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意的
“师父!”
走近了才发现,素舆上老人的裤管空空地,被打了两个结,双眼缠着厚厚的绷带,一只手臂似乎也不在了,却丝毫不影响用仅存的手去教训徒弟。
工匠班头怕师父看不见拍不到,于是看准了自己将头凑到了他手底下,生生挨了一巴掌。
“孽徒!总说你要动动脑子——这位可是张御医,不是马家的人!”
“张御医?!”
众人看向张廷玉的眼神都变了,工匠班头行如飓风般冲过来,滑跪到他脚下,磕头,大声说道:“谢谢您治死了马世杰!您是咱们的大恩人呐!”
大汉们的态度也跟着骤然转变,一个个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欣喜,热情的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内心由衷的感激。
弄得这个医者汗颜,一直尴尬地摆手。
头一次听说病患没治好,还能收到民众表彰的……
老人本能的仰起头,笑着寻找着他的方向:“张御医受惊了。”
受惊了的张御医连忙摇头否认:“哪里,哪里。”
美貌的夫人从老人身后走出:“张御医,我送您出去吧。”
“好。”张廷玉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心想可是得救了。
“谢谢这位……姐姐。”
“哦,对了。”张廷玉走到一半又折返回来,从白布包中一通摸索,在一阵瓷瓶轻撞的声音之后,拿出了几瓶放在桌子上。
“这些是我自己调配的药粉,治烧伤有奇效,每日涂抹于伤口上,你们的伤便不会反复开裂流血。大家先用着,过几日我再差人送一些过来。不出十日便有好转。”
众人见状感激涕零。
“谢谢大夫!”
“张大人活菩萨!”
“感谢张大人,不愧是御医——”
“还有!”张廷玉又回头,看向他们,眼神坚定地说,“我的药很好用,马世杰……不是我治死的。”
留下一群大老粗面面相觑。
看着张廷玉离去的背影,工匠班头凑到师父耳边,好奇地问:“师父,您咋知道他是张御医的?”
师父受伤前是京城中有名的工匠,为许多达官贵人做过家器摆件。师父见多识广,听音辨人,莫非是与那张御医有些渊源?
老师傅向后靠在素舆中,砸吧了一下嘴:“啊,因为刚才有他家下人在大门口,说是找刚进去的张御医有急事。”
“……”
“师父您真棒。”
那少妇身上挂满了银饰,走起路来叮咚悦耳,临到大门口,她转身,嫣然一笑:“张大人留步。”
女人从怀中拿出一颗球状的丹药,递给张廷玉:“今日唐突,一份薄礼致歉,也谢过大人对匠人们的善心。”
张廷玉不喜丹药,总觉是用乱七八糟的东西做的,但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也不好拒绝。
女人在这宝阁中,最善察言观色,看出他的微末异样,特意解释道:“这本是御贡的丹药,于延年益寿有奇效,大人不妨一试?”
有奇效?
张廷玉主治后宫妃嫔,从未注意过陛下服食什么丹药,但听同僚偶然提起过皇室长寿的秘诀。
莫非是它?
带着好奇心,张廷玉收下了她的礼物,行礼拜别后,便出了宝阁。
门口,他家的下人正急的团团转,见到张廷玉就如见了真佛菩萨一般:“哎呦我的爷,杳将军前朝受伤,陛下急招您进宫!”
……
皇宫,
“陛下,不过是小事。”杳丞相立于榻前,向陛下行礼,不动如山地模样仿若在榻上面色惨白的人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一般,“前日满朝文武皆中毒以致无法理事,引得大家相互猜忌从而起的争执。”
“嗯,确实是个大事”皇帝点头,“众爱卿可有何猜疑?”
话音刚落,大臣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各派系盘根错节,可不能放过任何栽赃对方的机会。
“肃静!”
皇帝实在听不下去了,看了眼一旁事不关己的林肖将,又看了眼遗世独立的杳丞相。
“丞相……对此有何见解?”
“陛下。”杳丞相面不改色淡然地躬身,“此事伤及的是我大合国全部朝臣,故依臣之见——”
“乃外邦所为。”
“外邦?”
