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芹蓝是个很狂的人。
听歌的路人们对此没什么感知,入坑晚的粉丝则多认为她只是神经大条、自然率真,只有接触久到一定程度才能透过她那娃娃脸的外表看到内在无法无天的狂妄灵魂。
初中毕业后,15岁的米芹蓝拒绝了老师继续读书的提议,背上吉他,开启了一边打工一边旅行的16岁。
很多鸡汤营销号喜欢将这段日子描述为青春少女的音乐追梦之旅,无数报纸采访致力于将灰鹤乐队的组建过程包装成现实世界的童话,各类培训班把她打造成有教无类、兴趣成材的典范,但在一切的最开始,米芹蓝并没有考虑过他们口中可能的光辉未来。
她想这样去做便这么做了,作出决定的瞬间就像从树上挑了一个苹果般轻巧,又像换了件衣服一般随意,这种将人生抉择系于个人喜好,不管后果不留退路的作法实在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仔细品味就可以从中窥得米芹蓝我行我素的一个性格切面。
在学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换个地方继续找。只是出于这样质朴的原因,米芹蓝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告别了自己的朋友,抛下了熟悉而亲切的家乡,以贵州为起点,足迹遍布了小半个中国。
可是她要找的东西谁也说不清。
在不断流转中更换的服务员、接线员、清洁工、分拣工等职业与追梦啊吉他啊这种浪漫的东西毫不沾边,白天工作晚上弹琴的安排也让她无心去享受各地美丽的风土人情。偶尔在狭窄的出租屋中抱着吉他练习时米芹蓝也会出神,望着地上流淌的月光问自己,可一直都得不到答案。
也许只是她的叛逆期到了吧。
得不到答案的米芹蓝也不在意,一天找不到就找一个月,一个月找不到就找一年,一年也找不到就五年、十年、二十年,找到自己死了,答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灰扑扑的米芹蓝背着自己的吉他花了一年的时间从西南一路走到华北,在某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到达了那座古老而尊贵的四九皇城。在这座城内,陌生的摇滚乐在沉淀千年的黄土中开出了新生的花,海淀公园内数万人聚集在谜底音乐节的招牌下,振动手臂、放声高呼。米芹蓝挤在人群中,汗味、推搡、初夏的热度和刺目的阳光,哪一个都称不上使人愉快。
可是场内激荡的音波像是将米芹蓝与台上面目模糊的乐队连接在了一起,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捕捉到了那些音符,乐手们的动作与表情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陌生人们牵起米芹蓝的手高高举起,嘶吼着对抗命运的曲调。无数双举起的手在灯光下起伏摇摆,欢笑的、泪水的、愤怒的、忧伤的歌谣凝聚在一起直冲天际,这是无数情绪的复调,是人心的交响乐,是晚风也吹不散的大合唱。不知不觉的,她大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灰鹤乐队就在驻扎的酒吧里迎来了这位我行我素的狂徒。
米芹蓝抓着一张海报拍在队长赵鹏泰的面前,“你们在招人吗?”
赵鹏泰和邹同对视了一眼,有些为难地对米芹蓝说:“抱歉啊小妹妹,这是之前贴的,我们已经招到人了”。
“那你们怎么不把这海报撕了。”
邹同硬着头皮解释:“是这样的,我们昨天刚好找到了一个新主唱。”
米芹蓝眉头一挑:“那把他踢了”。
刚进门的张赫鸣闻言炸毛:“凭什么,你谁啊”。
“米芹蓝,来应聘的”,米芹蓝边自我介绍着边伸出了手,张赫鸣皱着眉头,不情不愿地握了上去,“张赫鸣”。
两只手掌一触即分,张赫鸣的眉头渐渐松开。他感受到了,米芹蓝指尖因长久练习而磨出的软茧。
米芹蓝从背后的包内拿出吉他,真诚地提出建议:“来比一场吧,我赢了就让我加入,你赢了我就滚”。
“反对,不管哪种对我都没什么好处吧”,张赫鸣义正言辞地拒绝。
“这又不是你能决定的”,米芹蓝脑袋一歪,面无表情地说出了很嚣张的话,“只比我早来了一天的人倒是挺会摆架子的,一切还得看那边两位大哥的意见吧”
“可以倒是可以”,赵鹏泰来了兴趣,“但是你那把吉他是古典吉他吧,赫鸣用的是电吉他,这要怎么比,不太公平吧,你有带其他的电吉他吗?”
