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别院。
汶何跟在流光身边做事也有几日了,这几日里这位殿下除了问了他一些有关江东世族的问题,倒没有吩咐他办过什么事情,她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在休息便是在中庭的廊下与侍女吹风弈棋。
她的身体也好像确有沉疴,潮州才刚刚入秋她已穿上薄薄的短袄,每日用膳后都会服上一晚药味浓郁的汤药,而她身边侍奉的人似乎对此已见惯不怪。
他想,自来了潮州这位殿下闭门不出也许也有身子的缘故。
对此,他问了殿下身侧那名叫玄倾的暗卫统领。
对方倒也没有瞒他。
“的确是有身体的缘故,且殿下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所以对于出门这件事兴致了了。”
“不过汶公子可以试着提议一番,殿下其实是个很好说话的人。”玄倾笑道。
汶何闻言若有所思,待见了流光,他倒真提议了一把。
一如玄倾所料,这位长公主殿下并未拒绝。
她坐在庭前的廊下,手中还拿着一卷翻开的书,闻言看了一眼初秋高远的长空,转眸笑意如波,“汶公子盛情本宫不好推却。也罢,秋高气爽,潮州想必正当风月无边,我们便出去游玩一番,也体味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见她答应出门,不止汶何,玄倾和兮茵面上都多了几分笑意。
既下了决定,一行人动身地也很快。
流光和玄倾换了一身常服,兮茵则做侍女打扮,四人乘着马车从别院的侧门驶离,暗卫们则远远缀在后面保护,一行人默契地没有引起周围耳目的注意。
潮州的长街果然热闹的紧,不过寻常秋日,随处可见人流如织。
流光掀起车帘瞧了一眼四周,真心赞道:“常听人道潮州繁华,那日初登码头已窥见一斑,今日真正置身其中,眼见着歌舞鱼龙,火树银花,才知传言诚不欺我。”
汶何在旁闻言笑着道:“这要多谢当年武帝陛下的英明决策,若非他下令开通了漓水两岸的商贸往来,如今的潮州怕还是个闭塞之地,远不会有今日的阜盛。”
马车在闹市中停下。
坐在外的玄倾和汶何先跳下车,兮茵亦掀了帘幕下来,随即伸手扶出了流光。
流光抬目看了一眼他们所停的地方,正对着一间茶楼。
汶何向他们介绍:“这是城中最大的茶馆,自来是潮州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在这里各种消息互通有无,甚至许多江东富商也会过来走动。”
正说着话,楼里跑堂出来迎客,对方明显认识汶何,连声叫着汶公子。
“今日何有贵客,劳烦小师傅安排个妥帖的位置。”汶何笑着嘱咐。
跑堂躬身应下,将他们引至二楼,安排在一处隐蔽的包厢。
此时还未到晌午,楼中茶客不少,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堂中说书人讲书,也赶巧了,那说书人说的正好是那日码头的事情。
那日流光代表朝廷放言会对郑氏无辜族人酌情处置,此举经由在场的百姓之口传遍潮州,不少搏君人将此编作一段佳话在茶馆楼肆间传唱,大赞她的仁德无双和新帝的皇恩浩荡,便连素日里高高在上的朝廷在他们心中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模样。
“当日本是一番不得已,不想无意间成全了殿下的美名,新帝和朝廷也因此不必受名声所累,也算是因祸得福。”玄倾叹道。
流光笑:“世人怜惜孤弱,只要施以仁德,宽宥的力量足以动民心。”
他们没有在茶馆多留,喝了盏润喉的茶水,又听了几句茶馆内的闲谈,讲得无非是江湖上的一些琐事,或者北方的战况,听闻大燕和勃番之间的战事很不好,沈琼楼虽赴北境,然大燕兵力疲敝,已是强弩之末了,如今正是一个乱摊子......
