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孤女
宋千和及笄那日,帝京落雪了。
京中谁人不知宋大小姐的名号?父亲宋毓明是状元郎,一路升至三品;母亲喻梦溪是本朝唯一女探花,填词名动天下。家中嫡长独女的宋小姐本该拥有一帆风顺令人艳羡的人生,可叹六年前,一场大火烧死了她的父母,也差点烧死了她,她背上至今还留着那骇人的疤痕,证明着旧日伤痛。
小小年龄,一时没了父母,爷奶外祖都不在,幸好宋大人一直云游在外的小弟愿意出力,带头重建宋府,收养宋千和,这过程中结交权贵,入了官场。这宋家虽说早就败落了,但论起祖上也算是氏族,如今时来运转,两个子弟一时竟都平步青云!就这样,宋千和失去父母,却获得待她极好的叔叔,金尊玉贵,娇养呵护着,捧在手心里长大,府中一概称为宋大小姐——如今宋大人的长女却只称作宋小姐。大小姐与小姐之间,差距自然拉了开。宋大小姐也争气,在父母死去后并未意志消沉,反而是靠着自己的才情在闺秀中展露头角,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书法,写得极好。有才学,长相又俏丽,人品更是温婉贤良,作风端庄持重,却从不逾了距,说些不该说的话,做些不该做的事。京中不知多少有未娶的人家盯着她呢!
宋家颇为知情识趣,十月初八的这场及笄礼办得隆重而盛大,宋大人只是五品,京城有头有脸人家却几乎都来参加,据说连长公主都要来。宫中也提前派人来送了赏赐。
这场仪式过于盛大,盛大到需要人命去祭奠。在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后,宋府老管家吴叔病倒了。他早年间就跟着宋千和的父亲,老宋府烧毁了,人丁本就稀少的宋家只剩一个孤女,仆人更是十不存一。他活了下来,又跟着现在的宋大人,从一个小管事儿的慢慢成了整座宋府的大管家。
吴叔一生没有娶妻,只在几年前收养了个孤儿。他临终遗愿,求老爷主母恩典,给他这个养子在宋府一个正式职位,他在世上就这么一个牵挂,去别的地方,他不放心。
主子同意。三个时辰后,吴叔安心闭了眼。老爷命人将他从偏门抬出去,好好的安葬了。他收养那个孤儿也一直跟着,最后硬硬的磕了三个响头。
末了,宋大人也过来瞧了一眼,那少年跪在墓前,垂首默然不语,似是对于亲人已逝没有分毫悲戚,又像内心悲痛欲绝,五感失尽,并不看得出确切。他记得六年前这小子刚跟着老吴时还瘦的跟蚂蚱似的,又黄又黑,个子又高,小小年纪却像枯黄老竹,一折就断。他都怕有什么病渡给府里人,如今营养好了,这小子也张开了,白了,也高了,天天跟着老吴干活儿,肤色竟和他那个娇养大的侄女儿也差不多。这小子长得本就不错,再加上白的肤色,阳光一照,如同玉雕,猝然定睛,在冬日通透的阳光下竟有些炫目之感。
这小子叫什么名字来着?吴什么?吴林?哦,吴翎,是吴翎。
十月初七凌晨,吴叔死了,死在一片繁华中。匆匆埋葬他后,吴翎就正式入了吴府。明日是大小姐的及笄礼,该做的装饰早已做好,府中漂亮又热闹,下人们叽叽喳喳,讨论着以后大小姐能嫁个什么好人家,仪式结束后能得到多少赏赐……吴翎认字,宋大人便让他学理账本,他自是应了下来,又直直向老爷磕了三个头,谢主子大恩。
穿过一路喧嚣,吴翎到达了府中西北角的账房。
很安静,这里现在似乎没有人,但门没有落锁,吴翎便试探着推门,小步走了进去。
层层叠叠的书卷中坐着一位少女。
西斜的日头透着窗,一缕暖色照进来打在她的脸上与眸中,少女缓缓抬头,眼睛通透如琥珀,安详凝望着眼来人。半披着发,少女青丝如瀑随意散落。只简单在左鬓间挽了根碧色玉簪。雪白肌肤却一身绿白衣衫,不甚艳丽惹眼,鹅蛋脸,桃红唇,发色纯黑如墨而不掺杂质。她不施粉黛,浑身色彩单纯,素洁自然。
