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们鱼龙惯出,摆出十道点心,有雪片糕,枣泥方酥,雪花酥,蜜三刀,水晶小笼包等;端上八道素菜八道荤菜,有蚂蚁上树,佛跳墙,香滑鲈鱼球,糖醋排骨,木耳豆腐皮等;又上了四道应时暖汤,有银耳红枣枸杞汤,香菇老鸡汤等等。
等菜上齐,叶明珠已经饿得不行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夫人,等她说开饭,老夫人显然也饿了,径自动了筷子,其他人也就不再推辞。
饭桌上开始聊起老夫人在寺庙里遇到的趣事,各种家长里短。
“……说起来那白家姑娘,却是个好心肠的,祖母昨日在寺庙外头瞧见她和母亲给灾民施粥,她模样生的也好,不知道将来哪个小郎君有福气得此佳人。”
说到儿女婚事,老夫人看向叶长生:“生哥儿也到了议亲的年纪,老大媳妇你也要开始准备准备了。”
白瑜连忙回话:“媳妇已经在准备了,相看了几户人家,只是这孩子,说还没有成家的打算,推了又推。”
叶长生笑着给祖母夹菜:“祖母,孙儿暂无功名在身上,身子也不好,何不再等几年,养好身子拿了功名再说。”
老夫人嗔怪他一声:“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旁人都是先成家后立业。再说了,你要什么功名?等年后你爹去宫里请封世子,京里头哪个贵女你配不上?”
“况且你是哥哥,长幼有序,你不成家,空哥儿的婚事也得空置着。”
叶长空适时接话:“祖母,孙儿无碍的,孙儿也想像二哥一样,先考取了功名再说成家的事。”
毕竟,他的父亲不是王爷,他并没有爵位可袭承。
叶明珠见两个哥哥推脱,笑嘻嘻地去解围:“好啊,祖母想保媒了,怎么不替娇娇相看个好郎君?娇娇才担心嫁不出去呢。女孩三十就是半老徐娘了,男孩至死还是个少年人呢,娇娇可担心了。”
老夫人被她逗乐了,笑着去拧她的腮:“没脸没皮,哪个姑娘家像你这样张口谈论婚嫁的,也亏得你还小,别人听见了只说你童言无忌。要换了大一点的,不得指着祖母老脸说教养无方。”
叶明珠佯作生气状:“哪起子小人敢说祖母,娇娇去骂他们!定骂得他们找不着东南西北!”
“哎呦,你这么小一个人,就想学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了?”
她一脸星星眼,满是崇拜:“祖母你怎么知道?娇娇的榜样就是诸葛先生!”
一时间哄堂大笑,宴席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
散了宴席后,老夫人由人扶着回房休息,二房的人也回了隔壁西府。叶长生在廊下逮住她,悄摸摸地拿出一本书给她。
书名是《一笑歌》,画了一个英姿飒爽穿着官服的女子,署名作者是荷君。
叶明珠大感意外:“阿兄,你居然去买话本子!”
叶长生儒雅端方的人设在她心里崩得天塌地裂。
叶长生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耳尖都是嫣红的,他别过脸轻轻地说:“……听说京里的小娘子都在看这个,这本是前三卷,你不是一向喜欢看话本子吗?所以我就让侍墨去买回来了。这本子确实有意思。”
叶明珠更加震惊了:“阿兄你居然还看了!”
这下那股子嫣红直接蹿到了他雪白的脸上,叶长生把话本子塞到她手里,背过手连退三步,轻咳了几声:“嗯……博采众长,虽是话本子但也有其可取之处,这本倒不是才子佳人的俗本,女主人公陈端生女扮男装考状元,拒娶公主拒嫁王爷帝君,极……”
“停!停!”叶明珠抱着书巴巴地望着他,欲哭无泪:“阿兄,哪有你这样剧透的,我还看不看了。”
“……总之,陈端生值得你学习学□□好过那些个看到清俊男子就情迷意乱的佳人。”他撂下这句话,许是觉得实在尴尬,叫她好好休息,就转身快走离开了。
看到清俊男子就情迷意乱的佳人?
不会是在说她吧?
