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潮州安顿下来。
此处虽清幽雅致,门庭却并不萧条。
一连数日,门房呈上的拜帖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世家女眷递上的宴请之贴。
对于这位迁居而来的长公主,江东世族虽有忌惮,但也存有几分拉拢,他们并不确定这位殿下来到这里的缘由和目的,是以送上门的各色的拜帖请柬未必没有试探的意思。
但别院静若止水,所有递上门庭的请帖皆无下文,周围还有士兵把守,戒备森严,一个月下来,这位殿下连个面都没露,一时之间各怀心思的江东世族倒是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日,流光睡了一个冗长的午觉。
醒来时,看着已有几分熟悉的帐顶,她才有种真正置身江东的感觉。
内室没有婢女,她也没有喊人,自己起身汲上软鞋走出寝居,便见外间里兮茵正拿着个小秤配着药,神情很是投入。
流光走近,衣物摩擦的细微动静惊动了兮茵。
她抬首,见是流光,连忙放下手中物什,站起身。
“殿下醒了,瞧我,配药配的入神都未曾注意到内间的动静。”兮茵连忙告罪。
“无妨,本宫也是刚醒。”
流光免了她的礼,示意她继续忙手头事情,自己走至桌边,拿起筐内一味药材凑近鼻尖闻了闻,随口道:“最近的药有些苦,且减少些黄连的用量吧。”
兮茵闻言瞄了一眼桌上的几位药材,并没有殿下所说的黄连,无奈失笑:“苦的并非黄连,是龙胆草。咱们搬来有段时日了,殿下平素喝的药里有一味药材用光了,我让人跑了城内的各大医馆都没有这味药,暂时只能以龙胆草替代。龙胆草药性尚可,就是有些苦,且不易多食,原来的那味药材玄倾大人已派人去潮州外寻了,相信不久便会有眉目。”
说到此,她看了一眼流光,小心翼翼道:“殿下这几日就吃点苦吧,我替殿下多准备些蜜饯,可好?”
侍奉这位殿下久了,兮茵也摸清了她的脾性,殿下并不是个会为难下属的人,是以兮茵的语气带了几分撒娇。
流光睨了她一眼,放下手中药材,转身之际丢下一句,
“不要酸的。”
说着,她缓步进了里间。
兮茵眨了眨眼,随即反应过来,高声应道:“好嘞。”
这样安静闲适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数日后潮州刺史徐帆来访,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轻人。
流光这回没有把人拒之门外,让玄倾将人请至了厅堂。
“臣潮州刺史徐帆携汶氏子汶何见过殿下。殿下迁居至今,臣等本该早来拜见,然恐殿下长途疲累未能休养得宜,是以耽搁至今,还望殿下不要怪罪。”
“徐大人不必多礼。”流光笑答,“在金陵时本宫便听闻过大人的清名,大人任职西南一带时素有政绩,西南民间对大人亦多称颂,朝野有大人这样的地方官是国朝之幸。”
“殿下过誉了,生民立命臣分内之事,不敢担此赞誉。”
徐帆表现的很谦卑,可见是个处事稳重又心态平和的人,流光对他的印象不错。
她眼波微动,又瞥向徐帆身侧一直未语的年轻人。
“你便是汶氏子弟?”她问。
那年轻人见她问话,忙合袖回道:“回殿下,小人乃潮州汶氏嫡子汶何,见过殿下。”
“左都御史杜遵杜大人是你何人?”
“乃小人姑父。”
流光了然,她道:“当日还在金陵时,杜大人和本宫有过一次长谈,他言汶氏乃江东书香大族,本宫在潮州若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尽可知会汶氏一族。”
“殿下但有任用汶氏责无旁贷。”汶何立即回道。
流光含着笑意点了点头,她又看向徐帆,询问起正事。
“徐大人调任潮州刺史也有一段时日了吧,对潮州形势可有了解?”
“不敢说了若指掌,但也摸清了十之八九。”徐帆回道。
流光:“听闻潮州官场如静水流深,徐大人初任刺史,可有遇上风波?”
