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胡闹了一阵子,早起果然迟了。

    谢青城梳洗毕,掀帘出来时,流光已穿戴好坐在铜镜前由侍女梳着妆。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铜镜中映着的女子肤白如雪,美目盈盈。

    他悄声走近,铜镜中的人微微抬了目,眸光与他在镜中撞上又淡淡移开,没有半分要搭理他的意思。谢青城仔细端详了一下她镜中妆容,见只剩眉还没有画,他示意兮茵带人退下,自己捡起妆奁里的石黛凑了过去。

    “别生气了,嗯?”他语气轻软地哄道,拿着青黛的手微抬,一副想要替她描眉的样子。

    镜中人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躲开他想要造次的手。

    自晨时一通胡闹误了时辰,她便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连话都不说一句,明显还在恼着他。

    “好啦,我的错,殿下就原谅我吧。”

    他再次轻哄,姿态放的极低,眉梢眼底蕴着的笑意却潋滟又温柔。

    谁能拒绝这样温润如玉的美郎君?

    镜中人再次瞪了他一眼,终是开了口:

    “若有下次”

    “绝没有下次。”他立即举起手,一副指天为证的样子。

    流光被逗笑,到底还是让他得逞给画了眉。

    等上完妆,兮茵带人传了膳。

    二人一起用了早膳,等用完早膳,天光已经透亮,谢青城盯着她服下汤药便没再多留,匆匆出了宫。因着身份的缘故他白日出宫并不方便,往日里也只会在夜色深的时辰出去,当夜走当夜回,但这几日他几乎都是白日便走,可见手上的事情是多么地急,或许还可能很棘手。

    “去查一查,他最近在忙些什么。”她对玄倾说。

    她这样的吩咐玄倾听了很是诧异,然而他也没有多问什么,应了下来。

    过了早膳时辰,陆舒窈来了望舒宫。

    因吏部有差使,她这几日出了京,昨日方回来,流光有段时日没见她。

    她此番拜见,带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

    “礼部侍郎周文山?”听她提起这个人,流光明显十分惊诧。

    “此人圆滑聪颖,本宫印象中他可是国公党羽。你查到的消息,确信吗?”

    陆舒窈很是笃定地点了点头。

    “此番出京,臣特意乔装去了一趟潮州。冯子年双亲虽故,但他的叔伯俱在,因族支不旺,子弟少有入仕为官者,所以他们对英年早逝的冯子年印象很深。臣周旋打听了几日,从冯氏一个旁支子弟的口中得知冯子年当年入仕曾受过周文山照拂,私下与兄弟朋友相聚时每每提及周文山都要尊称一声‘老师’。”

    “私下都如此敬重,那可不是一般照拂之恩。”流光淡淡道,又问她,“可有查过冯子年出事那年,周文山任职何处?”

    “彼时周文山正任职吏部从六品员外郎,掌吏部文选、勋封、考课之政。虽非重职,但与各司常有走动。”陆舒窈答。

    从六品员外郎虽不是什么大官,但政务上涉及的事却很杂,因常与吏部各司走动,对他们而言接触一些不甚机密的文书并非是什么难事。

    “如此说来,当年很可能就是他删掉了吏部存档上冯子年在朝中任职的记录?”流光问。

    陆舒窈点头。

    这是目前最符合情况的猜测了。

    流光立在窗前静默良久,陆舒窈才听她开了口:

    “年前礼部尚书文大人曾上书圣上,言自己年事已高,精力日渐不济,欲在朝廷战事平息后致仕归隐,而他属意的接任人正是周文山。”

    文大人属意的下任礼部尚书竟是周文山?

    陆舒窈微讶,明显事先未曾听闻过半点风声。

    但仔细一想,已年逾不惑的文老大人也的确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只是周文山......

    谁能想到当年吏部的小小从六品员外郎如今已经是礼部备受青睐的右侍郎,而且眼看着便要青云直上了.......

    陆舒窈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她忽而抬眸,目光湛湛地盯着背对着她的流光,

    “殿下,周文山会不会就是”

    她话没有说全,但闻声的人已明白了其中的未尽之意。

    流光心中一动,转身直直看她,

    “何出此言?”

