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行从长街打马而过的军队动作很快。
谢青城熟门熟路地翻入宫墙时,整个宫城内外已由飞羽军把守,戒备森严比往日更甚。
叶晟猜得不错,宫中的确出了变故,而且看巡兵的紧张程度,这个变故还不小。
今夜宫中有上元宴,也许就是宴上出了事。
谢青城抬眼看了一眼天色,也不知这个时辰了宫宴有没有散。
正当他不知是去寻宫宴地点还是去望舒宫探问时,宫城上方忽而亮起一支焰火,在上元夜遍地火树银花中并不那么突兀,然而谢青城的脸色却一变。
那是谢氏独有的烟火信号,他曾将它交于侍奉元徽汤药的医女,用以必要时的示警与求救,如今这支烟火在上元夜被点燃,只能说明元徽出事了。
他几乎是想都没想便往望舒宫的方向掠去......
而此时的望舒宫已被金吾卫和飞羽军层层包围,除了几个奉诏进入内殿侍疾的女医官,整个望舒宫飞不进一只苍蝇。
今夜宫宴多番波折,原以为宴散了这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夜便算过去了,谁知众臣出了殿门不过两步便听身后一片惊慌,有人大喊殿下晕倒。
殿下晕倒了?
摄政殿下身子向来康健,从无沉疴旧疾,更不曾像那些史上有名的帝姬那样仗着帝王宠爱便养成了沉溺酒色、放浪形骸的陋习。
相反,这位殿下或许是不曾养于妇人之手的缘故,禀性内敛少柔弱,与先帝一样极为注重修身养性,平日里用膳,饭菜无论合不合胃口,不会多动一筷也不会少动一筷。
说实话,做为魏臣,有这样的殿下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否则单凭当今的性情......咳,不提也罢,反正今日之祸众人已见证了。
这样一个极为注重自身保养的殿下,好好的怎会晕倒?
这对众臣而言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就连元昭帝在亲眼见到流光倒下的场景后也被吓得连连咳嗽,多亏了常内侍在旁不住地替他揉着后心,才算缓过气。
缓过来的帝王连忙宣召医官,几个医官也没走远,被人扯着衣领拎回殿中,惊慌未定中见了摄政殿下晕倒在玄倾怀中,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最后是常内侍呵斥才让他们回过神。
回过神的众医官连忙领旨要上前替摄政殿下看诊,却被玄倾横剑喝退。
无视众人的惊异之色,玄倾揽紧臂中的流光,横剑在前,他的剑在方才刚刚斩杀了禁军统领,锋利的剑刃犹带着血滴,让一群文弱医官们十分胆颤,只能和满殿众臣一样眼睁睁地看着
他镇定自若地指挥金吾卫将殿中严密布防,又让芳蕤去接望舒宫的鸾舆,同时点了几个女医官上前侍疾,最后在飞羽军的护卫下将摄政殿下送上了奔腾而至的车驾......
眼看着銮舆远去,杜御史等朝中重臣也不敢耽搁,各自嘱咐了家眷几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无人再提出宫的事,最后几个大臣一合计,决定今夜就侯在长安殿等消息。
元昭帝也想摆驾长安殿,却遭众臣阻拦。
开玩笑,当今御体本就不好,今夜受这连番波折牵累想必已是强弩之末,这要是倒下一个摄政殿下再倒下一个圣上,他们这些朝臣可以直接去先帝陵前谢罪了。
杜御史飞扬的唾沫星子让元昭帝打了退堂鼓,帝王回去之前特意留下常内侍与众臣一道前去长安殿等候,同时还不忘派心腹内侍去望舒宫那边探听消息。
望舒宫中,玄倾抱剑守在寝殿内的屏风前,负责问脉的女医官离开榻前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殿下如何了?”他立刻问。
那女医官欠身回道:
“大人放心。殿下只是近日太过劳累,身子吃不消才会晕倒,睡一觉便好了。”
竟只是劳累?玄倾松了一口气。
“那殿下何时能醒?”他问。
“如无意外,天明便可醒过来。”
既如此,玄倾拱手,温声道:“那便劳烦医官去前殿将详情告知各位大人,让几位大人也放下心出宫回府吧。”
女医官应下。
长安殿中,听得医官回话,知晓殿下只是受累,众臣也松了一口气。
既然望舒宫那位并无大碍,众人也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于是几个大臣大眼瞪小眼地相视片刻便各回各家,常内侍也回了长极殿。
杜御史落后众人几步出了殿门,跟在他身侧的一个下属官员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
“今夜真是凶险至极啊,好歹算是过去了。”那官员感叹。
杜御史闻言脚步却微滞。
“是吗?”他轻笑一声,眸光落向灯火通明的望舒宫方向,“对我们而言或许吧。可对于殿下而言,今夜的凶险还远远没有过去。”
官员不明白他的话,试探着问:“大人何意啊?”