“臣是金陵钦点的潮州刺史,对臣的到来有所不满的人明面上不敢做文章,暗地里却会使些绊子,不过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手段,成不了什么气候。”徐帆笑道,并未将这些时日遇到的小磨难放在眼里,他只对流光说了一句,
“以臣这数月的观察来看,潮州或者说整个江东之地最大的隐患并不在官场,而是在意图掌控官场的江东世族。”
流光想起初登码头那日遇到的那几个人,
“那日在码头江东世族的人过来拜见,领头的那个中年男子便是如今梁氏的家主?”
徐帆点头。
“他叫梁慈温,是四大家主中的大哥,那日跟在他身侧还有老二杨勇,老四裴笙,分别是杨氏和裴氏的家主,而四人中郑七鸣行三。”
“四姓家主义结金兰,历代皆如此?”流光问。
“不是,只这一代如此。”回答这话的是汶何。
“正因他们四人拜了把子,这一代的梁杨郑裴四大世族联系的最为紧密,壮大的也最为迅速。”他道。
流光若有所思。
须臾,她又问徐帆:“郑七鸣的死是否有异?”
说起这个,徐帆眸光微沉。
“那日码头上臣等并不知郑七鸣夜中自裁,是郑氏瞒住了消息。后来我也担心他的死另有猫腻便派遣仵作前去查验尸身,郑氏也让查验了,可仵作检验并无异样,郑七鸣的确是自裁。”
徐帆道,又提起另一事,
“其实这事后臣一直有一个疑问。郑七鸣早在数月前便已向金陵递了请罪书,既然他已认罪且提了条件,那又为何突然于家中自缢?这很不符合常理。”
更何况那请罪书还是由他这个潮州刺史替他转呈,看郑七鸣当日的模样哪有主动寻死的样子?这是徐帆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流光道:“郑七鸣的请罪文书本宫看过了,出于对潮州形势的考虑本宫当时并未应下他的请求。还有,本宫在来潮州的路上曾遇两场截杀,前一场的刺客并不知身份,后一场倒是很明晰,动手的除了两个江湖人外,其余皆是江东死士,与当日祭典行刺的刺客同出一批。”
徐帆面色微变。
郑七鸣在请罪书中已承认祭典上行刺的死士是他派去的,那这批后来的死士便和他脱不开干系。
“他真是胆大包天,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猖獗,竟丝毫没有把朝廷还有国朝法度放在眼里。”徐帆怒道。
汶何开了口:“或许正因殿下未曾应下他的请求,他才狗急跳墙有了这么一手,而后刺杀失败,他心知死士的来历瞒不住,索性和其它三家商量了一番,以自己自戕为局逼殿下放弃对他所涉之案的深究,以此保全族人性命,也定了梁杨裴三家的心。”
汶何分析道。
当日码头那情形,为了保全朝廷还有新帝名声殿下不得不应下他们的跪求,不得不说江东世族机关算尽。
而眼下殿下既已答应酌情处置郑氏,那许多事便不能明面上去深究了。
徐帆想到此,对流光拱手道:“殿下,其实臣今日上门除了向殿下问安,还因在殿下启程江东前臣曾收到圣上的旨意。圣上言见殿下如见他亲临,潮州之事需尊殿下之意,而殿下若有任命,臣等当听候差遣。”
流光倒是没有想到元暻还暗中下了这道旨意,她想了想,道:“徐大人的意思本宫明白,但本宫此番迁居江东,除了为处理江东的一些事宜,还因本宫身有沉疴须在潮州这气候温和之地调养。因这顽疾的拖累,本宫时常感到精力不济,是以潮州的政务当循旧例以刺史处理为准,如非必要不必递上本宫的案头。”
徐帆愣了一下。
难怪当日码头初见这位殿下便觉她气血有亏,似有不足之症,当日他们还以为殿下是晕船的缘故,不想还真如他们猜测的那般。
可是,朝野上下并不见有人声传殿下有旧疾啊。
徐帆心中布满疑问,但他没有多问,只领了命。
流光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看向汶何,
“本宫既说过已与杜御史有过长谈,那汶公子的来意本宫也很清楚。汶公子,你这几日便跟在本宫身侧做事如何?”
汶何合袖笑答:“何之荣幸。”
与此同时,烟雾缭绕的嵬山,谢青城收到了来自苍梧还有叶晟的书信,信中皆提到了他们收到了同样的东西。
“两颗人头,一颗送去苍梧一颗送去武林盟,可见元徽是真的生气了。也是,自宋元之一案始,江湖人对大魏官员的残害屡禁不止,这回直接动到了元徽头上,她焉能容忍。”
白雁飞说完,看了一眼手执书信沉思的谢青城,问他:
“既然送的是项上人头,我岳父大人还有叶晟兄可有查清这两人的身份?”
