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高速上是千篇一律的风景,余溪有些疲了。她把音乐电台换成新闻广播,试图用新闻内容调动呆滞的脑子,让自己能活跃起来。
她打着哈欠说:“笑笑,距离丰华市还有多远?”
“我在,现在距离丰华市还有一百五十三公里,预计一小时三分钟后到达。”
还有一小时,快了快了,坚持住,她给自己打气。
“咕噜噜,咕噜噜。”肚子的怪叫声让她立马泄气,饿了干什么都没劲,难怪一直情绪不高。
“笑笑,查一下丰华市的美食有哪些,具体在什么位置?”
“丰华市美食有位于城南的美御酒店,位于大江路与民族路十字路口的刘记冒菜,曾记豆腐面,位于......”
每说一个,余溪都咽一次口水,她是真饿了。
“......明日二十点,林曜将在丰华市体育馆举办二十周年个人演唱会,现已有三万旅客抵达丰华,若......”
新闻剩下的内容从余溪表面滑过,她满脑子只有林曜,二十周年演唱会,三万旅客。她已经傻了,林天王二十周年演唱会那来的人不得把丰华市挤爆,难道她又要体验一次虞城的人贴人模式?余溪不由得打了冷颤。
她拒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改道,立马改道,丰华市她不去了!
“笑笑,重新查找距离我们最近的城市。”
“在呢,距离最近的城市为白岚镇。”
在笑笑回答的同时,余溪也看到了指示牌,距离白岚镇二百三十一公里。
余溪一转方向盘,朝白岚镇方向驶去。
两个多小时,终于下了高速,余溪饥肠辘辘,猛喝几口水垫垫肚子。从窗外的建筑上看,白岚镇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小镇,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路上的行人不算太多,每个人都悠哉悠哉的样子,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地方。
余溪在小镇上四处寻找能停车的地方,突然从街边的某个小路中冲出几个人,他们嘴里大喊“走走走”,直直冲向余溪的车,有几个速度特快,眨眼间已经出现在窗边,跟着车子跑,大力拍打窗户,双眼布满血丝,表情狰狞,吓得她手忙脚乱,错把油门当刹车,一脚上去,直冲路边防护栏。
余溪靠在安全气囊上,最后的记忆是看到警察跑了过来。
等她醒来,人已在医院,正躺在病床上,手上又是熟悉的点滴。她在身上床上到处摸,没找着手机!
护士见她醒了,叫来医生和警察。
医生翻看记录对她说:“没什么大问题,轻微脑震荡,今天留院观察一晚,没事明天就能出院,这几天还是要注意休息。饿了记得吃饭不要硬撑,打完这瓶就可以走了。”
“好的好的。”余溪乖巧点头。
医生走后,警察走到她床边,说:“余溪女士,你好,我是林华路警察局的警察方逸伦,现在给你说下早上的情况。早上追逐拍打你车窗的几人是附近精神病院跑出来的患者,现已将他们送回医院,对您的遭遇我们深表歉意,您住院期间的任何费用将由精神病院承担。”
精神病患者?余溪回想当时他们的眼神与表情,有点不相信。但警察都这么说了,自己没受多大伤害,也给报销住院费用,这就样吧。
“好的,麻烦你们了。我想问一下我的车,手机和车里的行李都怎么样了?”余溪急切地问,现在她最关心的就是手机,车和行李,那是她全部的家当啊!