她翻了翻话本子,感慨叶长生难得有这么可爱的一面,摸着书封面上的署名,她忽然好奇起来:“荷君……”
不知道写出这样一本奇书的作者是男是女,是何许人也。
她想着,抱了书回房间,决定把它放在书架第一格,“《西厢记》还是放第二格吧……我都看完了。”
年关将至,永乐王府忙碌起来,请女先生并教习丫鬟小厮的事情也就搁置了,待忙完年关后,出了一月,老夫人找了找自己年轻时的手帕交,托人从江南请回来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女陈秀娘,陈秀娘从江南到京城的时候,府里教习小厮丫鬟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二月底,大公主封福安公主,下嫁鲁国公之子,后两日,二公主封昭和公主,十里红妆和亲羌国。
叶明珠苦不堪言的求学生涯也就正式开始了。
陈秀娘年近三十,精于世故,通晓音律,既善书法又懂礼法,上能骑马射箭下能出入庖厨,一曲绿腰出神入化,一手绣工炉火纯青,江南人称十全才女。这样一个顶级家教,可苦了锦绣堆里裹大的叶娇娇,每天辰时就要起来学习描红,女先生恨极了她那笔烂字,下午又要和叶明惠一起跟嬷嬷学习女红,一点不得歇。
这位女先生立誓终身不嫁,自然是个离经叛道的,见学生虽然基础奇差,但好在听话懂事,干脆在《列女传》的基础上加了《大学》《中庸》,打算按教男子一般来教她。
叶明珠本想抗议,转念一想都不知道宋惜文学没学过四书,她学了正好去考他,也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今天就教到这里,三姑娘也早些回去休息吧。”陈秀娘满意地离开,叶明珠对着桌前的十页大字垂头丧气。
“桃花啊桃花,你姑娘我快死了。”
桃花大惊失色:“姑娘你怎么了?怎么就要死了?几更死,三更死还是四更死?”
叶明珠无语嘴角抽搐。
“你姑娘我是快累死了。”
她伸了伸懒腰,想起自己为什么要自讨苦吃,立刻站起来,精神抖擞:“走走走,我们去看看那些丫鬟小厮是怎么学的,我这么惨,他们也别想轻松了去!”
桃花默默腹诽,原来姑娘是不想自己一个人吃学习的苦啊,难怪要全府伴读。
有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独苦悲不如众苦悲了。
快乐这种事情是比较出来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什么叫共享大家就有两个苹果了,还不如你把苹果都给我。
主人丫鬟一大一小,连走带跑到了后院,后院的屋子里站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在上头滔滔不绝地讲着《三字经》,下头一字排开坐了五排人,两个人共用一本书,旁边放着纸墨笔砚。
“桃花,你帮我看看,那个五瓣梅在哪里?”
桃花傻傻的:“姑娘,屋子里哪里有梅花啊?”
“不是不是,哎呀,就是上次我们捡回来那个小孩,记不记得?”
桃花想了想,神情严肃地说:“姑娘,您以后还是不要随便捡小孩了。难道您没有看最近的话本子吗?捡人,轻则李承鄞,重则傅慎行。一个灭族,一个好惨,一定一定要慎重啊。”
叶明珠表示为什么你看的话本子比我看的还多。
丫鬟小厮还有工作,府里一天都不得歇的,老先生每天只讲一个时辰,眼下也到了尾声,他一说下课,人就慢慢地散去了,只有两个好学的小厮还留在屋内,其中一个就是宋惜文。
他穿着新裁的蓝色布衣,坐得笔直,正一丝不苟地练着字。
看见字,叶明珠的头又开始疼起来了,她明天还要交十页大字给女先生检查。
又过了两刻钟,侍墨也离开了,走之前告诉宋惜文别写太久,晚了提防叶长生叫他们,宋惜文笑着答应了。
终于只剩下宋惜文了。
他写完一页字,抬头看向窗外观察了他好久的叶明珠,叶明珠下意识蹲下来想躲,刚蹲好又奇怪她干嘛要躲,于是又腾的站起来,却对上一双探究的眸子,宋惜文已经站在窗前了。
她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被石头绊倒,整个人摔了下去,望风的桃花连忙土拨鼠似的尖叫起来:“姑娘!姑娘!姑娘!”
你倒是过来扶一下我啊!
