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清早起来,她爹已经不见了踪影。今儿是李员外家成亲的正日子,想必他早早就跟着忙活去了。
一下地初一正好瞧见桌上摆着李项没吃的那颗桃子,下面还压着一张字条。
她看着桃子撇了撇嘴,她就知道,果然如此。
初一没管桃子,拿起字条,勉强认出她爹歪七扭八的丑字——饭菜在锅里,记得练功,把地窖里装好的萝卜给张婶子家送去。
到了后屋灶房,灶里已架好了柴,热着昨晚的剩菜,还有新熬的黄米粥。
初一就着灶台草草填饱了肚子,将一切收拾妥当坐在那里捧着肚子发怔。
许久没吃得这样撑了,李员外怎么不生他十几二十个儿子,月月成亲,比过年还强,初一开始胡思乱想。
发完了呆,总要做些正事。
她起身又瞧见桃子和字条,胡乱把字条塞在身上,拿着桃子去了地窖。
初一把桃子摆在地窖里的萝卜上面,让她爹下次进来一眼就能瞧见。而后又把那装满萝卜的大背篓抬了上去,她擦擦额上的汗,想着爹的嘱咐——
嗯,饭吃完了。
萝卜背上了。
至于练功...
那是初一从小到大每日必做的事情,也不知她爹是从哪个江湖骗子手里买来的功法,像个宝贝似的逼着她练,任凭她怎么哭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可初一辛辛苦苦练了这么些年,除了力气大些,一点用也没有。
否则也不会长也长不高,还被几个小娃娃拿着小石头就打得趴在地上。
见鬼去吧,谁爱练谁练。
初一把门关好,出了家门。
正值秋老虎,天气比伏天还要酷热难耐,初一背着背篓大汗淋漓地走到了三合村口,就见昨日那几个孩子正鬼鬼祟祟地藏在一棵大树后面,像是在密谋着什么。
她眼睛贼,一眼就发现了他们,趁着孩子们还没看见她,初一放下背篓顺了顺气,偷偷地绕到了几人背后。
刚一接近,就听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说得正起劲。
“大宝,你主意多,你说说,咱们怎么报仇?”
“对,你怎么说,俺们就怎么干!”
“这回非要叫那灾星看看咱们的厉害!”
被叫大宝的那个正是长得最高昨日拿石头打初一的男孩,他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一看就憋了不少坏主意。
大宝自恃为孩子王,等到他们都说完,才清了清嗓子颇有气势道:“很简单,咱们就在这藏着,等灾星一来,咱们就一起打她。”
“可若是...若是她再拿石头打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她力气大得紧,现在我的身上还疼呢!”
“俺...俺害怕...”一个孩子冒着鼻涕泡。
大宝被他们这没出息的样子气得不轻,挥起拳头直瞪眼:“我不管!你们要是不上,我就先打你们!再说了,有什么可怕的?她要是还敢打咱们,咱们就回家跟爹娘哭,让爹娘去找灾星她爹,保管她爹打死她!”
“大宝说得对!打死她!”
“打死她!!!”孩子们纷纷附和。
“打死谁啊?”突然间,身后一个女声阴森森地问道。
“当然是打死灾星...”大宝不耐烦地回头,几人就看见正站在他们身后脸色阴沉的初一。
“啊!!!灾星来啦!!!快跑啊!!!”
孩子们一哄而散,完全忘了方才信誓旦旦的勇气。
大宝倒是没跑,他鼓着腮帮子,握着拳头恶狠狠地道:“灾星!我可不怕你!”
“是嘛?”初一笑眯眯,举起了握着沙土石头的两只手。
她作势朝着大宝一挥,假意要扔,大宝再也站不住,哇哇叫着跑开,边跑边喊着:“你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初一站着也不追,等他们都不见了踪影,她才扔掉手里的东西,双手拍了拍掸去灰土。
她冷笑一声,回到背篓旁,看着筐里的萝卜,嘴角垂了下来。
地里的萝卜刚收完,爹爹就把好的都挑出来留了下来存在地窖里,让她紧着村里挨家挨户地送,就是希望能让村民们慢慢对初一改观,待她稍微和善些。父女俩平日都挑着小的、快烂了的吃。
有什么用呢?灾星还是灾星,可不是几个萝卜就能收买的。
初一有些烦躁,想着爹爹平日尽心尽力为村民帮忙做事,再想到方才那些孩子提起她咬牙切齿恨不得她死的样子,真替爹觉得不值。
张婶子就是大宝的娘,今日爹让她去送萝卜的那家,也就是昨日烫了爹的手,还强词夺理的那个。
初一咬咬牙,背起背篓往三合村的反方向走。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萝卜,莫说不够吃,就是吃不了宁可扔了喂狗,也不给他家送。
灾星就灾星吧,她才不在乎。
初一气呼呼地像头耕牛似的背着大背篓闷着头胡乱走,一口气走出好几里,越走越荒,眼瞅着走得不见了人家,她才慢了下来,发觉自己有些渴。
这天还是太热,她背着一大筐萝卜来来回回走了大半天,难免口干舌燥。
初一抬眼一望,四处尽是被日头炙烤得干裂的荒地。望不到边,也不知是走到了哪里。
她累得提不起劲继续走,干脆把背篓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旁边生闷气。
没坐多久,初一便听到阵阵马蹄声传来。这里四下无人,她心生警惕,担心来人万一认出她这“灾星”心怀不轨,便背过身去勉力低着头。
没想到马蹄声渐渐放缓,竟直接在她身后停了下来。
“姑娘,果真是你啊。”背后的人突然开口,吓了初一一跳。
怎么这声音听着这么耳熟?
