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问东市(一)
东市是建康城最贫穷的存在,与外面金光灿烂的风景截然不同。
内里藏污纳垢,聚集了上万户人家,不为建康城所接纳的三教九流都挤在这里。浮屠塔搭着吊脚楼,戏楼连着猪槽,乱七八糟,令人惊异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不管周遭建筑有多稀奇古怪,唯独一样不变,所有屋舍都破败不堪。
入目是大片发霉的瓦顶、残缺的草棚,乌漆嘛黑;地上更是无处落脚,到到处处淌着黏腻的污水,有些甚至长出浮萍,像是存了百八十年的潲水。那股熏天恶臭,就像是腌进地缝里,无孔不入,在鼻尖挥之不去。
穿过巷弄,来到十字交叉的街口,行人多了起来。
便见街边一小女娘衣衫破碎,裙摆上溅起大团泥点。她用洗得看不颜色的粗布将发髻包裹起来,站在人群里,如同街坊里的居民一般,毫不眨眼。
需走得近了,才见出是乔装打扮的陆蔓。
方才,她在刘大家费了一番口舌,也得知了买卖赈灾义牛的事情。
但陆蔓肯定是不信的。
小果儿是个好孩子,如果刘大泯灭良知、生不义之财,小果儿断然不会帮刘大造孽。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解,她得领到朝廷赈灾的义牛,证明刘大没有断人生路,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小果儿也是清白的。
东市街坊窄小,陆蔓寻找着派发义牛的官衙,不知不觉迷了路。
街边是一排木楼,屋子还还没有人高,寻得猫腰缩在屋檐下,好些立柱还断裂坍塌了,人住在里面,就像住在废墟里一样。
其中有一户人家,轩窗半开,放了些手工制品在窗口兜售。
透过窗户,里面的床铺家当尽收眼底,一位姐姐模样的小女娘坐在榻上,土黄色灰麻布正帮弟弟擦着身子。
看上去像是面善的。
陆蔓忍下恶心,绣鞋踏过门前污水,来到窗边,“请问,我想申领义牛,该去何处?”
姐姐走来窗边,言辞和陆蔓一路上听到的无异,
“义牛领不到的,娘子要是不差钱,去找刘大买一头吧。”
陆蔓不解,“可是朝廷前些年赈灾,不是派发了好几千头义牛?我为何要花钱买?”
屋中弟弟走来,“不买的话更没有牛,家里的地如何耕?”
姐姐有种超乎常人的成熟,也劝陆蔓,
“要想活命,就得听他们的。娘子,瞧你像是初来乍到,实话告诉你,刘大家的墨宝就是朝廷赈灾的义牛,娘子想领是领不到的,只能去他家买。”
她探出轩窗、细细打量了陆蔓几眼,见陆蔓未沾上泥污的地方细皮嫩肉,一看就是养得极好的,当即意识到了什么,
“小娘子怕是被郎君呵护得极好吧?一瞧就没干过重活。听小女一句劝,要是娘子心疼你家男人,想给他省钱,就去找刘大买墨宝。都是上好的耕牛,那墨宝相较外面要便宜不少,只要藏好,用个十年八载不成问题。”
陆蔓眨眨眼,没有解释,将错就错的坚持道,
“妹子,我男人养我不容易,要是他知道买牛还得花钱,一定心疼,我今天一定要领到义牛。”
她觉得,这些人只是见着刘大家的墨宝便宜,有利可图,半推半就做成了买卖,也是你情我愿的事。
但只要她坚持,她一定能免费领到义牛。
小果儿和刘大没有做错什么。
看陆蔓强硬,姐弟两都不便再劝。
屋里漆黑,看不清藏了多少人。
此时又走出来一位老婆婆,劝陆蔓,
“小娘子,千万莫去触霉头,自讨苦吃……”
话音未落,就被后面跟来的家主打断,
“阿母,不必多言。小娘子可是要去领义牛?”
