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说那僧道二人进来拿着宝玉的玉,持颂一番后,让病人休养三十三日才能好清。
小红心道休养那么多时日,只怕不用这两人医治也能自愈吧。
那边贾母和王夫人早已派人把那僧道请了进来。
谁知这两人来到院中后不去医治病人,却先对着在外倒水的小红施礼,然后那和尚拍手欢呼道:“好了好了,正怕缺少这样的人物!”
说时与那道人疯疯癫癫的进去了。
贾政见进来的是一个癞头的和尚和一个跛足的道人,形容甚是不堪,心下有些不自在,便皱眉道:“你二人且说有何灵丹妙药!”
那道人笑道:“我等方才在外面时,观得贵府有宝物气象,那便是灵丹妙药。”
贾政一时愣住,旋即想到宝玉随身之玉,忙命人去里面取来。
那癞头和尚接过玉石,却扭头往外跑。
贾政以为是抢夺财货的,赶忙一把抓住那尚未跑走的道人,喝道:“尔等大胆!”
那道人却并不慌张,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那玉石要用气血纯净之人的血涂在上面,方能激发它的效用。方才见门外一个女子便是此类人物,那和尚便是去找她了。”
贾政听了,便同他一齐出来瞧看,方知说的是小红。
小红正在外头静听里面动静,忽见那癞头和尚疯狂跑了出来,到自己面前时蓦然站住。
却见他伸手笑道:“施主快把你身上的血弄些来!”
小红不知何故,端着木盆连忙询问。
和尚便把那道人跟贾政说的意思,向小红述说一遍。又怕小红不肯舍血,又说道:“有舍便有得,施主舍了血,既可救人又能得个好机缘,何乐不为!”
一时贾政和那道人出了来,又详细问了一遍缘由,听到只是要一点血滴。
小红自然肯,她是大观园的小丫头,如若不肯,只怕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若献出血来,正如那和尚所说,可能会得到更大的重用,无论是挣钱还是提升地位,都有了个阶梯。
便不等贾政发话,忙道:“去取把刀来!”
谁知那癞头和尚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剔骨小刀,在小红眼前晃了晃,笑道:“不必费事。”
小红看那刀甚是尖利,心头不免颤了一下,随即闭目捋袖,露出纤细小臂。
那和尚道了声“得罪”,只见光芒一闪,刀尖已入小红肌肤之内。
当刀尖拔出时,便有一串血珠沿着小红手臂溜下,那和尚赶忙伸出手中玉石,接住了那血珠。
小红赶忙按住豁口,虽不觉得有多疼,却怕失血过多。
此时贾赦、贾珍、贾琏等众男也出来看瞧,目睹小红滴血染玉之情景,一个个都点头叹赏。
贾珍叹道:“虽为小小女子,可比我那不成器的蓉儿强多了,好、好啊。”
一时贾赦、贾政等人也都有称赞之语。
待得取血完毕,贾政忙吩咐人带小红去医治。
小红却摇头笑道:“老爷,不妨事,它自会止血,还是快救人要紧!”
贾政便点了点头,请僧道做法施救。
那僧道二人便相互对面站立,和尚一手托着玉石,两人对着它念起经文来。
半晌后两人才念罢,和尚便道:“将它悬于病者卧室上槛,除亲身父母妻儿,不可使外人碰触亵渎,三十三日之后,包管病退身安。”
说时将玉石递与贾政。
贾政等人连忙进房,叫人拿来梯子和系绳,把玉石悬在宝玉卧室上槛之上。
回头要请僧道吃茶时,他二人早已出去多时了。
贾政无奈,便向贾母、王夫人等说明此事缘由,那贾母是极信僧道的,当下松了一口气。
又命人将凤姐也移入这卧室,除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以及贴身大丫头等人,余者皆不许进入。
连贾政、贾琏等也被贾母轰在外面。
到得晚上,宝玉和凤姐渐次醒了,索要饮食。
贾母、王夫人喜不自禁,忙命人熬米汤送与二人吃了,热食入腹,二人顿时长了些精神。
贾母等人见了,只把功劳归于那染血玉石上,都起立对着悬在上槛的玉石,口内都念着“阿弥陀佛”。
贾政等人也都欢欣鼓舞。
一时外面众姐妹得了消息,都过来探视,贾母只许她们在外间待着。
林黛玉的面色多了些红润,少了些往日的病态,别人还只道她是因宝玉病好了欢喜的。
岂知她所欠宝玉的眼泪已然还尽,情愫已去,还归本我了。
一时王夫人等人出了来,见到小红,记挂着她手上的伤口,便命她早去休息,等伤好后到宝玉房中近身伺候。
夜里,小红在床上辗转反侧,思想这两日的所见所闻。
特别是滴血染玉之事,原书没有这一出,莫不是那僧道二人故弄玄虚吧?
