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从裴府回来后便一直未曾分开的梁慈温和杨勇内心也打着鼓。
“大哥,好好的,人怎么就不见了?难不成老四提前听到了风声?”杨勇看着同样一脸纳闷之色的梁慈温。
旁人不知,他是知道的,白日里在裴氏铺子闹事的富商乃是他们自己安排的人。
谁让老四那小崽子只顾自己吃肉喝汤,那也别怪他们兄弟把事情做绝。
只要那两箱子伪钱往裴氏头上一栽,整个裴氏都要为江东十二州境内出现的伪钱背锅,届时朝廷追究下来,老四为了裴氏自当效仿老三自己站出顶罪,而为了裴氏族人的以后,那条漕运线他就是再不甘心也得交出来。
本来一切水到渠成,他们掐着时辰提前到访裴府,就是希望在官兵围府之前先见到老四,逼着他乖乖交出漕运线。
谁知偏巧这节骨眼上,老四不见了。
这要不是提前走漏了风声,总不能说是老四能掐会算吧?
梁慈温也不知道哪儿出了岔子,但四姓之间世世代代盘根错节,有时互为耳目,即便他再怎么小心,也难保身边没有老四的眼线。
梁慈温叹着气。
杨勇道:“如今官府四处寻不到他身影,他能跑哪里去?不会是”他有了猜测,看向大哥,很明显梁慈温也和他一般想法。
梁慈温道:“我们四人之中,除了老三也只有他和那边走的最近。别忘了,裴氏嫡支有个女儿嫁去了那边。”
既然有这层姻亲关系在,自然可以寻求庇护。
“算这小子好运道。”杨勇冷哼了一声。
倒是他们兄弟,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随着老四的失踪,官府找不到人,必定要查到梁杨两家头上。
“老四既逃了,那这伪钱怎么办?”杨勇问。
梁慈温淡淡一笑:“既已栽到了裴氏头上,自然便由裴氏承担。我们梁杨二家与裴氏关系匪浅,官府自然也会盯上我们,可那又怎样?伪钱是由顾氏钱庄流出,负责与官府接洽的也是姓裴的伙计,与我们梁杨二家又有何干?我们二家开门做生意,旗下各个商铺每日银钱流水一样地进来,谁又能保证钱庄释出的伪钱流不到我们的钱柜,我们也是受害者。”
梁慈温气定神闲,杨勇笑道:“大哥说的对。”
如此,便全看官府如何焦头烂额了。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他比较担忧。
“那个富商出城了没有?”他低声问。
这人是梁慈温着人安排的,梁慈温自然最清楚。
“不过一个泼皮无赖,使了点银钱便愿扮作富商去闹事,即便被抓了也无妨,此人并不清楚与他接触的是我们的人。”
杨勇放下心,他冷笑:“那就好。咱们这回也趁机让这些人看看,这个江东到底是谁说了算。”
自擒住人后,徐帆连夜亲审,那富商并非硬骨头,不过被恐吓几句便老老实实地招供了一切。
据他自己交代他本是城中一地痞流氓,因欠下赌坊大笔债务在城中四处躲藏,前日晚上有人找到他,让他听吩咐办件事便可给他一大笔佣金,财帛动人心,他没有犹豫就应了下来。
而那人让他办的事就是扮做富商去裴氏的铺子闹事。
供词递到流光案头,她看了两眼:“可有和赌坊那边核实过?”
徐帆点点头。
“赌坊的老板说此人的确刚结清欠下的债务,还债当日还在赌坊又赌了两手。熟识的赌徒还奇怪他从哪儿发了一笔大财,他虽春风得意嘴风倒严,没和旁人透露太多。”
“那是谁雇佣的他,他可知情?”
