巷?
苏嬛轻微摇了摇头,却想起了一桩旧事。
东晋
一个头上挽了发髻,却以树枝代替钗环的少女领着一对孩童匆匆进了那条巷子。她身着布衣,衣裳还有几处划破,头发却是一丝不乱。她牵着的那两个孩子,看着是明眸皓齿,明明是平民百姓,却隐隐有大家的气度。
少女能感受到,自他们进了这巷子,明里暗里打量的目光就没少过,她的全身,好像都浸在火烫的油里,被翻来覆去地炸。贪婪和待价而沽,让她浑身发麻。在安静的巷子里,她匆匆跑着,好像想要赶快离开。
——但这只是偷窥者们以为的。
“小修,别闹,别破了妲姐的幻象。”女孩瞥了一眼似要暴起杀人的男孩,传音道。
“嗯,小修要听阿嬛的话,不然我们的假身份就又不能用了。”美艳温柔的少女无视那些流连在她脸上、身上的各种目光,抬手摸了摸苏修的头。
“妲姐,别……”苏修护住头,脸上飘过一片红云,转瞬即逝。又回头怒瞪着那些人,“可……”那些人里面又有多少人想把他们打晕,卖进窑子或南风馆!
“别看人心,太脏。”苏妲依然笑着,盛放如七月的花。她握紧了他的小手,“万事有妲姐。”
苏嬛也笑了起来,温煦如三月的风:“别人想用泥巴糊你,又何须糊回去,反脏了自己的手。”
“好了,到了。”苏妲嘴角的笑容消失了,“要和嬛妹告别了。”
仔细听去,她的语气中不只有伤感、惋惜,还夹杂着些莫名的释然。
苏修一下子弹起,扑进了苏嬛的怀里,可没过几秒钟就被她推开。
幸亏苏妲反应快,及时伸手抱住了他,才避免了他后退时左脚踩右脚摔倒的悲剧命运。
看到这一幕,苏嬛的眉眼弯成了月牙。
苏修小脸皱成一团,拉起苏妲的衣角,委屈地看向少女;“妲姐,阿嬛凶我!”
“是你先摸我胸的。”苏嬛面色不变,似乎全然没把刚才那一推当回事。
“那不是分别前的拥抱吗?不识好人心!再说你这四五岁的身子,有个……”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停!都年岁上千了,如何还是这般……”苏修还想说下去,轻柔的女声响起,止住了他的话头。明明没什么威势,只是哄孩子的语气,他却意外地配合,捂住了嘴,低下了头。苏妲看向眼前的大门:“天要黑了。”
天要黑了,那些人心中的魑魅魍魉,也要撕破那些虚伪的皮囊,出来在月色下嬉戏了。
毕竟,这里可是有名的“人牙子巷”啊……
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们敲响了面前的门。
一个男孩低着头开了门,头马上挨了一掌:“这么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看门的是大户人家的门面,这副样子,看哪家会要了你去!”
随之孩子匆忙挺胸抬头,门里头妇人的头也抬起,目光上移,直到和苏妲对上。原先那个见眉不见眼的笑容,在她看见三人的细粗布衣裳后迅速撤去。她眼角挑起,显得那张脸越发凶戾。粗粗一看,谁都会觉得这人不好相与。
那姐弟三人也在门开前收拾好了情绪。苏妲抿起嘴唇,一手紧拉着苏嬛的手,一手死命搓着衣角,直搓得手指发白也不曾放松。一侧敛眉低眼的是苏嬛,她脸上并无其它情绪,只是双眼直愣愣盯着地面。苏修更绝,泪珠包在眼中,泫然欲泣。
张了张口,苏妲看向妇人。知晓时间不等人,不能浪费妇人时间让她不耐烦,使她那妹子受到妇人针对,令妇人性命堪忧,她一闭眼,狠心道:“求夫人垂怜,收下我这妹子,给她一条生路吧……这乡里都知道您是最心善的,至少不会动不动扣了孩子的粮食,就是……送走,也绝不至于沦落到那地方……”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送走”前还停了一停。明眼人都听得出来,她原想说“卖”,只是不知为何改口。
“若能在个姑娘身边侍奉,也能算是天大的福气了。”苏妲又赶忙拉了拉苏嬛的袖子:“还不见过恩人。”
苏嬛眉眼微微扯起,似露出了一个不情愿的笑,又似风雪堆在唇边,冻得她连令嘴角稍弯都做不到,更别说笑了。这个模样消失得很快,快到甚至令人怀疑它是否存在过。不过片刻, 见苏嬛就对妇人行了一个礼,礼数周到,行为端庄。