余光见头上递来一本书,是宋惜文。
他大半个身子都探出窗户,本想拉她起来,又考虑到男女大防,遂拿书替代。
叶明珠跌倒在花海里,球兰月季开得正盛,花香扑鼻,浓郁的气味沾在她身上、鼻尖,一片花瓣正好落在眉心,像极了上官婉儿的红梅妆,点缀在十岁女孩的眉心,越发衬得其肤如凝脂,玉雪可爱。
宋惜文望着她怔了一瞬,敛下情绪,把书更往外递,叶明珠也不客气,拉着书起来了。
“……谢谢。”
叶明珠起来掸掸身上的花瓣,望风的桃花终于想起来要过来了,卖力地弄走她身上的花。
宋惜文嘴角微勾:“姑娘怎么来这里了?”
叶明珠清清嗓子,义正言辞:“我种的花,当然要来看看开的怎样了。”
这话是一语双关,她说的隐晦,宋惜文听不明白。
不过看来花开的不错,她上下打量着宋惜文,病色退了,头发也洗干净扎得一丝不苟,锋利艳丽的眉眼有几分像梦里的宋宰相,隐隐能看出来日后的风神疏朗。
“那姑娘的花……开的如何呢?”他指了指旁边的月季,球兰。
她摸摸鼻子,“开得可好了,是吧桃花?”
桃花迷迷瞪瞪:“姑娘,你什么时候种过花啊,这里的花不是——啊,姑娘你掐我做什么?”
叶明珠恨铁不成钢,早知道今天就应该带梨花出门,她怎么挑了这么一个笨丫头当心腹。
她仰头,大喇喇地对向宋惜文,见他微笑着,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了几分,她也不管,看见他手里的书,直说:“你帮我写大字吧。”
正好检查检查他的课业。
宋惜文偏了头,还未答,桃花就先着急起来了:“姑娘,那是先生布置的课业,您怎么能偷懒呢。”
她狠狠地瞪了一眼桃花,就偷懒,怎么了!这段时间这么乖,她还是不是混世魔王叶娇娇了!
桃花其实是个怂包,被她这么一瞪瑟瑟发抖,不敢再置喙。
宋惜文其实没有拒绝的权利,他轻声问道:“姑娘什么时候要?要写哪些字?”
“现在就要。”她绕到正门,走到了屋子里,随便拣了一个位置坐下,又指了指过道旁边的位置,“你去那里坐,我看着你写。”然后她又说了几个字给他听,宋惜文坐好,先研磨,再洗笔,把纸铺开整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上去像练习了千八百次。
她斟酌着开口:“你们先生都教了些什么?”
宋惜文专心写字,并不抬头看她,只轻声答:“今天教了《三字经》第一篇,要求大家回去读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女孩的声音又轻又脆,他微微一笑,落笔丝毫不错,“姑娘背的对。”
“你听过荀子没有?”她忽然起了玩心,人人皆道宋惜文是个佞臣,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
“先生还没有讲到儒家,不过我以前在私塾的时候已经学过了,荀子所主张‘性恶论’,与《三字经》第一段恰好相反。”
她继续循循善诱:“那你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支持‘性恶论’?”
宋惜文的笔停了下来,低着头似乎在深思,而后他狡黠地回答道:“我赞同王充先生的话。”
……看来十二岁的孩子没有几岁的好骗,他已经会创造第三个选择了。
本来她想等他说说“王充”是个什么说法,作为一个草包她是听都没听说过“王充”是谁,谁知宋惜文反问她:“姑娘觉得王充先生说的如何呢?”
“没听说过。”她是理直气壮,反正那些大人们天天就知道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惜文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他复又拿起笔往下写:“王充先生是后汉三贤之一、汉世三杰之一,作有《论衡》,主张‘人性观’,即人生来就有善恶之分,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教养,即如《荀子·劝学》中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算是结合了两种观点。”
他讲的很简单,但叶明珠还是听得晕晕乎乎的,她随便点了两下头,就趴在桌子上,扒拉一张他刚写好的大字过来看。
纸张对着阳光,透着柔和的光,墨迹刚刚干好,每一个大字都极为工整,点勾撇捺,无不漂亮,好像印刷术印出来一般。
她忽然想起,宋惜文已经上过两年学了,连《荀子》都学了,连王充都知道,现在让他来学《三字经》,这不是降维打击,毫无意义吗?就好像把秀才和状元放在一起学习一样。
“你等着。”
她撂下这句话,匆匆提起裙子,捎带上桃花一路小跑回房间拿书。
宋惜文搁笔,看着她离开的身影,若有所思,这个三姑娘像是个蠢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家,应该不用提防。
没一会儿,她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和桃花一起把《中庸》《大学》《增广贤文》等十本书撂在桌子上,她擦了擦脸上的汗,开始一本一本翻给他看,边翻边问:“这本你学过没有?那这本呢?啊——也学过了?”
