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沛流离,见惯了烧杀抢掠,哭儿卖女。
点点雪从天而降,达官贵人坐着轿子,歌颂着丰年好大雪,灾民却要愁能不能活到明年。
人群涌动时,全贵趁乱背叛了他,抢走了他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大雪慢慢将他淹没,淹没前的世界一片昏暗,雪色的世界安静得死寂。
忽然,他听到马蹄嘶嘶,听到温言娇语。
…… ……
宋惜文睁开疲乏的眼睛,视线从华贵的璎珞一寸寸往上移,半截玉颈细腻如脂,樱桃小口鲜红润泽,他的视线就此停住,立即意识到站在床边的是个女孩,闭了眼看她下一步动作。
叶明珠昨晚翻来覆去想了半宿该怎么办,宋惜文是导致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不如趁他没长大就结果了他?趁人病要人命,现下他还病着,随便弄点东西就能让他死。
可是……她从来没杀过人,何况他现在还是个孩子,那些事情他还没做。
她琢磨了很久,先不说杀不杀的问题,宋惜文到底是为什么要针对他们家呢?
宋惜文是皇帝的红人,难道说他除去叶家是收到了皇上的旨意?也曾听娘说过他们家是异姓王,自古以来的异姓王都会被皇上猜忌,所以父亲小心又小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宋惜文和她家并无私怨。
既然如此……
宋惜文能为皇帝所用,为什么不能为她所用?
叶明珠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名满京城的探花郎,足智多谋的宋丞相,左右逢源,长袖善舞……
是了,为什么宋惜文不能被叶家收用呢?
叶家势单力薄,多一个有用的人就多一份助力。
叶明珠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趁宋惜文还小,完全可以培养起来,她低头看床上还在合眼睡觉的宋惜文,叹了口气。
未来风光无限的探花丞相,现在还只是个被冻坏的小孩子。
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得想想法子让他读书,按部就班去科举。
她想着想着,出了屋子,桃花守在门口,忧心忡忡:“姑娘,哪能这样做的,来外男屋里,要是被二爷知道了……”
叶明珠摆摆手:“担心什么,阿兄问起就说走错地方了。”
屋内,宋惜文缓缓睁眼,坐起身来。
这个三姑娘他从来没有见过,若说一开始救他是出于官家小姐泛滥成灾的同情心,那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特别对待,甚至冒着被罚的风险来看他,究竟是为什么?
他想了想,伸手摸了摸自己这幅好皮囊,难道她是个生性放浪,以色取人的人?
但她这般小,恐怕比自己还小上几岁。
他有些苦笑,宋惜文啊宋惜文,现在已经看谁都脏了吗?爹教的道理……
他神色又冷下来,爹就是眼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才会死,才会妻离子散。
竟这般巧,叶家,又是叶家。
刚露了一点冷笑,他就用力地把脸上的神情揉乱,他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不能在这个时候露了马脚。
如果被发现的话……
门被何嬷嬷缓缓推开,她年纪已经大了,云鬓尽苍,卧着一支素簪,她笑眯眯的问道:“孩子,可醒啦,可觉得身上爽快些了吗?”
“谢谢婆婆,我好多了。”
她端来一碗米粥:“好,那就好,起来吃点东西吧。”
“二爷的意思呢,等你好多了些,便去他的临风院里,看你是想去书房洒扫还是去小厨房打下手?”
宋惜文笑着:“婆婆觉得去哪里好一点?”
何嬷嬷有个儿子,但至今没抱上孙子,她见宋惜文生得白净,又乖巧懂事,这一笑,笑到她心坎上了,拉着他的手,当自己亲孙一样教导起来:“婆婆认识临风院小厨房的掌厨,你去了那儿必受不了苦头,他最是个好说话的,打两年下手,就能拜师学艺,大概率能接他的班,厨房的油水也多,总有赏赐。不过,也不是非去厨房不可,能去书房洒扫,也是有大福气的,二爷是王爷唯一的子嗣,咱们府里所有人的心都系在他身上,书房的小厮丫鬟亦是千挑万选要合二爷的心意,因此份例给的也多,哪怕是做个洒扫也叫人羡慕,不过二爷喜欢念书,书房的丫鬟小厮都要识字,有时遇到二爷还要能答上两句对子才行。”
“婆婆,说起来,我还不太了解这里,既然有二爷,那往上不应该还有其他少爷吗?”