    摄政殿下话语冷静,神情亦让人看不出丝毫端倪,可陆舒窈就是从中感到了莫名的惊栗。

    她猛地打了一个冷战,缓了缓神,认真回道:

    “殿下,因密折之故,我们一直以为那个始终不知身份的沈淮他和秋南河一样,来自遥远的异国、改名换姓藏在了我们之间。为此吏部与大理寺遍查所有从前朝至今的官员,将他们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可结果是查了这么久始终一无所获,那会不会我们一开始查的方向便错了呢?或许此人根本就是魏人呢?而‘沈淮’却是他(她)在大燕的伪身份呢?”

    不然怎么去解释吏部和大理寺联手都并未查出半点不寻常?到底是他们这些官员太无能了,还是对方过于狡诈奸猾呢?

    如果是前者,她和闻寺卿合该好好反省一番了,可怕的是后者,那才是大大的不妙。

    “一个本身便是魏人的别国暗桩,所有的底细皆有据可查。同样是以假乱真,这才是最天衣无缝的不是吗?”

    “殿下,臣想调查周文山。”她忽而请命。

    宫窗前的人却没有立即应下来,背对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见此,陆舒窈神色郑重了几分。

    “殿下,臣请命调查周文山。”她再次朗声请求,目光执拗而诚挚。

    这次窗前的人终于给出了反应。

    “你太心急了。”流光淡淡道。

    陆舒窈面色不变,只敛目道:

    “臣知晓证据不足贸然调查或许会打草惊蛇,可殿下我们机会不多了。北境战事顺利,便意味着大燕兵败如山倒,燕帝又如何会坐得住?他若想扳回局势,首要便是乱我朝堂,如此便不得不动用手中最后的底牌。可年关前后朝中多有变故,正是风声鹤唳、人心浮动的时候,短期内如何经得起另一场风波?”

    届时若一不小心让人趁机乱了朝政,动摇了北境军心......谁都付不起这样的代价。

    “倘若周文山就是那张底牌,数十年在朝为官,谁知道满金陵有多少他的耳目?臣此番出京之事瞒不了多久,说不准此刻便有人将消息送上了他的案牍。殿下,我们不能再等了。”

    她语气殷切,可背对着的人却始终没有应下,即便陆舒窈向来稳重此刻也有些急了。

    “殿下北上前曾与臣在浮坤庭有过一叙。彼时殿下以朱雀梅为喻,不惜深入敌国以身犯险也要砍伐这些绽于乡野宫廷的异国之花,难道只过了区区数月殿下就忘了自己当时的心志了吗?”说到此,意识自己话语冒犯,她撩袍跪在殿中,语气平静地请罪:

    “臣有冒犯,请殿下降罪。”

    偌大的殿中安静了须臾,响起一声淡淡的叹息。

    流光转过身,见她执拗跪在冰凉的殿上,虽眉目低敛,腰板却挺得笔直。

    想必若是不应下她,她该长跪不起了。

    “你可以查。”流光道。

    陆舒窈倏然抬了眸。

    她恳切了这么久都不见殿下有半分反应,本以为还要再多费功夫,没想到殿下就这么应下了。

    “殿下”她目光动容,张了张口还要说什么,却被流光抬手拦下。

    “查可以,但切记行事小心,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打草惊蛇。”

    “臣谨记。”陆舒窈郑重点头。

    “不要让本宫失望,舒窈。”

    这是流光的最后一句,言罢不能陆舒窈再说什么,挥了挥手示意她退去。

    陆舒窈走后,玄倾提剑走了进来。

    “陆大人向来稳重,此番为何如此心急?”

    他一直守在门外,自然将此事的首尾听了个一清二白。

    心细如他,当然也觉察到了陆舒窈的反常。

    “周文山虽有嫌疑,但倒也不足以让人将所有的猜测全压在他身上。”

    “想必有段渊源吧,她的事我们也不是全都知晓。或许这次她是对的。”

    流光回了一句,玄倾却从此话中明显感觉到她的情绪很差,或者说从方才和陆大人谈话时殿下的情绪便不是很好。

    “殿下怎么了?可是陆大人说了什么让殿下不高兴?”他问。

    流光摇了摇头,轻笑一声,

    “与她有何干系?本宫也不知为何兴致突然就差了。”

    她淡哂着,如水的眸光落向窗外澄澈明净的天空,

    “其实,何止是陆舒窈心急了,本宫也很急。”

    玄倾听她说了这么一句。

    “那殿下,我们要不要也”他试探着一问,却被流光否决。

    “舒窈一个人查便已有打草惊蛇的风险。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急。”

章节目录

徽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向意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意晚并收藏徽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