一行人出了茶馆后,又走上长街。
潮州的长街是真的热闹,青石铺就的大道坚实平坦,两侧商铺林立,随处可见摆摊的小贩,贩花的妇人,还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最醒目要数耍百戏的草台戏班,吞刀吐火、找鼎寻橦......各项杂耍看得围观百姓连连叫好。
流光一行人也凑着热闹驻足瞧了一会儿,待班主捧着竹条编成的箩筐往人群求赏,她让玄倾给了一颗银锭,见他们出手阔绰,班主咧嘴开笑连声道着谢。
就这样边走边瞧热闹,他们竟然走过了大半个长街,等到了晌午,正准备挑个食肆用膳,附近人群中钻出几个小孩将他们一行人团团围住。
大约五六个孩童,男童女童都有,叽叽喳喳地缠着他们要糖吃。
这些小孩衣着整洁,面颊干净,连头上的小髻都扎得十分俐落整齐,可见并非城中流浪的乞儿,应当是附近商贩的孩子,看他们笑得天真烂漫,可见当街拦人也不是第一次了。
流光让玄倾去路边糖铺买些饴糖分给这些的小孩,玄倾领命去买,付钱的时候也是递上一粒碎银,掌柜收了钱,又麻溜了找了他两个铜板。
玄倾伸手接过,另一只手提了包好的饴糖转了身,在出门时下意识掂了一下手中铜板,掂着掂着,皱了眉。
他垂目看了一眼掌心中的两枚铜板,细细观摩了片刻,回头看了一眼正笑眯眯给下一个客人包糖的掌柜,没有多说什么,从容地转了身。
然而他出了糖铺却没有立即回到流光身边,而是去了路边小贩的摊上买了些烧饼,接着又拦下一卖葫芦的糖老人,买了几根糖葫芦,付钱时给的也是碎银,小贩和糖老人都给他找了铜板。
他看了一眼,提着这些回到流光身边,将买来的东西分给了还拦着他们的孩子。
孩子们拿到了甜滋滋的饴糖,又意外得了糖葫芦还有烧饼,欢快地一哄而散。
玄倾则沉了眉目走向了流光。
“殿下,借一步说话。”
流光见他神色有异,没有多说什么,随着他去了暗巷。
等到了隐蔽之处,汶何和兮茵替他们把守,玄倾隔空打了手势,一直缀在他们身后的暗卫守在了四周。
“怎么了?”流光问。
玄倾从袖中掏出糖铺里找的铜板递到流光,
“殿下看这两枚铜板。”
流光伸手接过,打量了一眼,两枚铜板一旧一新,旧的上有些磨损,新的倒是很光亮,其它没看出什么来。
她又试了一下重量,这一试,和玄倾一般皱了眉。
两枚一旧一新的铜板,其中旧的还有磨损,却和新的在重量上几乎相差无二,让人不得不起疑心。
“哪来的?”她问。
“糖铺找的。”玄倾回答,又递了另外两拨铜板给她,
“殿下再看看这些。这四枚铜板来自卖烧饼的小贩,其中有三枚旧钱一枚新钱,另外的三枚来自卖糖葫芦的糖老人,三枚都是旧钱。”玄倾解释。
流光从他手中将唯一的那枚新铜钱挑了出来和糖铺所找的新铜钱放在一处,又拿了一枚有较大破损的旧铜钱与糖铺找的旧铜钱放在一起,各放于左右手掂了掂,感受一下重量。
“殿下觉得如何?”玄倾问。
流光没有直接回答,她道:“仅凭手上的感受无法做为凭证,若有更多新铜钱,届时以秤称量,再看看结果。”
“那我再去糖铺买些东西?”玄倾问她意思。
流光摇摇头。
“先不要打草惊蛇。糖铺和烧饼摊整日人来人往,这些新铜板到底从哪儿流出的不好说,我们去其它地方瞧瞧。”
她下了决定。
“哪里?”玄倾问。
流光也没想好,但是等二人走出暗巷,与守在巷外的汶何、兮茵汇合,她目光无意间划过兮茵发间的珠钗,心神一动。
“汶公子,不知潮州可有善奇巧的金银楼,本宫有一位故友不日将成婚,为贺她新婚之喜,本宫欲以两副头面相赠,还望汶公子引荐。”
“自然有的。梁氏旗下的星灿坊乃是江东一等一的金银楼,向来受江东世家女郎青睐,便连江南的一些贵妇人也常邀行商为其采购坊中珍品。”汶何作答。
“哦?这般受欢迎,可见坊中珍品奇多,本宫倒真想一顾了,便劳烦汶公子引路了。”流光生了几分兴趣。
汶何闻声笑答:“殿下不必客气,能为殿下引路,何荣幸之至。”
说着,暗卫牵来马车,一行人往星灿坊而去。
星灿坊也坐落在闹市之中,与他们到访过的茶楼相距并不远,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地方。
一行人下了马车,门外迎客的小厮连忙奔了过来,对方还是先认出了汶何,笑着请他们入了店内。
汶何说得不错,星灿坊果真是潮州一等一的金银楼,放眼望去,坊内金银遍布,也不乏珍珠玉饰、璀璨宝石,看起来很是流光溢彩,琳琅满目。
他们进门,坊内负责管事的掌事立即迎了上来。
“喲,汶公子,听闻汶老夫人寿宴将至,汶公子此番光临寒舍,还是如往年般来挑选寿礼?”