初一一愣,回过头来一看,竟还真的是熟人。
马背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日拿衣裳装她萝卜的那个——将军的侍从。
他一看到初一的脸,证实了自己没认错人,心情似乎不错。口中一连串地说着:“方才离得老远我就好像瞧见一个背篓在前头走,我还在想呢,都说山中野地里精怪多,难道筐也能成精?走近了就感觉瞧着眼熟得很,果然是你这破筐。”
他的语气听起来太过感慨,好像没能亲眼见到“筐精”,似乎还颇有些遗憾。
破筐?初一嘴角抽了抽,看了眼自己打满了补丁和新旧藤条交错的背篓,忍住闭嘴没说话。
她勉强笑了笑,算是附和。接着没再多说什么,眨巴着大眼睛望着他,满脸写着“你快走吧”。
可惜这人似乎并没有察言观色的本事,过分开朗得有些自来熟,嘴里噼里啪啦对着初一说个没完。
光听他说话,初一都觉得自己的喉咙冒烟。她顶着日头听他絮絮叨叨半天,才听出个原委。
原来不远处就是军营,这人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县衙。
唐宁国安宁了太久,各个戍边的卫所都形同虚设,尤其是紧挨着太平县的这一处,最为贫穷。
军户们早就与村民合为一处,而征召的兵丁们也大都是附近村里的,眼下正是收粮的时候,营中愣是一个人也没有。
护送的侍卫昨日把屠苏送达就回南奉去了,只剩下主仆二人到了军营,处处结着蛛网灰尘,破败不堪。
凑合着过了夜,清早起来才发现连粮都没有,屠苏便差使他到县衙去借粮。
县衙的粮草也不富裕,没有县令大人亲自批复,谁也不敢随便给他。于是他只好四处去寻县令老爷,左右附近的村子都转了个遍,才找到满头大汗蹲在路边吃瓜的县太爷。
刘县令就地取材,捡了根木枝就在瓜皮上写了个“准”字。他满腹狐疑举着瓜皮回了县衙,倒还真的给了粮。想来县衙诸位早就习惯了老爷的作风。
侍从说罢,还举了举手中的半袋粮,给初一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
初一一句话也再听不进去,满脑子只想着快些回家去喝水,看了看眼前人,也不知该称呼个什么,想着就算他是侍从,也是将军的心腹,还是都城南奉来的,对初一来说已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她不敢不敬,学着爹爹平日见到李员外的样子,缩起了脖子畏畏缩缩地小声道:“这位老爷...”
“什么?”侍从被她的话惊住,总算停下了嘴。“你叫我什么?”
“老爷...大人...”初一不太确定,为了表示恭敬,把能想到的称呼都用上了。
“别别别别别...”侍从连连摆手,由于动作太大,甚至险些从马上摔下来。“我叫商宁。瞧你也不大,叫我商宁哥就行...”
“商宁大哥...”初一清了清嗓子,声音由于干渴有些低哑。“现在天色不早,我...”
“我们快走吧!”商宁很是认同她的话,眉飞色舞道。
“嘎?”初一没忍住,喉咙里发出古怪的声响,又努力吞了回去。
“你不是来给将军送萝卜的吗?真是辛苦你了,这么热的天,亏得你这么瘦小还走了这么远的路...你从哪里来的?哦?三合村?我方才好像去过这个地方...呀,那不是就在太平县外?哎呀呀,你可真是不容易,这萝卜看着比昨日还多了不少呢...来来来,我帮你把背篓抬到马上来,我的天,这也太重了,你怎么这么大力气?不过只能委屈你跟我走一走了,你的萝卜太重,你我再上马,我怕马儿可能有些受不住...”
商宁一边说个没完,一边行云流水地把背篓和米粮一起驮在马背上,而后牵着马儿往前走了几步。回身一瞧初一还石化了一般呆呆地站在原地没动,催促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呀!”