那僧道方才仍说宝玉二人需要三十三日才能康复,与原书上所说的一样。
也就是说,用不用自己的血,对宝玉和凤姐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便这么反复思索,不觉睡着了,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迷蒙中忽见身在旷野,眼前走来一僧一道,后面跟着一个人。
细看时,僧道是今日那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跟着那人竟是贾宝玉!
便忙迎上去,先与宝玉见礼,然后拉着僧道要详细询问当时情由。
和尚不理小红,要赶紧带宝玉远离,那道人却扯着和尚笑道:“你这和尚得了徒儿,也让道长我收个徒儿罢。”
说时面向小红,细说缘由。
原来眼前那宝玉相貌者,是他的前身神瑛侍者。
这神瑛侍者当初托生为宝玉,原为历经劫难好功德圆满,如今却厌烦了俗世人情,要早早离家出世。
恰逢此时赵姨娘要陷害宝玉,便顺水推舟,请那癞头和尚带走自己。
所用小红的血,实为取其纯净之故,既断了宝玉的俗世情缘,又在小红身上生出机缘。
小红还要询问更多,那道人却不愿说了,反拉住她道:“你且跟我去修道,往后有日子慢慢与你细说。”
小红哪肯出家,忙挣开道人,她可不想做妙玉、惜春之流。
旁边那神瑛侍者不耐烦,上来一把推开小红,高声说道:“她且不能出家,我俗世的债都在她身上呢!”
说完拉起和尚与道人,往远处跑去了。
这里小红被推得一跤跌倒,眼前景物迷迷蒙蒙,似有风沙迷眼。
小红睁开眼时,才知方才是一场梦。
此时天已放亮,便起床洗漱,往宝玉处去。
刚入得院中,便听一个小厮说老太太要见自己,此刻正在宝玉榻前。
小红赶忙进了房中,在外间施礼拜见贾母。
贾母细细询问当时宝玉得病,及那两家因房产纠纷请道婆魇人的详细来由。
小红之前是拿后续情节来敷衍的,见贾母问起,只得再详细编了一番。
贾母又叹息一回,又说那道婆必是马道婆了,只可惜那马道婆不知如何事先得到捉拿她的消息,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只在她家中搜出些纸人并一些相关物品,坐实了是她在作恶。至于贾府内谁为内应,一时也没有审问出眉目来。
小红也不便告诉她是赵姨娘串通的,只得囫囵应着。
王夫人也在里面听着,听到马道婆名字,又恨恨骂了一阵。
此时凤姐已经大好,本想着要出去管理各处事情,奈何贾母、王夫人因僧道叮嘱之语,不养足三十三日不许他姐弟二人出这个屋子。
凤姐听见小红来了,便让平儿扶自己坐起,说道:“如今我和宝玉发生这等事情,可见府内并园中防范稀疏,那些婆子难堪重用,我想着让人在园内墙外布置岗哨,日夜巡逻,方可亡羊补牢,防范再出这样的事故。”
原来在之前,凤姐就跟贾母、王夫人等论过此事,只是当时没有确定人选。
凤姐又道:“我已打听过了,此事可着你二堂弟去办,至于相应费用,在公中折算人力物力领取,这一项看似额外破费,却也不可不费。”
小红自然明白凤姐此番举动,她是女子,就算救了凤姐宝玉姐弟二人、立了大功,但顶多也是赏些银子,再将她拨到宝玉房中当大丫头,这也是顶格的恩赐了。
凤姐有心,通过提拔她二堂弟来表达一番心意,她合该领情。
只是小红内里是现代意识,自然对这番“家人代受赏”的举动不满,但她也清楚在这个世界女子要成事,凡事急不来。
小红替二堂弟谢过恩,去外头忙去了。
正捡了些碎花,打算日后磨些花瓣酱用,却抬眼瞧见宝钗急匆匆往一处去。
小红疑惑,多看了一眼。
宝钗来至薛姨妈房中,见哥哥薛蟠站在那里,口中直说“一定不敢了”,便忙问发生何事。
薛姨妈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姨爹叫你姨娘告诉我,今日朝廷上叫停了待选之事,教咱们不要再去外头说这等事情。我怕你哥哥又在外面混讲,便把你两个叫来说说。”说时却皱着眉头。
宝钗脸上红了红,她心里深知母亲与舅舅、姨娘等人早已商议过,待选只是理由,实则是为自己在京里选一个合适人家。
若能选上入宫便罢,选不上也是去公侯府第。
她原本是不愿意入宫的,今见停了待选,心下自然放下一段心思。
便向母亲说道:“哥哥那些狐朋狗友必会论及此事,莫如咱们早些回金陵,免得那些是是非非。”
薛姨妈却皱起眉头,说此事须得与舅舅、姨娘他们商量,纵是回家也需把京里各处事项料理完毕。
宝钗也不相强,只得听母亲安排。
那薛蟠听到妹妹说“狐朋狗友”,呆性便又上来了,叫道:“妹妹冤枉我了,我如今结交的都是豪杰,做的都是正经事儿,今儿还在东府珍大哥家习射呢!”
