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不嫁
雪从卯时起仅落了一个半时辰,在地上房上薄薄积了一层,如洒了洋糖一般。
宋府门口的雪被车轮碾来碾去,早早就化了。韩夫人穿着紫貂大氅,精神十足站在宋府门口迎接着宾客。她脸上的肌肉不曾松弛,口中不断呼出白气,裙角不可避免沾上泥点。但她还是笑语嫣然,迎来送往。
离仪式开始还有一个时辰。
宋千和正坐于厢房,身侧香炉飘出一缕缕幽香,白色的烟雾缓缓上升。最后也消失不见了。宋千和抚摸自己的心口,闭眼深吸了一口气。
“咳咳……”许是这一口气太用力,过于浓烈的香味让她咳了起来,一心连忙扶住她,关切问道:“小姐,没事吧?”
“没关系。”宋千和睁眼微笑道,“只是太紧张了。”
“我们小姐也会紧张吗?”一心反问道,向千和递了杯茶。
一心是宋千和的侍女,是这座宋府唯一叫她小姐而不是大小姐的人,只因为她是从小跟着宋千和的,是从当年老宋府活下来的人之一。
一心是和宋千和一起搀扶着,一起半走半爬出来的,宋千和烧伤了背,而她烧伤了手。
正是如今端着茶的那双手,上面皮肤的形状,早不可以用人皮去描述。
“一心,不要打趣我了。”宋千和接过茶盏,苦笑道。
“小姐,你真的决定好了吗?如果紧张的话,大可以换……”
宋千和放下茶盏,低头淡声道:“我确实紧张,可我不曾犹豫。”
“……一心,你呢,你在害怕吗?”
“千和,我担心你。”
一心比宋千和年长三岁,表面上是主仆,里子里却是姐妹。
宋千和抬头握住那双满目疮夷的手:“一心,就像你放不下我一样,我也放不下一些东西。所以……”她微微用力,二人的肌肤相触,传递着体温。
她已然重申了自己的立场,一心明白自己再劝慰也是徒劳无功,不再说话了。
半个时辰后,宾客尽数到场,宋府变得彻底热闹,终于下朝的宋大人被他的小夫人领着一家一家寒暄,他们一心二用,一边敷衍着宾客,一边在意着另一件事。
“公主驾到——”皇家侍从响亮的嗓音竟能从府门一路传到厢房。
“哎呀!公主殿下,参见公主殿下,您可算来了!!”韩夫人火速结束了寒暄,有些不顾形象的屁颠屁颠巴结了上去。绸锦帘子被小厮掀开,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从马车内探了出来,她的鹅黄大氅边儿滚得是狐狸皮,头上戴着黄金的花冠,花朵每个都小巧精致,中间镶了珍珠,紧密的缠在一起,华贵却不因过分拥挤而窒息,排布十分精巧。
她是当今皇上的嫡女,长女,皇帝最宠爱的女儿——临阳公主。
当今皇上看得起宋千和,再确切点儿,看得起她的父亲母亲。由公主主宾为宋千和及笄,也是皇家的意思。
公主下车向一旁的宋大人微微致意,宋琦明伸手指示将公主引入府中。来宾依次就坐,及笄礼马上开始。
首先是不知从哪里传出的“叮”的一声,清越灵动的须臾后。细细的笛声绵延了出来,由着笛声蔓延出的筝,渐渐的缓缓的一层一层的丝竹之声都渗入了进去,他们所构成的曲子并不激烈,却如春日暖阳一般,美好,和煦,让人闻之欲醉。
就在这丝竹管弦的缝隙间,不知是谁把房间内的蜡烛都灭了,屋内昏暗起来。屏风后,一束烛火突然亮起,这束光吸引了众人,透过火光依稀可以看见一女子曼妙的身影,那身影渐渐移动,由屏风后走到众人前,她低垂着头。让人看不清面孔。
那女子走到中间站定,微微行礼。
乐声随着那女子行礼的结束而停止了,这使人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面前的少女身上。
