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一觉无梦,再醒来便觉已回到了自己的寝殿。

    她起身,外面侍女听见动静走了进来。

    “殿下醒了?”是芳蕤。

    流光神色已清明,却道:“怎么回了望舒宫?宫宴散了吗?”

    芳蕤点了点头,扶她起身:“圣上也吃醉了,又念及冬夜天寒,怕小王孙们禁不住,便下令宴席早散,让众人回家守岁去了。”

    芳蕤又召来侍女端来热汤,见殿下穿戴好便绞了帕子递过来。

    “什么时辰了?”流光问。

    恰时窗外一声爆竹轰鸣,主仆二人侧首相顾,见天边已起绚烂烟火,铁树银花点亮了金陵的半边苍穹。

    芳蕤温柔而笑:“新年已至。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恭喜殿下又长了一岁,福泽更加深厚了。”

    殿外已有欢声笑语。宫侍们捧着花灯,步履翩跹地穿过长长的宫廊,她们在前殿的湖边嬉笑打闹,看那一盏盏花灯随着流水飘向远方,与宫城外的人间烟火缓缓相融。

    流光簪好发髻出了寝殿,却见殿外的桌案上静静搁了一盏明月灯。

    那盏灯的笼纱已有些旧了,在这新年的最初一刻却并不妨碍它与明月争辉。

    “谁点的灯?”她问。

    芳蕤也不清楚,便看向一直守在这里的侍女。

    那侍女道:“回殿下,是玄倾大人。”

    玄倾?芳蕤看向殿下,却见殿下盯着那盏明月灯发愣。

    正巧玄倾听见交谈声从殿外走了进来。

    “我觉得殿下看见它会开心点。”他温和了语气。

    流光的眸光难得柔软了几分。

    芳蕤见殿下如此神情,又想到这盏明月灯是殿下北上带回来的,料想其中必定有一段往事,她带着侍女悄悄退了出去。

    玄倾走近:“近日江湖传闻殿下可有耳闻?”

    流光回过神。

    “谢青城不会杀长春子,他没有理由,苍梧也没有。”她淡淡道,第一次没有向往常一样回避关于那个人的事情。

    “但来者不善,苍梧被困局中,谢少主此时当是很艰难。”

    流光长睫轻颤,却笑了:

    “太过拙劣的栽赃,还捆不住苍梧年轻的少主。”说着,她走近那盏明月灯,俯身查看正燃烧的明烛,“此局虽凶险,然并非不可破。除了苍梧,大燕亦被困局中,仔细想来设局者与他们或有旧怨。”

    她拿起一旁的剪刀剪去已烧得浑浊的烛芯,本有些暗的灯笼顿时亮了几许。

    “殿下会插手吗?”安静片刻,玄倾突然问。

    握着剪刀的手一顿。

    “不会。”

    流光未抬目,只伸手拨了拨剩余的灯芯,放下了剪刀。

    “因为我接下来需要你去查一件事。”她神色忽然郑重。

    “何事?”

    “去查查太傅夫人的底细。”

    “魏夫人?怎么了?”玄倾不解。

    流光负手,望向窗外漫天烟火,忽笑:

    “昨夜醉酒,朦胧间好像发现一件极有意思的事。”

    而此时距离天山不远的一处小城,两个年轻人正躺在一间破庙的屋顶喝酒。他们身侧皆搁了一顶乌黑的幕离,遥遥相望着人间的漫天焰火。

    “想不到今年的除夕夜竟是我们两个在一起过。”叶晟叹着世事无常,最终还是笑了起来。

    谢青城喝了一口酒,闻言也勾了唇:“是啊,的确想不到。本来我打算去金陵的。”

    去金陵?

    叶晟心思一动,他看向身侧已有几分迷醉的青年,笑问:“应当不是为了去看我吧?”

    他受到一记白眼。

    “倒是忘了关心,你和殿下如今是何情况?”

    都说青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但从那日金陵暗巷的对话来看,叶晟觉得那位殿下对青城却也未必没有情分。

    说到这个,谢青城又灌了一口酒水,他抬首看向漫天星辰,苦笑一声:

    “她走那日,把婚书信物还给了我。”

    那日他从沉醉中醒来,身侧已人去楼空,只余枕畔一缕微浅的香息还有她压在枕下的婚书信物。那从喜悦之中乍然跌落的感受,他已不想去回忆了。

    那时他正懊悔为何觉睡得太沉,连她起身竟也不知,否则就算是天涯海角他也立刻飞马奔过去。谁知起了身才发现殿中点了比平日多一柱的安神香,只觉一腔热血被冷水浇了个冰凉。

    她走得是那般决绝,未留只言片语,甚至连个挽留的机会都不想给他。

    叶晟注意到他面上的黯然,挪动身子朝他靠近了些。

    “那殿下的意思该很鲜明了?那你呢,如此情形还要继续吗?”他问。

    在金陵长大,他很理解那位殿下,位高权重,却也身负重责,与朝中一群老狐狸斡旋多年,修炼了一颗近妖多智的心,便连感情都是要步步为营,极为慎重的。

    谢青城摇摇头:

    “不知道,所以我才要去金陵。”

    只有去金陵,他一眼便钟情她的地方,只要能看见她,他才知道自己的心该去往哪里。

    他一双润泽的眸子虽有些迷茫,却也明亮。

    还要去金陵?