何嬷嬷一怔,泪眼婆娑:“唉,大哥儿走的早。”
“我与你讲讲也好,咱们府是永乐王府,老王爷娶的是清河郡主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老王妃,一般叫做老夫人。老夫人生了两子,长子就是我们现在的王爷,次子是隔壁府的二老爷,两个府中间开了个月亮门。”
“王爷娶的是威远将军的嫡亲妹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王妃,王妃来的头三年生了大哥儿和姐儿,大哥儿五岁的时候就染病去世了,二爷是薛姨娘生的,薛姨娘身子骨不好,生完二爷没几年也去了。王妃生大姐儿的时候难产,以为后面不能生了,便把二爷带在膝下养。谁知十年前又怀了三姐儿,我们现在叫三姑娘,阿弥陀佛,佛祖给的姐儿,多讨人喜欢,府里没人不爱。”
“隔壁府,我们叫做西府。二老爷娶的是户部尚书的四姑娘,三爷和二姑娘的生母,也是个极和善的人,和老夫人一样喜欢吃斋念佛。西府里还有个雪姨娘,是四爷的生母,听说是个不好惹的主儿,不过西府的人也不常来咱府里,你应当也见不着。”
“对了,晚间婆婆没法来给你送饭了,老夫人今天从寺庙里回来,府里上上下下都在张罗,所有的丫鬟小厮都安排了事,你若是饿了,便把桌上那两块饼吃了罢。”何嬷嬷指了指角落里的小桌。
“还有件事,等你好了之后,便不能在婆婆这里住了,这不合规矩。临风院里的侍墨那里还有空床,你去和侍墨住一间,侍墨是二爷的贴身小厮,人也是极好的。”
宋惜文一一记下,冲婆婆感激地笑笑:“多谢婆婆告诉我这些,惜文记得了。”
何嬷嬷交代完这些,又听见外头的人叫她,便心满意足地走了,宋惜文看着她关上门,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埋伏在这些权贵人家的必经之路果然没错,至少眼下不用担心温饱了。
他打开床头的药酒,掀开被子又揉了揉冻坏的小腿,已经比昨天好多了,恢复了些知觉。这步棋走得很险,赢了不用再到处流浪,输了便要下去见爹娘。
他目光沉沉,一下又一下地按着,娘费尽心血让他逃出来,他怎么能就这样死了?
他不能就这样死了。
他很想念爹娘,睁眼闭眼都是思念,越思念便越痛入骨髓。
他可以死,但不甘心就这样死去。
他日仇人高楼起,他爹娘坟头却草青青。
他忍住哭声,将眼泪硬生生逼回去,最后用牙咬着被子堵住喉咙,不敢大声哭出来,发出细碎的小小的呜咽声。
哭了一会儿,他平静地把眼泪擦干,他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了,天地茫茫,人生海海,他既无爹娘,也无亲朋,身无分文,更无才能,他是这冬雪里被遗忘在角落的草,任其自生自灭。
衣食不愁后的下一步,便是要想办法去读书,他得去科举才有办法翻案,才有办法知道……
读书,是极重要的一步,也是极具性价比的一条路。
他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这里当个碌碌无为的小厮,忘记一切,了此残生。
他忍着疼痛,开始慢慢下床走路,用力地扶着墙,走到窗户边,外头大雪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叶明珠穿着粉色的袄子,被一群丫鬟众星拱月般从前院走过。
她明显看到他了,眼里带上了惊讶,只是丫鬟们簇拥着她往前走,她也只好扭过头去。
宋惜文……居然能下床了?
她回过神来,不知不觉走到了大门,她前面有一个身形略高的女孩正打算上马车。
“是二姑娘在前面呢,她们应该也是去诗社的,要不咱们和她们一道吧?”
女孩听见声音,转过身来,回眸一笑有如春风拂面,温柔和煦,柳絮眉月牙眼,翘鼻朱唇,稳重中带着一点稚气未脱。
叶明惠看见是叶明珠,便轻声道:“娇娇也是去白姐姐的诗会吗?不如我们一道吧。”
既然对方都发出邀请了,她自然也不推辞,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里,叶明惠有些好奇地问她:“娇娇平时不喜读书,怎么今日想起去诗会了?”
自然是为了找个读书的理由。
叶娇娇的盘算很简单,她只需赴个诗会,回来向久违见面又疼爱她的老祖母哭上一鼻子,说在诗会上出了洋相,求老夫人给自己指派个女先生修养修养学识,再令府上丫鬟小厮一起读书,像别家学习,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这就解决了宋惜文读书的问题。
这法子真的很蠢很笨。
可是她没有办法啊,她一个闺阁小姐,怎么让府里的下人读书呢?
