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这事实在赖不过去,只好装作害羞低声说道:“原也……没什么大碍,太母无,无需挂怀的。”
老太太只当她是不好意思明说,又见她面上粉黛不施很是素淡,更显柔弱几分。
思量着到底还是该找个正儿八经的大夫来瞧上一瞧,不然以后落下个病根就不好了。
“你新嫁进府里来,有什么委屈只管说就是,莫折毁自己,晋哥儿那番作为我们心里有数,自有他老子收拾他,你莫怕他,老婆子给你撑腰就是。”
“劳太母婆婆挂心了,儿并不觉委屈,想是儿伺候不周才让夫君那样的,儿不求多的,只盼着天天陪着太母婆婆多粘些福气。”听老太太那样说,且不管是为了高家的名声还是当真体恤新妇,花娘心里也暖了几分,照着一一地答了。
“莫怪你姑妈,她向来这样脾气,今日这般原不是为难你,却是为了与我拌嘴来着。”
“儿不敢的,姑娘心直口快,又聪明干练,听说把府里一应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儿十分佩服呢。”
刚被高敏拿话噎了一回,花娘也提高了警惕,说话自然拣圆润的说,将母女俩都奉承了一遍,应该出不了错的。
“哎哟这秀丫头,一张嘴儿巧得不得了,比我那敏丫头讨喜多啦!”
果然一席话说得老太太分外受用,整个人越发的慈祥起来。
她看着这个孙媳妇也是越发满意,屋里其他女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活泛了许多。
这边厢老太太执着花娘的手还待再问些个其他的。
外边彩珠传话来说宾客亲戚都来得差不多了,前边姑奶奶派人来问问可好摆宴了。
老太太问了时辰,吉祥瞧了来说巳时刚过一刻,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一屋子人,簇拥着往前边大院去了。
这婚迎嫁娶也有一套繁琐礼数在。
三书六礼为前礼,嫁娶洞房为正礼,后礼便是这第二日拜见舅姑,大宴宾朋。
储秀自嫁过来才过了成婚礼,只有等到三月过后行了庙见之礼才算得上是高府的人,是为成妇礼。
那时名字才能写进族谱。
所以她现在还只算半个高家人,因而这宴席自是不必她去操心,只要走个过场便可以了。
晌午一过,花娘跟着长辈们伺候那边老太太用过饭,告了辞一出来就被张氏拉去了东院她的厢房里。
婆媳俩进了里间,一应丫头使唤都在外间候着。
屋里一片素淡安详之意。
有尊菩萨小像供在壁龛里,边上一墩油亮的红漆木鱼,挂着一串鸽蛋大的金丝楠木佛珠,下垂一条金线绦的璎珞。
还不待细看,张氏拉了花娘在倚翠屏的十字连方罗汉床上挨着坐下。
一个圆脸小丫头唤鱼儿的上了茶来便退了出去,屋里一时只剩下花娘和张氏二人。
花娘不知道张氏这般是要做何,忽而听得张氏道:“还不出来么。”
只见那围屏后面转出个青衫娘子。
别无它饰,一头长发只拿了根白玉簪子束将起来,又垂了根长绦白练似的垂在脑后。
那人眉眼细细地延展,看起来温婉可人,与张氏有那么几分相似,一开口便知道是个爽朗人。
“这便是我那外甥媳妇么,真是个花一样的人儿呢。”
趁着花娘打量她的时候,那人也一径打量着花娘,笑眉笑眼,露出月牙样的一排洁白珠齿。
张氏招呼她与花娘隔着小几一同坐在床上,自己站着上了一回茶挨着花娘坐下,指着那青衫娘子笑说着。
“这是我那娘家的小妹,今儿为看新媳妇厚着脸来这儿蹭饭来啦。”
花娘笑着叫了声“小姨。”
那青衫娘子笑应了一声,跟着指着张氏笑骂。
“好没脸的人,把我拉过来还藏在这地方,生怕叫人看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做些什么勾当呢,今儿个我可是背着夫家人过来的,倘回去了还得解释着,若不是看在外甥媳妇份上,就这样苦累差事,你白请我山珍海味我都不稀罕的。”
“哎哟喂,瞧这一番编排,赖皮猴儿,且把我教给你的事做好了,好多着呢。”
张氏拿指头点在那张二娘子额头上,连连作着揖。
花娘看着姐妹俩笑闹,正自觉地好笑,又见张氏止了笑转过来拉着她的手。
张氏略带抱歉地说着:“原该叫你早些回去歇息着,可我今儿个听妈那样问你,又见你回的含糊,想是姑娘家没好意思明说,今儿早上吉祥拿上来那条帕子我也瞧见了的,怎的流了那样多的血?可是那里还痛?现下感觉如何了?”
