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姜红应了下来,拿着账本跟沈潮生走了出去。
回五珠堂的路上,姜红走路生风,都不带等一下的。
宋潮生知道她的脾气,想了想心中了然,加快步伐追道:“三妹且慢。”
姜红停了下来,一言不发。
“这奉公子确实是我旧友,只是此时他的身份不便透露,三妹莫要生气了,大哥也不是有意骗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么说他就不是商人对吧。”姜红转身盯着他。
其实二哥的来历也是个迷,这奉公子即是他旧友——他两来自同一个地方?
宋潮生摸了摸鼻子,不想骗三妹徒惹她伤心,当然也不想被套话。
“也是,哪家商户养的儿子这般贵气。二哥你之前在哪见到他的?”姜红如同闲聊般问起。
宋潮生觉着这秋风吹的人脑壳一痛,摇了摇头,越过姜红往五珠堂走去:“三妹莫要再问了。”
姜红只得轻哼一声,跟了上去。
五珠堂共有五室,四室是档案室做存册用,余下的一室用来做活,可容十人左右。
做活的中室被姜红单独隔起了一围间,里边摆了套棕皮沙发,这套沙发还是姜红跑遍了宜山罗宋两城才寻才的巧匠做的,内里嵌有软棉,坐上去如同陷入云端一般,让人直叫舒适。
“二哥,快来试下我的新沙发。”姜红招呼道,随后拿出了早上带回的衣服递给宋潮生:“多谢二哥了。”
宋潮生只觉得莫名其妙,接过衣裳一看:“三妹,这衣裳怎在你这?”
姜红刚往沙发上躺去,闻言身子一歪,吃惊道:“不是二哥给的?”
“我为何要给你衣裳?”宋潮生奇道。
“你昨日不知我在结义堂受罚吗?”姜红更奇道。
“不知。”宋潮生摇了摇头,但话聊到此处,他已经知道这衣服是谁给的了。
这衣服是他借与奉行的,只因奉行在寨中无衣裳可换。至于为何出现在三妹手中,宋潮生觉得有必要跟那人聊一聊。
这人心思难辩,万万不要对三妹有什么想法才行。
姜红看了一眼衣裳,有点迷惑,这分明就是二哥的衣裳。
宋潮生想了想,将衣裳放下,坐在椅子上道:“可能是前些天我衣服落在大哥那了,估计大哥心疼你,又不想你知道,悄悄替你盖的。”
“咦~”姜红嫌弃的摸着胳膊,想着大哥那糙汉一脸慈祥的模样,只觉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宋潮生风见状笑道:“三妹,还是先说正事吧。”
“对,还要给二哥引荐一人。”姜红点了点头,也不纠结这事了,直接对着围间外面唤道:“慕掌事,且进来下。”
只见围间珠帘被掀起,走进一个方面阔耳,头带葛巾的人,那人对着两人抱了一拳道:“见过二当家,三当家。”
“二哥,这位是慕掌事,我在凤鸣楼的得力助手。他在商多年,行事稳当,宜山城那些商家的弯弯道道他都知晓,有什么需要问的事情,问他便可。”姜红给宋潮生端了杯茶。
宋潮生颔道,示意慕掌事坐下说话。
“不知慕掌事可知,这宜山城排得上名号的粮商,是哪几位?”宋潮生端起茶水,轻轻吹了口热气。
那慕掌事闻言思索了下,回道:“回二当家的,据我所知,这城里有五家大粮商,分别是城东江家,城南城西欧阳家,城北姚、吴两家,其中数欧阳家家底最厚,米粮最多。”
“那粮商之间竞争如何?”
“城东江家,城南西欧阳家自立门庭,城北姚吴两家抱团经商。”
宋潮生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近日米粮价格逐日上涨,这几家可有什么异动?”
“这......”慕掌事左思右想,还是摇了摇头:“这米粮价格就像商量好一般一起抬价,几家人并无什么竞争。”
姜红闻言摸了摸下巴道:“二哥,这几家粮商可能私下结了盟,这些老狐狸,我们敢一批请来,他们就敢在现场同流合污,如何压价啊?”