汶何却笑着摇了摇头。
“今日倒不是为了家中祖母寿礼而来。”
他向梁掌事引见身侧的流光,
“这是汶某身居宜州的堂姐,此番前来本家贺寿,不日便要返回宜州,走之前有意在城中寻两副合心意的头面带回去赠予要成婚的小妹,汶某想到星灿坊奇珍无数,件件巧夺天工,便邀堂姐过来瞧瞧。”汶何笑着道。
长公主殿下不便暴露身份,是以方才在途中他们便商量好,以汶氏远房族亲的身份打掩护,长公主与他暂以姐弟相称。
梁掌事早就注意到了汶何身侧眉目清绝的女郎,他在星灿坊迎来送往,见惯了世家贵妇、豪门千金,一双眼毒的很,一眼便瞧出汶公子带来这位汶娘子不仅容貌出色,便连身上的衣着用料都是千金难买的烟云锦,可见身份显贵。
汶氏的门第不低,这小娘子挽的又是妇人髻,铁板钉钉的嫁了人,想必不是身份显贵的世家宗妇,便是豪奢之家的正头娘子,身后跟着的护卫还抱着剑,可见轻易得罪不得。
梁掌事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招待,
“坊中头面珍品皆陈列二楼,娘子若有意,请上楼一观。”他笑着抬手引路。
流光点头同意,一行人去了二楼。
与楼下先比,二楼的陈列更显雕梁画栋,所陈列的金银玉饰也比楼下要出色许多。
“这些皆是我星灿坊的珍品,每一份皆世间独有,娘子看看,可有合心意的。”梁掌事在旁引荐。
流光在一顶珠冠前停了下来。
这顶珠冠由珍珠串联,冠身又以数百颗润泽的大珠镶嵌,端庄雅致之余又不失华贵大气。
“这上头嵌的可是南珠?”她问。
梁掌事微讶,旋即笑答:“娘子好眼光。这确是南珠,这样成色的南珠今岁南海所产也不过三百粒,除了进献给宫中的剩下的便悉数在这一副头面上了。”
说到南珠的来历,梁掌事很是自得。
往日只有金陵宫廷才能见到的东西,他们星灿坊也能弄到,足见江东梁氏的实力。
流光看在眼里,也没有点破,
“南珠罕有,能做成一副珠冠已是难得,贵坊的制冠师傅也有一双巧手,这顶冠并未辱没南珠的瑰丽。”
她赞道,这顶珠冠也的确满她的意,当即定了下来。
梁掌事没想到她如此爽快,竟连价钱都未曾问询便定下了,这样的主顾,哪家开店的不喜欢?他笑眯了眼,态度更加殷勤。
流光又看上了一副蝴蝶头面,金丝掐成的双蝶栩栩如生缀在镶嵌着珠玑宝钿的冠间,寓意美好又不失精巧灵动,很是适合送给新人做贺礼。
“可是足金的?”她问。
“娘子放心。我们星汉坊的东西向来都是足金足银,这点绝不会作假。”梁掌事立马打包票。
谁知那娘子身边一直未曾吱声的侍女却说了话:“这顶蝴蝶冠我家娘子是要做贺礼送出去的,代表的是娘子的面子,掌事可不能诓我们。”
“不敢不敢,星灿坊立足潮州数十年,做生意向来以诚信为本,此事上绝不敢有半点马虎。”梁掌事赔笑,心里却嘀咕着,这娘子沉静柔顺,身边的侍女却刁蛮的紧,看这牙尖嘴利的模样,难不成他们以前被黑心店家骗过?