“他说与他接触的人戴着兜帽,他未曾见到脸,对方也没有透露身份,但出手大方,给的酬劳十分丰厚。”
流光双目眯起:“看来是笃定了这种亡命之徒为了财帛不会寻根究底才故意托付。对方压根不怕我们会抓到此人。”
假扮富商的赌徒一无所知,而钱庄那边两个人可能的人证相继毙命,眼下折腾了一圈,他们一无所获。
“徐大人觉得谁会是幕后主使?”流光问。
徐帆答:“裴笙是裴氏家主,偌大的江东敢与他作对的屈指可数。裴笙失踪当日,梁慈温和杨勇曾上门拜访,恰在裴氏铺子出事前一个时辰,时机委实有些巧妙。”
徐帆说到此处,抬目看了一眼正低眉不知想什么的流光,“不过这也仅是臣的猜测,眼下线索全断,唯有尽早找到裴笙,一切方能有所转机。”
至于如何找到裴笙?徐帆想起刚查到的一桩事。
“裴笙失踪后殿下曾推断他也许正借助了传闻中那条漕运线逃离了潮州,可如今裴氏出了这番变故,裴笙就如同一个烫手山芋,等闲人家决计不敢收留于他,除非裴笙动身时已打算好了去处。”
流光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抬眸看他,“徐大人有何想法?”
徐帆未做隐瞒,直言道:“裴氏与褚州生意往来多以瓷器为主,而褚州的瓷器生意尽数掌握在顾氏手中。那日辞别殿下后,汶公子与臣同行,臣问过他一些有关裴氏的家事,据汶公子说裴氏和褚州顾氏曾有一桩姻亲,裴氏有一女嫁去了顾氏。顾氏一族执掌江南,褚州顾氏虽是旁支但同样不可小觑,裴笙寻求顾氏庇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裴氏竟与顾氏有姻亲之谊?
流光冷笑。
这倒是一则有趣的逸闻。
顾氏虽从商,但在江南是掌权世家,等同于一国皇室。
褚州顾氏乃其别枝,也算是“宗室”了。
裴氏长于大魏之土,身上流着魏人的血,族中子弟在朝为官者亦不少,再加上潮州在江东两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平素做做生意便罢了,姻亲之事上却不避嫌,悄无声息地就将一个女儿嫁去了对岸,还真是丝毫不把金陵朝廷看在眼里。
这还仅是打听到的,那未曾打听到的,除了裴氏,是不是还有其它世族与对岸有这样的姻亲往来?
流光眸光转深。
徐帆不知她所想,只向她请示:“殿下,如今反正是遍寻不到裴笙人了,倒不如先着人潜入褚州暗中寻觅一番,待有了音讯再伺机捉拿。”
“不,本宫亲自去。”流光道。
徐帆一惊,继而急切阻拦:“不可。顾氏钱庄牵涉伪钱一案,这就意味着顾氏已经裹挟进了江东世族和朝廷的明争暗斗里,殿下乃是镇国长公主,金尊玉贵,怎可犯险?”
“本宫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且此事不宜张扬,本宫决意私访,在本宫归来之前,徐大人须连通潮州上下密切监视梁慈温和杨勇,在本宫将裴笙捉回之前江东十二州不可出大变动。”
这就是要稳住江东局势的意思了。
徐帆见她意已决,没得商量的余地,只能应下了吩咐。
“殿下要去褚州?”徐帆走后,守在外间的玄倾走了进来。
流光没有瞒他。
“之前我们便有推断,铸造江东这批伪钱的铜料很有可能来源于褚州,但有关私铸之所始终没有头绪。十二州虽大,但我们派出去的人、徐帆派出去的人前前后后暗查多日却未曾传来半分音讯,会不会这个私铸地压根就不在江东十二州境内呢?”
“殿下怀疑在褚州?”
流光点点头。
“褚州不受大魏管辖,是个私铸伪钱的稳妥之所,而另一方面为了节省铜料运输的人力物力,私铸场地很有可能就设在铜矿附近。如果裴笙真的逃去了褚州,此番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寻一寻这个私铸场。”
若这个私铸场只铸造些伪钱便罢了,若还铸造一些其它的,那整件事就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所以褚州之行,她得亲自去。
“那殿下打算何时出发?”
