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你们这儿可是盛产柴火?”
见老翁熟练地脱去身上棉衣,乌风等人实在热得站不住,也便有样学样,纷纷宽衣解带起来,一阵窸窣。见场下无人说话,乌风一时便找了个话头。
老翁像瞧傻子似的觑了他一眼,并不答话。
乌风讪讪。
老丈沉默着将众人棉衣收拢起来,自己身着一身单布粗衣,又瞄了一眼众人的穿衣打扮。然后在炕头坐下,饮了一口茶水。
众人这才发现,这瓦屋大堂内无桌无椅,只一方宽宽大大的土炕,能并排睡上六七人的模样。上有矮桌一张,桌上是粗陶水壶并几盏同样质地的茶碗倒置着。他们的棉衣与炕上的绣花薄被堆在一块儿,放置在了一旁。
瓦屋大堂旁边一侧墙上还有两扇小小侧门,一扇门开着,只挂着一帘短布,瞧着像是厨房。一扇门阖着,看着似乎里头是个厢房。
就靠着黄泥铺抹的墙边,还突兀地置放着两三个约莫半人高的瓦缸,上头还用重物压着竹盖子,不知里头是什么东西,在这热气腾腾的屋内只隐隐有股腥臊气传来。
土炕前头地上还摆着一盆炉火,应当是日常用来煮水烧火的地方,此时火却是熄的。
眼见着众人的目光已在这屋内转了一圈。老翁终于放下茶碗,开口问道。
“你们只说自己是上京探亲,不知从何处而来?寻的又是什么亲?”
乌澍拱手,上前一步说话:“多谢老丈收留。我们乃是从西南而来,多年前祖父从京城举家迁至西南,这会子便是回京城去拜访族中族老。”
“长途行路却一群汉子只带个女娃娃?家中父母长辈呢?长冬难行,此时怕也不是探亲的好时机吧!”
“老丈明鉴。”乌澍又一拱手,“本来家中长辈也安排了侍奉婆子,谁知路上便伤了腿脚。舍妹顽皮,又闹着要去京城瞧瞧热闹,这才无奈出此策。”
“我们久居西南,倒是忘了北地冬日严寒。族中来信说及要事,便匆匆上路前往。后头的天候路途如何,还少不得要向老丈打听一二。”又深深作了一躬。
见乌澍回应有理,又见那小姑娘有些受冻恹恹的样子,老翁暂且按下心中疑惑,侧身让了让,“坐吧。”
乌澍领着妹妹在炕上坐下,乌风一行厮仆却站立在一旁并未挪步。老翁扫了一眼,并不言语。
“在下西南武靖人士,姓乌名澍,舍妹名唤乌乔,余下是我乌家仆从,还未请教老丈名讳。”
“不过只是萍水相逢,区区姓名也无足挂齿,你们便随众人称呼我王老爹吧。”
王老爹将剩余茶盏反转过来,用茶壶斟上茶水,示意乌澍等人喝茶。
乌澍谢过王老爹,为妹妹取了一杯,又自饮了一杯。这茶水浅淡,估摸着茶叶已泡了许久,失了味道。
见乌澍饮茶,王老爹又说起话来:“说起来这茶也是从你们西南而来,只是这西南贸易许久不通,如今是愈发难买到好茶叶了,这茶水寡淡无味,倒是叫你们见笑了。”
乌澍放下手中茶盏,接话道:“如今茶叶为官中大人们所不喜,倒是难得遇上王老爹您这等识货人,若您心喜,我们此次上京还带了几包茶叶,想留与王老爹您,也一表收留我们的谢意。”
说罢便示意乌风着人去取。
“那我便不推辞了!”看来这王老爹也是真爱茶,听闻此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众人进屋以来的第一抹笑意。
“老爹万勿推辞……”
乌澍还在同王老爹在那你来我往地客气寒暄,却察觉到身旁的妹妹来回扭动着身体。
见哥哥注意到自己,她苦着一张脸轻声道,“哥哥,这大泥巴床好烫……”
原来他们几位汉子进门虽脱了棉衣,但棉裤倒还穿在身上,此番乌澍坐在炕上,虽然觉得异常热,但隔着厚实的外裤,尚可以忍受。
但乌乔这小小姑娘家,只脱去了斗篷外罩,棉布裙衫都还穿在身上。她身量小,里头的裤腿子里自然也塞不了太多棉絮,又嫩胳膊嫩腿的,坐在这土炕上,直觉得一股烫人的热意从底下升腾而起。
她从未见过土炕,只思量着这个大泥巴床烫得吓人,简直想跳起来逃跑,又碍着出门在外的规矩面子束缚着,只好来回辗转腾挪着。
王老爹也听到了动静,略一思量忙道,“老汉独自一人久居早已习惯,倒是忘了小姑娘家的不便,此番是我失礼了!”说罢下炕推门进到那间阖上门的屋子里,取出来一个杌子放在炕前,“来,小姑娘快坐吧。”
“多谢老爹。”乌澍忙替妹妹谢过,也正好心头疑惑,便接语问道,“小辈久未返北地,竟不知这块地界如此流行烧炕,这火头还点得这般足,冒昧问一句,可是有何特别缘由?”
