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最后还是被无情地驳回请求,并被压在床上亲了一番。
明月:“……”
闹了这么一番,明月也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兆惠的手探入被子里,摸索了一会儿,确认了她脚踝上的足链仍在,手指轻轻地摩挲了一番,引得沉睡的人儿不自觉地战栗,这才收回手。
很好,很乖,为她戴上的足链没有摘。
不过,也摘不下来。
兆惠垂眸望向明月,现在少女的睡颜一如往昔的沉静甜美,没有忧虑之色,想来是做了个好梦,又或将是一夜无梦。
“……她本非此世之人,飘然于天地之外,终究是要魂归他乡。施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万事莫强求啊。”须发皆白的方丈眉目低垂,手中持着佛珠,转个不停。
“我若偏要强求呢?”兆惠平静道,仿佛没有听懂一般,“大师,又有何破解之法?”
方丈悚然一惊,悄悄打量了眼前之人。对方虽然看着一身正气,并非平庸之辈,然而眉眼间却暗藏阴鸷,显然不是好相与之人。更何况,他没有听自己的劝说的意思,而是执意要破局,完全不顾对方的心意,也不顾这就是天意。
这样的人,日后是要立不世之功,也是要造大杀孽的。
“这是天意,所谓天意不可违,施主,果真要与天意相抗?”方丈迟疑道。
“大师,我不信天意。”兆惠居然笑了。如果有天意,为什么当初非要强行把他的韶屿从他身边夺走,又让他重新遇见?
可见,世间万事,本就事在人为。
“若当真是有什么杀孽,或是她的怨怼,便等我到了地府,一并报上好了。”
方丈叹了口气,情知以兆惠的执拗,如今谁劝也劝不动。于是从袖中取出一个木盒,递给他:“这是番僧之法,将此链戴上,保平安之余,亦可拴其今生,系其来世,使其生生世世与您长相依。此足链此前也如您所托,在先夫人长明灯前供奉日久,极有灵性。”
“多谢方丈了。”兆惠的笑容多了几分满意。
也不枉他在韶屿去世后,给寺庙捐了五千两香火钱,供了那么久的长明灯。
之后的事……便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他哄着少女心甘情愿地戴上了足链,也戴上了和他注定要羁绊终生的禁锢。
至此以后,逃不掉,甩不开,避不得。
——他失而复得的明月,怎么会再让她从自己掌中逃脱?
兆惠最后深深地望了明月一眼,而后起身出门。
这一番折腾过后,明月在屋中休养了三日才被兆惠放出门。
“最近夜雨是不是有点忙啊?”明月疑惑。
小寒闻言一愣:“有吗?”
“那不然最近怎么都是你在跟前?”明月虽然是生了场怪病,可也没把脑子烧傻。最近夜雨都不见踪影,只有小寒在她跟前伺候。
小寒算算时间,似乎还没到时候……
“说什么呢!”
明月正等着小寒回答,就见兆惠正从外头走进屋来。
小寒下去沏茶了,明月下意识起身,替他更衣。
却被他捉住手,笑道:“好久不见你替我更衣了。”
他自己去金川都去了小一年时间,回来之后又闹得兵荒马乱的,可不就是好久?明月嗔了兆惠一眼,替他将衣服收好。
“对了,你们刚刚说什么呢?”见她不接话,兆惠又问了一句。
“最近没怎么见着夜雨,便随口问了句。”
“你问她?她和王在成忙着咱俩成亲的事去了。”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了一句信息量爆炸的话。
“……谁成亲?”明月觉得自己或许是睡太久了,脑子都有点变钝了,一时居然没反应过来。
“你,和我。”
明月:“……”
“怎么这么突然……”她喃喃道。
“不突然,”小寒端上茶后,他悠然地品着茗,一边道,“筹备婚事尚需一段时日。”
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明月简直无力吐槽:“我是不是还要感谢您,在成亲之日前让我知道这件事?”
兆惠还真就一副思考的模样:“好,快谢谢我。”
明月轻轻推了他一下。
“你若是不愿,就是推迟也行。”
平日他强势惯了,如今变得这么好说话,倒让明月有些茫然失措。
像两个人一直在拉扯绳子的两端,就在她准备使出最大力气赢得这场拉锯战时,对方却忽然松手了。对方毫发无损,而她因为用力过猛,把自己给摔懵了。
她性子是烈了些,然而对于自己日后到底该怎么过,明月其实一直朦朦胧胧的,自己如何也想不明白,也因此,她才会半推半就到如今的境地。
“想什么呢?”
