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柳乐山的意料,张赫鸣并没有很破防的样子,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酸言酸语,在短暂的沉默后,他问柳乐山:“你说的是真的吗?”
柳乐山挑了挑眉:“我为什么要说假话?哥觉得我哪里在说假话?”
张赫鸣摇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花梗,“只是觉得,你看起来不像那么喜欢她”。
“我表现得不像喜欢蓝姐的样子吗?”,柳乐山反问,”哥觉得怎样才像是喜欢蓝姐的样子?难道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方式还有标准和模板吗?这个模板是全世界通用的吗?”
摄影师上楼的脚步声传来,天台的两人重归寂静。问出口的话语也没了下文。
重归镜头前的二人扮演得若无其事。镜头照不到的内心世界里,张赫鸣却仍在默默反驳。不,喜欢一个人没有标准。但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真的有人能这样平静吗?
他回忆起柳乐山看向米芹蓝那冷漠、评估的目光,摇了摇头,难道是他的偏见吗?只注意到了那些负面的片刻。仔细想想,柳乐山确实在第一次见面就表达了自己的好感,之后在任务过程中也多次向米芹蓝伸出过援手。
但是…但是,张赫鸣心头发闷,只觉得胸中积郁着一股气吐不出来,可又不知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另一边,米芹蓝将最后一根绳结系紧,将绑好的布料浸入染缸后,对着宁小泉发出了疑问:“初吻?”
“对啊”,宁小泉晃着脑袋,脸上被沾染了几处水蓝色的印痕,“那部剧里,男女主的初吻就在天台上,旁边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这种蓝色的布料,镜头逐渐拉远,男女主亲吻的画面慢慢被风吹起的染布遮挡住,剩下的只有浅蓝色的布、靛蓝色的天和飘落的樱粉色花瓣,可浪漫了。整部剧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镜头了,美好、温馨,又带着点青涩和懵懂。”
初吻啊,米芹蓝借着这关键词从自己的记忆海中捞出几个零碎的片段。她的人生好像从来无法与正常挂钩,就连初吻也是这样,那是跟美好、温馨这种词沾不上半点边的东西。话又说回来,那真的算得上初吻吗?
时间、地点、人物、气氛没有一个正确的。
黑漆漆的、不尴不尬的一个阴天夜里,既没有晴天的干燥爽朗,也没有雨天的静谧酣畅,更不是什么特殊的、值得纪念与庆祝的日子。不是在芬芳的花树下,也并非温柔澎湃的海边,只是一个普普的被白炽光照射着的练习室。人就更别提了,是不能更差的选项了。
现在想想,在这种全是负面加成的环境中还下得去手,当时的自己真是被冲昏了头。
要怪就怪万恶的老板,全是他的锅。
老板要是知道这份指责,估计也会觉得自己无辜。
那时刚刚签约的灰鹤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作为老板,他自然是要在专辑内容这方面把把关。以不干涉主打创作的承诺换来一首爱情题材副主打的保底,他不能不算宽容了。
可就是这首保底的爱情副主打逼疯了灰鹤乐队。准确地说,逼疯了米芹蓝,米芹蓝继而逼疯了其他人。
凌晨一点,赵鹏泰和邹同忍无可忍,提包走人。
凌晨两点,张赫鸣撕碎了改好的第六版曲谱。
“喂”,米芹蓝顶着因熬夜而显得阴郁晦暗的神色伸出手去制止张赫鸣,“我还没看呢”。
“没必要”,张赫鸣揉了揉自己酸涩发红的眼眶。
“越改越差了。你之前说那版曲子唱了会让人想自杀,我还觉得在夸张。这一版我意识到是自己写的那一瞬间都想掐死自己。”
米芹蓝捡起曲谱碎片,尝试着读了一下谱,发现还不如不读。遂松开手任由碎片重归垃圾桶的怀抱。
“你的词呢?”
米芹蓝摇了摇头。
“录音还有五天,谱还没定”,张赫鸣叹了口气,“我们这边不完成,赵哥那边编曲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你打算到时候拿什么交给老板?”
“我不知道。但交张白纸起码比交捆垃圾好。”
“对资本家来说,不等式可不是这么算的”,他走到米芹蓝身边,翻看起桌面上充满涂改痕迹的歌词本。
…
就/合上屏幕,
就/忘记演出,
就把/烦的/乱的/错的/恨的/当成杂物;
我/选择退出,
你/视若无睹,
原来/山啊/月啊/花啊/不过一场魔术
…
“写的挺好”,张赫鸣拍了拍纸张,试图让它变得平整些,“为什么不用”。
“你觉得合适吗?和我们专辑的风格是不是不太一致。”
“除了在想歌词,你还在考虑整张专辑的风格问题吗?”,张赫鸣也为难了起来,“要不歌词就不强求,在和声和情绪方面保持相似和一致就行”。
“取巧的做法。我不反感这种做法,但是你行吗?”