一下地初一正好瞧见桌上摆着李项没吃的那颗桃子,下面还压着一张字条。
她看着桃子撇了撇嘴,她就知道,果然如此。
初一没管桃子,拿起字条,勉强认出她爹歪七扭八的丑字——饭菜在锅里,记得练功,把地窖里装好的萝卜给张婶子家送去。
到了后屋灶房,灶里已架好了柴,热着昨晚的剩菜,还有新熬的黄米粥。
初一就着灶台草草填饱了肚子,将一切收拾妥当坐在那里捧着肚子发怔。
许久没吃得这样撑了,李员外怎么不生他十几二十个儿子,月月成亲,比过年还强,初一开始胡思乱想。
发完了呆,总要做些正事。
她起身又瞧见桃子和字条,胡乱把字条塞在身上,拿着桃子去了地窖。
初一把桃子摆在地窖里的萝卜上面,让她爹下次进来一眼就能瞧见。而后又把那装满萝卜的大背篓抬了上去,她擦擦额上的汗,想着爹的嘱咐——
嗯,饭吃完了。
萝卜背上了。
至于练功...
那是初一从小到大每日必做的事情,也不知她爹是从哪个江湖骗子手里买来的功法,像个宝贝似的逼着她练,任凭她怎么哭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可初一辛辛苦苦练了这么些年,除了力气大些,一点用也没有。
否则也不会长也长不高,还被几个小娃娃拿着小石头就打得趴在地上。
见鬼去吧,谁爱练谁练。
初一把门关好,出了家门。
正值秋老虎,天气比伏天还要酷热难耐,初一背着背篓大汗淋漓地走到了三合村口,就见昨日那几个孩子正鬼鬼祟祟地藏在一棵大树后面,像是在密谋着什么。
她眼睛贼,一眼就发现了他们,趁着孩子们还没看见她,初一放下背篓顺了顺气,偷偷地绕到了几人背后。
刚一接近,就听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说得正起劲。
“大宝,你主意多,你说说,咱们怎么报仇?”
“对,你怎么说,俺们就怎么干!”
“这回非要叫那灾星看看咱们的厉害!”
被叫大宝的那个正是长得最高昨日拿石头打初一的男孩,他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一看就憋了不少坏主意。
大宝自恃为孩子王,等到他们都说完,才清了清嗓子颇有气势道:“很简单,咱们就在这藏着,等灾星一来,咱们就一起打她。”
“可若是...若是她再拿石头打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她力气大得紧,现在我的身上还疼呢!”
“俺...俺害怕...”一个孩子冒着鼻涕泡。
大宝被他们这没出息的样子气得不轻,挥起拳头直瞪眼:“我不管!你们要是不上,我就先打你们!再说了,有什么可怕的?她要是还敢打咱们,咱们就回家跟爹娘哭,让爹娘去找灾星她爹,保管她爹打死她!”
“大宝说得对!打死她!”
“打死她!!!”孩子们纷纷附和。
“打死谁啊?”突然间,身后一个女声阴森森地问道。
“当然是打死灾星...”大宝不耐烦地回头,几人就看见正站在他们身后脸色阴沉的初一。
“啊!!!灾星来啦!!!快跑啊!!!”
孩子们一哄而散,完全忘了方才信誓旦旦的勇气。
大宝倒是没跑,他鼓着腮帮子,握着拳头恶狠狠地道:“灾星!我可不怕你!”
“是嘛?”初一笑眯眯,举起了握着沙土石头的两只手。
她作势朝着大宝一挥,假意要扔,大宝再也站不住,哇哇叫着跑开,边跑边喊着:“你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初一站着也不追,等他们都不见了踪影,她才扔掉手里的东西,双手拍了拍掸去灰土。
她冷笑一声,回到背篓旁,看着筐里的萝卜,嘴角垂了下来。
地里的萝卜刚收完,爹爹就把好的都挑出来留了下来存在地窖里,让她紧着村里挨家挨户地送,就是希望能让村民们慢慢对初一改观,待她稍微和善些。父女俩平日都挑着小的、快烂了的吃。
有什么用呢?灾星还是灾星,可不是几个萝卜就能收买的。
初一有些烦躁,想着爹爹平日尽心尽力为村民帮忙做事,再想到方才那些孩子提起她咬牙切齿恨不得她死的样子,真替爹觉得不值。
张婶子就是大宝的娘,今日爹让她去送萝卜的那家,也就是昨日烫了爹的手,还强词夺理的那个。
初一咬咬牙,背起背篓往三合村的反方向走。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萝卜,莫说不够吃,就是吃不了宁可扔了喂狗,也不给他家送。
灾星就灾星吧,她才不在乎。
初一气呼呼地像头耕牛似的背着大背篓闷着头胡乱走,一口气走出好几里,越走越荒,眼瞅着走得不见了人家,她才慢了下来,发觉自己有些渴。
这天还是太热,她背着一大筐萝卜来来回回走了大半天,难免口干舌燥。
初一抬眼一望,四处尽是被日头炙烤得干裂的荒地。望不到边,也不知是走到了哪里。
她累得提不起劲继续走,干脆把背篓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旁边生闷气。
没坐多久,初一便听到阵阵马蹄声传来。这里四下无人,她心生警惕,担心来人万一认出她这“灾星”心怀不轨,便背过身去勉力低着头。
没想到马蹄声渐渐放缓,竟直接在她身后停了下来。
“姑娘,果真是你啊。”背后的人突然开口,吓了初一一跳。
怎么这声音听着这么耳熟?