明月回过神,这才发现自己许久没有搭话:“……没什么。”
“你如果还不愿的话,仍旧惦记着去江南,我可以给蔚文去信,让他对你多加照拂。”他说起这些时,十分周到又自然。
雅尔哈善,字蔚文。
“那……不成亲了?”明月试探道。
兆惠“嗯”了一声:“你既不愿,我何必勉强?强扭的瓜不甜。”
“虽然我也不能保证,蔚文能在江苏为官多久,又能庇护你到几时。”兆惠贴心地补充道。
如今放手放得倒是很干脆。
虽然兆惠几乎不曾外放京城,但看身边的朋友便知道了:雅尔哈善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阿思哈从甘肃去了江西;就是前大舅哥策楞,也是因为金川,从两广总督的位置被火速调到了四川……
没有谁能一直在一个地方当地头蛇的。
这个道理,明月也懂,可是……“你、你不要成亲啦?”
“这不是你的打算吗?我先替你考虑周全,你倒不乐意了。”这回疑惑的倒成兆惠了,他不管明月的脸色,继续道,“至于宅子,我让蔚文先替你挑选一番,不过江南多河湖,想来离水边近的宅子不难找。”
“饮食一道,你不爱吃辣又不喜过于清淡,江南的菜色听说较为清淡,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江南找到合适的厨娘,实在不行,你把厨房叶家的带走也行……”
他越说,明月越生气。
其实兆惠从来没和她絮絮叨叨过这些,明月也从不知道他会考虑这么多。
但她也清楚,自己自打来到北京后,几乎没怎么吃过不合她心意的饭菜。
在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里,她甚至希望他能像之前一样留下自己。
为什么?
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荒谬的想法?
听到最后,明月回过神:“……好啊,你不给够三千两,我是不会走的。”
兆惠回答倒是干脆:“财不露白,你带这么多钱财,难免招贼,大部分钱,还是到时候去江南从钱庄支取好了。”
明月瞪了他一眼,平时不是惯会撩拨人心的一个人么?现在倒是听不懂人话了?
真的假的?
她恼怒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怀疑。
明月接着试探:“三千我觉得不太够,我要五千!”
“五千有点多,我隔一两年陆续拨给你吧。”
他是故意的吧!明月哼了一声:“我要是说一万,你是不是也会给啊?”
“也不是不行。”兆惠甚至认真思索起来。
她咬了咬唇:“好,那我过几天就走。”
说完,别过脸,彻底不理他了。
屋里气氛一下变得沉闷起来。
“先前想留住你,你却要走。现在肯放你走了,你又不乐意了。”
良久,明月感觉被人圈抱在怀中,他附在耳边低低地叹道。
她装作若无其事,努力狡辩:“你、你胡说什么?我才不想留在这里,我赶明儿就走!”
兆惠又笑了:“似乎有些来不及了。”
明月看了一眼窗外,确实,天色渐晚,要收拾东西一晚上也不知道够不够……
忽然,他的唇覆了上来,从颈项处一路往上。他又将明月转了个方向,正对着他,最后,他的唇才在明月的唇瓣处辗转停留。
他的八字胡还是没有刮,拂在明月脸上酥酥麻麻的,不过她也无心去分辨,只一心地回应他。
“还要走吗?”
明月在一片昏暗中看着兆惠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眸,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轻声道:“……不走了。”
“我没听清。”可他分明笑得促狭。
“我、不、走、了!”明月红着脸,从齿间迸出这四个字。
话音刚落,她便被兆惠打横抱起,往里屋走去。
明月被他放在床上,望着他渐渐放大的俊容,没有再回避与抗拒。
……恍惚间,她好像成了那日下午她初初识字时的那块砚台,又好像是那夜认字的宣纸。出墨的到底是砚台,还是墨条?明月下意识地认为应该是砚台。墨条耐心地、或轻或重地在砚台上研磨,将点点清水化作浓稠的墨汁,且有越来越多之势。被平放的砚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墨条研磨的墨汁被采撷,又被用在自己身上,墨色或浅或浓,在自己身上绘作一幅巫山水墨图。
墨条渐渐地,也不满足于只在砚台的中心处研磨,而是慢慢扩大了范围,势要将砚台每一处都细细研磨一番。砚台无力阻止墨条的蚕食,只好看着墨条一点点地游走,直至墨条与砚台合为一体……
明月:“……”
闹了这么一番,明月也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兆惠的手探入被子里,摸索了一会儿,确认了她脚踝上的足链仍在,手指轻轻地摩挲了一番,引得沉睡的人儿不自觉地战栗,这才收回手。
很好,很乖,为她戴上的足链没有摘。
不过,也摘不下来。
兆惠垂眸望向明月,现在少女的睡颜一如往昔的沉静甜美,没有忧虑之色,想来是做了个好梦,又或将是一夜无梦。
“……她本非此世之人,飘然于天地之外,终究是要魂归他乡。施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万事莫强求啊。”须发皆白的方丈眉目低垂,手中持着佛珠,转个不停。
“我若偏要强求呢?”兆惠平静道,仿佛没有听懂一般,“大师,又有何破解之法?”