他躬身走出窄门,向着不远处指去,
“瞧见官衙没?去找官府就成。”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两步之外,有一间形制端庄的宅院,隐约有几分公堂的气派,想来就是管理东市的官衙。
陆蔓终于见到些许希望,甜甜的轻笑起来,“多谢。”
她又向这户人家买了酸梅汁,将小脸扑进酸梅汁里,沾上红紫色的浆液,又将汤水泼洒在衣衫裙摆上。
一番折腾,面目更加瞧不清了,她才往公堂走去。
背后跟出不少看热闹的邻里,交头接耳,小声打着赌,赌这次这个好事的小娘子,能不能拿到义牛。
老婆婆也走出窄门,攀着儿子,低声念叨着什么,担忧的神色愈发浓烈。
====
这处官衙建在东市里,也与外面的迥异,被近旁商铺泼满脏水、熏满油污,白墙都是蜡黄的。
衙门里空无一人,日头斜照在院中一颗柏树下,任他外面如何人间疾苦,这里面都似浑然不觉,颇有几份闲情逸致。
青天白日居然无人值守,陆蔓有些恼怒,执槌敲在登闻鼓上。
咚隆咚隆响了许久,内堂檐下一名衙役终于不忍其扰,放下棋局,拖拖拉拉走到堂前,“何事?”
他打着大大的呵欠,萎靡不振的模样,陆蔓更恼,厉声道了一句,“听闻官衙派发赈灾义牛,小女家为农户,想领一头。”
自从刘大的生意做成规模,已经好久个月没在官衙听人提起“义牛”了。
衙役好笑的看了陆蔓一眼,心道怕是外乡人不懂规矩,便敷衍着挥了挥袖,
“领不了。”
“为何?”
同伴还在等着下棋,衙役强忍着不耐烦,搡了陆蔓一句,
“你这人怎么那么多事呢?员外郎不在官衙,办不了!”
言罢,转身欲走,却被陆蔓一把拽住衣袖,
“依照郎君的意思,员外郎这是擅离职守咯?”
官员擅离职守,会被朝廷问罪。衙役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女娘竟有点学识,自己随口胡诌,叫她抓住了把柄。
他咬牙切齿回身,目光泛出凶意,
“你想做什么?”
陆蔓笑眯眯的拍拍他的官袍,
“小女只是想领一头义牛罢了。郎君若是阻拦小女,之后出了什么问题呢,那只能向郎君问罪。但若郎君肯赏脸把员外郎请来,罪责也落不到郎君的头上了,你说对吧。”
衙役品阶极低,也知道自己犯不着为了员外郎做的好事买单,很快就被陆蔓说服。
可她以为把员外郎请出来有用了吗?结果可能更可怕。
他看着陆蔓,像看疯子一样摇了摇头,转身向内堂走去,“等着”。
不多时,员外郎走了出来。
大腹便便,往高背椅上一坐,肥肉几乎把椅子塞满。
他眯缝着一双眼儿,打量陆蔓片刻,“就是你吵本官清休?”
陆蔓觉得恶心,勉强作了揖,“酉时未过,大人这般惫懒,怕是不妥。”
员外郎轻蔑的哼笑一声,“当值又如何?你要求的义牛,本官也没有。”
“怎会没有?”
陆蔓拧起眉梢,居然如此明目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前次赈灾的三千头义牛,都派发到哪里去了?还有早几年收回的义牛呢?为何街坊邻里没有一个人领到的。”
陆蔓向来不容忍作恶之人,员外郎见这小娘子口舌厉害,竟敢当堂质问自己,愣了片刻,气得一拍惊堂木,
“没有就是没有!本官负责管理,难道你比本官还清楚?”
