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外头,天才刚刚放亮,虽已是五月里,但这大清早的仍有些清冷。
花娘由巧儿和金蝉儿陪着一路慢慢走出小院。
过了那月洞小门,见到花格墙边一大簇的玫瑰一溜排开。
时节尚早,密密拢拢的花丛里只零星开着几朵,其他的仍裹着骨朵儿,却也依旧有些淡淡的甜香萦绕其间。
花娘瞧着心里十分欢喜。
想起昨日见礼时也是走过这里的,只是当时心绪不宁,竟不曾注意过此处还有这般景象。
瞧着那一丛玫瑰,花娘心里一动,不由问道:“这玫瑰开的极好,我想摘一些做胭脂用,却不知是哪个在打理。”
房里那些脂粉她自然看不上眼,外面买的也不见得多好,如今看见了这一大丛玫瑰,心里却是有了法子。
金蝉儿是府里的人,知道府上的人情事故。
她见花娘喜欢,笑着回道:“娘子不知,府上虽是姑奶奶主事,但是西院里姚奶奶也有些管事的,因为姚奶奶身子不大好,所以手上差事大多比较轻省,这府上打理草木花卉摆景的人都由姚奶奶管着,所以娘子若是喜欢,只管去与姚奶奶说说便是的。”
这姚奶奶说的自然便是高晋轩的婶婶,二房的姚氏了。
储秀的记忆里对这个婶婶的印象比较模糊,毕竟不是东院的人,到底不甚亲近的。
花娘想起那日初见此人时,眉眼俱笑的一副慈祥模样,瞧着似是个和气人。
与那冷脸爱呛人的姑妈比起来可讨喜多了。
若与她提一提这玫瑰花的事,兴许她会同意。
思及此,花娘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行至廊庑下,花娘往西边瞧一眼,忽想起昨日见到的与高敏说话的那个郎君,心头一动。
莫非,他便是刘珩?
是了!
高敏嫁的夫家便是姓刘,而那时所见的郎君与高敏相谈甚欢,瞧着是亲家人。
想来他便是高敏那年纪轻轻的小叔子刘珩了。
想到昨日高晋轩那些话,又想起储秀与刘珩要命的那一次纠葛,一时心里有些烦乱,理不清头绪。
如若真是他,那么与储秀“通奸”之人便是这个叫刘珩的人了。
看高敏同刘珩谈话的神情,想是她对这个小叔子还是很看顾的。
若是高敏害了储秀,那断不会拿刘珩出来顶锅,如此说来,陷害储秀的另有其人?
一路思量着已是到了张氏那里,却见张氏早已起了,梳洗完毕此时正念着佛打发时间。
“小娘起得这样早么,儿却是来晚了。”
花娘笑着与张氏见了礼。
“我每日要做早课,习惯了的,你不必起得这样早,那边太母还未曾起来。”
张氏见花娘来了便笑着拉了她去榻上挨着一起坐着说话。
这时一个天青小袄的的丫头上了茶,也是个圆圆的脸儿,名唤珠儿。
花娘接了茶,抿了一口,又听张氏说道:“我原见你第一眼便觉得你是个好的,还是我们家里亏待你些,你的爹爹与我们阿郎是至交,他将你托给了我们家,却不想晋哥儿那样糊涂。”
花娘想起储秀的父亲储文隽,却是记不大清楚模样了。
只知道他是常年在外忙碌的,几年前出海时遭了不测,只留下唯一的孤女储秀无所依靠。
好在她爹储文隽为她早早做了打算。
在储文隽去了以后,家产分了一部分给亡妻的兄弟,也就是储秀的舅舅。
储秀则在守孝期满后带着剩下的家产嫁入了高家,做了高晋轩的妻。
张氏见花娘突然沉默起来,以为是提到她的爹爹一时伤心,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怜惜来。
她有些心疼的拉了她的手柔声道:“好孩子,不去想那些,以后我们家是你的夫家,也是你的娘家了,若晋哥儿或者旁的什么人再欺负你,小娘会给你撑腰的。”
花娘看着张氏,她柔顺慈爱的眼眸里情真意切是做不得假的,一时心里有些感动。
原来在这样的宅子里,竟当真是有这般纯良之人的。
这个出身并不高的女子,在这深深的庭院,竟似那佛莲般不染尘埃。
若真有前世今生,她可是佛前那一株菩提呢?
