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自那天后,杳闻宁的学习便不拘泥于碧院与林肖将的口述,她开始往外跑,走到大街小巷,听贩夫走卒,看家长里短,在稷下茶楼参辨,在翠峰之上一览众山。
她更是为了锻炼自己,主动进军营,在训练场上摔打。
士兵们起初见她是个女娃,一边嘲笑着,一边不费吹灰之力地把她放倒。
杳闻宁面无表情的站起身,伏低前驱,双眼注视着目标,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方的破绽。
她力气确实不如这群大汉,不过见缝插针的本事也令他们不得不收起嬉皮笑脸,更加认真地应对。
渐渐地,她倒下的次数越来越少,开始尝试正面迎击,当她终于打败了那个将领的时候,对手龇牙咧嘴的躺在地上,却也笑得很开心。
杳闻宁一个个挑战,不打仗的日子,整日训练枯燥的士兵们天天盼望她的到来,后来更是以能接到未来女君的挑战为荣。
两年时间,军营里已经没有她的对手了。
那一天,士兵们把她高高举起,为她欢呼:“女君威武!女君威武!”
但杳闻宁觉得这还是不够,于是她又跑到林肖将的鸣鸟,挨个去与近卫比拼实战。
鸣鸟与军营士兵不同,他们身法诡谲出其不意,倒是非常锻炼她的应对能力。
又是两年,杳闻宁一身的伤,终于把鸣鸟也打趴下。
天际云淡,正是个好日子。
杳闻宁想,是时候了。
彼时,林肖将经过四年的调养身体已经大好,不过有了前车之鉴,他一改往日正派的形象,开始以纨绔示人。
在朝堂上将与杳琛的矛盾摆到明面,以往的绵里藏针,统统变成的小儿吵嘴。
他越顽劣,名声越不好,皇帝便越放心。
杳闻宁回到侯府中,截了管家问:“他回了吗?”
管家躬身:“回女君,方回了,现下在书房。”
杳闻宁来到书房,推开门,只觉金碧辉煌,差点被满屋的珍宝器物闪瞎了眼。
这哪里是书房,分明是个收藏室。
林肖将懒懒地倚在太师软榻上,面前摆着几个精细的物件,见杳闻宁来了,招招手:“来,替为师看看。”
“你说……你父亲丞相大人明日寿辰,我送这龟公图好?还是帐中香好?要不这个上好的鹿鞭也行。”
杳闻宁上前扫了一眼,点了点那图集。
林肖将拿了起来,点点头:“也对,丞相大人子嗣妻妾繁多,只是听说你有一兄只好男色,把今日把你父亲气的不轻。”而后又叹气,“哎,可惜了,这可是柳青阁的孤本,要几金呢……”
这人一脸惋惜地翻了几页,而后赶紧捂住,对杳闻宁说:“你还小,不许看啊。”
杳闻宁挑了一下眉,眼睛转向别处,她看着满屋的东西,说道:“若是不学无术,秦楼楚馆岂不是更容易,也不会如此烧钱。”
“好,那为师考考你。”林肖将单手撑着额角,嘴角带着狡黠的笑意,问她,“为何不去烟花之地?”
杳闻宁看着他,眨了眨眼睛:“人多眼杂。”
“还有呢?”
“若你有其他子嗣,那位会注意你。”
“然后?”
杳闻宁想了片刻,看着他,神情认真地说:
“也或许是……你中了毒,不太行。”
林肖将一口茶水喷了出来,他难以相信这是从他沉默寡言的徒弟口中说出来的话。
行?小姑娘懂什么行与不行?
林肖将突然生出了逗逗她的恶趣味,于是摇了摇头,勾唇道:“其实是为了你。”
杳闻宁挑眉表示疑问。
“有了外室,你的地位便岌岌可危,……”
话音落,杳闻宁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言不发地盯着他,而后转过头,看向天边的火烧云。
静默良久,而后缓缓开口。
“我想出去看看。”
“什么?”
