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在看什么?”黛玉和永宁公主说话,半天没得到回应,顺着永宁公主视线,黛玉也注意到了一位少女走来。

    那少女一脸笑意,一双大眼睛又好奇又忐忑看向永宁公主一行人,走近后,行礼道:“民女甄英莲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各位姑娘。膳堂师傅怕殿下和姑娘们不认识路,特让民女来迎一迎。”

    “英莲?”永宁公主疑惑,直勾勾盯着甄英莲。这明明不是香菱吗?她上一世跟在黛玉身边,见过她。

    据说她被薛蟠从拐子手中买回来,后来做了薛蟠的小妾,本高高兴兴盼着薛蟠娶正妻,结果却被薛蟠和薛蟠娶的妻子夏金桂磋磨死了。

    “正是民女。”甄英莲奇道,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永宁公主,“殿下晓得民女?”

    黛玉好奇地看了看甄英莲,又看了看永宁公主。

    这位小姐姐生得真可爱啊!眼神清澈,天真娇憨,不亢不卑。

    黛玉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好感,打趣道:“殿下怕是见姐姐生得好看,忍不住盯着姐姐看呢。”

    边说边轻轻捏了捏永宁公主的胳膊,提醒她许多人盯着她们看。

    永宁公主她们一行人走在最前面,其她人也跟在后面。再者国子监学子多,路上虽没有人上前,但来来往往也有不少人。

    永宁公主醒神过来,笑对林黛玉道:“林妹妹又笑话我。”

    又转头看向甄英莲,很是亲切道:“劳烦甄姑娘带路了。”永宁公主怕吓到英莲,也不着急打听。

    “殿下客气了。”甄英莲带着笑意回道。她娘原是不让她过来的,怕她冲撞了贵人,闯了祸。其实她心里明白,她娘是怕她难过。

    原本她也是出自书香门第之家,结果一朝横祸,她被拐子拐了,家里又被大火烧了。娘和爹爹求助外祖父家,被舅舅舅母嫌弃,屡遭冷眼,爹爹心灰意冷,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听说跟着一跛足道人走了。

    娘亲四处打听她的消息,坚持不懈。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她十岁那年,娘亲终于找到了自己。

    这也是她们运气好,碰上了新皇登基,要核查黄册,整理户籍,重点打击拐子,查清流民情况。

    她娘亲碰到回乡的人告诉她自己的消息,千里迢迢找回了自己。结果,两个人在外祖家更待不下了。娘亲只好改嫁,带着自己,与新嫁的人家一起上京谋生。

    新家继父姓丁,丁叔叔在老家没有田地,一直在外讨生活,并不嫌弃娘亲带着自己,娘亲牙咬嫁给了他。两人一合计,既然新皇户籍.管制没有以前严苛,那他们可以外出做点小买卖。

    于是一家人来了京城。

    丁叔叔在外讨生活,学了一手苏帮菜,又肯吃苦,一家人来路既正,便应聘上了国子监膳堂师傅。

    娘亲便也来当了帮工,自己也跟着做些活计,一家人自食其力,倒也其乐融融。

    只是,在国子监,总有一些文人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们。

    娘亲从前毕竟也是乡宦人家妻子,被人高看一眼,总怕她受了委屈,被人欺辱。

    没想到永宁公主和林姑娘她们几人性子这么好,对她很是和善。

    一路上,甄英莲将国子监膳堂特色菜一一介绍给永宁公主一行人,众人听得很是认真。

    永宁公主笑道:“甄姑娘看起来是个美食家啊!说得我只想快点大快朵颐了。”

    英莲娇憨,介绍起菜品不免手脚并用,比划起来,十分活泼伶俐。永宁公主暗自感慨,若她真是前世那个香菱,只能说造化弄人,命运摧残。

    “我也是。”黛玉也道,“不知今日我们尝尝什么菜好呢?殿下有什么想吃的?”

    永宁公主问了问郑梦境和谭宝珠,两人都没有什么想法,便说:“甄姑娘可有推荐?”

    甄英莲也不客气,说道:“殿下和诸位姑娘不如尝一尝我继父做的苏帮菜,很是可口。”

    对于继父,她也丝毫不避讳,落落大方。

    “如此甚好!”郑梦境看向林黛玉,打趣道,“林妹妹祖籍姑苏,正好可以睹菜思乡了。而我呢,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尝尝吃了什么样的菜,才能养出林妹妹如此钟灵毓秀之人。”

    林黛玉一下子扑向郑梦境,作势要捂她嘴,一边说:“郑姐姐净是胡说,等会儿多吃点堵住嘴。”

    众人大笑。

    甄英莲也笑道:“林姑娘是姑苏来的,我也是姑苏来的。难怪一见林姑娘便觉得甚是亲切,原来是同乡啊!”