“买不起”,米芹蓝木着脸说,“买车票和音乐节门票花完了最后一点钱”。
“赫鸣带了多余的吉他吗?”
“没带!!”,张赫鸣又委屈又不爽。
“我的借你吧”,邹同从储物柜拿出自己的备用吉他,有的乐队人手不足时他这个贝斯手也得临时救个场。
“好,这下就齐全了,你也把你的吉他掏出来吧”,米芹蓝接过吉他,语气上扬着对张赫鸣发出邀请。
“烦死了,谁要和你比啊!”
“这算自动弃权吗?”
“算你个头!比就比,先说好,你输了就乖乖给我滚出去,既然不愿意遵守先来后到的礼仪至少也要知道愿赌服输吧”
“你脾气真大啊,这么生气吗?那你来定比赛的方式吧”
邹同凑到赵鹏泰身边,看着吵吵闹闹的两人,带着担忧发问:“赵鹏泰,等会要是那个小丫头赢了真要把张赫鸣踢出去吗?”
赵鹏泰撑着下巴看着两人:“怎么,你认为那个小姑娘的吉他水平比赫鸣强吗?”
“难说,如果只是入门还好,要真是玩了十多年古典吉他的童子功,那张赫鸣未必比得过。”
“别急嘛,再看看”,赵鹏泰摇了摇头,示意邹同安静下来听他们的演奏。
黑漆漆的后场中,偏远的角落里,四人默然无声地守在两把吉他旁,任凭一首又一首高难度的solo从耳边滑过。
单以技巧来看,米芹蓝无疑是很优秀的,在较窄的电吉他指板上用出的轮指构成了流水般的旋律,切音和琶音都很到位,基本功相当扎实。但张赫鸣也不遑多让,点弦清脆利落,揉弦流畅舒适,在弹奏米芹蓝给出的部分曲段时甚至能表现出更浓厚的韵味来。
意识到目前的曲目对双方都是小儿科后,两人默契地提升了难度。
米芹蓝脸上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手下的动作越发干脆利落,但汗水还是一颗颗的从额角渗出。
张赫鸣则轻松很多,还有余力观察自己对手的表现。看着看着,他不禁皱起眉头。
打音带音、击勾弦等技巧运用频率的增多暴露了米芹蓝的不纯熟。
她学吉他不超过2年,张赫鸣的直觉做出了和邹同完全相反的判断。至于电吉他,就更悬了,搞不好这真是她第一次接触电吉他。
不不,张赫鸣被自己的猜想吓到,应该不至于,那也太夸张了点。
但是她弹得真好,张赫鸣想,等一下要再和她握个手。
“小看他了吧”,赵鹏泰笑着调侃邹同,邹同挠了挠头,看向米芹蓝,悄悄叹了口气。
看样子赵鹏泰是属意张赫鸣了,他就说,赵鹏泰干不出前脚把人招进来后脚把人踢出去的事。张赫鸣也挺好的,是个不错的小伙。米芹蓝拿着自己不熟悉的乐器还能表现得这样出彩确实令人惊喜,但输了就是输了。
希望她被拒绝后不会生气,邹同想 ,毕竟她弹得真挺好的。
不过她家庭状况好像不太好,衣服上勾了好几条线,背后衣角裤腿好几处还蹭上了灰,头发乱乱地扎成一个马尾,身形瘦削,脸色苍白,从刚才的谈话中也听得出她现在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被拒绝了之后她要怎么办呢。
她还能继续弹吉他吗?
一个人来应聘主唱,得知位置已经没有了之后近乎单挑式地发起进攻,然后败下阵来,又要一个人回去吗?
邹同那老好人的心软发作了。
他想了想,侧头跟赵鹏泰说了几句话。赵鹏泰以怪异的眼神看了邹同几眼,“你不会看上她了吧”。
邹同给了他一拳,“我看上她的技术还差不多,你仔细想,可行吗?”
“可以是可以啦”,赵鹏泰少见地犹豫了,“说实话,这孩子是个好苗子,脾气也挺对胃口的。但我怕赫鸣有意见。说好的组三人乐队,突然加一个人算怎么回事”。
“别老是这么婆婆妈妈的,遇到事情总是顾前顾后的,你前女友就是因为这个才和你分手的。问一下赫鸣呗。”
“……讲话就好好讲,不带人身攻击的。”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的一刻,米芹蓝叹了口气。
张赫鸣用稀奇的眼神打量着她的手。
那双手修长、有力,筋骨分明,指尖平整、厚实,看起来就是一双玩乐器的好手。
“你弹琴的姿势很怪”,张赫鸣抓着她的手,翻看着她的手掌指节,目光炯炯地看向她,“这是你保留的特色吗?”