皇帝听后不由得点头:“是了,这一毒计于身无损,却为离间,令各位爱卿相互猜忌以致国柱衰弱,切莫中了贼人的奸计。”
大臣们暗自眼神交流,似是原本还有什么话要说一般,却缄默于口,继而纷纷行礼:“陛下圣明。”
这时魏连英凑到皇帝身边:“陛下,张御医到了。”
张廷玉理了理仪容,走入偏殿,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事态紧急,请恕臣未着官服之过。”
皇帝抬手虚扶:“爱卿免礼,快来瞧瞧杳将军吧。”
张廷玉放了药箱,搭脉于榻上的杳闻宁,又立屏风,查看伤势。
伤口极深。血色深浅,有痂不一,隐有药气。
此为昨伤今添,怕不是以新掩旧!
而近日里伤在肩胛的……
那人之名突兀的却又好似顺理成章地浮现在张廷玉脑海中。他以这几日陷入自证为由劝说自己这么想是因为魔障了,但他越试图说服自己,思绪便越控制不住。
若杳闻宁是在礼部尚书府受的剑伤颇深,以致第二日无法早朝,故而下毒令所有朝臣如她一般休息在榻。而后今日这一出,或许也只是她为了自己伤找出现在众人眼中的理由罢了。
他没有证据,怀疑尚且要有蛛丝马迹,这故事虽然丝滑却只不过是他有倾向性的猜测。
见张廷玉弯腰端详伤口的动作停滞良久,且额头有冷汗溢出,杳闻宁半撑起身子问:“怎么了张大人?”
张廷玉冷不丁抬头与她对视,双眸漆黑带着杀气,顿时吓了张廷玉一跳。而后不知为何似是看见洪水猛兽般控制不住接连后退了几步,撞到了柜子上。
“无……无事。”
他迅速转过身,强装镇定地从药箱中翻找,谁人知他此时从头凉到脚,仿若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是她,是她,是她!
张廷玉攥着纱布的手都在抖。
她是故意的!
若之前的事情都是他在脑海中无妄的编排,但在杳闻宁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对这个荒谬故事的肯定。
就是想让他知道,杳闻宁便是林霜!
为何是他?
为何选择他?
朝臣们皆知那晚田小佃射伤了林霜的肩膀,今日的伤无论是请哪位太医院的御医来都会识出端倪。杳闻宁执意要请他的诊,在外人看来是他与杳氏一族亲厚,可只有深陷马府一案的张廷玉才知道,从踏入这偏殿的一刻起,便无法再摆脱被架在炭火之上的日子了。
破罐子破摔,看清局势的那一刻张廷玉竟然没那么恐慌了。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拿着药粉与纱布重新来到榻前,直视杳闻宁的双眼。
杳闻宁虚弱地躺在榻上,却在张廷玉静望她之时,苍白的双唇勾起一抹淡淡地,势在必得地笑。
没有证据,没有他人的指摘,但又似乎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时,屏风外响起皇帝的声音:“御医,闻宁的伤势如何了?”
张廷玉盯着她的眼睛,手上用剪刀慢条斯理地剪开伤口旁的衣服,冰冷的金属划过皮肤,让杳闻宁打了一个激灵。
张廷玉从鼻子里发出气音,轻蔑地一笑,故意朗声道:“回陛下,杳将军本伤的不重,只是这旧伤添新伤,怕是要休息好一阵了。”
“旧伤添新伤”这几个字他说的极重,也不知是在说给陛下还是病人。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闻宁受苦了。”皇帝叹了一声气,语气中对杳闻宁颇为心疼,“孩子,与太子成婚之后,便不要再去前线受罪了。”
“谢陛下体恤。”屏风后传来杳闻宁虚弱却坚定的声音:“为大合为陛下,闻宁无悔
……啊!”
听到她的小小的惊呼,皇帝连忙问道:“怎么了这是?”