何意?
杜御史嘴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却又作罢。
他苦笑:“算了,你我是纯臣,在朝为官自当忠君爱国,尽为臣本分,至于这些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阴谋算计,沾染这些做什么呢?”
他话落,又失笑着摇摇首,抬步朝宫门处走去。
他这话说得云里雾里,那官员摸不着头脑,立在原地愣了愣,见人走远了方缓过神麻溜地跟上去。
同时,落后众人的还有吏部尚书陆舒窈和大理寺卿闻远。
“陆大人”
“闻大人”
两人相互见了礼。
“大人去哪儿?”陆舒窈问。
闻远道:“若非殿下出事,在下现今该在大理寺暗牢中负责关押今夜刚下狱的叛臣逆贼。”
“既然大人公务在身,那本官便不过多叨扰了,大人请。”陆舒窈侧身抬手,示意他先行。
闻远欠身谢过,却疑惑出声:“陆大人,不出宫?”
陆舒窈没想到他如此心细,失笑:
“不瞒大人,本官想去望舒宫探望殿下。”
当然这只是想法,至于到了望舒宫能不能见到殿下就另说了。
望舒宫寝殿外,杨行正提着长刀训诫金吾卫:
“今夜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尔等若有半分懈怠,提着脑袋来见。”
“是!”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呼喝声。
因医官交待过殿下需要好生休息,内殿闲杂人等尽退,只余下芳蕤和玄倾守在殿中。
“今夜怕是要出事。”芳蕤听着殿外金吾卫整兵的动静,不无担忧。
玄倾抱剑立在榻前,闻言神色冷静,
“无论发生什么,你需紧守殿下身侧,寸步不离。”
芳蕤应下。
待到夜深,殿外果然响起兵戈相接的声响。
金吾卫应对地还算及时,外面很快没了声音。
可过了片刻,又传来动静,比方才要激烈许多。
就这样一二再再而三,金吾卫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刀剑争鸣声越来越响,浓郁的血腥味儿飘进宫窗紧闭的殿中,搅得榻上的流光睡梦中也不甚安稳。
玄倾瞧了一眼殿下紧蹙的眉心,犹豫了一下,他提起剑,
“你守着殿下,我出去看看。”他吩咐芳蕤。
许是没想到他会离开,芳蕤愣了愣。
“怎么了?”玄倾察觉她的异样。
“没什么,你去吧。”芳蕤摇摇头,垂目应下。
玄倾刚踏出殿门便撞上了正赶来望舒宫的陆舒窈,她正被金吾卫拦在殿外。
“这么晚了,陆大人不出宫回府吗?”他上前问。
陆舒窈见是他,微微笑道:“本官来探望殿下。只是没想到望舒宫今夜很是热闹。”
她看向不远处宫殿屋顶上飞闪的刀光剑影,意有所指。
“那大人想凑这个热闹吗?”玄倾抱剑问。
陆舒窈眸光微闪,笑道:
“玄倾此言何意呀?”
“陆大人是可信之人吗?”玄倾没有回答,只是反问。
陆舒窈唇角微勾,
“玄倾觉得本官可信吗?或者”她语气微微一顿,“殿下觉得陆舒窈可信吗?”