张赫鸣皮笑肉不笑:“要不是考虑到你是个未成年,我有的时候真想打你一顿”。
米芹蓝无视他的反抗,纸老虎罢了。
“事实就是,没有一版能看的。”
“得了,没有一版能入姑奶奶您的法眼真是不好意思了”,张赫鸣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和米芹蓝吵架。
“不该这样的”,米芹蓝低头翻阅着前后几版曲谱,喃喃自语。
“不该什么?我不该拿这种垃圾来污染你的眼睛?”,他笑着。
米芹蓝摇摇头,下定了决心似的,抓过他的手腕,直视他的眼睛,斟酌着说:“你很有才华,张赫鸣。你是个大学生,又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我知道你的作曲实力,你的水平远不止这点,为什么?”
猝不及防受到认可、还是自己最暗中较劲那人的认可,很难用言语形容张赫鸣当时的心理状态。大概是慌张中带着几缕难为情,还夹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欣喜和悲哀。
他的眼神飞快地从两人牵着的手腕上移到米芹蓝诚恳的眼神,再落到两人身旁的地板上。
搞什么啊,张赫鸣在心里无声地呐喊,一股酸涩的感觉从鼻腔涌上眼眶,为什么只在这种时候说这种话。
他低着头,也不将手腕从米芹蓝的手中抽出,就这么慢慢地靠着椅子坐下。她也跟着他一同坐下。
“唉——”
谈话以一声长长的叹气开头,简直像是溺死的人向海平面吐出的最后一串绝望的气泡。米芹蓝知道自己情商在对上张赫鸣时尤其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就会刺激到他,于是对这声叹气只回以漫长的沉默。
张赫鸣盯着米芹蓝的鞋尖说道,语气中带着自嘲的意味,“我有的时候会想也许我真的不适合乐队,当时要是听我妈的安排学了医,灰鹤现在说不定还更好点。”
米芹蓝皱起眉头,感觉哪里不对。
“谁跟你这么说的?”
张赫鸣一愣,“没有谁跟我说这些,我自己想的。”
“谁让你这么想的”,米芹蓝粗暴地打断他的话。
“就…那些来听我们歌的人,他们表现的都很明显吧,前几天那个被派来负责我们的宋经理态度也是。”
“宋经理就是这样的人,他习惯在刚见面时给艺人来个下马威,方便后续管理,之前演出遇到的歌手不是跟我们说过吗?”
从谈话开始到现在,米芹蓝没有放开过张赫鸣的手。温和而坚定的肢体接触能在心理上给人以支持,这是她从大字不识的外婆身上学的。
可此刻的张赫鸣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面,他只是默默地在内心否认米芹蓝的发言。
不,不是这样的,姓宋的并非平等地打击所有新人。
“如果没有米芹蓝,灰鹤只不过是一只平庸的乐队”,在姓宋的一长串的废话中,唯独这句张赫鸣记得最清楚。他知道自己的这种心态很幼稚、甚至有点丑陋。但是,当‘我不如她’这个想法一经冒生,负面的情绪就如同蔓延的毒草一般飞速滋生。
这颗毒草,名为嫉妒。
它并非一个不可治愈的难题,至少在张赫鸣身上这株毒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随之而来的浓浓的失落感才是真正困住张赫鸣的迷宫。
因为他意识到,宋经理和歌迷们说的话是有道理的。相比起完全不受他人嘲讽影响的赵鹏泰和邹同、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也从来不看人脸色的米芹蓝,他缺少了摇滚人的那份自由,他优柔寡断,他被世人的言语所摆弄,他的灵魂不够独立。这种失落、这种脆弱,即使外表上看不出来,也能从歌声里听出来。
‘也许我不该出现在这支乐队中’。这样的想法最近总会时不时地从张赫鸣的脑海中冒出,随后又消失不见。挣扎在一群白鹤中的灰鹤,这就是他现下的真实处境。
米芹蓝晃了晃张赫鸣的手,将他从思绪的线团中提了出来。他将手从米芹蓝的手中抽出,用力抹了把脸。
“没事,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可能是熬夜太多的原因。”
“我不关心你的身体状态,而且写歌的水平和身体状态无关。”
“我不光身体状态不太好,精神状态也健康不到哪里去。你应该知道后者的罪魁祸首是你吧,为什么你这种欠揍的语言能力还能写歌词啊?你脑袋里装了两个语言系统吗?”,张赫鸣有那么一秒都要被米芹蓝气笑了。
“你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出了我们的主打”,米芹蓝自顾自地说着,“最挑剔的老板也没有说一个不字。”
“你自己对它的评价是:前期顺畅,后期细致,是你写出来的最好的曲子。”
“赵哥和邹同自愿熬了几周的夜,完善它的编曲和混音。”
“你想知道我对它的评价吗?”