一幕之隔,杳闻宁攥着张廷玉的手腕,床帐中无形的气焰沸腾,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杳闻宁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陛下,我没事,只是有点疼。”
皇帝在外面隔着屏风张望,眼中满是心疼:“张御医,还未好吗?”
“……”
“陛下放心,伤口虽不致命,却有点深,需要缝合。”
张廷玉俯身凑近,以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阴阳怪气地说道:“可下官不善缝合之术,杳将军,您确定要下官来缝么?”
“当然。”杳闻宁莞尔,目光坚定,“相信张大人一定不负闻宁所信所托。”
张廷玉听闻冷哼一声,用力甩开被抓住的手腕,将两侧的衣襟顺着从上往下一顺,站起身。
“下官惶恐,有负将军。”
而后高傲地走出屏风。
虽然嘴上这么说,张廷玉却也尽职尽责地吩咐宫人准备麻沸散,自己则是开始给器具煮沸消毒。
这边有条不紊的,另一旁,许是方才提到了太子妃之故,皇帝忽而想起今日还未见太子,于是问大臣们。
“今日太子未来上朝吗?”
朝臣们面面相觑,有大臣站出来:“回陛下,殿前时看见殿下来了,但杳将军受伤之后……便未再见到人了。”
皇帝一向不喜形于色,听了回话,突然来了火气:“自己的未婚妻躺在榻上,连看都不来看,成何体统!”
“哼,去东宫!”
魏连英:“摆驾东宫——”
留下大臣们大眼瞪小眼。
不,不至于吧。
皇帝气冲冲地来到东宫殿前,见两侧值守的太监竟然不在,偌大的东宫好像是荒废了一般不见丝毫人影。
“好呀。”皇帝咬牙切齿,不顾仪态一巴掌拍开东宫的大门。
殿内空荡,回声不绝。
皇帝抬手阻了身后的太监宫女跟随,独自进了殿中。
关了门,皇帝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中央,坐到了太师椅中。
“太子,别以为朕会不知你藏了什么。”皇帝垂老,双眼却炯炯有神,一丝不苟地扫视大殿,似是不会放过每个角落。
走近了才发现,素舆上老人的裤管空空地,被打了两个结,双眼缠着厚厚的绷带,一只手臂似乎也不在了,却丝毫不影响用仅存的手去教训徒弟。
工匠班头怕师父看不见拍不到,于是看准了自己将头凑到了他手底下,生生挨了一巴掌。
“孽徒!总说你要动动脑子——这位可是张御医,不是马家的人!”
“张御医?!”
众人看向张廷玉的眼神都变了,工匠班头行如飓风般冲过来,滑跪到他脚下,磕头,大声说道:“谢谢您治死了马世杰!您是咱们的大恩人呐!”
大汉们的态度也跟着骤然转变,一个个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欣喜,热情的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内心由衷的感激。
弄得这个医者汗颜,一直尴尬地摆手。
头一次听说病患没治好,还能收到民众表彰的……
老人本能的仰起头,笑着寻找着他的方向:“张御医受惊了。”
受惊了的张御医连忙摇头否认:“哪里,哪里。”
美貌的夫人从老人身后走出:“张御医,我送您出去吧。”
“好。”张廷玉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心想可是得救了。
“谢谢这位……姐姐。”
“哦,对了。”张廷玉走到一半又折返回来,从白布包中一通摸索,在一阵瓷瓶轻撞的声音之后,拿出了几瓶放在桌子上。
“这些是我自己调配的药粉,治烧伤有奇效,每日涂抹于伤口上,你们的伤便不会反复开裂流血。大家先用着,过几日我再差人送一些过来。不出十日便有好转。”
众人见状感激涕零。
“谢谢大夫!”
“张大人活菩萨!”
“感谢张大人,不愧是御医——”
“还有!”张廷玉又回头,看向他们,眼神坚定地说,“我的药很好用,马世杰……不是我治死的。”
留下一群大老粗面面相觑。
看着张廷玉离去的背影,工匠班头凑到师父耳边,好奇地问:“师父,您咋知道他是张御医的?”