没逗着她的林肖将被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一愣。
“你想……”
“跟我一起走吗?”
晚霞倒影在她澄澈的眸中,好似天摇地动,一汪湖水泛起涟漪。
那是战火沙场上不曾有过的悸动。
仿佛闻宁在邀请他,参加一场盛大的——
逃离。
最后,林肖将依然摇了摇头,目送她远去。
甚至都没有一句“后会有期”。
他初时便对自己说过,要做闻宁的温床,而非囚笼。
那道瘦小的身影消失在艳阳中,
这便是永别。
可哪想到,两个月后,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杳闻宁的信。
“先生展信佳。”
“此去益州,云山雾海,足迹印石林。闻一赤脚医生言,山中藤蔓缠绕,生有树叶名宴花雪。君当年中毒,所中正是此物,故山深处采得几片,盼可为君解忧。将此交俞非晚手,或能洗净你体内残毒。”
果然有几枚干了的叶子,在信封中已经碎成了渣,林肖将将他们拢到一起,用盒子细细地装起来。
这时,管家敲门说:“侯爷,那送信的人还在门外,问您是否要回信。”
“要,要的!”
也不知怎的,今日他的手好似不停使唤,费劲捏了好几下才把纸拿起来,握着笔的手也抖个不停。
弄得林肖将啼笑皆非,笑自己这是怎么了,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跳,提笔写道:
“遥相问闻宁,”
“叶已收到。不知其气候是否适合?益州山水之地,虫蚁繁多,切记防蚊。特别是一虫,体窄长,腹发红,其毒甚烈,若不慎触及,皮肤易溃烂难愈。见此虫,勿以手拍之,可用物轻拂,使之远离。汝行远必自危,吾常忧汝安危……”
林肖将曾跟随父母在益州小住,在信上恨不得把他知道所有事宜都嘱托一遍,直到管家来催,说信使要走了,这才作罢。
那也是洋洋洒洒一整页,杳闻宁收到时已经不在益州,看着先生的罗里吧嗦,她竟施然笑开。
一旁的第九枳见她这个冰山竟然会笑,拍了拍身旁打坐的神秀小和尚,让他来看稀奇事。
杳闻宁没有理他们,拿起笔为先生回信。
“先生展信佳。”
“益州如君所言,奇草奇虫颇多,民间竟有人养虫为宠。初入城,见一男子驱妻出门,持笤扫怒斥,妻跪地求饶。闻其争吵,知其养虫为业。男子得一金羽昆虫卵,第九富豪预定,妻子失守,虫死遭怒。我出手相助,未及开口,亦遭怒骂。适有道士出,揭男子赌博输定金,怒妻泄愤。道士自称第九枳,代为解决。男子无言,牵妻归。
益州小住,再遇第九枳及其同行小和尚神秀,二人北上梁州斗法大会。我亦有意随行,同赴山南西道。”
“遥相问闻宁,”
“得宁来信,心安一分。益州第九氏之事,将亦有所闻。岭南山势险峻,帮派势力大于官府,第九家更是富可敌国,盘踞一方。其独子奢靡纨绔,然天资卓越,精明无双,竟去当道士,确是奇闻。
路遇志同道合之人,实为幸事,但亦需谨慎。出门在外,陌生人勿全信,亦勿过防,免伤和气。益州至梁州路途艰险,猛兽、地势、山匪皆需提防。低洼之地,宜一人在高处探路,遇不测,勿硬碰,应待敌松懈,一击必中。
梁州斗法大会,国师魏子将至。魏子为皇室所倚重,或曾见宁。大会时,观台下热闹便好,切勿冒进,以免生出不必要事端。
望汝行程顺利,慎重为上。
汝之安好,吾心始安。”
“先生展信佳,”
“离开已逾一年,斗法大会将启,诸教齐聚,佛、道、儒及其他教派。虽不信教,然见众人为信仰而战,亦觉酣畅。
第九虽为道,仅随神秀,不参斗法。
神秀为此备战良久,路上亦敲鱼诵经不怠。其人至善,遇难民分食不留,竟累袈裟被抢。第九笑其活该,神秀仍面带笑容。道士满腹坏水,世间恐唯神秀能忍受。
近闻二人争吵,始知神秀乃山南东道节度使家庶子,因生辰八字相克,被送至剑南道北佛寺。冬猎将至,节度使家求神秀代嫡子出猎。第九怒逐节度使家人,致神秀错失见小娘最后一面。第九只觉小娘未曾心系神秀,幼离时亦未动容,不愿神秀动摇。神秀此次却执意参猎,第九摔门而出,数日未语。”
“遥相问闻宁,”
“世上蹉跎不定,人各有命。佛渡人不渡己,道度己不渡人。
得信之时,冬猎在即。昔日吾不屑皇室之戏,然念友人安危,仍多方探问。山南东道人马未至上京,闻途中有变,未知闻宁安否?