花娘没想到这事又被提起了,心里知道这也做不得解释。
又见张氏却是一脸关怀,心里头也暖上几分,寻思着还是要想个万全顺溜的话圆过去才好。
这么一琢磨在那两人眼里就看做了犹豫,张氏只当这新妇当真是有隐情的,暗自庆幸留意着问了一问。
那张氏二娘也是心思巧妙,眼珠儿一转笑开来。
“哎哟哟,好姐姐,你这般问她真是让人家害臊了呀,你那连珠炮似的一串儿问出来叫她怎么答好呢。”
花娘暗出一口气,有了台阶顺着下,马上从善如流地做出一副女儿家羞意来。
“原是我莽撞了。”
张氏这才恍然大悟,抚着额头连连笑道。
“你也莫见怪,这事可是要紧事,万万马虎不得,若是不提防伤毁了身子,以后落下了病根那就麻烦得很,你婆婆也是这个意思,想着要找个靠得住的女大夫瞧一瞧。”
张氏说着又指了指对面饮茶的张二娘子。
“你姨夫是府上常驻的吴大夫,医术很是了得,你小姨自打嫁过去,也对这方面很是有研究,有时候甚至能独当一面的,对女儿家这方面的问题自是不在话下,你且不必担心,我是借着今儿个宴请的由头,悄悄地找了她来的,你在我这屋里暗暗地查检一下,对症下药防患未然也是好的。”
花娘看着张氏,她脸上的关怀之意到底是做不得假的,心下不由暗叹。
怪不得储秀这么敬爱这个不管事的小娘,难为她能想的这样周到。
看着张氏一脸殷切,花娘万不忍心拂了她一番好意,便伸出手来温声道:“如此,多谢小娘挂心,便劳烦小姨给儿看一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没必要替高晋轩那厮遮掩什么。
不过是新婚之夜没有圆房而已,想来就是被张氏知道了,以她的性子也不会漏出去。
张家小姨摸着花娘的脉把了半天,越摸眉头皱的越紧,张氏一边瞧着不对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吗?”
张家小姨被张氏这么一问,原本犹疑不定的神色突然严肃起来。
她看了花娘一眼张口欲言,最后只是在张氏耳边轻轻说了一句什么便罢了。
张氏听完就是一愣,还待细问,张家小姨便道了辞。
“罢了,这是你家的事,旁的便问侄媳妇吧,唉。”
说完便出去了,张氏坐在那里愣了一晌。
她看着花娘脱口问道:“好孩子,你与我实说,昨夜你与晋哥儿不曾,不曾......”
花娘见她这个反应,便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了。
当下垂目说道:“小娘莫怪儿,是儿让郎君不满意了,昨夜郎君揭了儿的头帕,只坐了坐便走了。”
张氏讷讷道:“那,那血是怎么回事?”
“回小娘,若不那样做,今后叫儿如何在府中自处啊。”
说到这里,花娘几乎有些哽咽起来,配着这般神情,又是特有的柔弱嗓音。
此时的花娘整个人都是一番凄楚之意,叫人见了不得不心生怜意。
张氏忍不住拉起花娘的手揉了揉,心疼得不行。
“好孩子,哪里是你的错,是我那不成器的孩子糊涂了,你莫怕,以后小娘给你撑腰。”
花娘只是垂首不语,她心知张氏在高府根本不管事,又要如何给她撑腰?