见母亲和妹妹都不信,便拍手道:“你可知道东府有个芋哥儿,是个极有功夫的,一箭就把鹄子射穿,那气势把珍大哥都压了下去!他却只肯吃酒,不愿要我赌输的钱……”
说到最后发觉说溜了嘴,赶紧握自己的嘴巴。
薛姨妈听了,冷哼一声道:“又是吃又是赌,是哪门子的豪杰,还不赶紧滚出我这屋子!”
薛蟠如蒙大赦,赶紧一溜烟跑出去了。
薛姨妈也犯了困,宝钗命小丫头好生伺候,自己则出了门,径往王夫人上房去看宝玉和凤姐。
贾母这会儿不在这里,里间除了凤姐和宝玉两个病人,以及服侍的平儿、袭人等丫头,便只有王夫人、探春和宝钗。
宝钗见小红不在,问道:“小红不在房中服侍吗?”
“她出去了。”袭人回话。
提到小红,王夫人因向凤姐道:“老爷曾也说可大加赏赐这小红,你要用她二堂弟也是可以的。只是里面不比外面,要底细清白的人才能用。你得找人去查查他的底细,若是好的再用他,若品行不端,还是趁早打发出去。”
旁边隔间里的宝玉听见了,笑道:“我瞧着小红不错,她二堂弟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凤姐也笑道:“太太放心,我已打探清楚了,是个好品行的人。”
王夫人便罢了,因阖府安全事项牵涉极大,自己也不好做主,只等贾政安排。
宝钗与探春又说了些闲话儿,才辞别出来,相伴回园去了。
小红心道休养那么多时日,只怕不用这两人医治也能自愈吧。
那边贾母和王夫人早已派人把那僧道请了进来。
谁知这两人来到院中后不去医治病人,却先对着在外倒水的小红施礼,然后那和尚拍手欢呼道:“好了好了,正怕缺少这样的人物!”
说时与那道人疯疯癫癫的进去了。
贾政见进来的是一个癞头的和尚和一个跛足的道人,形容甚是不堪,心下有些不自在,便皱眉道:“你二人且说有何灵丹妙药!”
那道人笑道:“我等方才在外面时,观得贵府有宝物气象,那便是灵丹妙药。”
贾政一时愣住,旋即想到宝玉随身之玉,忙命人去里面取来。
那癞头和尚接过玉石,却扭头往外跑。
贾政以为是抢夺财货的,赶忙一把抓住那尚未跑走的道人,喝道:“尔等大胆!”
那道人却并不慌张,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那玉石要用气血纯净之人的血涂在上面,方能激发它的效用。方才见门外一个女子便是此类人物,那和尚便是去找她了。”
贾政听了,便同他一齐出来瞧看,方知说的是小红。
小红正在外头静听里面动静,忽见那癞头和尚疯狂跑了出来,到自己面前时蓦然站住。
却见他伸手笑道:“施主快把你身上的血弄些来!”
小红不知何故,端着木盆连忙询问。
和尚便把那道人跟贾政说的意思,向小红述说一遍。又怕小红不肯舍血,又说道:“有舍便有得,施主舍了血,既可救人又能得个好机缘,何乐不为!”
一时贾政和那道人出了来,又详细问了一遍缘由,听到只是要一点血滴。
小红自然肯,她是大观园的小丫头,如若不肯,只怕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若献出血来,正如那和尚所说,可能会得到更大的重用,无论是挣钱还是提升地位,都有了个阶梯。
便不等贾政发话,忙道:“去取把刀来!”