妇人斜睨她一眼,神色稍霁:“随我来。”
就在妇人转身时,苏嬛的肩膀忽然一沉。脖子旁的搔痒和柔软轻轻拥住她,肩前垂下的黑发与她的青丝交缠在一起,却又泾渭分明。
她本应马上给背后那人一个过肩摔,制住他。
可现在她不想。
脖子某处有些冰凉,兴许是小修的气息拂上了他滴下的泪吧。
秋风起,银杏落,天高云淡。
黄叶化作蝴蝶,拍打着焦枯的翅膀,随风舞动着。
突然,一个小小的团扇扑向银杏叶,黄叶的轨迹一偏,又随风跳起了舞。一个十一、二岁的黄衣女孩正持着团扇,屏息凝神地观察着秋叶的轨迹,伺机而动。三千青丝披散在她身后,伴着襦裙随风轻舞。踏在厚厚秋叶上的赤足,显得她更像是银杏刚化成的、不谙世事的山野精怪。
厚厚的黄叶中,一条蛇同样伺机而动,可它刚要扑向少女,便被少女捏住了七寸,抓了起来。
少女回头寻找来时的路,却发现厚厚的黄叶已经将痕迹掩去。
不过无妨,她照样揪得出幕后黑手。
一哂,又翻了个白眼,她手上的劲越发狠了起来。蛇咝咝地吐着信子,竭尽全力挣扎着,却是无济于事。从开始的扭曲挣扎到后来无意识地颤动,蛇坚持不住想要早登极乐,它的主人终于也撑不住了。
“嬛姊你住手啊!”白衣的男孩慌慌张张地从树后跑了出来,竟顾不上勾在了树上的发带,只是飞也似的跑到少女面前,从她的手里把蛇抢了出来,“小菜有什么错,你要这样对它!”
“没什么错?虽然它只是一条无毒的菜花蛇,但它吓了多少无辜的女孩,和你一起作了多少戏,让你成了多少女孩眼中的驱蛇英雄!”少女故作生气,脸颊也略染上了薄红,有一下没一下用团扇敲着手背,作出一幅训斥的样子。
男孩垂着头,头发被风吹得蓬乱,几片黄叶在其中若隐若现,偏生他还不以为意,只是玩起了自己的手指 。
少女开始还忍着笑,可再一瞟到黄叶中那条乱逃乱窜的蛇,她就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哈哈!”
“嬛你别笑……啊,痛!”这是少女替男孩摘去头上黄叶时,男孩头发被扯到发出的惨叫声。
不一会儿,男孩的头发重新系上了发带,少女坐在地上,单手拖腮,用食指敲着满是黄叶的地。“说吧,这么远来找我什么事?”
“是妲姐让我来叫你回去……”
“不早说!该不是又有什么臭男人去纠缠妲姐……我得赶快回去……”少女冲出了银杏叶,穿上鞋子。可刚出林子,她就放慢了步伐。回头看了一眼男孩,她周身气质一变,方才的娇憨荡然无存,眉眼风流,皎如清风明月。
“可若妲姐真的有什么事,又岂会差你这么个富贵闲人来找我?”一边说着,她一边慢慢悠悠走上了回家的路。
林中只余了男孩,他待了一会儿,自觉无趣,便也招手唤蛇,踱步回去了。
前阵子,村中搬来了一户苏家,这家没有高堂,只有三个未婚配的少年人。长姐苏妲,生得妩媚婀娜,却是个持家的好手,一个人带着一对年幼的弟妹生活,竟也活得滋润。二妹苏嬛,与其姐不同,气质如修竹,眉目若星河,可称一声君子端方,只是偏爱男装,极少在众人面前穿红装戴花黄当个正常的姑娘。三弟苏修则是个顶调皮的小子,天天和三教九流的人厮混一处,却自有一套立身准则。形容未开,但也招得不少女孩倾慕。
苏嬛走在阡陌中,走得从容,素来曳地的襦裙也未因她的动作沾上一点儿泥水。
妲姐不会出事,她很清楚。因为妲姐虽然温柔,但行事从不拖泥带水,这几个月,她还从不知多少个想趁他们刚搬来,人生地不熟时占他们便宜的恶霸身上反敲下了不少油水。
微风拂面,带来的不止是农民收麦子时,镰刀划过的声音,还有细碎的议论。
“那是苏二姑娘?她今天转性,打扮成女孩了?”
“嘿嘿,如果能娶到她,她穿一辈子男装我都不介意。”
“哦……原来你喜欢男人!”
“入你阿母的!”
两个青年在田里挥起了镰刀,朝对方比划着。
这些自然入了苏嬛的耳,她一笑,正欲离去,却又听到了什么,放缓了脚步。
“你说这苏家,看着也曾是个大户人家,不会来自那什么乌衣巷吧?”
乌衣巷?