方丈悚然一惊,悄悄打量了眼前之人。对方虽然看着一身正气,并非平庸之辈,然而眉眼间却暗藏阴鸷,显然不是好相与之人。更何况,他没有听自己的劝说的意思,而是执意要破局,完全不顾对方的心意,也不顾这就是天意。
这样的人,日后是要立不世之功,也是要造大杀孽的。
“这是天意,所谓天意不可违,施主,果真要与天意相抗?”方丈迟疑道。
“大师,我不信天意。”兆惠居然笑了。如果有天意,为什么当初非要强行把他的韶屿从他身边夺走,又让他重新遇见?
可见,世间万事,本就事在人为。
“若当真是有什么杀孽,或是她的怨怼,便等我到了地府,一并报上好了。”
方丈叹了口气,情知以兆惠的执拗,如今谁劝也劝不动。于是从袖中取出一个木盒,递给他:“这是番僧之法,将此链戴上,保平安之余,亦可拴其今生,系其来世,使其生生世世与您长相依。此足链此前也如您所托,在先夫人长明灯前供奉日久,极有灵性。”
“多谢方丈了。”兆惠的笑容多了几分满意。
也不枉他在韶屿去世后,给寺庙捐了五千两香火钱,供了那么久的长明灯。
之后的事……便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他哄着少女心甘情愿地戴上了足链,也戴上了和他注定要羁绊终生的禁锢。
至此以后,逃不掉,甩不开,避不得。
——他失而复得的明月,怎么会再让她从自己掌中逃脱?
兆惠最后深深地望了明月一眼,而后起身出门。
这一番折腾过后,明月在屋中休养了三日才被兆惠放出门。
“最近夜雨是不是有点忙啊?”明月疑惑。
小寒闻言一愣:“有吗?”
“那不然最近怎么都是你在跟前?”明月虽然是生了场怪病,可也没把脑子烧傻。最近夜雨都不见踪影,只有小寒在她跟前伺候。
小寒算算时间,似乎还没到时候……
“说什么呢!”
明月正等着小寒回答,就见兆惠正从外头走进屋来。
小寒下去沏茶了,明月下意识起身,替他更衣。
却被他捉住手,笑道:“好久不见你替我更衣了。”
他自己去金川都去了小一年时间,回来之后又闹得兵荒马乱的,可不就是好久?明月嗔了兆惠一眼,替他将衣服收好。
“对了,你们刚刚说什么呢?”见她不接话,兆惠又问了一句。
“最近没怎么见着夜雨,便随口问了句。”
“你问她?她和王在成忙着咱俩成亲的事去了。”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了一句信息量爆炸的话。
“……谁成亲?”明月觉得自己或许是睡太久了,脑子都有点变钝了,一时居然没反应过来。
“你,和我。”
明月:“……”
“怎么这么突然……”她喃喃道。
“不突然,”小寒端上茶后,他悠然地品着茗,一边道,“筹备婚事尚需一段时日。”
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明月简直无力吐槽:“我是不是还要感谢您,在成亲之日前让我知道这件事?”
兆惠还真就一副思考的模样:“好,快谢谢我。”
明月轻轻推了他一下。
“你若是不愿,就是推迟也行。”
平日他强势惯了,如今变得这么好说话,倒让明月有些茫然失措。
像两个人一直在拉扯绳子的两端,就在她准备使出最大力气赢得这场拉锯战时,对方却忽然松手了。对方毫发无损,而她因为用力过猛,把自己给摔懵了。
她性子是烈了些,然而对于自己日后到底该怎么过,明月其实一直朦朦胧胧的,自己如何也想不明白,也因此,她才会半推半就到如今的境地。
“想什么呢?”
