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剩下的时间,青茸带着金冠一直呆在西厢房工坊里,华芳晚上带了胡饼和饽饨来看她,只见她绑着襻膊,额上一层细汗,可是神色平静自然,不见慌乱。
青茸接过吃食,略略安慰华芳几句,让她不要担心,又多要了几只蜡烛,便一头扎进屋子里忙活去了。
夜深了,西厢房里烛光点点,青茸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前,桌上散落纸笔并几页小巧的金镶片,细看上去,金叶片上装饰着各种锤纹图样,有的僵硬粗糙,有的清晰细腻。
那顶精美的金冠静静地放在左手边,烛光下金晕流转,如梦如幻,表面装点着的金菊朵朵风流潇洒,极富神韵。早上的那隙缺口早已消失不见了。
青茸托着腮,正望着烛光出神。
金冠上的缺口是青茸用她的小魔法修复的,保险起见,事先用金箔片试了又试。多次的尝试之后,青茸也更加了解魔法发动的技巧。要想做出精美的成品,必须要虚实合一。
“虚”指的是心意和思路,心意越专注,脑海中的成品越清晰,最后的效果越好;“实”指的是事先要做充足的准备,例如准备好首饰材料,尽量打制出接近成品的骨架,前期的半成品越完整,最后的成果越完美。
所以若是心中所想能事先在纸面上画出来,并且打制好实物轮廓,就能很好地发挥魔法效果。归根到底,魔法虽好,却不能代替灵感和设计,也不能无中生有,只能在修饰和打磨上给予帮助,解决一些镶嵌和制造的工艺难题。
了解了这些特性,青茸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结合眼下的情景,青茸自认摆在眼前的是两条路:要么想办法修复和上司的关系,消除俞司珍的恶意,规规矩矩安安稳稳地在金工造打工混日子,期待有朝一日能莫名其妙地穿回去;要么不破不立,干脆和孙尚宫一样,找门路放出宫去,凭本事吃饭,随心意过活。
想起俞司珍,青茸就觉得头大。
长久相处下来,青茸感觉她是个气量狭小、刻板自负的上司,在她手底下做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勤恳恳,循规蹈矩,千万不要显露出才干和幽默,要时刻留意不冒犯她的权威。
一时藏拙容易,难的是约束性情,长期伪装。况且眼下俞司珍明显已经对青茸心生厌恶,这种情况下想与之冰释前嫌,青茸实在没有把握。
那就只能出宫。宫里虽吃穿不愁,却也无甚乐趣,一不小心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宫外是个什么情景,青茸并不了解,但听闻圣人治下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想来大概是个太平盛世,这样的世道中,想要养活自己,可能也并不太难。
想到这里,青茸顿觉轻松了不少,心里有了计较,思路也清晰了很多。出宫的机会要想办法争取,出宫前的准备也需要慢慢地筹备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银钱,其次是户籍和谋生的手段。青茸想起每月来金工造交付各类材料的高师傅常常在宫外走动,下定决心找机会向他打听打听。
第二天一早,青茸当着大伙儿的面,小心地把金冠呈给了俞司珍验看,看到金冠上的裂隙已然修复完好,俞司珍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众围观的小师傅们虽然都云里雾里,但心里都莫名地轻松了许多。
青茸看到几个平时和她关系好的小师傅在一旁咧着嘴傻笑,心里不禁暖意融融。哪怕后来俞司珍怨她耽误了工事,硬罚了她两个月的月钱,也没影响到她的好心情。
心里有了盼头,生活又隐隐有了活力。自那日之后又过了十来天,俞司珍再没找到机会对青茸发难,青茸秉承“七分发展、二分应对、一分抵抗”的策略,按部就班地在俞司珍眼皮底下混日子。应付完每日的活计,青茸还积极发掘致富手段,果然发现了一些生财之道。
有些小师傅们手头紧的时候,会帮宫外的绣庄打络子,或者帮首饰铺子做头花。因为宫里的师傅手艺好,做出来的“内家样”齐整匀净,很受富人小姐们追捧,宫外亦不缺销路。
只是这类活计门槛低,收入少,手艺精巧的师傅们往往不屑一顾。
还有一类更高端的私活,由采买宫人从宫外带到宫内,再通过各种中间渠道,找到手艺好的工匠师傅撮合完成。这类属于一对一高级定制,对交付期限和工艺都有要求,且有一定渠道风险,但报酬也十分丰厚。