此次随神秀返京否?
劝闻宁莫回。近日皇上龙体欠安,皇子夺嫡局势险恶,上京城危机四伏。闻宁既脱离是非,勿再涉足。若安顿妥当,速书告知,当寻一女尸代闻宁,宣闻宁已亡,自此得身之自由。
冬令严寒,南行为宜,较之温暖,更……”
此信之后,便有好长的时间没有再得到杳闻宁的任何消息,后来林肖将又派人打听得知,山南东道的来得很迟,也不是什么小和尚。他担心,又写了几封信,可几个月后又被退回,说是他们已经不在梁州了。
听说此次冬猎获胜的是江南东道的庶女,她在一处隐秘的低洼躲了三日,最后清理尸体时还以为他她也命丧了,谁料还有呼吸,最终被俞非晚给救活。
一年之中,
皇帝的病反反复复,弄得整个朝堂人心浮动。
就在这样的时刻,他又突然收到了杳闻宁的来信。
她更是为了锻炼自己,主动进军营,在训练场上摔打。
士兵们起初见她是个女娃,一边嘲笑着,一边不费吹灰之力地把她放倒。
杳闻宁面无表情的站起身,伏低前驱,双眼注视着目标,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方的破绽。
她力气确实不如这群大汉,不过见缝插针的本事也令他们不得不收起嬉皮笑脸,更加认真地应对。
渐渐地,她倒下的次数越来越少,开始尝试正面迎击,当她终于打败了那个将领的时候,对手龇牙咧嘴的躺在地上,却也笑得很开心。
杳闻宁一个个挑战,不打仗的日子,整日训练枯燥的士兵们天天盼望她的到来,后来更是以能接到未来女君的挑战为荣。
两年时间,军营里已经没有她的对手了。
那一天,士兵们把她高高举起,为她欢呼:“女君威武!女君威武!”
但杳闻宁觉得这还是不够,于是她又跑到林肖将的鸣鸟,挨个去与近卫比拼实战。
鸣鸟与军营士兵不同,他们身法诡谲出其不意,倒是非常锻炼她的应对能力。
又是两年,杳闻宁一身的伤,终于把鸣鸟也打趴下。
天际云淡,正是个好日子。
杳闻宁想,是时候了。
彼时,林肖将经过四年的调养身体已经大好,不过有了前车之鉴,他一改往日正派的形象,开始以纨绔示人。
在朝堂上将与杳琛的矛盾摆到明面,以往的绵里藏针,统统变成的小儿吵嘴。
他越顽劣,名声越不好,皇帝便越放心。
杳闻宁回到侯府中,截了管家问:“他回了吗?”