她缓缓抬起头,此时屋内已经完全安静了,只听得一阵簌簌声,早就准备好的小厮纷纷把蜡烛点亮。烛光映在女子洁白的皮肤上,让她光洁的皮肤带上了点儿烛火的微黄,像是穿梭千年而来的白瓷像。
“感谢诸位莅临宋府,来参加千和的及笄礼。”韩夫人此时已换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走到宋千和身侧了,她轻轻挽住宋千和的手,千和也感激的侧身看了她一眼。
在正式的仪式开始之前,韩夫人决定来一段长篇大论——这自然不合规矩,可是由叔父叔母主持的及笄礼更不合规矩。
“千和这孩子啊,命苦。小小年纪,父母就去了,又没个兄弟姊妹,一个人在世上孤苦伶仃。我们也是不才,堪堪才将千和养大,如今看着她啊,长成人了,健健康康,漂漂亮亮,我们才算安了心,想着未来在九泉之下终于有颜面见她的父母,不至于到时候相顾无言,连句关于孩子的话都说不出……我在千和之前没有养育过孩子,一进门就要照顾千和,少爷和小姐。两个小的还好,有乳母照顾着,只要保得身体健康就万事如意,可千和已经不小了。也懂得许多事。不是单单只要吃好了穿好了就高枕无忧。她需要引导,她也会困惑。我虽说是千和的叔母,却比只她大了几岁,很多事情也不能完全顾及,事事周全。千和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和我生分了……”
她这番话不管有几分真几分假,用意如何,起码说的言辞恳切,情感充沛。在场之人无一不被感染,敬佩起韩夫人的贤德,宋大小姐的孝顺,至于重点是哪个,自然是不可辨明了。
韩夫人退场后,仪式如期顺利开始,乐声齐奏,礼官是宫中派来,一切有条不紊,给足了体面。临阳公主坐于宾客之首,微笑的注视着面前这位京城最好的闺秀。此刻仪式进行到了最重要的环节,礼官双手恭敬的捧着漆盘,丝绸之上,静静卧着一只银簪。
这银簪所用料不多,样子也朴素,梅枝一般。此物一是贵在所用工艺不同反响,民间花丝器物多是前朝流传下来,早已失了光泽。而此簪则闪光熠熠,只因它是皇家之物,现在的花丝匠人都被朝廷养着,专供皇家□□,寻常人别说用了,怕是见都见不到,就算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老花丝簪也不敢随意佩戴,怕僭越。二贵,此簪乃是太后赏给公主的陪嫁之一。
而如今,公主光明正大的要将簪子赏给宋千和,作为她的及笄贺礼,自然是尊贵体面无比,却也有她的私心。
公主的长子年方十七,也到了议亲的时候。这簪子若是被宋千和带上,在里子里她就是被公主定下的人了。
“请——”礼官拉长了嗓子,“公主殿下上台,为宋小姐加笄!”
临阳公主微笑看了看左右四邻。款款起身,走到宋千和身前。千和屈身行礼,半跪低头。公主一手捏起簪子,一手将宋千和左鬓间一缕发丝绾起,道:“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簪子,配得上你。”
簪子稳稳的插在宋千河的发间,发髻已成,在众人的见证下,宋千和正式成人。
“这簪子是镂空的,若在银丝间塞些小香丸进去,走动间更是幽香无比。”公主补充道,“起来吧。”
公主伸手,亲自将宋千和扶起,礼官见状,忙扯着嗓子大声喊:“礼成——”接着打开卷宗,准备念起长长的贺词。
“等等!”宋千和开口制止,众人不解的等待着她接下来行动。恐惧在此刻犯上,宋千和在人群中寻找一心,没有找到。她看到了吴翎,那个少年站在离她很远的角落里,远到看不出表情,但她坚信,此刻他正注视自己。
宋千和莫名的安心了。
她向众人行了个礼。然后整理衣袖,直直跪了下去。
人群骚动起来,韩夫人忙上前把宋千和扶起,宋千和却像扎了根,怎么都不愿意。