他的每一个点头都是在嘲笑她一路小跑回来的劳动成果,越翻她越泄气,翻到最后一本,她不死心地看着他,宋惜文看着她那七分倔强三分可怜的表情,迟疑了下。
“没有。”算了,安慰下她吧。
其实这些他都看过了,不止一遍。
叶明珠大喜过望,连忙把书往他手里塞,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学啊,别辜负你姑娘我一片好心。知道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努力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啊。”才能对咱们家有用啊,我可不能把探花郎养废了。
她苦口婆心得像个望子成龙的母亲。
宋惜文沉默了一会儿,冲她扬起一个笑脸:“惜文谢谢姑娘。”
“姑娘,这是刚抄好的十页字,您看看,如果有哪里写的不好,惜文可以重新写。”
见他这么上道,叶明珠感到十二万分的欣慰,连忙招呼桃花:“桃花桃花,去把我那碟核桃枣泥糕拿过来。”
“您说的是王妃说吃了可以补脑子的那个吗?”
……原来是给她补脑子的吗?她还以为是很好吃娘才给她的。
“王妃还说姑娘进学辛苦,让姑娘多吃些呢。”
“……不管,就那个吧。”给宋惜文补一补也挺好的。
桃花又是一路小跑跑回来,她本来想打开盒子给他一块,想了想,干脆把一盒都给他了,然后郑重承诺:“好好学,每天给你带一盒。”
红棕色的海绵体糕点上点缀着零星姜黄色的核桃碎,红枣味阵阵诱人,看见叶明珠认真注视着他的样子,大概是要他现在吃吧,他便拿起一小块,在星星眼的注视下说了句好吃。
“是吧是吧,那以后都带它了!”
……那倒也不必。
唇齿间香甜的味道经久不散,带着淡淡的回甘,就像女孩衣裙上沾染的花香,热烈又张扬,难以驱散,他居然在此刻尝到了一点久违的温暖,自流浪以来,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关心他了。
午后微风习习,花朵竞相开放。
凛冬过去,春天终于到了。
等菜上齐,叶明珠已经饿得不行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夫人,等她说开饭,老夫人显然也饿了,径自动了筷子,其他人也就不再推辞。
饭桌上开始聊起老夫人在寺庙里遇到的趣事,各种家长里短。
“……说起来那白家姑娘,却是个好心肠的,祖母昨日在寺庙外头瞧见她和母亲给灾民施粥,她模样生的也好,不知道将来哪个小郎君有福气得此佳人。”
说到儿女婚事,老夫人看向叶长生:“生哥儿也到了议亲的年纪,老大媳妇你也要开始准备准备了。”
白瑜连忙回话:“媳妇已经在准备了,相看了几户人家,只是这孩子,说还没有成家的打算,推了又推。”
叶长生笑着给祖母夹菜:“祖母,孙儿暂无功名在身上,身子也不好,何不再等几年,养好身子拿了功名再说。”
老夫人嗔怪他一声:“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旁人都是先成家后立业。再说了,你要什么功名?等年后你爹去宫里请封世子,京里头哪个贵女你配不上?”
“况且你是哥哥,长幼有序,你不成家,空哥儿的婚事也得空置着。”
叶长空适时接话:“祖母,孙儿无碍的,孙儿也想像二哥一样,先考取了功名再说成家的事。”
毕竟,他的父亲不是王爷,他并没有爵位可袭承。
叶明珠见两个哥哥推脱,笑嘻嘻地去解围:“好啊,祖母想保媒了,怎么不替娇娇相看个好郎君?娇娇才担心嫁不出去呢。女孩三十就是半老徐娘了,男孩至死还是个少年人呢,娇娇可担心了。”
老夫人被她逗乐了,笑着去拧她的腮:“没脸没皮,哪个姑娘家像你这样张口谈论婚嫁的,也亏得你还小,别人听见了只说你童言无忌。要换了大一点的,不得指着祖母老脸说教养无方。”
叶明珠佯作生气状:“哪起子小人敢说祖母,娇娇去骂他们!定骂得他们找不着东南西北!”