她倒是可以出钱给宋惜文赎身,豪爽地在外面置办小院子让他上学堂,但这不容易,可能惹人怀疑,她无端端资助一个小厮做什么。
这虽然有点困难,但她使使劲也不是不行。
最主要是——她不安心啊。
好容易把宋惜文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她怎么可能送出去。
而且农夫与蛇,农夫与蛇,一味地资助银钱,不知道会养出个什么来。
想起上一世宋惜文放火烧山的事情,她心里给宋惜文的人品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她思绪收拢,便尬笑地回答叶明惠的问题:“哈哈……我去长长见识,再说了,有梅都去我怎么能一次不去,没得下次她和别人聊天我插不上嘴。”
叶明惠浅笑:“表姐才华横溢,在诗社里也是排得上号的。”
想起白有梅那个骄矜的眉眼,她吐槽道:“得了吧,她写字还行,天天听她自负京城小娘子第一,要是诗才了得,早漫天夸去了。”
叶明惠听了,也不分辨,从包里拿出来一本诗册,递给她看:“你瞧,这里就是表姐写的了。不过写的最好的当然是白姐姐。”
她口中的白姐姐是诗社的社长,国子监司业的嫡长女,闺名白慕荷,才比谢道韫,自十岁起,凡是京里的诗赛她总能拔得头筹,曾有大人非议女子不务正业结诗社,她一口气写下洋洋洒洒两千字来反驳,最后俏皮地结语道:“小女要是不读书,也无幸和大人争锋了。”最后那位大人虽心不服,但终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那才是真正明珠生辉般的女子。
“不过白姐姐还有两年就要及笄了,也不知道这诗社还能办多久。”
叶明惠有些惋惜,最后却无奈道:“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女孩终究是要嫁人的,为人妻后要主持中馈,相夫教子,也就没那么多时间了。”
马车慢悠悠到了目的地,未语笑先闻,只听得昆山玉碎般的声音响起:“可是明惠来了?”
叶明珠掀起马车帘,白慕荷看见她有些许惊讶,不过很快取而代之的是欢喜:“明惠,这就是你常说的那个妹妹吧?”
白慕荷穿着酡红色的斗篷,头上只簪了一朵娟花,站在雪中,称得上是仙姿玉貌,她俏皮地眨眨眼睛:“你们可算来啦,鹿肉已经烤好了,有梅妹妹迫不及待要饮酒作诗了。”
叶明惠微微皱眉:“酒暖身,也伤身,还是少喝为妙。”
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穿红戴绿的小个子噔噔从院子跑出来,手里正拿着一串烤鹿肉,白有梅叉着腰:“没有酒我可做不来诗,这天气不得多喝两杯热酒暖暖身子,咦——娇娇你怎么来了?”
“怪了。”她揉揉眼睛,“原来应该是两个笨家伙在门口冒雪聊天,怎么现在有三个?”
叶明珠气的扑过去:“你说谁笨呢!”
白慕荷笑了:“天冷,我们先进去吧。”
后院一片欢声笑语,有不少人家的姑娘应约而来,烤好的鹿肉香气四溢,院里的一支红梅开得极艳,大家纷纷建议由梅为题头作诗。
由于多了个新人,白慕荷便给她简单地举行了下欢迎仪式,姑娘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这就是叶家那个宝贝的三姑娘,真可爱——不过社费交了吗?”
叶明珠脸有点红,立刻让桃花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充社费,桃花两手一摆很无奈,她们什么都没带。
叶明惠善解人意:“娇娇今次的社费从我这里出吧。”说着,便把一串鹿肉给她,让她放心吃。
“明惠对妹妹可真好,要是我姐姐也这样温柔体贴就好了。”几个女孩半是赞美半是羡艳。
白有梅喝了酒,题头又是说梅花的,诗兴大发一连写了三首诗,分别是:咏梅,赞梅,梅花酒。
她起了头,剩下的姑娘不甘示弱,也纷纷参战,叶明珠乐呵呵地看完一首又一首,嘴巴没停过一直评价写的好,写的真好,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憋了一首:“一朵两朵三四朵,七月不开一月开……”
唉,重生一次她也当不了才女啊,她上一世无忧无虑活到十七岁议亲,德言容功样样不行,撒娇卖萌无所不能,是大写的笨蛋美人,草包无能。
秀才考不上进士就是考不上进士啊,重来一次没有练习的情况下去参考也只能落榜啊。
白有梅听她念完,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捂着肚子说笑抽了,她笑得那么欢,其他姑娘也被感染一同笑了起来。
“好娇娇,哈哈哈……你是专门来逗乐的吗?”