明月回过神,这才发现自己许久没有搭话:“……没什么。”
“你如果还不愿的话,仍旧惦记着去江南,我可以给蔚文去信,让他对你多加照拂。”他说起这些时,十分周到又自然。
雅尔哈善,字蔚文。
“那……不成亲了?”明月试探道。
兆惠“嗯”了一声:“你既不愿,我何必勉强?强扭的瓜不甜。”
“虽然我也不能保证,蔚文能在江苏为官多久,又能庇护你到几时。”兆惠贴心地补充道。
如今放手放得倒是很干脆。
虽然兆惠几乎不曾外放京城,但看身边的朋友便知道了:雅尔哈善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阿思哈从甘肃去了江西;就是前大舅哥策楞,也是因为金川,从两广总督的位置被火速调到了四川……
没有谁能一直在一个地方当地头蛇的。
这个道理,明月也懂,可是……“你、你不要成亲啦?”
“这不是你的打算吗?我先替你考虑周全,你倒不乐意了。”这回疑惑的倒成兆惠了,他不管明月的脸色,继续道,“至于宅子,我让蔚文先替你挑选一番,不过江南多河湖,想来离水边近的宅子不难找。”
“饮食一道,你不爱吃辣又不喜过于清淡,江南的菜色听说较为清淡,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江南找到合适的厨娘,实在不行,你把厨房叶家的带走也行……”
他越说,明月越生气。
其实兆惠从来没和她絮絮叨叨过这些,明月也从不知道他会考虑这么多。
但她也清楚,自己自打来到北京后,几乎没怎么吃过不合她心意的饭菜。
在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里,她甚至希望他能像之前一样留下自己。
为什么?
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荒谬的想法?
听到最后,明月回过神:“……好啊,你不给够三千两,我是不会走的。”
兆惠回答倒是干脆:“财不露白,你带这么多钱财,难免招贼,大部分钱,还是到时候去江南从钱庄支取好了。”
明月瞪了他一眼,平时不是惯会撩拨人心的一个人么?现在倒是听不懂人话了?
真的假的?
她恼怒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怀疑。
明月接着试探:“三千我觉得不太够,我要五千!”
“五千有点多,我隔一两年陆续拨给你吧。”
他是故意的吧!明月哼了一声:“我要是说一万,你是不是也会给啊?”
“也不是不行。”兆惠甚至认真思索起来。
她咬了咬唇:“好,那我过几天就走。”
说完,别过脸,彻底不理他了。
屋里气氛一下变得沉闷起来。
“先前想留住你,你却要走。现在肯放你走了,你又不乐意了。”
良久,明月感觉被人圈抱在怀中,他附在耳边低低地叹道。
她装作若无其事,努力狡辩:“你、你胡说什么?我才不想留在这里,我赶明儿就走!”
兆惠又笑了:“似乎有些来不及了。”
明月看了一眼窗外,确实,天色渐晚,要收拾东西一晚上也不知道够不够……
忽然,他的唇覆了上来,从颈项处一路往上。他又将明月转了个方向,正对着他,最后,他的唇才在明月的唇瓣处辗转停留。
他的八字胡还是没有刮,拂在明月脸上酥酥麻麻的,不过她也无心去分辨,只一心地回应他。
“还要走吗?”
明月在一片昏暗中看着兆惠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眸,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轻声道:“……不走了。”
“我没听清。”可他分明笑得促狭。
“我、不、走、了!”明月红着脸,从齿间迸出这四个字。
话音刚落,她便被兆惠打横抱起,往里屋走去。
明月被他放在床上,望着他渐渐放大的俊容,没有再回避与抗拒。
……恍惚间,她好像成了那日下午她初初识字时的那块砚台,又好像是那夜认字的宣纸。出墨的到底是砚台,还是墨条?明月下意识地认为应该是砚台。墨条耐心地、或轻或重地在砚台上研磨,将点点清水化作浓稠的墨汁,且有越来越多之势。被平放的砚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墨条研磨的墨汁被采撷,又被用在自己身上,墨色或浅或浓,在自己身上绘作一幅巫山水墨图。
墨条渐渐地,也不满足于只在砚台的中心处研磨,而是慢慢扩大了范围,势要将砚台每一处都细细研磨一番。砚台无力阻止墨条的蚕食,只好看着墨条一点点地游走,直至墨条与砚台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