“哎呦,你这么小一个人,就想学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了?”
她一脸星星眼,满是崇拜:“祖母你怎么知道?娇娇的榜样就是诸葛先生!”
一时间哄堂大笑,宴席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
散了宴席后,老夫人由人扶着回房休息,二房的人也回了隔壁西府。叶长生在廊下逮住她,悄摸摸地拿出一本书给她。
书名是《一笑歌》,画了一个英姿飒爽穿着官服的女子,署名作者是荷君。
叶明珠大感意外:“阿兄,你居然去买话本子!”
叶长生儒雅端方的人设在她心里崩得天塌地裂。
叶长生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耳尖都是嫣红的,他别过脸轻轻地说:“……听说京里的小娘子都在看这个,这本是前三卷,你不是一向喜欢看话本子吗?所以我就让侍墨去买回来了。这本子确实有意思。”
叶明珠更加震惊了:“阿兄你居然还看了!”
这下那股子嫣红直接蹿到了他雪白的脸上,叶长生把话本子塞到她手里,背过手连退三步,轻咳了几声:“嗯……博采众长,虽是话本子但也有其可取之处,这本倒不是才子佳人的俗本,女主人公陈端生女扮男装考状元,拒娶公主拒嫁王爷帝君,极……”
“停!停!”叶明珠抱着书巴巴地望着他,欲哭无泪:“阿兄,哪有你这样剧透的,我还看不看了。”
“……总之,陈端生值得你学习学□□好过那些个看到清俊男子就情迷意乱的佳人。”他撂下这句话,许是觉得实在尴尬,叫她好好休息,就转身快走离开了。
看到清俊男子就情迷意乱的佳人?
不会是在说她吧?
她翻了翻话本子,感慨叶长生难得有这么可爱的一面,摸着书封面上的署名,她忽然好奇起来:“荷君……”
不知道写出这样一本奇书的作者是男是女,是何许人也。
她想着,抱了书回房间,决定把它放在书架第一格,“《西厢记》还是放第二格吧……我都看完了。”
年关将至,永乐王府忙碌起来,请女先生并教习丫鬟小厮的事情也就搁置了,待忙完年关后,出了一月,老夫人找了找自己年轻时的手帕交,托人从江南请回来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女陈秀娘,陈秀娘从江南到京城的时候,府里教习小厮丫鬟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二月底,大公主封福安公主,下嫁鲁国公之子,后两日,二公主封昭和公主,十里红妆和亲羌国。
叶明珠苦不堪言的求学生涯也就正式开始了。
陈秀娘年近三十,精于世故,通晓音律,既善书法又懂礼法,上能骑马射箭下能出入庖厨,一曲绿腰出神入化,一手绣工炉火纯青,江南人称十全才女。这样一个顶级家教,可苦了锦绣堆里裹大的叶娇娇,每天辰时就要起来学习描红,女先生恨极了她那笔烂字,下午又要和叶明惠一起跟嬷嬷学习女红,一点不得歇。
这位女先生立誓终身不嫁,自然是个离经叛道的,见学生虽然基础奇差,但好在听话懂事,干脆在《列女传》的基础上加了《大学》《中庸》,打算按教男子一般来教她。
叶明珠本想抗议,转念一想都不知道宋惜文学没学过四书,她学了正好去考他,也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今天就教到这里,三姑娘也早些回去休息吧。”陈秀娘满意地离开,叶明珠对着桌前的十页大字垂头丧气。
“桃花啊桃花,你姑娘我快死了。”
桃花大惊失色:“姑娘你怎么了?怎么就要死了?几更死,三更死还是四更死?”
叶明珠无语嘴角抽搐。
“你姑娘我是快累死了。”
她伸了伸懒腰,想起自己为什么要自讨苦吃,立刻站起来,精神抖擞:“走走走,我们去看看那些丫鬟小厮是怎么学的,我这么惨,他们也别想轻松了去!”
桃花默默腹诽,原来姑娘是不想自己一个人吃学习的苦啊,难怪要全府伴读。
有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独苦悲不如众苦悲了。
快乐这种事情是比较出来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什么叫共享大家就有两个苹果了,还不如你把苹果都给我。
主人丫鬟一大一小,连走带跑到了后院,后院的屋子里站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在上头滔滔不绝地讲着《三字经》,下头一字排开坐了五排人,两个人共用一本书,旁边放着纸墨笔砚。
“桃花,你帮我看看,那个五瓣梅在哪里?”
