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少时父兄俱去,素有贤名。

    “老辈人说我们是王莽的后人,只是不知是哪一代开始没落的,打我爷爷记事起家人就是奴。但听祖上说,我们祖上传承的家训是王莽新帝时所定,不过我没见到过真本也不知真假。”

    “倘若王莽真为我们祖上,想来血脉也一定相通的,不如就按佑窦的,咱们的目标就是公元00年。也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王仲文和廖元鹤经过多次意识映射评估,发现传送时传送方与被传送方要保持一定的“亲缘关系”,通过基因技术的辅助分析,发现最起码要达到DNA数据一定百分比以上的重合。于是要实现和古人的配对研究,那还真得找找祖先。王仲文就想到了老爹经常叨叨的事,但这还得通过实现去获取对方的检测样本才能最后确认。但有了佟佑窦的“追溯之门”这都不是事儿。

    佟佑窦带领助手用了三个月调校“追溯之门”,但时间精度还是没法确定到具体哪一天,并且时空对应的经纬度位置也没法定位特别精准,因为只能查找历史文献根据现在的遗址经纬度大概确定。但王仲文说:“只有先做了,才有机会校正,咱们运动中调整步伐,这也是实验的意义之一。”有这么勇敢的合作伙伴,另两位教授就更加兢兢业业、热血沸腾。廖元鹤还把实验逆回发动装置改造成了一个微型戒指大小。王仲文带着必要的实验工具就出发了。而那一年正是元寿三年,新任大司马录尚书事王莽,于长安驾车往孔光府拜谒,当日归时于横门大街前遇一胡服怪人,怪人额高面明,发短无须,奇装异服遂延请入府,相谈甚欢。

    王仲文也如愿获取了大司马的DNA样本,经过技术检测,结果证明一切都是命运!许东平每次想起这些都会很感慨。

    王仲文在时间结束时化作一道白光消逝。正是因为怪人的每次突来突去,言语不同凡响,王莽视做神人。而王仲文为了巩固自己奇人异士的身份,为王莽开展了众多发明,他特意为王莽制了一把神微测距仪,本想以铁铸即可,但王莽事必崇古,遂用了秦皇时期青铜精微器皿铸造之术。这也是王仲文无意中发现父兄的一个工具后突如其来的想法,而如果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真的,那么总有一天也会重见天日,世人终会知道此物的不同凡响之处,到时自己收集一把以作留念。神微测距仪王仲文同时铸造了10把,他禀告大司马,巧器明工须适用于万民才不负大司马贤明济世之心,遂另外9把分送给长安将作掾和民曹、水曹等,王莽遂更引其为平生知己。而王大司马的观点看法、心中实望也慢慢据实以告王仲文。

    实验逐渐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深入阶段。

    实验时间设定在在公元7年,他们在夜晚,几次将王仲文的几段思维提前推送,王大司马在做了几次神奇际遇的梦境之后更觉得自己不凡,在那一年觉得如有神助。而经过这多次的往返实验,王仲文看了很多的社会积弊,也看到了王莽权势的如日中天,随着不断地“亲身”观察和学习,和周围人,和官员、仆人等的言行应答也越来越熟练。于是实验终于要进展到最关键的也是最终目的的第三阶段。

章节目录

第三双眼【科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有心插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有心插柳并收藏第三双眼【科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