也是,这样世家出身的小娘子,便连身边的侍女也是只懂得花钱不懂得识钱的,如果是被人骗过倒是不出奇。
他既保证了是足金,流光也没再多问,当即结账走人。
梁掌事大赚了一笔,美滋滋地将人送上了门外马车,谁知刚回坊中,便见那位娘子的护卫还有那牙尖嘴利的侍女又匆匆跑了回来。
“客官可还有要事?”他好奇地问。
侍女朝那护卫抬了抬下巴,护卫很像是被欺负了又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模样。
“梁掌事,我家娘子出门时并未带多少铜板,现在她要去集市,我们付钱时总不能一直用金子或银锭,找来找去的也麻烦,掌事这里素来客多,想必零散铜币也多,可否容我们换两贯钱?”护卫禀明来意。
这对梁掌事而言并非奇事。
世家贵女出门都是由身边的嬷嬷或者丫鬟带着银钱的,有时带的不足或者半途花光了,路过星灿坊进来兑换是常事,只要是店中常客,梁掌事一般也不会拒绝。
今天这位娘子虽是新客,但在店中花销不小,这个面子梁掌事得卖。
“当然可以,二位稍候片刻,我让人去取两贯钱来。”梁掌事说着,示意小厮去柜台取两贯钱。
小厮跑去柜台取了,然而不知是否是太急促的缘故,手肘不慎打翻了柜台上的煤油盏,盏中黑黄的煤油倾泻而下,悉数流到了打开的屉层里,染污了满屉层的铜钱。
“毛手毛脚的,成什么样子!”
梁掌事见状呵斥,小厮也愣了,反应过来连忙取布擦拭。
立在门边的兮茵见状,皱了眉:“梁掌事,我家娘子是个爱洁的人,她见不到便罢了,可若是见到我们带回的银钱还沾着油污肯定会不高兴,掌事且换些干净的铜板吧。”
梁掌事看那满屉沾满油污的铜板,也觉得这样交给人家小娘子有些不大妥当。
他动了动嘴,想要说服侍女去别家兑换,但看这侍女不似好惹模样,又怕横生枝节。
思来想去,他下了决定,
“小娘子别急,库房还有些铜板,我让小厮再给您换些干净的来。”
说着,梁掌事朝那还在给铜板擦拭油污的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放下布连忙跑去后院库房,动作很快地拎出两贯干净的铜板跑了回来。
“小娘子瞧一瞧,这是否可以。”
梁管事将小厮递来的两贯钱递给了侍女。
侍女接过去打量一眼,又掂了掂,满意翘了翘唇。
“有劳梁管事了。”
说着,她示意护卫将银两给了钱管事,旋即告了辞。
等两人走远了,小厮才小心翼翼开了口:“掌事,家主前几日特意交代过,让我们最近不要动库房里的。”
“那还能怎么办?谁让你做事毛手毛脚,脏了我一屉柜的钱!”梁管事瞪了小厮一眼,没好气道。
小厮自知自己闯了祸,垂首不敢吱声了。
梁管事见状,冷哼了一声:“库房里的那些拿出来便是我这个每日过手千金的老江湖也难以辨认区分,她一个伺候主子的侍女懂什么,你没看她提着两贯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梁管事这样说着,但小厮既提醒了他,他又不能没有戒心,
“这样,你跟去看看,要是没什么蹊跷就回来。”他吩咐小厮,又提醒了一句,“机灵点,别被发现。”
小厮点头应着,飞快地跑出店门去追那辆疾驰的马车。
汶何跟在流光身边做事也有几日了,这几日里这位殿下除了问了他一些有关江东世族的问题,倒没有吩咐他办过什么事情,她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在休息便是在中庭的廊下与侍女吹风弈棋。
