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妈妈,倒是将事推到我身上了。”
谢易笑望老鸨,戳破她的心思。
她一边对谢易赔笑,一边在湘芬旁边说话。
“哎哟哟,我这不是担心湘芬被那——”老鸨压低嗓音,语气带着一股心疼,“死胖子糟蹋吗?”
她换上一副疼惜的面孔,摸了摸湘芬白嫩的脸颊。
湘芬却不吃她的这套,她扭头躲过老鸨的手,冷淡道:“妈妈,我知了。”
说罢,她从松软的坐垫上起身,不着痕迹地瞥随她起身的谢易。
谢易系好香囊,随口问:“金公子不是最喜去花月馆吗?今日怎么起了兴致来这儿?”
“那群丑货攒一块也比不上湘芬一根脚趾!”
老鸨不屑嗤笑,得意地持扇娇笑:“她这一身子的体香,巷子里哪个姑娘比得上?”
谢易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垂头理衣袖,对湘芬道别:“我先走一步。”
湘芬欲言又止,望着谢易离去的背影,攥着手帕,紧紧咬牙。
老鸨见谢易走了,连忙拿起脂粉,在她脸上细细抹开,嘴里不住念叨。
“金少爷可是知府大人的独子,你可得好好服侍他!”
湘芬双手绞着帕子,双眸晦暗不明,神情变换不停。
老鸨放下脂粉,瞥到桌上精致考究的漆器小盒。
上面只一枝盛开三两的桃花枝桠斜斜伸出,在盒子上慵懒地释放生机,尽态妍极。
单看这丹青技艺,老鸨便知其价值不菲。
“咔——”
她轻轻拨开珍珠卡扣,鼻尖隐隐闻到桃花味儿,再细细一闻却是檀木香,老鸨将盒子放至鼻下,竟是一股清新微醺的酒香!
湘芬亦闻出了这道醉人的酒香,恍惚间,那清润的嗓音似是又在她耳边响起。
“都说你温婉可人,可你身上怎么有股烈味?”
谢易那双蕴含细碎笑意的桃花眼,无论她见过多少回,都会狼狈垂眸避开……
湘芬蓦然眸光一定,将手帕一扔,奔向门口。
谢易靠在扶栏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台上翩翩起舞的乐伎。
她们犹如花圃间翩跹的轻盈蝴蝶,穿梭于五光十色的花丛中……
他瞧得起劲,扭头便吩咐:“望远,你去定雅座,我们晚些——”
面前的望远倏忽拔地而起,谢易直起身子,皱眉望向拎起望远的壮汉。
他还未来得及开口,金昱华便迫不及待地说了话。
“湘芬不肯见我,就是因为你?”
“啪——”
壮汉吃痛松手,谢易一手将望远往身后揽,一手收起折扇。
他望着金昱华道:“我想湘芬姑娘本人,无法决定自己与谁见面吧?”
金昱华见他手持金边凤眼竹折扇,自带一股潇洒脱俗之气,心里不自觉涌起一股厌恶。
他扶着身旁仆从,面带不屑,嘲讽道:“商贾之子附庸风雅,照猫画虎不成反类犬!俗不可耐!”
谢易打量他身上金光四射的服饰,摇头嫌弃:“俗不可耐放你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他忽而面露疑惑,鼻翼微微翕动,随即大惊失色,一手掩鼻,一手摇扇。
“你竟有狐臭!好臭!”
金昱华大口喘粗气,气得直哆嗦,扶着仆从怒道:“快、快将他打出去!”
一声令下,几个壮汉当即上前。
“望远快跑!”
话音刚落,谢易便如出弓的箭一般,嗖地一下没影了。
“……望远?望远?”
杨致远摇了摇望远的肩膀,见他回神,疑惑道:“你在想甚么?明日定之早起你不用起床吗?”
“哦哦……”
望远思绪回笼,他下意识捂着隐隐作痛的腰,对杨致远匆匆行礼,连忙往下房赶去。
——
破晓霞光笼罩于人间,瑰丽得好似一处朦胧赤色的仙境……
方淮伸手,握住透过窗笼射下的朱红朝霞,心里默默算计着昨晚拿到的银锭。
谢公子与杨公子各给了一锭,约莫有三两,爹的药至少还需十两,才能够两个疗程……
“方娘子!”
杨致远笑嘻嘻地进了灶房,直奔方淮而去。
方淮连忙起身避开他的接近,正睡眼惺忪的钱婆子,见状一个激灵。
“杨公子?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杨致远面上带笑,瞥方淮道:“我想向方娘子偷师几手,不然家去可吃不到这么美味的吃食了!”