谁知那癞头和尚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剔骨小刀,在小红眼前晃了晃,笑道:“不必费事。”
小红看那刀甚是尖利,心头不免颤了一下,随即闭目捋袖,露出纤细小臂。
那和尚道了声“得罪”,只见光芒一闪,刀尖已入小红肌肤之内。
当刀尖拔出时,便有一串血珠沿着小红手臂溜下,那和尚赶忙伸出手中玉石,接住了那血珠。
小红赶忙按住豁口,虽不觉得有多疼,却怕失血过多。
此时贾赦、贾珍、贾琏等众男也出来看瞧,目睹小红滴血染玉之情景,一个个都点头叹赏。
贾珍叹道:“虽为小小女子,可比我那不成器的蓉儿强多了,好、好啊。”
一时贾赦、贾政等人也都有称赞之语。
待得取血完毕,贾政忙吩咐人带小红去医治。
小红却摇头笑道:“老爷,不妨事,它自会止血,还是快救人要紧!”
贾政便点了点头,请僧道做法施救。
那僧道二人便相互对面站立,和尚一手托着玉石,两人对着它念起经文来。
半晌后两人才念罢,和尚便道:“将它悬于病者卧室上槛,除亲身父母妻儿,不可使外人碰触亵渎,三十三日之后,包管病退身安。”
说时将玉石递与贾政。
贾政等人连忙进房,叫人拿来梯子和系绳,把玉石悬在宝玉卧室上槛之上。
回头要请僧道吃茶时,他二人早已出去多时了。
贾政无奈,便向贾母、王夫人等说明此事缘由,那贾母是极信僧道的,当下松了一口气。
又命人将凤姐也移入这卧室,除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以及贴身大丫头等人,余者皆不许进入。
连贾政、贾琏等也被贾母轰在外面。
到得晚上,宝玉和凤姐渐次醒了,索要饮食。
贾母、王夫人喜不自禁,忙命人熬米汤送与二人吃了,热食入腹,二人顿时长了些精神。
贾母等人见了,只把功劳归于那染血玉石上,都起立对着悬在上槛的玉石,口内都念着“阿弥陀佛”。
贾政等人也都欢欣鼓舞。
一时外面众姐妹得了消息,都过来探视,贾母只许她们在外间待着。
林黛玉的面色多了些红润,少了些往日的病态,别人还只道她是因宝玉病好了欢喜的。
岂知她所欠宝玉的眼泪已然还尽,情愫已去,还归本我了。
一时王夫人等人出了来,见到小红,记挂着她手上的伤口,便命她早去休息,等伤好后到宝玉房中近身伺候。
夜里,小红在床上辗转反侧,思想这两日的所见所闻。
特别是滴血染玉之事,原书没有这一出,莫不是那僧道二人故弄玄虚吧?
那僧道方才仍说宝玉二人需要三十三日才能康复,与原书上所说的一样。
也就是说,用不用自己的血,对宝玉和凤姐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便这么反复思索,不觉睡着了,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迷蒙中忽见身在旷野,眼前走来一僧一道,后面跟着一个人。
细看时,僧道是今日那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跟着那人竟是贾宝玉!
便忙迎上去,先与宝玉见礼,然后拉着僧道要详细询问当时情由。
和尚不理小红,要赶紧带宝玉远离,那道人却扯着和尚笑道:“你这和尚得了徒儿,也让道长我收个徒儿罢。”
说时面向小红,细说缘由。
原来眼前那宝玉相貌者,是他的前身神瑛侍者。
这神瑛侍者当初托生为宝玉,原为历经劫难好功德圆满,如今却厌烦了俗世人情,要早早离家出世。
恰逢此时赵姨娘要陷害宝玉,便顺水推舟,请那癞头和尚带走自己。
所用小红的血,实为取其纯净之故,既断了宝玉的俗世情缘,又在小红身上生出机缘。
小红还要询问更多,那道人却不愿说了,反拉住她道:“你且跟我去修道,往后有日子慢慢与你细说。”
小红哪肯出家,忙挣开道人,她可不想做妙玉、惜春之流。
旁边那神瑛侍者不耐烦,上来一把推开小红,高声说道:“她且不能出家,我俗世的债都在她身上呢!”