青茸修好金冠的神奇故事传开之后不久,就有个小黄门偷偷地找了她好几次,请她帮忙做几件“小玩意”。
谨慎起见,青茸并没有一口答应,挑来挑去选了其中需求最明确的一个——买家要打制一枚精致的金镯子,并且描画好了镯子的制式和花样,属于来图定制。
这份活计除了工艺十分复杂精细外,不需要工匠做任何的创意设计,因此也就可以保证成品没有个人风格,安全系数max,正合青茸心意。
而对于另外的几份需求,青茸都一一推拒掉了。这是后话不提。
九月初,圣驾回銮。孙尚宫也一并回来了。见到旧日熟悉的面孔,大家都很欣喜,然而听孙尚宫亲口确认了出宫的消息,大伙儿又很失落,只碍于俞司珍在侧,一个个拼命遮掩。
青茸抱着出宫的念头,有心私下找孙尚宫取取经,奈何一连几天都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这天散了工已是酉时,青茸揉着酸胀的手腕,正准备等华芳一起去膳堂取暮食,却被一个年幼小宫女叫住,问她是不是陈青茸,说孙尚宫有请,在宫正司等她。
青茸心里奇怪,按说孙尚宫闲时应该在尚宫署,不应该在宫正司。但那小宫女年纪尚小,也说不清缘由,只肯定孙尚宫让她来的,催促她快去,自己则小跑着往膳堂去了。
青茸哭笑不得,但到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思忖了片刻,跟华芳交代了去向,就伴着暮色匆匆往宫正司赶去。
进了宫正司幽深的大门,远远看见对面的正厅斜坐着两个人,青茸眼力好,马上认出左边下首一个果然是孙尚宫,欠身向上首说着什么,侧对面堂上案前坐着的一人,月牙白银纹缎裳,玄色幞头,正低头端着茶碗慢慢啜饮。烛光下仪态从容清雅,自有一份富贵威仪。
青茸心里已有了猜测,敛步行上,将将到得堂前,那人也放下手里的茶盅抬起头来,青茸一瞥,果然是懿王。
长出一口气,稳了稳心神,青茸提裙迈进了门槛,干干脆脆地叠手纳福道:“金工造百工陈青茸见过懿王,见过尚宫。”
懿王扬手叫起,偏头向孙尚宫询问,“就是她罢?”
孙尚宫颔首称是,懿王调转视线,略略审视了青茸一下,朗声问道:“小师傅今年多大啦?”
青茸怔了一下,毕恭毕敬地答道“回王爷的话,奴婢今年十五了。”
“少年凌云志,人间第一流。”懿王不由赞叹,“小师傅心思灵巧,技艺精妙,金工造的名头越来越响啦——”转身对孙尚宫笑着说“尚宫功不可没呀”。
孙尚宫赶忙站了起来,欠身道:“王爷言重了,金工造上下仰仗王爷抬爱,奴婢们不敢懈怠。”见青茸还摸不到头绪,又低声对她解释个中缘由。
原来大公主见了青茸做的那枚“涟漪之夏”,喜欢得爱不释手,在圣人面前对懿王赞不绝口。圣心大悦,宫宴上当着百官的面了称赞懿王贵而能俭,克赞恭勤,当得众亲爵表率。
懿王含笑注目堂下,缓声道“不仅是孙尚宫,连苏大监也赞你心灵手巧,技艺精妙。这次金工造替本王挣了个面子,这里面有你的头功。本王素来赏罚分明,小师傅,晋你做掌珍如何?”
青茸心里突突地跳,本来想要徐徐图之的计划在脑海里翻滚。
现在不是个好时机,青茸心里明白,然而既然打定了心意要出宫去,与其千回百转地暗中疏通,不如贵人跟前孤注一掷。机会稍纵即逝,青茸心下一凛,决然地拜了下去。
懿王今天心情很好,哪怕骤然见她郑重叩首,也没有显露出不耐,“还是有什么别的想头,大方奏请上来,本王为你做主”,言毕负手而立,大有言出必行的摄人气势。
青茸没敢多看,又重重地磕了个头,心头把要说的话快速过了一遍,一字一句地回禀:
“王爷盛情,万死不敢推辞。但奴婢向来胆小怕事,进宫当差以来,兢兢业业只为不出差错。惴惴度日,断然不敢奢想加官进爵,光耀门楣。说来惭愧,奴婢身在宫中,日日惶恐,心中惦念的却皆是幼时的乡野生活,离乡愈久,思乡愈切。看到宫里的一草一木,心里念着的是家乡的野趣,做出来的东西得了大公主赏识,实在是歪打正着。奴婢心里明白,在宫里当差终究不能凭着运气过活,自觉心中怯弱,难堪大任,斗胆乞求王爷收回成命,放奴婢出宫罢。”
一番话说完,青茸汗湿后襟,低低地伏在地上,静候懿王发落。孙尚宫没想到一番话下来,青茸心里居然是这个想头,震惊之余忙向懿王陈情:“青茸御前失仪,是奴婢失察,请大王发落。”
话音落地,懿王一语未发。青茸心里正打鼓,视线里却见一道缠枝云纹镶边的袍角自眼前掠过,径自走远了。