一石激起千层浪,衙门外不知何时已经围满看客,瞬间炸开锅,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东市里的人都不识字,更不懂争论,一般人早就被衙役劝退了。难得今日员外郎被请出来,人群觉得稀奇,唏嘘感慨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知道,员外郎出山,并不是什么好事。在他们有限的记忆里,员外郎出山之后,都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情。
方才那位老婆婆站在窄门外,惊堂木的声音落在她的耳朵里,一双浑浊的眼睛颤了颤,渐渐黯淡光泽。
她后悔不已的同儿子说道,“造孽啊,造孽,不应该将人指进坑里。”
说话间,悄无声息走来两位郎君,为首的玄袍玉冠,身后一名护卫高大魁梧。
他们端立在窄门檐下,就如天神下凡,浑身散发着不能鄙视的光华,和整个东市格格不入。
两位高高在上的贵人惜字如金,直接掏出一锭金子塞给老婆婆,然后安安静静守在坍塌的屋檐下。
顺着他们的目光,公堂前,小娘子灵动的侧颜尽收眼底。
她端直站在日头下,比身后松柏还要标致。虽然她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但她毫不胆怯,就像位真正的侠客,目光凌厉如刀。
惊堂木的声音落尽,员外郎气急败坏,陆蔓越发冷静。
她也不想刁难衙门,但无论如何,她今天都得问出义牛下落,证明小果儿清白!
“朝廷派发的赈灾义牛,每一只都会登记在册。大人听过小女的诉求,既没有向小女讲明那三千头义牛的去向,也没有想办法协调处理,只是简单的以一句‘没有’就将小女打发了。恐怕,不能令人信服。”
“你……”
员外郎气得语塞。
陆蔓不疾不徐又道,
“敢问大人,记簿何在?小女恳请过目。”
为了实打实的造福百姓,李挽当初拟旨派发义牛时,特意要求官衙公开记簿,陆蔓是有资格查阅的。
只是从来没人有胆子这样要求。
员外郎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双眯缝眼儿阴沉至极。
围观人群大多连记簿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瞧着陆蔓呛得员外郎无话可说,不觉屏息凝神,官衙内外渐渐安静了下来。
内里藏污纳垢,聚集了上万户人家,不为建康城所接纳的三教九流都挤在这里。浮屠塔搭着吊脚楼,戏楼连着猪槽,乱七八糟,令人惊异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不管周遭建筑有多稀奇古怪,唯独一样不变,所有屋舍都破败不堪。
入目是大片发霉的瓦顶、残缺的草棚,乌漆嘛黑;地上更是无处落脚,到到处处淌着黏腻的污水,有些甚至长出浮萍,像是存了百八十年的潲水。那股熏天恶臭,就像是腌进地缝里,无孔不入,在鼻尖挥之不去。
穿过巷弄,来到十字交叉的街口,行人多了起来。
便见街边一小女娘衣衫破碎,裙摆上溅起大团泥点。她用洗得看不颜色的粗布将发髻包裹起来,站在人群里,如同街坊里的居民一般,毫不眨眼。
需走得近了,才见出是乔装打扮的陆蔓。
方才,她在刘大家费了一番口舌,也得知了买卖赈灾义牛的事情。
但陆蔓肯定是不信的。
小果儿是个好孩子,如果刘大泯灭良知、生不义之财,小果儿断然不会帮刘大造孽。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解,她得领到朝廷赈灾的义牛,证明刘大没有断人生路,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小果儿也是清白的。
东市街坊窄小,陆蔓寻找着派发义牛的官衙,不知不觉迷了路。
街边是一排木楼,屋子还还没有人高,寻得猫腰缩在屋檐下,好些立柱还断裂坍塌了,人住在里面,就像住在废墟里一样。
其中有一户人家,轩窗半开,放了些手工制品在窗口兜售。
透过窗户,里面的床铺家当尽收眼底,一位姐姐模样的小女娘坐在榻上,土黄色灰麻布正帮弟弟擦着身子。
看上去像是面善的。
陆蔓忍下恶心,绣鞋踏过门前污水,来到窗边,“请问,我想申领义牛,该去何处?”