她的身体也好像确有沉疴,潮州才刚刚入秋她已穿上薄薄的短袄,每日用膳后都会服上一晚药味浓郁的汤药,而她身边侍奉的人似乎对此已见惯不怪。
他想,自来了潮州这位殿下闭门不出也许也有身子的缘故。
对此,他问了殿下身侧那名叫玄倾的暗卫统领。
对方倒也没有瞒他。
“的确是有身体的缘故,且殿下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所以对于出门这件事兴致了了。”
“不过汶公子可以试着提议一番,殿下其实是个很好说话的人。”玄倾笑道。
汶何闻言若有所思,待见了流光,他倒真提议了一把。
一如玄倾所料,这位长公主殿下并未拒绝。
她坐在庭前的廊下,手中还拿着一卷翻开的书,闻言看了一眼初秋高远的长空,转眸笑意如波,“汶公子盛情本宫不好推却。也罢,秋高气爽,潮州想必正当风月无边,我们便出去游玩一番,也体味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见她答应出门,不止汶何,玄倾和兮茵面上都多了几分笑意。
既下了决定,一行人动身地也很快。
流光和玄倾换了一身常服,兮茵则做侍女打扮,四人乘着马车从别院的侧门驶离,暗卫们则远远缀在后面保护,一行人默契地没有引起周围耳目的注意。
潮州的长街果然热闹的紧,不过寻常秋日,随处可见人流如织。
流光掀起车帘瞧了一眼四周,真心赞道:“常听人道潮州繁华,那日初登码头已窥见一斑,今日真正置身其中,眼见着歌舞鱼龙,火树银花,才知传言诚不欺我。”
汶何在旁闻言笑着道:“这要多谢当年武帝陛下的英明决策,若非他下令开通了漓水两岸的商贸往来,如今的潮州怕还是个闭塞之地,远不会有今日的阜盛。”
马车在闹市中停下。
坐在外的玄倾和汶何先跳下车,兮茵亦掀了帘幕下来,随即伸手扶出了流光。
流光抬目看了一眼他们所停的地方,正对着一间茶楼。
汶何向他们介绍:“这是城中最大的茶馆,自来是潮州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在这里各种消息互通有无,甚至许多江东富商也会过来走动。”
正说着话,楼里跑堂出来迎客,对方明显认识汶何,连声叫着汶公子。
“今日何有贵客,劳烦小师傅安排个妥帖的位置。”汶何笑着嘱咐。
跑堂躬身应下,将他们引至二楼,安排在一处隐蔽的包厢。
此时还未到晌午,楼中茶客不少,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堂中说书人讲书,也赶巧了,那说书人说的正好是那日码头的事情。
那日流光代表朝廷放言会对郑氏无辜族人酌情处置,此举经由在场的百姓之口传遍潮州,不少搏君人将此编作一段佳话在茶馆楼肆间传唱,大赞她的仁德无双和新帝的皇恩浩荡,便连素日里高高在上的朝廷在他们心中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模样。
“当日本是一番不得已,不想无意间成全了殿下的美名,新帝和朝廷也因此不必受名声所累,也算是因祸得福。”玄倾叹道。
流光笑:“世人怜惜孤弱,只要施以仁德,宽宥的力量足以动民心。”
他们没有在茶馆多留,喝了盏润喉的茶水,又听了几句茶馆内的闲谈,讲得无非是江湖上的一些琐事,或者北方的战况,听闻大燕和勃番之间的战事很不好,沈琼楼虽赴北境,然大燕兵力疲敝,已是强弩之末了,如今正是一个乱摊子......
