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城门处乱成一团。
柏婼阻止兵卒拔刀相向,对着被拦在城门外的众人扬声道:“城中发生疫病,若有人不怕死,自可入城,不会有人阻拦。”
“什么?疫病!”
“真的假的?”
守城门的兵卒也是初次听到这件事,顿时慌乱起来,下意识后退几步与人群隔开。
然而没了阻拦,原本吵着要入城的人却没有任何动作。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有人一言不发的朝外走去,接着陆陆续续有人离开。
还有人慌张的向官差塞钱:“大人,通融通融,让我去将城中家眷接出城。”
然而上官在此,官差哪里敢收钱,利落将人推开,见对方还要上前,便拔刀出鞘。
那人还想来找柏婼,被其余官差挡住去路,最终无奈一叹,转身离开。
最后,除了流民外,城门外只剩下五人。
一男子小心翼翼来到柏婼面前,恭敬道:“大人,小的就住在城内,现下家中只剩老母和妻儿,小的想回城。”
柏婼看他一眼,对着一旁的守城官差道:“验户籍。”
那男子立刻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恭敬递上。
官差查验过后,对着柏婼点头,柏婼看向男子:“你可想好了,入城后便暂时无法出来,你也可能被感染疫病。”
那男子神色紧张,但语气坚定道:“小的明白。”
柏婼点头,对着身后的官差道:“放他进去。”
见有人入城,其余几人也凑了上来。
一个牵着孩子的老妇人一靠近便跪了下来:“大人,我女儿女婿都在城里,求您放他们出来吧,我前两日见他们还好好的,他们肯定没有传染疫病。”
柏婼让人将老妇人架起:“若是不入城便离开此地。”
她说完后不再理会对方,看着其余几人验过户籍入城后,她来到一众流民面前。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惶惶不安的人,她扬声道:“城中有疫病蔓延,之后不会再有人施粥,你等立刻离开此地,去别处谋生。”
柏婼话落下,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离开。
能离开的人在第一次听到疫病时,便随着人群一同离开,剩下的这些人大多是老弱病残,或是眼神麻木的青壮。
他们不知道离开此地后,还能去往哪里。
这段时日的变故,带走了他们的所有亲人,他们已经了无生趣。
柏婼等了片刻,见无人离开,她扬声道:“既然不愿离开,我这里有一个活计,管吃管住,不怕死的可以来试试。”
听到管吃管住,流民们顿时有些骚乱。
柏婼继续道:“城内有疫病,现在需要人去给被单独隔开的病患送饭打扫卫生,这活计风险很大,容易感染疫病,但我们会发放特制的衣服隔绝传染源,只要按照教的步骤谨慎操作,染病的可能很小。”
她说完后给了众人思考的时间:“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一刻钟后,愿意的人到我这里报名,不愿意的人便离开此地,封城期间不得靠近城墙。”
她说完,便让人封闭城门。
城门缓缓合上。
广平城从这日起,开始正式封城。
不到一刻钟,流民们纷纷涌来,表示愿意报名。
柏婼没有再强调其中风险,她让林麓详细登记这些人的姓名和具体信息,最终报名的共有56人。
其中青壮12人,女子27人,50岁以上的老人9人,不满十岁的幼童8人。
统计好这些人的信息,柏婼带着所有人从小门入了城。
城内有些混乱,封城的命令太过突然,大多数人还不知发生何事。
随着城门处的人回城,城内有瘟疫的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惶惶不安。
城门已关,想要逃出城的人被守城官兵持刀挡了回去,无奈只得紧闭门窗,生怕被传染。
有一些进城做买卖的小摊贩无处可去,聚集在城门处,柏婼让人临时收拾出来靠近城门的一处破庙,将这些人隔离起来,若是三天后没有异样,便放这些人离开。
一同隔离的还有城外招揽的流民们。
他们必须确保没有传染,才能替柏婼做事。
很快,城内安静下来,大街小巷上没有了闲逛的身影,直到柏婼走到医馆所在的街上,才听到震耳的哭喊声。
“我爹不是疫病,他只是有点不舒服,很快就好,他没有疫病,你们放开他.....”
“娘,救我,我不要被抓走......”
“娘子......你们放开她!”