姐姐走来窗边,言辞和陆蔓一路上听到的无异,
“义牛领不到的,娘子要是不差钱,去找刘大买一头吧。”
陆蔓不解,“可是朝廷前些年赈灾,不是派发了好几千头义牛?我为何要花钱买?”
屋中弟弟走来,“不买的话更没有牛,家里的地如何耕?”
姐姐有种超乎常人的成熟,也劝陆蔓,
“要想活命,就得听他们的。娘子,瞧你像是初来乍到,实话告诉你,刘大家的墨宝就是朝廷赈灾的义牛,娘子想领是领不到的,只能去他家买。”
她探出轩窗、细细打量了陆蔓几眼,见陆蔓未沾上泥污的地方细皮嫩肉,一看就是养得极好的,当即意识到了什么,
“小娘子怕是被郎君呵护得极好吧?一瞧就没干过重活。听小女一句劝,要是娘子心疼你家男人,想给他省钱,就去找刘大买墨宝。都是上好的耕牛,那墨宝相较外面要便宜不少,只要藏好,用个十年八载不成问题。”
陆蔓眨眨眼,没有解释,将错就错的坚持道,
“妹子,我男人养我不容易,要是他知道买牛还得花钱,一定心疼,我今天一定要领到义牛。”
她觉得,这些人只是见着刘大家的墨宝便宜,有利可图,半推半就做成了买卖,也是你情我愿的事。
但只要她坚持,她一定能免费领到义牛。
小果儿和刘大没有做错什么。
看陆蔓强硬,姐弟两都不便再劝。
屋里漆黑,看不清藏了多少人。
此时又走出来一位老婆婆,劝陆蔓,
“小娘子,千万莫去触霉头,自讨苦吃……”
话音未落,就被后面跟来的家主打断,
“阿母,不必多言。小娘子可是要去领义牛?”
他躬身走出窄门,向着不远处指去,
“瞧见官衙没?去找官府就成。”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两步之外,有一间形制端庄的宅院,隐约有几分公堂的气派,想来就是管理东市的官衙。
陆蔓终于见到些许希望,甜甜的轻笑起来,“多谢。”
她又向这户人家买了酸梅汁,将小脸扑进酸梅汁里,沾上红紫色的浆液,又将汤水泼洒在衣衫裙摆上。
一番折腾,面目更加瞧不清了,她才往公堂走去。
背后跟出不少看热闹的邻里,交头接耳,小声打着赌,赌这次这个好事的小娘子,能不能拿到义牛。
老婆婆也走出窄门,攀着儿子,低声念叨着什么,担忧的神色愈发浓烈。
====
这处官衙建在东市里,也与外面的迥异,被近旁商铺泼满脏水、熏满油污,白墙都是蜡黄的。
衙门里空无一人,日头斜照在院中一颗柏树下,任他外面如何人间疾苦,这里面都似浑然不觉,颇有几份闲情逸致。
青天白日居然无人值守,陆蔓有些恼怒,执槌敲在登闻鼓上。
咚隆咚隆响了许久,内堂檐下一名衙役终于不忍其扰,放下棋局,拖拖拉拉走到堂前,“何事?”
他打着大大的呵欠,萎靡不振的模样,陆蔓更恼,厉声道了一句,“听闻官衙派发赈灾义牛,小女家为农户,想领一头。”
自从刘大的生意做成规模,已经好久个月没在官衙听人提起“义牛”了。
衙役好笑的看了陆蔓一眼,心道怕是外乡人不懂规矩,便敷衍着挥了挥袖,
“领不了。”
“为何?”
同伴还在等着下棋,衙役强忍着不耐烦,搡了陆蔓一句,
“你这人怎么那么多事呢?员外郎不在官衙,办不了!”