待到回了房,日头已有些偏西。
高晋轩不在屋里,前院里在摆宴,此时他估计还在前头照应。
至于在他老子那里得了什么苦头,花娘也懒得去想。
她折腾了大半天也是累极了,只一径儿回了屋,进去里间往一方小榻上倚上去,便再也不想动弹。
巧儿给上了杯茶,见她恹恹地打着瞌睡便悄声退了出去。
昨晚装扮得华丽鲜艳的一室绯红,现下都已经撤下了。
只床帐子八搭晕的锦红罗帐还在,那真红百花孔雀盘毯另换了茶色溜红滚边百花毯密拢拢铺在脚下。
储秀嫁过来统共带了一个贴身使唤丫头巧儿,另带一个从小照顾她的乳娘阮妈妈过来养老。
旁的便是陪嫁嫁妆了。
足有十六个半人高的大红漆木箱子,整齐地排在旁边小库房里还未收点,其余朱漆橱柜箱笼镜台一应俱全。
此时花娘已是累极,软软地靠在软垫子上也懒得去查看。
就在将睡欲睡之时,忽听得外间巧儿同谁说着话。
花娘寻思着莫不是那边哪位奶奶遣了人来,便撑着起来略略顺了头发出去瞧了一眼。
却见两个俏生生的小丫头各自捧着个大锦盒子。
走在当先的是个青衫小褶裙的圆脸丫头,正是张氏那里的鱼儿。
巧儿笑嘻嘻地接了东西,时不时还与她们说上两句。
见花娘出来,两个丫头规规矩矩行了礼。
“娘子安,奶奶差我和金蝉儿送了些日常家用过来,还说若娘子还差个什么东西就说,不要拘着礼数,还说,还说以后金蝉儿就跟着巧儿姐姐一起服侍娘子了,还说……”
鱼儿绷着脸努力地想着张氏交代给她的话是否还有遗漏,一张小脸有些微微的发红。
“娘子安,奴婢金蝉儿,张大奶奶怕巧儿姐姐一个人伺候娘子不周到,和姑奶奶商量了就问太母讨了奴婢来,太母常夸奴婢聪明伶俐的,奴婢以后就跟着娘子了。”
那有着微微尖下巴的金蝉儿早已耐不住鱼儿慢性子,鱼儿还没说完她便清清脆脆地说开了。
老太太只当她是不好意思明说,又见她面上粉黛不施很是素淡,更显柔弱几分。
思量着到底还是该找个正儿八经的大夫来瞧上一瞧,不然以后落下个病根就不好了。
“你新嫁进府里来,有什么委屈只管说就是,莫折毁自己,晋哥儿那番作为我们心里有数,自有他老子收拾他,你莫怕他,老婆子给你撑腰就是。”
“劳太母婆婆挂心了,儿并不觉委屈,想是儿伺候不周才让夫君那样的,儿不求多的,只盼着天天陪着太母婆婆多粘些福气。”听老太太那样说,且不管是为了高家的名声还是当真体恤新妇,花娘心里也暖了几分,照着一一地答了。
“莫怪你姑妈,她向来这样脾气,今日这般原不是为难你,却是为了与我拌嘴来着。”
“儿不敢的,姑娘心直口快,又聪明干练,听说把府里一应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儿十分佩服呢。”
刚被高敏拿话噎了一回,花娘也提高了警惕,说话自然拣圆润的说,将母女俩都奉承了一遍,应该出不了错的。
“哎哟这秀丫头,一张嘴儿巧得不得了,比我那敏丫头讨喜多啦!”