米芹蓝顿了一顿。
“写得跟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真XX牛逼”。
米芹蓝简直不像米芹蓝了,张赫鸣有些头晕,他惊惶的看向米芹蓝:“你没事吧,你今天夸了我两次,你发烧了吗?”
米芹蓝严肃地摇摇头:“我没有,我只是帮你认清你的真实水平,好让你理解你在写副主打时发挥有多么失常。你能想象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写不出来初中数学题吗?而且怎么还越写越离谱了呢?写别的歌也没见你这么拉跨啊。”
好吧,就知道米芹蓝嘴里轻易吐不出什么好话,张赫鸣叹气,“那不一样,除了副主打,专辑里的其他歌都是我们之前一直就存在的想法,平时也一直在积累素材。副主打上来就要我徒手起高楼,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再说了,你的副主打歌词不也在难产中,怎么好意思说我”。
“我又没谈过恋爱,摹仿恋爱中的人作词对我来说当然很难了”
“那我也没谈过恋爱啊,摹仿恋爱中的人写曲对我来说就不难了吗?”
场面静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
“当时应该让赵哥来写的”,米芹蓝板着脸说出了很伤人的话,“他恋爱的经历丰富,被甩的经历也很丰富,一定能写出很好的曲子来。”
张赫鸣瘫在沙发上,幽幽地说:“当时是你说,要保持专辑风格的一致,作曲和作词人尽量保持不变的”。
“我是未成年,没有对象情有可原,你凭什么没谈过恋爱,现在给我去谈。”
“讲点道理,只剩五天了,就算我真能在五天里找到一个女朋友,你指望我通过这几个小时的恋爱经历,大彻大悟,然后做出绝世乐章吗?”
“……确实不太现实”
柳乐山挑了挑眉:“我为什么要说假话?哥觉得我哪里在说假话?”
张赫鸣摇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花梗,“只是觉得,你看起来不像那么喜欢她”。
“我表现得不像喜欢蓝姐的样子吗?”,柳乐山反问,”哥觉得怎样才像是喜欢蓝姐的样子?难道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方式还有标准和模板吗?这个模板是全世界通用的吗?”
摄影师上楼的脚步声传来,天台的两人重归寂静。问出口的话语也没了下文。
重归镜头前的二人扮演得若无其事。镜头照不到的内心世界里,张赫鸣却仍在默默反驳。不,喜欢一个人没有标准。但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真的有人能这样平静吗?
他回忆起柳乐山看向米芹蓝那冷漠、评估的目光,摇了摇头,难道是他的偏见吗?只注意到了那些负面的片刻。仔细想想,柳乐山确实在第一次见面就表达了自己的好感,之后在任务过程中也多次向米芹蓝伸出过援手。
但是…但是,张赫鸣心头发闷,只觉得胸中积郁着一股气吐不出来,可又不知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另一边,米芹蓝将最后一根绳结系紧,将绑好的布料浸入染缸后,对着宁小泉发出了疑问:“初吻?”
“对啊”,宁小泉晃着脑袋,脸上被沾染了几处水蓝色的印痕,“那部剧里,男女主的初吻就在天台上,旁边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这种蓝色的布料,镜头逐渐拉远,男女主亲吻的画面慢慢被风吹起的染布遮挡住,剩下的只有浅蓝色的布、靛蓝色的天和飘落的樱粉色花瓣,可浪漫了。整部剧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镜头了,美好、温馨,又带着点青涩和懵懂。”
初吻啊,米芹蓝借着这关键词从自己的记忆海中捞出几个零碎的片段。她的人生好像从来无法与正常挂钩,就连初吻也是这样,那是跟美好、温馨这种词沾不上半点边的东西。话又说回来,那真的算得上初吻吗?