叶明珠涨红了脸,她虽然有着九岁的外表,但心理是十八岁的叶明珠啊,她忍了又忍,劝自己不要和只有十一岁的白有梅计较,但白有梅笑得实在猖狂,还嘲笑她写诗这么烂还有脸来诗社。
叶明珠终于怒了,扑过去和她撕打成一团,其他姑娘看她们闹着玩也就不去拉开。
最后白慕荷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评分,由于这次她不参赛,白有梅又妙手偶得,佳句颇多,最后评了个第一。叶明惠做的尚可,评了第五,倒数的三个女孩拉着白有梅问个中诀窍,白有梅极为享受当学霸的感觉,认真地指点迷津。
日头晚了,桃花在她耳边轻声说:“姑娘,老夫人回府了,打发人来叫咱们回去用饭呢。”
叶明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起身向白慕荷告辞。
马车悠悠在永乐王府面前停下,去大厅的一路上丫鬟们跟喜鹊报喜似的嚎两嗓子:“二姑娘,三姑娘回来了。”
进去大厅前,丫鬟们帮她们脱下厚重的外衣,叶明惠在她耳边轻声道:“白姐姐托我和你说,不要难过,作诗并非一日之功,多练练就好了,下回可还要记得去,今日大家都很高兴,都很喜欢你。”
叶明珠点点头,拉着她走进大厅。
“瞧瞧,这两个没良心的小丫头,可算是千盼万盼把她们盼来了。”
老夫人精神矍铄,头带祥云纹式点珠抹额,穿着藏蓝色金线绣海云纹锦衣,坐在正中央,笑得眉眼弯弯,虽然皱纹横生,但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清丽。
老夫人右边依次坐的是永乐王叶听浩,王妃白瑜,次孙叶长生。左边依次坐的是二房的叶听寒,付淑,三孙叶长空,小孙子叶长福,叶长福的母亲雪姨娘因为身份未能到场。
叶明惠了然般松开叶明珠的手,她很清楚,老夫人盼的只有叶明珠而已,下一秒叶明珠就如同乳燕投林地扑向老夫人怀里,而她则走到付淑旁边落座。
“母亲。”
付淑对她点点头,淡淡道:“坐罢,等菜上齐就可以用饭了。”
付淑年逾三十,她从小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练就了一身的心思手段,举手投足都是精心盘算,可巧了,老夫人偏不喜欢太过精明的女子,喜欢她的嫂嫂,永乐王妃白瑜那样全无心计,一片赤忱的女子。
白瑜笑着向叶明珠招手:“还不快下来,别累着你祖母。”
叶明珠扁扁嘴,就要和老夫人哭诉:“祖母,你平日老让我出门和别家姑娘走动走动,我今日去了,去参加了白姐姐的诗会。”
老夫人想了想:“白司业大人的女儿,那个以文辞名家的姑娘?”
“对对对。祖母你不知道,有梅也去了,她在那里笑话我写诗写的烂,她笑得那么大声!”她激动得手舞足蹈,“孙女我都下不来台了。”
老夫人乐了:“咱们娇娇写了什么诗啊?念给祖母听听。”
“……”
好吧,她表示不想社死第二次。
“总之就是太丢脸了!”
老夫人心疼她:“那咱以后不去了就是,通通不去了。”
“祖母,不行。”她义正言辞地说,“我要读书,我要上进,我非得写过有梅不可!她一个将军的女儿都能做那么好,我是谁?我可是王爷的女儿!祖母的乖孙女!我怎么能当逃兵呢?”
“祖母,你给我请个女先生补习吧,勤能补拙,我听说白姐姐家的丫鬟小厮都能识文断字,有的还能吟上几句诗,怪不得白姐姐那么优秀,父兄都能在朝为官,这上进氛围多么浓郁!我们府也学学吧。”
叶明惠开口:“娇娇,不可……”她刚说了几个字,就被付淑看了一眼,眼神中饱含警示意味。
“哦?惠丫头觉得哪里不好吗?”
老夫人既问她,她也顾不上母亲的责备了,只斟酌着说道:“府上人员过多,教习费用恐怕不菲,不如重点培养娇娇院里的丫鬟可好?”
叶明珠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好不好,我哪天兴头上来要对诗,总不好特特回院去找人吧?至于费用……”
她有些肉痛地说道:“娇娇愿散千金出了这笔费用,只求咱府里能有这一股好的风气。”
老夫人用手指点点她的小鼻子,笑着说:“你啊,你啊,你这个小财迷居然也舍得出钱了。”
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连连感叹最调皮顽劣的小孙女长大了,懂事了,也好学上进了,拍板定案掏自己的体己钱出这笔费用。
白瑜和叶听浩,还有付淑和叶听寒连忙捐钱,以表孝心,让老夫人不必担心钱款。
付淑温言款语:“这都是我们这些晚辈该做的事情,哪能劳得母亲费心劳力。”
白瑜素来讨厌这个妯娌,便回怼道:“弟妹说得是哪里话,娇娇说的是咱们府上的小厮丫鬟,哪里需要弟妹做什么?”
付淑微笑着:“两府不过隔了一个月亮门而已,习俗规矩都大致相同,何必说得这么生分。何况,娇娇这般懂事,我也觉得十分欣慰,想要出些力呢,嫂子不会介意吧?”