“千和……”宋千和呢喃,稍显犹豫。她声音不大,人群听到后还是逐渐安静下来。心跳不止,她能感受到自己血液急速流动,在五脏六腑中奔腾。
“今日乃是千和及笄之礼,千和顺利成人,离不开叔父叔母的照付。有叔父叔母,是千和之幸。”
“六年前,千和还未报父母生养之恩就在一夕之间失去了父母,虽是世事无常,但千和至今不能忘怀。而如今,叔父母养育之恩又重于泰山,千和不想不报,不想再错过,更害怕时移世易,让千和再次没了报恩的机会。”
“因此……”宋千和声音微微发颤,就像一心说,只要做了下面的决定,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诸位宾客皆在场作见证,千和立誓终身不嫁,只愿尽孝叔父母膝下,以报养育之恩。”
说完,宋千和朝着叔父方向稳稳磕了个头,此后不再起身。人群意识到她都说了什么,议论纷纷,特别是台上的公主,脸色很不好,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事到如此,覆水难收,愿或不愿宋家夫妇也不得不跟着宋千和演戏了。宋琦明连忙走到台上,俯身牵住千和:“孩子,孩子,这是说什么话?”韩夫人也上前,眼见她已然流出了泪水,哭着说:“傻孩子,我们又如何不明白你的苦心,又如何舍得你!一般的女孩子总是盼着快快嫁个好人家。你愿意一辈子跟着我们,可知我们心里是何等欢喜!孩子,别哭,别哭!叔父母不是你的亲生父母,可也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韩夫人拿出手绢擦拭宋千和的泪水,这三人站起开始在台上哭泣。台下诸位宾客,有些是为了预备着议亲的,他们大多脸色铁青。有些则没这个心思。被台上叔慈女孝的场景感动,也不免啜泣起来。临阳公主不见了踪影,人人都看得出她什么意思,而宋家却给了她好大一个难堪,她又如何坐的下去?
及笄礼上的这场闹剧,很快在京城中传扬开来,世人如何议论?骂宋千和不知好歹让公主难堪,说宋千和糊涂放弃大好前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成为京城中茶余饭后的笑柄,走到哪里都会被揶揄两句,但她一点都不在乎——她目的已经达成了。
她要留在宋家,直至父母沉冤昭雪,直至这个家族毁灭。
杀死了她父母的人就在她面前。
宋府门口的雪被车轮碾来碾去,早早就化了。韩夫人穿着紫貂大氅,精神十足站在宋府门口迎接着宾客。她脸上的肌肉不曾松弛,口中不断呼出白气,裙角不可避免沾上泥点。但她还是笑语嫣然,迎来送往。
离仪式开始还有一个时辰。
宋千和正坐于厢房,身侧香炉飘出一缕缕幽香,白色的烟雾缓缓上升。最后也消失不见了。宋千和抚摸自己的心口,闭眼深吸了一口气。
“咳咳……”许是这一口气太用力,过于浓烈的香味让她咳了起来,一心连忙扶住她,关切问道:“小姐,没事吧?”
“没关系。”宋千和睁眼微笑道,“只是太紧张了。”
“我们小姐也会紧张吗?”一心反问道,向千和递了杯茶。
一心是宋千和的侍女,是这座宋府唯一叫她小姐而不是大小姐的人,只因为她是从小跟着宋千和的,是从当年老宋府活下来的人之一。
一心是和宋千和一起搀扶着,一起半走半爬出来的,宋千和烧伤了背,而她烧伤了手。
正是如今端着茶的那双手,上面皮肤的形状,早不可以用人皮去描述。
“一心,不要打趣我了。”宋千和接过茶盏,苦笑道。
“小姐,你真的决定好了吗?如果紧张的话,大可以换……”
宋千和放下茶盏,低头淡声道:“我确实紧张,可我不曾犹豫。”
“……一心,你呢,你在害怕吗?”