“确是如此。”宋潮生放下茶杯,轻敲桌子:“应当同一天,分两处。”
“然后找另外一人混入其中帮忙压价,在四家粮商中用两样价格商谈,将他们的结盟打乱。”姜红一拍脑袋,接道。
宋潮生笑了笑:“三妹聪慧。”
“二哥教导的好。”姜红马屁奉上。
“你啊,一个女孩子怎么如此滑头。”宋潮生无奈。
姜红哈哈一笑,转头对在一旁的慕掌事吩咐道:“慕掌事,一会我与二哥要拟些请帖,介时还要你到宜山城安排人派送一趟了。”
“三当家尽管差遣。”慕掌事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既然问清了底细,那接下来就要拟请贴了。姜红起身往外处寻了些空白的请帖,放在宋潮生面前道:“二哥,写吧。”
“三妹可是在偷懒?”宋潮生看着请帖,伸手拿笔墨笑道。
“我写的是簪花小楷,平平无奇,没有大哥的豪迈,也比不得二哥的风骨,实在不敢拿出来丢人现眼。”姜红赖皮道,见已无事可做,直接往沙发上赖去。
宋潮生看的直皱眉:“三妹,姿态不雅。”
唉,老古板。
怎么就没有人欣赏沙发呢,姜红暗自叹气,挺直腰杆。
宋潮生见状也不再多言,稍微思索,便下笔在请柬上写道:谨订于十月初一辰正时,邀欧阳掌柜至凤鸣楼三花阁商议采买米粮事宜,体量颇大,望欧阳掌柜亲至。落款凤鸣楼掌柜姜红署。
剩下几家的请贴大致皆是如此。只是将欧阳家单独邀请致三花阁,其他三家确邀至知景阁。
“二哥,你约了明天,为何将欧阳家单独放在一边?”姜红问道。
“不是单独,不还有个压价的人么。”
“你有人选 ?”
“有。”
----------- ----------------------
宋潮生将请贴拟完后交给了姜红,让她托慕掌事派发出去。至于他自己,当然是要拿着三妹归还的这件衣裳,去寻问那人的心思。
他跟姜红道了别,出了五珠堂,便匆匆来到了药堂处。
晌午的阳光正好,照着在堂前煲药的小药童身上,驱散了秋季的寒冷,小药童头发梳成两颗丸子,此时正鼓起腮帮努力往炉里吹气,想要火烧的再旺点。
宋潮生见状,过去将高桌上的小扇子递给了小药童,随后将轻轻擦了擦她脸上的灰尘,问道:“小月,可知你堂里的病人跑哪去了?”
小月接过扇子,开心的指了指药田那处的人道:“潮生哥哥,那两个人,一个躺着没醒,另一个在那坐着呢。”
宋潮生望去小月指的地方,只见一个蓝袍男子躺坐在椅子上,脸上盖着本书,一动不动,正晒着太阳。
他走了过去,伸手抽掉了书本。
“你是真会享受。”宋潮生不客气道。
奉行被突如其来的阳光刺到了眼睛,一双凤眼眯了半宿,才恢复过来。
“可算来了。”奉行懒懒道。
宋潮生挑了挑眉:“你等我?”
“自然。”奉行应了声,随后又闭上了眼睛。
宋潮生知道他休息不喜多言的鬼毛病,直接将衣服往人脸上盖去,道:“这是何意?”
奉行只得将衣服从脸上扯了下来,看了一眼,无奈道:“姜姑娘救我一命,我得知她在堂中受罚,秋季寒凉,用的还是你的衣裳,可有问题?”
“别告诉我四年没见,你就怜香惜玉了。”宋潮生不信。
奉行摇了摇头,将衣裳一撇,继续晒起太阳:“我奉行门客十六位,重用的有四位。从市井至高堂,从不问出处,这番作为无非惜才罢了。可惜了姜姑娘,再呆在这怕是要折在关山海那莽夫手里。”
宋潮快手接住衣裳,将信将疑,却也想不出其他理由。毕竟奉行此人,连公主都拒过,自然也是看不上乡野长大的姜红。
想到这宋潮生便不再纠结,转而问起了正事:“大哥安排我们三人同去凤鸣楼,你有何打算?”
奉行谈到正事,调正了坐姿,扯了扯被压皱的袖口,道:“自然是去试探下各家粮商的态度。这般大的粮单,哪家不稀罕不过问,最有问题。”
“既然如此,我倒有一个不错的想法。”宋潮生道。
“讲。”
“既然你要试探粮商态度,而我一鸣寨正好缺个帮忙压价的商人,这商人,便由你来当如何?”宋潮生拍了拍奉行的肩膀。
奉行思虑了会,点了点头道:“也可,各有所得。”
随后他伸手将掉在一旁的书本拾起,拍了拍灰尘,躺到椅子上后又将书盖到脸上去,一副莫要打扰的样子。
宋潮生将欲叙旧的话卡在口中,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此时秋季的凉风吹枫林,拂过药堂,凉得正熬药的小药童双手一抖,小药童搓了搓小手,将熬好的药装进了碗里,又将碗里的药送进了屋里,让林大夫去喂另外一个病人。
眼下药堂前除了奉行之外空无一人,只听得风声里混入“沙沙”的疾行声,一佝偻老叟竟出从枫林里疾步飞跑过来,刹时出现在奉行面前。
“等良叟多时了。”奉行听到声响,拿下脸上的书道。
回五珠堂的路上,姜红走路生风,都不带等一下的。
宋潮生知道她的脾气,想了想心中了然,加快步伐追道:“三妹且慢。”
姜红停了下来,一言不发。
“这奉公子确实是我旧友,只是此时他的身份不便透露,三妹莫要生气了,大哥也不是有意骗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么说他就不是商人对吧。”姜红转身盯着他。
其实二哥的来历也是个迷,这奉公子即是他旧友——他两来自同一个地方?
