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乌衣巷,建宁侯府。

    王翀跪在祠堂之中,望着早已经变成牌位的父亲与琅琊王氏的无数先祖,眼底划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神色。

    自从四年前琅琊王谋逆案之后,他便借口自己体弱多病,对朝政之事有些力不从心的借口辞官离开朝堂,来到了扬州。

    这几年,他在扬州自然也没有闲着。他明面上是赋闲在家,可实际上私底下却没少拜访各大世家的家主。为的就是等有朝一日回到朝堂之时,依然如鼎盛时期的模样。

    而如今,他终于等来了回到朝堂的契机。

    就在收到次子王玄的来信之后不久,明德帝的圣旨自天启城而来。那字里行间之中,皆言明了明德帝想让自己回京的意思。如此来往推脱三次之后,他终于答应了。

    ——倒也不是说他就是不想回到天启城了,只是整个北离,上至明德帝,下至臣民,都以为他是不慕名利的贤相。可惜了,自己终究不能如他们所愿了。

    “侯爷,宫里的瑾玉公公来了。”

    沉吟良久,门外响起一道温和的女声。

    王翀循声望去,只见那是一个年过五十的妇人,身着玫红色长衫,袖口绣着大朵大朵的曼陀罗。岁月的痕迹虽然已经布满了她的脸颊,但看着她的眉宇间,不难看出她年轻时也是一个美人。

    这便是雷姨娘了。

    当年她进门的时候,这侯府的前一位女主人曹氏还在。

    只可惜自己与曹夫人虽然感情甚笃,但自从生下长子王悦之后,曹夫人的身体便一直不好。后来八王之乱爆发,经过连年的战乱,昔日的太平盛世也不复存在。而曹夫人也因为常年跟着他颠沛流离,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每况日下,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他死后的数年里,王翀一直都不曾继娶。

    后来眼瞧着侯府内务皆是二夫人和三夫人打理,他也不是没生过将雷姨娘扶正的心思。

    但可惜江南霹雳堂雷家虽然在江湖上威望不低,甚至能够与雪月城、岭南温家、蜀中唐门并驾齐驱,但可惜对于琅琊王氏这样的家族来,还是差了很多。这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心思。

    直到后来,在太夫人的建议下,王翀这才继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子,也就是如今的崔夫人。

    崔夫人本名叫崔燕宁,出自清河崔氏的青州房。

    算起来,东乡侯崔延、永昌侯崔祐,皆是与她一母同胞的兄长。

    只可惜,他与崔夫人到底只是因为家族利益才走到一起的。因此成婚后,虽然育有一子一女,但自从王昭和王时那姐弟俩降生之后,他们夫妻就一直分居两地。

    “知道了。”王翀沉声道,“你先让他在正堂等着,我一会儿便过去。”

    雷姨娘微微颔首,柔声道:“是。”

    ……

    此时戌时已过,外头已经慢慢的亮起了些许微弱的烛光。而西侧院的书房之中,只见一个身着紫色太监服、看着颇有几分儒雅的人坐在下首的位置上,双眸轻阖。

    这便是天启城五大监之一的掌册大监,瑾玉公公。

    也是二皇子,白王萧崇的老师之一。

    只见王翀抬脚跨进书房,笑意盈盈的看着来人,“让瑾玉公公好等,是本侯来迟了。”

    “无妨。”瑾玉嘴角挂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听闻陛下已经召见侯爷回京继续为相,侯爷此时应该忙着回京任职,一时被事务缠身也是自然的。”

    当年的王老太师膝下共有三个女儿。

    八王之乱爆发后,为了巩固琅琊王氏的地位,王老太师将长女嫁给了当时虽身为宗室子弟,但是却执掌重权的庆阳王。但可惜在明德五年之时,便因病去世。

    次女便是如今的王皇后,也就是白王萧崇与九皇子萧景瑕的生母。但最初因着王府之中已有生下柔嘉公主的正妃胡氏,因此那时她虽入景玉王府,但也只能屈居于侧妃之位。

    只可惜胡氏那时虽然身居正妃之位,但红颜薄命,生下六皇子萧楚河不久,在明德帝即将登基的那一年便去世了,但她毕竟是明德帝为景玉王时的正妃,因此明德帝登基之后,便下旨追封她为皇后。

