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暻王府。
空缺了将近八年的王府,因主人的回归,变的热闹充盈起来,布防也比之以往更加戒备森严。
大军归宁,太庙祭典却突发变故,对于有些人而言,怎么看,都像冲着暻王来的。
与燕一役,暻王战功赫赫,朝中声望之高也只有摄政殿下元徽可堪比肩,引了朝中多少心思浮动。
前院校练场,暻王正在与自家副将交手,平仓匆匆跑了过来。
“殿下、殿下,醒了!那位姑娘醒了!”
平仓火急火燎地过来报信。
暻王闻声,抛下了手中长枪,起身朝客房而去。
昨日祭典上,刺客围攻下,生死时刻,是禁军中扑出一人替暻王挡了一剑,暻王有惊无险,对方却因伤重晕了过去。
当时祭坛混乱,无人在意这个因救他而晕厥的禁卫,暻王便让平仓将人带回府中医治,谁知竟叫伺候换衣的丫鬟发现对方是一位女郎。
混入了刺客的禁军中竟然又混入了一个不知身份女郎,这可真是天下奇闻!
暻王府秘而不宣,将消息瞒的严严实实,只请了府医救治,对方伤势虽重,却未曾危及性命,喝了两副汤药,今日方悠悠醒转。
后院客房,脸色苍白的女郎在侍女的服侍下用了两口温粥,平仓过来传话。
“我家殿下来探望姑娘。”
平仓笑道,随后一高大青年从他身后进来,面容很是俊朗。
“见过暻王殿下。”
那女郎见了来人,连忙要起身行礼。
暻王抬了抬手,言简意赅道:“姑娘不必多礼。那日祭典之上,姑娘奋不顾身救本王性命,是本王的恩人,本王很是感激。”
女郎闻言,微微红了双颊,却柔声回道:“殿下是抗燕退敌的大英雄,英雄有难,妾虽弱质女流,亦当奋不顾身。”
说着,她很是羞赧地低了头。
一旁的平仓瞪大了双目。
他仔细瞧了瞧了眼前这眸光潋滟的女郎,虽在伤中,病容憔悴,却依旧难言清丽的姿色,偶尔瞥向他家王爷的目光,欲语还休似的,很是婉转多情。
这般昭然若揭的女儿心思,怪不得会奋不顾身地救他家殿下。
平仓心若明镜,却闻殿下和对方搭了话。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暻王问。
“妾姓甄,闺名可芙。”
甄?平仓眉目微动,看了一眼他家殿下,却见殿下神色并未有何波动。
“那日祭坛混乱,姑娘一个女儿家,为何会身在禁军之中?”暻王问。
那甄女郎闻言,面颊又浮起红霞,回答上却有几分犹豫。
“妾、妾”
暻王见状,道:“是有何不能言吗?”
女郎摇了摇头。
“妾有所犹豫,是因知晓扮做禁军,犯了欺君之罪,当受惩处。但妾之所以扮做禁军,只是、想见王爷一面。”
话落,她抬目瞧了一眼床前伫立的高大青年,羞怯地垂了眸。
暻王面上微怔。
“那姑娘的禁军服从何处得来?”他问。
提起这个,女郎却咬了唇,似有几分难以启齿。
暻王见状,也没有强求。
“甄姑娘救了本王一命,于本王有救命之恩。姑娘伤势未愈,不宜劳神,近日便在府中好生将养,其它事可容后再议。”
说着,暻王示意侍女尽心侍奉,自己带着平仓出了客房。
平仓知他有事吩咐,连忙跟了上去。
“殿下。”
“去查查,这位甄姑娘,是哪家的女郎。”暻王在客房外的廊下驻了足,低声吩咐。
“应当是甄老太师的千金。”平仓道。
不妨他回答的如此快,暻王面上微有讶色,瞥了他一眼,
“你认识她?”