青茸又对着孙尚宫深深叩了个头,耳边似乎听得一声低低的叹息。待抬起头来,堂下静谧空旷,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青茸接过吃食,略略安慰华芳几句,让她不要担心,又多要了几只蜡烛,便一头扎进屋子里忙活去了。
夜深了,西厢房里烛光点点,青茸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前,桌上散落纸笔并几页小巧的金镶片,细看上去,金叶片上装饰着各种锤纹图样,有的僵硬粗糙,有的清晰细腻。
那顶精美的金冠静静地放在左手边,烛光下金晕流转,如梦如幻,表面装点着的金菊朵朵风流潇洒,极富神韵。早上的那隙缺口早已消失不见了。
青茸托着腮,正望着烛光出神。
金冠上的缺口是青茸用她的小魔法修复的,保险起见,事先用金箔片试了又试。多次的尝试之后,青茸也更加了解魔法发动的技巧。要想做出精美的成品,必须要虚实合一。
“虚”指的是心意和思路,心意越专注,脑海中的成品越清晰,最后的效果越好;“实”指的是事先要做充足的准备,例如准备好首饰材料,尽量打制出接近成品的骨架,前期的半成品越完整,最后的成果越完美。
所以若是心中所想能事先在纸面上画出来,并且打制好实物轮廓,就能很好地发挥魔法效果。归根到底,魔法虽好,却不能代替灵感和设计,也不能无中生有,只能在修饰和打磨上给予帮助,解决一些镶嵌和制造的工艺难题。
了解了这些特性,青茸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结合眼下的情景,青茸自认摆在眼前的是两条路:要么想办法修复和上司的关系,消除俞司珍的恶意,规规矩矩安安稳稳地在金工造打工混日子,期待有朝一日能莫名其妙地穿回去;要么不破不立,干脆和孙尚宫一样,找门路放出宫去,凭本事吃饭,随心意过活。
想起俞司珍,青茸就觉得头大。
长久相处下来,青茸感觉她是个气量狭小、刻板自负的上司,在她手底下做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勤恳恳,循规蹈矩,千万不要显露出才干和幽默,要时刻留意不冒犯她的权威。
一时藏拙容易,难的是约束性情,长期伪装。况且眼下俞司珍明显已经对青茸心生厌恶,这种情况下想与之冰释前嫌,青茸实在没有把握。
那就只能出宫。宫里虽吃穿不愁,却也无甚乐趣,一不小心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宫外是个什么情景,青茸并不了解,但听闻圣人治下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想来大概是个太平盛世,这样的世道中,想要养活自己,可能也并不太难。
想到这里,青茸顿觉轻松了不少,心里有了计较,思路也清晰了很多。出宫的机会要想办法争取,出宫前的准备也需要慢慢地筹备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银钱,其次是户籍和谋生的手段。青茸想起每月来金工造交付各类材料的高师傅常常在宫外走动,下定决心找机会向他打听打听。
第二天一早,青茸当着大伙儿的面,小心地把金冠呈给了俞司珍验看,看到金冠上的裂隙已然修复完好,俞司珍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众围观的小师傅们虽然都云里雾里,但心里都莫名地轻松了许多。
青茸看到几个平时和她关系好的小师傅在一旁咧着嘴傻笑,心里不禁暖意融融。哪怕后来俞司珍怨她耽误了工事,硬罚了她两个月的月钱,也没影响到她的好心情。
心里有了盼头,生活又隐隐有了活力。自那日之后又过了十来天,俞司珍再没找到机会对青茸发难,青茸秉承“七分发展、二分应对、一分抵抗”的策略,按部就班地在俞司珍眼皮底下混日子。应付完每日的活计,青茸还积极发掘致富手段,果然发现了一些生财之道。
有些小师傅们手头紧的时候,会帮宫外的绣庄打络子,或者帮首饰铺子做头花。因为宫里的师傅手艺好,做出来的“内家样”齐整匀净,很受富人小姐们追捧,宫外亦不缺销路。
只是这类活计门槛低,收入少,手艺精巧的师傅们往往不屑一顾。
还有一类更高端的私活,由采买宫人从宫外带到宫内,再通过各种中间渠道,找到手艺好的工匠师傅撮合完成。这类属于一对一高级定制,对交付期限和工艺都有要求,且有一定渠道风险,但报酬也十分丰厚。