花娘忽然又记起方才走在廊下想到的事,想着张氏似是个可以交心的人,她便打算试探一番。
“昨日里瞧见姑妈与一个郎君在说话,委实让儿吃了一惊,想不到姑妈那般冷淡的模样,笑起来也是那般爽朗的。”
张氏闻言不由一愣,随即恍然,霎时笑起来。
“我大概知道了,你说的便是刘家二郎刘珩了,那是她夫君的亲兄弟,因你入门设宴这一回,他来吃喜酒的,昨儿我们还在前头见过。”
说到这里,张氏忍不住有些慨叹。
“原还是个小孩子,却是会讨人喜欢的,又肯上进读书,比我们晋哥儿好,你姑娘把他也当亲兄弟一般,很是喜欢。”
心头记挂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证实,花娘反倒不是那么震惊了,只是有些若有所思。
然不及细想,便听得张氏悠悠叹息一声,有些惋惜地说着。
“你才进门,许多事情不清楚,你姑妈原本也是个活泼和善的,只是后来她那夫君去了,她打定了主意守寡,又帮着家里操心大小事,渐渐地养成了这么个性子,然而人却是极好的。”
花娘见张氏说到这里便停了,一时细细琢磨起来,越发觉得奇怪。
就比如这管家大权,如何交到了高敏手里?
虽说高府不比侯门望族,但一天天进出支取的用处也是不在少数。
其中有多少人掺进去就有多少关节处的油水可捞,其间的名目款数又有多少的机巧可取。
花娘自小长在蟠云楼里,什么样的人情世故没有见过?
掌管中馈一事看似劳累,却实打实的是个肥差,多少人不想要?
高敏虽住回了家里,但到底是打发出去的女儿。
且不说张氏温软管不了事,还有二房里姚氏在的,这个姚氏似是精明的人物,难道管不了家?
怎的就轮到了高敏?
莫非,当真是老太太疼爱女儿的缘故,还是姚氏也是个淡泊的性子?
思来想去总不得要领,花娘心中暗叹一声。
终归是初来乍到,对这府里的事知之甚少。
她看一眼坐在旁边的张氏,还是咽下了话头,毕竟有些话却也不好直接去问出来的。
一来显得唐突,二来以张氏这般的性情,她未必会知晓,就算是知晓了。
这时,珠儿进来提醒一声,原来已是辰时到了,估摸着那边老太太也醒了,二人便相携着一路说说笑笑的往主院行去。
拐过一个角门便是主院,两棵大大的桂花树老远便瞧见了。
上了三层小石阶,迎面一个杏红小袄的俏丫头笑嘻嘻的打了帘子瞧着花娘和张氏一行人。
“如意?”
花娘有些迟疑,想着昨儿个也是如意来打的帘子。
“嘻嘻,娘子猜错啦,是吉祥呐!”
却见那俏丫头霎时笑了开来,声音一应儿的清脆,好不爽利。
花娘愣了一下,不由觉得好笑。
想起初见吉祥时,那一应的举止言行,都是严肃端谨的,偶尔如今日里这般巧灵巧样的,瞧着倒让人喜欢些。
“啊呀,你这鬼精灵的,与如意时常穿一样儿的衣裳,做一样儿的打扮,几不曾连声音也一样,妈也容你们这样玩闹。”
张氏在一边笑骂一声,又道:“以前总是如意来打帘子迎人,为何今日竟是你来了?”
若说高敏是个铁面冷脸的人物,张氏便是与她全然相反的一个人。
她向来在府上人缘极好,一众的下人们都与她亲近些,那吉祥见张氏发问,连连作揖。
“我的好奶奶,昨日刚与太母打了个赌,说今日我在这里打帘子,只要谁能认出我是吉祥来,我便输了。”
花娘一行人听了都笑开了来,张氏更是抚着额头倚在珠儿身上笑得直喘。
“啊呀呀,妈这回岂不是要吃大亏了?你这个样儿谁能瞧得出来呢?”