平仓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
“属下不认识,但听说过这位甄小姐。”
平仓答道,眼尖地瞧见他家殿下挑了眉。
“殿下可曾记得,先帝朝时,有一年盂兰盆节,您在大明寺的门前曾救过一位与家人失散的小女郎?”他问。
暻王这才恍惚地记起的确有这么一件旧事。
“那小女郎就是这位甄小姐?”
平仓点了点头。
殿下当年的举手之劳,自己未曾放在心上,却叫人家牵肠挂肚了许多年。
说来,也是缘分。
“殿下这些年一直在北境,许是没有听说过金陵的传闻。听闻这位甄小姐对殿下一见倾心,就此心生痴念,一直未曾许过人家,让甄老太师很是心焦。”
平仓道,抬目瞧了一眼自己殿下,大着胆子道:
“也许这位甄小姐并未说假话,她乔装混入禁军,可能真的只是想见一见殿下,一解相思之苦。”
“是吗?”
暻王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事关女子清誉,这种传闻莫要再提。等她伤势好转些,你仔细问问她那日的一些细节,就比如,衣服从何而来,她又是如何混入禁军中的。”
“是。”
大燕京都。
正当夜深,京都一处庭院,有人凭栏远眺,独立中宵。
白雁飞提着两只酒囊从外进来,便见廊下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有心事?”
他扔了一只酒囊过去。
谢青城凌空接过,闻声淡道:“我只是在想,阿晟也该收到我们的书信了。”
白雁飞拨开酒塞,仰首灌了一口,闻言笑道:“你这般牵肠挂肚,为何不直接写信给她?”
谢青城没有立时应声。
他收回落在远方的目光,转身在廊下的桌案处跪坐。
“我没有牵挂谁。”
他静静道,抬手取了木塞,将囊中酒水倒入杯盏。
白雁飞在他对面落座,见状,亦有样学样,将清冽佳酿盛在了杯中。
“你想自欺欺人,我没话说。”
“不过叶晟兄聪颖机变,他会令你心想事成的。”
说着,他执起手中酒盏,与谢青城的撞了一下,似笑非笑。
二人对酒正酣,下面的管事禀事,说有人求见。
“这个时辰,何人会上门?”
白雁飞很是纳闷。
但对方挑这个时辰找上门,想必不是一般的要事。
二人对视一眼,起身去了前厅,却不想来人很是面熟,是前几日有过一面之缘的沈鸣川。
少年见了他们,上前见礼,言明来意。
“深夜叨扰,我家叔父有请谢少主入府相叙。”
谢青城目光微动。
对方牵引他来了沈府。
在萤火微炽的书阁,他见到了已等候许久的沈琼楼。
“夜深人静,扰了谢少主清梦,还请见谅。”
沈琼楼微笑着,请他入座。
“燕北兵祸连天,本尊以为沈首辅此时应为战事忧心。”
谢青城笑言,从善如流地落了座。
沈琼楼抬手为他斟了一盏茶水,闻言,面上笑意未减。
“若非朝中有事,本官的确应该在去燕北的路上。”
他很是坦然。
谢青城见状,垂眸饮了一口盏中茶水,方神色从容地开了口:
“沈首辅邀我来此,想必为着的不是寻常事吧。”
他率先打开话匣。
都是千年狐狸,谁还瞒得过谁。
沈琼楼倒也不卖关子。
“少主聪明胜过旁人,的确有一桩要事。”他爽快承认,继而问:“听闻少主近日在查秋海天之死。”
谢青城抬了眸。
他目光微动,答道:“秋海天虽已非天山弟子,但毕竟是江湖之人,突然暴毙于大燕京都,于情于理,我苍梧和武林盟都要查问清楚。只是不知沈首辅为何会对他之死这般感兴趣。”
沈琼楼倒也没有相瞒。
“少主身在苍梧世外之境,可有听闻燕北战乱初生,我沈氏两名副将突然暴毙一事?”