青茸修好金冠的神奇故事传开之后不久,就有个小黄门偷偷地找了她好几次,请她帮忙做几件“小玩意”。
谨慎起见,青茸并没有一口答应,挑来挑去选了其中需求最明确的一个——买家要打制一枚精致的金镯子,并且描画好了镯子的制式和花样,属于来图定制。
这份活计除了工艺十分复杂精细外,不需要工匠做任何的创意设计,因此也就可以保证成品没有个人风格,安全系数max,正合青茸心意。
而对于另外的几份需求,青茸都一一推拒掉了。这是后话不提。
九月初,圣驾回銮。孙尚宫也一并回来了。见到旧日熟悉的面孔,大家都很欣喜,然而听孙尚宫亲口确认了出宫的消息,大伙儿又很失落,只碍于俞司珍在侧,一个个拼命遮掩。
青茸抱着出宫的念头,有心私下找孙尚宫取取经,奈何一连几天都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这天散了工已是酉时,青茸揉着酸胀的手腕,正准备等华芳一起去膳堂取暮食,却被一个年幼小宫女叫住,问她是不是陈青茸,说孙尚宫有请,在宫正司等她。
青茸心里奇怪,按说孙尚宫闲时应该在尚宫署,不应该在宫正司。但那小宫女年纪尚小,也说不清缘由,只肯定孙尚宫让她来的,催促她快去,自己则小跑着往膳堂去了。
青茸哭笑不得,但到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思忖了片刻,跟华芳交代了去向,就伴着暮色匆匆往宫正司赶去。
进了宫正司幽深的大门,远远看见对面的正厅斜坐着两个人,青茸眼力好,马上认出左边下首一个果然是孙尚宫,欠身向上首说着什么,侧对面堂上案前坐着的一人,月牙白银纹缎裳,玄色幞头,正低头端着茶碗慢慢啜饮。烛光下仪态从容清雅,自有一份富贵威仪。
青茸心里已有了猜测,敛步行上,将将到得堂前,那人也放下手里的茶盅抬起头来,青茸一瞥,果然是懿王。
长出一口气,稳了稳心神,青茸提裙迈进了门槛,干干脆脆地叠手纳福道:“金工造百工陈青茸见过懿王,见过尚宫。”
懿王扬手叫起,偏头向孙尚宫询问,“就是她罢?”
孙尚宫颔首称是,懿王调转视线,略略审视了青茸一下,朗声问道:“小师傅今年多大啦?”
青茸怔了一下,毕恭毕敬地答道“回王爷的话,奴婢今年十五了。”
“少年凌云志,人间第一流。”懿王不由赞叹,“小师傅心思灵巧,技艺精妙,金工造的名头越来越响啦——”转身对孙尚宫笑着说“尚宫功不可没呀”。
孙尚宫赶忙站了起来,欠身道:“王爷言重了,金工造上下仰仗王爷抬爱,奴婢们不敢懈怠。”见青茸还摸不到头绪,又低声对她解释个中缘由。
原来大公主见了青茸做的那枚“涟漪之夏”,喜欢得爱不释手,在圣人面前对懿王赞不绝口。圣心大悦,宫宴上当着百官的面了称赞懿王贵而能俭,克赞恭勤,当得众亲爵表率。
懿王含笑注目堂下,缓声道“不仅是孙尚宫,连苏大监也赞你心灵手巧,技艺精妙。这次金工造替本王挣了个面子,这里面有你的头功。本王素来赏罚分明,小师傅,晋你做掌珍如何?”
青茸心里突突地跳,本来想要徐徐图之的计划在脑海里翻滚。
现在不是个好时机,青茸心里明白,然而既然打定了心意要出宫去,与其千回百转地暗中疏通,不如贵人跟前孤注一掷。机会稍纵即逝,青茸心下一凛,决然地拜了下去。
懿王今天心情很好,哪怕骤然见她郑重叩首,也没有显露出不耐,“还是有什么别的想头,大方奏请上来,本王为你做主”,言毕负手而立,大有言出必行的摄人气势。
青茸没敢多看,又重重地磕了个头,心头把要说的话快速过了一遍,一字一句地回禀:
“王爷盛情,万死不敢推辞。但奴婢向来胆小怕事,进宫当差以来,兢兢业业只为不出差错。惴惴度日,断然不敢奢想加官进爵,光耀门楣。说来惭愧,奴婢身在宫中,日日惶恐,心中惦念的却皆是幼时的乡野生活,离乡愈久,思乡愈切。看到宫里的一草一木,心里念着的是家乡的野趣,做出来的东西得了大公主赏识,实在是歪打正着。奴婢心里明白,在宫里当差终究不能凭着运气过活,自觉心中怯弱,难堪大任,斗胆乞求王爷收回成命,放奴婢出宫罢。”
一番话说完,青茸汗湿后襟,低低地伏在地上,静候懿王发落。孙尚宫没想到一番话下来,青茸心里居然是这个想头,震惊之余忙向懿王陈情:“青茸御前失仪,是奴婢失察,请大王发落。”
话音落地,懿王一语未发。青茸心里正打鼓,视线里却见一道缠枝云纹镶边的袍角自眼前掠过,径自走远了。
青茸又对着孙尚宫深深叩了个头,耳边似乎听得一声低低的叹息。待抬起头来,堂下静谧空旷,只剩下她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