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进入绵长的雨季,雨势滂沱,行道两侧的绣球被砸得七零八落。闻幸走出教学楼,鞋底粘上败落的花瓣。
只有五百块。因为物理的最后一题,她和第一名失之交臂,一等奖只有一个,二等奖的奖金断崖式跳水,从三千变成五百,两千五的巨堑。
学校是民国女校改的,风格雅致,就是下水系统欠佳,每逢雨天地面总是聚起一层或厚或薄的水镜。教学楼直走地势低洼,所幸雨已经停了,闻幸收了伞从西边图书馆前绕过去,图书馆西洋风格的浅绿色立柱下站着几个人,嬉嬉笑笑地打闹,和她完全不同的天真蓬勃。
胃痛得更厉害。她微弓着腰,中午没吃饭,夏令营的食堂难吃,今天的尤其难以下咽。她勉强吞咽两口就收了餐盘,现在胃里空得直反酸水。
说是叫夏令营,其实叫高二分班考试周更贴切。成意每学期都有奖学金,高考那份不用说,为了激励学生,高二分班的奖学金也高得令人咂舌。虽然下学期名义上的高二才正式开学,但分班在六月就会结束,刚结束的就是为期一周的高二分班考试。
一共七天,第一天就直接连考三场,晚上也不空闲,讲高二新知识,次日卷子就批改出来讲解,安排相当逆天。
最后一天也极其没眼色,在午饭前公布了排名成绩。
闻幸第二名。
她完全没想到的。考试题目做起来很趁手,尤其是文科类目,那道历史题“One of this man’s direct paternal ancestors……”她一眼认出出自IHEB,写题的时候她就料定能答出来的寥寥无几,看了统计也确实得分率无限趋近为零。只是这样她竟然还是与第一失之交臂。
好烦。
胃又痛了一下,她一手掐住肘窝分散痛感,另一手伸进口袋默数还剩多少零钱。
电子支付迅捷,但闻幸还是尽量避免使用,每个月放进五十一百以备交班费书费之类的不时之需,其他时候都是用现金,一张张钞票从手里流出的实体触感和屏幕上数字减少带给人的刺激感是不同的,起码闻幸如此。
旁边扬起几股风,刚在图书馆门口打闹的那几个同级生奔过来,他们闹得兴起,动作灵活地转体闪避,全神贯注在和同伴的打闹中,脚步速度极快地倒退,地面湿滑,等反应过来要撞上人时已经来不及,“诶——”
闻幸默数着口袋里的纸钞硬币,心不在焉,迟了两秒才察觉有热气飞快朝她袭来,一抬头,一张被热气汗水蒸红的脸惊慌失措几乎要和她贴面。
闻幸一瞬间大脑当机,来不及收回的步子被过重的背包扯得一个趔趄,惯性就要朝一旁的水洼倒下去。
失重感醍醐灌顶,她一个激灵回过神。
她不要紧,书不能有事。
她攥紧包带,指甲掐进肉里,大臂用力,手腕以一个极扭曲费力的姿势朝上翻折。但自重加上地心引力,她这点费劲使的力气实在是螳臂当车,又因为姿势太不协调,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地牵连撞上身侧行人,更加加速倒地。
闻幸闭眼。完蛋了。
忽然肘弯一热,身后人立定身子又飞快扶住了她,干燥温热的掌心支住肘关节,男生的气息瞬间将她拢住,不常见的气味,不是洗衣粉也不是柔顺剂,像暴雨天雨打进窗沿,金属窗框上沁出水珠,潮湿凉爽又掺杂金属冰凉的锈气。
携风带雨,闻幸晃神,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刚才教室外的连廊,雨幕降临的味道。
连声音也像雨珠坠落。清澈透亮,又因为变声期略有些低沉,音质密滑而频点饱满,犹如鼎铛玉响。
“还好吗?”
……这个声音?
闻幸晃神。
男生扶她站稳又迅速松开手,他视线落在她的腕关节,先是手腕后是脚腕。
闻幸被他一看,竟然下意识地抬手活动了两下,一边跟着答:“……没事。”
打闹撞到她的大块头目测是双料180,身高180,体重180,被这样体型的撞到不摔得鼻青脸肿就是万幸。她能现在干净整洁不受伤,多亏这个人。
理应扬起笑脸好好道谢的,可是——
“沈纵!”