“是枕寒门的上任掌门公孙吾及其妻虹霓夫人,当年威震武林的枕寒双煞。”
“竟是他们?”白雁飞皱了眉。
“我年少时听过这对夫妻的事迹,听闻公孙吾和虹霓夫人是青梅竹马,自幼感情便很好,公孙吾及冠后便娶了虹霓夫人为妻,二人夫妻恩爱,后有一子,可此子羸弱,不及三岁便夭折,此事让虹霓夫人郁结于心,以致练功时走火入魔,性情大变,一度以杀人为乐。公孙吾做为丈夫,是最先发现虹霓夫人异样的,可他并未声张,反而替妻子隐瞒了杀人之事,后来虹霓夫人性情越发暴虐,杀的人多了便败露了,此事曝出后武林震动,武林盟还有苍梧山当即派人前去枕寒门想要捉拿公孙吾夫妇,可到的时候,枕寒门的人却说公孙吾夫妇已畏罪自戮,连尸首都已被火化成灰,而当时为了力证他们并未说假话,枕寒门的弟子还发了毒誓。”白雁飞说了自己知道的内情。
谢青城点点头。
“不错。后来苍梧和武林盟不放心,怕他们诈死,分别派了人在江湖上寻了几年,却一直未见这对夫妻的身影或事迹,于是便信了这番话。”
“可时隔数十年,这对夫妻偏偏就出现了,项上人头都被人取了,人总不可能是假的。”白雁飞道。
“那说明枕寒门撒了谎,现任掌门是公孙吾的嫡传大弟子,当年便是他亲口发了毒誓,说亲眼见到公孙吾夫妻被火化成灰的。”谢青城淡道。
“那此事上枕寒门该担责,如何处置?”白雁飞问。
“按武林盟的规矩处置,枕寒门坐落江南,与顾氏有些来往,我也会给江南递个信。”谢青城道,又看向白雁飞,
“而你手下的风信子,帮我去查一件事。”
此处虽清幽雅致,门庭却并不萧条。
一连数日,门房呈上的拜帖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世家女眷递上的宴请之贴。
对于这位迁居而来的长公主,江东世族虽有忌惮,但也存有几分拉拢,他们并不确定这位殿下来到这里的缘由和目的,是以送上门的各色的拜帖请柬未必没有试探的意思。
但别院静若止水,所有递上门庭的请帖皆无下文,周围还有士兵把守,戒备森严,一个月下来,这位殿下连个面都没露,一时之间各怀心思的江东世族倒是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日,流光睡了一个冗长的午觉。
醒来时,看着已有几分熟悉的帐顶,她才有种真正置身江东的感觉。
内室没有婢女,她也没有喊人,自己起身汲上软鞋走出寝居,便见外间里兮茵正拿着个小秤配着药,神情很是投入。
流光走近,衣物摩擦的细微动静惊动了兮茵。
她抬首,见是流光,连忙放下手中物什,站起身。
“殿下醒了,瞧我,配药配的入神都未曾注意到内间的动静。”兮茵连忙告罪。
“无妨,本宫也是刚醒。”
流光免了她的礼,示意她继续忙手头事情,自己走至桌边,拿起筐内一味药材凑近鼻尖闻了闻,随口道:“最近的药有些苦,且减少些黄连的用量吧。”
兮茵闻言瞄了一眼桌上的几位药材,并没有殿下所说的黄连,无奈失笑:“苦的并非黄连,是龙胆草。咱们搬来有段时日了,殿下平素喝的药里有一味药材用光了,我让人跑了城内的各大医馆都没有这味药,暂时只能以龙胆草替代。龙胆草药性尚可,就是有些苦,且不易多食,原来的那味药材玄倾大人已派人去潮州外寻了,相信不久便会有眉目。”
说到此,她看了一眼流光,小心翼翼道:“殿下这几日就吃点苦吧,我替殿下多准备些蜜饯,可好?”