    后来,为了安抚琅琊王氏,明德帝于明德十六年,也就是琅琊王谋逆之案后不久,册封王贵妃位皇后——虽然这样的册封对于琅琊王氏来说,也是于事无补。

    三女便是琅琊王萧若风的正妃了。但可惜这位也是红颜薄命的,在生下其子萧凌尘之时,便因难产去世了。

    因此算起来,这位建宁侯,还是白王萧崇的嫡亲舅父。

    ——虽说当年的太尉王衍[1]和南乡侯王琛皆是白王的舅父,但这二人,却是当年王老太师的胞弟王会所生。

    王会早逝,其夫人司空氏亦是守寡多年。

    因此为着照顾年少守寡的司空夫人和这两个年幼失怙的侄儿,王老太师这才将他们接到府上,时时照看着。

    王翀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多谢瑾玉公公体恤。”说罢,在书房的主位上落座,只见他在看向瑾玉的眼神里,神色依旧淡淡的,丝毫看不出一点喜怒之色来,“不知公公这一次来,是为着何事?”

    瑾玉看着他的神色,心下一沉。

    到底是在八王之乱中爬上来的权相,果真是心思诡谲。

    但他面上却不显,只笑道,“在下自然是为着白王殿下而来的。听说侯爷快要回京了,正好在下最近在扬州办事,殿下特意命我前来探望。”

    ——虽说他是白王的老师,可当着人家亲舅舅的面,他他也不敢称呼的太过亲近。毕竟,他只是明德帝身边的一个宦官。

    “崇儿有心了。”

    王翀哪里不知道瑾玉的来意?不过就是为了争取他的支持罢了。

    听说,这几年他不在,朝堂之上的夺嫡之争斗的可愈发严重了。其中为首的,除了赤王萧羽之外,便是他的这个好外甥了。

    ——赤王萧羽,宣妃易文君所出,乃明德帝的第七位皇子。但当年宣妃离宫之后,这位七皇子便被明德帝交给了王皇后抚养,便是宗室玉牒之上,他的生母亦是王皇后。

    只因当年宣妃离宫,尚在襁褓之中的萧羽无人照顾,加之当时先皇后身子羸弱,明德帝这才将其交给王皇后抚养。

    后来,宣妃回宫之后,见王皇后生下九皇子,虽然有心将萧羽带回自己身边,但萧羽在宗室玉牒上的生母毕竟已经改成王皇后,且孩子也不是可以随意挪来挪去的物件,明德帝自然没答应宣妃的请求,依旧将萧羽留在王皇后身边。

    而起初,这两位皇子同在王皇后膝下长大,感情自然不错。但可惜因为皇位之争,他们的关系便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了。

    “对了。”想起萧崇的眼睛,王翀心下一沉,“崇儿的眼睛如何了?可有好转?”

    对此瑾玉自然也是忧心的。

    可惜萧崇已经瞎了这么多年,宫里的御医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却依旧束手无策,始终无法让他复明,瑾玉便也不再强求,只道:“还能如何?依旧是老样子。侯爷也知道,毕竟已经中毒多年,陛下也让御医也想了不少办法,可还是无用。”

    但王翀却冷斥道:“太医院的人治不好,陛下养着他们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趁早换了比较好。”

    “侯爷说的是。”

    对于王翀这样的言论,瑾玉早已习以为常。毕竟,谁让人家姓了王呢?

    琅琊王氏立族千年,纵然明德帝贵为天子,却依旧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只能安抚着。

    沉吟半晌,瑾玉又缓缓道,“不过,陛下到底是上了年纪,心思也不比前些年的狠辣果决了。”

    明德帝与琅琊王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当年先帝还在时,所谓的兄友弟恭,说的就是他们了。而四年前琅琊王谋逆案爆发之时,他对这个与自己一同扶持着走过来的胞弟何曾心软过?