吉祥还未答话,那帘子后头又钻出个瓜子脸的大眼睛丫头,笑嘻嘻的回了话。
“奶奶有所不知了,吉祥姐姐今日早已输了一回,姑奶□□一个来,一眼就认出来了。”
那说话的正是老太太房里另一个丫头金钏儿。
吉祥把嘴一撇,很不愿意金钏儿来拆她的台。
然而又无法反驳她,没奈何把一张脸儿憋得透红,瞧着娇俏可爱,直逗得一干人笑得前仰后合。
及至进了里间,果见一个与吉祥一样打扮的丫头,可不就是那如意了。
一屋子人,围坐在一个大红木桌边上玩叶子戏,高敏和老太太坐在一起,边上屋里几个丫头坐着凑人数。
忽听老太太一声笑呼。
“老婆子我今儿手气好得很,外头吉祥还欠着我的钱,你们这一个个的也还该我的,如意快与我算算,这有多少了?”
如意笑着拿了手边一个小小的玉珠子金算盘拨起账来。
此时老太太只草草绾了头发,连抹额都未戴,里头一件绛紫罗锦大衫,外罩一件栗色背金百花长袖对襟大褙,别无它饰。
想是一早起来略略梳洗了就张罗着玩起了牌。
想不到竟有人爱牌戏痴到了这般程度!
“哎哟,瞧这是谁来了!”
花娘和张氏见老太太正玩得高兴,打算站在一边看着,却是老太太一眼就瞧见了她们。
她笑着招呼两人一起来玩牌,旁边的丫头忙给让座。
如意和金钏儿拉二人入席,花娘和张氏二人寒暄着坐下了。
一时热闹起来,而坐在老太太边上的高敏仍只是瞧着手里头的牌不作理会。
“呀,原来你们都到了的,看来今儿我来晚了呢。”
这时一个细细地声音传来,只见一个美妇人从那屏风架子后转出来,笑吟吟地说着,原来是姚氏来了。
花娘见她着一袭紫棠红衫裙,衬得皮肤越发的白。
姚氏头上坠着一支四蝶点翠银步摇,随着浅浅的步子一颤一颤的。
“我说呢,妈今儿手气恁般好,原来是把吉祥放在门外头招彩头去了。”
姚氏走到老太太旁边往她手里的牌上瞧了一眼,笑了一声,说罢看一眼花娘。
“可得趁着今儿财神爷眷顾,妈连新媳妇的钱也要赢了来才是。”
一席话直让满屋子人笑个不住。
却见姚氏说得一本正经,脸上只是柔柔地一分笑意。
花娘见之不由莞尔。
这世间总有些妙人,不管说什么话,都是恰到好处的,姚氏倒也是个心思灵透的人。
花娘由巧儿和金蝉儿陪着一路慢慢走出小院。
过了那月洞小门,见到花格墙边一大簇的玫瑰一溜排开。
时节尚早,密密拢拢的花丛里只零星开着几朵,其他的仍裹着骨朵儿,却也依旧有些淡淡的甜香萦绕其间。
花娘瞧着心里十分欢喜。
想起昨日见礼时也是走过这里的,只是当时心绪不宁,竟不曾注意过此处还有这般景象。
瞧着那一丛玫瑰,花娘心里一动,不由问道:“这玫瑰开的极好,我想摘一些做胭脂用,却不知是哪个在打理。”
房里那些脂粉她自然看不上眼,外面买的也不见得多好,如今看见了这一大丛玫瑰,心里却是有了法子。
金蝉儿是府里的人,知道府上的人情事故。
她见花娘喜欢,笑着回道:“娘子不知,府上虽是姑奶奶主事,但是西院里姚奶奶也有些管事的,因为姚奶奶身子不大好,所以手上差事大多比较轻省,这府上打理草木花卉摆景的人都由姚奶奶管着,所以娘子若是喜欢,只管去与姚奶奶说说便是的。”
这姚奶奶说的自然便是高晋轩的婶婶,二房的姚氏了。
储秀的记忆里对这个婶婶的印象比较模糊,毕竟不是东院的人,到底不甚亲近的。
花娘想起那日初见此人时,眉眼俱笑的一副慈祥模样,瞧着似是个和气人。
与那冷脸爱呛人的姑妈比起来可讨喜多了。
若与她提一提这玫瑰花的事,兴许她会同意。
思及此,花娘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行至廊庑下,花娘往西边瞧一眼,忽想起昨日见到的与高敏说话的那个郎君,心头一动。
莫非,他便是刘珩?
是了!
高敏嫁的夫家便是姓刘,而那时所见的郎君与高敏相谈甚欢,瞧着是亲家人。
想来他便是高敏那年纪轻轻的小叔子刘珩了。
想到昨日高晋轩那些话,又想起储秀与刘珩要命的那一次纠葛,一时心里有些烦乱,理不清头绪。
如若真是他,那么与储秀“通奸”之人便是这个叫刘珩的人了。
看高敏同刘珩谈话的神情,想是她对这个小叔子还是很看顾的。
若是高敏害了储秀,那断不会拿刘珩出来顶锅,如此说来,陷害储秀的另有其人?