苏嬛轻微摇了摇头,却想起了一桩旧事。
东晋
一个头上挽了发髻,却以树枝代替钗环的少女领着一对孩童匆匆进了那条巷子。她身着布衣,衣裳还有几处划破,头发却是一丝不乱。她牵着的那两个孩子,看着是明眸皓齿,明明是平民百姓,却隐隐有大家的气度。
少女能感受到,自他们进了这巷子,明里暗里打量的目光就没少过,她的全身,好像都浸在火烫的油里,被翻来覆去地炸。贪婪和待价而沽,让她浑身发麻。在安静的巷子里,她匆匆跑着,好像想要赶快离开。
——但这只是偷窥者们以为的。
“小修,别闹,别破了妲姐的幻象。”女孩瞥了一眼似要暴起杀人的男孩,传音道。
“嗯,小修要听阿嬛的话,不然我们的假身份就又不能用了。”美艳温柔的少女无视那些流连在她脸上、身上的各种目光,抬手摸了摸苏修的头。
“妲姐,别……”苏修护住头,脸上飘过一片红云,转瞬即逝。又回头怒瞪着那些人,“可……”那些人里面又有多少人想把他们打晕,卖进窑子或南风馆!
“别看人心,太脏。”苏妲依然笑着,盛放如七月的花。她握紧了他的小手,“万事有妲姐。”
苏嬛也笑了起来,温煦如三月的风:“别人想用泥巴糊你,又何须糊回去,反脏了自己的手。”
“好了,到了。”苏妲嘴角的笑容消失了,“要和嬛妹告别了。”
仔细听去,她的语气中不只有伤感、惋惜,还夹杂着些莫名的释然。
苏修一下子弹起,扑进了苏嬛的怀里,可没过几秒钟就被她推开。
幸亏苏妲反应快,及时伸手抱住了他,才避免了他后退时左脚踩右脚摔倒的悲剧命运。
看到这一幕,苏嬛的眉眼弯成了月牙。
苏修小脸皱成一团,拉起苏妲的衣角,委屈地看向少女;“妲姐,阿嬛凶我!”
“是你先摸我胸的。”苏嬛面色不变,似乎全然没把刚才那一推当回事。
“那不是分别前的拥抱吗?不识好人心!再说你这四五岁的身子,有个……”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停!都年岁上千了,如何还是这般……”苏修还想说下去,轻柔的女声响起,止住了他的话头。明明没什么威势,只是哄孩子的语气,他却意外地配合,捂住了嘴,低下了头。苏妲看向眼前的大门:“天要黑了。”
天要黑了,那些人心中的魑魅魍魉,也要撕破那些虚伪的皮囊,出来在月色下嬉戏了。
毕竟,这里可是有名的“人牙子巷”啊……
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们敲响了面前的门。
一个男孩低着头开了门,头马上挨了一掌:“这么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看门的是大户人家的门面,这副样子,看哪家会要了你去!”
随之孩子匆忙挺胸抬头,门里头妇人的头也抬起,目光上移,直到和苏妲对上。原先那个见眉不见眼的笑容,在她看见三人的细粗布衣裳后迅速撤去。她眼角挑起,显得那张脸越发凶戾。粗粗一看,谁都会觉得这人不好相与。
那姐弟三人也在门开前收拾好了情绪。苏妲抿起嘴唇,一手紧拉着苏嬛的手,一手死命搓着衣角,直搓得手指发白也不曾放松。一侧敛眉低眼的是苏嬛,她脸上并无其它情绪,只是双眼直愣愣盯着地面。苏修更绝,泪珠包在眼中,泫然欲泣。
张了张口,苏妲看向妇人。知晓时间不等人,不能浪费妇人时间让她不耐烦,使她那妹子受到妇人针对,令妇人性命堪忧,她一闭眼,狠心道:“求夫人垂怜,收下我这妹子,给她一条生路吧……这乡里都知道您是最心善的,至少不会动不动扣了孩子的粮食,就是……送走,也绝不至于沦落到那地方……”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送走”前还停了一停。明眼人都听得出来,她原想说“卖”,只是不知为何改口。
“若能在个姑娘身边侍奉,也能算是天大的福气了。”苏妲又赶忙拉了拉苏嬛的袖子:“还不见过恩人。”
苏嬛眉眼微微扯起,似露出了一个不情愿的笑,又似风雪堆在唇边,冻得她连令嘴角稍弯都做不到,更别说笑了。这个模样消失得很快,快到甚至令人怀疑它是否存在过。不过片刻, 见苏嬛就对妇人行了一个礼,礼数周到,行为端庄。
妇人斜睨她一眼,神色稍霁:“随我来。”
就在妇人转身时,苏嬛的肩膀忽然一沉。脖子旁的搔痒和柔软轻轻拥住她,肩前垂下的黑发与她的青丝交缠在一起,却又泾渭分明。
她本应马上给背后那人一个过肩摔,制住他。
可现在她不想。
脖子某处有些冰凉,兴许是小修的气息拂上了他滴下的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