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莹越笑越止不住,最后直接一手撑着桌子,一手安抚肚子。

    见温莹都快笑岔气了,念风只得上前帮她顺气:“您这是想到什么了?笑得这样厉害。刚刚还好好地说着两榜呢。”

    她不提还好,一提这个,温莹不禁又想笑。

    好容易忍住了,才道:“我还没出阁的时候,有一阵子,柳姝仪很羡慕我,每次见面,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问她,她又不肯说。后来,我实在不耐烦她那眼神了,才逼得她说实话。原来竟是她的丫鬟发现我身边大大小小的丫环都识字,她便羡慕我得宠,家里竟肯把这些人才给我。”

    “哈哈哈……她想要识字的人也不为别的,只为有人给她读话本儿。还想从我这里弄几个人走。她这人真是懒得连睁眼睛看字儿都嫌费劲儿。”

    “哈哈哈……谁曾想,她知道的那些识字的丫鬟,识的多是跟两榜美人有关的字,美人的名字、美人的名言、美人的好诗,只认得与这些相关的几个字,如何给她读话本儿!哈哈哈……”

    念风也想起来了,那段时间,她还以为自家小姐跟柳县君吵架了呢,私下里可没少担心,毕竟,不管从情感上还是从利益上来看,自家小姐失去柳县君的友谊都很可惜。好在她们之间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您还提从前呢。还不是您纵着小丫鬟们,允她们照着两榜学识字,说是跟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会觉得更容易。您怎么不说,把天下的珍宝制成带文字的图册,用来记字才容易呢。还有,在别人面前您都知道收着脾气,怎么对着柳县君就不知道收一收。也就柳县君脾气好,换个人早跟您翻脸了。”

    温莹美眸一瞪:“哼,也不知道那家伙私下里给了你多少好处,人家都不在这,你还向着她。”

    念风不接这话,只道:“您收到的这请帖是贵宾帖吧?能去皇家的小拍卖会的那个?罢了,我也是白问。要不是这个,柳县君也犯不着专门给您送来了。

    那普通的请帖,满京都有点儿身份、有点儿小钱的人只要去内务府登记下身份,十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份。

    桃花山那里的园林,平时可不让皇室以外的人进。既能趁着桃花宴去见识一番,说不定还能在那里遇上什么贵人或是发笔横财,只需十两银子就可能改变命运,多的是人愿意花这个钱呢。”

    温莹笑:“不错,柳姝仪送来的是贵宾帖。

    要说灵柳国有史以来谁最生财有道,当真非太祖莫属。

    建国后,太祖先利用民间对皇室的好奇心,向民间售卖以人像为主要内容的《仙姿榜》和《琼枝玉叶榜》,通过两榜大赚了一笔。后来,皇室人才辈出,两榜也多次改进,渐渐有了现今的格局。全国有资格售卖两榜图册的铺子不计其数,对皇室子弟感兴趣的有钱人更是不计其数。再加上两榜的持续更新。皇室的这一份财源就没断过。

    接着,太祖又推出桃花宴。举办这一个大规模的宴会就弄出许多名头。挣钱的点子一个接一个。单是贵宾帖这一项,只皇室宗亲有资格买,一份收个一两银子还说是意思一下收点儿纸张费和加工费呢。

    一两银子在普通百姓眼中不是小数目,在皇室宗亲这些贵人眼中可真真只是个很小的数目了,便是最落魄的宗亲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一张精致的贵宾帖又不在上面贴金贴银,能要多少纸张费和加工费?

    这笔钱挣得毫不费力。”

    念风点头:“是呢。再有,能拿着贵宾帖去的那个小拍卖会,各种宝物进进出出的,随便抽个成都是笔进项,还有什么鉴定费、鉴定文书费、各种茶水酒水食物的费用等。

    还有,桃花宴期间绣球会的桃花帖以及衍生而来的收藏用桃花帖和民用桃花帖,又是一项大收入。

    此外,桃花宴期间,桃花山上其他地方的各种买卖又能带来一笔收入。”

    温莹:“是啊。就说那桃花帖,桃花宴绣球会专用的桃花帖一份三十三两,收藏专用的桃花帖一份二十两,民间专用的桃花帖一份一两。自从太祖他老人家用灵桃把绣球会带得流行起来后,每届桃花宴的桃花帖都不愁卖。”

    念见附和:“可不是。自从绣球会问世以来,桃花帖可是为内务府印制局挣了不少钱。谁让绣球会的奖品灵桃美容养颜又助孕呢。偏偏桃花宴不是每年都有,且桃花宴绣球会的桃花帖限量,大家都想沾沾灵桃的喜气,买不到这个桃花帖,就失去了得灵桃的机会,退而求其次也行啊。”

    温莹叹:“商机无处不在,奈何不是谁都有太祖那般的慧根。”

    念风:“您这贵宾帖已经到手,说不定这几日就有那心里有数的人来探问消息了。”

    温莹无奈一笑:“谁让贵宾帖难得、小拍卖会上的东西又珍贵呢。

    若是那些东西别处能找得到还好。偏偏没人知道那些东西的来处,甚至在拍卖会上见到以前,大多数东西都是世人闻所未闻的。

    这不,有钱没帖又没门路的人才找到我这里,想让我看到什么宝物就帮他们买下来。

    若来的是一般人,拒绝也就拒绝了。

    若是姻亲、通家之好,怎么着都是错。

    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我怎么知道对他们而言什么样的才是宝物!”