米芹蓝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的脑子里充斥张赫鸣之前弹奏的一段旋律。
“刚刚那一段是你自己写的吗?”,她不自觉地握紧张赫鸣的手,加重了语气。
“那样子按弦不会觉得很别扭吗?还是你觉得这样弹起来会更舒服?”,张赫鸣还在追问。
“你写的时候是怎么想到要在那段升调中间加一个二分之一的休止符的?”,米芹蓝继续纠缠。
“或者是为了适应木吉他到电吉他的变化?我看你刚才下手好几次都重了,你习惯更粗点的吉他弦吗?铜?还是铁?”
“为什么不把揉弦加进去,情绪上揉弦不是会比拨弦更适合这段吗?还是有别的考量”
赵鹏泰和邹同听着这驴头不对马嘴的对话,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们。
“在你们的关系进展到互相交流音乐理念之前,先听我们说句话呢?”
张赫鸣和米芹蓝安静了下来。
赵鹏泰和邹同对视一眼,对着米芹蓝说:“抱歉,我觉得赫鸣的吉他会更适合我们乐队。”
米芹蓝抿了抿唇,没有做声,只是将借来的吉他重新放回吉他包内。
“不过也许我们乐队还缺一个节奏吉他手呢”,赵鹏泰一把搂上了张赫鸣的肩,“赫鸣认为呢?”
张赫鸣皱起眉头,“问我?”
他刚才还放下狠话让她输了就滚出去呢,现在让自己开口留人?
张赫鸣不否认这人手上确实有点东西,但她的性格他实在不敢恭维。但这样一个一来就要开除自己的大刺头,就算真的加入乐队了,他们能好好相处吗?张赫鸣对此感到怀疑。
“对诶”,米芹蓝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你们还少一个人呢,我看电视上的乐队都有四个人呢”。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来当你们乐队的节奏吉他手吧,你们包吃住吗?”,她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
“怎么就说好了,你完全没有羞耻心的吗?自说自话也要有个限度好吧”,张赫鸣受不了这人的脑回路,有一种装疯弄傻的戏弄感。
米芹蓝叹了口气,“你这人真难搞啊”。
“你好意思说别人嘛!”
“算了,这次是我输了,愿赌服输,我滚了。”
米芹蓝背起包转身离去,赵鹏泰与邹同对视一眼,看向张赫鸣。
张赫鸣手指攥紧了,目光飘向米芹蓝的背影,干枯到发黄的头发,洗到褪色的白T恤,配着那磨损破旧的黑外套,都将那道瘦削娇小的背影衬托得格外凄凉。
她年纪应该不大,脸型、音色、说话方式各个方面都透露出一种幼稚与年轻。她的父母呢,她的朋友呢,就这么放任一个孤零零的少女,大半夜闯入鱼龙混杂的酒吧。
最终败走麦城。
太不负责任了,他暗戳戳地埋怨着。
怎么办,要放她走吗,她身上又没钱,难道去睡桥洞吗?张赫鸣的内心乱作一团。
眼看着她越走越远,张赫鸣突然意识到,他们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放任她离去的结果是,在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中,两个陌生人可能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相见。
张赫鸣忍不住喊出了声,那是在内心莫名慌张的催促之下所诞生的举动。
“等一下”
米芹蓝停下脚步,转过身仰头看他,这个视角下的她脸型流畅圆润,圆而亮的眼珠衬得她像是朝你撒娇的猫咪,可爱又狡黠。
“我们乐队确实还少个吉他手,你技术还不错,可以先试用一段时间”,张赫鸣别过头,闷声闷气地说。
米芹蓝以一种夸张化的惊讶神色看着张赫鸣,还绕着他转了一圈。
张赫鸣禁不住她专注的眼神,后退一步,极其戒备地问:“你干嘛”。
“你不会是要把我招进去然后职场霸凌我吧?”
“谁会做这么无聊的事啊!”