一行人出了茶馆后,又走上长街。
潮州的长街是真的热闹,青石铺就的大道坚实平坦,两侧商铺林立,随处可见摆摊的小贩,贩花的妇人,还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最醒目要数耍百戏的草台戏班,吞刀吐火、找鼎寻橦......各项杂耍看得围观百姓连连叫好。
流光一行人也凑着热闹驻足瞧了一会儿,待班主捧着竹条编成的箩筐往人群求赏,她让玄倾给了一颗银锭,见他们出手阔绰,班主咧嘴开笑连声道着谢。
就这样边走边瞧热闹,他们竟然走过了大半个长街,等到了晌午,正准备挑个食肆用膳,附近人群中钻出几个小孩将他们一行人团团围住。
大约五六个孩童,男童女童都有,叽叽喳喳地缠着他们要糖吃。
这些小孩衣着整洁,面颊干净,连头上的小髻都扎得十分俐落整齐,可见并非城中流浪的乞儿,应当是附近商贩的孩子,看他们笑得天真烂漫,可见当街拦人也不是第一次了。
流光让玄倾去路边糖铺买些饴糖分给这些的小孩,玄倾领命去买,付钱的时候也是递上一粒碎银,掌柜收了钱,又麻溜了找了他两个铜板。
玄倾伸手接过,另一只手提了包好的饴糖转了身,在出门时下意识掂了一下手中铜板,掂着掂着,皱了眉。
他垂目看了一眼掌心中的两枚铜板,细细观摩了片刻,回头看了一眼正笑眯眯给下一个客人包糖的掌柜,没有多说什么,从容地转了身。
然而他出了糖铺却没有立即回到流光身边,而是去了路边小贩的摊上买了些烧饼,接着又拦下一卖葫芦的糖老人,买了几根糖葫芦,付钱时给的也是碎银,小贩和糖老人都给他找了铜板。
他看了一眼,提着这些回到流光身边,将买来的东西分给了还拦着他们的孩子。
孩子们拿到了甜滋滋的饴糖,又意外得了糖葫芦还有烧饼,欢快地一哄而散。
玄倾则沉了眉目走向了流光。
“殿下,借一步说话。”
流光见他神色有异,没有多说什么,随着他去了暗巷。
等到了隐蔽之处,汶何和兮茵替他们把守,玄倾隔空打了手势,一直缀在他们身后的暗卫守在了四周。
“怎么了?”流光问。
玄倾从袖中掏出糖铺里找的铜板递到流光,
“殿下看这两枚铜板。”
流光伸手接过,打量了一眼,两枚铜板一旧一新,旧的上有些磨损,新的倒是很光亮,其它没看出什么来。
她又试了一下重量,这一试,和玄倾一般皱了眉。
两枚一旧一新的铜板,其中旧的还有磨损,却和新的在重量上几乎相差无二,让人不得不起疑心。
“哪来的?”她问。
“糖铺找的。”玄倾回答,又递了另外两拨铜板给她,
“殿下再看看这些。这四枚铜板来自卖烧饼的小贩,其中有三枚旧钱一枚新钱,另外的三枚来自卖糖葫芦的糖老人,三枚都是旧钱。”玄倾解释。
流光从他手中将唯一的那枚新铜钱挑了出来和糖铺所找的新铜钱放在一处,又拿了一枚有较大破损的旧铜钱与糖铺找的旧铜钱放在一起,各放于左右手掂了掂,感受一下重量。
“殿下觉得如何?”玄倾问。
流光没有直接回答,她道:“仅凭手上的感受无法做为凭证,若有更多新铜钱,届时以秤称量,再看看结果。”
“那我再去糖铺买些东西?”玄倾问她意思。
流光摇摇头。
“先不要打草惊蛇。糖铺和烧饼摊整日人来人往,这些新铜板到底从哪儿流出的不好说,我们去其它地方瞧瞧。”
她下了决定。
“哪里?”玄倾问。
流光也没想好,但是等二人走出暗巷,与守在巷外的汶何、兮茵汇合,她目光无意间划过兮茵发间的珠钗,心神一动。
“汶公子,不知潮州可有善奇巧的金银楼,本宫有一位故友不日将成婚,为贺她新婚之喜,本宫欲以两副头面相赠,还望汶公子引荐。”
“自然有的。梁氏旗下的星灿坊乃是江东一等一的金银楼,向来受江东世家女郎青睐,便连江南的一些贵妇人也常邀行商为其采购坊中珍品。”汶何作答。
“哦?这般受欢迎,可见坊中珍品奇多,本宫倒真想一顾了,便劳烦汶公子引路了。”流光生了几分兴趣。
汶何闻声笑答:“殿下不必客气,能为殿下引路,何荣幸之至。”
说着,暗卫牵来马车,一行人往星灿坊而去。
星灿坊也坐落在闹市之中,与他们到访过的茶楼相距并不远,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地方。
一行人下了马车,门外迎客的小厮连忙奔了过来,对方还是先认出了汶何,笑着请他们入了店内。
汶何说得不错,星灿坊果真是潮州一等一的金银楼,放眼望去,坊内金银遍布,也不乏珍珠玉饰、璀璨宝石,看起来很是流光溢彩,琳琅满目。
他们进门,坊内负责管事的掌事立即迎了上来。
“喲,汶公子,听闻汶老夫人寿宴将至,汶公子此番光临寒舍,还是如往年般来挑选寿礼?”