少女面前的桌子上,账本已堆成山,散发出纸张特有的墨香和隐约潮湿霉味。她一手扶额,一手仔细翻看。
“额。”吴翎有些惊讶,明日是她的及笄礼,她怎么在这儿看账本?行礼道:“大小姐。”
他当然见过大小姐,但凡府中举行什么盛大活动,必定能在人群中远远望见她。那时大小姐一身绫罗,总穿红色,戴着翡翠金器的全套头面,走动时便叮当作响。在一众仆人的簇拥下,婷婷袅袅站着,带着得体微笑,十几岁的年纪,站在主母身前也只显得清雅大方,从不露了怯,如同一只荷,映日红荷。
而现在的她,朴素的令人不敢置信。
“嗯?”宋千和回神道:“是你啊。先坐下吧。”
吴翎没有动,宋千和合上账本,起身走到他面前,静静望着他。吴翎微微佝偻着身子,不敢冒犯了主子,却还是比她高出半个头。
“辛苦你了。”半晌,她开口叹气。
“因着我及笄礼的事,吴叔累倒了,我真的很抱歉,我现在在府中也说不上什么话,你等明天……”
“大小姐,”吴翎打断她的话,直了直身子,“这不关您的事。您不必向我们这些下人道歉。”
宋千和眼神微动,稍显失落:“你真的这样想吗?”
吴翎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向宋千和阐明来意。宋千和告诉他,因为明日是自己及笄礼,全府休息半天,今天下午估计他们全聚着喝酒放松去了,现在账房里已经没有人了,这件事没人通知他吗?
吴翎哦哦了两声,还是暧昧不清的态度。他行了个礼便退出去了。宋千和充满歉意的眼神凝望到他的身影消失不见,而后那眼神又变为另一种忧愁,带着恨意与愤怒。那情感顺着门缝里透过的阳光不断延伸,最后她死死的盯住太阳,那个昏黄的光。
将死之日。
她回首,是堆积如山的账本,收起那忧愁婉转的心碎的眼神吧。她大步迈向桌子前,双拳重重朝账本锤了下去。
没必要犹豫了。
十月初八,天还未亮宋千和就早早梳洗好,穿戴整齐侯着韩夫人。韩夫人,韩月竹,如今宋府的当家主母,户部宋琦明宋大人的正头娘子,能干,漂亮,做事向来风风火火,把几个小妾治得服服帖帖,和夫君也是恩爱和睦。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她是续弦。
宋大人早年间云游四方,并未入仕,那时娶的结发妻子只是个农家女,姓郑。二人也算相敬如宾,育有一女一子。可惜啊这郑夫人命不好,宋大人事业刚有所起色就病了,半年后仙去。两个幼子年幼,不足五岁,不能没人照顾。宋大人就娶了如今的韩夫人——当时这也是京城的一出笑柄。韩月竹母家虽说只是六品,好歹也是正经官宦人家,她二八年华,青春貌美,如今却要嫁给一个大她十几岁的七品小吏做续弦!还要做后母!更遑论才嫁进宋府半年,两个孩子就病了,两个月后小少爷跟着母亲去了,小姐侥幸活了下来。18岁的韩夫人,日日守在两个幼子床榻前,虽说都称赞她贤良已尽了心力,只是天不遂人愿,但仍有好事者说这韩夫人不详,克死了小少爷!从议亲到小少爷死,这一年来在她身上的纠纷就没断过,她一言不发都扛了下来,从不见垂头丧气,还是那么朝气蓬勃一个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有了身孕,一生就是双生胎,一男一女。主公在短短五年内从七品到五品户部郎中,晋升速度令人咂舌,她脸上的笑自然也没断过。京城的风向也变了,都说这韩夫人,有眼力,一嫁就加了个潜力股。
如今天光微熹,韩夫人一身绛色衣衫,领着一众仆妇,欢天喜地推开了汀兰苑的院门,开口便嚷道:“大小姐,我来看你了,今可是大日子,起了吗?”