“更何况,‘父母在,不分家’,母亲现下身子健朗,大嫂又何必说两家话呢?弟妹我可是盼着母亲长命百岁的。”
白瑜想不出来话,只能干瘪的回了一句:“我自然也是。”
两个长辈你来我往地打机锋,只有叶长空多看了几眼叶明珠,和同母妹妹叶明惠轻声道:“我总觉得,娇娇变了好些。”
叶明惠看着伯父伯母,父亲母亲围着老祖母,而老祖母抱着叶娇娇,看着这样阖家安康,父慈子孝的景象,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反而有些酸涩起来。
“娇娇只是……长大了而已。”
点点雪从天而降,达官贵人坐着轿子,歌颂着丰年好大雪,灾民却要愁能不能活到明年。
人群涌动时,全贵趁乱背叛了他,抢走了他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大雪慢慢将他淹没,淹没前的世界一片昏暗,雪色的世界安静得死寂。
忽然,他听到马蹄嘶嘶,听到温言娇语。
…… ……
宋惜文睁开疲乏的眼睛,视线从华贵的璎珞一寸寸往上移,半截玉颈细腻如脂,樱桃小口鲜红润泽,他的视线就此停住,立即意识到站在床边的是个女孩,闭了眼看她下一步动作。
叶明珠昨晚翻来覆去想了半宿该怎么办,宋惜文是导致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不如趁他没长大就结果了他?趁人病要人命,现下他还病着,随便弄点东西就能让他死。
可是……她从来没杀过人,何况他现在还是个孩子,那些事情他还没做。
她琢磨了很久,先不说杀不杀的问题,宋惜文到底是为什么要针对他们家呢?
宋惜文是皇帝的红人,难道说他除去叶家是收到了皇上的旨意?也曾听娘说过他们家是异姓王,自古以来的异姓王都会被皇上猜忌,所以父亲小心又小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宋惜文和她家并无私怨。
既然如此……
宋惜文能为皇帝所用,为什么不能为她所用?
叶明珠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名满京城的探花郎,足智多谋的宋丞相,左右逢源,长袖善舞……
是了,为什么宋惜文不能被叶家收用呢?
叶家势单力薄,多一个有用的人就多一份助力。
叶明珠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趁宋惜文还小,完全可以培养起来,她低头看床上还在合眼睡觉的宋惜文,叹了口气。
未来风光无限的探花丞相,现在还只是个被冻坏的小孩子。
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得想想法子让他读书,按部就班去科举。
她想着想着,出了屋子,桃花守在门口,忧心忡忡:“姑娘,哪能这样做的,来外男屋里,要是被二爷知道了……”
叶明珠摆摆手:“担心什么,阿兄问起就说走错地方了。”
屋内,宋惜文缓缓睁眼,坐起身来。
这个三姑娘他从来没有见过,若说一开始救他是出于官家小姐泛滥成灾的同情心,那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特别对待,甚至冒着被罚的风险来看他,究竟是为什么?
他想了想,伸手摸了摸自己这幅好皮囊,难道她是个生性放浪,以色取人的人?
但她这般小,恐怕比自己还小上几岁。
他有些苦笑,宋惜文啊宋惜文,现在已经看谁都脏了吗?爹教的道理……
他神色又冷下来,爹就是眼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才会死,才会妻离子散。
竟这般巧,叶家,又是叶家。
刚露了一点冷笑,他就用力地把脸上的神情揉乱,他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不能在这个时候露了马脚。
如果被发现的话……
门被何嬷嬷缓缓推开,她年纪已经大了,云鬓尽苍,卧着一支素簪,她笑眯眯的问道:“孩子,可醒啦,可觉得身上爽快些了吗?”
“谢谢婆婆,我好多了。”
她端来一碗米粥:“好,那就好,起来吃点东西吧。”
“二爷的意思呢,等你好多了些,便去他的临风院里,看你是想去书房洒扫还是去小厨房打下手?”
宋惜文笑着:“婆婆觉得去哪里好一点?”
何嬷嬷有个儿子,但至今没抱上孙子,她见宋惜文生得白净,又乖巧懂事,这一笑,笑到她心坎上了,拉着他的手,当自己亲孙一样教导起来:“婆婆认识临风院小厨房的掌厨,你去了那儿必受不了苦头,他最是个好说话的,打两年下手,就能拜师学艺,大概率能接他的班,厨房的油水也多,总有赏赐。不过,也不是非去厨房不可,能去书房洒扫,也是有大福气的,二爷是王爷唯一的子嗣,咱们府里所有人的心都系在他身上,书房的小厮丫鬟亦是千挑万选要合二爷的心意,因此份例给的也多,哪怕是做个洒扫也叫人羡慕,不过二爷喜欢念书,书房的丫鬟小厮都要识字,有时遇到二爷还要能答上两句对子才行。”
“婆婆,说起来,我还不太了解这里,既然有二爷,那往上不应该还有其他少爷吗?”