闻言,玄倾放下了抱剑的姿势,认真道:
“殿下在殿中,请大人务必守在殿下身侧,我去去便回。”
他只落下这么一句交代,便持着手中剑向远处刀光肆虐处掠去。
谢青城熟门熟路地翻入宫墙时,整个宫城内外已由飞羽军把守,戒备森严比往日更甚。
叶晟猜得不错,宫中的确出了变故,而且看巡兵的紧张程度,这个变故还不小。
今夜宫中有上元宴,也许就是宴上出了事。
谢青城抬眼看了一眼天色,也不知这个时辰了宫宴有没有散。
正当他不知是去寻宫宴地点还是去望舒宫探问时,宫城上方忽而亮起一支焰火,在上元夜遍地火树银花中并不那么突兀,然而谢青城的脸色却一变。
那是谢氏独有的烟火信号,他曾将它交于侍奉元徽汤药的医女,用以必要时的示警与求救,如今这支烟火在上元夜被点燃,只能说明元徽出事了。
他几乎是想都没想便往望舒宫的方向掠去......
而此时的望舒宫已被金吾卫和飞羽军层层包围,除了几个奉诏进入内殿侍疾的女医官,整个望舒宫飞不进一只苍蝇。
今夜宫宴多番波折,原以为宴散了这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夜便算过去了,谁知众臣出了殿门不过两步便听身后一片惊慌,有人大喊殿下晕倒。
殿下晕倒了?
摄政殿下身子向来康健,从无沉疴旧疾,更不曾像那些史上有名的帝姬那样仗着帝王宠爱便养成了沉溺酒色、放浪形骸的陋习。
相反,这位殿下或许是不曾养于妇人之手的缘故,禀性内敛少柔弱,与先帝一样极为注重修身养性,平日里用膳,饭菜无论合不合胃口,不会多动一筷也不会少动一筷。
说实话,做为魏臣,有这样的殿下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否则单凭当今的性情......咳,不提也罢,反正今日之祸众人已见证了。
这样一个极为注重自身保养的殿下,好好的怎会晕倒?
这对众臣而言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就连元昭帝在亲眼见到流光倒下的场景后也被吓得连连咳嗽,多亏了常内侍在旁不住地替他揉着后心,才算缓过气。
缓过来的帝王连忙宣召医官,几个医官也没走远,被人扯着衣领拎回殿中,惊慌未定中见了摄政殿下晕倒在玄倾怀中,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最后是常内侍呵斥才让他们回过神。
回过神的众医官连忙领旨要上前替摄政殿下看诊,却被玄倾横剑喝退。
无视众人的惊异之色,玄倾揽紧臂中的流光,横剑在前,他的剑在方才刚刚斩杀了禁军统领,锋利的剑刃犹带着血滴,让一群文弱医官们十分胆颤,只能和满殿众臣一样眼睁睁地看着
他镇定自若地指挥金吾卫将殿中严密布防,又让芳蕤去接望舒宫的鸾舆,同时点了几个女医官上前侍疾,最后在飞羽军的护卫下将摄政殿下送上了奔腾而至的车驾......
眼看着銮舆远去,杜御史等朝中重臣也不敢耽搁,各自嘱咐了家眷几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无人再提出宫的事,最后几个大臣一合计,决定今夜就侯在长安殿等消息。
元昭帝也想摆驾长安殿,却遭众臣阻拦。
开玩笑,当今御体本就不好,今夜受这连番波折牵累想必已是强弩之末,这要是倒下一个摄政殿下再倒下一个圣上,他们这些朝臣可以直接去先帝陵前谢罪了。
杜御史飞扬的唾沫星子让元昭帝打了退堂鼓,帝王回去之前特意留下常内侍与众臣一道前去长安殿等候,同时还不忘派心腹内侍去望舒宫那边探听消息。
望舒宫中,玄倾抱剑守在寝殿内的屏风前,负责问脉的女医官离开榻前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殿下如何了?”他立刻问。
那女医官欠身回道:
“大人放心。殿下只是近日太过劳累,身子吃不消才会晕倒,睡一觉便好了。”
竟只是劳累?玄倾松了一口气。
“那殿下何时能醒?”他问。
“如无意外,天明便可醒过来。”
既如此,玄倾拱手,温声道:“那便劳烦医官去前殿将详情告知各位大人,让几位大人也放下心出宫回府吧。”
女医官应下。
长安殿中,听得医官回话,知晓殿下只是受累,众臣也松了一口气。
既然望舒宫那位并无大碍,众人也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于是几个大臣大眼瞪小眼地相视片刻便各回各家,常内侍也回了长极殿。
杜御史落后众人几步出了殿门,跟在他身侧的一个下属官员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
“今夜真是凶险至极啊,好歹算是过去了。”那官员感叹。
杜御史闻言脚步却微滞。
“是吗?”他轻笑一声,眸光落向灯火通明的望舒宫方向,“对我们而言或许吧。可对于殿下而言,今夜的凶险还远远没有过去。”
官员不明白他的话,试探着问:“大人何意啊?”