师父受伤前是京城中有名的工匠,为许多达官贵人做过家器摆件。师父见多识广,听音辨人,莫非是与那张御医有些渊源?
老师傅向后靠在素舆中,砸吧了一下嘴:“啊,因为刚才有他家下人在大门口,说是找刚进去的张御医有急事。”
“……”
“师父您真棒。”
那少妇身上挂满了银饰,走起路来叮咚悦耳,临到大门口,她转身,嫣然一笑:“张大人留步。”
女人从怀中拿出一颗球状的丹药,递给张廷玉:“今日唐突,一份薄礼致歉,也谢过大人对匠人们的善心。”
张廷玉不喜丹药,总觉是用乱七八糟的东西做的,但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也不好拒绝。
女人在这宝阁中,最善察言观色,看出他的微末异样,特意解释道:“这本是御贡的丹药,于延年益寿有奇效,大人不妨一试?”
有奇效?
张廷玉主治后宫妃嫔,从未注意过陛下服食什么丹药,但听同僚偶然提起过皇室长寿的秘诀。
莫非是它?
带着好奇心,张廷玉收下了她的礼物,行礼拜别后,便出了宝阁。
门口,他家的下人正急的团团转,见到张廷玉就如见了真佛菩萨一般:“哎呦我的爷,杳将军前朝受伤,陛下急招您进宫!”
……
皇宫,
“陛下,不过是小事。”杳丞相立于榻前,向陛下行礼,不动如山地模样仿若在榻上面色惨白的人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一般,“前日满朝文武皆中毒以致无法理事,引得大家相互猜忌从而起的争执。”
“嗯,确实是个大事”皇帝点头,“众爱卿可有何猜疑?”
话音刚落,大臣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各派系盘根错节,可不能放过任何栽赃对方的机会。
“肃静!”
皇帝实在听不下去了,看了眼一旁事不关己的林肖将,又看了眼遗世独立的杳丞相。
“丞相……对此有何见解?”
“陛下。”杳丞相面不改色淡然地躬身,“此事伤及的是我大合国全部朝臣,故依臣之见——”
“乃外邦所为。”
“外邦?”
皇帝听后不由得点头:“是了,这一毒计于身无损,却为离间,令各位爱卿相互猜忌以致国柱衰弱,切莫中了贼人的奸计。”
大臣们暗自眼神交流,似是原本还有什么话要说一般,却缄默于口,继而纷纷行礼:“陛下圣明。”
这时魏连英凑到皇帝身边:“陛下,张御医到了。”
张廷玉理了理仪容,走入偏殿,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事态紧急,请恕臣未着官服之过。”
皇帝抬手虚扶:“爱卿免礼,快来瞧瞧杳将军吧。”
张廷玉放了药箱,搭脉于榻上的杳闻宁,又立屏风,查看伤势。
伤口极深。血色深浅,有痂不一,隐有药气。
此为昨伤今添,怕不是以新掩旧!
而近日里伤在肩胛的……
那人之名突兀的却又好似顺理成章地浮现在张廷玉脑海中。他以这几日陷入自证为由劝说自己这么想是因为魔障了,但他越试图说服自己,思绪便越控制不住。
若杳闻宁是在礼部尚书府受的剑伤颇深,以致第二日无法早朝,故而下毒令所有朝臣如她一般休息在榻。而后今日这一出,或许也只是她为了自己伤找出现在众人眼中的理由罢了。
他没有证据,怀疑尚且要有蛛丝马迹,这故事虽然丝滑却只不过是他有倾向性的猜测。
见张廷玉弯腰端详伤口的动作停滞良久,且额头有冷汗溢出,杳闻宁半撑起身子问:“怎么了张大人?”
张廷玉冷不丁抬头与她对视,双眸漆黑带着杀气,顿时吓了张廷玉一跳。而后不知为何似是看见洪水猛兽般控制不住接连后退了几步,撞到了柜子上。
“无……无事。”
他迅速转过身,强装镇定地从药箱中翻找,谁人知他此时从头凉到脚,仿若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是她,是她,是她!
