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脸色现在已不能只用难看来形容了,自己的宠臣还有前后两任宠妃竟都是怀揣狼子野心的敌国眼线,这对任何帝王而言都是面上无光的事情。

    这稍有不慎便危及社稷,即便是一国之帝也得向元皇室的祖宗还有天下人请罪......

    “逆臣!贼子!”元昭帝痛骂,将手中的卷宗砸向了跪在殿上的魏锦书。

    群臣之首的魏太傅,此刻却很平静。

    他跪在殿中,面向流光的方向抬首,神色中没有一丝身份与阴谋败露后而该有的恐慌,反而面带笑意。

    “殿下果真好手段啊。皇室血脉之疑,哪怕是东宫太子都逃不过这样的诛心之论,可这竟也不能将殿下拉下马,这一局殿下赢了,可今夜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话落,他突然站了起来,于此同时,因救驾进入殿中的禁军纷纷拔刀,刀口横向元昭帝和满殿重臣。

    “圣上,禁军,全是禁军......”

    女眷们惊呼中乱成一团,内侍也满口惊慌之语。

    禁军统领已拔刀立在魏太傅身侧,魏夫人和小魏后连忙躲到了魏太傅身后......

    谁都没料到禁军会倒戈相向,可想到传言中这位江统领的出身.....

    “太傅、你、你竟敢谋逆”杜御史颤着手指着魏太傅大骂。

    “乱臣贼子!”众臣喝骂遍起。

    魏太傅大笑。

    “我本不是魏民,谈何谋逆?自古江山之主,能者居之,何况”魏锦书环视杜御史等人,又看了一眼正被武官护佑在身后的元昭帝,冷笑,“诸位不是早就对咱们如今的这位圣上颇有微词了吗?毕竟本官有今日,多亏了圣上宠信。”

    这是承认了自己是大燕的暗桩!

    众臣一噎,的确今日之祸,说到底在......元昭帝的脸色黑如锅底。

    殿中气氛紧张,武官虽尽责守在帝王身侧,但手中没有兵器,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禁军还有这么多人手,即便休沐中的金吾卫能及时支援,今夜的情况怕是也不会很好。

    大殿之上唯独流光抚掌而笑。

    “是本宫小看了魏太傅。可本宫有一疑惑,今日太傅若谋逆得逞,登上这至尊之位,不知是新皇还是燕臣?”

    如今小魏后已失子,若魏氏今夜得逞,皇位很大可能不会再姓元,那自然便要姓魏或姓秋,可这样一来曾经的大燕暗桩便与大燕帝王平起并坐,这可不是君臣相宜的祥兆。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魏锦书显然也无意隐瞒。

    “本官筹谋多年,自然不甘为他人作嫁衣。”他盯着流光,笑得老谋深算,“摄政殿下放心,这个江山总归不会姓燕。”

    闻言,流光指尖点了点蛟龙首,她笑:

    “看来魏太傅今夜是势在必得,可太傅竟如此胜券在握吗?”

    察觉她语中或有深意,魏锦书面色一变。

    “殿下何意?”

    流光笑而不语,魏锦书的脸色却越来越惊疑不定。

    不、一定有哪里不对!

    元徽的神色太过从容,一定有哪里不对!

    魏锦书眯着眼睛绞尽脑汁地去想到底何处出了差错,禁军统领江澄却面色发白。

    因为他察觉太静了,不是满是禁军的殿中,而是殿外,殿外太静了。

    今夜起势时,因金吾卫休沐,江澄做为禁军统领,宫城所有兵马调动皆由他负责,除了殿中他还留了两支禁军守在殿外,可如今殿外那本该站着兵卒的角落不知何时已空空如也。

    隐秘的恐惧攫住了江澄的心神,这位新上任不久的禁军统领开始止不住地额角滴汗。

    寂静中,一个近窗的禁军小卒不知是否也察觉了殿外的不妥,他紧握手中的刀柄轻轻抵开了身后的窗。

    入目便是密密麻麻的箭矢,吓得那小卒一个激灵,丢了手中的刀刃。

    “统领,窗外、窗外有兵马,窗外有兵马......”

    魏太傅和禁军统领皆面露骇色。

    众人见状,便知事有变数,却不知是援军还是意欲一网打尽的黄雀。

    有内侍眼尖,透过轩窗半开的缝隙瞥见手持□□的士卒所穿戴的帽翎服饰,惊喜呼号:

    “圣上,是飞羽军!是飞羽军!”

    竟是城外大营的飞羽军!

    魏锦书的脸色变了又变,不知想到什么,猛然抬目看向始终高坐云端的流光。

    她才是今日这殿上最气定神闲,又胜券在握的人。

    “殿下何时调的兵马?”他瞥向流光身侧那道光从身形看便俊逸挺拔的人,“玄倾近日从未离开过殿下近侧,殿下是何时调的兵马?”他再次问了一遍。

    “怎么?调兵的非得是玄倾吗?”流光笑。

    不是玄倾,那就是......魏锦书猛然想到了一个人。

    “杨行!是杨行!”他近乎笃定道。

    怪不得偏偏是今日金吾卫休沐,原来元徽早就料到了上元宫宴会生变数......