宋千和放下手中的书卷,亲自启门迎接:“叔母。”
“大小姐,起得真早!我正怕扰了你呢。”
“今日是千和的及笄礼,千和怎能懈怠?倒是辛苦了叔母,本就忙了半月,今日还要这样的早起。”
“没什么没什么,你及笄,我高兴,不辛苦。”
二人寒暄了一番,韩夫人命人为宋千和梳妆打扮,一边看着她笑,一边向宋千和强调今日流程,千和边听边频频点头,这一番事务下来,天都亮了。宋千和穿着水红色的大衫,内里是米白的襦裙,裙角绣着红莲。红色的披帛直曳地,右鬓间插着侧凤,长长的珍珠流苏坠下来,以一颗浑圆的红宝石结尾。左鬓则无太多装饰——一会儿会插上公主亲自赏的簪子。
“漂亮!我们大小姐漂亮极了!”
二人携手款款走出房间,不知是哪个侍女惊呼了一声:“哇,下雪了。”
金陵下雪了。
宋千和抬头,霎时间,她的视野被这样一幅图景吞没了——无数细小雪花从阴灰的天幕中坠落,洋洋洒洒,洁白的碎片在暗色的衬托下竟有些有些生硬的刺眼。众人在回廊下暂留,韩夫人派人去拿伞和大氅,一边嘀咕着希望雪不要太大,雪大误事。
“不会的。叔母。”宋千和宽慰道,“我在金都十五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下雪。金都地气暖,这雪不会很大的。”
“咱们大小姐有福气,人家说瑞雪兆丰年,下雪可是好意头呢!”一旁侍女恭维,怕下雪让主子不高兴。
“是啊。”宋千和伸出手接住细雪,雪花太小,触碰到肌肤的刹那就融化了,只留下冰凉的触感。她早起时还是无风,风不知何时而起,越来越寒,现在已是刺骨了。宋千和一直伸手迎风,不一会儿关节就感到无法屈伸。
“诶,千和。”叔母握住她手,要她缩回去,侍女终于拿来大氅,韩夫人亲自给宋千和披上,嘱咐道:“刚刚是在做什么?千和没见过下雪,一时兴起也是有的,但下雪天可极冷,手一会儿就冻红了。你手白,冻红了很明显,可不好看呢。叔叔叔母看了也心疼。”
“多谢叔母,千和记住了。”
二人穿上大氅,再由侍女执伞走入雪中,冬日里夜长,又下了雪不见阳光,所以此刻的天空比往日的任何一天都要灰暗,恰如谁人的心。
“真美,雪。”宋千和望着似乎走不出长夜的天,喃喃自语。
京中谁人不知宋大小姐的名号?父亲宋毓明是状元郎,一路升至三品;母亲喻梦溪是本朝唯一女探花,填词名动天下。家中嫡长独女的宋小姐本该拥有一帆风顺令人艳羡的人生,可叹六年前,一场大火烧死了她的父母,也差点烧死了她,她背上至今还留着那骇人的疤痕,证明着旧日伤痛。
小小年龄,一时没了父母,爷奶外祖都不在,幸好宋大人一直云游在外的小弟愿意出力,带头重建宋府,收养宋千和,这过程中结交权贵,入了官场。这宋家虽说早就败落了,但论起祖上也算是氏族,如今时来运转,两个子弟一时竟都平步青云!就这样,宋千和失去父母,却获得待她极好的叔叔,金尊玉贵,娇养呵护着,捧在手心里长大,府中一概称为宋大小姐——如今宋大人的长女却只称作宋小姐。大小姐与小姐之间,差距自然拉了开。宋大小姐也争气,在父母死去后并未意志消沉,反而是靠着自己的才情在闺秀中展露头角,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书法,写得极好。有才学,长相又俏丽,人品更是温婉贤良,作风端庄持重,却从不逾了距,说些不该说的话,做些不该做的事。京中不知多少有未娶的人家盯着她呢!
