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子监回贾府路上,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和史湘云同乘一辆马车。

    次日学堂放假,史湘云跟着她们一起去荣国府玩。

    黛玉拿着一卷书,蹙着眉看得认真,史湘云探了探头,看不懂上面的文字。

    史湘云说道:“林姐姐,你怎整日看书,莫成了书呆子!我们姐妹几人好不容易一处,不如说说笑,热闹热闹。”

    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皆点头,道:“正是这个理儿。”

    黛玉抬头,见众人盯着自己,放下书,收起来,笑道:“也好。”

    “在家里并未见林姐姐练习珠算,怎如此厉害?”探春问道,“莫非有何诀窍我们不知道的?”

    这次珠算,她们都以为薛宝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没想到林黛玉速度之快,计算之精准,将众人远远甩开。

    黛玉道:“并非有诀窍,我完全按照万先生授课技巧练习。”

    “怎么可能?”史湘云道,“林姐姐莫不是怕我们学去了反超过你?”

    黛玉想了想,又说:“若真有诀窍,便是我心算远强于珠算,两者结合珠算便如虎添翼。”

    黛玉在荣国府生活了不到一个月便估算出荣国府日常开销,想着若再如这般奢侈、不知节流下去,不出十年便要败落了。话里话外劝了老太太数次,只是老太太年纪大了,当不了家,管不了他们太多。

    薛宝钗笑着道:“云妹妹可别冤枉林妹妹。平日里我也算账,林妹妹说的很是在理。”

    “迎春姐姐也厉害。”史湘云又说,“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竟也拿了第三名。寿阳公主对迎春姐姐赞赏有加。”

    迎春红着脸,低垂着头。

    “那位郑姑娘看着是个心高气傲的,”薛宝钗说,“没想到竟也颇通俗务。”

    郑梦境拿了第二名。

    郑梦境因为太忙,除了永宁公主她们这一组人,与其她人接触很少,长得又很是娇媚,看起来便像性情高傲之人,不怪薛宝钗如此说,薛宝钗平日与人为善,与知行学堂各位姑娘关系都很融洽,唯独与郑梦境却不熟。

    其实其她人与郑梦境也不熟,有些人是看不起她学医,有些人是看不起她出身平民,更多的人是不好打扰她,她不是抱着书看,便是趴在桌上睡觉。

    “郑姐姐任务繁重,并非有意冷落大家。”黛玉解释道,“李太医要求严苛,郑姐姐亦是小心谨慎,每日废寝忘食背医书,练习针法,很是辛苦。她自小便在医馆打杂,故而珠算厉害。”

    林黛玉想起林如海离京前,李时珍派人给他送了不少药丸,多是保命的,心里不胜感激,本就和郑梦境性情相投,更是对她爱护有加。

    因人背地里说话难听,她打抱不平,反而是郑梦境劝她:“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想说你哪能全部捂上,更何况我本就出身市井,又肯定是要跟着师傅学医的。有那工夫不如多读几本书,多学些本领。”

    其实,不少人以为郑梦境考入国子监后便会放弃跟着李时珍学医,但郑梦境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永宁公主似极为敬重郑梦境,”探春想了想,问道,“林姐姐可知这是何缘故?”

    黛玉道:“听说公主因裹脚差一点留了后遗症,还是李太医替公主诊治及时发现的。公主感激李太医,故而敬重郑姐姐。”

    她也问过永宁公主,永宁公主笑得很神秘,最后告诉她这个缘由,她却不怎么信的。但永宁公主既然没想说,她也没追问。

    探春点了点头。

    惜春很是好奇问:“林姐姐,你们怎会捐了那么多,谁这么有钱啊?”

    瑞安公主虽没让她问,但她实在好奇。

    “除了公主,便是我捐的比较多。”林黛玉很坦率道,不过她也没说具体数额,她自己不介意,但不想别人议论郑梦境和谭宝珠。

    “林姐姐可真有钱。”史湘云接话道,“平日里若多打赏打赏丫鬟婆子的,她们也不会总嚼舌根了。”

    史湘云估算,就算再少林黛玉也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万万猜不到黛玉捐了五千两!

    黛玉有些不高兴,史湘云与贾府丫鬟关系好,因为她自小长在老太太跟前,与宝玉一处玩耍。自己才来不到一年,吃穿用度,要不是老太太给,要不是爹爹送了银子给二舅舅,做事的也是自己带来的人,自己又没欺压她们,也犯不着讨好她们,说道:“她们说她们的,与我何干!”

    “林姐姐也不知道可怜可怜她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史湘云最知道穷的滋味了,史家虽说一门双侯,可家里人多,开支大,平日里婶婶们还要带着她做针线活。

    林黛玉反问:“她们锦衣玉食供着,凤姐姐更是从未少过她们月例,冬日还为她们做了新衣服,能比外面那些人可怜?”

    史湘云被说得面红耳赤。她心里委屈,她又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人有亲疏远近之分,比起家里的人,外面的人黛玉又不认识。

    薛宝钗道:“林妹妹说得在理,云妹妹也没错,都是好心,问心无愧便好。”

    惜春有些不好意思,道:“林姐姐、云姐姐莫要气恼,都怪我多嘴。”

    “我并未气恼。”黛玉语气淡淡道,“我只是说了心里话,急人之所急。”

    众人回府,一进贾母院子,便见贾宝玉早就等着她们。

    贾宝玉走到林黛玉跟前,见她神情恹恹,问道:“林妹妹可累了?”

    黛玉道:“还好。”

    她虽在贾母院子里住,但因功课繁重,每夜晚睡,选了一个离贾母较远的厢房住下。而宝玉自从做了潞王伴读,从贾母院子里搬了出去,去了王夫人院子里住。

    “明日放假可与姐姐妹妹一处玩,太好了。”宝玉高兴道,“明日可想玩些什么?”

    他快憋坏了!每天都想装病不去上学,老爷却管得严,他不敢任性。

    众人还没说话,贾母笑道:“明日去你珍哥哥家赏花听戏,还不够你们玩的?”

    宝玉笑道:“太好了!珍哥哥家园子里花养得好。”

    众人亦是很高兴。

    正在这时,黛玉身边丫鬟来报:“姑娘,这是宫里递出来的信。”

    黛玉一惊,永宁公主出了何事?连忙向老太太告辞,回房拆信。

    看完信,她轻轻舒出一口气。

    原来是永宁公主约她明日一同游玩。

章节目录

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天争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争青并收藏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