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乡亲们开始沸腾。“啥意思,就是上工抵炉子的银钱?”
“对,”老金挥挥手,示意先别激动,“咱们不是说强制要求你们来上工,只要家里有银钱,可以直接来买,我定的这个家,说实话就挣你们一二百文,算是个辛苦钱。”
“要是觉得家里想要炉子,但暂时手里掏不出银钱的,上工一天二百文,给你们抵账。”
下面自然有人问,“那这一天二百文,要干多久才能用上炉子啊?你算算,这四两多,等我攒够钱,冬天早过了。”
“能不能这样?炉子我先用着,慢慢给你还,行不?”
说话人名叫丑娃,家里就不是镇上最穷的那一批,而且这不是家里不上不下,养了个奸懒馋滑的性子,哪里有便宜,又热闹,哪保准有他。这次过来也是听说有热闹瞧。
摆明了是想占便宜的人,一个镇子上长大的一点都不惯着,旁边一个腰背挺直的汉子带着点嘲讽的意味,搭话了。
“丑娃,你说咋全镇上就你聪明?哦,白拿人的东西先用着是吧,那你家牛车咋借人前就收铜板?”
“这事咱们乡亲们可不能干。”汉子是个正直人,和亮子关系好,这时候也带头说了话。“人家王家能让我们以工抵账,就是发了善心,咱可不能净想着占便宜。”
“我王叔家咱们也都知道,都和咱们一模一样,没说已经有钱能给咱们赊账赊多少,全是想让咱们过个暖冬。”
“所以咱们也不能让人寒了心,大伙说是不是?”说到最后,声音也大起来。
可时候确实要赶紧接话,即使心里不那么想,可为不落个“爱占便宜”的名声,也要大声附和。
“可不是嘛,这强子说得对。”最前面的里正往前走两步,“王泉,”又看眼金子,“你们这个上工是一家只能来一个,还是来几个都行?”
“里正叔,那咋不行?只要家里小子不怕辛苦。”王泉这会儿在屋子里身上热,心里也热,又有些打趣这个疼小子的爷爷。“就怕您老人家舍不得自己孙子呢!”
里正笑笑,手指点点王泉,“你呀你。行,等会儿我回家取银钱,我要两个炉子。”
开单了!王泉赶紧扯着亮子过来。
“让亮子记下,这买卖其实给了亮子和王江两个小子,我没掺和。”王泉急着招手,亮子早有准备,拿起已经准备好的黑炭条和一本子刚装订的纸,笑容满面地在纸上画了两个杠。
这就代表俩炉子。
在里正旁边的小子很有眼力见,还要里正爷爷亲自跑一趟送钱?那不合适,他这会儿就能跑腿过去通知里正家里人了。
和人说了一句,一溜烟儿就跑出门了。
这会儿强子也过来了。他是亮子小分队的一员,身上也有钱,过来也交了全款,“两个。”
“行,”亮子又往纸上画了两个杠。“咱们明儿个就动工,没现货。”
“知道。”
像老汉和强子的人少,大多都是先给个一二两银钱,然后就准备过来上工的人。亮子的态度一点都没变,手上的炭笔记着只属于自己的文字,还能分心招呼人家明儿个就过来,上工挣钱。
那个丑娃果然最后过来,只说要订三个,先做他的,银钱指定不会少。亮子也好脾气,在上面画三个杠。
王泉筒钟喜老金站在一起,这会儿只感谢话都说了一箩筐。
老金其实也感谢钟喜,要不是他,自己这时节挣的钱哪有这么多?银钱他和亮子对半分,那亮子还要和王江分,算起来也是自己占了便宜。
昨天就商量过了,最开始要噪点赶工将镇上的人家家里安上炉子,然后就要往远一点的地方卖了。
到时候运输需要人,还要那力气大,能吃苦的,这等过几天也就能确定人选。
钟喜说后续的事不必同他商量,他既然说这东西交给他们,就不会再插手,只是有一点是他闺女交代他们做到的,就是给四乡家里情况很难,有可能会熬不过冬天的人家提供炉子和碳。
这笔钱,昨天钟喜就给亮子了。
三百两。
看看旁边的钟喜,老金心里也是火热。他们这儿过冬其实很难。每一年都会有冻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是十个,二十个。往年听到这些,他只有唏嘘的份,可如今看着在屋子里围着亮子问话的人,他突然间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就像钟喜说的,那话叫啥来着?