……
嘈杂的吵闹声此起彼伏,县令派出的差役已将医馆包围,所有前来诊治的病患被强制关在其中。
那些陪同病患求医的人见亲人被带走,又听闻瘟疫一事,心中自是慌乱。
柏婼看着这些人没有任何防护在医馆门外拉扯,顿时眉头紧皱。
她带着人上前,将纠缠在一起的两方分开。
“吵什么,另寻一处地方,这些人都需要单独隔开。”
她看向领头的官差:“你们这些人,为何不戴面巾?”
那官差并未见过柏婼,但听县令特意提起过新上任的县尉。
他恭敬对柏婼道:“启禀大人,时间紧迫,我等还未来得及置办。”
柏婼看了看一众差役,对那人道:“留几个人守在这里,你们先随我来。”
那人不知柏婼的意图,但思及县令的嘱咐,还是恭敬应下。
柏婼带着一众差役来到暂住的宅院,从屋内拿出一个大包裹交给对方。
那官差拆开后,发现里面是与柏婼等人佩戴的同种样式的面巾和手套。
柏婼让他们将东西带回去,又教他们接触病患过程前后的注意事项。
差役们知道事关生死,各个都听得十分认真。
这些人离开后,白蓝和穆朋也相继赶了回来。
其它城门的人流较少,他们关城门时虽也遇到阻碍,但有同去的兵卒相助,倒也还算顺利。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黑。
用过饭后,柏婼再次出门,朝着县衙而去。
范闻与主簿几人还在忙碌。
柏婼到时,听到几人正在讨论病患的隔离问题。
县衙内所有的官差都被派去排查城内发热病患,现下还未归来。
城内许多人还不知瘟疫一事,没有刻意隐瞒发热症状,这一探查才发觉,城内发热的病患竟不在少数。
病患太多,医馆的地方不够用,有人提议道:“将所有病患放到一处便可,不必一人一处。”
“不可,这些病患有轻有重,尚未确定是普通风寒还是疫病,若是混在一处,那非疫病之人岂不是也要被传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如何,难道把县衙让出来给那些人住?”
柏婼迈步进门,沉声道:“我有办法。”
范县令看到柏婼眼前一亮:“白县尉回来了,此行可还顺利?”
柏婼点头:“所有城门均已封闭。”
他热情道:“我向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京城来的白大人,杨县尉不幸染病,现下由白大人暂时接任县尉一职,统管城内疫病防治一事。”
说完他又对柏婼道:“这几位便是县衙的几位同僚,这位是孙县丞,这位是于主簿,这位是张典史,接下来还望诸位戮力同心,共同挺过这次难关。”
众人早就听范县令说过此事,甚至还就这种做法是否不合规矩争论一番。
最终在范县令提及瘟疫一事由谁负责后,众人才勉强被说服。
瘟疫可不是小事,在场之人没有一人愿意冲在前方,担起这个责任。
范县令作为一县主事,不得不承担起主责,可有一个在京中地位不低的人来一同负责此事,若真出了差错,也有人顶在前头。
这也是范县令任由柏婼一个陌生人,负责一县守卫。
柏婼朝众人点头示意后,就听张典史急不可耐道:“白县尉说有地方安置那些病患?”
柏婼点头说出了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宁家和王家两位家主今日携家眷出城,两家家大业大,府上的宅子足够安置这些病患,还绰绰有余。”
众人闻言皆愣在原地。
他们并不知杨达私自出城一事,自然也不知两家的家主在得知城内有瘟疫一事后,便立刻出了城。
听到柏婼的话,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荒唐。
先不说两家家主是否出城,单说两家的宅院,那是两家的私宅,官府没有正当原因,如何能强闯民宅。
待宁王两家他日回城,发现自己的宅子被用来安置得了瘟疫的普通百姓,两家家主的怒火,可想而知。
范县令率先拒绝了柏婼的提议。
“不行,就算两家的家主不在广平城,府上也有诸多家仆守卫,我们身为父母官,怎能私闯民宅。”
柏婼笑了笑:“怎么会是私闯民宅,宁家和王家家大业大,相信两位家主不会在意这区区一两座宅院。”
她又道:“我听闻,两位家主曾派人在城外施粥接济流民,相信他们二人也是心系百姓,如今危难关头,若是两位家主在城中,也必定会愿意为抗疫奉献出一份力量。”
看着众人一言难尽的神色,柏婼一锤定音:“就这般做吧,相信两位家主心善,能够理解。”
众人面面相觑。
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句:“这不是明抢么。”
柏婼阻止兵卒拔刀相向,对着被拦在城门外的众人扬声道:“城中发生疫病,若有人不怕死,自可入城,不会有人阻拦。”
“什么?疫病!”