说完拉起和尚与道人,往远处跑去了。
这里小红被推得一跤跌倒,眼前景物迷迷蒙蒙,似有风沙迷眼。
小红睁开眼时,才知方才是一场梦。
此时天已放亮,便起床洗漱,往宝玉处去。
刚入得院中,便听一个小厮说老太太要见自己,此刻正在宝玉榻前。
小红赶忙进了房中,在外间施礼拜见贾母。
贾母细细询问当时宝玉得病,及那两家因房产纠纷请道婆魇人的详细来由。
小红之前是拿后续情节来敷衍的,见贾母问起,只得再详细编了一番。
贾母又叹息一回,又说那道婆必是马道婆了,只可惜那马道婆不知如何事先得到捉拿她的消息,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只在她家中搜出些纸人并一些相关物品,坐实了是她在作恶。至于贾府内谁为内应,一时也没有审问出眉目来。
小红也不便告诉她是赵姨娘串通的,只得囫囵应着。
王夫人也在里面听着,听到马道婆名字,又恨恨骂了一阵。
此时凤姐已经大好,本想着要出去管理各处事情,奈何贾母、王夫人因僧道叮嘱之语,不养足三十三日不许他姐弟二人出这个屋子。
凤姐听见小红来了,便让平儿扶自己坐起,说道:“如今我和宝玉发生这等事情,可见府内并园中防范稀疏,那些婆子难堪重用,我想着让人在园内墙外布置岗哨,日夜巡逻,方可亡羊补牢,防范再出这样的事故。”
原来在之前,凤姐就跟贾母、王夫人等论过此事,只是当时没有确定人选。
凤姐又道:“我已打听过了,此事可着你二堂弟去办,至于相应费用,在公中折算人力物力领取,这一项看似额外破费,却也不可不费。”
小红自然明白凤姐此番举动,她是女子,就算救了凤姐宝玉姐弟二人、立了大功,但顶多也是赏些银子,再将她拨到宝玉房中当大丫头,这也是顶格的恩赐了。
凤姐有心,通过提拔她二堂弟来表达一番心意,她合该领情。
只是小红内里是现代意识,自然对这番“家人代受赏”的举动不满,但她也清楚在这个世界女子要成事,凡事急不来。
小红替二堂弟谢过恩,去外头忙去了。
正捡了些碎花,打算日后磨些花瓣酱用,却抬眼瞧见宝钗急匆匆往一处去。
小红疑惑,多看了一眼。
宝钗来至薛姨妈房中,见哥哥薛蟠站在那里,口中直说“一定不敢了”,便忙问发生何事。
薛姨妈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姨爹叫你姨娘告诉我,今日朝廷上叫停了待选之事,教咱们不要再去外头说这等事情。我怕你哥哥又在外面混讲,便把你两个叫来说说。”说时却皱着眉头。
宝钗脸上红了红,她心里深知母亲与舅舅、姨娘等人早已商议过,待选只是理由,实则是为自己在京里选一个合适人家。
若能选上入宫便罢,选不上也是去公侯府第。
她原本是不愿意入宫的,今见停了待选,心下自然放下一段心思。
便向母亲说道:“哥哥那些狐朋狗友必会论及此事,莫如咱们早些回金陵,免得那些是是非非。”
薛姨妈却皱起眉头,说此事须得与舅舅、姨娘他们商量,纵是回家也需把京里各处事项料理完毕。
宝钗也不相强,只得听母亲安排。
那薛蟠听到妹妹说“狐朋狗友”,呆性便又上来了,叫道:“妹妹冤枉我了,我如今结交的都是豪杰,做的都是正经事儿,今儿还在东府珍大哥家习射呢!”
见母亲和妹妹都不信,便拍手道:“你可知道东府有个芋哥儿,是个极有功夫的,一箭就把鹄子射穿,那气势把珍大哥都压了下去!他却只肯吃酒,不愿要我赌输的钱……”
说到最后发觉说溜了嘴,赶紧握自己的嘴巴。
薛姨妈听了,冷哼一声道:“又是吃又是赌,是哪门子的豪杰,还不赶紧滚出我这屋子!”
薛蟠如蒙大赦,赶紧一溜烟跑出去了。
薛姨妈也犯了困,宝钗命小丫头好生伺候,自己则出了门,径往王夫人上房去看宝玉和凤姐。
贾母这会儿不在这里,里间除了凤姐和宝玉两个病人,以及服侍的平儿、袭人等丫头,便只有王夫人、探春和宝钗。
宝钗见小红不在,问道:“小红不在房中服侍吗?”
“她出去了。”袭人回话。
提到小红,王夫人因向凤姐道:“老爷曾也说可大加赏赐这小红,你要用她二堂弟也是可以的。只是里面不比外面,要底细清白的人才能用。你得找人去查查他的底细,若是好的再用他,若品行不端,还是趁早打发出去。”
旁边隔间里的宝玉听见了,笑道:“我瞧着小红不错,她二堂弟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凤姐也笑道:“太太放心,我已打探清楚了,是个好品行的人。”
王夫人便罢了,因阖府安全事项牵涉极大,自己也不好做主,只等贾政安排。
宝钗与探春又说了些闲话儿,才辞别出来,相伴回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