“越快越好。”
于是,出行便定在了第二日清晨。
因她决定的突然,玄倾需要部署一番,除了要清点随行的人马,兮茵那边也要收拾行装。
对于此番出行,兮茵满面忧色。
晚间她服侍流光安寝,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知晓殿下此番赴褚是有要事,但殿下的身子”
她话没有说全,但流光已明白她的意思。
自己身子能否再撑下去流光心中自有掂量,正因如此许多事要做在前头,不然要没时间了。
“无碍,你准备好该带的东西,褚州之行必不可免。”
褚州在漓水对岸,想要最快时日赶过去,还是得坐船。
此行除了随同的暗卫,汶何也与她们一道。
这日船行江面,流光一行人立在甲板上,不过两日水程,举目远眺,褚州已近在眼前。
“汶公子来过褚州吗?”江风猎猎中,流光问身侧的汶何。
汶何笑答:“何生于江东,凡江东水土自是无一不踏足。”
“那褚州与江东十二州有何不同?”流光又问。
汶何思考了一瞬,道:“堆金砌玉,锦绣成堆,与我十二州之首的潮州不相上下,这也是为何顾氏别枝一脉世代居于此的原因。”
“那与江南第一都青莲相比又如何?”
“青莲之繁盛,唯金陵和燕京可比,至于风物民俗,也与褚州相异。”
流光去过燕京,已领略过北方雄都的风采,而今来到江南,若非时机不合适,倒真想去青莲游赏一番了。
到了码头,褚州已飘起小雨。
一行人撑着油纸伞,裹挟在来来往往的船客中下了船。
码头负责巡检的官兵衣肩上绣着江南顾氏特有的徽章,百来人分作五批牢牢守住码头的五个出口,挨个检查船客的路引。
等轮到他们,由汶何打头,将一席人的路引递过去。
由于此行隐秘,为了方便行事,他们拿的是汶氏子弟的路引。
汶氏一族在江东枝繁叶茂,其远房别枝不乏行商之家,在江东各处往来再正常不过,以此身份行走潮州很是稳妥。
果然那披着蓑衣的官兵看过路引后,隔着氤氲的雨雾打量了他们几眼,没发觉不妥便放了行。
等出了码头,早有雇好的马车马匹在路边等候,兮茵扶着流光上了车,其余人上马,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去已安排好的园子。
“大哥,好好的,人怎么就不见了?难不成老四提前听到了风声?”杨勇看着同样一脸纳闷之色的梁慈温。
旁人不知,他是知道的,白日里在裴氏铺子闹事的富商乃是他们自己安排的人。
谁让老四那小崽子只顾自己吃肉喝汤,那也别怪他们兄弟把事情做绝。
只要那两箱子伪钱往裴氏头上一栽,整个裴氏都要为江东十二州境内出现的伪钱背锅,届时朝廷追究下来,老四为了裴氏自当效仿老三自己站出顶罪,而为了裴氏族人的以后,那条漕运线他就是再不甘心也得交出来。
本来一切水到渠成,他们掐着时辰提前到访裴府,就是希望在官兵围府之前先见到老四,逼着他乖乖交出漕运线。
谁知偏巧这节骨眼上,老四不见了。
这要不是提前走漏了风声,总不能说是老四能掐会算吧?