“真的假的?”
守城门的兵卒也是初次听到这件事,顿时慌乱起来,下意识后退几步与人群隔开。
然而没了阻拦,原本吵着要入城的人却没有任何动作。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有人一言不发的朝外走去,接着陆陆续续有人离开。
还有人慌张的向官差塞钱:“大人,通融通融,让我去将城中家眷接出城。”
然而上官在此,官差哪里敢收钱,利落将人推开,见对方还要上前,便拔刀出鞘。
那人还想来找柏婼,被其余官差挡住去路,最终无奈一叹,转身离开。
最后,除了流民外,城门外只剩下五人。
一男子小心翼翼来到柏婼面前,恭敬道:“大人,小的就住在城内,现下家中只剩老母和妻儿,小的想回城。”
柏婼看他一眼,对着一旁的守城官差道:“验户籍。”
那男子立刻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恭敬递上。
官差查验过后,对着柏婼点头,柏婼看向男子:“你可想好了,入城后便暂时无法出来,你也可能被感染疫病。”
那男子神色紧张,但语气坚定道:“小的明白。”
柏婼点头,对着身后的官差道:“放他进去。”
见有人入城,其余几人也凑了上来。
一个牵着孩子的老妇人一靠近便跪了下来:“大人,我女儿女婿都在城里,求您放他们出来吧,我前两日见他们还好好的,他们肯定没有传染疫病。”
柏婼让人将老妇人架起:“若是不入城便离开此地。”
她说完后不再理会对方,看着其余几人验过户籍入城后,她来到一众流民面前。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惶惶不安的人,她扬声道:“城中有疫病蔓延,之后不会再有人施粥,你等立刻离开此地,去别处谋生。”
柏婼话落下,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离开。
能离开的人在第一次听到疫病时,便随着人群一同离开,剩下的这些人大多是老弱病残,或是眼神麻木的青壮。
他们不知道离开此地后,还能去往哪里。
这段时日的变故,带走了他们的所有亲人,他们已经了无生趣。
柏婼等了片刻,见无人离开,她扬声道:“既然不愿离开,我这里有一个活计,管吃管住,不怕死的可以来试试。”
听到管吃管住,流民们顿时有些骚乱。
柏婼继续道:“城内有疫病,现在需要人去给被单独隔开的病患送饭打扫卫生,这活计风险很大,容易感染疫病,但我们会发放特制的衣服隔绝传染源,只要按照教的步骤谨慎操作,染病的可能很小。”
她说完后给了众人思考的时间:“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一刻钟后,愿意的人到我这里报名,不愿意的人便离开此地,封城期间不得靠近城墙。”
她说完,便让人封闭城门。
城门缓缓合上。
广平城从这日起,开始正式封城。
不到一刻钟,流民们纷纷涌来,表示愿意报名。
柏婼没有再强调其中风险,她让林麓详细登记这些人的姓名和具体信息,最终报名的共有56人。
其中青壮12人,女子27人,50岁以上的老人9人,不满十岁的幼童8人。
统计好这些人的信息,柏婼带着所有人从小门入了城。
城内有些混乱,封城的命令太过突然,大多数人还不知发生何事。
随着城门处的人回城,城内有瘟疫的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惶惶不安。
城门已关,想要逃出城的人被守城官兵持刀挡了回去,无奈只得紧闭门窗,生怕被传染。
有一些进城做买卖的小摊贩无处可去,聚集在城门处,柏婼让人临时收拾出来靠近城门的一处破庙,将这些人隔离起来,若是三天后没有异样,便放这些人离开。
一同隔离的还有城外招揽的流民们。
他们必须确保没有传染,才能替柏婼做事。
很快,城内安静下来,大街小巷上没有了闲逛的身影,直到柏婼走到医馆所在的街上,才听到震耳的哭喊声。
“我爹不是疫病,他只是有点不舒服,很快就好,他没有疫病,你们放开他.....”
“娘,救我,我不要被抓走......”
“娘子......你们放开她!”