“哦对了,手机还在我这儿。”警察从包里拿出用袋子装着的她的手机,交还给她,“你的车,车头和保险杠都撞烂了,已经帮你拖去修车店修理。我们这里修车店不多,可能要多等几天。这是那个修车店的地址和电话,你可以过几天打电话问问进度,修车费我们也给你包了。行李在警察局,等会儿派人给你送来。”
“谢谢谢谢,太麻烦你们了。”余溪感谢道。万万没想到修车费也给她免了,太棒了吧。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是来我们白岚镇旅游的吧。”方警官笑着说,“我们这里风景很美,之后可以慢慢欣赏。”
“好的呢。”
“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行李等会儿就到,这是我的电话,有什么事不明白可以联系我。我就先离开了。”
“好的,谢谢,慢走。”
余溪在手机里保存了方警官的电话,等人走后,又躺了下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一来就碰到精神病患者砸窗,害得自己出车祸。但自己又没多大问题,修车费和住院费都有人报销。
总的来说,应该算幸运的吧。
她摸摸脖子上挂着的佛像,在心里默念:之后顺顺利利,顺顺利利。
余溪点了份兰州拉面的外卖,外卖一到,她狼吞虎咽,嗖嗖往嘴里送,连汤都喝得一干二净。
吃饱喝足,头还是有点晕,她也不玩手机了,直接闭眼睡觉。
睡梦中,她重回早上,坐在车里,看着从街边小路中冲出来的五六个精神病患者,他们嘴里喊着“快走,快走,走啊,离开!”,一边跑过来拍打她的车窗,眼睛里尽是疯狂,最靠近车窗的人,脸紧贴在玻璃上,露出脖子,余溪能看到他脖子上有一大块白斑,似乎是白化病?
随着他激烈地嘶吼,那块白斑像细胞增生,慢慢变大,逐渐爬满他整个脖子。他的眼睛变成猩红色,痛苦地嚎叫,用头撞玻璃,口齿不清地咆哮:“离开,我,离开,走!”
余溪被那一声声咆哮吓醒了。她拍拍胸脯,环顾四周,确定是在医院,心想:梦里咋还自己加戏啊,早上哪儿有这么多情节。那个白斑......她似乎真的看见了,离她最近的那个人,脖子上有一大块白斑。
被吓醒也睡不着了,余溪偷偷玩起手机。
半夜三四点,余溪隔壁空床上被推来了个人。是一位面容姣好,脸色苍白更惹人怜爱,额头上绑着渗血的绷带,昏迷不醒,手上扎着点滴的小姐姐。
夜间病房十分安静,恰巧余溪的病床靠近护士站。尽管夜班护士压低声音说话,但余溪耳聪目明,还是听到了一些关键。
“新来的七床出车祸,身体无大恙,目前还在昏迷中,查房时关注一下。”
“好的,听说七床也是自驾过来旅游,结果半夜遇到在路上乱跑的精神病,为了躲他们才撞到围栏上。”
余溪偏头看向七床,原来她们连出的事都一样,真是有缘,真想认识认识。
“........每个月都有这么几次......”
护士收拾药瓶的声音与说话声混杂,余溪没听清前面,到底是什么每个月都有几次,车祸?还是出逃的精神病?
车祸能理解,她之前居住的城市,看新闻每个月也会发生几起或大或小的车祸。但精神病患者出逃,她还真没在新闻上见过,更别提每个月还几次。是一家精神病院的患者出逃还是多家?小姐姐遇到的跟自己是同一家吗?