梁慈温也不知道哪儿出了岔子,但四姓之间世世代代盘根错节,有时互为耳目,即便他再怎么小心,也难保身边没有老四的眼线。
梁慈温叹着气。
杨勇道:“如今官府四处寻不到他身影,他能跑哪里去?不会是”他有了猜测,看向大哥,很明显梁慈温也和他一般想法。
梁慈温道:“我们四人之中,除了老三也只有他和那边走的最近。别忘了,裴氏嫡支有个女儿嫁去了那边。”
既然有这层姻亲关系在,自然可以寻求庇护。
“算这小子好运道。”杨勇冷哼了一声。
倒是他们兄弟,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随着老四的失踪,官府找不到人,必定要查到梁杨两家头上。
“老四既逃了,那这伪钱怎么办?”杨勇问。
梁慈温淡淡一笑:“既已栽到了裴氏头上,自然便由裴氏承担。我们梁杨二家与裴氏关系匪浅,官府自然也会盯上我们,可那又怎样?伪钱是由顾氏钱庄流出,负责与官府接洽的也是姓裴的伙计,与我们梁杨二家又有何干?我们二家开门做生意,旗下各个商铺每日银钱流水一样地进来,谁又能保证钱庄释出的伪钱流不到我们的钱柜,我们也是受害者。”
梁慈温气定神闲,杨勇笑道:“大哥说的对。”
如此,便全看官府如何焦头烂额了。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他比较担忧。
“那个富商出城了没有?”他低声问。
这人是梁慈温着人安排的,梁慈温自然最清楚。
“不过一个泼皮无赖,使了点银钱便愿扮作富商去闹事,即便被抓了也无妨,此人并不清楚与他接触的是我们的人。”
杨勇放下心,他冷笑:“那就好。咱们这回也趁机让这些人看看,这个江东到底是谁说了算。”
自擒住人后,徐帆连夜亲审,那富商并非硬骨头,不过被恐吓几句便老老实实地招供了一切。
据他自己交代他本是城中一地痞流氓,因欠下赌坊大笔债务在城中四处躲藏,前日晚上有人找到他,让他听吩咐办件事便可给他一大笔佣金,财帛动人心,他没有犹豫就应了下来。
而那人让他办的事就是扮做富商去裴氏的铺子闹事。
供词递到流光案头,她看了两眼:“可有和赌坊那边核实过?”
徐帆点点头。
“赌坊的老板说此人的确刚结清欠下的债务,还债当日还在赌坊又赌了两手。熟识的赌徒还奇怪他从哪儿发了一笔大财,他虽春风得意嘴风倒严,没和旁人透露太多。”
“那是谁雇佣的他,他可知情?”
“他说与他接触的人戴着兜帽,他未曾见到脸,对方也没有透露身份,但出手大方,给的酬劳十分丰厚。”
流光双目眯起:“看来是笃定了这种亡命之徒为了财帛不会寻根究底才故意托付。对方压根不怕我们会抓到此人。”
假扮富商的赌徒一无所知,而钱庄那边两个人可能的人证相继毙命,眼下折腾了一圈,他们一无所获。
“徐大人觉得谁会是幕后主使?”流光问。
徐帆答:“裴笙是裴氏家主,偌大的江东敢与他作对的屈指可数。裴笙失踪当日,梁慈温和杨勇曾上门拜访,恰在裴氏铺子出事前一个时辰,时机委实有些巧妙。”
徐帆说到此处,抬目看了一眼正低眉不知想什么的流光,“不过这也仅是臣的猜测,眼下线索全断,唯有尽早找到裴笙,一切方能有所转机。”
至于如何找到裴笙?徐帆想起刚查到的一桩事。
“裴笙失踪后殿下曾推断他也许正借助了传闻中那条漕运线逃离了潮州,可如今裴氏出了这番变故,裴笙就如同一个烫手山芋,等闲人家决计不敢收留于他,除非裴笙动身时已打算好了去处。”
流光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抬眸看他,“徐大人有何想法?”
徐帆未做隐瞒,直言道:“裴氏与褚州生意往来多以瓷器为主,而褚州的瓷器生意尽数掌握在顾氏手中。那日辞别殿下后,汶公子与臣同行,臣问过他一些有关裴氏的家事,据汶公子说裴氏和褚州顾氏曾有一桩姻亲,裴氏有一女嫁去了顾氏。顾氏一族执掌江南,褚州顾氏虽是旁支但同样不可小觑,裴笙寻求顾氏庇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裴氏竟与顾氏有姻亲之谊?
流光冷笑。
这倒是一则有趣的逸闻。
顾氏虽从商,但在江南是掌权世家,等同于一国皇室。
褚州顾氏乃其别枝,也算是“宗室”了。
裴氏长于大魏之土,身上流着魏人的血,族中子弟在朝为官者亦不少,再加上潮州在江东两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平素做做生意便罢了,姻亲之事上却不避嫌,悄无声息地就将一个女儿嫁去了对岸,还真是丝毫不把金陵朝廷看在眼里。
这还仅是打听到的,那未曾打听到的,除了裴氏,是不是还有其它世族与对岸有这样的姻亲往来?