……
嘈杂的吵闹声此起彼伏,县令派出的差役已将医馆包围,所有前来诊治的病患被强制关在其中。
那些陪同病患求医的人见亲人被带走,又听闻瘟疫一事,心中自是慌乱。
柏婼看着这些人没有任何防护在医馆门外拉扯,顿时眉头紧皱。
她带着人上前,将纠缠在一起的两方分开。
“吵什么,另寻一处地方,这些人都需要单独隔开。”
她看向领头的官差:“你们这些人,为何不戴面巾?”
那官差并未见过柏婼,但听县令特意提起过新上任的县尉。
他恭敬对柏婼道:“启禀大人,时间紧迫,我等还未来得及置办。”
柏婼看了看一众差役,对那人道:“留几个人守在这里,你们先随我来。”
那人不知柏婼的意图,但思及县令的嘱咐,还是恭敬应下。
柏婼带着一众差役来到暂住的宅院,从屋内拿出一个大包裹交给对方。
那官差拆开后,发现里面是与柏婼等人佩戴的同种样式的面巾和手套。
柏婼让他们将东西带回去,又教他们接触病患过程前后的注意事项。
差役们知道事关生死,各个都听得十分认真。
这些人离开后,白蓝和穆朋也相继赶了回来。
其它城门的人流较少,他们关城门时虽也遇到阻碍,但有同去的兵卒相助,倒也还算顺利。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黑。
用过饭后,柏婼再次出门,朝着县衙而去。
范闻与主簿几人还在忙碌。
柏婼到时,听到几人正在讨论病患的隔离问题。
县衙内所有的官差都被派去排查城内发热病患,现下还未归来。
城内许多人还不知瘟疫一事,没有刻意隐瞒发热症状,这一探查才发觉,城内发热的病患竟不在少数。
病患太多,医馆的地方不够用,有人提议道:“将所有病患放到一处便可,不必一人一处。”
“不可,这些病患有轻有重,尚未确定是普通风寒还是疫病,若是混在一处,那非疫病之人岂不是也要被传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如何,难道把县衙让出来给那些人住?”
柏婼迈步进门,沉声道:“我有办法。”
范县令看到柏婼眼前一亮:“白县尉回来了,此行可还顺利?”
柏婼点头:“所有城门均已封闭。”
他热情道:“我向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京城来的白大人,杨县尉不幸染病,现下由白大人暂时接任县尉一职,统管城内疫病防治一事。”
说完他又对柏婼道:“这几位便是县衙的几位同僚,这位是孙县丞,这位是于主簿,这位是张典史,接下来还望诸位戮力同心,共同挺过这次难关。”
众人早就听范县令说过此事,甚至还就这种做法是否不合规矩争论一番。
最终在范县令提及瘟疫一事由谁负责后,众人才勉强被说服。
瘟疫可不是小事,在场之人没有一人愿意冲在前方,担起这个责任。
范县令作为一县主事,不得不承担起主责,可有一个在京中地位不低的人来一同负责此事,若真出了差错,也有人顶在前头。
这也是范县令任由柏婼一个陌生人,负责一县守卫。
柏婼朝众人点头示意后,就听张典史急不可耐道:“白县尉说有地方安置那些病患?”
柏婼点头说出了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宁家和王家两位家主今日携家眷出城,两家家大业大,府上的宅子足够安置这些病患,还绰绰有余。”
众人闻言皆愣在原地。
他们并不知杨达私自出城一事,自然也不知两家的家主在得知城内有瘟疫一事后,便立刻出了城。
听到柏婼的话,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荒唐。
先不说两家家主是否出城,单说两家的宅院,那是两家的私宅,官府没有正当原因,如何能强闯民宅。
待宁王两家他日回城,发现自己的宅子被用来安置得了瘟疫的普通百姓,两家家主的怒火,可想而知。
范县令率先拒绝了柏婼的提议。
“不行,就算两家的家主不在广平城,府上也有诸多家仆守卫,我们身为父母官,怎能私闯民宅。”
柏婼笑了笑:“怎么会是私闯民宅,宁家和王家家大业大,相信两位家主不会在意这区区一两座宅院。”
她又道:“我听闻,两位家主曾派人在城外施粥接济流民,相信他们二人也是心系百姓,如今危难关头,若是两位家主在城中,也必定会愿意为抗疫奉献出一份力量。”
看着众人一言难尽的神色,柏婼一锤定音:“就这般做吧,相信两位家主心善,能够理解。”
众人面面相觑。
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句:“这不是明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