    想必此刻的殿外除了飞羽军,还有金吾卫,毕竟也只有熟悉宫中各处的金吾卫才能悄无声息地把飞羽军引进来。

    此时殿门处并肩行来二人,正是金吾卫指挥使杨行与飞羽军都尉。

    他二人朝元昭帝和流光各自行了礼。

    “殿外如何?”流光问。

    “殿外叛军尽诛,请殿下示下。”杨行回道。

    既如此,流光缓缓坐直身子,唇角漫出的笑意带了丝冷冽的意味。

    “金吾卫、飞羽军听令!”

    “臣在!”

    “拿下殿中乱臣贼子,禁军若有不降者,尽诛!”

    此话一落,殿上胜负便已分明,魏党官员面色灰败。

    禁军缴械的缴械,负隅顽抗的负隅顽抗,或许知晓了大势已去,魏锦书的神色在极尽张狂得意后变得很平静,任由金吾卫的刀刃扣上了脖颈也没有丝毫反抗,他的妻女连同小魏后也随之被拿下,反倒是江澄,他执刀暴起,想要救小魏后不成便意欲攻向高座上的流光,却被玄倾一剑拦下,当场伏诛......

    等到这一场动乱平息,殿上已血流成河。

    女眷们脸色苍白,官员们亦不遑多让,这一场宫宴所经历的凶险恐怕不是回去后只噩梦一场那般简单,流民、暗桩,各家府邸恐怕都要来一番大清洗......

    而此时,旁观了殿中所发生的一切的上官青云,执掌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他看向一旁的面色苍白的上官乔,

    “孽障,还不说实话吗?”

    是喽,众人差点忘了,这上官乔是如何混入禁中的如今还没个论断呢。

    “父亲,女儿、女儿并不知他是敌国暗桩......”上官乔语无伦次,她瘫坐在殿上,慌得六神无主。

    果然也是魏太傅搞的鬼啊,众人便看向流光。

    至于元昭帝,此刻的帝王一脸疲乏,已无心却理会殿中的纷纷杂杂。

    流光看了一眼垂目立在殿中的上官青云,后者垂目恭敬,永远是那副平淡如水的模样。

    众人还在等摄政殿下的吩咐。

    “上官乔羁押候审,至于魏氏等人,下大理寺暗牢,无本宫诏令,任何人不得亲近探视。”流光收回视线,又道,“今日上元宫宴波折横生,其中凶险让众卿受了惊吓,现下便各自带着家眷回去吧。回去睡个好觉,边关战事吃紧,今日之后还许多事需诸位费心......”

    摄政殿下既如此说了,就意味着今夜之事算彻底落下帷幕,众人心下松了一口气,携妻并子告退,等出了大殿外,夜风一吹,只觉后背冰凉。

    众人告退间隙流光也从蛟首座上站起,或许是久坐缘故,她刚刚站直身子整个人便晃了晃。

    “殿下”玄倾眼疾手快地扶住她,面上微微有些担忧。

    “没事。”流光摆摆手。

    玄倾见她不像有事的模样,撤了手。

    然而,在他撤手不过片刻,流光踏下最后一层玉阶,眼前忽而一黑,整个人便歪了下去。

    “殿下!”

    满殿惊呼。

    宫中变故重生时,谢青城等人还在秦淮河边观灯。

    点点河灯,潺潺流水,恍若星火揉碎九天银河,伴着两岸红男绿女的清脆笑声,整个上元佳节便是人间盛景......

    待到月上西楼,一行人兴致疏淡,便随着人流往回走,谁知刚踏上长街不过片刻,街上忽而来了兵马,冲散了拥挤的人流,引得惊呼遍起。

    谢青城等人也被乱哄哄的人群冲撞地难以立身,不得已只能避在一侧卖灯的摊位旁。

    一队兵马呼啸而过,叶晟借着摊位上稀薄的灯光认出了兵马的旗帜还有兵将穿戴的帽翎服制。

    “是飞羽军。”他笃定道,旋即皱了眉。

    “好像是奔着宫城去的。”白雁飞也翘首瞧了一眼,嘟囔一声。

    叶晟本就紧皱的眉头更没有半分松懈。

    “飞羽军驻守金陵城郊,无诏不得进京,却在上元夜如此疾行,想必是宫中出了事。”他看向身侧正盯着远去兵马而若有所思的谢青城,“而如今朝中有能力调动城郊军营兵马的人,只有那位。”

    可那位在宫中执掌金吾卫,又何须调动城郊大营的兵马?除非今夜宫中有大变数,仅凭金吾卫已掌控不了局势......

    谢青城在看清大军所去方向,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

    他当机立断,把手中一直护得很好的明月灯塞到叶晟手中,并嘱咐道:“阿晟,你和雁飞先回凤凰阁,我去一趟宫中。”

    话落,他虚影一晃,快得白雁飞只来得及摸到他飘忽而过的衣角。

    “哎、他”

    “让他去吧,他心有牵挂,本就心不在焉。”叶晟温声道,看了一眼手中素白的花灯,目光落在远方宫城方向,喃喃:“金陵宫变,牵扯重大,无论今夜是谁起事,我倒希望那位能赢。”

章节目录

徽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向意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意晚并收藏徽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