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思别开目光去,清丽的目光飘向很远很远。
王伶顺着她的目光回眸,便也看到毡席之末的南衡。恍然她孤身一人困锁深宫,此际必定十分思念兄长。
便对她道:“南姑娘若是想同兄长一叙,不便之处,子咏可代为引见。”
南思眸中短暂地掠过清水般昳丽的亮色,转瞬却泯于黑暗。
她自然是十分想面见兄长的,不奢望同他说上一句话,只要能站在他近旁,看看他玉质的面容。
——看看玉璧是否染尘,便知他过得好不好。
可是……兄长每次欢宴都刻意躲着她,大约是怕再给她带来麻烦。如今她又怎能毁弃他的一番苦心经营,在让人瞧见他同王氏权臣混于一处、惹上党锢之嫌?
她的哥哥,羽翼凋零、遍身是伤,她又怎能因为一己之念,再令他身涉险境?
思及此,南思泪如走珠,顷时断线。
亲缘之殇,终究没个缘法。
王伶不知自己一句话为何又惹她落泪,一时方寸大乱。
帕子不在他身上,他唯有急急抚慰她道:“南姑娘是怎么了?若遇难处,子咏定设法化解。”
情急间他上前一步而不自知,与南思相去咫尺,惊得南思退而再退。
如此方自悔唐突,他对她道:“南姑娘莫怕,子咏年长姑娘十岁还多,又能对姑娘存什么非分之想呢?”说话间神情真挚,语气却半是自嘲半是自哀。
南思哽咽着摇头:“不必劳烦了,君既为王氏权臣,不宜与家兄过密,南思这便告退了。”
王伶从地上拾起她的瑟,交给她:“南姑娘思虑的是,是子咏考虑不周,险些又为姑娘平添波折。”
“令兄斫玉分金之姿,胆识谋略皆过人。今于密林中救我一命,又于御前舍我一爵,中书侍郎一职,子咏自问受之有愧。是故南姑娘与令兄相叙一事,子咏愿竭尽所能代为转圜,全作相报了。”
南思惶惶然不知他何故要说这些,但闻他最后一句,倏而想起一事。
思虑再三,从襟怀中取出一条帕子,交到他手间。
王伶只觉心跳错漏了一拍,继而鼓跳如雷,如何也抑制不住。观那帕子,潋滟的浮光锦,上绣翠竹森森,帕角落了个娟静的“思”字。
“南姑娘,这是何意?”
帕间有恬淡的熏香,和家中姐妹所施的粉黛都不一样。浮光锦在清净月华下泛着粼粼水光,一丛修竹,宛如徜徉在碧海。
“烦请王侍郎转交给家兄,南思谢过了。”
说完盈盈一拜,怀抱锦瑟离去了。
徒剩下王伶对着少女的绣帕发呆,心跳渐渐平息下来。
方才那一瞬,他竟荒唐地以为,那是她送给自己的。
王伶自哂,将帕子收于怀中。
宴罢南衡转身离席,忽然收到小厮暗中递来的一张字条。
那小厮身穿夜行衣,行迹鬼祟。南衡狐疑地展开字条,见端方有矩的小楷书写:王伶代令妹寄南音诗。
是当今中书侍郎王伶的亲笔。
思儿的诗?
他心下奇怪,思儿为何会同王伶走到一处?转而看字条的内容,见不过是《诗》中《淇奥》的选摘: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猗者,薛猗耳。君子者,太子华益耳。金者,财帛耳。
南衡心下大惊。
临去时将字条丢入篝火,柔弱的青宣霎时被火舌舐舔,灰飞烟灭。
他想起华益从去岁便屡屡出宫事,深觉此事牵涉之广。
倘若南思的消息可靠,大太监薛猗确与宫外有财帛往来,他已做成大齐第一贵珰,所图泰半非私财,那便是帝宠与名望无疑。
而太子知而不禁,默许此事的原因又是什么?