言罢,转身欲走,却被陆蔓一把拽住衣袖,
“依照郎君的意思,员外郎这是擅离职守咯?”
官员擅离职守,会被朝廷问罪。衙役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女娘竟有点学识,自己随口胡诌,叫她抓住了把柄。
他咬牙切齿回身,目光泛出凶意,
“你想做什么?”
陆蔓笑眯眯的拍拍他的官袍,
“小女只是想领一头义牛罢了。郎君若是阻拦小女,之后出了什么问题呢,那只能向郎君问罪。但若郎君肯赏脸把员外郎请来,罪责也落不到郎君的头上了,你说对吧。”
衙役品阶极低,也知道自己犯不着为了员外郎做的好事买单,很快就被陆蔓说服。
可她以为把员外郎请出来有用了吗?结果可能更可怕。
他看着陆蔓,像看疯子一样摇了摇头,转身向内堂走去,“等着”。
不多时,员外郎走了出来。
大腹便便,往高背椅上一坐,肥肉几乎把椅子塞满。
他眯缝着一双眼儿,打量陆蔓片刻,“就是你吵本官清休?”
陆蔓觉得恶心,勉强作了揖,“酉时未过,大人这般惫懒,怕是不妥。”
员外郎轻蔑的哼笑一声,“当值又如何?你要求的义牛,本官也没有。”
“怎会没有?”
陆蔓拧起眉梢,居然如此明目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前次赈灾的三千头义牛,都派发到哪里去了?还有早几年收回的义牛呢?为何街坊邻里没有一个人领到的。”
陆蔓向来不容忍作恶之人,员外郎见这小娘子口舌厉害,竟敢当堂质问自己,愣了片刻,气得一拍惊堂木,
“没有就是没有!本官负责管理,难道你比本官还清楚?”
一石激起千层浪,衙门外不知何时已经围满看客,瞬间炸开锅,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东市里的人都不识字,更不懂争论,一般人早就被衙役劝退了。难得今日员外郎被请出来,人群觉得稀奇,唏嘘感慨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知道,员外郎出山,并不是什么好事。在他们有限的记忆里,员外郎出山之后,都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情。
方才那位老婆婆站在窄门外,惊堂木的声音落在她的耳朵里,一双浑浊的眼睛颤了颤,渐渐黯淡光泽。
她后悔不已的同儿子说道,“造孽啊,造孽,不应该将人指进坑里。”
说话间,悄无声息走来两位郎君,为首的玄袍玉冠,身后一名护卫高大魁梧。
他们端立在窄门檐下,就如天神下凡,浑身散发着不能鄙视的光华,和整个东市格格不入。
两位高高在上的贵人惜字如金,直接掏出一锭金子塞给老婆婆,然后安安静静守在坍塌的屋檐下。
顺着他们的目光,公堂前,小娘子灵动的侧颜尽收眼底。
她端直站在日头下,比身后松柏还要标致。虽然她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但她毫不胆怯,就像位真正的侠客,目光凌厉如刀。
惊堂木的声音落尽,员外郎气急败坏,陆蔓越发冷静。
她也不想刁难衙门,但无论如何,她今天都得问出义牛下落,证明小果儿清白!
“朝廷派发的赈灾义牛,每一只都会登记在册。大人听过小女的诉求,既没有向小女讲明那三千头义牛的去向,也没有想办法协调处理,只是简单的以一句‘没有’就将小女打发了。恐怕,不能令人信服。”
“你……”
员外郎气得语塞。
陆蔓不疾不徐又道,
“敢问大人,记簿何在?小女恳请过目。”
为了实打实的造福百姓,李挽当初拟旨派发义牛时,特意要求官衙公开记簿,陆蔓是有资格查阅的。
只是从来没人有胆子这样要求。
员外郎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双眯缝眼儿阴沉至极。
围观人群大多连记簿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瞧着陆蔓呛得员外郎无话可说,不觉屏息凝神,官衙内外渐渐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