汶何却笑着摇了摇头。
“今日倒不是为了家中祖母寿礼而来。”
他向梁掌事引见身侧的流光,
“这是汶某身居宜州的堂姐,此番前来本家贺寿,不日便要返回宜州,走之前有意在城中寻两副合心意的头面带回去赠予要成婚的小妹,汶某想到星灿坊奇珍无数,件件巧夺天工,便邀堂姐过来瞧瞧。”汶何笑着道。
长公主殿下不便暴露身份,是以方才在途中他们便商量好,以汶氏远房族亲的身份打掩护,长公主与他暂以姐弟相称。
梁掌事早就注意到了汶何身侧眉目清绝的女郎,他在星灿坊迎来送往,见惯了世家贵妇、豪门千金,一双眼毒的很,一眼便瞧出汶公子带来这位汶娘子不仅容貌出色,便连身上的衣着用料都是千金难买的烟云锦,可见身份显贵。
汶氏的门第不低,这小娘子挽的又是妇人髻,铁板钉钉的嫁了人,想必不是身份显贵的世家宗妇,便是豪奢之家的正头娘子,身后跟着的护卫还抱着剑,可见轻易得罪不得。
梁掌事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招待,
“坊中头面珍品皆陈列二楼,娘子若有意,请上楼一观。”他笑着抬手引路。
流光点头同意,一行人去了二楼。
与楼下先比,二楼的陈列更显雕梁画栋,所陈列的金银玉饰也比楼下要出色许多。
“这些皆是我星灿坊的珍品,每一份皆世间独有,娘子看看,可有合心意的。”梁掌事在旁引荐。
流光在一顶珠冠前停了下来。
这顶珠冠由珍珠串联,冠身又以数百颗润泽的大珠镶嵌,端庄雅致之余又不失华贵大气。
“这上头嵌的可是南珠?”她问。
梁掌事微讶,旋即笑答:“娘子好眼光。这确是南珠,这样成色的南珠今岁南海所产也不过三百粒,除了进献给宫中的剩下的便悉数在这一副头面上了。”
说到南珠的来历,梁掌事很是自得。
往日只有金陵宫廷才能见到的东西,他们星灿坊也能弄到,足见江东梁氏的实力。
流光看在眼里,也没有点破,
“南珠罕有,能做成一副珠冠已是难得,贵坊的制冠师傅也有一双巧手,这顶冠并未辱没南珠的瑰丽。”
她赞道,这顶珠冠也的确满她的意,当即定了下来。
梁掌事没想到她如此爽快,竟连价钱都未曾问询便定下了,这样的主顾,哪家开店的不喜欢?他笑眯了眼,态度更加殷勤。
流光又看上了一副蝴蝶头面,金丝掐成的双蝶栩栩如生缀在镶嵌着珠玑宝钿的冠间,寓意美好又不失精巧灵动,很是适合送给新人做贺礼。
“可是足金的?”她问。
“娘子放心。我们星汉坊的东西向来都是足金足银,这点绝不会作假。”梁掌事立马打包票。
谁知那娘子身边一直未曾吱声的侍女却说了话:“这顶蝴蝶冠我家娘子是要做贺礼送出去的,代表的是娘子的面子,掌事可不能诓我们。”
“不敢不敢,星灿坊立足潮州数十年,做生意向来以诚信为本,此事上绝不敢有半点马虎。”梁掌事赔笑,心里却嘀咕着,这娘子沉静柔顺,身边的侍女却刁蛮的紧,看这牙尖嘴利的模样,难不成他们以前被黑心店家骗过?