    念风颇能理解她:“可不是,能炼制绝品武器的稀有矿石在有的人看来是宝物,见之心喜,只要买它不需要倾家荡产,那就得争一争;可是在医者眼中,从未见过的灵药才是宝物,矿石虽然珍贵,但于医者无用,再有钱都不愿花在它上面。”

    温莹叹:“该拒绝还是得拒绝,与其帮他们花了钱又落埋怨,甚至被要求赔钱,不如一开始就接下他们的埋怨,免得有金钱牵涉在里面,大家纠缠不清。唉,我因为这个,都消耗了多少情分了。

    每次桃花宴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我是期待着去涨涨见识、散散心的。但这个时候总免不了一些烦心事。

    算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总还有一二事如意。”

    念风:“是呢,想点儿高兴的事。贺家如今没有适龄的小姐少爷,倒是不必您费心绣球会桃花帖的事。”

    温莹忆起从前,不禁释然而笑:“今年应该不会有人来找我帮忙了。正巧我还没生孩子,人家还怕我帮了忙却要灵桃做报酬呢。

    记得以前有一家贺家的亲戚,家中有适婚年龄的小姐正好赶上了桃花宴,就想去绣球会碰碰运气。知道我跟柳县君有交情,就想让我走柳县君的门路,让内务府给他家的绣球会桃花帖尽量场次靠中间一些。免得时间太靠前或靠后了让受邀人退缩,到时候场面不好看。”

    念风想起当初,也是一叹:“唉,那时候,您刚嫁到贺家没多久,脚跟还没站稳,脸皮又嫩得很,又要顾着大少爷的面子,虽不想劳烦柳县君,又不好拒绝。那时候真为难呢。您纠结又纠结,还是去劳烦了柳县君帮忙。柳县君嘲笑您重色轻友呢。”

    温莹笑:“现在好了,想必别人都不敢在我面前提‘桃花帖’,免得给我机会开口向他们要灵桃。”

    绣球会是相亲男女的聚会,通过抛绣球确定婚姻对象。

    女子到了待嫁之龄,男子到了待娶之际,若无法确定谁是合适的婚姻人选,便可由其长辈(即绣球会的邀请人)在桃花宴的绣球会预约场次,并去内务府印制局申请相关的桃花帖,在帖子上填写好己方信息后,在桃花宴之前给把帖子发给其婚姻备选人(即绣球会的受邀人,邀请方的长辈根据自家情况挑选的适合联姻的人)。当然,收到帖子的人若是不愿意与之结婚,可以不应邀去绣球会。毕竟,婚姻还是你情我愿比较好。

    在绣球会上,男女双方并不会见面。邀请的那方,即抛绣球的男/女,会待在一个单独的小房间内,将绣球抛进一个机关通道,通道尽头就是婚姻待选人的所在地,绣球从通道出来后,谁抢到绣球,谁就是选中的婚姻对象。这个机关通道会确保绣球并不总从一个位置出来。因此,接绣球既需实力也需运气。

    温莹与念风所说的三种桃花帖皆由专管皇室财务的内务府下的印制局专门制作而成。每份桃花帖上都印了年号、日期、绣球会地点及场次、绣球会时辰、绣球会邀请人姓名、绣球会受邀人姓名、某邀请人共送出多少份桃花帖等字样,用的是一种皇室专用的纸,再没可能造假。

    第一种桃花宴绣球会桃花帖盖了皇帝私章、凤印、内务府印章和邀请人的家主印章,并印有“桃花宴绣球会专用”字样。

    第二种桃花帖是收藏纪念版。这种桃花帖只盖了皇帝私章和内务府印章,并印有“收藏专用”字样。

    第三种桃花帖是专门售卖给民间的。这种桃花帖只盖了内务府印章,并印有“民间专用”字样。

    三种桃花帖除了印章和“某某专用”的字样有差异,其他内容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桃花帖是不能随意流传的。这种桃花帖买的时候要验证购买人的身份,并登记清楚购买人的详细信息以及购买数量,以防有好事之徒用其惹是生非。

    当然,第二种和第三种桃花帖都可以随意买来做收藏。

    “桃花宴绣球会专用”桃花帖一份三十三两。虽然,绣球会的受邀人多的话,要花费几百几千两银子,但是一旦结缘成功,好处也是巨大的。

    单说那绣球会的奖品灵桃。凡是吃了灵桃的新婚夫妻,除了那些身体非常不好、或伤了根基子嗣艰难的,大多数人婚后一年内都有了子嗣。甚至新婚夫妻的父母也有在吃了灵桃后老蚌生珠的。而且,吃了灵桃的人容貌都有所改善,比如疤痕变淡了,皮肤更白皙细腻了之类的。

    于是,灵桃就成了千金不换的灵物——虽然它还有一个缺点,即吃了之后会排毒,身上会出现一些脏污,得好好沐浴几次。

    绣球会结束后,会由皇帝抽签挑出九对幸运男女,每对男女奖励三个灵桃,在迎亲当天伴随宫中的其他赏赐送到当事人手上。三个灵桃分别给女方的父母一个,新人夫妇一个,男方的父母一个。

    这东西世上仅皇家有。除非你立有不世之功,不然皇家是不会把灵桃往外送的。而皇室以外的人唯一得到它的机会就是桃花宴绣球会。

    再加上桃花宴不是每年都有,所以,遇上这个机会的人几乎都不会错过。

章节目录

四月桃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酒美梅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美梅香并收藏四月桃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