一路思量着已是到了张氏那里,却见张氏早已起了,梳洗完毕此时正念着佛打发时间。
“小娘起得这样早么,儿却是来晚了。”
花娘笑着与张氏见了礼。
“我每日要做早课,习惯了的,你不必起得这样早,那边太母还未曾起来。”
张氏见花娘来了便笑着拉了她去榻上挨着一起坐着说话。
这时一个天青小袄的的丫头上了茶,也是个圆圆的脸儿,名唤珠儿。
花娘接了茶,抿了一口,又听张氏说道:“我原见你第一眼便觉得你是个好的,还是我们家里亏待你些,你的爹爹与我们阿郎是至交,他将你托给了我们家,却不想晋哥儿那样糊涂。”
花娘想起储秀的父亲储文隽,却是记不大清楚模样了。
只知道他是常年在外忙碌的,几年前出海时遭了不测,只留下唯一的孤女储秀无所依靠。
好在她爹储文隽为她早早做了打算。
在储文隽去了以后,家产分了一部分给亡妻的兄弟,也就是储秀的舅舅。
储秀则在守孝期满后带着剩下的家产嫁入了高家,做了高晋轩的妻。
张氏见花娘突然沉默起来,以为是提到她的爹爹一时伤心,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怜惜来。
她有些心疼的拉了她的手柔声道:“好孩子,不去想那些,以后我们家是你的夫家,也是你的娘家了,若晋哥儿或者旁的什么人再欺负你,小娘会给你撑腰的。”
花娘看着张氏,她柔顺慈爱的眼眸里情真意切是做不得假的,一时心里有些感动。
原来在这样的宅子里,竟当真是有这般纯良之人的。
这个出身并不高的女子,在这深深的庭院,竟似那佛莲般不染尘埃。
若真有前世今生,她可是佛前那一株菩提呢?
花娘忽然又记起方才走在廊下想到的事,想着张氏似是个可以交心的人,她便打算试探一番。
“昨日里瞧见姑妈与一个郎君在说话,委实让儿吃了一惊,想不到姑妈那般冷淡的模样,笑起来也是那般爽朗的。”
张氏闻言不由一愣,随即恍然,霎时笑起来。
“我大概知道了,你说的便是刘家二郎刘珩了,那是她夫君的亲兄弟,因你入门设宴这一回,他来吃喜酒的,昨儿我们还在前头见过。”
说到这里,张氏忍不住有些慨叹。
“原还是个小孩子,却是会讨人喜欢的,又肯上进读书,比我们晋哥儿好,你姑娘把他也当亲兄弟一般,很是喜欢。”
心头记挂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证实,花娘反倒不是那么震惊了,只是有些若有所思。
然不及细想,便听得张氏悠悠叹息一声,有些惋惜地说着。
“你才进门,许多事情不清楚,你姑妈原本也是个活泼和善的,只是后来她那夫君去了,她打定了主意守寡,又帮着家里操心大小事,渐渐地养成了这么个性子,然而人却是极好的。”
花娘见张氏说到这里便停了,一时细细琢磨起来,越发觉得奇怪。
就比如这管家大权,如何交到了高敏手里?
虽说高府不比侯门望族,但一天天进出支取的用处也是不在少数。
其中有多少人掺进去就有多少关节处的油水可捞,其间的名目款数又有多少的机巧可取。
花娘自小长在蟠云楼里,什么样的人情世故没有见过?
掌管中馈一事看似劳累,却实打实的是个肥差,多少人不想要?
高敏虽住回了家里,但到底是打发出去的女儿。
且不说张氏温软管不了事,还有二房里姚氏在的,这个姚氏似是精明的人物,难道管不了家?
怎的就轮到了高敏?
莫非,当真是老太太疼爱女儿的缘故,还是姚氏也是个淡泊的性子?