余溪的好奇心被勾起来,脑子里疑问越来越多,她特别想知道答案,又不敢去问护士,只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扭曲翻滚,慢慢地睡着了。
等她第二天醒来,七床的小姐姐不在了。一直等到医生查完房,她能离开了,小姐姐也没有回来。
余溪能确定小姐姐没出院,因为床上还放着她的行李包。她叹气离开,一个能认识漂亮小姐姐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离开时,护士热心地告诉她,可以在医院外的公交站坐五站路下车,一下车就能看到游客服务中心,那里是专为游客服务地方,有任何旅游住宿方面的问题都能去询问,工作人员会帮忙解决。
余溪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当即决定前往游客服务中心去解决她的住宿问题。
公交车站就在医院外墙旁,一眼就能看见。车站后方的面馆传出阵阵香味,人满为患,光看人数就觉得这面馆肯定好吃。
余溪转了个弯,挤进面馆点了碗招牌鱼粉。
鱼粉太烫,她慢慢吃,吃几口看看手机,吃几口看看外面奔走的行人,从满座吃到空店。
主打一个我时间多,我不慌。
鱼粉温温的,终于能大口开吃,余溪夹了满筷的鱼粉往嘴里送。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她被吓到,正在吸入的鱼粉被呛进气管里。
“咳咳,咳咳,咳咳”,咳得是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气管里的鱼粉总算是被咳出来了。在她咳嗽期间,又接连响了三声巨响。
她放下碗筷,站在面馆门口,朝巨响声那边望去,可惜只闻其声不见其样。
“是两条街后的几栋楼在拆除。”老板娘站在靠门的桌旁。
“哦,是这样啊。”拆楼,余溪一下没了兴趣,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鱼粉。
店里没人,老板娘无所事事,坐在余溪旁边的餐桌上,看着她放在椅子上的行李,问道:“你是外地来旅游的?”
“嗯。”余溪含着鱼粉,口齿不清地回答。
“准备去游客服务中心?”
余溪点头。
老板娘哦了一声,“你在门口坐627,会路过那两条街,能看到正在拆除的楼房。”
“谢谢,知道了。”
吃完鱼粉,余溪坐上了老板娘推荐的627号公交。公交在马路上平稳前进,街道两旁的行人不多,或悠闲散步,或兴奋拖箱小跑,每个人都挺松弛的。
公交转了几道弯,余溪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进拆除的楼房。吊车大摆锤一下又一下的锤击楼房,破坏它的结构,使其倒塌。
已经拆了几栋,还剩下两栋。只是这两栋楼的外形很古怪,顶部分被斜切,那个斜切面平整得吓人,像巨人双手拿着菜刀站在楼房面前,随手一挥切掉一个角。
除开这个可能,余溪完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把楼顶切个斜面出来。
直到公交再次转弯,那块区域消失在眼中,余溪才缓缓转过头。
在公交上已经提前看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大招牌,余溪到点下车,朝那边走去。
她打着哈欠说:“笑笑,距离丰华市还有多远?”
“我在,现在距离丰华市还有一百五十三公里,预计一小时三分钟后到达。”
还有一小时,快了快了,坚持住,她给自己打气。
“咕噜噜,咕噜噜。”肚子的怪叫声让她立马泄气,饿了干什么都没劲,难怪一直情绪不高。
“笑笑,查一下丰华市的美食有哪些,具体在什么位置?”
“丰华市美食有位于城南的美御酒店,位于大江路与民族路十字路口的刘记冒菜,曾记豆腐面,位于......”
每说一个,余溪都咽一次口水,她是真饿了。
“......明日二十点,林曜将在丰华市体育馆举办二十周年个人演唱会,现已有三万旅客抵达丰华,若......”
新闻剩下的内容从余溪表面滑过,她满脑子只有林曜,二十周年演唱会,三万旅客。她已经傻了,林天王二十周年演唱会那来的人不得把丰华市挤爆,难道她又要体验一次虞城的人贴人模式?余溪不由得打了冷颤。
她拒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改道,立马改道,丰华市她不去了!
“笑笑,重新查找距离我们最近的城市。”
“在呢,距离最近的城市为白岚镇。”
在笑笑回答的同时,余溪也看到了指示牌,距离白岚镇二百三十一公里。
余溪一转方向盘,朝白岚镇方向驶去。
两个多小时,终于下了高速,余溪饥肠辘辘,猛喝几口水垫垫肚子。从窗外的建筑上看,白岚镇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小镇,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路上的行人不算太多,每个人都悠哉悠哉的样子,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地方。
余溪在小镇上四处寻找能停车的地方,突然从街边的某个小路中冲出几个人,他们嘴里大喊“走走走”,直直冲向余溪的车,有几个速度特快,眨眼间已经出现在窗边,跟着车子跑,大力拍打窗户,双眼布满血丝,表情狰狞,吓得她手忙脚乱,错把油门当刹车,一脚上去,直冲路边防护栏。
余溪靠在安全气囊上,最后的记忆是看到警察跑了过来。
等她醒来,人已在医院,正躺在病床上,手上又是熟悉的点滴。她在身上床上到处摸,没找着手机!