那群打闹的人飞快跑了过来,其中一个惊喜叫出声。
沈纵礼貌一点头,却没答话,他只是看着闻幸。
闻幸让开几步,钝默片刻,字一个个从滞涩的声带里挤出来:“……谢谢。”
她只能礼貌到这地步。
因为她现在很讨厌沈纵。
沈纵在学校很出名,好名声坏名声参半。他理科很强,数竞组物竞组找过他很多次,只不过大多扑空,因为沈纵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有说在夏威夷开直升机的,也有说是在潍坊扎风筝的,总之有点传奇的意思在。
再加上样貌俊俏,学校里捧他的人很多。
闻幸当然没有幼稚到去嫉妒,但她讨厌沈纵的原因也算不上多么成熟,无关其他,是因为刚才结束的分班考。
沈纵是第一。
她以为自己会是第一,她一直是第一,这次她原本认为也不会是例外。
可是沈纵来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了所有科目的考试。
原来他不偏科,理科强的同时文科也不赖。数物化三门附加题一共90分,他全拿满了。闻幸演算了三页稿纸也只得了57分,哪怕她语历比他稍强,最终也没能弥补33分的差距。
一等奖只有一个。
领奖的时候,二等奖的闻幸接过断崖式跳水的五百块奖金,看着拿走三千的沈纵心里很恨。
她知道技不如人愿赌服输,要怪就怪自己没实力。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揪住沈纵的脖领子,——他似乎是从什么地方赶回来考试的,一寸千金的缂丝衬衫,就这么不经心地皱在身上。
她恨恨地想:你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来和我抢呢?
五百块只能买两支阿达木,还不够,闻幸另外又掏了四十几块。回到家里外婆果然蜷在沙发上,大热的天冷汗浸透了纱线衫。
李秀兰抚养闻幸的第二年得上了强直,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是这病,只以为是脂膜炎,断断续续贴了一年膏药,次年社区医院公益体检才知道是强直,办了门特,开了阿达木和塞来西布,塞来西布是刺激性最小的止痛药,但却又对肠胃有刺激,李秀兰原本有胃病,吃了几年之后胃出血过一次,之后就不敢常吃了,总是忍痛。
闻幸给她打了一针阿达木,李秀兰冷汗渐渐熄了,恢复了些精神。
闻幸帮她把额头冷汗擦干,报喜不报忧,只说了又拿奖学金的事,没提是二等:“下次问问顾医生能不能把药换成依托考昔。”痛的太厉害,强忍不是解决办法。
“换什么换,忍忍就过去了,你的钱自己好好存着,书本卷子都要钱,以后上大学也要钱。”
闻幸不争辩,争辩没有意义,她准备自己去问。
又聊了几句李秀兰就催着她赶紧去厨房把汤喝了,李秀兰厨艺很好,平时地里没活的时候就帮着去城郊几个村庄烧宴。掌勺师傅总是有些优惠的,李秀兰因此时不时能往家里带回一些鸡鸭鱼肉的大荤。
闻幸喝完汤,把碗拿到水池里洗,李秀兰一把接了过去。
电视里正在报道今年朴市高考战报,“成意中学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成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田秉班41名同学通过竞赛类和语言类保送被国内高校录取,其中34名同学进入C9高校……”
田秉班。
成意高二高三特有的尖子班,连着三年百分百双一流升学率。按照成绩排名,闻幸高二原本就要去这个班。
李秀兰低着头,水声哗啦啦地冲刷着碗壁:“是外婆拖累你。”
“拖累我?”电视里女主持人还在喋喋不休,闻幸把音量调低,“要没你我早辍学了,下场估计就是白天在厂里打工,晚上在孙玉淑家给她儿子洗尿布,这就是没有你我的本来。我现在有书念有肉吃,你哪里拖累我?”