这桩要案谢青城的确听闻过。
他点了点头。
“有过耳闻,但和此案又有何干系?”他问。
沈琼楼道:“我听鸣川说过,谢少主和白少主曾去义庄亲自探查过秋少侠的尸身,探出秋少侠是因掌力致死,后被人割了脖颈,此事可真?”
谢青城颔首。
“当日沈小将军与我等一路同行,眼见为实,自无假话。”
他淡道,抬目便见沈琼楼沉了面色。
“少主有所不知,我沈氏那两名副将的死因与之一模一样。”沈琼楼沉声道。
这倒是令谢青城讶异。
虽然他也曾猜测过那两名副将之死或与江湖人有关,但是着实未曾料到竟还与秋海天之死有这样的牵扯。
若是沈琼楼所言为真,那下手之人......
谢青城心中早有怀疑对象,且随着这件事,变得愈加鲜明。
跪坐在对面的沈琼楼不错眼地盯着他的神情,见状,试探着问:“恕我直言,少主心中可有怀疑之人?”
谢青城没有立即回答,只问他:“沈首辅确定那两名副将之死与秋海天相同?”
沈琼楼很是笃定地点头。
“确定。那两名副将乃我沈氏旁支子弟,出了这样的变故,我军中的沈氏族人自然要亲自查验尸身,但军中之人对江湖掌法知之甚少,也只能着重描述尸身异状。当日若非鸣川告知我秋海天尸身情况和少主的论断,这两桩案子我也联系不到一起。”
沈琼楼神色认真,可见并无假话。
谢青城沉吟片刻,直言答道:“本尊的确有一怀疑之人。只是我尚且不知,他杀人的目的。”
“谁?”
“番僧鸠摩。”
番僧?
沈琼楼面上浮现疑惑。
“此人是”
“勃番僧者,曾一手搅动天山内乱,有意沾手中原武林,若无料错,此人或与勃番王室关系匪浅。”
沈琼楼面色惊变。
他当然知晓谢青城话中之意。
若这个叫鸠摩的僧人与勃番真有牵扯,那勃番此番来势汹汹,针对的便不止一个大燕了。
而是——整个中原。
空缺了将近八年的王府,因主人的回归,变的热闹充盈起来,布防也比之以往更加戒备森严。
大军归宁,太庙祭典却突发变故,对于有些人而言,怎么看,都像冲着暻王来的。
与燕一役,暻王战功赫赫,朝中声望之高也只有摄政殿下元徽可堪比肩,引了朝中多少心思浮动。
前院校练场,暻王正在与自家副将交手,平仓匆匆跑了过来。
“殿下、殿下,醒了!那位姑娘醒了!”
平仓火急火燎地过来报信。
暻王闻声,抛下了手中长枪,起身朝客房而去。
昨日祭典上,刺客围攻下,生死时刻,是禁军中扑出一人替暻王挡了一剑,暻王有惊无险,对方却因伤重晕了过去。
当时祭坛混乱,无人在意这个因救他而晕厥的禁卫,暻王便让平仓将人带回府中医治,谁知竟叫伺候换衣的丫鬟发现对方是一位女郎。
混入了刺客的禁军中竟然又混入了一个不知身份女郎,这可真是天下奇闻!
暻王府秘而不宣,将消息瞒的严严实实,只请了府医救治,对方伤势虽重,却未曾危及性命,喝了两副汤药,今日方悠悠醒转。
后院客房,脸色苍白的女郎在侍女的服侍下用了两口温粥,平仓过来传话。
“我家殿下来探望姑娘。”
平仓笑道,随后一高大青年从他身后进来,面容很是俊朗。
“见过暻王殿下。”
那女郎见了来人,连忙要起身行礼。
暻王抬了抬手,言简意赅道:“姑娘不必多礼。那日祭典之上,姑娘奋不顾身救本王性命,是本王的恩人,本王很是感激。”
女郎闻言,微微红了双颊,却柔声回道:“殿下是抗燕退敌的大英雄,英雄有难,妾虽弱质女流,亦当奋不顾身。”
说着,她很是羞赧地低了头。
一旁的平仓瞪大了双目。
他仔细瞧了瞧了眼前这眸光潋滟的女郎,虽在伤中,病容憔悴,却依旧难言清丽的姿色,偶尔瞥向他家王爷的目光,欲语还休似的,很是婉转多情。
这般昭然若揭的女儿心思,怪不得会奋不顾身地救他家殿下。
平仓心若明镜,却闻殿下和对方搭了话。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暻王问。
“妾姓甄,闺名可芙。”
甄?平仓眉目微动,看了一眼他家殿下,却见殿下神色并未有何波动。
“那日祭坛混乱,姑娘一个女儿家,为何会身在禁军之中?”暻王问。
那甄女郎闻言,面颊又浮起红霞,回答上却有几分犹豫。
“妾、妾”
暻王见状,道:“是有何不能言吗?”