“你看起来挺像的,很少有人像你这样一见面就这么讨厌我”,米芹蓝诚恳地指出这点。
“你指责我之前还是先反思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吧”,张赫鸣对她无可奈何,已经自暴自弃了,他的言语攻击像是打在棉花上毫无效果,米芹蓝的随口一句话却能屡屡破他的防。
赵鹏泰倒是笑得很开心,“看起来这支乐队未来是不会缺热闹看了”。
听歌的路人们对此没什么感知,入坑晚的粉丝则多认为她只是神经大条、自然率真,只有接触久到一定程度才能透过她那娃娃脸的外表看到内在无法无天的狂妄灵魂。
初中毕业后,15岁的米芹蓝拒绝了老师继续读书的提议,背上吉他,开启了一边打工一边旅行的16岁。
很多鸡汤营销号喜欢将这段日子描述为青春少女的音乐追梦之旅,无数报纸采访致力于将灰鹤乐队的组建过程包装成现实世界的童话,各类培训班把她打造成有教无类、兴趣成材的典范,但在一切的最开始,米芹蓝并没有考虑过他们口中可能的光辉未来。
她想这样去做便这么做了,作出决定的瞬间就像从树上挑了一个苹果般轻巧,又像换了件衣服一般随意,这种将人生抉择系于个人喜好,不管后果不留退路的作法实在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仔细品味就可以从中窥得米芹蓝我行我素的一个性格切面。
在学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换个地方继续找。只是出于这样质朴的原因,米芹蓝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告别了自己的朋友,抛下了熟悉而亲切的家乡,以贵州为起点,足迹遍布了小半个中国。
可是她要找的东西谁也说不清。
在不断流转中更换的服务员、接线员、清洁工、分拣工等职业与追梦啊吉他啊这种浪漫的东西毫不沾边,白天工作晚上弹琴的安排也让她无心去享受各地美丽的风土人情。偶尔在狭窄的出租屋中抱着吉他练习时米芹蓝也会出神,望着地上流淌的月光问自己,可一直都得不到答案。
也许只是她的叛逆期到了吧。
得不到答案的米芹蓝也不在意,一天找不到就找一个月,一个月找不到就找一年,一年也找不到就五年、十年、二十年,找到自己死了,答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灰扑扑的米芹蓝背着自己的吉他花了一年的时间从西南一路走到华北,在某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到达了那座古老而尊贵的四九皇城。在这座城内,陌生的摇滚乐在沉淀千年的黄土中开出了新生的花,海淀公园内数万人聚集在谜底音乐节的招牌下,振动手臂、放声高呼。米芹蓝挤在人群中,汗味、推搡、初夏的热度和刺目的阳光,哪一个都称不上使人愉快。
可是场内激荡的音波像是将米芹蓝与台上面目模糊的乐队连接在了一起,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捕捉到了那些音符,乐手们的动作与表情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陌生人们牵起米芹蓝的手高高举起,嘶吼着对抗命运的曲调。无数双举起的手在灯光下起伏摇摆,欢笑的、泪水的、愤怒的、忧伤的歌谣凝聚在一起直冲天际,这是无数情绪的复调,是人心的交响乐,是晚风也吹不散的大合唱。不知不觉的,她大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灰鹤乐队就在驻扎的酒吧里迎来了这位我行我素的狂徒。
米芹蓝抓着一张海报拍在队长赵鹏泰的面前,“你们在招人吗?”
赵鹏泰和邹同对视了一眼,有些为难地对米芹蓝说:“抱歉啊小妹妹,这是之前贴的,我们已经招到人了”。
“那你们怎么不把这海报撕了。”
邹同硬着头皮解释:“是这样的,我们昨天刚好找到了一个新主唱。”
米芹蓝眉头一挑:“那把他踢了”。
刚进门的张赫鸣闻言炸毛:“凭什么,你谁啊”。
“米芹蓝,来应聘的”,米芹蓝边自我介绍着边伸出了手,张赫鸣皱着眉头,不情不愿地握了上去,“张赫鸣”。
两只手掌一触即分,张赫鸣的眉头渐渐松开。他感受到了,米芹蓝指尖因长久练习而磨出的软茧。
米芹蓝从背后的包内拿出吉他,真诚地提出建议:“来比一场吧,我赢了就让我加入,你赢了我就滚”。
“反对,不管哪种对我都没什么好处吧”,张赫鸣义正言辞地拒绝。
“这又不是你能决定的”,米芹蓝脑袋一歪,面无表情地说出了很嚣张的话,“只比我早来了一天的人倒是挺会摆架子的,一切还得看那边两位大哥的意见吧”
“可以倒是可以”,赵鹏泰来了兴趣,“但是你那把吉他是古典吉他吧,赫鸣用的是电吉他,这要怎么比,不太公平吧,你有带其他的电吉他吗?”