张廷玉攥着纱布的手都在抖。
她是故意的!
若之前的事情都是他在脑海中无妄的编排,但在杳闻宁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对这个荒谬故事的肯定。
就是想让他知道,杳闻宁便是林霜!
为何是他?
为何选择他?
朝臣们皆知那晚田小佃射伤了林霜的肩膀,今日的伤无论是请哪位太医院的御医来都会识出端倪。杳闻宁执意要请他的诊,在外人看来是他与杳氏一族亲厚,可只有深陷马府一案的张廷玉才知道,从踏入这偏殿的一刻起,便无法再摆脱被架在炭火之上的日子了。
破罐子破摔,看清局势的那一刻张廷玉竟然没那么恐慌了。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拿着药粉与纱布重新来到榻前,直视杳闻宁的双眼。
杳闻宁虚弱地躺在榻上,却在张廷玉静望她之时,苍白的双唇勾起一抹淡淡地,势在必得地笑。
没有证据,没有他人的指摘,但又似乎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时,屏风外响起皇帝的声音:“御医,闻宁的伤势如何了?”
张廷玉盯着她的眼睛,手上用剪刀慢条斯理地剪开伤口旁的衣服,冰冷的金属划过皮肤,让杳闻宁打了一个激灵。
张廷玉从鼻子里发出气音,轻蔑地一笑,故意朗声道:“回陛下,杳将军本伤的不重,只是这旧伤添新伤,怕是要休息好一阵了。”
“旧伤添新伤”这几个字他说的极重,也不知是在说给陛下还是病人。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闻宁受苦了。”皇帝叹了一声气,语气中对杳闻宁颇为心疼,“孩子,与太子成婚之后,便不要再去前线受罪了。”
“谢陛下体恤。”屏风后传来杳闻宁虚弱却坚定的声音:“为大合为陛下,闻宁无悔
……啊!”
听到她的小小的惊呼,皇帝连忙问道:“怎么了这是?”
一幕之隔,杳闻宁攥着张廷玉的手腕,床帐中无形的气焰沸腾,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杳闻宁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陛下,我没事,只是有点疼。”
皇帝在外面隔着屏风张望,眼中满是心疼:“张御医,还未好吗?”
“……”
“陛下放心,伤口虽不致命,却有点深,需要缝合。”
张廷玉俯身凑近,以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阴阳怪气地说道:“可下官不善缝合之术,杳将军,您确定要下官来缝么?”
“当然。”杳闻宁莞尔,目光坚定,“相信张大人一定不负闻宁所信所托。”
张廷玉听闻冷哼一声,用力甩开被抓住的手腕,将两侧的衣襟顺着从上往下一顺,站起身。
“下官惶恐,有负将军。”
而后高傲地走出屏风。
虽然嘴上这么说,张廷玉却也尽职尽责地吩咐宫人准备麻沸散,自己则是开始给器具煮沸消毒。
这边有条不紊的,另一旁,许是方才提到了太子妃之故,皇帝忽而想起今日还未见太子,于是问大臣们。
“今日太子未来上朝吗?”
朝臣们面面相觑,有大臣站出来:“回陛下,殿前时看见殿下来了,但杳将军受伤之后……便未再见到人了。”
皇帝一向不喜形于色,听了回话,突然来了火气:“自己的未婚妻躺在榻上,连看都不来看,成何体统!”
“哼,去东宫!”
魏连英:“摆驾东宫——”
留下大臣们大眼瞪小眼。
不,不至于吧。
皇帝气冲冲地来到东宫殿前,见两侧值守的太监竟然不在,偌大的东宫好像是荒废了一般不见丝毫人影。
“好呀。”皇帝咬牙切齿,不顾仪态一巴掌拍开东宫的大门。
殿内空荡,回声不绝。
皇帝抬手阻了身后的太监宫女跟随,独自进了殿中。
关了门,皇帝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中央,坐到了太师椅中。
“太子,别以为朕会不知你藏了什么。”皇帝垂老,双眼却炯炯有神,一丝不苟地扫视大殿,似是不会放过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