孙玉淑是她妈。
她爸跑了,杳无音信,她妈改嫁生了个儿子,两人踢皮球一样把闻幸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管她,最后还是李秀兰接过去把闻幸从九岁养到现在。
李秀兰一面是愧疚,一面是责任心,拼了命地种地卖菜,半夜两三点就挑着菜去村口等二道贩子开车来收菜。但到底人老力微,总共就一亩三分的小田地,又没有购置农用器械,忙忙碌碌也只能挣到温饱钱。
田秉班一年学费6万,是怎么都负担不起的。
李秀兰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傻话,可闻幸这么争气,初中高中一直拔尖,一直在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现在高二分班了,却因为没钱不得不去次一等的班级。
别人家庭是有钱没门路,她家是孩子把路走通了却没钱,她觉得太亏欠。
电视里还在报,已经是普通高考生的成绩总结,成意的成绩不论是哪类都出类拔萃:“……482名参加高考的同学一本达线率94%,选修科目的A+率为53.3%,文理类考生总均分为378。”
闻幸把碗擦干,又仔细给李秀兰涂上药膏。
厨房灯光昏暗,闻幸的脸在朦胧光线下泛起几近神性的光晕,闻幸眼珠颜色很深,抬眸时眼珠几乎不动,哪怕只是轻轻扫过来目光也是坚定,她声音轻轻,但没人不觉得这不是起誓。
“不去田秉就不念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外婆,我在哪里都会赢。”
只有五百块。因为物理的最后一题,她和第一名失之交臂,一等奖只有一个,二等奖的奖金断崖式跳水,从三千变成五百,两千五的巨堑。
学校是民国女校改的,风格雅致,就是下水系统欠佳,每逢雨天地面总是聚起一层或厚或薄的水镜。教学楼直走地势低洼,所幸雨已经停了,闻幸收了伞从西边图书馆前绕过去,图书馆西洋风格的浅绿色立柱下站着几个人,嬉嬉笑笑地打闹,和她完全不同的天真蓬勃。
胃痛得更厉害。她微弓着腰,中午没吃饭,夏令营的食堂难吃,今天的尤其难以下咽。她勉强吞咽两口就收了餐盘,现在胃里空得直反酸水。
说是叫夏令营,其实叫高二分班考试周更贴切。成意每学期都有奖学金,高考那份不用说,为了激励学生,高二分班的奖学金也高得令人咂舌。虽然下学期名义上的高二才正式开学,但分班在六月就会结束,刚结束的就是为期一周的高二分班考试。
一共七天,第一天就直接连考三场,晚上也不空闲,讲高二新知识,次日卷子就批改出来讲解,安排相当逆天。
最后一天也极其没眼色,在午饭前公布了排名成绩。
闻幸第二名。
她完全没想到的。考试题目做起来很趁手,尤其是文科类目,那道历史题“One of this man’s direct paternal ancestors……”她一眼认出出自IHEB,写题的时候她就料定能答出来的寥寥无几,看了统计也确实得分率无限趋近为零。只是这样她竟然还是与第一失之交臂。
好烦。
胃又痛了一下,她一手掐住肘窝分散痛感,另一手伸进口袋默数还剩多少零钱。
电子支付迅捷,但闻幸还是尽量避免使用,每个月放进五十一百以备交班费书费之类的不时之需,其他时候都是用现金,一张张钞票从手里流出的实体触感和屏幕上数字减少带给人的刺激感是不同的,起码闻幸如此。
旁边扬起几股风,刚在图书馆门口打闹的那几个同级生奔过来,他们闹得兴起,动作灵活地转体闪避,全神贯注在和同伴的打闹中,脚步速度极快地倒退,地面湿滑,等反应过来要撞上人时已经来不及,“诶——”
闻幸默数着口袋里的纸钞硬币,心不在焉,迟了两秒才察觉有热气飞快朝她袭来,一抬头,一张被热气汗水蒸红的脸惊慌失措几乎要和她贴面。
闻幸一瞬间大脑当机,来不及收回的步子被过重的背包扯得一个趔趄,惯性就要朝一旁的水洼倒下去。
失重感醍醐灌顶,她一个激灵回过神。
她不要紧,书不能有事。
她攥紧包带,指甲掐进肉里,大臂用力,手腕以一个极扭曲费力的姿势朝上翻折。但自重加上地心引力,她这点费劲使的力气实在是螳臂当车,又因为姿势太不协调,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地牵连撞上身侧行人,更加加速倒地。
闻幸闭眼。完蛋了。
忽然肘弯一热,身后人立定身子又飞快扶住了她,干燥温热的掌心支住肘关节,男生的气息瞬间将她拢住,不常见的气味,不是洗衣粉也不是柔顺剂,像暴雨天雨打进窗沿,金属窗框上沁出水珠,潮湿凉爽又掺杂金属冰凉的锈气。
携风带雨,闻幸晃神,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刚才教室外的连廊,雨幕降临的味道。
连声音也像雨珠坠落。清澈透亮,又因为变声期略有些低沉,音质密滑而频点饱满,犹如鼎铛玉响。
“还好吗?”
……这个声音?
闻幸晃神。
男生扶她站稳又迅速松开手,他视线落在她的腕关节,先是手腕后是脚腕。
闻幸被他一看,竟然下意识地抬手活动了两下,一边跟着答:“……没事。”
打闹撞到她的大块头目测是双料180,身高180,体重180,被这样体型的撞到不摔得鼻青脸肿就是万幸。她能现在干净整洁不受伤,多亏这个人。
理应扬起笑脸好好道谢的,可是——
“沈纵!”