“买不起”,米芹蓝木着脸说,“买车票和音乐节门票花完了最后一点钱”。
“赫鸣带了多余的吉他吗?”
“没带!!”,张赫鸣又委屈又不爽。
“我的借你吧”,邹同从储物柜拿出自己的备用吉他,有的乐队人手不足时他这个贝斯手也得临时救个场。
“好,这下就齐全了,你也把你的吉他掏出来吧”,米芹蓝接过吉他,语气上扬着对张赫鸣发出邀请。
“烦死了,谁要和你比啊!”
“这算自动弃权吗?”
“算你个头!比就比,先说好,你输了就乖乖给我滚出去,既然不愿意遵守先来后到的礼仪至少也要知道愿赌服输吧”
“你脾气真大啊,这么生气吗?那你来定比赛的方式吧”
邹同凑到赵鹏泰身边,看着吵吵闹闹的两人,带着担忧发问:“赵鹏泰,等会要是那个小丫头赢了真要把张赫鸣踢出去吗?”
赵鹏泰撑着下巴看着两人:“怎么,你认为那个小姑娘的吉他水平比赫鸣强吗?”
“难说,如果只是入门还好,要真是玩了十多年古典吉他的童子功,那张赫鸣未必比得过。”
“别急嘛,再看看”,赵鹏泰摇了摇头,示意邹同安静下来听他们的演奏。
黑漆漆的后场中,偏远的角落里,四人默然无声地守在两把吉他旁,任凭一首又一首高难度的solo从耳边滑过。
单以技巧来看,米芹蓝无疑是很优秀的,在较窄的电吉他指板上用出的轮指构成了流水般的旋律,切音和琶音都很到位,基本功相当扎实。但张赫鸣也不遑多让,点弦清脆利落,揉弦流畅舒适,在弹奏米芹蓝给出的部分曲段时甚至能表现出更浓厚的韵味来。
意识到目前的曲目对双方都是小儿科后,两人默契地提升了难度。
米芹蓝脸上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手下的动作越发干脆利落,但汗水还是一颗颗的从额角渗出。
张赫鸣则轻松很多,还有余力观察自己对手的表现。看着看着,他不禁皱起眉头。
打音带音、击勾弦等技巧运用频率的增多暴露了米芹蓝的不纯熟。
她学吉他不超过2年,张赫鸣的直觉做出了和邹同完全相反的判断。至于电吉他,就更悬了,搞不好这真是她第一次接触电吉他。
不不,张赫鸣被自己的猜想吓到,应该不至于,那也太夸张了点。
但是她弹得真好,张赫鸣想,等一下要再和她握个手。
“小看他了吧”,赵鹏泰笑着调侃邹同,邹同挠了挠头,看向米芹蓝,悄悄叹了口气。
看样子赵鹏泰是属意张赫鸣了,他就说,赵鹏泰干不出前脚把人招进来后脚把人踢出去的事。张赫鸣也挺好的,是个不错的小伙。米芹蓝拿着自己不熟悉的乐器还能表现得这样出彩确实令人惊喜,但输了就是输了。
希望她被拒绝后不会生气,邹同想 ,毕竟她弹得真挺好的。
不过她家庭状况好像不太好,衣服上勾了好几条线,背后衣角裤腿好几处还蹭上了灰,头发乱乱地扎成一个马尾,身形瘦削,脸色苍白,从刚才的谈话中也听得出她现在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被拒绝了之后她要怎么办呢。
她还能继续弹吉他吗?
一个人来应聘主唱,得知位置已经没有了之后近乎单挑式地发起进攻,然后败下阵来,又要一个人回去吗?
邹同那老好人的心软发作了。
他想了想,侧头跟赵鹏泰说了几句话。赵鹏泰以怪异的眼神看了邹同几眼,“你不会看上她了吧”。
邹同给了他一拳,“我看上她的技术还差不多,你仔细想,可行吗?”
“可以是可以啦”,赵鹏泰少见地犹豫了,“说实话,这孩子是个好苗子,脾气也挺对胃口的。但我怕赫鸣有意见。说好的组三人乐队,突然加一个人算怎么回事”。
“别老是这么婆婆妈妈的,遇到事情总是顾前顾后的,你前女友就是因为这个才和你分手的。问一下赫鸣呗。”
“……讲话就好好讲,不带人身攻击的。”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的一刻,米芹蓝叹了口气。
张赫鸣用稀奇的眼神打量着她的手。
那双手修长、有力,筋骨分明,指尖平整、厚实,看起来就是一双玩乐器的好手。
“你弹琴的姿势很怪”,张赫鸣抓着她的手,翻看着她的手掌指节,目光炯炯地看向她,“这是你保留的特色吗?”