南衡一时思绪纷杂无解,但线索既指向薛猗,顺藤摸瓜,总会寻出破绽。
与薛猗过从甚密者,如沈贵妃。沈氏,也脱不了干系。
若能借此扳倒沈氏或是东朝,或许南氏从此便能拥有立锥之地。
*
篆香重拨,芭蕉分绿,转眼到了初夏时节。南衡换了新裁的轻罗衣,持卷立于竹影摇青的轩窗处。
梨花谢尽,清槐生风,他舍了卷,打算在湘妃竹簟上午憩一会儿。忽然轩窗外飞来一只锦雀,悠悠然停栖在书帙上,青蓝二色的尾羽,在夏日下犹若流光。
雀儿转着一双豆眼,朱红的尖喙轻轻梳啄羽翼,后来,试探着啄上南衡玉质一般的手。
如同亲吻,有细微的痒。
南衡轻笑,放下书卷,手背托起那只雀儿,另一只手拿起案头剩下的佐茶小点,供它啄食。
锦雀修长又富丽的尾羽带着天生好看的弧度,却骄傲地不肯轻易展开。
吃罢软糯细点,它又将头扎进笔洗里,饮了一口漂浮着淡淡墨丝的洗笔水。
南衡微笑着轻抚锦雀油亮的毛羽:“养大了,倒还是只爱喝墨水的漂亮雀儿。”锦雀却嫌恶又傲慢地扭头,不愿他摸,喙尖上沾着的清水丝丝凉凉甩在南衡脖颈上。他一松手,锦雀便离窗飞走了。
他望着那个转眼就隐没在云间的绮丽影子,唇角保持着一抹清淡温润的弧度。
这是虞愔养大的雀儿。
那日在猎场将它从獾口中救下,它还只有掌心那么大一点儿,又小又丑,一个月的光景,就被她养得这般好了……
但是……怎么就放了呢?
是不喜欢看着它,一直困在笼子里罢。
绿绮别馆。
虞愔立在竹影间怀抱一只打开的竹笼,目光穿过叠枝浮翠,望向隐于碧阴外的深深重楼、朱户绮阁。
只是那只雀儿既徜徉过流云,便再也没有飞回来了。
王伶顺着她的目光回眸,便也看到毡席之末的南衡。恍然她孤身一人困锁深宫,此际必定十分思念兄长。
便对她道:“南姑娘若是想同兄长一叙,不便之处,子咏可代为引见。”
南思眸中短暂地掠过清水般昳丽的亮色,转瞬却泯于黑暗。
她自然是十分想面见兄长的,不奢望同他说上一句话,只要能站在他近旁,看看他玉质的面容。
——看看玉璧是否染尘,便知他过得好不好。
可是……兄长每次欢宴都刻意躲着她,大约是怕再给她带来麻烦。如今她又怎能毁弃他的一番苦心经营,在让人瞧见他同王氏权臣混于一处、惹上党锢之嫌?
她的哥哥,羽翼凋零、遍身是伤,她又怎能因为一己之念,再令他身涉险境?
思及此,南思泪如走珠,顷时断线。
亲缘之殇,终究没个缘法。
王伶不知自己一句话为何又惹她落泪,一时方寸大乱。
帕子不在他身上,他唯有急急抚慰她道:“南姑娘是怎么了?若遇难处,子咏定设法化解。”
情急间他上前一步而不自知,与南思相去咫尺,惊得南思退而再退。
如此方自悔唐突,他对她道:“南姑娘莫怕,子咏年长姑娘十岁还多,又能对姑娘存什么非分之想呢?”说话间神情真挚,语气却半是自嘲半是自哀。
南思哽咽着摇头:“不必劳烦了,君既为王氏权臣,不宜与家兄过密,南思这便告退了。”
王伶从地上拾起她的瑟,交给她:“南姑娘思虑的是,是子咏考虑不周,险些又为姑娘平添波折。”
“令兄斫玉分金之姿,胆识谋略皆过人。今于密林中救我一命,又于御前舍我一爵,中书侍郎一职,子咏自问受之有愧。是故南姑娘与令兄相叙一事,子咏愿竭尽所能代为转圜,全作相报了。”
南思惶惶然不知他何故要说这些,但闻他最后一句,倏而想起一事。
思虑再三,从襟怀中取出一条帕子,交到他手间。
王伶只觉心跳错漏了一拍,继而鼓跳如雷,如何也抑制不住。观那帕子,潋滟的浮光锦,上绣翠竹森森,帕角落了个娟静的“思”字。
“南姑娘,这是何意?”