桃花傻傻的:“姑娘,屋子里哪里有梅花啊?”
“不是不是,哎呀,就是上次我们捡回来那个小孩,记不记得?”
桃花想了想,神情严肃地说:“姑娘,您以后还是不要随便捡小孩了。难道您没有看最近的话本子吗?捡人,轻则李承鄞,重则傅慎行。一个灭族,一个好惨,一定一定要慎重啊。”
叶明珠表示为什么你看的话本子比我看的还多。
丫鬟小厮还有工作,府里一天都不得歇的,老先生每天只讲一个时辰,眼下也到了尾声,他一说下课,人就慢慢地散去了,只有两个好学的小厮还留在屋内,其中一个就是宋惜文。
他穿着新裁的蓝色布衣,坐得笔直,正一丝不苟地练着字。
看见字,叶明珠的头又开始疼起来了,她明天还要交十页大字给女先生检查。
又过了两刻钟,侍墨也离开了,走之前告诉宋惜文别写太久,晚了提防叶长生叫他们,宋惜文笑着答应了。
终于只剩下宋惜文了。
他写完一页字,抬头看向窗外观察了他好久的叶明珠,叶明珠下意识蹲下来想躲,刚蹲好又奇怪她干嘛要躲,于是又腾的站起来,却对上一双探究的眸子,宋惜文已经站在窗前了。
她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被石头绊倒,整个人摔了下去,望风的桃花连忙土拨鼠似的尖叫起来:“姑娘!姑娘!姑娘!”
你倒是过来扶一下我啊!
余光见头上递来一本书,是宋惜文。
他大半个身子都探出窗户,本想拉她起来,又考虑到男女大防,遂拿书替代。
叶明珠跌倒在花海里,球兰月季开得正盛,花香扑鼻,浓郁的气味沾在她身上、鼻尖,一片花瓣正好落在眉心,像极了上官婉儿的红梅妆,点缀在十岁女孩的眉心,越发衬得其肤如凝脂,玉雪可爱。
宋惜文望着她怔了一瞬,敛下情绪,把书更往外递,叶明珠也不客气,拉着书起来了。
“……谢谢。”
叶明珠起来掸掸身上的花瓣,望风的桃花终于想起来要过来了,卖力地弄走她身上的花。
宋惜文嘴角微勾:“姑娘怎么来这里了?”
叶明珠清清嗓子,义正言辞:“我种的花,当然要来看看开的怎样了。”
这话是一语双关,她说的隐晦,宋惜文听不明白。
不过看来花开的不错,她上下打量着宋惜文,病色退了,头发也洗干净扎得一丝不苟,锋利艳丽的眉眼有几分像梦里的宋宰相,隐隐能看出来日后的风神疏朗。
“那姑娘的花……开的如何呢?”他指了指旁边的月季,球兰。
她摸摸鼻子,“开得可好了,是吧桃花?”
桃花迷迷瞪瞪:“姑娘,你什么时候种过花啊,这里的花不是——啊,姑娘你掐我做什么?”
叶明珠恨铁不成钢,早知道今天就应该带梨花出门,她怎么挑了这么一个笨丫头当心腹。
她仰头,大喇喇地对向宋惜文,见他微笑着,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了几分,她也不管,看见他手里的书,直说:“你帮我写大字吧。”
正好检查检查他的课业。
宋惜文偏了头,还未答,桃花就先着急起来了:“姑娘,那是先生布置的课业,您怎么能偷懒呢。”
她狠狠地瞪了一眼桃花,就偷懒,怎么了!这段时间这么乖,她还是不是混世魔王叶娇娇了!
桃花其实是个怂包,被她这么一瞪瑟瑟发抖,不敢再置喙。
宋惜文其实没有拒绝的权利,他轻声问道:“姑娘什么时候要?要写哪些字?”
“现在就要。”她绕到正门,走到了屋子里,随便拣了一个位置坐下,又指了指过道旁边的位置,“你去那里坐,我看着你写。”然后她又说了几个字给他听,宋惜文坐好,先研磨,再洗笔,把纸铺开整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上去像练习了千八百次。
她斟酌着开口:“你们先生都教了些什么?”