    而现如今,这才过了几年,他似乎真的后悔对当初处死琅琊王的决定后悔一般,渐渐地流露出了几分悔意。

    可惜,已经为时已晚,琅琊王已死,他再怎么后悔也是无用。

    “到底是一起在风风雨雨走过来的胞弟,陛下有些悔意也是正常的。”王翀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侯爷是作何感想的?”瑾玉看着他,问道。

    他问的,自然不是王翀对琅琊王谋逆案的看法,而是对于王朝继承人的选择。

    白王萧崇,赤王萧羽,三皇子萧景行,四皇子萧荣,五皇子萧执,亦或是——四年前被贬出天启城的六皇子,永安王萧楚河?

    毕竟这些个皇子之中,白王萧崇乃皇后亲子,赤王萧羽乃皇后养子,而永安王萧楚河,则是王翀的女婿。

    瑾玉很好奇,对于这三位皇子,他支持的究竟是哪一位。

    但王翀显然并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只是淡淡道,“瑾玉公公,你的话,有些过于多了。”

    瑾玉闻言一愣,“是瑾玉失言,还请侯爷恕罪。”

    王翀笑笑,没有说话。

    ——许多年前,明德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便曾上书,说宦官不废,日后必定会给整个北离留下祸患。

    可惜明德帝当年并未理会他的这个提议,只说瑾宣等人乃是陪伴了他多年的伴读,若是此时将五大监废弃,怕是天下人会觉得他不义。

    但是否真是如此,谁会在意?

    王翀看到的,只是明德帝对此犹豫不决的模样。

    如今看来,他的担心,已经慢慢的发生了。

    宦官专权,果真不是什么好事——当年西汉武帝刘彻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能说国力不强吗?可惜到最后不还是因为宦官乱政以致国朝覆灭,明德帝在此事之上如此犹豫不决,如何能成事?

    沉吟良久,只见王翀忽然含笑道:“时辰也不早了,不知瑾玉公公可有下榻之处?”

    瑾玉一愣,“在下自然是有住的地方,就不劳侯爷操心了。”如此明显的送客之意,他不会听不出来。

    如此,他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在出府时,他望着侯府大门口的那几个字,不由得陷入沉思。

    都说琅琊王氏自今上登基之后极少涉入朝堂之争,看来是真的。毕竟从方才到现在,他不止一次的试探过王翀,可惜他要么就是不予理会,要么就是淡淡揭过,显然是不想过多讨论这个问题。

    ……

    瑾玉走后,王翀回到自己的房中。

    雷姨娘见他脸色不大好,便知道定是瑾玉公公说了什么惹他不悦的事情。

    但雷姨娘毕竟跟了王翀多年,自然也知道他不喜欢自己议论朝政的举动,便也没问,只道,“时辰不早了,侯爷早些歇息吧。”

    王翀颔首,“等过些日子我便要回京任职,府上的一切事务还要有劳你打理,你早些下去歇着吧。”

    雷姨娘福了福身,“是。”

    王翀少年时虽然风流,也曾养过不少外室,但如今毕竟已经年近六十,早已对房事没了兴致,自然也不会将雷姨娘留在房中。雷姨娘也深知此事,且自知自己已上了年岁,也不会主动提出留在王翀房中服侍,因此在服侍王翀褪下外袍之后,便主动退出了房门。

    但王翀却并未立刻就寝,只是默默地躺在床上,盘算着接下来要走的路。

    毕竟瑾玉方才也的确是提醒了他,明德帝已经上了年纪,也该考虑立储的事情了。

    六皇子萧楚河,乃元后所出,多年来一直深受帝王宠爱。二皇子萧崇,乃继后王氏所出,自小温和儒雅,聪慧且稳重,明德帝对他也很是宠爱。七皇子萧羽,宣妃易文君所出,虽为王皇后抚养长大,但性情乖张,争强好胜,但却帝王对他却依旧重视非常。

    元后嫡子,继后之子,宠妃之子。

    的确是难以做出抉择。

章节目录

[少年歌行]昭昭我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发呆的鼻涕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发呆的鼻涕熊并收藏[少年歌行]昭昭我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