米芹蓝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的脑子里充斥张赫鸣之前弹奏的一段旋律。
“刚刚那一段是你自己写的吗?”,她不自觉地握紧张赫鸣的手,加重了语气。
“那样子按弦不会觉得很别扭吗?还是你觉得这样弹起来会更舒服?”,张赫鸣还在追问。
“你写的时候是怎么想到要在那段升调中间加一个二分之一的休止符的?”,米芹蓝继续纠缠。
“或者是为了适应木吉他到电吉他的变化?我看你刚才下手好几次都重了,你习惯更粗点的吉他弦吗?铜?还是铁?”
“为什么不把揉弦加进去,情绪上揉弦不是会比拨弦更适合这段吗?还是有别的考量”
赵鹏泰和邹同听着这驴头不对马嘴的对话,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们。
“在你们的关系进展到互相交流音乐理念之前,先听我们说句话呢?”
张赫鸣和米芹蓝安静了下来。
赵鹏泰和邹同对视一眼,对着米芹蓝说:“抱歉,我觉得赫鸣的吉他会更适合我们乐队。”
米芹蓝抿了抿唇,没有做声,只是将借来的吉他重新放回吉他包内。
“不过也许我们乐队还缺一个节奏吉他手呢”,赵鹏泰一把搂上了张赫鸣的肩,“赫鸣认为呢?”
张赫鸣皱起眉头,“问我?”
他刚才还放下狠话让她输了就滚出去呢,现在让自己开口留人?
张赫鸣不否认这人手上确实有点东西,但她的性格他实在不敢恭维。但这样一个一来就要开除自己的大刺头,就算真的加入乐队了,他们能好好相处吗?张赫鸣对此感到怀疑。
“对诶”,米芹蓝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你们还少一个人呢,我看电视上的乐队都有四个人呢”。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来当你们乐队的节奏吉他手吧,你们包吃住吗?”,她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
“怎么就说好了,你完全没有羞耻心的吗?自说自话也要有个限度好吧”,张赫鸣受不了这人的脑回路,有一种装疯弄傻的戏弄感。
米芹蓝叹了口气,“你这人真难搞啊”。
“你好意思说别人嘛!”
“算了,这次是我输了,愿赌服输,我滚了。”
米芹蓝背起包转身离去,赵鹏泰与邹同对视一眼,看向张赫鸣。
张赫鸣手指攥紧了,目光飘向米芹蓝的背影,干枯到发黄的头发,洗到褪色的白T恤,配着那磨损破旧的黑外套,都将那道瘦削娇小的背影衬托得格外凄凉。
她年纪应该不大,脸型、音色、说话方式各个方面都透露出一种幼稚与年轻。她的父母呢,她的朋友呢,就这么放任一个孤零零的少女,大半夜闯入鱼龙混杂的酒吧。
最终败走麦城。
太不负责任了,他暗戳戳地埋怨着。
怎么办,要放她走吗,她身上又没钱,难道去睡桥洞吗?张赫鸣的内心乱作一团。
眼看着她越走越远,张赫鸣突然意识到,他们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放任她离去的结果是,在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中,两个陌生人可能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相见。
张赫鸣忍不住喊出了声,那是在内心莫名慌张的催促之下所诞生的举动。
“等一下”
米芹蓝停下脚步,转过身仰头看他,这个视角下的她脸型流畅圆润,圆而亮的眼珠衬得她像是朝你撒娇的猫咪,可爱又狡黠。
“我们乐队确实还少个吉他手,你技术还不错,可以先试用一段时间”,张赫鸣别过头,闷声闷气地说。
米芹蓝以一种夸张化的惊讶神色看着张赫鸣,还绕着他转了一圈。
张赫鸣禁不住她专注的眼神,后退一步,极其戒备地问:“你干嘛”。
“你不会是要把我招进去然后职场霸凌我吧?”
“谁会做这么无聊的事啊!”
“你看起来挺像的,很少有人像你这样一见面就这么讨厌我”,米芹蓝诚恳地指出这点。
“你指责我之前还是先反思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吧”,张赫鸣对她无可奈何,已经自暴自弃了,他的言语攻击像是打在棉花上毫无效果,米芹蓝的随口一句话却能屡屡破他的防。
赵鹏泰倒是笑得很开心,“看起来这支乐队未来是不会缺热闹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