那群打闹的人飞快跑了过来,其中一个惊喜叫出声。
沈纵礼貌一点头,却没答话,他只是看着闻幸。
闻幸让开几步,钝默片刻,字一个个从滞涩的声带里挤出来:“……谢谢。”
她只能礼貌到这地步。
因为她现在很讨厌沈纵。
沈纵在学校很出名,好名声坏名声参半。他理科很强,数竞组物竞组找过他很多次,只不过大多扑空,因为沈纵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有说在夏威夷开直升机的,也有说是在潍坊扎风筝的,总之有点传奇的意思在。
再加上样貌俊俏,学校里捧他的人很多。
闻幸当然没有幼稚到去嫉妒,但她讨厌沈纵的原因也算不上多么成熟,无关其他,是因为刚才结束的分班考。
沈纵是第一。
她以为自己会是第一,她一直是第一,这次她原本认为也不会是例外。
可是沈纵来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了所有科目的考试。
原来他不偏科,理科强的同时文科也不赖。数物化三门附加题一共90分,他全拿满了。闻幸演算了三页稿纸也只得了57分,哪怕她语历比他稍强,最终也没能弥补33分的差距。
一等奖只有一个。
领奖的时候,二等奖的闻幸接过断崖式跳水的五百块奖金,看着拿走三千的沈纵心里很恨。
她知道技不如人愿赌服输,要怪就怪自己没实力。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揪住沈纵的脖领子,——他似乎是从什么地方赶回来考试的,一寸千金的缂丝衬衫,就这么不经心地皱在身上。
她恨恨地想:你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来和我抢呢?
五百块只能买两支阿达木,还不够,闻幸另外又掏了四十几块。回到家里外婆果然蜷在沙发上,大热的天冷汗浸透了纱线衫。
李秀兰抚养闻幸的第二年得上了强直,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是这病,只以为是脂膜炎,断断续续贴了一年膏药,次年社区医院公益体检才知道是强直,办了门特,开了阿达木和塞来西布,塞来西布是刺激性最小的止痛药,但却又对肠胃有刺激,李秀兰原本有胃病,吃了几年之后胃出血过一次,之后就不敢常吃了,总是忍痛。
闻幸给她打了一针阿达木,李秀兰冷汗渐渐熄了,恢复了些精神。
闻幸帮她把额头冷汗擦干,报喜不报忧,只说了又拿奖学金的事,没提是二等:“下次问问顾医生能不能把药换成依托考昔。”痛的太厉害,强忍不是解决办法。
“换什么换,忍忍就过去了,你的钱自己好好存着,书本卷子都要钱,以后上大学也要钱。”
闻幸不争辩,争辩没有意义,她准备自己去问。
又聊了几句李秀兰就催着她赶紧去厨房把汤喝了,李秀兰厨艺很好,平时地里没活的时候就帮着去城郊几个村庄烧宴。掌勺师傅总是有些优惠的,李秀兰因此时不时能往家里带回一些鸡鸭鱼肉的大荤。
闻幸喝完汤,把碗拿到水池里洗,李秀兰一把接了过去。
电视里正在报道今年朴市高考战报,“成意中学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成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田秉班41名同学通过竞赛类和语言类保送被国内高校录取,其中34名同学进入C9高校……”
田秉班。
成意高二高三特有的尖子班,连着三年百分百双一流升学率。按照成绩排名,闻幸高二原本就要去这个班。
李秀兰低着头,水声哗啦啦地冲刷着碗壁:“是外婆拖累你。”
“拖累我?”电视里女主持人还在喋喋不休,闻幸把音量调低,“要没你我早辍学了,下场估计就是白天在厂里打工,晚上在孙玉淑家给她儿子洗尿布,这就是没有你我的本来。我现在有书念有肉吃,你哪里拖累我?”
孙玉淑是她妈。
她爸跑了,杳无音信,她妈改嫁生了个儿子,两人踢皮球一样把闻幸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管她,最后还是李秀兰接过去把闻幸从九岁养到现在。
李秀兰一面是愧疚,一面是责任心,拼了命地种地卖菜,半夜两三点就挑着菜去村口等二道贩子开车来收菜。但到底人老力微,总共就一亩三分的小田地,又没有购置农用器械,忙忙碌碌也只能挣到温饱钱。
田秉班一年学费6万,是怎么都负担不起的。
李秀兰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傻话,可闻幸这么争气,初中高中一直拔尖,一直在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现在高二分班了,却因为没钱不得不去次一等的班级。
别人家庭是有钱没门路,她家是孩子把路走通了却没钱,她觉得太亏欠。
电视里还在报,已经是普通高考生的成绩总结,成意的成绩不论是哪类都出类拔萃:“……482名参加高考的同学一本达线率94%,选修科目的A+率为53.3%,文理类考生总均分为378。”
闻幸把碗擦干,又仔细给李秀兰涂上药膏。
厨房灯光昏暗,闻幸的脸在朦胧光线下泛起几近神性的光晕,闻幸眼珠颜色很深,抬眸时眼珠几乎不动,哪怕只是轻轻扫过来目光也是坚定,她声音轻轻,但没人不觉得这不是起誓。
“不去田秉就不念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外婆,我在哪里都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