方淮听闻,当即开口:“只要不是师门秘技,杨公子想学甚么,我定知无不言。”
她只想尽快应付完他,好让他离自己远些。
杨致远双眼一亮,立即撸起袖子,凑近道:“那姑娘可算是我的半个师父了!我可得帮姑娘打下手!”
“杨公子,您还是前去堂厅等候吧,这儿有我们就行!”
洗好菜进来的王婆子听到后半句话,忙劝他:“若是被夫人知晓,我们可讨不了好!”
杨致远只能作罢,临走前还叮嘱方淮道:“方姑娘可别忘了应我的事!”
王婆子见方淮面上隐有懊恼之意,便问怎么回事。
方淮还未开口,钱婆子便插嘴叽里呱啦说了个清楚。
王婆子欲言又止,最后只叹道:“往后你还是尽量少与他接触吧。”
“少爷的好友,都与他差不离!”
钱婆子一语道破王婆子的言下之意,她一边搅合米粥,一边絮絮叨叨。
“都说两泡狗尿——一样的味儿!要不能聚到一块玩?两人还总去怜花巷!”
王婆子见春妞竖起耳朵听得起劲,便打断她:“你这婆子!嘴上真是没把门,甚么都往外倒!赶紧将肉沫倒进去!”
方淮默默调着笋蕨馄饨的馅料,暗暗告诫自己往后需再谨言慎行。
杨致远这头,离开灶房便打着哈欠去找谢易。
“谢易,我今儿为你起这么早,你可得补偿我!”
谢易也不理他,只专心致志地调配着手里的香料。
杨致远往常总是见他勾搭花娘,少有的面对面见他聚精会神地做着正事,心里难免想要破坏。
昨晚他是分不出精力来,今日必要好好逗弄谢易一番。
他眼珠一转,清了清嗓子道:“谢易,我记住你用的那些香料了,待家去我便调出来,让伴月香铺没得生意做。”
谢易连看都没看杨致远一眼,他若是不放心,也不会让杨致远随意进出内室了。
他对自己制作香料的天赋,有着绝对的自信。
即便被人学去,他也能制出无数种更为特别、新颖的香料。
谢易小心翼翼地将刚做成的香料放至香炉,再拽住杨致远让其闻香。
“好……好怪!”杨致远愣在原地,嘴里喃喃自语,“怎么会有又素雅清新……又、又浓艳扑鼻的香料?”
“是不是百濯香?”
“不是,但绝不输于百濯香——”
谢易摇头,他神色疲倦,抿了口浓茶,整理桌面上剩余的香料。
他自然知晓自己所制香料的优越,但他只要百濯香。
只因——巡抚夫人一直在寻找已然绝迹的百濯香。
他知晓知府在伺机而动,自家家业若是一个不慎便会毁于一旦。
即便他自己不在意被抄家,即便一无所有,他也能东山再起。
但他爹却尤为上心,甚至又逼他定亲。
为了重回往日的清闲自在,他只能尽力挽回颓态。
而巡抚夫人便是他寻的靠山,若谢家能攀上知府的上官巡抚,今日的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但敲门砖却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先不说制成百濯香的香料只在西州。
单是复刻香料,便让谢易有些头疼。
倘若让他随性制香,易如反掌。
他一日便制出几种全然不同的热销香料。
伴月香料能远销江南,也是离不开谢易的制香天赋。
比起创新香料,让他仿制香料,却是难如登天……
谢易极难得的叹了口气,他收拾好桌面,转身问杨致远:“桌上的香料,约莫只够我用一次了……”
“什么?”杨致远瞪大双眼,震惊道,“这可是上千两的西州香料,你、你一晚上就用完了?”
“别说那些废话了,快去运香料来!我用两倍的价买!”
杨致远一蹦三尺高,讶然结巴道:“你、你拿得出上千两银子?”
“砰!”
谢易甩出一个略比食盒大些的精致木盒,上面雕琢着一片勃勃生机的竹林,隐隐散发的香味可知其为檀木所制,单是木盒便值百两银。
他打开檀木盒子,催促道:“这里是一百两金子,你先收着,不够回头我再给你。”
杨致远被谢易的大手笔,惊到哑然失语,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你……我这会是真相信,你为湘芬豪掷上百两银了……”
谢易挥了挥手,又催道:“快点!再不走昨晚的香料就不送你了!”
望远见杨致远离去,便提议:“少爷,杨公子回来需好一会,不如先去用朝食吧?”
谢易点头,两人前往堂厅。
“阿易,我听讲你昨日丑时才歇,往后可万不能如此,”严氏给他舀馄饨,口中徐徐劝诫,“正所谓夜间不卧,五脏无安……”
“儿子知晓,”谢易接过馄饨,闻了闻,不吝夸夸赞,“倒是比那侯家馄饨还香,清香与鲜香交织,实为佳肴。”
谢易笑望老鸨,戳破她的心思。
她一边对谢易赔笑,一边在湘芬旁边说话。
“哎哟哟,我这不是担心湘芬被那——”老鸨压低嗓音,语气带着一股心疼,“死胖子糟蹋吗?”