管家躬身:“回女君,方回了,现下在书房。”
杳闻宁来到书房,推开门,只觉金碧辉煌,差点被满屋的珍宝器物闪瞎了眼。
这哪里是书房,分明是个收藏室。
林肖将懒懒地倚在太师软榻上,面前摆着几个精细的物件,见杳闻宁来了,招招手:“来,替为师看看。”
“你说……你父亲丞相大人明日寿辰,我送这龟公图好?还是帐中香好?要不这个上好的鹿鞭也行。”
杳闻宁上前扫了一眼,点了点那图集。
林肖将拿了起来,点点头:“也对,丞相大人子嗣妻妾繁多,只是听说你有一兄只好男色,把今日把你父亲气的不轻。”而后又叹气,“哎,可惜了,这可是柳青阁的孤本,要几金呢……”
这人一脸惋惜地翻了几页,而后赶紧捂住,对杳闻宁说:“你还小,不许看啊。”
杳闻宁挑了一下眉,眼睛转向别处,她看着满屋的东西,说道:“若是不学无术,秦楼楚馆岂不是更容易,也不会如此烧钱。”
“好,那为师考考你。”林肖将单手撑着额角,嘴角带着狡黠的笑意,问她,“为何不去烟花之地?”
杳闻宁看着他,眨了眨眼睛:“人多眼杂。”
“还有呢?”
“若你有其他子嗣,那位会注意你。”
“然后?”
杳闻宁想了片刻,看着他,神情认真地说:
“也或许是……你中了毒,不太行。”
林肖将一口茶水喷了出来,他难以相信这是从他沉默寡言的徒弟口中说出来的话。
行?小姑娘懂什么行与不行?
林肖将突然生出了逗逗她的恶趣味,于是摇了摇头,勾唇道:“其实是为了你。”
杳闻宁挑眉表示疑问。
“有了外室,你的地位便岌岌可危,……”
话音落,杳闻宁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言不发地盯着他,而后转过头,看向天边的火烧云。
静默良久,而后缓缓开口。
“我想出去看看。”
“什么?”
没逗着她的林肖将被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一愣。
“你想……”
“跟我一起走吗?”
晚霞倒影在她澄澈的眸中,好似天摇地动,一汪湖水泛起涟漪。
那是战火沙场上不曾有过的悸动。
仿佛闻宁在邀请他,参加一场盛大的——
逃离。
最后,林肖将依然摇了摇头,目送她远去。
甚至都没有一句“后会有期”。
他初时便对自己说过,要做闻宁的温床,而非囚笼。
那道瘦小的身影消失在艳阳中,
这便是永别。
可哪想到,两个月后,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杳闻宁的信。
“先生展信佳。”
“此去益州,云山雾海,足迹印石林。闻一赤脚医生言,山中藤蔓缠绕,生有树叶名宴花雪。君当年中毒,所中正是此物,故山深处采得几片,盼可为君解忧。将此交俞非晚手,或能洗净你体内残毒。”
果然有几枚干了的叶子,在信封中已经碎成了渣,林肖将将他们拢到一起,用盒子细细地装起来。
这时,管家敲门说:“侯爷,那送信的人还在门外,问您是否要回信。”
“要,要的!”