护士见她醒了,叫来医生和警察。
医生翻看记录对她说:“没什么大问题,轻微脑震荡,今天留院观察一晚,没事明天就能出院,这几天还是要注意休息。饿了记得吃饭不要硬撑,打完这瓶就可以走了。”
“好的好的。”余溪乖巧点头。
医生走后,警察走到她床边,说:“余溪女士,你好,我是林华路警察局的警察方逸伦,现在给你说下早上的情况。早上追逐拍打你车窗的几人是附近精神病院跑出来的患者,现已将他们送回医院,对您的遭遇我们深表歉意,您住院期间的任何费用将由精神病院承担。”
精神病患者?余溪回想当时他们的眼神与表情,有点不相信。但警察都这么说了,自己没受多大伤害,也给报销住院费用,这就样吧。
“好的,麻烦你们了。我想问一下我的车,手机和车里的行李都怎么样了?”余溪急切地问,现在她最关心的就是手机,车和行李,那是她全部的家当啊!
“哦对了,手机还在我这儿。”警察从包里拿出用袋子装着的她的手机,交还给她,“你的车,车头和保险杠都撞烂了,已经帮你拖去修车店修理。我们这里修车店不多,可能要多等几天。这是那个修车店的地址和电话,你可以过几天打电话问问进度,修车费我们也给你包了。行李在警察局,等会儿派人给你送来。”
“谢谢谢谢,太麻烦你们了。”余溪感谢道。万万没想到修车费也给她免了,太棒了吧。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是来我们白岚镇旅游的吧。”方警官笑着说,“我们这里风景很美,之后可以慢慢欣赏。”
“好的呢。”
“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行李等会儿就到,这是我的电话,有什么事不明白可以联系我。我就先离开了。”
“好的,谢谢,慢走。”
余溪在手机里保存了方警官的电话,等人走后,又躺了下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一来就碰到精神病患者砸窗,害得自己出车祸。但自己又没多大问题,修车费和住院费都有人报销。
总的来说,应该算幸运的吧。
她摸摸脖子上挂着的佛像,在心里默念:之后顺顺利利,顺顺利利。
余溪点了份兰州拉面的外卖,外卖一到,她狼吞虎咽,嗖嗖往嘴里送,连汤都喝得一干二净。
吃饱喝足,头还是有点晕,她也不玩手机了,直接闭眼睡觉。
睡梦中,她重回早上,坐在车里,看着从街边小路中冲出来的五六个精神病患者,他们嘴里喊着“快走,快走,走啊,离开!”,一边跑过来拍打她的车窗,眼睛里尽是疯狂,最靠近车窗的人,脸紧贴在玻璃上,露出脖子,余溪能看到他脖子上有一大块白斑,似乎是白化病?
随着他激烈地嘶吼,那块白斑像细胞增生,慢慢变大,逐渐爬满他整个脖子。他的眼睛变成猩红色,痛苦地嚎叫,用头撞玻璃,口齿不清地咆哮:“离开,我,离开,走!”