何意?
杜御史嘴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却又作罢。
他苦笑:“算了,你我是纯臣,在朝为官自当忠君爱国,尽为臣本分,至于这些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阴谋算计,沾染这些做什么呢?”
他话落,又失笑着摇摇首,抬步朝宫门处走去。
他这话说得云里雾里,那官员摸不着头脑,立在原地愣了愣,见人走远了方缓过神麻溜地跟上去。
同时,落后众人的还有吏部尚书陆舒窈和大理寺卿闻远。
“陆大人”
“闻大人”
两人相互见了礼。
“大人去哪儿?”陆舒窈问。
闻远道:“若非殿下出事,在下现今该在大理寺暗牢中负责关押今夜刚下狱的叛臣逆贼。”
“既然大人公务在身,那本官便不过多叨扰了,大人请。”陆舒窈侧身抬手,示意他先行。
闻远欠身谢过,却疑惑出声:“陆大人,不出宫?”
陆舒窈没想到他如此心细,失笑:
“不瞒大人,本官想去望舒宫探望殿下。”
当然这只是想法,至于到了望舒宫能不能见到殿下就另说了。
望舒宫寝殿外,杨行正提着长刀训诫金吾卫:
“今夜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尔等若有半分懈怠,提着脑袋来见。”
“是!”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呼喝声。
因医官交待过殿下需要好生休息,内殿闲杂人等尽退,只余下芳蕤和玄倾守在殿中。
“今夜怕是要出事。”芳蕤听着殿外金吾卫整兵的动静,不无担忧。
玄倾抱剑立在榻前,闻言神色冷静,
“无论发生什么,你需紧守殿下身侧,寸步不离。”
芳蕤应下。
待到夜深,殿外果然响起兵戈相接的声响。
金吾卫应对地还算及时,外面很快没了声音。
可过了片刻,又传来动静,比方才要激烈许多。
就这样一二再再而三,金吾卫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刀剑争鸣声越来越响,浓郁的血腥味儿飘进宫窗紧闭的殿中,搅得榻上的流光睡梦中也不甚安稳。
玄倾瞧了一眼殿下紧蹙的眉心,犹豫了一下,他提起剑,
“你守着殿下,我出去看看。”他吩咐芳蕤。
许是没想到他会离开,芳蕤愣了愣。
“怎么了?”玄倾察觉她的异样。
“没什么,你去吧。”芳蕤摇摇头,垂目应下。
玄倾刚踏出殿门便撞上了正赶来望舒宫的陆舒窈,她正被金吾卫拦在殿外。
“这么晚了,陆大人不出宫回府吗?”他上前问。
陆舒窈见是他,微微笑道:“本官来探望殿下。只是没想到望舒宫今夜很是热闹。”
她看向不远处宫殿屋顶上飞闪的刀光剑影,意有所指。
“那大人想凑这个热闹吗?”玄倾抱剑问。
陆舒窈眸光微闪,笑道:
“玄倾此言何意呀?”
“陆大人是可信之人吗?”玄倾没有回答,只是反问。
陆舒窈唇角微勾,
“玄倾觉得本官可信吗?或者”她语气微微一顿,“殿下觉得陆舒窈可信吗?”
闻言,玄倾放下了抱剑的姿势,认真道:
“殿下在殿中,请大人务必守在殿下身侧,我去去便回。”
他只落下这么一句交代,便持着手中剑向远处刀光肆虐处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