时间、地点、人物、气氛没有一个正确的。
黑漆漆的、不尴不尬的一个阴天夜里,既没有晴天的干燥爽朗,也没有雨天的静谧酣畅,更不是什么特殊的、值得纪念与庆祝的日子。不是在芬芳的花树下,也并非温柔澎湃的海边,只是一个普普的被白炽光照射着的练习室。人就更别提了,是不能更差的选项了。
现在想想,在这种全是负面加成的环境中还下得去手,当时的自己真是被冲昏了头。
要怪就怪万恶的老板,全是他的锅。
老板要是知道这份指责,估计也会觉得自己无辜。
那时刚刚签约的灰鹤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作为老板,他自然是要在专辑内容这方面把把关。以不干涉主打创作的承诺换来一首爱情题材副主打的保底,他不能不算宽容了。
可就是这首保底的爱情副主打逼疯了灰鹤乐队。准确地说,逼疯了米芹蓝,米芹蓝继而逼疯了其他人。
凌晨一点,赵鹏泰和邹同忍无可忍,提包走人。
凌晨两点,张赫鸣撕碎了改好的第六版曲谱。
“喂”,米芹蓝顶着因熬夜而显得阴郁晦暗的神色伸出手去制止张赫鸣,“我还没看呢”。
“没必要”,张赫鸣揉了揉自己酸涩发红的眼眶。
“越改越差了。你之前说那版曲子唱了会让人想自杀,我还觉得在夸张。这一版我意识到是自己写的那一瞬间都想掐死自己。”
米芹蓝捡起曲谱碎片,尝试着读了一下谱,发现还不如不读。遂松开手任由碎片重归垃圾桶的怀抱。
“你的词呢?”
米芹蓝摇了摇头。
“录音还有五天,谱还没定”,张赫鸣叹了口气,“我们这边不完成,赵哥那边编曲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你打算到时候拿什么交给老板?”
“我不知道。但交张白纸起码比交捆垃圾好。”
“对资本家来说,不等式可不是这么算的”,他走到米芹蓝身边,翻看起桌面上充满涂改痕迹的歌词本。
…
就/合上屏幕,
就/忘记演出,
就把/烦的/乱的/错的/恨的/当成杂物;
我/选择退出,
你/视若无睹,
原来/山啊/月啊/花啊/不过一场魔术
…
“写的挺好”,张赫鸣拍了拍纸张,试图让它变得平整些,“为什么不用”。
“你觉得合适吗?和我们专辑的风格是不是不太一致。”
“除了在想歌词,你还在考虑整张专辑的风格问题吗?”,张赫鸣也为难了起来,“要不歌词就不强求,在和声和情绪方面保持相似和一致就行”。
“取巧的做法。我不反感这种做法,但是你行吗?”
张赫鸣皮笑肉不笑:“要不是考虑到你是个未成年,我有的时候真想打你一顿”。
米芹蓝无视他的反抗,纸老虎罢了。
“事实就是,没有一版能看的。”
“得了,没有一版能入姑奶奶您的法眼真是不好意思了”,张赫鸣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和米芹蓝吵架。
“不该这样的”,米芹蓝低头翻阅着前后几版曲谱,喃喃自语。
“不该什么?我不该拿这种垃圾来污染你的眼睛?”,他笑着。
米芹蓝摇摇头,下定了决心似的,抓过他的手腕,直视他的眼睛,斟酌着说:“你很有才华,张赫鸣。你是个大学生,又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我知道你的作曲实力,你的水平远不止这点,为什么?”
猝不及防受到认可、还是自己最暗中较劲那人的认可,很难用言语形容张赫鸣当时的心理状态。大概是慌张中带着几缕难为情,还夹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欣喜和悲哀。
他的眼神飞快地从两人牵着的手腕上移到米芹蓝诚恳的眼神,再落到两人身旁的地板上。
搞什么啊,张赫鸣在心里无声地呐喊,一股酸涩的感觉从鼻腔涌上眼眶,为什么只在这种时候说这种话。
他低着头,也不将手腕从米芹蓝的手中抽出,就这么慢慢地靠着椅子坐下。她也跟着他一同坐下。
“唉——”
谈话以一声长长的叹气开头,简直像是溺死的人向海平面吐出的最后一串绝望的气泡。米芹蓝知道自己情商在对上张赫鸣时尤其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就会刺激到他,于是对这声叹气只回以漫长的沉默。
张赫鸣盯着米芹蓝的鞋尖说道,语气中带着自嘲的意味,“我有的时候会想也许我真的不适合乐队,当时要是听我妈的安排学了医,灰鹤现在说不定还更好点。”
米芹蓝皱起眉头,感觉哪里不对。
“谁跟你这么说的?”