她换上一副疼惜的面孔,摸了摸湘芬白嫩的脸颊。
湘芬却不吃她的这套,她扭头躲过老鸨的手,冷淡道:“妈妈,我知了。”
说罢,她从松软的坐垫上起身,不着痕迹地瞥随她起身的谢易。
谢易系好香囊,随口问:“金公子不是最喜去花月馆吗?今日怎么起了兴致来这儿?”
“那群丑货攒一块也比不上湘芬一根脚趾!”
老鸨不屑嗤笑,得意地持扇娇笑:“她这一身子的体香,巷子里哪个姑娘比得上?”
谢易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垂头理衣袖,对湘芬道别:“我先走一步。”
湘芬欲言又止,望着谢易离去的背影,攥着手帕,紧紧咬牙。
老鸨见谢易走了,连忙拿起脂粉,在她脸上细细抹开,嘴里不住念叨。
“金少爷可是知府大人的独子,你可得好好服侍他!”
湘芬双手绞着帕子,双眸晦暗不明,神情变换不停。
老鸨放下脂粉,瞥到桌上精致考究的漆器小盒。
上面只一枝盛开三两的桃花枝桠斜斜伸出,在盒子上慵懒地释放生机,尽态妍极。
单看这丹青技艺,老鸨便知其价值不菲。
“咔——”
她轻轻拨开珍珠卡扣,鼻尖隐隐闻到桃花味儿,再细细一闻却是檀木香,老鸨将盒子放至鼻下,竟是一股清新微醺的酒香!
湘芬亦闻出了这道醉人的酒香,恍惚间,那清润的嗓音似是又在她耳边响起。
“都说你温婉可人,可你身上怎么有股烈味?”
谢易那双蕴含细碎笑意的桃花眼,无论她见过多少回,都会狼狈垂眸避开……
湘芬蓦然眸光一定,将手帕一扔,奔向门口。
谢易靠在扶栏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台上翩翩起舞的乐伎。
她们犹如花圃间翩跹的轻盈蝴蝶,穿梭于五光十色的花丛中……
他瞧得起劲,扭头便吩咐:“望远,你去定雅座,我们晚些——”
面前的望远倏忽拔地而起,谢易直起身子,皱眉望向拎起望远的壮汉。
他还未来得及开口,金昱华便迫不及待地说了话。
“湘芬不肯见我,就是因为你?”
“啪——”
壮汉吃痛松手,谢易一手将望远往身后揽,一手收起折扇。
他望着金昱华道:“我想湘芬姑娘本人,无法决定自己与谁见面吧?”
金昱华见他手持金边凤眼竹折扇,自带一股潇洒脱俗之气,心里不自觉涌起一股厌恶。
他扶着身旁仆从,面带不屑,嘲讽道:“商贾之子附庸风雅,照猫画虎不成反类犬!俗不可耐!”
谢易打量他身上金光四射的服饰,摇头嫌弃:“俗不可耐放你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他忽而面露疑惑,鼻翼微微翕动,随即大惊失色,一手掩鼻,一手摇扇。
“你竟有狐臭!好臭!”
金昱华大口喘粗气,气得直哆嗦,扶着仆从怒道:“快、快将他打出去!”
一声令下,几个壮汉当即上前。
“望远快跑!”
话音刚落,谢易便如出弓的箭一般,嗖地一下没影了。
“……望远?望远?”
杨致远摇了摇望远的肩膀,见他回神,疑惑道:“你在想甚么?明日定之早起你不用起床吗?”
“哦哦……”
望远思绪回笼,他下意识捂着隐隐作痛的腰,对杨致远匆匆行礼,连忙往下房赶去。
——
破晓霞光笼罩于人间,瑰丽得好似一处朦胧赤色的仙境……
方淮伸手,握住透过窗笼射下的朱红朝霞,心里默默算计着昨晚拿到的银锭。
谢公子与杨公子各给了一锭,约莫有三两,爹的药至少还需十两,才能够两个疗程……
“方娘子!”
杨致远笑嘻嘻地进了灶房,直奔方淮而去。
方淮连忙起身避开他的接近,正睡眼惺忪的钱婆子,见状一个激灵。
“杨公子?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杨致远面上带笑,瞥方淮道:“我想向方娘子偷师几手,不然家去可吃不到这么美味的吃食了!”