宋惜文专心写字,并不抬头看她,只轻声答:“今天教了《三字经》第一篇,要求大家回去读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女孩的声音又轻又脆,他微微一笑,落笔丝毫不错,“姑娘背的对。”
“你听过荀子没有?”她忽然起了玩心,人人皆道宋惜文是个佞臣,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
“先生还没有讲到儒家,不过我以前在私塾的时候已经学过了,荀子所主张‘性恶论’,与《三字经》第一段恰好相反。”
她继续循循善诱:“那你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支持‘性恶论’?”
宋惜文的笔停了下来,低着头似乎在深思,而后他狡黠地回答道:“我赞同王充先生的话。”
……看来十二岁的孩子没有几岁的好骗,他已经会创造第三个选择了。
本来她想等他说说“王充”是个什么说法,作为一个草包她是听都没听说过“王充”是谁,谁知宋惜文反问她:“姑娘觉得王充先生说的如何呢?”
“没听说过。”她是理直气壮,反正那些大人们天天就知道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惜文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他复又拿起笔往下写:“王充先生是后汉三贤之一、汉世三杰之一,作有《论衡》,主张‘人性观’,即人生来就有善恶之分,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教养,即如《荀子·劝学》中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算是结合了两种观点。”
他讲的很简单,但叶明珠还是听得晕晕乎乎的,她随便点了两下头,就趴在桌子上,扒拉一张他刚写好的大字过来看。
纸张对着阳光,透着柔和的光,墨迹刚刚干好,每一个大字都极为工整,点勾撇捺,无不漂亮,好像印刷术印出来一般。
她忽然想起,宋惜文已经上过两年学了,连《荀子》都学了,连王充都知道,现在让他来学《三字经》,这不是降维打击,毫无意义吗?就好像把秀才和状元放在一起学习一样。
“你等着。”
她撂下这句话,匆匆提起裙子,捎带上桃花一路小跑回房间拿书。
宋惜文搁笔,看着她离开的身影,若有所思,这个三姑娘像是个蠢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家,应该不用提防。
没一会儿,她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和桃花一起把《中庸》《大学》《增广贤文》等十本书撂在桌子上,她擦了擦脸上的汗,开始一本一本翻给他看,边翻边问:“这本你学过没有?那这本呢?啊——也学过了?”
他的每一个点头都是在嘲笑她一路小跑回来的劳动成果,越翻她越泄气,翻到最后一本,她不死心地看着他,宋惜文看着她那七分倔强三分可怜的表情,迟疑了下。
“没有。”算了,安慰下她吧。
其实这些他都看过了,不止一遍。
叶明珠大喜过望,连忙把书往他手里塞,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学啊,别辜负你姑娘我一片好心。知道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努力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啊。”才能对咱们家有用啊,我可不能把探花郎养废了。
她苦口婆心得像个望子成龙的母亲。
宋惜文沉默了一会儿,冲她扬起一个笑脸:“惜文谢谢姑娘。”
“姑娘,这是刚抄好的十页字,您看看,如果有哪里写的不好,惜文可以重新写。”
见他这么上道,叶明珠感到十二万分的欣慰,连忙招呼桃花:“桃花桃花,去把我那碟核桃枣泥糕拿过来。”
“您说的是王妃说吃了可以补脑子的那个吗?”
……原来是给她补脑子的吗?她还以为是很好吃娘才给她的。
“王妃还说姑娘进学辛苦,让姑娘多吃些呢。”
“……不管,就那个吧。”给宋惜文补一补也挺好的。
桃花又是一路小跑跑回来,她本来想打开盒子给他一块,想了想,干脆把一盒都给他了,然后郑重承诺:“好好学,每天给你带一盒。”
红棕色的海绵体糕点上点缀着零星姜黄色的核桃碎,红枣味阵阵诱人,看见叶明珠认真注视着他的样子,大概是要他现在吃吧,他便拿起一小块,在星星眼的注视下说了句好吃。
“是吧是吧,那以后都带它了!”
……那倒也不必。
唇齿间香甜的味道经久不散,带着淡淡的回甘,就像女孩衣裙上沾染的花香,热烈又张扬,难以驱散,他居然在此刻尝到了一点久违的温暖,自流浪以来,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关心他了。
午后微风习习,花朵竞相开放。
凛冬过去,春天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