张赫鸣一愣,“没有谁跟我说这些,我自己想的。”
“谁让你这么想的”,米芹蓝粗暴地打断他的话。
“就…那些来听我们歌的人,他们表现的都很明显吧,前几天那个被派来负责我们的宋经理态度也是。”
“宋经理就是这样的人,他习惯在刚见面时给艺人来个下马威,方便后续管理,之前演出遇到的歌手不是跟我们说过吗?”
从谈话开始到现在,米芹蓝没有放开过张赫鸣的手。温和而坚定的肢体接触能在心理上给人以支持,这是她从大字不识的外婆身上学的。
可此刻的张赫鸣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面,他只是默默地在内心否认米芹蓝的发言。
不,不是这样的,姓宋的并非平等地打击所有新人。
“如果没有米芹蓝,灰鹤只不过是一只平庸的乐队”,在姓宋的一长串的废话中,唯独这句张赫鸣记得最清楚。他知道自己的这种心态很幼稚、甚至有点丑陋。但是,当‘我不如她’这个想法一经冒生,负面的情绪就如同蔓延的毒草一般飞速滋生。
这颗毒草,名为嫉妒。
它并非一个不可治愈的难题,至少在张赫鸣身上这株毒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随之而来的浓浓的失落感才是真正困住张赫鸣的迷宫。
因为他意识到,宋经理和歌迷们说的话是有道理的。相比起完全不受他人嘲讽影响的赵鹏泰和邹同、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也从来不看人脸色的米芹蓝,他缺少了摇滚人的那份自由,他优柔寡断,他被世人的言语所摆弄,他的灵魂不够独立。这种失落、这种脆弱,即使外表上看不出来,也能从歌声里听出来。
‘也许我不该出现在这支乐队中’。这样的想法最近总会时不时地从张赫鸣的脑海中冒出,随后又消失不见。挣扎在一群白鹤中的灰鹤,这就是他现下的真实处境。
米芹蓝晃了晃张赫鸣的手,将他从思绪的线团中提了出来。他将手从米芹蓝的手中抽出,用力抹了把脸。
“没事,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可能是熬夜太多的原因。”
“我不关心你的身体状态,而且写歌的水平和身体状态无关。”
“我不光身体状态不太好,精神状态也健康不到哪里去。你应该知道后者的罪魁祸首是你吧,为什么你这种欠揍的语言能力还能写歌词啊?你脑袋里装了两个语言系统吗?”,张赫鸣有那么一秒都要被米芹蓝气笑了。
“你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出了我们的主打”,米芹蓝自顾自地说着,“最挑剔的老板也没有说一个不字。”
“你自己对它的评价是:前期顺畅,后期细致,是你写出来的最好的曲子。”
“赵哥和邹同自愿熬了几周的夜,完善它的编曲和混音。”
“你想知道我对它的评价吗?”
米芹蓝顿了一顿。
“写得跟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真XX牛逼”。
米芹蓝简直不像米芹蓝了,张赫鸣有些头晕,他惊惶的看向米芹蓝:“你没事吧,你今天夸了我两次,你发烧了吗?”
米芹蓝严肃地摇摇头:“我没有,我只是帮你认清你的真实水平,好让你理解你在写副主打时发挥有多么失常。你能想象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写不出来初中数学题吗?而且怎么还越写越离谱了呢?写别的歌也没见你这么拉跨啊。”
好吧,就知道米芹蓝嘴里轻易吐不出什么好话,张赫鸣叹气,“那不一样,除了副主打,专辑里的其他歌都是我们之前一直就存在的想法,平时也一直在积累素材。副主打上来就要我徒手起高楼,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再说了,你的副主打歌词不也在难产中,怎么好意思说我”。
“我又没谈过恋爱,摹仿恋爱中的人作词对我来说当然很难了”
“那我也没谈过恋爱啊,摹仿恋爱中的人写曲对我来说就不难了吗?”
场面静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
“当时应该让赵哥来写的”,米芹蓝板着脸说出了很伤人的话,“他恋爱的经历丰富,被甩的经历也很丰富,一定能写出很好的曲子来。”
张赫鸣瘫在沙发上,幽幽地说:“当时是你说,要保持专辑风格的一致,作曲和作词人尽量保持不变的”。
“我是未成年,没有对象情有可原,你凭什么没谈过恋爱,现在给我去谈。”
“讲点道理,只剩五天了,就算我真能在五天里找到一个女朋友,你指望我通过这几个小时的恋爱经历,大彻大悟,然后做出绝世乐章吗?”
“……确实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