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因为高兴。

    雪势渐小,还没到的时候,同村人就在喊了。

    “老王家的,亮子带人回来了!”

    他们还没到地方,先下了车,跑过来两人报信儿。说完也不肯走,一起望着昏暗的来路。

    在厨房满头大汗准备晚饭的何晓菊本就在分神,听见这话,手里的烧火棍一扔,掀开厚重的草帘子就往门外面跑。

    从下晌开始落雪,这时候已经积了一层,往外走,沾在鞋底,一层又一层。可她顾不上去墙边磕磕,就那么深一脚,浅一脚直奔大门外。天黑,看不清人,何晓菊急着大喊,“老大,拿火把来!”

    站在大路上往前看,又怕儿子听不到,急忙跑过去大门口,“老大,火把!”根本站不定,又两步奔到大道上。

    她脸上的笑掩都掩不住,在灶火口蹲着,原本熏着通红的脸这会儿更红了,一双笑眼里又含了泪。

    王水,梁娟举着火把往外面走,王江催着他爹赶紧起身,要出去迎人了。

    盼望着的马车终于停到了大门口。驾车的何大红跳下车,喊了声,“二姐!”又对着后面的王泉喊声姐夫。

    “哎,哎。”何晓菊绕过马儿,就牵住了自己弟弟的手。没等其他人上前问候,几架车上的帘子慢慢掀开,人渐渐汇聚到一起。

    山田镇的人听见声音,也都跑出来凑热闹。

    其实说是个镇,也就是那么个叫法,和乱石滩一样,有个里正。他们这里平坦,住的人家少,也是为了安全,商量商量挨着住,一条大道,两边都是人家。

    甚至门都是大铁门,看起来很是结实。空旷,自然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能听见,更何况是三辆车,加上吵吵嚷嚷。

    原本就高兴的何晓菊看见了她爹娘。

    老两口看起来很精神,下车的时候何晓梅去扶,都没有一个让帮忙的。原本热络招呼人的何晓菊突然就失了声。

    眼泪夺眶而下,对着老两口“哐”一下子跪了下去。

    宁远看到这一幕,赶紧避开,去后面两架车上归拢要拿下车的东西。

    哎,他也想自己媳妇了。

    原本跟着高兴,看热闹的同村人开始打马虎眼儿,“回家吃饭了~明儿个我们再来”说着,就挥挥手,留个背影。

    院子里点上了灯,影影绰绰。风雪中,只见那妇人两鬓已有白发,眼角也有了细纹。泪水顺着眼角就那么流。

    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静静看着这一幕。

    那是认错。

    抛下爹娘,远走几千里,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是为不孝。

    何家姥爷明白,孩子是难过,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怎么,这些年没见,不叫人了?”

    何晓菊猛得往地上磕个头,抬眼,看着前面两个老人,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爹,”

    又炖了顿,咽下哽咽。“娘!”

    老两口含着泪,心里高兴,异口同声,

    “嗳!”

    旁边的人都去拉何晓菊,她却不起。“王江,王水,过来。”

    从未谋面的外祖正一脸慈祥看着他们两个,从眼神能就能感受到那种不用明说的爱意。

    两人一齐跪了下来,对着老两口响响亮亮问好,“姥爷,姥姥!”

    相比于他们娘的感动,两人更多是高兴中带着好奇,喊完就去扶他们娘。等到何晓菊擦干眼泪,何乾,钟百酒,钟百乐,何小小一人过来,并排站在一起,对着他们的二姨母一家问好。

    最后还是顶梁柱发话了。

    “行了,行了,有什么回家说,冷!”

    娟儿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往屋子里走,王江帮忙卸车,将东西往屋子里搬。

    等全部收拾妥当,众人终于落座。

    百酒二姨夫家那是能看出来过得殷实,堂屋就有何家三个的大,饭桌更是一个长条,来了这么多人,还是能坐得下。

    何晓菊带着王江王水,还有亮子娟儿,一趟趟在厨房和堂屋间穿梭。钟喜已经开始和自己的二姐夫聊起来。

    王泉个子不高,眼睛也小,许是因着这些年的辛苦劳累,白发掺插,又有些驼背。可眼睛很有神,看着人的时候很是老实。

    说起早些年,那是真的难,他的头发也是那时候白的。这个钟喜知道,甚至当时他老丈人没辙了,来乱石滩给他看信。

    现在好了,老大娶了媳妇,去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老二也要出嫁,家里宽裕起来,学着村里人,盖了一样的瓦房。

    人富裕了,连带着性格都会开朗许多。

    “明天咱们来个烤全羊吃!”