果然一席话说得老太太分外受用,整个人越发的慈祥起来。
她看着这个孙媳妇也是越发满意,屋里其他女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活泛了许多。
这边厢老太太执着花娘的手还待再问些个其他的。
外边彩珠传话来说宾客亲戚都来得差不多了,前边姑奶奶派人来问问可好摆宴了。
老太太问了时辰,吉祥瞧了来说巳时刚过一刻,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一屋子人,簇拥着往前边大院去了。
这婚迎嫁娶也有一套繁琐礼数在。
三书六礼为前礼,嫁娶洞房为正礼,后礼便是这第二日拜见舅姑,大宴宾朋。
储秀自嫁过来才过了成婚礼,只有等到三月过后行了庙见之礼才算得上是高府的人,是为成妇礼。
那时名字才能写进族谱。
所以她现在还只算半个高家人,因而这宴席自是不必她去操心,只要走个过场便可以了。
晌午一过,花娘跟着长辈们伺候那边老太太用过饭,告了辞一出来就被张氏拉去了东院她的厢房里。
婆媳俩进了里间,一应丫头使唤都在外间候着。
屋里一片素淡安详之意。
有尊菩萨小像供在壁龛里,边上一墩油亮的红漆木鱼,挂着一串鸽蛋大的金丝楠木佛珠,下垂一条金线绦的璎珞。
还不待细看,张氏拉了花娘在倚翠屏的十字连方罗汉床上挨着坐下。
一个圆脸小丫头唤鱼儿的上了茶来便退了出去,屋里一时只剩下花娘和张氏二人。
花娘不知道张氏这般是要做何,忽而听得张氏道:“还不出来么。”
只见那围屏后面转出个青衫娘子。
别无它饰,一头长发只拿了根白玉簪子束将起来,又垂了根长绦白练似的垂在脑后。
那人眉眼细细地延展,看起来温婉可人,与张氏有那么几分相似,一开口便知道是个爽朗人。
“这便是我那外甥媳妇么,真是个花一样的人儿呢。”
趁着花娘打量她的时候,那人也一径打量着花娘,笑眉笑眼,露出月牙样的一排洁白珠齿。
张氏招呼她与花娘隔着小几一同坐在床上,自己站着上了一回茶挨着花娘坐下,指着那青衫娘子笑说着。
“这是我那娘家的小妹,今儿为看新媳妇厚着脸来这儿蹭饭来啦。”
花娘笑着叫了声“小姨。”
那青衫娘子笑应了一声,跟着指着张氏笑骂。
“好没脸的人,把我拉过来还藏在这地方,生怕叫人看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做些什么勾当呢,今儿个我可是背着夫家人过来的,倘回去了还得解释着,若不是看在外甥媳妇份上,就这样苦累差事,你白请我山珍海味我都不稀罕的。”
“哎哟喂,瞧这一番编排,赖皮猴儿,且把我教给你的事做好了,好多着呢。”
张氏拿指头点在那张二娘子额头上,连连作着揖。
花娘看着姐妹俩笑闹,正自觉地好笑,又见张氏止了笑转过来拉着她的手。
张氏略带抱歉地说着:“原该叫你早些回去歇息着,可我今儿个听妈那样问你,又见你回的含糊,想是姑娘家没好意思明说,今儿早上吉祥拿上来那条帕子我也瞧见了的,怎的流了那样多的血?可是那里还痛?现下感觉如何了?”
花娘没想到这事又被提起了,心里知道这也做不得解释。
又见张氏却是一脸关怀,心里头也暖上几分,寻思着还是要想个万全顺溜的话圆过去才好。
这么一琢磨在那两人眼里就看做了犹豫,张氏只当这新妇当真是有隐情的,暗自庆幸留意着问了一问。
那张氏二娘也是心思巧妙,眼珠儿一转笑开来。
“哎哟哟,好姐姐,你这般问她真是让人家害臊了呀,你那连珠炮似的一串儿问出来叫她怎么答好呢。”
花娘暗出一口气,有了台阶顺着下,马上从善如流地做出一副女儿家羞意来。
“原是我莽撞了。”
张氏这才恍然大悟,抚着额头连连笑道。
“你也莫见怪,这事可是要紧事,万万马虎不得,若是不提防伤毁了身子,以后落下了病根那就麻烦得很,你婆婆也是这个意思,想着要找个靠得住的女大夫瞧一瞧。”
张氏说着又指了指对面饮茶的张二娘子。
“你姨夫是府上常驻的吴大夫,医术很是了得,你小姨自打嫁过去,也对这方面很是有研究,有时候甚至能独当一面的,对女儿家这方面的问题自是不在话下,你且不必担心,我是借着今儿个宴请的由头,悄悄地找了她来的,你在我这屋里暗暗地查检一下,对症下药防患未然也是好的。”
花娘看着张氏,她脸上的关怀之意到底是做不得假的,心下不由暗叹。
怪不得储秀这么敬爱这个不管事的小娘,难为她能想的这样周到。
看着张氏一脸殷切,花娘万不忍心拂了她一番好意,便伸出手来温声道:“如此,多谢小娘挂心,便劳烦小姨给儿看一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没必要替高晋轩那厮遮掩什么。
不过是新婚之夜没有圆房而已,想来就是被张氏知道了,以她的性子也不会漏出去。
张家小姨摸着花娘的脉把了半天,越摸眉头皱的越紧,张氏一边瞧着不对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吗?”