帕间有恬淡的熏香,和家中姐妹所施的粉黛都不一样。浮光锦在清净月华下泛着粼粼水光,一丛修竹,宛如徜徉在碧海。
“烦请王侍郎转交给家兄,南思谢过了。”
说完盈盈一拜,怀抱锦瑟离去了。
徒剩下王伶对着少女的绣帕发呆,心跳渐渐平息下来。
方才那一瞬,他竟荒唐地以为,那是她送给自己的。
王伶自哂,将帕子收于怀中。
宴罢南衡转身离席,忽然收到小厮暗中递来的一张字条。
那小厮身穿夜行衣,行迹鬼祟。南衡狐疑地展开字条,见端方有矩的小楷书写:王伶代令妹寄南音诗。
是当今中书侍郎王伶的亲笔。
思儿的诗?
他心下奇怪,思儿为何会同王伶走到一处?转而看字条的内容,见不过是《诗》中《淇奥》的选摘: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猗者,薛猗耳。君子者,太子华益耳。金者,财帛耳。
南衡心下大惊。
临去时将字条丢入篝火,柔弱的青宣霎时被火舌舐舔,灰飞烟灭。
他想起华益从去岁便屡屡出宫事,深觉此事牵涉之广。
倘若南思的消息可靠,大太监薛猗确与宫外有财帛往来,他已做成大齐第一贵珰,所图泰半非私财,那便是帝宠与名望无疑。
而太子知而不禁,默许此事的原因又是什么?
南衡一时思绪纷杂无解,但线索既指向薛猗,顺藤摸瓜,总会寻出破绽。
与薛猗过从甚密者,如沈贵妃。沈氏,也脱不了干系。
若能借此扳倒沈氏或是东朝,或许南氏从此便能拥有立锥之地。
*
篆香重拨,芭蕉分绿,转眼到了初夏时节。南衡换了新裁的轻罗衣,持卷立于竹影摇青的轩窗处。
梨花谢尽,清槐生风,他舍了卷,打算在湘妃竹簟上午憩一会儿。忽然轩窗外飞来一只锦雀,悠悠然停栖在书帙上,青蓝二色的尾羽,在夏日下犹若流光。
雀儿转着一双豆眼,朱红的尖喙轻轻梳啄羽翼,后来,试探着啄上南衡玉质一般的手。
如同亲吻,有细微的痒。
南衡轻笑,放下书卷,手背托起那只雀儿,另一只手拿起案头剩下的佐茶小点,供它啄食。
锦雀修长又富丽的尾羽带着天生好看的弧度,却骄傲地不肯轻易展开。
吃罢软糯细点,它又将头扎进笔洗里,饮了一口漂浮着淡淡墨丝的洗笔水。
南衡微笑着轻抚锦雀油亮的毛羽:“养大了,倒还是只爱喝墨水的漂亮雀儿。”锦雀却嫌恶又傲慢地扭头,不愿他摸,喙尖上沾着的清水丝丝凉凉甩在南衡脖颈上。他一松手,锦雀便离窗飞走了。
他望着那个转眼就隐没在云间的绮丽影子,唇角保持着一抹清淡温润的弧度。
这是虞愔养大的雀儿。
那日在猎场将它从獾口中救下,它还只有掌心那么大一点儿,又小又丑,一个月的光景,就被她养得这般好了……
但是……怎么就放了呢?
是不喜欢看着它,一直困在笼子里罢。
绿绮别馆。
虞愔立在竹影间怀抱一只打开的竹笼,目光穿过叠枝浮翠,望向隐于碧阴外的深深重楼、朱户绮阁。
只是那只雀儿既徜徉过流云,便再也没有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