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没读过书,可这话不难理解。穷着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能能挣银钱了,帮帮别人也是好事一件。兼济天下,那还没这个本事,只能靠着钟喜先顾顾乡亲。
王泉这会儿正和钟喜讨论拉煤炭的事。
没错,他不准备掺和进做炉子的团队,是想要做煤炭买卖。烧炉子要用煤,等日后家家户户都有了炉子,还愁卖不出去煤?
这是不能耽搁,他要拉煤,是大量的煤,必须先同里正报备。拿着里正开具的保书,才能去煤矿那商量后续的事情。所以这会儿他也不站着了,和钟喜说了几句后,就朝着里正走。
里正这会儿已经交了银钱,正乐呵呵坐在炉子旁烤火。
简单说了两句,里正也严肃起来,带着王泉就走了。
十一月底,地早都冻结实了,在家待着要么跟女人们一样,在家搓麻绳,编篮子,再就是修修补补房子屋顶。家家户户都一样,一天吃的饭食也都是那么几样。
下大雪的天,一天啥事也不干,屋子里炕烧的热热的,就等媳妇端饭进屋。算是舒坦日子。
他们这儿十里八乡都这样。
可今早的山田镇却不同。
老早功夫,家里的男人们就已经起身去了老金铺子。里面做得热火朝天,最里面打铁的汉子在十一月天光着膀子,一下下敲着,火花四溅。山上的土如今铲起来可吃力,上面本就盖了一层雪,扫开后,亮子带着自己之前的小分队和新收上来的各家小子铲完土,正在院子里和泥。
这里面还加了些其他东西,是亮子直接拿着一个大布袋子倒进去的。
等前面的铸铁做的外皮连成,他就带着人往里面填泥,仔细讲着用什么手法,厚度,还有形状。
然后让人上手。
这是个辛苦活。王江和亮子两个人手上已经起了冻疮,碰水就痒,在外面冷风一吹,红肿且皲裂的手生疼生疼。
等做好一个,就要晾干。可这个温度也有讲究,不能太冷,那炉子一烧就裂了,也不能过热,那样子不等晾干就已经开裂。
所以他们的炉子是放在铁铺的隔壁屋子里阴干的。
今日加上人手,干起活快了,几乎人人都没休息的功夫,只为着早些将镇子上订的这批做出来。早做出来一日,就早晾干,也能早些进自己的家,让家里人暖和过冬。
也可能是第一天,男人们干起活来,像没个疲累,接过一件就是干。有些人家的婆娘晌午带着干粮过来,送过饭后狠狠心,去肉铺子割了肉。
她们也心疼男人,知晓男人是为了他们这个家,才在这么个天出门干活,那就割点肉,好好犒劳一下。
等到这伙人做到下晌,已经有九个炉子在隔壁屋了。屋子里充斥着铁锈,泥土以及浓郁的汗臭味,可他们好像感觉不到,累得额头冒着汗珠都歇了好一会儿还往出冒。每个人从隔壁屋进去,数数做了几个后,就带着笑出来。
一个说做九个,不信,必须自己进去数。
这奇怪的,感觉自己干了大事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今儿个大伙都是第一天,咱们做得慢,等明儿个都上手了,肯定做得能更快!”老金抹了把脸上的汗,招呼大伙,“缓缓,你们婶子熬得姜茶一人一碗,都喝喽。”
有些小子不好意思,推推搡搡让别人先接。老金看了,即使明白小子们为啥那样,也没给面儿,“一人一碗,都喝喽,不然我就认为你是想病倒,讹我钱知道不?”
可别说咱们人说话硬,说话糙,咱们就是这样的糙汉子。
日子难过,哪有闲心思一天天温言细语哄人的功夫,少磨磨唧唧了。咱们这儿的婆娘那都不是那小意温柔的,都是个顶个的能干,不要男人们哄,这半大小子还指望他能哄着说话?
咱可别唠那嗑,磕碜。
小子们笑出声,终于不再推搡,拿过水壶,也不要婶子倒,自己招呼上自个。两三个碗,轮着这么喝下来算是好好换了会儿。
天上飘着雪,这些日子就没停。
只都是小雪,积不下来,只薄薄一层盖在地上。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又轻轻铺了一层。
“小子们,咱们今儿个再干几个,等天黑了就休息行不?”老金看休息得都差不多了,招呼人又起来干活。
“行!”
干这活,休息就将人养刁。为啥?太吃力了。原本一抡圆一抡圆地使力,到后来那都是肌肉记忆,纯粹靠着本能干了。只要一休息,那感觉就没了,等再开始,又是个重新养感觉的过程。
所以等天全然黑下来,众人也就做了三个完整的炉子。
这也足够了。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累,说不出话,活泛着自己的肩膀,砸着腰默默往前走。
还是亮子问起强子。
“弟妹是不要生了?”