“千和,我担心你。”
一心比宋千和年长三岁,表面上是主仆,里子里却是姐妹。
宋千和抬头握住那双满目疮夷的手:“一心,就像你放不下我一样,我也放不下一些东西。所以……”她微微用力,二人的肌肤相触,传递着体温。
她已然重申了自己的立场,一心明白自己再劝慰也是徒劳无功,不再说话了。
半个时辰后,宾客尽数到场,宋府变得彻底热闹,终于下朝的宋大人被他的小夫人领着一家一家寒暄,他们一心二用,一边敷衍着宾客,一边在意着另一件事。
“公主驾到——”皇家侍从响亮的嗓音竟能从府门一路传到厢房。
“哎呀!公主殿下,参见公主殿下,您可算来了!!”韩夫人火速结束了寒暄,有些不顾形象的屁颠屁颠巴结了上去。绸锦帘子被小厮掀开,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从马车内探了出来,她的鹅黄大氅边儿滚得是狐狸皮,头上戴着黄金的花冠,花朵每个都小巧精致,中间镶了珍珠,紧密的缠在一起,华贵却不因过分拥挤而窒息,排布十分精巧。
她是当今皇上的嫡女,长女,皇帝最宠爱的女儿——临阳公主。
当今皇上看得起宋千和,再确切点儿,看得起她的父亲母亲。由公主主宾为宋千和及笄,也是皇家的意思。
公主下车向一旁的宋大人微微致意,宋琦明伸手指示将公主引入府中。来宾依次就坐,及笄礼马上开始。
首先是不知从哪里传出的“叮”的一声,清越灵动的须臾后。细细的笛声绵延了出来,由着笛声蔓延出的筝,渐渐的缓缓的一层一层的丝竹之声都渗入了进去,他们所构成的曲子并不激烈,却如春日暖阳一般,美好,和煦,让人闻之欲醉。
就在这丝竹管弦的缝隙间,不知是谁把房间内的蜡烛都灭了,屋内昏暗起来。屏风后,一束烛火突然亮起,这束光吸引了众人,透过火光依稀可以看见一女子曼妙的身影,那身影渐渐移动,由屏风后走到众人前,她低垂着头。让人看不清面孔。
那女子走到中间站定,微微行礼。
乐声随着那女子行礼的结束而停止了,这使人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面前的少女身上。
她缓缓抬起头,此时屋内已经完全安静了,只听得一阵簌簌声,早就准备好的小厮纷纷把蜡烛点亮。烛光映在女子洁白的皮肤上,让她光洁的皮肤带上了点儿烛火的微黄,像是穿梭千年而来的白瓷像。
“感谢诸位莅临宋府,来参加千和的及笄礼。”韩夫人此时已换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走到宋千和身侧了,她轻轻挽住宋千和的手,千和也感激的侧身看了她一眼。
在正式的仪式开始之前,韩夫人决定来一段长篇大论——这自然不合规矩,可是由叔父叔母主持的及笄礼更不合规矩。
“千和这孩子啊,命苦。小小年纪,父母就去了,又没个兄弟姊妹,一个人在世上孤苦伶仃。我们也是不才,堪堪才将千和养大,如今看着她啊,长成人了,健健康康,漂漂亮亮,我们才算安了心,想着未来在九泉之下终于有颜面见她的父母,不至于到时候相顾无言,连句关于孩子的话都说不出……我在千和之前没有养育过孩子,一进门就要照顾千和,少爷和小姐。两个小的还好,有乳母照顾着,只要保得身体健康就万事如意,可千和已经不小了。也懂得许多事。不是单单只要吃好了穿好了就高枕无忧。她需要引导,她也会困惑。我虽说是千和的叔母,却比只她大了几岁,很多事情也不能完全顾及,事事周全。千和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和我生分了……”
她这番话不管有几分真几分假,用意如何,起码说的言辞恳切,情感充沛。在场之人无一不被感染,敬佩起韩夫人的贤德,宋大小姐的孝顺,至于重点是哪个,自然是不可辨明了。
韩夫人退场后,仪式如期顺利开始,乐声齐奏,礼官是宫中派来,一切有条不紊,给足了体面。临阳公主坐于宾客之首,微笑的注视着面前这位京城最好的闺秀。此刻仪式进行到了最重要的环节,礼官双手恭敬的捧着漆盘,丝绸之上,静静卧着一只银簪。
这银簪所用料不多,样子也朴素,梅枝一般。此物一是贵在所用工艺不同反响,民间花丝器物多是前朝流传下来,早已失了光泽。而此簪则闪光熠熠,只因它是皇家之物,现在的花丝匠人都被朝廷养着,专供皇家□□,寻常人别说用了,怕是见都见不到,就算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老花丝簪也不敢随意佩戴,怕僭越。二贵,此簪乃是太后赏给公主的陪嫁之一。
而如今,公主光明正大的要将簪子赏给宋千和,作为她的及笄贺礼,自然是尊贵体面无比,却也有她的私心。
公主的长子年方十七,也到了议亲的时候。这簪子若是被宋千和带上,在里子里她就是被公主定下的人了。
“请——”礼官拉长了嗓子,“公主殿下上台,为宋小姐加笄!”