女郎摇了摇头。
“妾有所犹豫,是因知晓扮做禁军,犯了欺君之罪,当受惩处。但妾之所以扮做禁军,只是、想见王爷一面。”
话落,她抬目瞧了一眼床前伫立的高大青年,羞怯地垂了眸。
暻王面上微怔。
“那姑娘的禁军服从何处得来?”他问。
提起这个,女郎却咬了唇,似有几分难以启齿。
暻王见状,也没有强求。
“甄姑娘救了本王一命,于本王有救命之恩。姑娘伤势未愈,不宜劳神,近日便在府中好生将养,其它事可容后再议。”
说着,暻王示意侍女尽心侍奉,自己带着平仓出了客房。
平仓知他有事吩咐,连忙跟了上去。
“殿下。”
“去查查,这位甄姑娘,是哪家的女郎。”暻王在客房外的廊下驻了足,低声吩咐。
“应当是甄老太师的千金。”平仓道。
不妨他回答的如此快,暻王面上微有讶色,瞥了他一眼,
“你认识她?”
平仓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
“属下不认识,但听说过这位甄小姐。”
平仓答道,眼尖地瞧见他家殿下挑了眉。
“殿下可曾记得,先帝朝时,有一年盂兰盆节,您在大明寺的门前曾救过一位与家人失散的小女郎?”他问。
暻王这才恍惚地记起的确有这么一件旧事。
“那小女郎就是这位甄小姐?”
平仓点了点头。
殿下当年的举手之劳,自己未曾放在心上,却叫人家牵肠挂肚了许多年。
说来,也是缘分。
“殿下这些年一直在北境,许是没有听说过金陵的传闻。听闻这位甄小姐对殿下一见倾心,就此心生痴念,一直未曾许过人家,让甄老太师很是心焦。”
平仓道,抬目瞧了一眼自己殿下,大着胆子道:
“也许这位甄小姐并未说假话,她乔装混入禁军,可能真的只是想见一见殿下,一解相思之苦。”
“是吗?”
暻王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事关女子清誉,这种传闻莫要再提。等她伤势好转些,你仔细问问她那日的一些细节,就比如,衣服从何而来,她又是如何混入禁军中的。”
“是。”
大燕京都。
正当夜深,京都一处庭院,有人凭栏远眺,独立中宵。
白雁飞提着两只酒囊从外进来,便见廊下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有心事?”
他扔了一只酒囊过去。
谢青城凌空接过,闻声淡道:“我只是在想,阿晟也该收到我们的书信了。”
白雁飞拨开酒塞,仰首灌了一口,闻言笑道:“你这般牵肠挂肚,为何不直接写信给她?”
谢青城没有立时应声。
他收回落在远方的目光,转身在廊下的桌案处跪坐。
“我没有牵挂谁。”
他静静道,抬手取了木塞,将囊中酒水倒入杯盏。
白雁飞在他对面落座,见状,亦有样学样,将清冽佳酿盛在了杯中。
“你想自欺欺人,我没话说。”
“不过叶晟兄聪颖机变,他会令你心想事成的。”
说着,他执起手中酒盏,与谢青城的撞了一下,似笑非笑。
二人对酒正酣,下面的管事禀事,说有人求见。
“这个时辰,何人会上门?”