他幼时也从大人口中听闻过土炕,但都是在更北的北方,可看这村中白烟袅袅,再看这老爹家中陈设,这烧炕一俗似乎也由来已久,心中大为不解。
王老爹粗糙的手掌搓磨着乌风送递过来的茶叶茶包,又仔细嗅闻一二,久久才接语。
“瞧你们通身气度打扮,想来也不是寻常人家,可曾听说过如今京中流行的仙药?”
“仙药大名那自是知晓,听说那药性与茶叶相冲……”
王老爹略一摆手,止住乌澍接下来的话语。
“那你们可知仙药中有一味重要药引?”
“西南地处偏远,倒是不知其中详情,但请老爹为我们详说一二。”乌澍略一拱手,静待王老爹解惑。
王老爹将手中茶包置于矮桌之上,翻身下炕,拄杖来到那半人高瓦缸前,指着其中一个瓦缸道:“也不妨告诉你们,这里头便是那仙药的药引,灵蛇。”
“啊!屋里头还养着蛇!”
西南气候温暖湿润,林中多虫蛇,乌乔本也不怕,但听闻这些屋内瓦缸中便养着蛇,还是惊得差点摔下杌子来。其余几人,也忍不住发出了诧异之声。
“是,这些蛇便是我们村子村民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唯一凭仗,你们若是嫌弃,不妨当下便快快离去。”
见老翁熟练地脱去身上棉衣,乌风等人实在热得站不住,也便有样学样,纷纷宽衣解带起来,一阵窸窣。见场下无人说话,乌风一时便找了个话头。
老翁像瞧傻子似的觑了他一眼,并不答话。
乌风讪讪。
老丈沉默着将众人棉衣收拢起来,自己身着一身单布粗衣,又瞄了一眼众人的穿衣打扮。然后在炕头坐下,饮了一口茶水。
众人这才发现,这瓦屋大堂内无桌无椅,只一方宽宽大大的土炕,能并排睡上六七人的模样。上有矮桌一张,桌上是粗陶水壶并几盏同样质地的茶碗倒置着。他们的棉衣与炕上的绣花薄被堆在一块儿,放置在了一旁。
瓦屋大堂旁边一侧墙上还有两扇小小侧门,一扇门开着,只挂着一帘短布,瞧着像是厨房。一扇门阖着,看着似乎里头是个厢房。
就靠着黄泥铺抹的墙边,还突兀地置放着两三个约莫半人高的瓦缸,上头还用重物压着竹盖子,不知里头是什么东西,在这热气腾腾的屋内只隐隐有股腥臊气传来。
土炕前头地上还摆着一盆炉火,应当是日常用来煮水烧火的地方,此时火却是熄的。
眼见着众人的目光已在这屋内转了一圈。老翁终于放下茶碗,开口问道。
“你们只说自己是上京探亲,不知从何处而来?寻的又是什么亲?”
乌澍拱手,上前一步说话:“多谢老丈收留。我们乃是从西南而来,多年前祖父从京城举家迁至西南,这会子便是回京城去拜访族中族老。”
“长途行路却一群汉子只带个女娃娃?家中父母长辈呢?长冬难行,此时怕也不是探亲的好时机吧!”