也是,这样世家出身的小娘子,便连身边的侍女也是只懂得花钱不懂得识钱的,如果是被人骗过倒是不出奇。
他既保证了是足金,流光也没再多问,当即结账走人。
梁掌事大赚了一笔,美滋滋地将人送上了门外马车,谁知刚回坊中,便见那位娘子的护卫还有那牙尖嘴利的侍女又匆匆跑了回来。
“客官可还有要事?”他好奇地问。
侍女朝那护卫抬了抬下巴,护卫很像是被欺负了又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模样。
“梁掌事,我家娘子出门时并未带多少铜板,现在她要去集市,我们付钱时总不能一直用金子或银锭,找来找去的也麻烦,掌事这里素来客多,想必零散铜币也多,可否容我们换两贯钱?”护卫禀明来意。
这对梁掌事而言并非奇事。
世家贵女出门都是由身边的嬷嬷或者丫鬟带着银钱的,有时带的不足或者半途花光了,路过星灿坊进来兑换是常事,只要是店中常客,梁掌事一般也不会拒绝。
今天这位娘子虽是新客,但在店中花销不小,这个面子梁掌事得卖。
“当然可以,二位稍候片刻,我让人去取两贯钱来。”梁掌事说着,示意小厮去柜台取两贯钱。
小厮跑去柜台取了,然而不知是否是太急促的缘故,手肘不慎打翻了柜台上的煤油盏,盏中黑黄的煤油倾泻而下,悉数流到了打开的屉层里,染污了满屉层的铜钱。
“毛手毛脚的,成什么样子!”
梁掌事见状呵斥,小厮也愣了,反应过来连忙取布擦拭。
立在门边的兮茵见状,皱了眉:“梁掌事,我家娘子是个爱洁的人,她见不到便罢了,可若是见到我们带回的银钱还沾着油污肯定会不高兴,掌事且换些干净的铜板吧。”
梁掌事看那满屉沾满油污的铜板,也觉得这样交给人家小娘子有些不大妥当。
他动了动嘴,想要说服侍女去别家兑换,但看这侍女不似好惹模样,又怕横生枝节。
思来想去,他下了决定,
“小娘子别急,库房还有些铜板,我让小厮再给您换些干净的来。”
说着,梁掌事朝那还在给铜板擦拭油污的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放下布连忙跑去后院库房,动作很快地拎出两贯干净的铜板跑了回来。
“小娘子瞧一瞧,这是否可以。”
梁管事将小厮递来的两贯钱递给了侍女。
侍女接过去打量一眼,又掂了掂,满意翘了翘唇。
“有劳梁管事了。”
说着,她示意护卫将银两给了钱管事,旋即告了辞。
等两人走远了,小厮才小心翼翼开了口:“掌事,家主前几日特意交代过,让我们最近不要动库房里的。”
“那还能怎么办?谁让你做事毛手毛脚,脏了我一屉柜的钱!”梁管事瞪了小厮一眼,没好气道。
小厮自知自己闯了祸,垂首不敢吱声了。
梁管事见状,冷哼了一声:“库房里的那些拿出来便是我这个每日过手千金的老江湖也难以辨认区分,她一个伺候主子的侍女懂什么,你没看她提着两贯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梁管事这样说着,但小厮既提醒了他,他又不能没有戒心,
“这样,你跟去看看,要是没什么蹊跷就回来。”他吩咐小厮,又提醒了一句,“机灵点,别被发现。”
小厮点头应着,飞快地跑出店门去追那辆疾驰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