白雁飞很是纳闷。
但对方挑这个时辰找上门,想必不是一般的要事。
二人对视一眼,起身去了前厅,却不想来人很是面熟,是前几日有过一面之缘的沈鸣川。
少年见了他们,上前见礼,言明来意。
“深夜叨扰,我家叔父有请谢少主入府相叙。”
谢青城目光微动。
对方牵引他来了沈府。
在萤火微炽的书阁,他见到了已等候许久的沈琼楼。
“夜深人静,扰了谢少主清梦,还请见谅。”
沈琼楼微笑着,请他入座。
“燕北兵祸连天,本尊以为沈首辅此时应为战事忧心。”
谢青城笑言,从善如流地落了座。
沈琼楼抬手为他斟了一盏茶水,闻言,面上笑意未减。
“若非朝中有事,本官的确应该在去燕北的路上。”
他很是坦然。
谢青城见状,垂眸饮了一口盏中茶水,方神色从容地开了口:
“沈首辅邀我来此,想必为着的不是寻常事吧。”
他率先打开话匣。
都是千年狐狸,谁还瞒得过谁。
沈琼楼倒也不卖关子。
“少主聪明胜过旁人,的确有一桩要事。”他爽快承认,继而问:“听闻少主近日在查秋海天之死。”
谢青城抬了眸。
他目光微动,答道:“秋海天虽已非天山弟子,但毕竟是江湖之人,突然暴毙于大燕京都,于情于理,我苍梧和武林盟都要查问清楚。只是不知沈首辅为何会对他之死这般感兴趣。”
沈琼楼倒也没有相瞒。
“少主身在苍梧世外之境,可有听闻燕北战乱初生,我沈氏两名副将突然暴毙一事?”
这桩要案谢青城的确听闻过。
他点了点头。
“有过耳闻,但和此案又有何干系?”他问。
沈琼楼道:“我听鸣川说过,谢少主和白少主曾去义庄亲自探查过秋少侠的尸身,探出秋少侠是因掌力致死,后被人割了脖颈,此事可真?”
谢青城颔首。
“当日沈小将军与我等一路同行,眼见为实,自无假话。”
他淡道,抬目便见沈琼楼沉了面色。
“少主有所不知,我沈氏那两名副将的死因与之一模一样。”沈琼楼沉声道。
这倒是令谢青城讶异。
虽然他也曾猜测过那两名副将之死或与江湖人有关,但是着实未曾料到竟还与秋海天之死有这样的牵扯。
若是沈琼楼所言为真,那下手之人......
谢青城心中早有怀疑对象,且随着这件事,变得愈加鲜明。
跪坐在对面的沈琼楼不错眼地盯着他的神情,见状,试探着问:“恕我直言,少主心中可有怀疑之人?”
谢青城没有立即回答,只问他:“沈首辅确定那两名副将之死与秋海天相同?”
沈琼楼很是笃定地点头。
“确定。那两名副将乃我沈氏旁支子弟,出了这样的变故,我军中的沈氏族人自然要亲自查验尸身,但军中之人对江湖掌法知之甚少,也只能着重描述尸身异状。当日若非鸣川告知我秋海天尸身情况和少主的论断,这两桩案子我也联系不到一起。”
沈琼楼神色认真,可见并无假话。
谢青城沉吟片刻,直言答道:“本尊的确有一怀疑之人。只是我尚且不知,他杀人的目的。”
“谁?”
“番僧鸠摩。”
番僧?
沈琼楼面上浮现疑惑。
“此人是”
“勃番僧者,曾一手搅动天山内乱,有意沾手中原武林,若无料错,此人或与勃番王室关系匪浅。”
沈琼楼面色惊变。
他当然知晓谢青城话中之意。
若这个叫鸠摩的僧人与勃番真有牵扯,那勃番此番来势汹汹,针对的便不止一个大燕了。
而是——整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