侍奉这位殿下久了,兮茵也摸清了她的脾性,殿下并不是个会为难下属的人,是以兮茵的语气带了几分撒娇。
流光睨了她一眼,放下手中药材,转身之际丢下一句,
“不要酸的。”
说着,她缓步进了里间。
兮茵眨了眨眼,随即反应过来,高声应道:“好嘞。”
这样安静闲适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数日后潮州刺史徐帆来访,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轻人。
流光这回没有把人拒之门外,让玄倾将人请至了厅堂。
“臣潮州刺史徐帆携汶氏子汶何见过殿下。殿下迁居至今,臣等本该早来拜见,然恐殿下长途疲累未能休养得宜,是以耽搁至今,还望殿下不要怪罪。”
“徐大人不必多礼。”流光笑答,“在金陵时本宫便听闻过大人的清名,大人任职西南一带时素有政绩,西南民间对大人亦多称颂,朝野有大人这样的地方官是国朝之幸。”
“殿下过誉了,生民立命臣分内之事,不敢担此赞誉。”
徐帆表现的很谦卑,可见是个处事稳重又心态平和的人,流光对他的印象不错。
她眼波微动,又瞥向徐帆身侧一直未语的年轻人。
“你便是汶氏子弟?”她问。
那年轻人见她问话,忙合袖回道:“回殿下,小人乃潮州汶氏嫡子汶何,见过殿下。”
“左都御史杜遵杜大人是你何人?”
“乃小人姑父。”
流光了然,她道:“当日还在金陵时,杜大人和本宫有过一次长谈,他言汶氏乃江东书香大族,本宫在潮州若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尽可知会汶氏一族。”
“殿下但有任用汶氏责无旁贷。”汶何立即回道。
流光含着笑意点了点头,她又看向徐帆,询问起正事。
“徐大人调任潮州刺史也有一段时日了吧,对潮州形势可有了解?”
“不敢说了若指掌,但也摸清了十之八九。”徐帆回道。
流光:“听闻潮州官场如静水流深,徐大人初任刺史,可有遇上风波?”
“臣是金陵钦点的潮州刺史,对臣的到来有所不满的人明面上不敢做文章,暗地里却会使些绊子,不过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手段,成不了什么气候。”徐帆笑道,并未将这些时日遇到的小磨难放在眼里,他只对流光说了一句,
“以臣这数月的观察来看,潮州或者说整个江东之地最大的隐患并不在官场,而是在意图掌控官场的江东世族。”
流光想起初登码头那日遇到的那几个人,
“那日在码头江东世族的人过来拜见,领头的那个中年男子便是如今梁氏的家主?”
徐帆点头。
“他叫梁慈温,是四大家主中的大哥,那日跟在他身侧还有老二杨勇,老四裴笙,分别是杨氏和裴氏的家主,而四人中郑七鸣行三。”
“四姓家主义结金兰,历代皆如此?”流光问。
“不是,只这一代如此。”回答这话的是汶何。
“正因他们四人拜了把子,这一代的梁杨郑裴四大世族联系的最为紧密,壮大的也最为迅速。”他道。
流光若有所思。
须臾,她又问徐帆:“郑七鸣的死是否有异?”
说起这个,徐帆眸光微沉。
“那日码头上臣等并不知郑七鸣夜中自裁,是郑氏瞒住了消息。后来我也担心他的死另有猫腻便派遣仵作前去查验尸身,郑氏也让查验了,可仵作检验并无异样,郑七鸣的确是自裁。”
徐帆道,又提起另一事,
“其实这事后臣一直有一个疑问。郑七鸣早在数月前便已向金陵递了请罪书,既然他已认罪且提了条件,那又为何突然于家中自缢?这很不符合常理。”
更何况那请罪书还是由他这个潮州刺史替他转呈,看郑七鸣当日的模样哪有主动寻死的样子?这是徐帆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流光道:“郑七鸣的请罪文书本宫看过了,出于对潮州形势的考虑本宫当时并未应下他的请求。还有,本宫在来潮州的路上曾遇两场截杀,前一场的刺客并不知身份,后一场倒是很明晰,动手的除了两个江湖人外,其余皆是江东死士,与当日祭典行刺的刺客同出一批。”