“对,”老金挥挥手,示意先别激动,“咱们不是说强制要求你们来上工,只要家里有银钱,可以直接来买,我定的这个家,说实话就挣你们一二百文,算是个辛苦钱。”
“要是觉得家里想要炉子,但暂时手里掏不出银钱的,上工一天二百文,给你们抵账。”
下面自然有人问,“那这一天二百文,要干多久才能用上炉子啊?你算算,这四两多,等我攒够钱,冬天早过了。”
“能不能这样?炉子我先用着,慢慢给你还,行不?”
说话人名叫丑娃,家里就不是镇上最穷的那一批,而且这不是家里不上不下,养了个奸懒馋滑的性子,哪里有便宜,又热闹,哪保准有他。这次过来也是听说有热闹瞧。
摆明了是想占便宜的人,一个镇子上长大的一点都不惯着,旁边一个腰背挺直的汉子带着点嘲讽的意味,搭话了。
“丑娃,你说咋全镇上就你聪明?哦,白拿人的东西先用着是吧,那你家牛车咋借人前就收铜板?”
“这事咱们乡亲们可不能干。”汉子是个正直人,和亮子关系好,这时候也带头说了话。“人家王家能让我们以工抵账,就是发了善心,咱可不能净想着占便宜。”
“我王叔家咱们也都知道,都和咱们一模一样,没说已经有钱能给咱们赊账赊多少,全是想让咱们过个暖冬。”
“所以咱们也不能让人寒了心,大伙说是不是?”说到最后,声音也大起来。
可时候确实要赶紧接话,即使心里不那么想,可为不落个“爱占便宜”的名声,也要大声附和。
“可不是嘛,这强子说得对。”最前面的里正往前走两步,“王泉,”又看眼金子,“你们这个上工是一家只能来一个,还是来几个都行?”
“里正叔,那咋不行?只要家里小子不怕辛苦。”王泉这会儿在屋子里身上热,心里也热,又有些打趣这个疼小子的爷爷。“就怕您老人家舍不得自己孙子呢!”
里正笑笑,手指点点王泉,“你呀你。行,等会儿我回家取银钱,我要两个炉子。”
开单了!王泉赶紧扯着亮子过来。
“让亮子记下,这买卖其实给了亮子和王江两个小子,我没掺和。”王泉急着招手,亮子早有准备,拿起已经准备好的黑炭条和一本子刚装订的纸,笑容满面地在纸上画了两个杠。
这就代表俩炉子。
在里正旁边的小子很有眼力见,还要里正爷爷亲自跑一趟送钱?那不合适,他这会儿就能跑腿过去通知里正家里人了。
和人说了一句,一溜烟儿就跑出门了。
这会儿强子也过来了。他是亮子小分队的一员,身上也有钱,过来也交了全款,“两个。”
“行,”亮子又往纸上画了两个杠。“咱们明儿个就动工,没现货。”
“知道。”
像老汉和强子的人少,大多都是先给个一二两银钱,然后就准备过来上工的人。亮子的态度一点都没变,手上的炭笔记着只属于自己的文字,还能分心招呼人家明儿个就过来,上工挣钱。
那个丑娃果然最后过来,只说要订三个,先做他的,银钱指定不会少。亮子也好脾气,在上面画三个杠。
王泉筒钟喜老金站在一起,这会儿只感谢话都说了一箩筐。
老金其实也感谢钟喜,要不是他,自己这时节挣的钱哪有这么多?银钱他和亮子对半分,那亮子还要和王江分,算起来也是自己占了便宜。
昨天就商量过了,最开始要噪点赶工将镇上的人家家里安上炉子,然后就要往远一点的地方卖了。
到时候运输需要人,还要那力气大,能吃苦的,这等过几天也就能确定人选。
钟喜说后续的事不必同他商量,他既然说这东西交给他们,就不会再插手,只是有一点是他闺女交代他们做到的,就是给四乡家里情况很难,有可能会熬不过冬天的人家提供炉子和碳。
这笔钱,昨天钟喜就给亮子了。
三百两。
看看旁边的钟喜,老金心里也是火热。他们这儿过冬其实很难。每一年都会有冻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是十个,二十个。往年听到这些,他只有唏嘘的份,可如今看着在屋子里围着亮子问话的人,他突然间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就像钟喜说的,那话叫啥来着?
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没读过书,可这话不难理解。穷着的时候管好自己就行,能能挣银钱了,帮帮别人也是好事一件。兼济天下,那还没这个本事,只能靠着钟喜先顾顾乡亲。
王泉这会儿正和钟喜讨论拉煤炭的事。
没错,他不准备掺和进做炉子的团队,是想要做煤炭买卖。烧炉子要用煤,等日后家家户户都有了炉子,还愁卖不出去煤?