张家小姨被张氏这么一问,原本犹疑不定的神色突然严肃起来。
她看了花娘一眼张口欲言,最后只是在张氏耳边轻轻说了一句什么便罢了。
张氏听完就是一愣,还待细问,张家小姨便道了辞。
“罢了,这是你家的事,旁的便问侄媳妇吧,唉。”
说完便出去了,张氏坐在那里愣了一晌。
她看着花娘脱口问道:“好孩子,你与我实说,昨夜你与晋哥儿不曾,不曾......”
花娘见她这个反应,便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了。
当下垂目说道:“小娘莫怪儿,是儿让郎君不满意了,昨夜郎君揭了儿的头帕,只坐了坐便走了。”
张氏讷讷道:“那,那血是怎么回事?”
“回小娘,若不那样做,今后叫儿如何在府中自处啊。”
说到这里,花娘几乎有些哽咽起来,配着这般神情,又是特有的柔弱嗓音。
此时的花娘整个人都是一番凄楚之意,叫人见了不得不心生怜意。
张氏忍不住拉起花娘的手揉了揉,心疼得不行。
“好孩子,哪里是你的错,是我那不成器的孩子糊涂了,你莫怕,以后小娘给你撑腰。”
花娘只是垂首不语,她心知张氏在高府根本不管事,又要如何给她撑腰?
待到回了房,日头已有些偏西。
高晋轩不在屋里,前院里在摆宴,此时他估计还在前头照应。
至于在他老子那里得了什么苦头,花娘也懒得去想。
她折腾了大半天也是累极了,只一径儿回了屋,进去里间往一方小榻上倚上去,便再也不想动弹。
巧儿给上了杯茶,见她恹恹地打着瞌睡便悄声退了出去。
昨晚装扮得华丽鲜艳的一室绯红,现下都已经撤下了。
只床帐子八搭晕的锦红罗帐还在,那真红百花孔雀盘毯另换了茶色溜红滚边百花毯密拢拢铺在脚下。
储秀嫁过来统共带了一个贴身使唤丫头巧儿,另带一个从小照顾她的乳娘阮妈妈过来养老。
旁的便是陪嫁嫁妆了。
足有十六个半人高的大红漆木箱子,整齐地排在旁边小库房里还未收点,其余朱漆橱柜箱笼镜台一应俱全。
此时花娘已是累极,软软地靠在软垫子上也懒得去查看。
就在将睡欲睡之时,忽听得外间巧儿同谁说着话。
花娘寻思着莫不是那边哪位奶奶遣了人来,便撑着起来略略顺了头发出去瞧了一眼。
却见两个俏生生的小丫头各自捧着个大锦盒子。
走在当先的是个青衫小褶裙的圆脸丫头,正是张氏那里的鱼儿。
巧儿笑嘻嘻地接了东西,时不时还与她们说上两句。
见花娘出来,两个丫头规规矩矩行了礼。
“娘子安,奶奶差我和金蝉儿送了些日常家用过来,还说若娘子还差个什么东西就说,不要拘着礼数,还说,还说以后金蝉儿就跟着巧儿姐姐一起服侍娘子了,还说……”
鱼儿绷着脸努力地想着张氏交代给她的话是否还有遗漏,一张小脸有些微微的发红。
“娘子安,奴婢金蝉儿,张大奶奶怕巧儿姐姐一个人伺候娘子不周到,和姑奶奶商量了就问太母讨了奴婢来,太母常夸奴婢聪明伶俐的,奴婢以后就跟着娘子了。”
那有着微微尖下巴的金蝉儿早已耐不住鱼儿慢性子,鱼儿还没说完她便清清脆脆地说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