流光眸光转深。
徐帆不知她所想,只向她请示:“殿下,如今反正是遍寻不到裴笙人了,倒不如先着人潜入褚州暗中寻觅一番,待有了音讯再伺机捉拿。”
“不,本宫亲自去。”流光道。
徐帆一惊,继而急切阻拦:“不可。顾氏钱庄牵涉伪钱一案,这就意味着顾氏已经裹挟进了江东世族和朝廷的明争暗斗里,殿下乃是镇国长公主,金尊玉贵,怎可犯险?”
“本宫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且此事不宜张扬,本宫决意私访,在本宫归来之前,徐大人须连通潮州上下密切监视梁慈温和杨勇,在本宫将裴笙捉回之前江东十二州不可出大变动。”
这就是要稳住江东局势的意思了。
徐帆见她意已决,没得商量的余地,只能应下了吩咐。
“殿下要去褚州?”徐帆走后,守在外间的玄倾走了进来。
流光没有瞒他。
“之前我们便有推断,铸造江东这批伪钱的铜料很有可能来源于褚州,但有关私铸之所始终没有头绪。十二州虽大,但我们派出去的人、徐帆派出去的人前前后后暗查多日却未曾传来半分音讯,会不会这个私铸地压根就不在江东十二州境内呢?”
“殿下怀疑在褚州?”
流光点点头。
“褚州不受大魏管辖,是个私铸伪钱的稳妥之所,而另一方面为了节省铜料运输的人力物力,私铸场地很有可能就设在铜矿附近。如果裴笙真的逃去了褚州,此番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寻一寻这个私铸场。”
若这个私铸场只铸造些伪钱便罢了,若还铸造一些其它的,那整件事就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所以褚州之行,她得亲自去。
“那殿下打算何时出发?”
“越快越好。”
于是,出行便定在了第二日清晨。
因她决定的突然,玄倾需要部署一番,除了要清点随行的人马,兮茵那边也要收拾行装。
对于此番出行,兮茵满面忧色。
晚间她服侍流光安寝,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知晓殿下此番赴褚是有要事,但殿下的身子”
她话没有说全,但流光已明白她的意思。
自己身子能否再撑下去流光心中自有掂量,正因如此许多事要做在前头,不然要没时间了。
“无碍,你准备好该带的东西,褚州之行必不可免。”
褚州在漓水对岸,想要最快时日赶过去,还是得坐船。
此行除了随同的暗卫,汶何也与她们一道。
这日船行江面,流光一行人立在甲板上,不过两日水程,举目远眺,褚州已近在眼前。
“汶公子来过褚州吗?”江风猎猎中,流光问身侧的汶何。
汶何笑答:“何生于江东,凡江东水土自是无一不踏足。”
“那褚州与江东十二州有何不同?”流光又问。
汶何思考了一瞬,道:“堆金砌玉,锦绣成堆,与我十二州之首的潮州不相上下,这也是为何顾氏别枝一脉世代居于此的原因。”
“那与江南第一都青莲相比又如何?”
“青莲之繁盛,唯金陵和燕京可比,至于风物民俗,也与褚州相异。”
流光去过燕京,已领略过北方雄都的风采,而今来到江南,若非时机不合适,倒真想去青莲游赏一番了。
到了码头,褚州已飘起小雨。
一行人撑着油纸伞,裹挟在来来往往的船客中下了船。
码头负责巡检的官兵衣肩上绣着江南顾氏特有的徽章,百来人分作五批牢牢守住码头的五个出口,挨个检查船客的路引。
等轮到他们,由汶何打头,将一席人的路引递过去。
由于此行隐秘,为了方便行事,他们拿的是汶氏子弟的路引。
汶氏一族在江东枝繁叶茂,其远房别枝不乏行商之家,在江东各处往来再正常不过,以此身份行走潮州很是稳妥。
果然那披着蓑衣的官兵看过路引后,隔着氤氲的雨雾打量了他们几眼,没发觉不妥便放了行。
等出了码头,早有雇好的马车马匹在路边等候,兮茵扶着流光上了车,其余人上马,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去已安排好的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