这是不能耽搁,他要拉煤,是大量的煤,必须先同里正报备。拿着里正开具的保书,才能去煤矿那商量后续的事情。所以这会儿他也不站着了,和钟喜说了几句后,就朝着里正走。
里正这会儿已经交了银钱,正乐呵呵坐在炉子旁烤火。
简单说了两句,里正也严肃起来,带着王泉就走了。
十一月底,地早都冻结实了,在家待着要么跟女人们一样,在家搓麻绳,编篮子,再就是修修补补房子屋顶。家家户户都一样,一天吃的饭食也都是那么几样。
下大雪的天,一天啥事也不干,屋子里炕烧的热热的,就等媳妇端饭进屋。算是舒坦日子。
他们这儿十里八乡都这样。
可今早的山田镇却不同。
老早功夫,家里的男人们就已经起身去了老金铺子。里面做得热火朝天,最里面打铁的汉子在十一月天光着膀子,一下下敲着,火花四溅。山上的土如今铲起来可吃力,上面本就盖了一层雪,扫开后,亮子带着自己之前的小分队和新收上来的各家小子铲完土,正在院子里和泥。
这里面还加了些其他东西,是亮子直接拿着一个大布袋子倒进去的。
等前面的铸铁做的外皮连成,他就带着人往里面填泥,仔细讲着用什么手法,厚度,还有形状。
然后让人上手。
这是个辛苦活。王江和亮子两个人手上已经起了冻疮,碰水就痒,在外面冷风一吹,红肿且皲裂的手生疼生疼。
等做好一个,就要晾干。可这个温度也有讲究,不能太冷,那炉子一烧就裂了,也不能过热,那样子不等晾干就已经开裂。
所以他们的炉子是放在铁铺的隔壁屋子里阴干的。
今日加上人手,干起活快了,几乎人人都没休息的功夫,只为着早些将镇子上订的这批做出来。早做出来一日,就早晾干,也能早些进自己的家,让家里人暖和过冬。
也可能是第一天,男人们干起活来,像没个疲累,接过一件就是干。有些人家的婆娘晌午带着干粮过来,送过饭后狠狠心,去肉铺子割了肉。
她们也心疼男人,知晓男人是为了他们这个家,才在这么个天出门干活,那就割点肉,好好犒劳一下。
等到这伙人做到下晌,已经有九个炉子在隔壁屋了。屋子里充斥着铁锈,泥土以及浓郁的汗臭味,可他们好像感觉不到,累得额头冒着汗珠都歇了好一会儿还往出冒。每个人从隔壁屋进去,数数做了几个后,就带着笑出来。
一个说做九个,不信,必须自己进去数。
这奇怪的,感觉自己干了大事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今儿个大伙都是第一天,咱们做得慢,等明儿个都上手了,肯定做得能更快!”老金抹了把脸上的汗,招呼大伙,“缓缓,你们婶子熬得姜茶一人一碗,都喝喽。”
有些小子不好意思,推推搡搡让别人先接。老金看了,即使明白小子们为啥那样,也没给面儿,“一人一碗,都喝喽,不然我就认为你是想病倒,讹我钱知道不?”
可别说咱们人说话硬,说话糙,咱们就是这样的糙汉子。
日子难过,哪有闲心思一天天温言细语哄人的功夫,少磨磨唧唧了。咱们这儿的婆娘那都不是那小意温柔的,都是个顶个的能干,不要男人们哄,这半大小子还指望他能哄着说话?
咱可别唠那嗑,磕碜。
小子们笑出声,终于不再推搡,拿过水壶,也不要婶子倒,自己招呼上自个。两三个碗,轮着这么喝下来算是好好换了会儿。
天上飘着雪,这些日子就没停。
只都是小雪,积不下来,只薄薄一层盖在地上。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又轻轻铺了一层。
“小子们,咱们今儿个再干几个,等天黑了就休息行不?”老金看休息得都差不多了,招呼人又起来干活。
“行!”
干这活,休息就将人养刁。为啥?太吃力了。原本一抡圆一抡圆地使力,到后来那都是肌肉记忆,纯粹靠着本能干了。只要一休息,那感觉就没了,等再开始,又是个重新养感觉的过程。
所以等天全然黑下来,众人也就做了三个完整的炉子。
这也足够了。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累,说不出话,活泛着自己的肩膀,砸着腰默默往前走。
还是亮子问起强子。
“弟妹是不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