宋潮生摸了摸鼻子,不想骗三妹徒惹她伤心,当然也不想被套话。
“也是,哪家商户养的儿子这般贵气。二哥你之前在哪见到他的?”姜红如同闲聊般问起。
宋潮生觉着这秋风吹的人脑壳一痛,摇了摇头,越过姜红往五珠堂走去:“三妹莫要再问了。”
姜红只得轻哼一声,跟了上去。
五珠堂共有五室,四室是档案室做存册用,余下的一室用来做活,可容十人左右。
做活的中室被姜红单独隔起了一围间,里边摆了套棕皮沙发,这套沙发还是姜红跑遍了宜山罗宋两城才寻才的巧匠做的,内里嵌有软棉,坐上去如同陷入云端一般,让人直叫舒适。
“二哥,快来试下我的新沙发。”姜红招呼道,随后拿出了早上带回的衣服递给宋潮生:“多谢二哥了。”
宋潮生只觉得莫名其妙,接过衣裳一看:“三妹,这衣裳怎在你这?”
姜红刚往沙发上躺去,闻言身子一歪,吃惊道:“不是二哥给的?”
“我为何要给你衣裳?”宋潮生奇道。
“你昨日不知我在结义堂受罚吗?”姜红更奇道。
“不知。”宋潮生摇了摇头,但话聊到此处,他已经知道这衣服是谁给的了。
这衣服是他借与奉行的,只因奉行在寨中无衣裳可换。至于为何出现在三妹手中,宋潮生觉得有必要跟那人聊一聊。
这人心思难辩,万万不要对三妹有什么想法才行。
姜红看了一眼衣裳,有点迷惑,这分明就是二哥的衣裳。
宋潮生想了想,将衣裳放下,坐在椅子上道:“可能是前些天我衣服落在大哥那了,估计大哥心疼你,又不想你知道,悄悄替你盖的。”
“咦~”姜红嫌弃的摸着胳膊,想着大哥那糙汉一脸慈祥的模样,只觉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宋潮生风见状笑道:“三妹,还是先说正事吧。”
“对,还要给二哥引荐一人。”姜红点了点头,也不纠结这事了,直接对着围间外面唤道:“慕掌事,且进来下。”
只见围间珠帘被掀起,走进一个方面阔耳,头带葛巾的人,那人对着两人抱了一拳道:“见过二当家,三当家。”
“二哥,这位是慕掌事,我在凤鸣楼的得力助手。他在商多年,行事稳当,宜山城那些商家的弯弯道道他都知晓,有什么需要问的事情,问他便可。”姜红给宋潮生端了杯茶。
宋潮生颔道,示意慕掌事坐下说话。
“不知慕掌事可知,这宜山城排得上名号的粮商,是哪几位?”宋潮生端起茶水,轻轻吹了口热气。
那慕掌事闻言思索了下,回道:“回二当家的,据我所知,这城里有五家大粮商,分别是城东江家,城南城西欧阳家,城北姚、吴两家,其中数欧阳家家底最厚,米粮最多。”
“那粮商之间竞争如何?”
“城东江家,城南西欧阳家自立门庭,城北姚吴两家抱团经商。”
宋潮生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近日米粮价格逐日上涨,这几家可有什么异动?”
“这......”慕掌事左思右想,还是摇了摇头:“这米粮价格就像商量好一般一起抬价,几家人并无什么竞争。”
姜红闻言摸了摸下巴道:“二哥,这几家粮商可能私下结了盟,这些老狐狸,我们敢一批请来,他们就敢在现场同流合污,如何压价啊?”