徐帆面色微变。
郑七鸣在请罪书中已承认祭典上行刺的死士是他派去的,那这批后来的死士便和他脱不开干系。
“他真是胆大包天,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猖獗,竟丝毫没有把朝廷还有国朝法度放在眼里。”徐帆怒道。
汶何开了口:“或许正因殿下未曾应下他的请求,他才狗急跳墙有了这么一手,而后刺杀失败,他心知死士的来历瞒不住,索性和其它三家商量了一番,以自己自戕为局逼殿下放弃对他所涉之案的深究,以此保全族人性命,也定了梁杨裴三家的心。”
汶何分析道。
当日码头那情形,为了保全朝廷还有新帝名声殿下不得不应下他们的跪求,不得不说江东世族机关算尽。
而眼下殿下既已答应酌情处置郑氏,那许多事便不能明面上去深究了。
徐帆想到此,对流光拱手道:“殿下,其实臣今日上门除了向殿下问安,还因在殿下启程江东前臣曾收到圣上的旨意。圣上言见殿下如见他亲临,潮州之事需尊殿下之意,而殿下若有任命,臣等当听候差遣。”
流光倒是没有想到元暻还暗中下了这道旨意,她想了想,道:“徐大人的意思本宫明白,但本宫此番迁居江东,除了为处理江东的一些事宜,还因本宫身有沉疴须在潮州这气候温和之地调养。因这顽疾的拖累,本宫时常感到精力不济,是以潮州的政务当循旧例以刺史处理为准,如非必要不必递上本宫的案头。”
徐帆愣了一下。
难怪当日码头初见这位殿下便觉她气血有亏,似有不足之症,当日他们还以为殿下是晕船的缘故,不想还真如他们猜测的那般。
可是,朝野上下并不见有人声传殿下有旧疾啊。
徐帆心中布满疑问,但他没有多问,只领了命。
流光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看向汶何,
“本宫既说过已与杜御史有过长谈,那汶公子的来意本宫也很清楚。汶公子,你这几日便跟在本宫身侧做事如何?”
汶何合袖笑答:“何之荣幸。”
与此同时,烟雾缭绕的嵬山,谢青城收到了来自苍梧还有叶晟的书信,信中皆提到了他们收到了同样的东西。
“两颗人头,一颗送去苍梧一颗送去武林盟,可见元徽是真的生气了。也是,自宋元之一案始,江湖人对大魏官员的残害屡禁不止,这回直接动到了元徽头上,她焉能容忍。”
白雁飞说完,看了一眼手执书信沉思的谢青城,问他:
“既然送的是项上人头,我岳父大人还有叶晟兄可有查清这两人的身份?”
“是枕寒门的上任掌门公孙吾及其妻虹霓夫人,当年威震武林的枕寒双煞。”
“竟是他们?”白雁飞皱了眉。
“我年少时听过这对夫妻的事迹,听闻公孙吾和虹霓夫人是青梅竹马,自幼感情便很好,公孙吾及冠后便娶了虹霓夫人为妻,二人夫妻恩爱,后有一子,可此子羸弱,不及三岁便夭折,此事让虹霓夫人郁结于心,以致练功时走火入魔,性情大变,一度以杀人为乐。公孙吾做为丈夫,是最先发现虹霓夫人异样的,可他并未声张,反而替妻子隐瞒了杀人之事,后来虹霓夫人性情越发暴虐,杀的人多了便败露了,此事曝出后武林震动,武林盟还有苍梧山当即派人前去枕寒门想要捉拿公孙吾夫妇,可到的时候,枕寒门的人却说公孙吾夫妇已畏罪自戮,连尸首都已被火化成灰,而当时为了力证他们并未说假话,枕寒门的弟子还发了毒誓。”白雁飞说了自己知道的内情。
谢青城点点头。
“不错。后来苍梧和武林盟不放心,怕他们诈死,分别派了人在江湖上寻了几年,却一直未见这对夫妻的身影或事迹,于是便信了这番话。”
“可时隔数十年,这对夫妻偏偏就出现了,项上人头都被人取了,人总不可能是假的。”白雁飞道。
“那说明枕寒门撒了谎,现任掌门是公孙吾的嫡传大弟子,当年便是他亲口发了毒誓,说亲眼见到公孙吾夫妻被火化成灰的。”谢青城淡道。
“那此事上枕寒门该担责,如何处置?”白雁飞问。
“按武林盟的规矩处置,枕寒门坐落江南,与顾氏有些来往,我也会给江南递个信。”谢青城道,又看向白雁飞,
“而你手下的风信子,帮我去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