临阳公主微笑看了看左右四邻。款款起身,走到宋千和身前。千和屈身行礼,半跪低头。公主一手捏起簪子,一手将宋千和左鬓间一缕发丝绾起,道:“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簪子,配得上你。”
簪子稳稳的插在宋千河的发间,发髻已成,在众人的见证下,宋千和正式成人。
“这簪子是镂空的,若在银丝间塞些小香丸进去,走动间更是幽香无比。”公主补充道,“起来吧。”
公主伸手,亲自将宋千和扶起,礼官见状,忙扯着嗓子大声喊:“礼成——”接着打开卷宗,准备念起长长的贺词。
“等等!”宋千和开口制止,众人不解的等待着她接下来行动。恐惧在此刻犯上,宋千和在人群中寻找一心,没有找到。她看到了吴翎,那个少年站在离她很远的角落里,远到看不出表情,但她坚信,此刻他正注视自己。
宋千和莫名的安心了。
她向众人行了个礼。然后整理衣袖,直直跪了下去。
人群骚动起来,韩夫人忙上前把宋千和扶起,宋千和却像扎了根,怎么都不愿意。
“千和……”宋千和呢喃,稍显犹豫。她声音不大,人群听到后还是逐渐安静下来。心跳不止,她能感受到自己血液急速流动,在五脏六腑中奔腾。
“今日乃是千和及笄之礼,千和顺利成人,离不开叔父叔母的照付。有叔父叔母,是千和之幸。”
“六年前,千和还未报父母生养之恩就在一夕之间失去了父母,虽是世事无常,但千和至今不能忘怀。而如今,叔父母养育之恩又重于泰山,千和不想不报,不想再错过,更害怕时移世易,让千和再次没了报恩的机会。”
“因此……”宋千和声音微微发颤,就像一心说,只要做了下面的决定,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诸位宾客皆在场作见证,千和立誓终身不嫁,只愿尽孝叔父母膝下,以报养育之恩。”
说完,宋千和朝着叔父方向稳稳磕了个头,此后不再起身。人群意识到她都说了什么,议论纷纷,特别是台上的公主,脸色很不好,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事到如此,覆水难收,愿或不愿宋家夫妇也不得不跟着宋千和演戏了。宋琦明连忙走到台上,俯身牵住千和:“孩子,孩子,这是说什么话?”韩夫人也上前,眼见她已然流出了泪水,哭着说:“傻孩子,我们又如何不明白你的苦心,又如何舍得你!一般的女孩子总是盼着快快嫁个好人家。你愿意一辈子跟着我们,可知我们心里是何等欢喜!孩子,别哭,别哭!叔父母不是你的亲生父母,可也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韩夫人拿出手绢擦拭宋千和的泪水,这三人站起开始在台上哭泣。台下诸位宾客,有些是为了预备着议亲的,他们大多脸色铁青。有些则没这个心思。被台上叔慈女孝的场景感动,也不免啜泣起来。临阳公主不见了踪影,人人都看得出她什么意思,而宋家却给了她好大一个难堪,她又如何坐的下去?
及笄礼上的这场闹剧,很快在京城中传扬开来,世人如何议论?骂宋千和不知好歹让公主难堪,说宋千和糊涂放弃大好前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成为京城中茶余饭后的笑柄,走到哪里都会被揶揄两句,但她一点都不在乎——她目的已经达成了。
她要留在宋家,直至父母沉冤昭雪,直至这个家族毁灭。
杀死了她父母的人就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