初一一愣,回过头来一看,竟还真的是熟人。
马背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日拿衣裳装她萝卜的那个——将军的侍从。
他一看到初一的脸,证实了自己没认错人,心情似乎不错。口中一连串地说着:“方才离得老远我就好像瞧见一个背篓在前头走,我还在想呢,都说山中野地里精怪多,难道筐也能成精?走近了就感觉瞧着眼熟得很,果然是你这破筐。”
他的语气听起来太过感慨,好像没能亲眼见到“筐精”,似乎还颇有些遗憾。
破筐?初一嘴角抽了抽,看了眼自己打满了补丁和新旧藤条交错的背篓,忍住闭嘴没说话。
她勉强笑了笑,算是附和。接着没再多说什么,眨巴着大眼睛望着他,满脸写着“你快走吧”。
可惜这人似乎并没有察言观色的本事,过分开朗得有些自来熟,嘴里噼里啪啦对着初一说个没完。
光听他说话,初一都觉得自己的喉咙冒烟。她顶着日头听他絮絮叨叨半天,才听出个原委。
原来不远处就是军营,这人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县衙。
唐宁国安宁了太久,各个戍边的卫所都形同虚设,尤其是紧挨着太平县的这一处,最为贫穷。
军户们早就与村民合为一处,而征召的兵丁们也大都是附近村里的,眼下正是收粮的时候,营中愣是一个人也没有。
护送的侍卫昨日把屠苏送达就回南奉去了,只剩下主仆二人到了军营,处处结着蛛网灰尘,破败不堪。
凑合着过了夜,清早起来才发现连粮都没有,屠苏便差使他到县衙去借粮。
县衙的粮草也不富裕,没有县令大人亲自批复,谁也不敢随便给他。于是他只好四处去寻县令老爷,左右附近的村子都转了个遍,才找到满头大汗蹲在路边吃瓜的县太爷。
刘县令就地取材,捡了根木枝就在瓜皮上写了个“准”字。他满腹狐疑举着瓜皮回了县衙,倒还真的给了粮。想来县衙诸位早就习惯了老爷的作风。
侍从说罢,还举了举手中的半袋粮,给初一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
初一一句话也再听不进去,满脑子只想着快些回家去喝水,看了看眼前人,也不知该称呼个什么,想着就算他是侍从,也是将军的心腹,还是都城南奉来的,对初一来说已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她不敢不敬,学着爹爹平日见到李员外的样子,缩起了脖子畏畏缩缩地小声道:“这位老爷...”
“什么?”侍从被她的话惊住,总算停下了嘴。“你叫我什么?”
“老爷...大人...”初一不太确定,为了表示恭敬,把能想到的称呼都用上了。
“别别别别别...”侍从连连摆手,由于动作太大,甚至险些从马上摔下来。“我叫商宁。瞧你也不大,叫我商宁哥就行...”
“商宁大哥...”初一清了清嗓子,声音由于干渴有些低哑。“现在天色不早,我...”
“我们快走吧!”商宁很是认同她的话,眉飞色舞道。
“嘎?”初一没忍住,喉咙里发出古怪的声响,又努力吞了回去。
“你不是来给将军送萝卜的吗?真是辛苦你了,这么热的天,亏得你这么瘦小还走了这么远的路...你从哪里来的?哦?三合村?我方才好像去过这个地方...呀,那不是就在太平县外?哎呀呀,你可真是不容易,这萝卜看着比昨日还多了不少呢...来来来,我帮你把背篓抬到马上来,我的天,这也太重了,你怎么这么大力气?不过只能委屈你跟我走一走了,你的萝卜太重,你我再上马,我怕马儿可能有些受不住...”
商宁一边说个没完,一边行云流水地把背篓和米粮一起驮在马背上,而后牵着马儿往前走了几步。回身一瞧初一还石化了一般呆呆地站在原地没动,催促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