也不知怎的,今日他的手好似不停使唤,费劲捏了好几下才把纸拿起来,握着笔的手也抖个不停。
弄得林肖将啼笑皆非,笑自己这是怎么了,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跳,提笔写道:
“遥相问闻宁,”
“叶已收到。不知其气候是否适合?益州山水之地,虫蚁繁多,切记防蚊。特别是一虫,体窄长,腹发红,其毒甚烈,若不慎触及,皮肤易溃烂难愈。见此虫,勿以手拍之,可用物轻拂,使之远离。汝行远必自危,吾常忧汝安危……”
林肖将曾跟随父母在益州小住,在信上恨不得把他知道所有事宜都嘱托一遍,直到管家来催,说信使要走了,这才作罢。
那也是洋洋洒洒一整页,杳闻宁收到时已经不在益州,看着先生的罗里吧嗦,她竟施然笑开。
一旁的第九枳见她这个冰山竟然会笑,拍了拍身旁打坐的神秀小和尚,让他来看稀奇事。
杳闻宁没有理他们,拿起笔为先生回信。
“先生展信佳。”
“益州如君所言,奇草奇虫颇多,民间竟有人养虫为宠。初入城,见一男子驱妻出门,持笤扫怒斥,妻跪地求饶。闻其争吵,知其养虫为业。男子得一金羽昆虫卵,第九富豪预定,妻子失守,虫死遭怒。我出手相助,未及开口,亦遭怒骂。适有道士出,揭男子赌博输定金,怒妻泄愤。道士自称第九枳,代为解决。男子无言,牵妻归。
益州小住,再遇第九枳及其同行小和尚神秀,二人北上梁州斗法大会。我亦有意随行,同赴山南西道。”
“遥相问闻宁,”
“得宁来信,心安一分。益州第九氏之事,将亦有所闻。岭南山势险峻,帮派势力大于官府,第九家更是富可敌国,盘踞一方。其独子奢靡纨绔,然天资卓越,精明无双,竟去当道士,确是奇闻。
路遇志同道合之人,实为幸事,但亦需谨慎。出门在外,陌生人勿全信,亦勿过防,免伤和气。益州至梁州路途艰险,猛兽、地势、山匪皆需提防。低洼之地,宜一人在高处探路,遇不测,勿硬碰,应待敌松懈,一击必中。
梁州斗法大会,国师魏子将至。魏子为皇室所倚重,或曾见宁。大会时,观台下热闹便好,切勿冒进,以免生出不必要事端。
望汝行程顺利,慎重为上。
汝之安好,吾心始安。”
“先生展信佳,”
“离开已逾一年,斗法大会将启,诸教齐聚,佛、道、儒及其他教派。虽不信教,然见众人为信仰而战,亦觉酣畅。
第九虽为道,仅随神秀,不参斗法。
神秀为此备战良久,路上亦敲鱼诵经不怠。其人至善,遇难民分食不留,竟累袈裟被抢。第九笑其活该,神秀仍面带笑容。道士满腹坏水,世间恐唯神秀能忍受。
近闻二人争吵,始知神秀乃山南东道节度使家庶子,因生辰八字相克,被送至剑南道北佛寺。冬猎将至,节度使家求神秀代嫡子出猎。第九怒逐节度使家人,致神秀错失见小娘最后一面。第九只觉小娘未曾心系神秀,幼离时亦未动容,不愿神秀动摇。神秀此次却执意参猎,第九摔门而出,数日未语。”
“遥相问闻宁,”
“世上蹉跎不定,人各有命。佛渡人不渡己,道度己不渡人。
得信之时,冬猎在即。昔日吾不屑皇室之戏,然念友人安危,仍多方探问。山南东道人马未至上京,闻途中有变,未知闻宁安否?
此次随神秀返京否?
劝闻宁莫回。近日皇上龙体欠安,皇子夺嫡局势险恶,上京城危机四伏。闻宁既脱离是非,勿再涉足。若安顿妥当,速书告知,当寻一女尸代闻宁,宣闻宁已亡,自此得身之自由。
冬令严寒,南行为宜,较之温暖,更……”
此信之后,便有好长的时间没有再得到杳闻宁的任何消息,后来林肖将又派人打听得知,山南东道的来得很迟,也不是什么小和尚。他担心,又写了几封信,可几个月后又被退回,说是他们已经不在梁州了。
听说此次冬猎获胜的是江南东道的庶女,她在一处隐秘的低洼躲了三日,最后清理尸体时还以为他她也命丧了,谁料还有呼吸,最终被俞非晚给救活。
一年之中,
皇帝的病反反复复,弄得整个朝堂人心浮动。
就在这样的时刻,他又突然收到了杳闻宁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