    若是其她人说这些话,林黛玉不免觉得人有些谄媚,偏偏说这话的是甄英莲,她虽比她们大一些,但却天真烂漫,神情真挚,让人生不出一丝厌恶,反倒觉得舒服可爱。

    “我见甄姑娘也很亲切。”黛玉唇角带笑,“今日可有口福了。”

    在贾家虽有老太太疼爱,但当家人毕竟是隔了一层的二舅母,不是自己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的。

    贾家人祖籍金陵,可终归是在京城生活了几代人,口味难免与林家不同。

    寿阳公主、延庆公主、瑞安公主等人在一旁也听到了甄英莲介绍的菜品,听到菜品丰富,很是高兴。

    平日里都是国子监膳堂给她们备好饭菜,除了几位公主可以点菜,其她人都是送什么吃什么,四位公主不愿多事,并未单独点过菜。

    国子监膳堂在一个独立的院子中,一楼大厅是学子用膳之处,摆了许多长条桌椅,干净整洁。

    永宁公主她们过来时,大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原本人声鼎沸,看见她们过来,一下子鸦雀无声。

    英莲丝毫不胆怯,大大方方将永宁公主等人带到大厅一角,那边用屏风隔断,自成一处。

    众人舒了一口气,说实话,让她们当着那么多陌生男子的面吃饭,她们还是很有压力的。

    正好摆了四张桌子,四位公主带着自己的人各自落座。

    英莲将准备好的菜谱分给她们,说道:“这是今日的菜品,你们慢慢选,选好了告诉我,我送过来。”

    国子监膳堂是分餐制,菜品也是每日定制,但由于国子监人多,天南地北的,甚至海外学子也不少,所以品种十分丰富。

    其他人都是各自去餐口取餐,但知行学院有人专门负责打菜,主要是国子监祭酒怕她们被人冲撞了。

    永宁公主暗暗点头,这样做也好。本来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姑娘,一下子变化太大,恐怕难以适应,不必着急,慢慢来。

    下午是万舒萍的课,她虽是女先生,但颇为严厉,众人丝毫不敢大意,用完午膳便回到知行学堂做准备。

    永宁公主和谭宝珠各自拿出自己的算盘,拨弄起来。

    万先生给她们布置了珠算任务,下午这堂课便要比试比试,珠算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又快又准,一时间整个学堂“噼里啪啦”珠子声声响。

    永宁公主见别人都在抓紧时间练习,只有黛玉和郑梦境在一旁看书。黛玉手里拿着一本不知是何文字的书籍,边看边默读。郑梦境手里拿着一本医术,边看边在自己手臂上比划。

    “你们怎么回事?”永宁公主不解,“不怕等会被万先生骂吗?”

    没人回答!

    黛玉和郑梦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知识世界中了。

    “殿下,我知道她们。林姐姐心算比珠算还厉害,郑姐姐从小就会珠算,这对她来说也是很容易的事。”谭宝珠叹息,“只有我,真的好笨啊!恐怕会拖后腿了。”

    永宁公主额上出了一层汗,她上一世什么都没学,什么都不会,所以虽然她重活一世,却都需要从头学起。

    “谭妹妹快别这样说了。”永宁公主安慰道,“真要拖后腿,也少不了我。”

    为什么腊月的考试没有比力气大小这一项,不然她肯定遥遥领先!她都不知道为何重生后她力气大得吓人,可要这大力有何用?!

    寿阳公主看了眼永宁公主,见她一脸惨兮兮,心想这回自己肯定会压她一头。

    延庆公主也看向永宁公主,见她与谭宝珠皱着眉头,笑了起来,对薛宝钗和史湘云说:“你们这次可要夺下第一。”

    “殿下放心,”史湘云很豪爽地拍了拍自己胸脯,“宝姐姐自小便跟着她父亲盘算家里生意,难不倒她。”

    薛宝钗轻轻拉了拉史湘云的袖子。

    “那就好!”延庆公主赞道,“幸亏选了薛姑娘。”

    自入学以来,薛宝钗数次得先生赞赏,是除了林黛玉之外,得到赞赏最多的。

    延庆公主自诩身份贵重,从不与她这一组人姐姐妹妹的称呼。甚至数次对永宁公主露出鄙夷之色,嘲讽她喊郑梦境这个市井民女“姐姐”。

    这一次,是她们第一次正式比试,万先生虽没说会计入最终考核成绩,但都想讨个好彩头,一鼓作气。

    上一次募捐,让永宁公主出了风头,虽然只是她们小范围知道,但延庆公主心里非常不舒服。

    以往在宫里,明明两个人中总是她被人高看一眼,她母妃说她比其她人好,陈太后和李太后也总夸她乖巧,宫女宦官们也更敬重她一些,可才短短两个月,被夸的人变成了永宁,宫女宦官们也总是带着敬佩的目光看永宁。

    凭什么啊,她不服气!

    要是她也知道北直隶闹灾害,她肯定比永宁出的主意更好!

    都怪皇兄偏心,将朝堂大事也说给永宁听,才让永宁借机得了个好名声。

    她思绪杂乱,静不下心练习珠算。

    薛宝钗在一旁看着皱眉。她们四人一体,延庆公主要是表现太差,其她三人表现得再好也拿不了第一。

章节目录

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天争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争青并收藏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