何嬷嬷一怔,泪眼婆娑:“唉,大哥儿走的早。”
“我与你讲讲也好,咱们府是永乐王府,老王爷娶的是清河郡主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老王妃,一般叫做老夫人。老夫人生了两子,长子就是我们现在的王爷,次子是隔壁府的二老爷,两个府中间开了个月亮门。”
“王爷娶的是威远将军的嫡亲妹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王妃,王妃来的头三年生了大哥儿和姐儿,大哥儿五岁的时候就染病去世了,二爷是薛姨娘生的,薛姨娘身子骨不好,生完二爷没几年也去了。王妃生大姐儿的时候难产,以为后面不能生了,便把二爷带在膝下养。谁知十年前又怀了三姐儿,我们现在叫三姑娘,阿弥陀佛,佛祖给的姐儿,多讨人喜欢,府里没人不爱。”
“隔壁府,我们叫做西府。二老爷娶的是户部尚书的四姑娘,三爷和二姑娘的生母,也是个极和善的人,和老夫人一样喜欢吃斋念佛。西府里还有个雪姨娘,是四爷的生母,听说是个不好惹的主儿,不过西府的人也不常来咱府里,你应当也见不着。”
“对了,晚间婆婆没法来给你送饭了,老夫人今天从寺庙里回来,府里上上下下都在张罗,所有的丫鬟小厮都安排了事,你若是饿了,便把桌上那两块饼吃了罢。”何嬷嬷指了指角落里的小桌。
“还有件事,等你好了之后,便不能在婆婆这里住了,这不合规矩。临风院里的侍墨那里还有空床,你去和侍墨住一间,侍墨是二爷的贴身小厮,人也是极好的。”
宋惜文一一记下,冲婆婆感激地笑笑:“多谢婆婆告诉我这些,惜文记得了。”
何嬷嬷交代完这些,又听见外头的人叫她,便心满意足地走了,宋惜文看着她关上门,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埋伏在这些权贵人家的必经之路果然没错,至少眼下不用担心温饱了。
他打开床头的药酒,掀开被子又揉了揉冻坏的小腿,已经比昨天好多了,恢复了些知觉。这步棋走得很险,赢了不用再到处流浪,输了便要下去见爹娘。
他目光沉沉,一下又一下地按着,娘费尽心血让他逃出来,他怎么能就这样死了?
他不能就这样死了。
他很想念爹娘,睁眼闭眼都是思念,越思念便越痛入骨髓。
他可以死,但不甘心就这样死去。
他日仇人高楼起,他爹娘坟头却草青青。
他忍住哭声,将眼泪硬生生逼回去,最后用牙咬着被子堵住喉咙,不敢大声哭出来,发出细碎的小小的呜咽声。
哭了一会儿,他平静地把眼泪擦干,他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了,天地茫茫,人生海海,他既无爹娘,也无亲朋,身无分文,更无才能,他是这冬雪里被遗忘在角落的草,任其自生自灭。
衣食不愁后的下一步,便是要想办法去读书,他得去科举才有办法翻案,才有办法知道……
读书,是极重要的一步,也是极具性价比的一条路。
他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这里当个碌碌无为的小厮,忘记一切,了此残生。
他忍着疼痛,开始慢慢下床走路,用力地扶着墙,走到窗户边,外头大雪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叶明珠穿着粉色的袄子,被一群丫鬟众星拱月般从前院走过。
她明显看到他了,眼里带上了惊讶,只是丫鬟们簇拥着她往前走,她也只好扭过头去。
宋惜文……居然能下床了?
她回过神来,不知不觉走到了大门,她前面有一个身形略高的女孩正打算上马车。
“是二姑娘在前面呢,她们应该也是去诗社的,要不咱们和她们一道吧?”
女孩听见声音,转过身来,回眸一笑有如春风拂面,温柔和煦,柳絮眉月牙眼,翘鼻朱唇,稳重中带着一点稚气未脱。
叶明惠看见是叶明珠,便轻声道:“娇娇也是去白姐姐的诗会吗?不如我们一道吧。”
既然对方都发出邀请了,她自然也不推辞,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里,叶明惠有些好奇地问她:“娇娇平时不喜读书,怎么今日想起去诗会了?”
自然是为了找个读书的理由。
叶娇娇的盘算很简单,她只需赴个诗会,回来向久违见面又疼爱她的老祖母哭上一鼻子,说在诗会上出了洋相,求老夫人给自己指派个女先生修养修养学识,再令府上丫鬟小厮一起读书,像别家学习,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这就解决了宋惜文读书的问题。
这法子真的很蠢很笨。
可是她没有办法啊,她一个闺阁小姐,怎么让府里的下人读书呢?