宋家颇为知情识趣,十月初八的这场及笄礼办得隆重而盛大,宋大人只是五品,京城有头有脸人家却几乎都来参加,据说连长公主都要来。宫中也提前派人来送了赏赐。
这场仪式过于盛大,盛大到需要人命去祭奠。在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后,宋府老管家吴叔病倒了。他早年间就跟着宋千和的父亲,老宋府烧毁了,人丁本就稀少的宋家只剩一个孤女,仆人更是十不存一。他活了下来,又跟着现在的宋大人,从一个小管事儿的慢慢成了整座宋府的大管家。
吴叔一生没有娶妻,只在几年前收养了个孤儿。他临终遗愿,求老爷主母恩典,给他这个养子在宋府一个正式职位,他在世上就这么一个牵挂,去别的地方,他不放心。
主子同意。三个时辰后,吴叔安心闭了眼。老爷命人将他从偏门抬出去,好好的安葬了。他收养那个孤儿也一直跟着,最后硬硬的磕了三个响头。
末了,宋大人也过来瞧了一眼,那少年跪在墓前,垂首默然不语,似是对于亲人已逝没有分毫悲戚,又像内心悲痛欲绝,五感失尽,并不看得出确切。他记得六年前这小子刚跟着老吴时还瘦的跟蚂蚱似的,又黄又黑,个子又高,小小年纪却像枯黄老竹,一折就断。他都怕有什么病渡给府里人,如今营养好了,这小子也张开了,白了,也高了,天天跟着老吴干活儿,肤色竟和他那个娇养大的侄女儿也差不多。这小子长得本就不错,再加上白的肤色,阳光一照,如同玉雕,猝然定睛,在冬日通透的阳光下竟有些炫目之感。
这小子叫什么名字来着?吴什么?吴林?哦,吴翎,是吴翎。
十月初七凌晨,吴叔死了,死在一片繁华中。匆匆埋葬他后,吴翎就正式入了吴府。明日是大小姐的及笄礼,该做的装饰早已做好,府中漂亮又热闹,下人们叽叽喳喳,讨论着以后大小姐能嫁个什么好人家,仪式结束后能得到多少赏赐……吴翎认字,宋大人便让他学理账本,他自是应了下来,又直直向老爷磕了三个头,谢主子大恩。
穿过一路喧嚣,吴翎到达了府中西北角的账房。
很安静,这里现在似乎没有人,但门没有落锁,吴翎便试探着推门,小步走了进去。
层层叠叠的书卷中坐着一位少女。
西斜的日头透着窗,一缕暖色照进来打在她的脸上与眸中,少女缓缓抬头,眼睛通透如琥珀,安详凝望着眼来人。半披着发,少女青丝如瀑随意散落。只简单在左鬓间挽了根碧色玉簪。雪白肌肤却一身绿白衣衫,不甚艳丽惹眼,鹅蛋脸,桃红唇,发色纯黑如墨而不掺杂质。她不施粉黛,浑身色彩单纯,素洁自然。
少女面前的桌子上,账本已堆成山,散发出纸张特有的墨香和隐约潮湿霉味。她一手扶额,一手仔细翻看。
“额。”吴翎有些惊讶,明日是她的及笄礼,她怎么在这儿看账本?行礼道:“大小姐。”
他当然见过大小姐,但凡府中举行什么盛大活动,必定能在人群中远远望见她。那时大小姐一身绫罗,总穿红色,戴着翡翠金器的全套头面,走动时便叮当作响。在一众仆人的簇拥下,婷婷袅袅站着,带着得体微笑,十几岁的年纪,站在主母身前也只显得清雅大方,从不露了怯,如同一只荷,映日红荷。
而现在的她,朴素的令人不敢置信。
“嗯?”宋千和回神道:“是你啊。先坐下吧。”
吴翎没有动,宋千和合上账本,起身走到他面前,静静望着他。吴翎微微佝偻着身子,不敢冒犯了主子,却还是比她高出半个头。
“辛苦你了。”半晌,她开口叹气。
“因着我及笄礼的事,吴叔累倒了,我真的很抱歉,我现在在府中也说不上什么话,你等明天……”
“大小姐,”吴翎打断她的话,直了直身子,“这不关您的事。您不必向我们这些下人道歉。”
宋千和眼神微动,稍显失落:“你真的这样想吗?”
吴翎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向宋千和阐明来意。宋千和告诉他,因为明日是自己及笄礼,全府休息半天,今天下午估计他们全聚着喝酒放松去了,现在账房里已经没有人了,这件事没人通知他吗?