    讲到高兴处,王泉就将自己日思夜想的东西说出来。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一个整羊了。

    “可以啊。”钟喜没有意见,手上拿着猪排,和这个多少年没见面的二姐夫唠嗑。

    他说现如今生活还行,做起了小买卖,挣了些钱。这不是秋收过了,闲下来就来了。

    要问做什么买卖?新农具。

    不过没啥好说的,东西都带了些,明天就能看,说说你。

    他说今天真的累,家里原本养了十只兔子,那畜生太能生,到如今已经要一百只了。趁着这段时日天气还好些的时候往出卖,能得几个钱就是几个钱。

    早上起来就收拾兔子窝,又捉兔子到大集上卖。可别说那东西小,怎么会吃力。一百多只,有些人要就是要一公一母,拿回去配种,他个个给人家掏出来摸,挑挑拣拣,他掏掏放放,再加上那个味道,回来收拾一下到头就睡了,直到钟喜他们回来。

    “那卖了几只?够明天买羊吗?”这时候钟喜端着碗纯细面面条,里面拌了猪排的汤,加上醋辣子,吸溜一口,冬日里窝在房子里额角都冒出了汗。

    王泉不乐意了,也呼噜口面,“哼,不卖兔子我也能买只羊,保准给你招待得好好的。”

    另一边,何家姥爷这儿。

    这孝心不能够让老大老三显了,桌上摆好饭菜后,何晓菊就坐在自己爹娘旁边。帮忙夹菜,添菜,只顾着照顾何家姥姥姥爷,自己饭菜一口都没吃。可她高兴的很,脸上的笑都没下来。猪排老两口吃起来吃力,在嘴里左边转转,右边转转,嗦干净了肉汁,肉只负伤一成。

    何晓菊见状,将那原本就很脱骨的排骨去了骨头放在自己的碗中,用调羹和筷子将肉撕成条状,再放到两人中间。自己拿起筷子嗦一下,又拿起一块肉准备撕。

    何家姥姥笑得牙不见眼,慢慢吃着嘴里的肉,摆手让自己二闺女赶紧吃。

    “你赶紧吃,别管我们了,够了。”

    何家姥爷也高兴。不过你看看,真是有牙板的时候没锅盔,有锅盔的时候没牙板。这时候能吃起肉了,嗐,牙口不行了。

    可他也有福,有闺女,给他撕肉吃哈哈哈哈。

    畅快,舒坦。

    另外两姐妹也没闲着,帮着老两口倒水,时不时也夹菜,聊得热火。这不,这会儿何晓菊去了厨房给下面去了。

    面要煮的时间长一点,好咬断,也好消化。站在锅灶前,她对着锅灶都能笑,人也在出神。水冒起来,眼看要扑出来。

    “哗”,一瓢水给浇下去了。

    “二姐,想什么呢?锅开了。”何晓梅坐着没事,也跟着过来厨房。进来就看见锅里往出冒,顺手就是一瓢水,快准狠。

    何晓菊手上拿着筷子顺锅搅了几下,笑了。

    “你俩怎么过来了,不坐着吃饭?”

    三姐妹齐聚厨房,时不时传出笑声,等出来的时候,一人手上端着两碗汤面,另外两人都端着面汤。

    小辈这边就更高兴了。

    也许是因为血缘,也许几人年龄相差本就不大,这么一会儿吃饭的功夫,气氛要比长辈之间还要热络。

    亮子,初三四王江和宁远三人吹起牛来,一个不服一个,剩下的人都捧着碗筷看这几人,看着要打赌了,王水站起身。

    “谁输了罚酒!”

    也不管那几人什么表情,拿起桌子上的酒坛子就往碗里倒。

    这么一激,那几个越发稳不住,“谁赖酒谁是孙子!”亮子率先出战,站起身就要往门外走。

    宁远喝光碗中的面汤,站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

    雪又下了起来,风吹过来,刮的脸疼。已经很晚了,屋子外点着火把,明明灭灭,映照着这间还有几分温情。

    只见雪地中间站着两人,一人跃跃欲试,一人随意,还有些得意。转瞬间这两人把住双方的肩膀,摔跤!

    屋子里年纪小一点的,都不明白,这突然间干什么,但不耽搁看热闹。何乾抱着热乎乎的面汤,在门口煽风点火,“姐夫,姐夫,干他!”

    亮子看见自己媳妇也在看热闹之列,手上力气更大,而宁远,作为习武之人,更是一步不让。

    初三叛变,对着宁远呐喊,“宁...宁哥!削...削...啊”他!

    娘嘞,怎么越紧急就越慢啊,梁初三都要冒汗了。

    引起一片笑声,钟百酒更是不给她表哥面子,“你是姐派来的间谍吧哈哈哈哈!”靠着这断断续续的加油呐喊声给宁远喊泄气。

    百酒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又都乐起来。

    男人的胜负心,真是,不可低估啊。

    院子中间的两人谁都不让谁,脸都红了,还“啊”“啊”喊出声。在屋子里吃饭的大人们也站起身隔着窗户看。

    最终这场比拼是以亮子回屋干了两碗酒结束的。

    而梁初三,喝了四碗后,直接被抬回了小屋。

    见面第一场,宾主尽欢。

    第二日一早,钟百酒收到了两封信。

    钟桂莲和宋观南都给她来信了。

章节目录

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我的慈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的慈父并收藏西北农门种田发家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