思来想去总不得要领,花娘心中暗叹一声。
终归是初来乍到,对这府里的事知之甚少。
她看一眼坐在旁边的张氏,还是咽下了话头,毕竟有些话却也不好直接去问出来的。
一来显得唐突,二来以张氏这般的性情,她未必会知晓,就算是知晓了。
这时,珠儿进来提醒一声,原来已是辰时到了,估摸着那边老太太也醒了,二人便相携着一路说说笑笑的往主院行去。
拐过一个角门便是主院,两棵大大的桂花树老远便瞧见了。
上了三层小石阶,迎面一个杏红小袄的俏丫头笑嘻嘻的打了帘子瞧着花娘和张氏一行人。
“如意?”
花娘有些迟疑,想着昨儿个也是如意来打的帘子。
“嘻嘻,娘子猜错啦,是吉祥呐!”
却见那俏丫头霎时笑了开来,声音一应儿的清脆,好不爽利。
花娘愣了一下,不由觉得好笑。
想起初见吉祥时,那一应的举止言行,都是严肃端谨的,偶尔如今日里这般巧灵巧样的,瞧着倒让人喜欢些。
“啊呀,你这鬼精灵的,与如意时常穿一样儿的衣裳,做一样儿的打扮,几不曾连声音也一样,妈也容你们这样玩闹。”
张氏在一边笑骂一声,又道:“以前总是如意来打帘子迎人,为何今日竟是你来了?”
若说高敏是个铁面冷脸的人物,张氏便是与她全然相反的一个人。
她向来在府上人缘极好,一众的下人们都与她亲近些,那吉祥见张氏发问,连连作揖。
“我的好奶奶,昨日刚与太母打了个赌,说今日我在这里打帘子,只要谁能认出我是吉祥来,我便输了。”
花娘一行人听了都笑开了来,张氏更是抚着额头倚在珠儿身上笑得直喘。
“啊呀呀,妈这回岂不是要吃大亏了?你这个样儿谁能瞧得出来呢?”
吉祥还未答话,那帘子后头又钻出个瓜子脸的大眼睛丫头,笑嘻嘻的回了话。
“奶奶有所不知了,吉祥姐姐今日早已输了一回,姑奶□□一个来,一眼就认出来了。”
那说话的正是老太太房里另一个丫头金钏儿。
吉祥把嘴一撇,很不愿意金钏儿来拆她的台。
然而又无法反驳她,没奈何把一张脸儿憋得透红,瞧着娇俏可爱,直逗得一干人笑得前仰后合。
及至进了里间,果见一个与吉祥一样打扮的丫头,可不就是那如意了。
一屋子人,围坐在一个大红木桌边上玩叶子戏,高敏和老太太坐在一起,边上屋里几个丫头坐着凑人数。
忽听老太太一声笑呼。
“老婆子我今儿手气好得很,外头吉祥还欠着我的钱,你们这一个个的也还该我的,如意快与我算算,这有多少了?”
如意笑着拿了手边一个小小的玉珠子金算盘拨起账来。
此时老太太只草草绾了头发,连抹额都未戴,里头一件绛紫罗锦大衫,外罩一件栗色背金百花长袖对襟大褙,别无它饰。
想是一早起来略略梳洗了就张罗着玩起了牌。
想不到竟有人爱牌戏痴到了这般程度!
“哎哟,瞧这是谁来了!”
花娘和张氏见老太太正玩得高兴,打算站在一边看着,却是老太太一眼就瞧见了她们。
她笑着招呼两人一起来玩牌,旁边的丫头忙给让座。
如意和金钏儿拉二人入席,花娘和张氏二人寒暄着坐下了。
一时热闹起来,而坐在老太太边上的高敏仍只是瞧着手里头的牌不作理会。
“呀,原来你们都到了的,看来今儿我来晚了呢。”
这时一个细细地声音传来,只见一个美妇人从那屏风架子后转出来,笑吟吟地说着,原来是姚氏来了。
花娘见她着一袭紫棠红衫裙,衬得皮肤越发的白。
姚氏头上坠着一支四蝶点翠银步摇,随着浅浅的步子一颤一颤的。
“我说呢,妈今儿手气恁般好,原来是把吉祥放在门外头招彩头去了。”
姚氏走到老太太旁边往她手里的牌上瞧了一眼,笑了一声,说罢看一眼花娘。
“可得趁着今儿财神爷眷顾,妈连新媳妇的钱也要赢了来才是。”
一席话直让满屋子人笑个不住。
却见姚氏说得一本正经,脸上只是柔柔地一分笑意。
花娘见之不由莞尔。
这世间总有些妙人,不管说什么话,都是恰到好处的,姚氏倒也是个心思灵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