余溪被那一声声咆哮吓醒了。她拍拍胸脯,环顾四周,确定是在医院,心想:梦里咋还自己加戏啊,早上哪儿有这么多情节。那个白斑......她似乎真的看见了,离她最近的那个人,脖子上有一大块白斑。
被吓醒也睡不着了,余溪偷偷玩起手机。
半夜三四点,余溪隔壁空床上被推来了个人。是一位面容姣好,脸色苍白更惹人怜爱,额头上绑着渗血的绷带,昏迷不醒,手上扎着点滴的小姐姐。
夜间病房十分安静,恰巧余溪的病床靠近护士站。尽管夜班护士压低声音说话,但余溪耳聪目明,还是听到了一些关键。
“新来的七床出车祸,身体无大恙,目前还在昏迷中,查房时关注一下。”
“好的,听说七床也是自驾过来旅游,结果半夜遇到在路上乱跑的精神病,为了躲他们才撞到围栏上。”
余溪偏头看向七床,原来她们连出的事都一样,真是有缘,真想认识认识。
“........每个月都有这么几次......”
护士收拾药瓶的声音与说话声混杂,余溪没听清前面,到底是什么每个月都有几次,车祸?还是出逃的精神病?
车祸能理解,她之前居住的城市,看新闻每个月也会发生几起或大或小的车祸。但精神病患者出逃,她还真没在新闻上见过,更别提每个月还几次。是一家精神病院的患者出逃还是多家?小姐姐遇到的跟自己是同一家吗?
余溪的好奇心被勾起来,脑子里疑问越来越多,她特别想知道答案,又不敢去问护士,只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扭曲翻滚,慢慢地睡着了。
等她第二天醒来,七床的小姐姐不在了。一直等到医生查完房,她能离开了,小姐姐也没有回来。
余溪能确定小姐姐没出院,因为床上还放着她的行李包。她叹气离开,一个能认识漂亮小姐姐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离开时,护士热心地告诉她,可以在医院外的公交站坐五站路下车,一下车就能看到游客服务中心,那里是专为游客服务地方,有任何旅游住宿方面的问题都能去询问,工作人员会帮忙解决。
余溪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当即决定前往游客服务中心去解决她的住宿问题。
公交车站就在医院外墙旁,一眼就能看见。车站后方的面馆传出阵阵香味,人满为患,光看人数就觉得这面馆肯定好吃。
余溪转了个弯,挤进面馆点了碗招牌鱼粉。
鱼粉太烫,她慢慢吃,吃几口看看手机,吃几口看看外面奔走的行人,从满座吃到空店。
主打一个我时间多,我不慌。
鱼粉温温的,终于能大口开吃,余溪夹了满筷的鱼粉往嘴里送。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她被吓到,正在吸入的鱼粉被呛进气管里。
“咳咳,咳咳,咳咳”,咳得是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气管里的鱼粉总算是被咳出来了。在她咳嗽期间,又接连响了三声巨响。
她放下碗筷,站在面馆门口,朝巨响声那边望去,可惜只闻其声不见其样。
“是两条街后的几栋楼在拆除。”老板娘站在靠门的桌旁。
“哦,是这样啊。”拆楼,余溪一下没了兴趣,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鱼粉。
店里没人,老板娘无所事事,坐在余溪旁边的餐桌上,看着她放在椅子上的行李,问道:“你是外地来旅游的?”
“嗯。”余溪含着鱼粉,口齿不清地回答。
“准备去游客服务中心?”
余溪点头。
老板娘哦了一声,“你在门口坐627,会路过那两条街,能看到正在拆除的楼房。”
“谢谢,知道了。”
吃完鱼粉,余溪坐上了老板娘推荐的627号公交。公交在马路上平稳前进,街道两旁的行人不多,或悠闲散步,或兴奋拖箱小跑,每个人都挺松弛的。
公交转了几道弯,余溪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进拆除的楼房。吊车大摆锤一下又一下的锤击楼房,破坏它的结构,使其倒塌。
已经拆了几栋,还剩下两栋。只是这两栋楼的外形很古怪,顶部分被斜切,那个斜切面平整得吓人,像巨人双手拿着菜刀站在楼房面前,随手一挥切掉一个角。
除开这个可能,余溪完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把楼顶切个斜面出来。
直到公交再次转弯,那块区域消失在眼中,余溪才缓缓转过头。
在公交上已经提前看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大招牌,余溪到点下车,朝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