方淮听闻,当即开口:“只要不是师门秘技,杨公子想学甚么,我定知无不言。”
她只想尽快应付完他,好让他离自己远些。
杨致远双眼一亮,立即撸起袖子,凑近道:“那姑娘可算是我的半个师父了!我可得帮姑娘打下手!”
“杨公子,您还是前去堂厅等候吧,这儿有我们就行!”
洗好菜进来的王婆子听到后半句话,忙劝他:“若是被夫人知晓,我们可讨不了好!”
杨致远只能作罢,临走前还叮嘱方淮道:“方姑娘可别忘了应我的事!”
王婆子见方淮面上隐有懊恼之意,便问怎么回事。
方淮还未开口,钱婆子便插嘴叽里呱啦说了个清楚。
王婆子欲言又止,最后只叹道:“往后你还是尽量少与他接触吧。”
“少爷的好友,都与他差不离!”
钱婆子一语道破王婆子的言下之意,她一边搅合米粥,一边絮絮叨叨。
“都说两泡狗尿——一样的味儿!要不能聚到一块玩?两人还总去怜花巷!”
王婆子见春妞竖起耳朵听得起劲,便打断她:“你这婆子!嘴上真是没把门,甚么都往外倒!赶紧将肉沫倒进去!”
方淮默默调着笋蕨馄饨的馅料,暗暗告诫自己往后需再谨言慎行。
杨致远这头,离开灶房便打着哈欠去找谢易。
“谢易,我今儿为你起这么早,你可得补偿我!”
谢易也不理他,只专心致志地调配着手里的香料。
杨致远往常总是见他勾搭花娘,少有的面对面见他聚精会神地做着正事,心里难免想要破坏。
昨晚他是分不出精力来,今日必要好好逗弄谢易一番。
他眼珠一转,清了清嗓子道:“谢易,我记住你用的那些香料了,待家去我便调出来,让伴月香铺没得生意做。”
谢易连看都没看杨致远一眼,他若是不放心,也不会让杨致远随意进出内室了。
他对自己制作香料的天赋,有着绝对的自信。
即便被人学去,他也能制出无数种更为特别、新颖的香料。
谢易小心翼翼地将刚做成的香料放至香炉,再拽住杨致远让其闻香。
“好……好怪!”杨致远愣在原地,嘴里喃喃自语,“怎么会有又素雅清新……又、又浓艳扑鼻的香料?”
“是不是百濯香?”
“不是,但绝不输于百濯香——”
谢易摇头,他神色疲倦,抿了口浓茶,整理桌面上剩余的香料。
他自然知晓自己所制香料的优越,但他只要百濯香。
只因——巡抚夫人一直在寻找已然绝迹的百濯香。
他知晓知府在伺机而动,自家家业若是一个不慎便会毁于一旦。
即便他自己不在意被抄家,即便一无所有,他也能东山再起。
但他爹却尤为上心,甚至又逼他定亲。
为了重回往日的清闲自在,他只能尽力挽回颓态。
而巡抚夫人便是他寻的靠山,若谢家能攀上知府的上官巡抚,今日的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但敲门砖却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先不说制成百濯香的香料只在西州。
单是复刻香料,便让谢易有些头疼。
倘若让他随性制香,易如反掌。
他一日便制出几种全然不同的热销香料。
伴月香料能远销江南,也是离不开谢易的制香天赋。
比起创新香料,让他仿制香料,却是难如登天……
谢易极难得的叹了口气,他收拾好桌面,转身问杨致远:“桌上的香料,约莫只够我用一次了……”
“什么?”杨致远瞪大双眼,震惊道,“这可是上千两的西州香料,你、你一晚上就用完了?”
“别说那些废话了,快去运香料来!我用两倍的价买!”
杨致远一蹦三尺高,讶然结巴道:“你、你拿得出上千两银子?”
“砰!”
谢易甩出一个略比食盒大些的精致木盒,上面雕琢着一片勃勃生机的竹林,隐隐散发的香味可知其为檀木所制,单是木盒便值百两银。
他打开檀木盒子,催促道:“这里是一百两金子,你先收着,不够回头我再给你。”
杨致远被谢易的大手笔,惊到哑然失语,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你……我这会是真相信,你为湘芬豪掷上百两银了……”
谢易挥了挥手,又催道:“快点!再不走昨晚的香料就不送你了!”
望远见杨致远离去,便提议:“少爷,杨公子回来需好一会,不如先去用朝食吧?”
谢易点头,两人前往堂厅。
“阿易,我听讲你昨日丑时才歇,往后可万不能如此,”严氏给他舀馄饨,口中徐徐劝诫,“正所谓夜间不卧,五脏无安……”
“儿子知晓,”谢易接过馄饨,闻了闻,不吝夸夸赞,“倒是比那侯家馄饨还香,清香与鲜香交织,实为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