    叶晟笑了,拍拍他的肩膀:“那看来还是要继续呀。”他语气调侃,却又细微一叹:“你暂且还放不下。”

    谢青城也笑:“也许吧。继不继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浮生若梦,如果不能爱我所爱,求我所求,岂不辜负匆匆数十载光阴?”

    叶晟听在耳里,微微怔然。

    “是啊。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若无所求,无所钟爱,岂不成一桩憾事?”

    他出身金陵,虽为世家子,但因在祖父身侧长大,也是江湖人。这些年他替祖父跑腿江湖诸事,也会替父亲打理家族生意,如今二者间也能做到持恒。但若说这些是他自己所求,那便错了,他也只是按照祖父和父亲的意愿做着这些事情。说来惭愧,年近而立,他也并不知自己所求为何,更遑论有所爱。

    他看向青城,不得不承认,这一刻他竟有些羡慕这样年轻气盛的一心一意,或者称之为“执迷不悟”也可。

    “青城,我会祝福你们。”他忽而开口,举起手中酒袋敬他。

    谢青城微讶。

    他与元徽这桩事牵绊至今,说到底也是他一厢情愿的多,便连雁飞那样年少轻狂的公子哥都不甚看好,没想到素来稳重的阿晟却多有祝福。

    谢青城洒脱一笑,举起酒袋酒袋与他的撞了一下,真心道:“多谢。”

    两人对月各饮一口。

    酒袋已有些空了,远方的烟花却未歇,谢青城晃了晃酒袋,坐起了身。

    “走吧。难得的除夕夜,只喝酒怎么行,我们去逛长街,毕竟今夜之后明日可有得忙了。”他笑。

    叶晟亦笑:“却之不恭。”

    次日,二人酒醉梦醒,动身赶往天山。

    因着新年,天山弟子大多已放假归家,再加上正逢老祖宗长春子去了,偌大的天山更加人影萧条,显得十分清寂。夜色降临,谢青城二人换一身外门弟子服,稍稍易了容貌,各自拎了一只的长毛兔子行走在天山内门之中。

    来往的弟子虽见他们眼生,但看他们皆穿着外门弟子服,又拎着山中打来的野兔,猜到许是送去炼丹房那边,便也不觉惊奇。

    谢青城二人也的确往炼丹房而去。

    走至一处,叶晟见四周已无人,低声道:“这道圆好歹也是一派长老,连除夕这样的日子都留在天山不回清虚门的吗?”

    他们早几日便在天山打转,之所以拖到今日才来探炼丹房,就是因为那老道整日守在那里,一刻也离不得。本来打算趁着他回清虚门过年他二人再潜进来探探,谁知今日起早来打听,那老道竟也没回去。

    他还真当天山是自己的家不曾?

    “他在天山留了这么久必然有要事,那炼丹房想必极有猫腻。”谢青城说着,带着他避开两个迎面而来的弟子,又道:“好在今晚天山有元日宴,那道圆想必已入席,我们就趁这个时辰去探一探他那丹房到底在捣鼓些什么东西。”

    丹炉房里,道圆果然不在,只十三四岁的童子守在药炉旁,正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吃得滋滋有味。

    谢青城捡起一颗石子弹了过去,击中了那童子的睡穴,热腾腾的饺子顿时滚落一地。

    二人探进炼丹房,顺手阖上房门。

    叶晟见房中陈列着不少瓶瓶罐罐,架子上摆放着不少草药,仔细一看还不乏奇珍。

    回头见青城正查看那童子守着的药炉,他走过去,见青城正拿起药炉旁架子上摆放的丹药瓶,拔开塞子嗅了嗅。

    “这是什么?”他问。

    “毒。”谢青城言简意赅。

    毒?

    叶晟知他极通药理,说是毒那必然不会有假。

    他只奇怪这道圆在天山炼毒做什么?想着他也问了出来。

    谢青城瞧了一眼房中角落,那里堆了几个长毛动物,有野兔、山鼠还有一些貂类,无一例外已是尸体。

    他走过去拎起一只长耳兔子仔细查看了眼,发现这兔子口流黑血,兔身青黑,再查看那几只山鼠和灵貂,皆是相同症状。

    叶晟自然也看到了。

    “看来抓来的兔子都用来试药了。但只炼个毒药而已,道圆为何非要赖在天山炼?”

    那清虚门在江湖上也算略有声名,没道理连个炼丹房也没有,何况那道圆在清虚门中也算德高望重的长老,怎么想也不合情理。

    谢青城沉默片刻,他放下那只僵死的兔子。

    “那日我见长春子,起初便察觉他内息极为紊乱,身上却并不见外伤。后来事发突然,我也没顾得上此事。如今再回想,就算我当时来不及援手,按照长春子自己的修为没道理会躲不过那把匕首。”

    “你的意思是?”

    “我们恐怕还要去后山一趟。”

章节目录

徽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向意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意晚并收藏徽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