吴翎哦哦了两声,还是暧昧不清的态度。他行了个礼便退出去了。宋千和充满歉意的眼神凝望到他的身影消失不见,而后那眼神又变为另一种忧愁,带着恨意与愤怒。那情感顺着门缝里透过的阳光不断延伸,最后她死死的盯住太阳,那个昏黄的光。
将死之日。
她回首,是堆积如山的账本,收起那忧愁婉转的心碎的眼神吧。她大步迈向桌子前,双拳重重朝账本锤了下去。
没必要犹豫了。
十月初八,天还未亮宋千和就早早梳洗好,穿戴整齐侯着韩夫人。韩夫人,韩月竹,如今宋府的当家主母,户部宋琦明宋大人的正头娘子,能干,漂亮,做事向来风风火火,把几个小妾治得服服帖帖,和夫君也是恩爱和睦。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她是续弦。
宋大人早年间云游四方,并未入仕,那时娶的结发妻子只是个农家女,姓郑。二人也算相敬如宾,育有一女一子。可惜啊这郑夫人命不好,宋大人事业刚有所起色就病了,半年后仙去。两个幼子年幼,不足五岁,不能没人照顾。宋大人就娶了如今的韩夫人——当时这也是京城的一出笑柄。韩月竹母家虽说只是六品,好歹也是正经官宦人家,她二八年华,青春貌美,如今却要嫁给一个大她十几岁的七品小吏做续弦!还要做后母!更遑论才嫁进宋府半年,两个孩子就病了,两个月后小少爷跟着母亲去了,小姐侥幸活了下来。18岁的韩夫人,日日守在两个幼子床榻前,虽说都称赞她贤良已尽了心力,只是天不遂人愿,但仍有好事者说这韩夫人不详,克死了小少爷!从议亲到小少爷死,这一年来在她身上的纠纷就没断过,她一言不发都扛了下来,从不见垂头丧气,还是那么朝气蓬勃一个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有了身孕,一生就是双生胎,一男一女。主公在短短五年内从七品到五品户部郎中,晋升速度令人咂舌,她脸上的笑自然也没断过。京城的风向也变了,都说这韩夫人,有眼力,一嫁就加了个潜力股。
如今天光微熹,韩夫人一身绛色衣衫,领着一众仆妇,欢天喜地推开了汀兰苑的院门,开口便嚷道:“大小姐,我来看你了,今可是大日子,起了吗?”
宋千和放下手中的书卷,亲自启门迎接:“叔母。”
“大小姐,起得真早!我正怕扰了你呢。”
“今日是千和的及笄礼,千和怎能懈怠?倒是辛苦了叔母,本就忙了半月,今日还要这样的早起。”
“没什么没什么,你及笄,我高兴,不辛苦。”
二人寒暄了一番,韩夫人命人为宋千和梳妆打扮,一边看着她笑,一边向宋千和强调今日流程,千和边听边频频点头,这一番事务下来,天都亮了。宋千和穿着水红色的大衫,内里是米白的襦裙,裙角绣着红莲。红色的披帛直曳地,右鬓间插着侧凤,长长的珍珠流苏坠下来,以一颗浑圆的红宝石结尾。左鬓则无太多装饰——一会儿会插上公主亲自赏的簪子。
“漂亮!我们大小姐漂亮极了!”
二人携手款款走出房间,不知是哪个侍女惊呼了一声:“哇,下雪了。”
金陵下雪了。
宋千和抬头,霎时间,她的视野被这样一幅图景吞没了——无数细小雪花从阴灰的天幕中坠落,洋洋洒洒,洁白的碎片在暗色的衬托下竟有些有些生硬的刺眼。众人在回廊下暂留,韩夫人派人去拿伞和大氅,一边嘀咕着希望雪不要太大,雪大误事。
“不会的。叔母。”宋千和宽慰道,“我在金都十五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下雪。金都地气暖,这雪不会很大的。”
“咱们大小姐有福气,人家说瑞雪兆丰年,下雪可是好意头呢!”一旁侍女恭维,怕下雪让主子不高兴。
“是啊。”宋千和伸出手接住细雪,雪花太小,触碰到肌肤的刹那就融化了,只留下冰凉的触感。她早起时还是无风,风不知何时而起,越来越寒,现在已是刺骨了。宋千和一直伸手迎风,不一会儿关节就感到无法屈伸。
“诶,千和。”叔母握住她手,要她缩回去,侍女终于拿来大氅,韩夫人亲自给宋千和披上,嘱咐道:“刚刚是在做什么?千和没见过下雪,一时兴起也是有的,但下雪天可极冷,手一会儿就冻红了。你手白,冻红了很明显,可不好看呢。叔叔叔母看了也心疼。”
“多谢叔母,千和记住了。”
二人穿上大氅,再由侍女执伞走入雪中,冬日里夜长,又下了雪不见阳光,所以此刻的天空比往日的任何一天都要灰暗,恰如谁人的心。
“真美,雪。”宋千和望着似乎走不出长夜的天,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