“老丈明鉴。”乌澍又一拱手,“本来家中长辈也安排了侍奉婆子,谁知路上便伤了腿脚。舍妹顽皮,又闹着要去京城瞧瞧热闹,这才无奈出此策。”
“我们久居西南,倒是忘了北地冬日严寒。族中来信说及要事,便匆匆上路前往。后头的天候路途如何,还少不得要向老丈打听一二。”又深深作了一躬。
见乌澍回应有理,又见那小姑娘有些受冻恹恹的样子,老翁暂且按下心中疑惑,侧身让了让,“坐吧。”
乌澍领着妹妹在炕上坐下,乌风一行厮仆却站立在一旁并未挪步。老翁扫了一眼,并不言语。
“在下西南武靖人士,姓乌名澍,舍妹名唤乌乔,余下是我乌家仆从,还未请教老丈名讳。”
“不过只是萍水相逢,区区姓名也无足挂齿,你们便随众人称呼我王老爹吧。”
王老爹将剩余茶盏反转过来,用茶壶斟上茶水,示意乌澍等人喝茶。
乌澍谢过王老爹,为妹妹取了一杯,又自饮了一杯。这茶水浅淡,估摸着茶叶已泡了许久,失了味道。
见乌澍饮茶,王老爹又说起话来:“说起来这茶也是从你们西南而来,只是这西南贸易许久不通,如今是愈发难买到好茶叶了,这茶水寡淡无味,倒是叫你们见笑了。”
乌澍放下手中茶盏,接话道:“如今茶叶为官中大人们所不喜,倒是难得遇上王老爹您这等识货人,若您心喜,我们此次上京还带了几包茶叶,想留与王老爹您,也一表收留我们的谢意。”
说罢便示意乌风着人去取。
“那我便不推辞了!”看来这王老爹也是真爱茶,听闻此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众人进屋以来的第一抹笑意。
“老爹万勿推辞……”
乌澍还在同王老爹在那你来我往地客气寒暄,却察觉到身旁的妹妹来回扭动着身体。
见哥哥注意到自己,她苦着一张脸轻声道,“哥哥,这大泥巴床好烫……”
原来他们几位汉子进门虽脱了棉衣,但棉裤倒还穿在身上,此番乌澍坐在炕上,虽然觉得异常热,但隔着厚实的外裤,尚可以忍受。
但乌乔这小小姑娘家,只脱去了斗篷外罩,棉布裙衫都还穿在身上。她身量小,里头的裤腿子里自然也塞不了太多棉絮,又嫩胳膊嫩腿的,坐在这土炕上,直觉得一股烫人的热意从底下升腾而起。
她从未见过土炕,只思量着这个大泥巴床烫得吓人,简直想跳起来逃跑,又碍着出门在外的规矩面子束缚着,只好来回辗转腾挪着。
王老爹也听到了动静,略一思量忙道,“老汉独自一人久居早已习惯,倒是忘了小姑娘家的不便,此番是我失礼了!”说罢下炕推门进到那间阖上门的屋子里,取出来一个杌子放在炕前,“来,小姑娘快坐吧。”
“多谢老爹。”乌澍忙替妹妹谢过,也正好心头疑惑,便接语问道,“小辈久未返北地,竟不知这块地界如此流行烧炕,这火头还点得这般足,冒昧问一句,可是有何特别缘由?”
他幼时也从大人口中听闻过土炕,但都是在更北的北方,可看这村中白烟袅袅,再看这老爹家中陈设,这烧炕一俗似乎也由来已久,心中大为不解。
王老爹粗糙的手掌搓磨着乌风送递过来的茶叶茶包,又仔细嗅闻一二,久久才接语。
“瞧你们通身气度打扮,想来也不是寻常人家,可曾听说过如今京中流行的仙药?”
“仙药大名那自是知晓,听说那药性与茶叶相冲……”
王老爹略一摆手,止住乌澍接下来的话语。
“那你们可知仙药中有一味重要药引?”
“西南地处偏远,倒是不知其中详情,但请老爹为我们详说一二。”乌澍略一拱手,静待王老爹解惑。
王老爹将手中茶包置于矮桌之上,翻身下炕,拄杖来到那半人高瓦缸前,指着其中一个瓦缸道:“也不妨告诉你们,这里头便是那仙药的药引,灵蛇。”
“啊!屋里头还养着蛇!”
西南气候温暖湿润,林中多虫蛇,乌乔本也不怕,但听闻这些屋内瓦缸中便养着蛇,还是惊得差点摔下杌子来。其余几人,也忍不住发出了诧异之声。
“是,这些蛇便是我们村子村民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唯一凭仗,你们若是嫌弃,不妨当下便快快离去。”