她倒是可以出钱给宋惜文赎身,豪爽地在外面置办小院子让他上学堂,但这不容易,可能惹人怀疑,她无端端资助一个小厮做什么。
这虽然有点困难,但她使使劲也不是不行。
最主要是——她不安心啊。
好容易把宋惜文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她怎么可能送出去。
而且农夫与蛇,农夫与蛇,一味地资助银钱,不知道会养出个什么来。
想起上一世宋惜文放火烧山的事情,她心里给宋惜文的人品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她思绪收拢,便尬笑地回答叶明惠的问题:“哈哈……我去长长见识,再说了,有梅都去我怎么能一次不去,没得下次她和别人聊天我插不上嘴。”
叶明惠浅笑:“表姐才华横溢,在诗社里也是排得上号的。”
想起白有梅那个骄矜的眉眼,她吐槽道:“得了吧,她写字还行,天天听她自负京城小娘子第一,要是诗才了得,早漫天夸去了。”
叶明惠听了,也不分辨,从包里拿出来一本诗册,递给她看:“你瞧,这里就是表姐写的了。不过写的最好的当然是白姐姐。”
她口中的白姐姐是诗社的社长,国子监司业的嫡长女,闺名白慕荷,才比谢道韫,自十岁起,凡是京里的诗赛她总能拔得头筹,曾有大人非议女子不务正业结诗社,她一口气写下洋洋洒洒两千字来反驳,最后俏皮地结语道:“小女要是不读书,也无幸和大人争锋了。”最后那位大人虽心不服,但终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那才是真正明珠生辉般的女子。
“不过白姐姐还有两年就要及笄了,也不知道这诗社还能办多久。”
叶明惠有些惋惜,最后却无奈道:“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女孩终究是要嫁人的,为人妻后要主持中馈,相夫教子,也就没那么多时间了。”
马车慢悠悠到了目的地,未语笑先闻,只听得昆山玉碎般的声音响起:“可是明惠来了?”
叶明珠掀起马车帘,白慕荷看见她有些许惊讶,不过很快取而代之的是欢喜:“明惠,这就是你常说的那个妹妹吧?”
白慕荷穿着酡红色的斗篷,头上只簪了一朵娟花,站在雪中,称得上是仙姿玉貌,她俏皮地眨眨眼睛:“你们可算来啦,鹿肉已经烤好了,有梅妹妹迫不及待要饮酒作诗了。”
叶明惠微微皱眉:“酒暖身,也伤身,还是少喝为妙。”
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穿红戴绿的小个子噔噔从院子跑出来,手里正拿着一串烤鹿肉,白有梅叉着腰:“没有酒我可做不来诗,这天气不得多喝两杯热酒暖暖身子,咦——娇娇你怎么来了?”
“怪了。”她揉揉眼睛,“原来应该是两个笨家伙在门口冒雪聊天,怎么现在有三个?”
叶明珠气的扑过去:“你说谁笨呢!”
白慕荷笑了:“天冷,我们先进去吧。”
后院一片欢声笑语,有不少人家的姑娘应约而来,烤好的鹿肉香气四溢,院里的一支红梅开得极艳,大家纷纷建议由梅为题头作诗。
由于多了个新人,白慕荷便给她简单地举行了下欢迎仪式,姑娘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这就是叶家那个宝贝的三姑娘,真可爱——不过社费交了吗?”
叶明珠脸有点红,立刻让桃花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充社费,桃花两手一摆很无奈,她们什么都没带。
叶明惠善解人意:“娇娇今次的社费从我这里出吧。”说着,便把一串鹿肉给她,让她放心吃。
“明惠对妹妹可真好,要是我姐姐也这样温柔体贴就好了。”几个女孩半是赞美半是羡艳。
白有梅喝了酒,题头又是说梅花的,诗兴大发一连写了三首诗,分别是:咏梅,赞梅,梅花酒。
她起了头,剩下的姑娘不甘示弱,也纷纷参战,叶明珠乐呵呵地看完一首又一首,嘴巴没停过一直评价写的好,写的真好,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憋了一首:“一朵两朵三四朵,七月不开一月开……”
唉,重生一次她也当不了才女啊,她上一世无忧无虑活到十七岁议亲,德言容功样样不行,撒娇卖萌无所不能,是大写的笨蛋美人,草包无能。
秀才考不上进士就是考不上进士啊,重来一次没有练习的情况下去参考也只能落榜啊。
白有梅听她念完,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捂着肚子说笑抽了,她笑得那么欢,其他姑娘也被感染一同笑了起来。
“好娇娇,哈哈哈……你是专门来逗乐的吗?”