“确是如此。”宋潮生放下茶杯,轻敲桌子:“应当同一天,分两处。”
“然后找另外一人混入其中帮忙压价,在四家粮商中用两样价格商谈,将他们的结盟打乱。”姜红一拍脑袋,接道。
宋潮生笑了笑:“三妹聪慧。”
“二哥教导的好。”姜红马屁奉上。
“你啊,一个女孩子怎么如此滑头。”宋潮生无奈。
姜红哈哈一笑,转头对在一旁的慕掌事吩咐道:“慕掌事,一会我与二哥要拟些请帖,介时还要你到宜山城安排人派送一趟了。”
“三当家尽管差遣。”慕掌事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既然问清了底细,那接下来就要拟请贴了。姜红起身往外处寻了些空白的请帖,放在宋潮生面前道:“二哥,写吧。”
“三妹可是在偷懒?”宋潮生看着请帖,伸手拿笔墨笑道。
“我写的是簪花小楷,平平无奇,没有大哥的豪迈,也比不得二哥的风骨,实在不敢拿出来丢人现眼。”姜红赖皮道,见已无事可做,直接往沙发上赖去。
宋潮生看的直皱眉:“三妹,姿态不雅。”
唉,老古板。
怎么就没有人欣赏沙发呢,姜红暗自叹气,挺直腰杆。
宋潮生见状也不再多言,稍微思索,便下笔在请柬上写道:谨订于十月初一辰正时,邀欧阳掌柜至凤鸣楼三花阁商议采买米粮事宜,体量颇大,望欧阳掌柜亲至。落款凤鸣楼掌柜姜红署。
剩下几家的请贴大致皆是如此。只是将欧阳家单独邀请致三花阁,其他三家确邀至知景阁。
“二哥,你约了明天,为何将欧阳家单独放在一边?”姜红问道。
“不是单独,不还有个压价的人么。”
“你有人选 ?”
“有。”
----------- ----------------------
宋潮生将请贴拟完后交给了姜红,让她托慕掌事派发出去。至于他自己,当然是要拿着三妹归还的这件衣裳,去寻问那人的心思。
他跟姜红道了别,出了五珠堂,便匆匆来到了药堂处。
晌午的阳光正好,照着在堂前煲药的小药童身上,驱散了秋季的寒冷,小药童头发梳成两颗丸子,此时正鼓起腮帮努力往炉里吹气,想要火烧的再旺点。
宋潮生见状,过去将高桌上的小扇子递给了小药童,随后将轻轻擦了擦她脸上的灰尘,问道:“小月,可知你堂里的病人跑哪去了?”
小月接过扇子,开心的指了指药田那处的人道:“潮生哥哥,那两个人,一个躺着没醒,另一个在那坐着呢。”
宋潮生望去小月指的地方,只见一个蓝袍男子躺坐在椅子上,脸上盖着本书,一动不动,正晒着太阳。
他走了过去,伸手抽掉了书本。
“你是真会享受。”宋潮生不客气道。
奉行被突如其来的阳光刺到了眼睛,一双凤眼眯了半宿,才恢复过来。
“可算来了。”奉行懒懒道。
宋潮生挑了挑眉:“你等我?”
“自然。”奉行应了声,随后又闭上了眼睛。
宋潮生知道他休息不喜多言的鬼毛病,直接将衣服往人脸上盖去,道:“这是何意?”
奉行只得将衣服从脸上扯了下来,看了一眼,无奈道:“姜姑娘救我一命,我得知她在堂中受罚,秋季寒凉,用的还是你的衣裳,可有问题?”
“别告诉我四年没见,你就怜香惜玉了。”宋潮生不信。
奉行摇了摇头,将衣裳一撇,继续晒起太阳:“我奉行门客十六位,重用的有四位。从市井至高堂,从不问出处,这番作为无非惜才罢了。可惜了姜姑娘,再呆在这怕是要折在关山海那莽夫手里。”
宋潮快手接住衣裳,将信将疑,却也想不出其他理由。毕竟奉行此人,连公主都拒过,自然也是看不上乡野长大的姜红。
想到这宋潮生便不再纠结,转而问起了正事:“大哥安排我们三人同去凤鸣楼,你有何打算?”
奉行谈到正事,调正了坐姿,扯了扯被压皱的袖口,道:“自然是去试探下各家粮商的态度。这般大的粮单,哪家不稀罕不过问,最有问题。”
“既然如此,我倒有一个不错的想法。”宋潮生道。
“讲。”
“既然你要试探粮商态度,而我一鸣寨正好缺个帮忙压价的商人,这商人,便由你来当如何?”宋潮生拍了拍奉行的肩膀。
奉行思虑了会,点了点头道:“也可,各有所得。”
随后他伸手将掉在一旁的书本拾起,拍了拍灰尘,躺到椅子上后又将书盖到脸上去,一副莫要打扰的样子。
宋潮生将欲叙旧的话卡在口中,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此时秋季的凉风吹枫林,拂过药堂,凉得正熬药的小药童双手一抖,小药童搓了搓小手,将熬好的药装进了碗里,又将碗里的药送进了屋里,让林大夫去喂另外一个病人。
眼下药堂前除了奉行之外空无一人,只听得风声里混入“沙沙”的疾行声,一佝偻老叟竟出从枫林里疾步飞跑过来,刹时出现在奉行面前。
“等良叟多时了。”奉行听到声响,拿下脸上的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