叶明珠涨红了脸,她虽然有着九岁的外表,但心理是十八岁的叶明珠啊,她忍了又忍,劝自己不要和只有十一岁的白有梅计较,但白有梅笑得实在猖狂,还嘲笑她写诗这么烂还有脸来诗社。
叶明珠终于怒了,扑过去和她撕打成一团,其他姑娘看她们闹着玩也就不去拉开。
最后白慕荷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评分,由于这次她不参赛,白有梅又妙手偶得,佳句颇多,最后评了个第一。叶明惠做的尚可,评了第五,倒数的三个女孩拉着白有梅问个中诀窍,白有梅极为享受当学霸的感觉,认真地指点迷津。
日头晚了,桃花在她耳边轻声说:“姑娘,老夫人回府了,打发人来叫咱们回去用饭呢。”
叶明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起身向白慕荷告辞。
马车悠悠在永乐王府面前停下,去大厅的一路上丫鬟们跟喜鹊报喜似的嚎两嗓子:“二姑娘,三姑娘回来了。”
进去大厅前,丫鬟们帮她们脱下厚重的外衣,叶明惠在她耳边轻声道:“白姐姐托我和你说,不要难过,作诗并非一日之功,多练练就好了,下回可还要记得去,今日大家都很高兴,都很喜欢你。”
叶明珠点点头,拉着她走进大厅。
“瞧瞧,这两个没良心的小丫头,可算是千盼万盼把她们盼来了。”
老夫人精神矍铄,头带祥云纹式点珠抹额,穿着藏蓝色金线绣海云纹锦衣,坐在正中央,笑得眉眼弯弯,虽然皱纹横生,但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清丽。
老夫人右边依次坐的是永乐王叶听浩,王妃白瑜,次孙叶长生。左边依次坐的是二房的叶听寒,付淑,三孙叶长空,小孙子叶长福,叶长福的母亲雪姨娘因为身份未能到场。
叶明惠了然般松开叶明珠的手,她很清楚,老夫人盼的只有叶明珠而已,下一秒叶明珠就如同乳燕投林地扑向老夫人怀里,而她则走到付淑旁边落座。
“母亲。”
付淑对她点点头,淡淡道:“坐罢,等菜上齐就可以用饭了。”
付淑年逾三十,她从小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练就了一身的心思手段,举手投足都是精心盘算,可巧了,老夫人偏不喜欢太过精明的女子,喜欢她的嫂嫂,永乐王妃白瑜那样全无心计,一片赤忱的女子。
白瑜笑着向叶明珠招手:“还不快下来,别累着你祖母。”
叶明珠扁扁嘴,就要和老夫人哭诉:“祖母,你平日老让我出门和别家姑娘走动走动,我今日去了,去参加了白姐姐的诗会。”
老夫人想了想:“白司业大人的女儿,那个以文辞名家的姑娘?”
“对对对。祖母你不知道,有梅也去了,她在那里笑话我写诗写的烂,她笑得那么大声!”她激动得手舞足蹈,“孙女我都下不来台了。”
老夫人乐了:“咱们娇娇写了什么诗啊?念给祖母听听。”
“……”
好吧,她表示不想社死第二次。
“总之就是太丢脸了!”
老夫人心疼她:“那咱以后不去了就是,通通不去了。”
“祖母,不行。”她义正言辞地说,“我要读书,我要上进,我非得写过有梅不可!她一个将军的女儿都能做那么好,我是谁?我可是王爷的女儿!祖母的乖孙女!我怎么能当逃兵呢?”
“祖母,你给我请个女先生补习吧,勤能补拙,我听说白姐姐家的丫鬟小厮都能识文断字,有的还能吟上几句诗,怪不得白姐姐那么优秀,父兄都能在朝为官,这上进氛围多么浓郁!我们府也学学吧。”
叶明惠开口:“娇娇,不可……”她刚说了几个字,就被付淑看了一眼,眼神中饱含警示意味。
“哦?惠丫头觉得哪里不好吗?”
老夫人既问她,她也顾不上母亲的责备了,只斟酌着说道:“府上人员过多,教习费用恐怕不菲,不如重点培养娇娇院里的丫鬟可好?”
叶明珠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好不好,我哪天兴头上来要对诗,总不好特特回院去找人吧?至于费用……”
她有些肉痛地说道:“娇娇愿散千金出了这笔费用,只求咱府里能有这一股好的风气。”
老夫人用手指点点她的小鼻子,笑着说:“你啊,你啊,你这个小财迷居然也舍得出钱了。”
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连连感叹最调皮顽劣的小孙女长大了,懂事了,也好学上进了,拍板定案掏自己的体己钱出这笔费用。
白瑜和叶听浩,还有付淑和叶听寒连忙捐钱,以表孝心,让老夫人不必担心钱款。
付淑温言款语:“这都是我们这些晚辈该做的事情,哪能劳得母亲费心劳力。”
白瑜素来讨厌这个妯娌,便回怼道:“弟妹说得是哪里话,娇娇说的是咱们府上的小厮丫鬟,哪里需要弟妹做什么?”
付淑微笑着:“两府不过隔了一个月亮门而已,习俗规矩都大致相同,何必说得这么生分。何况,娇娇这般懂事,我也觉得十分欣慰,想要出些力呢,嫂子不会介意吧?”
“更何况,‘父母在,不分家’,母亲现下身子健朗,大嫂又何必说两家话呢?弟妹我可是盼着母亲长命百岁的。”
白瑜想不出来话,只能干瘪的回了一句:“我自然也是。”
两个长辈你来我往地打机锋,只有叶长空多看了几眼叶明珠,和同母妹妹叶明惠轻声道:“我总觉得,娇娇变了好些。”
叶明惠看着伯父伯母,父亲母亲围着老祖母,而老祖母抱着叶娇娇,看着这样阖家安康,父慈子孝的景象,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反而有些酸涩起来。
“娇娇只是……长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